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淮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体育综合》

科目大纲

学校体育学

一、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学校体育基本问题:历史、目标;体育课程的概念、性质、功能、实施、评价等;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体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二、考核评价目标

1. 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转移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2. 全面系统的学习并基本掌握实施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科研、评价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节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于发展

1、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于体育的教育化

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3、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于发展

1、西方体育和体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2、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3、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

1、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2、终身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3、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1、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

2、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1、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

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3、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1、运动教育

2、健康教育

3、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1、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

2、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

第三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

1、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

3、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

第四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我国学校体育目的

2、学校体育目标

第五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第一节体育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含义

2、体育课程的概念

3、体育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5、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体育课程的编制

1、体育课程设计阶段

2、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3、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第四节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1、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

1、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

2、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

第二节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

1、体育课程的取向

2、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3、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

第三节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1、正确处理体育课程实施与计划的关系

2、提高人们的参与与积极性

第六章体育教学

第一节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1、体育教学过程与特征

2、体育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

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

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三节体育教学内容

1、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

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四节体育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2、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3、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第五节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1、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2、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3、体育课组织与管理

第六节体育教学设计

1、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

2、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

3、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4、体育课教案设计

第七节体育学习评价

1、体育学习评价的理念与目的

2、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3、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实施

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

第一节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

1、学习的含义

2、体育学习的含义

3、体育学习的特征

4、体育学习的过程

第二节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

1、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构成与特点

2、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

第三节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1、指导体育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2、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八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1、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2、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第二节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2、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三、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场地射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体育教师

2、学生

3、其它人力资源

第九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第一节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

2、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全体性活动和年纪活动

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

3、俱乐部活动

4、小团体活动

5、个人锻炼活动

第三节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1、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

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第二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1、学校运动队

2、基层训练点

3、体育特长班

4、体育俱乐部

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1、运动队的组建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定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

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

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

第十一章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第一节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1、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2、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第二节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1、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

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

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竞赛实施

1、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计划和规程

2、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

第十二章理想的体育教师

第一节理想的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1、性格

2、专业知识

3、专业能力

第二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的内容与其过程

2、双向互动的课堂管理

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工作于研究

1、体育教师的工作

2、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第十三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第一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

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

2、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特点

3、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意义

第二节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1、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

2、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

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1、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必要性

2、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目标

3、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机构

4、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模式

5、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

第四节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特征

2、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3、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考试参考书目: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运动生理学

一、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

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论述题每小题24分,共48分。记忆、理解和掌握能力考核占70%,运用、分析和综合能力考核占30%。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第一节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与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掌握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掌握糖代谢

4.掌握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5.了解蛋白质代谢

第二节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1.掌握三个供能系统各自特征以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1.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供应的代谢特征

2.掌握能量统一体概念及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3.了解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章肌肉收缩

第一节肌肉的微细结构

1.掌握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第二节肌肉的特性

1.了解肌肉的物理特性

2.掌握肌肉的生理特性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

2.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

3.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及局部兴奋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原理

1.掌握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机制

2.掌握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3.掌握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第五节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1.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2.掌握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

3.掌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了解人类肌纤维的类型

2.掌握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3.了解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4.掌握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5.了解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6.了解运动时不同肌纤维的动员

第七节肌肉的结缔组织

1.了解肌肉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

2.了解运动对肌肉结缔组织的影响

第八节肌电图

1.了解肌电图在体育科学的应用

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掌握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了解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及神经元信息的传导

2.掌握突触及突触传递

3.了解神经递质与受体

4.掌握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5.了解神经营养因子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掌握位觉的感受装置及其产生机制

2.掌握本体感受器—肌梭和腱器官

第三节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1.了解脊髓神经元,掌握脊髓反射,了解行走时脊髓运动程序的发生,了解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

2.掌握脑干对肌紧张的调控,了解脑干对节律性运动的调控,掌握姿势反射

3.了解高位中枢控制运动的下行通路,掌握大脑皮质的运动调节功能,了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掌握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4.了解运动功能的整合

第四章激素与运动

第一节内分泌、内分泌腺与激素概述

1.掌握内分泌、内分泌系统的概念,了解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了解激素传导方式

2.掌握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的分类

3.掌握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及作用特征

第二节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

1.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三节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1.掌握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第四节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及激素

1.了解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及激素

第五节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1.掌握主要应激激素对运动的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

第五章血液与运动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1.掌握血液的基本组成成分及运动对其影响

2.掌握血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第二节血液的功能

1.掌握血液的运输功能

2.掌握血液的调节功能

3.了解血液的防御与保护作用

第六章呼吸与运动

第一节肺通气

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2.了解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反应与适应

3.掌握运动与呼吸

第二节气体交换

1.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2.掌握气体的交换过程

3.掌握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4.了解肺换气功能的评定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1.掌握呼吸中枢及其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2.掌握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3.了解运动时呼吸变化的调节

第七章循环与运动

第一节心脏生理

1.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

2.掌握心动周期、心率、心音的概念,了解心脏的泵血过程,了解心电图

3.掌握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

4.掌握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第二节血管生理

1.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2.掌握微循环的三条通路的主要功能

3.了解静脉血压,掌握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了解自主神经系统概述,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支配,掌握心血管中枢,掌握心血管反射

2.掌握体液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了解局部血流的自身调节

第四节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1.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2.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第一节酸碱物质的来源

1.了解体内酸性、碱性物质的来源

第二节酸碱平衡的调节

1.掌握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

2.了解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3.掌握肾脏的排泄功能

4.掌握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5.掌握肾脏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的作用

6.掌握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

7.了解酸碱平衡紊乱及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

第三节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特点

1.了解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变化及其调节的基本过程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体适能与健康

1.掌握体适能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了解有氧适能及肌适能

第二节运动处方

1.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了解运动处方的分类及运动处方的作用

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了解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与原则,了解运动处方的实施

3.了解提高有氧适能及肌适能的运动处方

第十章肥胖与体重控制

第一节肥胖

1.了解肥胖及其危害

2.了解肥胖的分类,掌握肥胖的诊断指标

3.了解体成分估算方法

第二节运动与体重、体成分控制

1.了解减体重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肥胖与运动减肥

1.了解造成肥胖流行的主要原因

2.掌握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及减肥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第十一章运动与免疫

第一节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1.掌握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原及抗体的概念

2.了解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以及免疫反应

第二节“流动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1.了解免疫系统“流动脑”的概念

2.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1.掌握不同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第四节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

1.了解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

2.了解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可能机理

3.掌握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

第五节免疫调理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了解营养调理、中药调理

2.掌握训练之外的免疫保护措施

第十二章肌肉力量

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

1.了解肌肉力量的分类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

1.了解肌肉力量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

1.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生理学原则

2.了解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

第一节吸氧量和氧亏

1.掌握需氧量、吸氧量、氧亏、运动后过量氧耗及最大摄氧量的概念

2.掌握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

1.掌握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2.掌握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3.掌握乳酸阈、个体乳酸阈的概念

4.了解乳酸阈的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5.了解通气阈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6.掌握研究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

第三节有氧耐力的测定法及其评定

1.了解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法及次最大运动负荷的测定法

第十四章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第一节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1.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和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生理机制

2.掌握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以及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

3.掌握“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1.了解运动负荷的本质

2.掌握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

3.掌握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与训练效果

第三节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1.了解有训练者安静状态下的生物学适应特征

2.了解有训练者在运动时和恢复期的生物学特征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一节运动性疲劳

1.掌握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2.掌握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了解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3.掌握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

4.了解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第二节恢复与提高过程

1.掌握恢复的一般规律

2.了解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3.掌握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第十六章运动强力手段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强力手段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生理学手段

1.了解改善机能状态的一般生理学手段

2.了解改善内环境的手段

3.了解改善能量供应的手段

4.了解改善神经营养状态的手段

第三节营养学手段

1.掌握运动与糖、脂肪、蛋白质的补充

2.了解运动与矿物质的补充

3.掌握运动与水的补充

4.了解运动与维生素的补充

第四节药理学手段

1.了解中药在运动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兴奋剂与运动

第一节兴奋剂概况

1.掌握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的概念

2.了解兴奋剂的分类

第二节兴奋剂问题的生理学分析

1.掌握兴奋剂的作用与危害

2.了解各类兴奋剂的生理、药理效应和毒副作用

第十八章环境与运动

第一节冷热环境

1.掌握体温的概念

2.了解人体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

3.了解热环境运动时的生理反应,掌握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热伤害以及热服习的概念

4.掌握冷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水环境与运动

1.了解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第三节高原环境与运动

1.掌握高原的人体生理反应

2.了解高原适应

3.了解高原训练和运动成绩

第四节大气环境与运动

1.了解大气环境与健康

2.了解大气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第五节生物节律

1.掌握生物节律的概念

2.了解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

第十九章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1.掌握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年龄特征及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年龄特征及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了解儿童少年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年龄特征及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4.掌握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年龄特征及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1.了解基本动作的特征

2.掌握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了解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第三节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1.了解科学选材的年龄特点

2.了解主要运动项目选材的生理学评价

第二十章女子与体育锻炼

第一节女子的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

1.掌握女子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

第二节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

1.掌握月经周期的概念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2.了解妊娠期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第一节衰老与老年人

1.掌握衰老的概念,了解衰老的主要机制

第二节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1.掌握老年人身体成分、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健身运动对其影响

第三节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方案

1.了解老年人健身的注意事项

2.掌握老年人健身方案

参考书目: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46《体育综合》试题

第1页共1页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A卷) 科目代码:34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适用专业名称:体育硕士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 1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学校体育学部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校体育 2.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3.体育实践课的密度 4.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5.课余体育竞赛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设计思路。 2.简述动作示范概念及应用时注意事项。 3.简述新授课任务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请你对“体育纳入高考”观点发表自己的评论。 2.论述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性格、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特征。 运动训练学部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运动训练 2.运动成绩 3.模式训练法 4.技术风格 5.协调素质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2.简述儿童少年力量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3.简述运动技术创新的目的。 4.简述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2.试述我国运动训练原则理论体系的演变。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教学提纲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绪论 1.人体的基本构成 2.常用解剖学术语 (二)细胞和细胞间质 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间质 (三)组织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四)运动系统总论 1.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发生和发育、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的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骨连结 3.骨骼肌分类和命名、构造、工作术语、物理特性、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骨骼肌的配布规律、确定骨骼肌功能的方法、体育运动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五)运动系统总论 1.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 2.躯干:脊柱、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 3.上肢:上肢带、肩关节、肘关节和桡尺关节、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4.下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结、足关节、足弓的结构与功能

九年级体育理论考试综合复习提纲答案纲修订版

九年级体育理论考试综合复习提纲答案纲修订 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九年级体育理论考试综合复习提纲一.选择题(每题0.5分) 1,人体运动中,_____起着杠杆作用,_____是运动的枢纽,_____是运动的动力。( B ) A,关节,骨骼,肌肉收缩 B,骨骼,关节,肌肉收缩 C肌肉收缩,关节,骨骼D,关节,肌肉收缩,骨骼 2,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其原因是: ( B ) A,体育锻炼能拉长骨骼和肌肉 B,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纤维变粗,体积增大 C,体育锻炼可以减肥 D,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3,小敏是九年级学生,她的800米成绩很差,老师给提供了三个锻炼项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A,跑步,骑自行车,游泳 B,50米快跑,负重练习,俯卧撑 C,躲闪跑,乒乓球,跳绳 D,引体向上,伸展运动,游泳 4,成年人安静时的正常脉率为: ( B ) A,60—70次/分 B,70一80次/分 C,80一90次/分 D,70一90次/分 5,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充分说明; ( C ) A,经常笑的人会显得年轻 B,经常发愁的人容易使头发变白 C,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D,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没什么影响

6,调节情绪的方法有:①参加有氧运动⑦呼吸法③肌肉放松法④自我暗示法③合理渲泄法。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D ) A④③ B,①⑦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我国着名体育家马约翰先生提倡的“运动家精神”是指: ( A ) A,以平等,诚实,礼让的态度去参加运动和比赛 B,以平等,拼搏,顽强的态度去参加运动和比赛 C,以竞争的意识去参加运动和比赛 D,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参加运动和比赛 8,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是: ( B ) A,助跑,腾空,踏跳,落地 B,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C,踏跳,助跑,腾空,落地 D,踏跳,腾空,助跑,落地 9,下列犯规中,属于在足球比赛中出现的犯规是:①铲球犯规②推人犯规③越位犯规④手球犯规⑤持球犯规 ( D ) A,①⑦③ B,⑦③④ C,③④③ D,①③④ 10,一个人的自觉性品质是指: ( C ) A,在复杂环境下能迅速作出决定 B,以饱满的精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完成任务C,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的 D,善于控制情绪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ll,下列为发展学生心肺功能的练习是:( D )

2018语文体育单招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具备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单独统一招生考试遵循“知识系统,强化能力,突出特点”的原则,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难度、区分度。 Ⅱ. 考试能力要求 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的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学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基本的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本层级侧重知识性,主要考查考生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再认)和回忆(再现)。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本层级主要是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评估,对表达能力不作过多要求。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有所发展的能力层级。 E.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里所说的对作品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能力,对单招考生而言都是初级的能力。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 考试内容与范围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般的语言表达技能。 1. 识记(能力层级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基本能够识记常见的多音字、同音字。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具有一定的区分形近字、同音字的能力,少写错别字。 2. 表达应用(能力层级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南京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有修改)考研大纲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第一篇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释义 (二)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四)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 二、运动训练概述 (一)运动训练释义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运动训练学概述 (一)运动训练学释义 (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三)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四)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一)竞技能力释义 (二)竞技能力的构成 (三)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 (四)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 三、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一)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 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 (一)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二、竞技需要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三、有效控制原则 (一)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 (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四、周期安排原则 (一)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 (二)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五、适宜负荷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 (二)适宜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四)科学地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 (五)科学地根据项目的性质安排负荷 六、区别对待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 (二)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一)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 (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三)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三)运动训练手段概述 (四)运动训练手段体系 二、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重复训练法 (二)间歇训练法 (三)持续训练法 (四)变换训练法 (五)循环训练法 (六)比赛训练法 三、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 (二)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 (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使考生正确认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生理学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体育训练观和体育专业思想。 二、考试要求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三门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掌握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学校体育中教学、训练、管理、研究等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体育教学改革动态,能够不断的提升体育专业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篇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基本知识 二、运动训练概念及特点 三、运动训练学概念、理论体系、研究内容及任务 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三、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 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内容体系 二、竞技需要原则概念、理论依据及要点 三、有效控制原则概念、理论依据及要点 四、周期安排原则概念、理论依据及要点 五、适宜负荷原则概念、理论依据及要点 六、区别对待原则概念、理论依据及要点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概念、理论依据及要点 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运动训练方法概念及体系 二、运动训练手段概念及体系 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一、运动员体能的构成,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二、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三、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竞技战术的概念及其构成 二、战术训练方法

2019宁波大学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推荐文档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 纲 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 (由考点提供) 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 试卷内容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考试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及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运动训练学》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 2 竞技体育概述 运动训练概述 运动训练学概述 (二)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2 3 (三)运动训练原则 1 2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 竞技需要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

周期安排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 区别对 待原则 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5 6 7 四)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运 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运动 训练常用手段 2 3 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 2 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速度 素质及其训练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3 4 六)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 2 3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 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竞技战术 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战术训练方法 战术方案的制订 1 2 3 八)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 2 3 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运动员心理能 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 运动智能概述 4 九)运动训练计 划 1 2 3 4 5 运动训练计划概述 多年训练计划 年度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 课计划与组织 十)运动队伍管理 1 2 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 教练员与运动员 第二部分: 《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概论 1. 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2. 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3.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 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四、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 (二)学校体育的功能 (三)学校体育的目标 第二章体育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含义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 (二)体育课程的特性 二、体育课程的编制 (一)体育课程的目标 (二)体育课程的内容 三、体育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 (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体育课程的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二)对教师的评价 (三)对课程建设的评价 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一)历史经验 (二)改革趋势 第三章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一)体育教学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 (一)构成要素 (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 三、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 四、体育教学过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体育教学原则 五、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三)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六、体育教学计划 (一)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构成 (二)学年教学计划 (三)学期教学计划 (四)单元教学计划 (五)课时计划 七、体育教学实施 (一)体育教学常规 (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 (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 (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第四章课余体育 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 (一)课余体育的地位 (二)课余体育的特点 二、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余体育的功能 (二)课余体育的价值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 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 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三、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四、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 (一)学校体育管理相关法律

2020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考试大纲之346体育综合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科目代码:346 适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0452体育硕士……………………………………………………………………………一、考试性质 《体育综合》是为了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择优录取提供依据。评价的标准是体育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体育综合》按照体育硕士的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两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体育类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适用于体育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查内容:由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 (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三)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 (四)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五)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一)体育课程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三)体育课程的编制 (四)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五、体育课程的实施

体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体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运动训练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一) 一、考试要求: 专业基础综合为初试科目,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考试科目包括: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考试方式为笔试。主要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的概述 (2)运动训练的概念 (3)运动训练学的概念 (4)运动训练理论的内涵 (5)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 2.项群训练理论: (1)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2)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数 (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数。 (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4.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概念 (2)竞技需要原则 (3)动机激励原则 (4)有效控制原则 (5)系统训练原则 (6)周期安排原则 (7)区别对待原则 (8)适宜负荷原则 (9)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5.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2)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3)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4)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6.运动员体能及训练: (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2)身体形态及训练 (3)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及其训练7.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2)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3)技术训练常用方法及基本要求

(4)运动技术评价 8.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概述 (2)战术训练方法 (3)战术方案的制定与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9.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2)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3)运动智能概述 10.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2)运动员智能及其训练 11.运动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计划概述 (2)运动训练计划分类 (3)多年训练计划 (4)运动训练课时计划与组织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各占75分) 2)题型结构 a: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 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四、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 (二)学校体育的功能 (三)学校体育的目标 第二章体育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含义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 (二)体育课程的特性 二、体育课程的编制 (一)体育课程的目标 (二)体育课程的内容 三、体育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 (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体育课程的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二)对教师的评价 (三)对课程建设的评价 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一)历史经验 (二)改革趋势 第三章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一)体育教学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 (一)构成要素 (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

三、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 四、体育教学过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体育教学原则 五、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三)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六、体育教学计划 (一)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构成 (二)学年教学计划 (三)学期教学计划 (四)单元教学计划 (五)课时计划 七、体育教学实施 (一)体育教学常规 (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 (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 (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第四章课余体育 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 (一)课余体育的地位 (二)课余体育的特点 二、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余体育的功能 (二)课余体育的价值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 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 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2019年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346体育综合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科目代码:346) 一、考查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湖北师范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笔试。体育综合由“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运动生理学”三门课程组成。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训练行为的科学。运动训练学课程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知识(含运动员选材、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尤其是掌握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检测等,重点考查学生对有关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的掌握情况以运用训练学知识从事运动训练的能力。 体育教学论课程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教学中存在、发生的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体育教学实施的控制,以及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掌握情况。 运动生理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生理机制,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运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及常用生理指标测试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运动训练学100分、体育教学论100分、运动生理学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参考书目、考查范围 《运动训练学》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参考书目、考查范围(1)试卷题型结构 简述题:4小题,共70分; 论述题:1小题,共30分。 (2)主要参考书目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 (3)考查范围 1、运动训练学导言 2、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3、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 4、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 5、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6、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7、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8、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体育教学论》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参考书目、考查范围(1)试卷题型结构

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2019年考研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 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第一部分:运动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共5题) 1、向心收缩 2、绝对力量 3、运动性贫血 4、状态反射 5、运动技能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共10题) 1、在下列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的是()。 A.骨骼 B.肌肉 C.皮肤 D.肌腱 2、条件反射属于()。 A.非自动控制系统 B.负反馈 C.正反馈 D.前馈 3、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平衡电位 B.Na+平衡电位 C.Cl-平衡电位 D.Ca2+平衡电位4、运动神经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乙酰胆碱 5、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通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A.外环境 B.内环境 C.稳态环境 D.细胞环境 6、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在()次/分之间。

A.30~50 B.40~60 C.60~100 D.80~120 7、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呼吸肌的舒缩 B.胸内压的变化 C.肺内压的变化 D.气体的分压差 8、运动前补糖可采用稍()浓度糖溶液,运动中可采用稍()浓度糖溶液进行补充。A.高,高 B.高,低 C.低,低 D.低,高 9、除()外,均为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前列腺素 C.维生素D3 D.利尿素 10、在人体内被称为应急反应的系统是()。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C.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系统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系统 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共5题) 1、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2、简述三个能源系统的供能特点。 3、在高热环境中运动时会出现哪些热病? 4、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有什么特点?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 5、根据儿童少年骨、肌肉与关节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四、论述题(共20分,共1题) 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及训练要素有哪些?请举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共5题) 1、竞技能力 2、负荷量 3、重复训练法 4、力量素质 5、意念训练法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共10题)

体育综合课目考试大纲

体育综合课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体育综合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并能运用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原理和知识来分析、论证以及综合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根据运动生理学、训练学内容范围,掌握好学科体系,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能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运动训练及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评价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点的测试包括了:认识与记忆;理解与判断;掌握与应用;分析与综合四个层面。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运动生理学100分 运动训练学100分 学校体育学10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1)运动生理学 单项选择题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名词解释30分(5小题,每小题6分) 综合应用题50分 (2)运动训练学 名词解释30分(5小题,每小题6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3)学校体育学 名词解释30分(5小题,每小题6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一)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 了解竞技体育内涵和外延及形成与发展概况,掌握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掌握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了解项群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解项群理论的各项内容,掌握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理解并掌握项群理论的应用及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 1.了解项群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解项群理论的基本内容。 2.掌握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理解并掌握项群理论的应用。 3.理解并掌握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了解运动成绩、竞技能力的内涵及意义,掌握运动成绩决定因素及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掌握运动员训练的起始状态与训练目标的构成 1.了解运动成绩、竞技能力释义;掌握运动成绩决定因素。

体育运动综合考试大纲材料

体育综合(346)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运动训练学 100分 学校体育学 100分 运动生理学 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简答题: 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 分析论述题:6小题,每小题 20分,共120分

三、考试内容(一)《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概述 2、运动训练概述 (1)运动训练释义 (2)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3、运动训练学概述 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1)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2)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 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 2、竞技需要原则 3、有效控制原则 4、周期安排原则 5、适宜负荷原则 6、区别对待原则 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2、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1)重复训练法 (2)间歇训练法 (3)持续训练法 (4)变换训练法 (5)循环训练法 (6)比赛训练法 3、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3、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4、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 2、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3、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2、战术训练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基础综合》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基础综合》大纲 (科目代码:624)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是华中科技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必考科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理论基础,以利于进一步深造。 一、【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两科目共用180分钟。 (三)题型与所占分值比例: 教育学试卷、运动训练学试卷满分各为150分,其中各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教育学部分】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狭义的教育与广义的教育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二)教育要适应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 四、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五、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六、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二)历史上课程论评价 1.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2.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三)国内外的课程改革 (四)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七、教学 (一)教学概述 l.教学的概念与定义 2.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二)教学过程理论 1.教学过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2.教学过程的规律 3. 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三)教学原则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 2.教学方法的选择 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 2.教学评价的意义 3.教学评价的种类 4.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5.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6.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八、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任务 (二)德育过程 (三)德育原则 (四)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九、体育 (一)体育的意义 (二)体育的任务 (三)体育的内容 (四)体育的组织形式 (五)体育的过程 (六)体育的基本要求 【运动训练学部分】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中国地质大学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30% 简答题:40% 论述题:30% 二、考试内容: (一)学校体育学部分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西方学校体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2.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目标,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4.体育课程的特点、学科基础和编制,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5.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取向、策略及过程,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6.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管理、设计和体育学习评价。 7.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8.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体育课程内容、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价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和实施。 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和实施。 1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意义、组织形式和实施。 12.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1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特点、内容和意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特征、意义和学习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二版 (二)运动训练学部分 1.竞技体育的形成、发展历程、构成和基本特点,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的关系。 2.项群理论的建立、内容及其科学意义;项群的划分,各项群的训练特征。 3.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运动员状态诊断和训练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运动员的能力结构模型。

中国矿业大学346体育综合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346体育 综合 (包括 运动训 练学、 学校体 育学、 运动生 理学)1.《运动训练学》,田麦久,高 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7年。 2.《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人 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3.《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 全生主编,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版 复试科目: 体育教学专业,《体育教学论》,毛振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7年7月;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体操》、《篮 球》、《排球》、《足球》、《武术》《乒 乓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竞赛组织专业,《体育管理学》,高雪峰,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1月,全国体育院 校通用教材; 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体育社会学》卢元镇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4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查考生对运动训练学基本理论和运动训练实践技能、知识 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和学校体育实践技 能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较好运用相关知识、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学 校体育实践问题;考查考生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 掌握以及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运动生 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运动生理学基 础理论知识分析、综合解决运动训练及群众体育健身锻炼实践中 的具体问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一般运动训练学理论、项群训练理 论以及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技能等;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 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三、试题结构 《运动训练学》: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实践应用题或论述题 《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论 述题、简答题 不使用 要求:1.参考书目应尽量考虑通用性和出版时间(出版时间不宜太早,以方便考生购买);非正式出版物以及正在出版过程中的书不能作参考书;参考书应注明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如:《高级英语》(修订版)第1、2册,张汉熙主编,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请标注是否允许考生使用无字典存储、编程和查询功能的计算器,如不标注理解为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绘图及其他科目考试时如有其他说明 的请在“备注”栏内标明。

2019宁波大学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 试卷内容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考试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概述 2.运动训练概述 3.运动训练学概述 (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三)运动训练原则 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 2. 竞技需要原则 3. 有效控制原则

4.周期安排原则 5.适宜负荷原则 6. 区别对待原则 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四)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2.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3. 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3.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4.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六)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 2.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3.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2.战术训练方法 3.战术方案的制订 (八)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 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2. 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3.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 4.运动智能概述 (九)运动训练计划 1. 运动训练计划概述 2.多年训练计划 3. 年度训练计划 4.周训练计划 5.课计划与组织 (十)运动队伍管理 1.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 2.教练员与运动员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概论 1.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2.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体育专业硕士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30% 简答题:40% 论述题:30% 二、考试内容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西方学校体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2.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目标体系及内在关系,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4.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学科基础,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5.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取向、策略及过程,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6.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管理、设计和体育学习评价。 7.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8.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利用与开发。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价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和实施。 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和实施。 1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意义、组织形式和实施。

12.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1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特点、内容和意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特征、意义和学习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二版 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30% 简答题:40% 论述题:30% 二、考试内容 1.竞技体育的形成、发展历程、构成和基本特点,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的关系。 2.项群理论的建立、内容及其科学意义;项群的划分,各项群的训练特征。 3.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运动员状态诊断和训练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运动员的能力结构模型。 4.运动训练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应用。 5.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含义和作用;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6.体能训练的意义、基本要求,身体形态的概念、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各项基本素质的概念及其训练。 7.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技术训练常用方法和基本要求,运动技术的评价。 8.竞技战术的定义和构成,战术的分类,影响竞技战术和战术能力的因素,战术训练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战术方案的制定。 9.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概念和作用,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和常用方法,几种心理现象的克服方法,运动职能的概念、训练方法和基本要求。 10.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全程性和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