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发展现状

最佳答案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展,关键在于“客源”,它是开发整个旅游业的龙头,只有客源充沛,龙头高高昂起,则其他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作为龙身龙尾,才会随之起舞。反观我国现有旅行社,起步晚,经营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了增加客源,应扩大开放度,引进和激励竞争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国际旅行社市场,因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而改为“扩大开放,适度保护”的

策略。第一步于国外信誉好、经营实力强并富有招徕能力的旅行社兴办合资旅行社,利用它们的渠道网络,广徕客户,只有客源扩大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使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得益。在迈出第一步合资旅行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放宽开放度。

2、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以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象西方发达国家,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我国目前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而且这情况在近几年不致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唯一可采取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时期内全面改善我国的旅游环境。

3、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如报纸上披露的庐山、华山垄断旅游景点,旅游者拍照要收费。广西桂林“野马”宰客十分厉害。有的甚至规定只准本地车辆上山接送客,外地车辆严禁上山(如山西五台山)。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次不符”的现象。

4、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每年用购买各类旅游消费品近1万亿美元之巨。为使我国更多旅游商品走出国门,应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对旅游产品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下功夫。对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国家应在资金、能源、原辅材料、税收和外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使企业有生产经营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通过合资、租赁和三来一补等多种形式,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扩大旅游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商品质量,以满足国外旅游者和扩大出口的需要。

5、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国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必须加以改进。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各级政府税收拨款,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群策群力,把宣传工作做好。

对主要客源国,宣传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避免以“名山大川”千篇一律的做法,因为不同的客源国有不同的爱好,例如夏威夷在日本客源市场之所以有竞争大,重要原因是突出“冲浪、海泳、夏威夷歌舞”等自身特点。我国对日本则可以“文化古迹、名族特色、佛教胜地”等为特点。在宣传方式上。也宜采取多样化,如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各行业交流会、缔结友好城市、组织友好访华团,并通过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等。

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旅游地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游客的迅速增长,对游客的人身和财务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对国际游客的人身和财务的保安工作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可仿效澳大利亚的对日本团体游客,派保安人员随队护送以确保安全的做法。同时,必须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特别要责成风景点所属的主管政府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和田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

2006年至2020年是和田地区旅游业十五年规划和旅游业大发展时期,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总体规划、分步开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面向市场、合理利用”为原则,结合和田旅游业发展实际,现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和田地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以快速发展。2005年旅游人数达32.9万人次,较2000年的13.71万人次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13%;其中境外游客1.82万人次,较2000年的3859人次增长3.72倍,年均增长36.42%。旅游总收入达4.06亿元人民币,较2000年的1238万元增长31倍,年均增长100.98%。“十五”期间的突出成绩,为和田地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交通制约严重。到达线路远,达到性较差,对旅客精力和资金消耗大;景区交通状况不佳,给游客出行带来不便;交通费用在游客总体旅行费用中所占比例很大,影响了旅客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二是和田旅游景区的开发滞后,已开发的景区质量和层次有待于提高,景点单位收益比较低。三是和田旅游业投入不足,经济效益较差,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也很弱。四是管理水平不高。旅游业的管理机构、决策水平、战略规划、项目投资分析、细节管理水平以及旅游企业的运行机制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六是旅游管理和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与此同时,和田地区旅游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国家和自治区旅游业的大发展为和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二是和田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十五”期间,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增长,2005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8.78亿元,年均增长8.7%,比“九五”期间年均0.2%的增速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三年的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第三产业年均增长达到13.2%。三是和田地区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田地区现有各种景点景区20多类130余处,有瑰丽的自然风光、闪烁着西域古代文明光辉的佛国于阗、中国最美的沙漠--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浓郁的风土人情、世界四大长寿地区之一、享誉世界的昆仑美玉、手工羊毛地毯、艾德莱斯绸等为主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人文遗迹和古文化景观。和田现有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达156处,位居自治区前列。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未定级28处。四是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大为改观。和田地区现有星级宾馆13座,其中:三星级宾馆7座;二星级宾馆3座;一星级宾馆3座;“农家乐”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交通条件正在大幅度改善。“十一五”期间,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公路将于2007年7月建成通车;315国道、乡村道路及通往各旅游景区的公路将加快建设;喀什至和田铁路将投入建设;随着和田机场油库在2006年7月建成,多家航空公司将进入和田,和田航班的密度将加大,票价将大幅度下降。旅游目的地到达性大为改善,旅游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五是和田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和政策已经十分明确。和田地区

“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将和田特色旅游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这为和田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一章指导思想、总体战略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和田地区实施“六大战略”、建设“五大基地”、实现“三个翻两番”的“富民强区固边”战略目标,以优势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旅游业作为和田地区重要支柱产业地位的认识,树立“发展旅游业必将带动多种相关产业”的战略意识,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以宣促销,以建促游,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旅游及文物资源整合和管理、开发,并提升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景区(点)。

总体战略:以“千古玉都、佛国于阗”为主题形象,重点发展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突出玉石文化旅游、沙漠系列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三大主题特色系列旅游产品。通过区域联动,建设新疆淡、平季旅游中心。打造以“玉石之路”、“丝路南道”文化为核心的特色精品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新疆“北有人间净土喀纳斯、中有天山天池、南有和田昆仑美玉”的旅游国际品牌格局,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和田地区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以“建设新疆特种旅游中心”为总体发展思路,调整区域功能,发挥和田市作为新疆淡、平季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强化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优势,优化旅游产品和产业结构,把和田地区的旅游业作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和田地区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创建4

个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城市/自治区级旅游强县。

(1)近中期(2006-2015年)把和田地区建成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淡、平季旅游和大漠赛事中心;建成以服务长三角、珠三角都市群城市和西北及省内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玉石与大漠文化结合的、开辟国内、国际大漠赛事旅游目的地;建成新疆境内一流的特色旅游目的地。2006年—2010年和田市争取创建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城市,2010—2015年于田县、洛浦县、墨玉县争取创建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县城。

(2)远期(2016-2020年)继续巩固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拓展旅游配套的相关服务和产品,进一步增强服务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西北都市群和省内城市居民旅行的接待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并积极开拓华北、华中地区等地的旅游市场,使旅游业发展成为和田地区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将和田地区打造成为玉石文化特色突出的、国内著名的丝路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一流的大漠赛事旅游目的地。皮山、民丰、策勒争取创建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县城。

(3)远景目标形成持久的、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品牌,打造成南疆旅游基地,开发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精品线路和产品,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是: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稳定客源,并呈现出国外游客增长较快的势头;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增长速度,保持领头军的优势地位;成为国际汽联(FIA)的国际大赛举办地,使旅游形象和品牌具有持久的国际影响力,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定量目标:至2010年,旅游总人数达到58.76万人次,年均增长12.3%;旅游总收入达到7.42亿元,年均增长12.83%;至2015年,旅游总人数达到97.71

万人次,年均增长11.5%;旅游总收入11.84亿元,年均增长11.3%;至2020年,旅游总人数达到161.72万人次,年均增长11.2%;旅游总收入19.56亿元,年均增长11.2%。

第二章旅游客源市场开发规划

一、客源市场总体定位

和田地区旅游客源目标市场总体定位为:大力发展国内客源市场,积极发展海外入境旅游市场,适度发展出境市场。

(一) 国内市场--重点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城市带;拓展西北邻近省区及沿海、内陆大中城市;大力推动“新疆人游和田”、“和田人游和田”,吸引自治区、地区内客源。一级客源市场:长三角、珠三角、区内的塔里木石油基地及和田周边城市、县镇。二级客源市场:周边省区及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周边都市群。三级客源市场:其他省区城市及北疆东疆地区城市。主要来源:(1) 以上海为核心的宁沪杭地区;(2) 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3) 以广州为核心的粤、闽、琼地区;(4)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城市。

(二) 入境市场:重点是一级市场: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二级市场:港澳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三级市场:大洋洲国家、印尼、菲律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 出境市场--近程目的地为“独联体”和中西亚地区;中程目的地为港澳台、东亚、东南亚;远程目的地为欧美地区。

二、市场发展战略

以“国内著名的沙漠赛事举办地,中国最佳的采玉之地”为目标,以长三角、珠三角都市群城市和区内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进行市场开发,作为游新疆的补充和延续;同时面向国内各大城市大力开发观赛旅游市场;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自治区内的一级市场,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周边都市群和周边各省市的二级市场;在国内树立新疆“北有人间净土喀纳斯、中有天山天池、南有昆仑美玉”的旅游品牌格局。

以“昆仑文化寻根,佛教传播之路”为主打品牌,开拓港澳台、东南亚、日、韩等华人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入境游市场;

以“古迹探秘、沙漠探险”为主题发展欧美、日韩、澳洲等国家入境游市场。

三、市场开发目标

1、近期目标市场:用五年左右时间,争取国内客源市场较快增长,入境客源市场稳定增长,形成合理的市场开发格局。近期注重华东、华南、疆内及华北客源市场的开发,同时有计划地开发国际客源市场。

2、中期目标市场:用5—8年左右时间,争取海外客源市场有较大增长,而国内客源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形成完善的市场开发格局。注重国际客源市场拓展,增加入境游收入的比重。

3、远景目标市场:以10—15年左右时间,借助于交通状况(公路、铁路、民航等)的全面改善,争取国内及入境游客源市场继续稳定增长,形成最优的市场开发格局。形成国内和国际市场齐头并进的开发格局,力争使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游收入形成均衡的趋势。

第三章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一、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根据和田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市场区位、旅游资源的品位、已开发旅游产品的档次以及资源与产品的空间分布状况等,结合区域外的市场、交通等大环境,和田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定位为:“一脉,一心,两点,三区”的空间格局。

“一脉”。指以贯穿和田地区、联通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南疆四地州的315国道这一旅游发展的轴线。

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这一动脉的交通廊道功能,同时增加旅游功能,沿主脉发展公路风景道等旅游项目,促进交通干道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以主脉作为宣传和田旅游的窗口,在国道两侧以及各县的出入口张贴宣传和田旅游的巨幅宣传画、宣传口号等。

“一心”。是指和墨洛绿洲核心经济区,突出和田市作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利用其在和田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发挥和墨洛绿洲核心经济区尤其是和田市作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集中规划、有序开发。集中力量编制《和田市旅游业发展详规》,启动和田玉石博物馆、和田玉主题公园及和田国际大巴扎项目等项目,积极推动和墨洛绿洲核心经济区其他县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其他项目,拓宽融资渠道,推出精品项目。

“两点”。即和田地区东西两个大门—民丰县、皮山县,与“一心”--和田市共同形成和田地区旅游的主脉。

“三区”。是以和田地区自然地理现状为基础,将和田地区的旅游资源划分为大漠、绿洲、山地等三个不同类型的景观区,突出丝绸之路南道风光、沙漠戈壁、考古探险、和田民族风情等主题,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区域特色、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和线路。

沙漠景观旅游区。位于和田北部沙漠地带,主要景点有:麻扎塔格山、麻扎塔格古戍堡、热瓦克佛寺遗址、丹丹乌里克遗址、尼雅遗址、安迪尔古城遗志、达里亚博依乡、胡杨林以及和田河风景河段和漂流、沙漠公路及丝绸之路南道其他景点等。其中一级景点2处,二级6处,三级4处,四级1处,五级6处,景点类型差异较大,但资源均为独一无二的精品,特色突出。不仅有著名的和田河风景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体的风景浏览、漂流旅游区,而且有令考古者神往的沙漠故城遗址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主的探险、科考和民俗旅游区。沙漠景观旅游区重点开发和田河风景区、大河沿—达里亚博依民俗文化、热瓦克佛寺遗址以及尼雅寻古等景点景区。

绿洲景观旅游区。位于和田中部串珠状绿洲地带。主要景点有:千里葡萄长廊、核桃王、无花果王、白玉河、鱼湖、水磨、买利克阿瓦提古城、山普拉古墓群、赞木庙(库克马日木窟)、夏合勒克封建庄园、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寺、吐尔地阿吉庄园、喀拉喀什河渠首工程、昆仑公园、和田玉主题公园、和田博物馆、古尔邦节、热瓦甫、新玉歌舞团、英艾日克水库、尼雅博物馆、达摩寺博物馆、于田小花帽、于田沙漠公园、艾特莱斯绸展厅、改水纪念碑、中国科学院策勒治沙站。

山地景观旅游区。位于南部昆仑山区。巍峨的昆仑山峰峦起伏、山势险峻、人迹罕至,蕴育着无数宝藏,有令人赞叹的文物古迹遗址,更有世界陆地上最高的火山群,是二十世纪我国仍在喷发的仅有两座火山之一。它号称“万山之祖”,有“国山之母”的美称,是传说中的华夏起源地和昆仑神论系的发源地,编织出

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而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王母、周穆王瑶池相会”、“《西游记》”等,也都与昆仑山有关。包括慕士山、普鲁火山、泪泉、阿西古城堡、阿萨古城堡、桑株岩画、昆仑采玉、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等景点。其中二级景点1处,三级景点3处,四级景点2处,五级景点3处。景点类型复杂,主要以山地自然景观、草原文化景观、古城与古遗址为主。

山地景观旅游区重点开发桑株景区、慕士山景区、阿勒玛斯景区、亚门景区。

二、按照和田地区“一脉、一心、两点、三区”的旅游空间格局,建设一、二、三级旅游城镇

一级旅游城镇:共4个,为和田市县、于田县城、洛浦县城、墨玉县城。

二级旅游城镇:共3个,为民丰县城、策勒县城、皮山县城等。

三级旅游城镇:共16个,包括皮山县桑株乡、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萨依巴格乡(含乌鲁瓦提风景区),和田市吉亚乡、玉龙喀什镇,和田县拉依喀乡、巴格其镇,洛浦县山普鲁乡、多鲁乡,策勒县奴尔乡、达玛沟乡,于田县达里亚博依乡、阿羌乡,民丰县尼雅乡、萨吾勒则克乡,基本上位于和田地区旅游空间结构中的“三区”的范围之内,是二级旅游镇通往“三区”各景点的集散地。

三、以“新疆丝路南道大漠民俗游”为主,建设新疆淡、平季旅游中心

充分利用和田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和每年的“十一”黄金周,于每年10-11月形成旅游持续发展的高峰,产生延季、联接冬季旅游作用。最大限度吸引境内外游客参与和田特色旅游活动,使和田及南疆四地州成为全疆淡季旅游的主角,和田成为新疆淡、平季旅游中心,形成每年“新疆冰雪风情游”之前的另一个淡、平季旅游品牌——“新疆丝路南道大漠民俗游”。

第四章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和田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思路: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围绕“一节、两赛、三游、四线”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

一、“一节”即以踩玉活动为核心的“中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

举办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的思路是:以和田美玉为载体,以和田玉文化传播为纽带,“千古玉都、佛国于阗,魅力和田、与您共舞”为总主题,以踩玉工程为主,集玉石文化研究、玉石鉴赏、玉石交易、商贸投资洽谈、义演募捐、游览观光、会议展览为一体。必要时,可增加反映和田特色资源的内容,如手工羊毛地毯、艾德莱斯绸、大芸、维药等。通过综合型系列活动,突出和田大漠之南、昆仑以北的奇特地理特征,突出和田丝路古城、宗教重镇的神秘宗教特征,突出和田遗址众多、古物遍布的苍凉历史特征,突出和田民族融合、风俗奇特的绚烂文化特征,突出和田古今融合、全面立体的经济特征。

二、“二赛”即依托独特大漠景观--中国最美的沙漠:神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体育赛事,即沙漠汽车赛和沙漠摩托车赛

以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依托,开展沙漠赛车活动,同时将交错相连的沙漠、戈壁、绿洲、雅丹地貌,及赛段两侧的营盘古城、小河墓地、尼雅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闻名遐迩的文化遗址展现出来,使该项赛事散发出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以上活动可在每年十月初到十一月底,两个月左右,紧紧抓住“十一”旅游黄金周,加强反季节旅游高峰的效应。

三、“三游”即历史文化游、民族风情游和沙漠观光游

(一)历史文化游:包括昆仑文化寻根游、玉石之路游、丝路南道文化古迹游和佛教传播之路游。

1、昆仑文化寻根游。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作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源地,昆仑山在华夏文化中一直都被视为炎黄子孙之祖脉所系。开发昆仑文化旅游,既可挖掘和保护昆仑文化的资源,也可振兴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还可以极大促进荒山绿化和草原植被保护,推动和田地区高原的环境建设,进而为和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以打造昆仑文化为目标,逐步对远古的社会风情、建筑、生活用具、歌舞文化、名人故居或墓地进行开发,开展旅游活动。

2、玉石之路游。和田玉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开路先锋,玉石之路的源头就在和田,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东西交流的通道。和田玉首开了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在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之初,所起的重要作用远远超过了丝绸。

开发玉石之路游,以中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为龙头,以和田玉龙喀什河踩玉段、和田玉主题公园、和田玉博物馆、喀拉喀什河踩玉段、于田县昆仑山阿拉玛斯玉矿等为主要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弘扬和田玉石之路的历史文化。

3.、丝路南道文化古迹游。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总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通商之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和人类民族迁徙之路。

可开发多条线路、多种项目的特种旅游活动,满足有此类需求的中外游人。将南道历史遗迹、历史建筑、人类遗址等,利用图片、灯箱等手段部分仿真复原,近期可选择买利克阿瓦提故城、麻扎塔格古堡以及约特干遗址、尼雅遗址、安迪尔遗址等进行保护性开发,给这些景点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并培训出一批口齿伶俐、能声情并茂讲解的景点导游员,展示丝路南道古于阗人类的居住、文化、艺术、器具、服饰、饮食、习俗等。

4、佛教传播之路游。源于天竺的佛教,在公元前1世纪许传入新疆,并得以全面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而当时西域佛教中心之一正是古于阗。

将古于阗国——和田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佛教传播之路上的重要作用,进行系统宣传;对相关文物景点,进行保护性开发。

(二)民族风情游:和田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具有综合开发、整合的潜力和优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通过综合性文化旅游城—于阗古街及长寿民俗文化、达里亚博依—大河沿村、绿洲生态区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综合、立体地反映独特、淳朴的民族风情。

于阗古街。于阗古街为“丝路文化旅游城”主要景点,以本地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以民俗风情街、特色饮食街、特色歌舞表演、婚嫁礼仪表演、仿制出土文物为旅游纪念品及仿制历史遗址、手工艺作坊为主,展现和体会各民族的风俗为内容,为游客展现一个美丽的和田,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建筑点缀在其中,在不同特色的建筑群落配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及民歌,使人文与景观融为一体,游客漫步其中,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充分享受和放松,同时也对新疆不同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所认识。

长寿民俗文化游。和田是世界四大长寿地区之一,通过长寿文化开发,形成集长寿老人、长寿饮食、长寿保健和长寿环境的综合形态,激发游客对于长寿文

化的向往和追求,探究和田维吾尔老人长寿之奥秘。选定长寿者群体相对集中、环境优良的自然村落,选其形象条件、健康状况等条件优越的多位老寿星之家,确定为中外游人家访点。辅之以“农家乐”的规划和建设,大力开发长寿民俗文化游。

达里亚博依—大河沿村民俗游。位于克里雅河下游河尾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致使这里变成了与世隔绝的村落,形成了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村落,有民族、民俗特色的居民封闭式生活方式。

绿洲生态观光游。重点通过对和田县千里葡萄长廊生态区、皮山县皮亚曼生态园(含兵团农十四师224团农业生态区)、于田县特色农业生态区的开发与建设,打造和田生态旅游。

(三)沙漠观光游:按照以赛带游的思路,开发沙漠观光、沙漠科考、沙漠探险等综合性沙漠旅游项目。

1、沙漠生态观光。开发具有特色的沙漠地质、沙漠动物、沙漠植物和沙漠水域景观,使游客逐步了解沙漠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完善游客的地理知识结构。

2、沙漠科考。以中西部地区丰富的令人向往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旅游推介,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潜在的探险科考客户群体进行科考活动。同时,建立相应基础设施,如科考科普类旅游俱乐部,设置相应的接待设施和援助系统。

3、沙漠探险。大力推介适宜探险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吸引国际知名探险家及更多的国内外探险客户群体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险。同时加强营地的建设,塑造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品牌,针对探险者对旅游接待服务及救援的高质量要求,建立户外探险俱乐部。为户外探险提供完善的一条龙服务;为户外探险提供专业的设施,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专业营救人员的培训。

四、“四线”即区域联动线、地区内各县景点线路、特种旅游线路、精品景点线

(一) 区域联动线:将南疆四地州作为一个大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横三纵”的旅游线路格局。

一横:315国道自东向西库尔勒(218国道)—若羌(315国道)—且末—民丰—于田—策勒—洛浦—和田—墨玉—皮山—叶城—泽普—莎车—英吉沙—喀什。

三纵:

东线吐鲁番(314国道)—焉耆—库尔勒(218国道)—尉犁—若羌(315国道)—且末—民丰—于田—策勒—洛浦—和田。

西线乌鲁木齐(沙漠公路)—和田—新沙漠公路—阿拉尔—阿克苏—库尔勒。

中线乌鲁木齐(314国道)—库尔勒—轮台(沙漠公路)—塔中油田—民丰(315国道)—于田—策勒—洛浦—和田—喀什。

(二) 地区内及各县市景点线路

1、和田市县旅游景点线路:

和田玉主题公园、和田玉石博物馆、和田博物馆、和田玉巴扎、玉龙喀什河一日游;

和田国际大巴扎、和田博物馆、和田县千里葡萄长廊、和田县无花果王公园、和田县核桃王公园一日游。

2、皮山县旅游景点线路:

县城、阿巴乐旅游区、玉力琼三仙岭、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风景区一日游。

县城、阿瓦提吐尔地阿吉庄园、大清真寺、百果园、桃花园一日游。

县城、桑株岩画、桑株核桃园、桑株贝壳化石山、巴西拉克水库、沙生生物园、皮亚曼生态观光园一日游。

3、墨玉县旅游景点线路:

阿克萨拉依乡千年圣树园、夏合勒克封建地主庄园、东风水库、波斯坦库勒生态治理区、萨依巴格乡象鼻山、大峡谷、怪石滩一日游。

墨玉镇小花帽、阿布旦麻糖、奎牙乡奎牙小刀、雅瓦乡拉勒库勒自然湖、沙漠风光一日游。

墨玉清真寺、英也尔乡葡萄园、麻扎塔格胡杨林、玛瑙滩景区一日游。

4、洛浦县旅游景点线路:

西线:和田市、布亚麻扎、东方地毯厂、艾德莱斯绸厂、依玛木阿斯木麻扎、热瓦克佛寺二日游。

北线:县城、葡萄王树、阿斯皮力古城、布尔库木水库、巴格达麻扎、喀拉快力水库、山普鲁古墓群、和田玉籽玉市场一日游。

阿其克山度假村:县城、阿其克山民俗村、阿其克山玉吉曼麻扎、旅游度假村一日游。

5、策勒县旅游景点线路:

东线:县城、达摩寺、丰收水库、胜利水库、亚门草场、板兰格草场一日游。

西线:县城、阿西古城堡、阿萨古城堡、泪泉、沙漠公园一日游。

6、于田县旅游景点线路:

特色农业观光一日游线路:县城、大芸、玫瑰花种植基地、波斯塘稻区、巴克库木亚、库开仁天然水塘。

克里亚民俗半日游线路:县城、艾提卡清真寺、老城区民居、手工艺作坊。

绿洲水域风光一日游线路:县城、龙湖旅游度假村、鬼树林、湖中垂钓。

昆仑寻玉四日游线路:县城、阿羌乡流水村、阿勒马斯白玉矿。

昆仑天湖探险七日游线路:县城、普鲁村、乌鲁克盆地、乌拉音库勒湖、乌鲁克库湖、克其克库勒湖、卡拉塔什火山群。

沙漠探险生存挑战八日游线路:县城、达里雅布依接待站、喀拉墩、马坚勒克、圆沙古城遗址。

沙漠汽车拉力线路:县城、索乎提雅克、艾曲库隆—普鲁、县城、达里雅布依接待站、沙雅县。

7、民丰县旅游景点线路:

县城、大麻扎(徒步)、尼雅遗址特种旅游六日游路线。

县城、安迪尔故城一日游路线。

县城、亚通古斯村(沙漠第一村)半日或一日游路线。

县城、胡杨林、生态农业区、鱼湖一日游路线。

(三) 精品景点线路: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万邦通好的丝绸之路的介绍,凸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融合力和开放性特征;通过和田发展历史的介绍,凸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背景;通过和田发展前景的展望,凸现区域互动合作、整体协调的发展远景。具体景点是: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王蔚事迹陈列馆、改水纪念碑、和田博物馆、尼雅博物馆、兵团十四师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纪念馆。

2、冰川探险基地。以慕士塔格峰为中心,建立冰雪风情探险基地。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登山探险活动,拉动相关行业发展。开发以雄伟、险峻、神奇为

主要特征的冰山旅游资源。

3、沙漠景观基地。以沙漠赛事基地为依托,接待普通游客并组织相关的沙漠观光游览项目。

4、科学考察基地。以中国科学院策勒治沙站为科学考察基地,集中展示沙漠景观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手段和科学研究项目,让游客了解沙漠奇特的动物植物资源、沙漠农业的运作模式、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历史和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的研究状况。

(四) 特种旅游线路:(1)沿和田河漂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旅游路线;(2)昆仑火山群、故要塞探险旅游路线;(3)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旅游路线;(4)探访丝路古迹—尼雅遗址的旅游路线;(5)慕士山区山间徒步、登山探险旅游路线。

五、实施进程

(一) 中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整体开发工程实施进程

2006年--2010年,完善中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及踩玉工程,形成平稳健康运行机制,使之在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

2011年--2020年,壮大中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的规模和内容,全面打造和提升其影响力,使之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

(二) 优先发展项目实施进程

1、沙漠赛事综合开发项目

2006-2010年,完成沙漠赛事的场地建设、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开展沙漠车赛,能够承办全国性的沙漠车赛,形成全国知名度的汽车、摩托车赛基地。

2011-2020年,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车赛基地,形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汽车、摩托车赛基地。

2、丝路文化城开发项目

2006-2010年,形成思路文化旅游城的雏形,完成几个基本景点建设。发展序列是:于阗古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址模型制作。

2009-2015年,丝路文化城进入稳定健康运行阶段,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3、长寿民俗文化开发项目

2006-2008年,完成长寿民俗文化村的规划选址和建设,逐步投入运营。

2009-2015年,进入长寿民俗村的有序运营阶段,规模基本稳定、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4、绿洲生态观光游开发项目。2006-2010年在现有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并不断完善。

5、达里亚博依—大河沿村民俗游开发项目。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进行旅游开发。

六、主题形象和主打品牌

(一) 主题形象:千古玉都、佛国于阗

(二) 主打品牌

昆仑美玉。主要通过“中国玉石文化节”系列活动实现品牌战略,作为王牌集中打造。

沙漠赛事。主要通过建设沙漠车赛基地举办赛事实现品牌战略,作为优先发展项目。

长寿文化。主要通过在长寿老人居住相对集中村落设立长寿家访点,实现品牌战略,作为优先发展项目。

于阗古街。主要通过保护并开发于阗古街老巷,实现打造其成为当地旅游品牌的战略,作为优先发展项目。

(三) 宣传口号

中国玉石文化旅游节:魅力和田与您共舞

昆山美玉珍,魅力和田奇。

沙漠赛事:沙漠车赛——唤醒“过去家园”,冲破瀚海沙浪!

丝路文化旅游城:古乐神曲——万方乐奏有于阗!

于阗古文化街:古韵、古街——古城于阗。

长寿民俗文化村:寿星之乡——中国和田!

尼雅遗址:梦幻尼雅——故国“精绝”。

第五章旅游服务接待设施

一、住宿接待与服务

在未来十五年间宾馆的建设以和田市为中心,结合三级旅游城镇的规划,适当向其他县城扩展。建设方针是:市场引导,政策调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旅游饭店建设与旅游客源同步增长。

近期,强化现有宾馆、酒店的管理和建设,使之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星级宾馆的覆盖面。

中远期:改建和田迎宾馆使之达到五星级的标准,成为整个和田地区宾馆方面的龙头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1至2家四星级、五星级酒店。

二、餐饮接待与服务

总体发展思路是:加强管理,抓好特色,丰富品种,注重卫生,提高质量。

加强管理,建立和田地区内有特色的餐饮设施(含餐馆、小吃店等)的登记制度。特色餐饮应注重本土文化与休闲氛围的营造,完善和田市肖尔巴格乡风味小吃一条街的功能,在墨玉民街建立民族小吃一条街,其他县都要逐步开发建设风味饭店。适当增加非本地风味的餐厅或餐饮服务,如川菜、粤菜等。加快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集民居、民俗、民餐为一体的旅游接待设施。认真做好旅游定点餐饮点的审批管理工作,对其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及时撤销不合格的定点餐馆,保护旅游者的利益。制定严格的卫生标准,规范餐饮服务,逐步改善就餐环境。

三、休闲娱乐设施与服务

结合三级旅游城镇的规划,依托各级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旅游饭店、旅游度假区内的娱乐休闲设施;增加市区内绿地、广场、电影院、游憩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便于开展大型娱乐活动,丰富和田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以此作为游客体验和田民俗文化的一种途径;与传统文化娱乐部门、媒体合作,共同制作有和田特色的文化娱乐表演节目,并将其打造为和田的一个文化品牌。由文化部门和市旅游部门合作,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登记管理,并执行等级评定制度。招商引资,鼓励投资商到和田地区开发休闲、娱乐、运动等设施和服务。

四、旅游商品开发

在和田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要以突出特色、突出文化、突出传统、突出创意、突出绿色为目标。实现和田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的系列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对旅游商品市场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逐步建立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与销售网络。

(一)以和田玉为主,生产包括首饰类、日用品类、文娱用品类、宗教类、陈设类、挂佩类以及保健实用类产品,并主攻一至二种类型,使之成为和田玉的王牌产品。

(二)以地区地毯厂为龙头,成立和田地区地毯工业集团,联系其他市县小厂、手工业作坊式的农户,联合进行加工生产和田地毯系列。进行品牌商标注册,由集团负责产品的式样设计或销售,形成地毯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

(三)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生产不同档次、规格的玫瑰系列产品,力争将其指定为自治区国宴的消费名牌之一。

(四)充分利用和田是我国至世界上闻名的长寿区之一这一无形的宝贵资源,以大芸、维吾尔医药、阿胶、玫瑰花及和田绿色、无公害水果等为主开发出系列长寿药材、长寿食品系列商品。

(五)民族服装与服饰系列:以艾德莱斯绸为主加工民族服装和工艺品。

(六)以维吾尔花帽、小刀、木制品等为主,大力开发具有艺术性、观赏性族工艺品。

(七)以文化遗迹出土的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文物为原型开发旅游纪念品。

(八)以鲜果、干果、精加工水果为主,生产各种旅游食品,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九)开发一系列展示及介绍和田地区区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产品的系列小丛书、小画册、名信片、VCD光盘等纪念品。

五、旅游交通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构筑“两纵一横”的对外公路网主骨架:“两纵”,即轮台--民丰的第一条沙漠公路、阿拉尔--和田的第二条沙漠公路;“一横”,即从和田地区境内穿过的315国道公路。抓住自治区大力发展农村公路的有利时机,以国道315线为枢纽,加快建设通往各景区的道路,尽快打通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使全地区旅游交通形成一个便捷的网络。近期利用第二条沙漠公路在2007年建成的有利时机,建设沙漠公路至麻扎塔格、热瓦克佛寺、达里亚博依的公路,改善其通达性。

铁路建设:加快南疆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末喀什至和田铁路开工建设。建成后,争取提供便利、豪华、舒适的和田旅游专列服务;打造和田火车站场的设施与服务,使其更方便游客的旅行。

航空建设:在和田机场航空加油站2006年7月建成的基础上,引进多家航空公司进入和田,努力增加航空运力,增加班次,并使夜班改为白班,改善进出和田的条件。同时,在条件成熟时,与疆内其他航空公司合作,形成疆内的空中网络。尽早开通北京(经停乌鲁木齐)--和田、上海(经停乌鲁木齐)--和田、广州(经停乌鲁木齐)--和田、和田、杭州(经停乌鲁木齐)的直通航线。适时向国内重点市场和香港市场提供包机航班服务。

第六章实施规划的条件和措施

一、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战略

(一)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使其成为和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相关行业部门对旅游发展的支持、配合与协调力度,

并调动社会各方面对旅游投入的积极性。对经营性旅游建设项目,由政府主管部门确定景区功能和品位,提出详细的规划要求,并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招标选择投资主体,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进一步加强旅游规划的指导和管理。2006年至2010年列入“一心”、“两点”、“一级旅游城镇”规划范畴的要编制完成旅游发展规划,2011年至2015年列入“二级旅游城镇”规划范畴的要编制完成旅游发展规划,2015年至2020年列入“三级旅游城镇”规划范畴的要编制完成旅游发展规划。

(三) 在政策上给旅游业以鼓励。对需要开发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扶持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培育旅游界的龙头企业。

(四) 尽快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保证旅游业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使旅游公益设施的建设投资和对外整体促销费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年有所增加。

(五) 积极开展“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在“十一五”期间,作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和田市,要力争建成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城市,“十二五”期间于田、洛浦、墨玉县力争建成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县城,其他县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展优秀旅游县创建活动,力争多建成一些自治区级优秀旅游县。

(六) 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通过多种途径筹集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并采取多种办法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把和田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二、建立和健全和田地区旅游管理新体制

(一)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政企分开改革步伐。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成为市场规划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市场开发的促进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

(二) 加强和改善对旅游业的管理,树立和田地区旅游业良好形象。进一步理顺政府各主管部门关系,明确管理职责,实行目标考核。旅游局要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竞争规划,规范旅游企业市场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旅游者的权益。通过旅游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大力提高和田地区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树立旅游业“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同业自律作用。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公平竞争、联合促销、优质服务的意识,切实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

(四) 根据和田地区旅游发展与管理工作的特点,在时机成熟时将旅游和文物管理实行统一领导,成立旅游、文物管理局。

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旅游业运行机制

(一) 加强政策引导,调整和田地区旅游业结构,提高旅游业的产出效益。通过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行业服务手段,引导市场趋势,平衡供求关系。同时,要转变促销方式,依靠整体合力,把和田特色旅游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

(二) 多方筹资,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在旅游投资方面,继续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五个一起上,自力更生和使用外力一起上的措施,按照公益性项目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经营性项目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基本原则,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的力度,力争多上一些旅游项目。加大引进外资、引进高水平项目、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国际客源的力度,促使和田地区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走上一个新台阶。

(三) 在重点项目开发方面,要逐步确立由政府主导,中介机构规划设计、专家论证,实行全社会公开招标的竞争性开发机制。

(四) 加快旅游企业改革进程,打造一流旅游名牌企业。

四、实施“科教兴旅”战略,发展旅游教育和旅游科技

(一) 提高认识,把“科教兴旅”作为和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切实增加旅游教育与科技投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旅游教育、旅游科研的力量,强化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水平。

(二) 建立以市场促销和服务游客为目的的“和田地区旅游信息库”。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和田地区概况、人文历史、风景资源、接待设施、旅游线路、交通运输及地方名、特产等信息资料全面采集整理输入,形成图文并茂、具有指南查询等多方面功能的计算机信息库;将资料译成日、英、俄、德、法等多种文字,连同图片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推销,形成一套全方位、连续性、动态化的现代化促销手段,提高和田的国际知名度。

(三) 实施便利工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需要。旅游业的公共服务业要尽快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快与国内联网、国际接轨的进程,提高服务预订、交通票务、通信联络、边检通关、银行信用等方面的服务效率和国际化水平。

(四) 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步伐。要把旅游人才的培养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列入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主体,学历教育与学位教育为方向,在职教育与岗位培训为主要手段,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层级体系,加快培养和引进跨世纪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及专业导游人才。

(五) 加强旅游科研工作,为政府决策和旅游企业经营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旅游龙头企业建立旅游科学研究所,调动大专院校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力量,对和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集中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突破性研究,视需要还可聘请国外专家参与研究,从而使科研、咨询成果成为市府和主管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绿色旅游”,环境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旅游科普工作,加强舆论监督宣传,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旅游活动其他各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旅游行为。加强旅游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督促、引导、交流工作,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各类旅游规划,并落实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三同时”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制度。旅游规划与建设项目的环评必须明确环保护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严格规范开发程序与方法,杜绝破坏资源的旅游开发活动。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

六、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旅游价值较高的文物予以严格保护;划分古村落、古寺庙等古建筑的文化保护区,并制定保护性详细规划,严禁在保护区进行人工建设,修复工作也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由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行。

七、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成立旅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由政府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田地区旅游安全规章制度及旅游安全应急

管理预案,负责分析研究旅游安全状况,负责对旅游安全进行考核。建立旅游危机预警机制,加强旅游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制定对旅游交通管理具体的办法,加强旅游汽车定点单位司乘人员资格审查、车况检查管理工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在风景区、旅游饭店、交通运输等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

八、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旅游法制环境

(一) 加大和田地区旅游业法制建设,使和田地区旅游业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根据自治区地方性旅游法规,加快制定和田地区旅游业规范性文件,“十一五”期间,制定并出台《和田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和田地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办法》、《和田地区旅游者权益保障实施办法》、《和田地区旅游发展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旅游业规范性文件。

(二) 强化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形成地、县(市)、企业三级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体系。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世界旅游业概况

幻灯片1 国际旅游 2013年 幻灯片2 第一章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幻灯片3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1、世界旅游格局开始由发达国家“一枝独秀”向与新兴经济体并行发展转化 ●2、新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联合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旅游业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相结合,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4、旅游业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4 ●5、科技进步成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条件 ●6、更多的国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地位 ●7、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8、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9、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等反周期性调节政策的重要手段幻灯片5 幻灯片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旅游覆盖面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旅游消费主体 ●2、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范围迅速拓展 ●3、旅游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再向集约发展加速演进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幻灯片7 ●5、旅游综合功能日益显著,影响范围大大扩展 ●6、旅游信息化迈上新台阶,旅游业效率大幅度提高 ●7、旅游国际合作达到新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幻灯片8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现状与世界旅游业影响因素 ●1.罗明义.世界旅游业发展:2009年回顾和2010年展望[J].旅游论坛,2010(2). ●2.朱美.浅谈影响世界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因素[J].北方经贸,2004(2). ●一、世界旅游业现状 ●(一)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继续大幅度收缩 ●1.各大区域国际入境旅游普遍下降 ●2.各区域内国际入境旅游也大副下降 ●3.全球入境旅游下半年略有回升 幻灯片9 ●(二)2009年:世界旅游经济出现负增长 ●1.世界旅游总需求全面收缩 ●2.世界旅游总供给全面下滑 ●3.旅游发达国家增长率普遍下降 ●4.世界旅游经济仍具有重要地位 幻灯片10 ●(三)2010年:世界旅游业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1.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增长期 ●2.世界旅游发展仍面临众多影响因素 ●(四)2011年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自然灾害 ●2.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幻灯片11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方面 ● 1.传统模式的家庭在减少 ● 2. 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 ● 3.人口老龄化 ● 4.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 5.人们比以往更追求享乐 6.人们将越来越乐于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幻灯片12 ●(二)经济方面 ● 1.世界经济全球化 ● 2. 经济形态多元化, 并偏重于第三产业 ● 3. 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4.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_______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_______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2021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显著提高,三亚市旅游业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愈来愈明显,成为促进三亚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的主导力量。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挖掘旅 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国际化,这是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 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 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 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 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三亚市旅游业发 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 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全市接待旅游 过夜人数由2004 年的363.84 万人次增长到2009 年的669.05 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 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 年39.14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103.77 亿元,年均增长21.5%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 年的35.3% 提高到2009 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 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 年三亚市拥有共有 A 级景区8 处,其中5A 级景区 2 处,4A 级景区 3 处。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 2009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 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 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槟榔村5A 级乡村旅游区 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09 年底,全市列 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 家, 四星级宾馆21 家,三星级宾馆25 家,二星级宾馆16 家, 一星级宾馆5 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 家;拥有客房32177 间,床位57210 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强对外 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办好国 际性赛事和活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取得了积极成效。一 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建立旅游营销系统,积极整合旅游协 会、航空、旅游企业和媒体的力量,巩固传统客源,积极开 拓新客源市场。二是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围绕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对xx年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县旅游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 本动力,以“作好山水文章,实现红绿结合,挖掘文化底蕴,打造休闲乐园”为总体目标,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冠山仙境旅游区、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三个旅游开发项目为工作重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一)临沭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已发展AAA级旅游区2家,AA级旅游区3家,三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家,二星级餐馆2家,旅行社4家;评定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商业步行 街)1处;新开工建设4星级酒店(临沭国际大酒店)和地方特 色小吃一条街各1家;新增花卉旅游示范点1个;xx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60.35万人,旅游总收入687.88万元,占GDP比重0.052%,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加至3000余人,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 持证导游20人。旅行社xx年以前全部是向外地发团业务,xx年实 现地接业务“零突破”,今年已地接游客218个团队,8000余人, 其中首个最大团队500余人。

(三)营销促旅逐步升温。苍马山景区和冠山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临沭京鲁新春文化庙会”、“冠山旅游区新年祈福”等活动;特别是近期成功举办了“日照、连云港—临沭一日游”旅游推介会,为临沭引来大批游客;县旅游局制作了《临沭旅游》专刊,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并实施的《沂蒙晚报》沂蒙湖专栏“临沭旅游文化”系列报道,已连续9个月刊登文章40余篇,对宣传临沭、促进临沭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加快苍马山、冠山和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的开发进度,在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打造新、奇、特项目。苍马山旅游区的鸟语林打造为童话世界,鸟类王国;欢乐谷的飞行塔为国内第一台,过山车、欢乐风火轮、植物迷宫等为鲁苏北仅有。冠山风景旅游区的长春观道教文化、绿色文化、泉水文化都独具特色,“冠山仙境,福地洞天”更是充满康体休闲之韵味。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作为全市“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红色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打品牌是“滨海根据地,少奇沂蒙情”。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争取六月底开园。 xx年2月份与临沂客商签订冠山景区旅游开发协议书,目前,总投资已达6000万元。浙江森禾集团分别投资8000万元和2.5亿元建设森禾花卉旅游示范园区和临沭国际大酒店。启动红石湖景区开发,已拆迁60户,房屋还建和红石湖景区建设共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 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 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 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

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85年到1988年,1988年到1992年,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 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 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 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湖南农机2010年7月收稿日期:2010-03-14作者简介:曹友情(1990-),女,江西九江人。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自 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改善旅游环境,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0)04-0126-02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CAO You-qing ,WU You ,FEI Li-ya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 Abstract :T 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s a whole.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omestic tourism i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use of economic ,legal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tourism market fully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Key words :T ourism ;national economy ;tourism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曹友情,吴 优,费黎娅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从而拉动内需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赚取更多的外汇,对于扩大就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作用巨大。 (1)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收入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收入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牵涉甚广,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收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59-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旅游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产值比重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我国旅游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更是超过了4%,2010年 我国旅游业预期目标是实现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2%。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高的行业,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最终端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1元钱的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来4.5元相关产业的收入,由此旅游业总收入对整个国家收入的带动作用是多么显著。它不仅为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和旅馆住宿等输送了大量客源,而且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 (3)增加外汇收入。外汇在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对外汇收入更是重视。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种种优势使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增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 (4)扩大就业领域。旅游业是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很好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为游客 湖南农机 HUNAN AGRICUL TURAL MACHINERY 第37卷第4期·学术 V ol.37No.4 2010年7月 Jul.2010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浅谈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

浅谈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但同时,我国的旅游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国际旅游业成为近年的发展趋势,1990年代以来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早前的旅游行业调查报告统计:1996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达592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出达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已超过了石油、汽车、化工等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就2009年来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亿人次,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增长%;旅游总收入万亿元,增长%。 三、旅游行业现状 (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我们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