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

第二、史前时代人们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采集和渔猎)

第三、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人工取火;

农耕、畜牧的发明;

定居生活的实现。

第四、原始先民的精神世界,以及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学习目标:

1、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说;中国:女娲抟土造人说

2、19世纪中叶,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3、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发挥作用的因素有:

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或者:决定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直立行走。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5、旧石器时代L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关于人类的起源地,目前认为最早在非洲。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长江流域)

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第一: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除此之外,还有元谋人、陕西蓝田人

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第二、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A.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二十万年;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到一万八千年

B.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没有完全进化为人;

山顶洞人已经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C.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D.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人工取火;

E.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7、教材第6页图1-----5“古人类分布图”:

第一: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

亚、非、欧洲。

第二、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何特点?

温暖、湿润、植被茂盛。

第三、通过古人类生活区域的特点,可以看出,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生活的自然、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注意中国的人类文化遗址

长江流域:元谋人

黄河流域: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学习目标:

1、史前时代巨大进步的表现:

人工取火;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定居生活的实现;

2、新石器时代

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

3、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原始农业:采集业

原始畜牧业:狩猎业定居生活的实现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5、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A.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B.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新石器时代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C.旧石器时代过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过定居生活;

D.新石器时代还发明了陶器。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5、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A.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B.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新石器时代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C.旧石器时代过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过定居生活;

D.新石器时代还发明了陶器。

※6、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人类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距今约五、六千年;

●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七千年;

7、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异同:

相同点:

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定居生活。

区别:

第一、生活时间不同。

半坡遗址距今五、六千年;河姆渡遗址距今七千年;

第二、生活区域不同。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

第三、建筑形式不同。

半坡建筑:半地穴式;河姆渡建筑:杆栏式建筑。(分析原因)

第四、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半坡遗址:主要种植粟、小麦。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第五、驯养的动物不同。

半坡遗址:驯养猪;

河姆渡遗址:驯养牛。

第六、陶器不同。

半坡遗址: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黑陶。(黑陶钵)

■注意二者的房屋图片.(教材12-13页)

精神家园:

1、P14”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反映出人们的狩猎生活。

2、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的项链。

3、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有了宗教意识。在尸体周围撒上象征生命的红色粉末。

4、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出现了科学知识的萌芽。(半坡的小口尖底瓶)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学习目标:

1、西亚《吉尔伽美什》史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2、希腊的《荷马史诗》。记录了特洛伊战争和木马计的故事。

3、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和炎帝:距今四、五千年

4、黄帝和炎帝的主要贡献:

黄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炎帝:

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古代传说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它和考古发掘相互印证,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历史事实,对于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6、炎帝和黄帝为何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禅让制: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出现在尧舜禹时期。

8、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9、自我测评18页第二题。

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学习目标:

1、结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中国的世界遗产》来学习。

2、文物破坏的原因:

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薄弱;国家保护不力;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关系等。

3、文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文物保护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

●文物保护与价值观念的冲突

4、怎样保护文物古迹?

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强保护和维修;提高科技水平,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加以保护;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处理好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家依法加强管理等。

5、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第一手资料,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以前的历史文化。第二、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深刻的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第三、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四、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知识要点: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城市的形成,国家的出现;

文字的出现。

2.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3.东方文明古国的主要成就

文字、建筑工艺、科学技术、宗教

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学习目标:

1.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2.四大文明古国均产生在大河流域。

原因:

大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

气候温暖,适合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3.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况: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境内有世界上第一长河-----尼罗河。(“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形成初步统一的国家。曾经是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波斯所灭。

●古巴比伦:位于亚洲西部,被称为“新月沃地”。境内主要河流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地区被称为两河流域。(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公元前3500年,古巴比伦文明产生。

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是:苏美尔人

希伯来人分列为以色列和犹太人,后来统称为犹太人。

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古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境内有印度河和恒河。

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文明产生。后遭受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逐渐统一;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但随后不久又陷入分裂。

古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对周边国家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境内有黄河和长江两条主要河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古中国文明产生,也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注意:P27图片。

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

蛋壳黑陶杯:“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距今5000年左右:

在黄河流域的遗址中发现铜器,表明开始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

在长江流域的遗址中发现石犁,说明农业已经进入犁耕时代。

教材P28:自我测评。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学习目标:

1.城市和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早期城市:

两河流域:乌尔城

印度:摩亨佐•达罗城

中国:二里头城(位于河南,是迄今我国可以确认的最早的都城)

埃及:孟斐斯城

3.早期城市遗址中大都具有的景观是:

城墙、宫殿、公共设施、街市、作坊、神庙

4.早期城市中心的大多建筑是:宗庙和宫殿。

5.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既是行政首脑,也是军事首领,又是宗教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6.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宣扬“王权神授”,自称“世界四方之王”,借此加强权力。

7.禹加强权力的措施:

各部落首领向其朝贡;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部落;划定“九州”,铸造“九鼎”,作为权力的象征。

8.启加强权力的措施: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9.启时,父死子继的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0.古埃及的奴隶是:战俘

中国商朝时的奴隶是: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殉葬)

11.印度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祭祀大权;

第二等级:刹地利,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同等级的人不得相互通婚,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12.《汉谟拉比法典》评价

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列举事例说明汉谟拉比法典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第一、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享有的特权;

第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买卖、抵债,

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第三、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13.中国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将领:

妇好。

14.妇好墓中出土的钺,是妇好可以领兵打仗的权力的标志。

第三课告别野蛮

学习目标:

1.文字的出现,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产生

埃及: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中国: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三种文字的共同点:

第一.都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

第二.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仓颉造字

3.建筑工艺的主要成就:

埃及:金字塔(国王胡夫的陵墓是最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在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巴比伦:“空中花园”。

中国:司母戊大方鼎(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4.科学技术成就

●埃及:太阳历

注意:“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

今天通用的公历就源于埃及的太阳历。

●两河流域: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计时法(六十进位制)

●印度: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因为被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埃及的医学技术,(木乃伊);

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几何学。

5.宗教

●埃及:多神教国家,主要信奉阿盟神。

宗教在古代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

●佛教的产生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佛陀或释迦牟尼。“佛”是对佛教创始人的尊称。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宣扬“忍耐顺从”,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传播的路线:

向东南传入东南亚;

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由中亚传入中国,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自我测评:P43。

四大古文明中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

古埃及的太阳历;

西亚的星期制度;(太阴历)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西亚的60进位法。(计时法)

教材43页地图。

注意: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需要注意的图片:

39页:司母戊鼎

38页:埃及金字塔

37页:商朝的甲骨文、楔形文字、象形文字。

34页:《汉谟拉比法典》

32页:种姓制度示意图

28页:蛋壳黑陶杯

27页: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

24----27页,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主要河流。

14----15页,山顶洞人的项链;小口尖底瓶;

12----13页,半坡房屋和河姆渡房屋。

彩陶和黑陶。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1-2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8、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 生活时间生活地点体态社会组织取火方式生产工具生产方式 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都属于旧石器时代)头部保留猿类特征原始人群天然火打制石器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样氏族公社(血缘)人工取火打制石器为主,出现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 思考。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1、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表: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比较

5.四大文明古国比较 6.禹和启为加强王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8.文明古国的灿烂文明。(判断下列文明是那个文明古国或地区的,并把它填入括号)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历,木乃伊,解剖学,防腐技术,分科治病,几何学(圆周率 3.16,几何图形的面积)阿蒙神——() 空中花园,几何学,太阴历———() 阿拉伯数字,计数法,佛教——---() 青铜文化———————() 填空题: 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_____. 3.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炎帝的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帝的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明古国中,最早开始种植棉花的是_______.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_____,建立的时间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 8.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9.佛教产生的时间_________,向外传播的时间_________,诞生地___________,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 10.古印度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_____________,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反映了古印度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11.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________________,将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2.禹的儿子启即位后,为了加强王权把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从此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的局面。 13.史前时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类进化的历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因素起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 15.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__________时代和___________时代,分别以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为主要生产工具。 16.人类依赖和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同时过度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又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个单元)全部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 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 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 第二、史前时代人们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采集和渔猎) 第三、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人工取火; 农耕、畜牧的发明; 定居生活的实现。 第四、原始先民的精神世界,以及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学习目标: 1、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说;中国:女娲抟土造人说 2、19世纪中叶,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3、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发挥作用的因素有: 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或者:决定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直立行走。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5、旧石器时代L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关于人类的起源地,目前认为最早在非洲。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长江流域) 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第一: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除此之外,还有元谋人、陕西蓝田人 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第二、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A.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二十万年;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到一万八千年 B.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没有完全进化为人; 山顶洞人已经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C.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D.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人工取火; E.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7、教材第6页图1-----5“古人类分布图”: 第一: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 亚、非、欧洲。 第二、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何特点? 温暖、湿润、植被茂盛。

人教版_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 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 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 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 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的外貌特 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 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 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 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 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 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 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 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3、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黄河水成功。尧、舜、禹的传说主要反映了禅让制,禅让 制是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制。 14、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意义: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 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考古发掘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古代传说为人们提供了第二手资料。 1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这里。我 国山西省古城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等。 16、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有:能使我们了解历史获取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对过去的有更多、更详细、 更准确的认识。所以保护文物古迹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第二单元 17、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18 19、早期人 类文明 大都发 源于大 河流域 的原因 是: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壳黑陶反映了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 20、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这是最早国家的出现。公元前15世纪埃及 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1、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被称为“新月沃土”,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 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还有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两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2、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印度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 农作物棉花。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 23、公元前1600年后商灭夏,在商汤的统治下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4、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提纲(2018)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1)尼罗河定期泛滥,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 (2)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3)尼罗河水流平缓,是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2、发展历史: (1)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小国,标志着尼罗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2)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3)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4)公元前6世纪,古代埃及被波斯所灭。 (5)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与阿拉伯人逐渐融合。 3、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1)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 (2)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还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金字塔。 4、文化成就: (1)建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2)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3)天文历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与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后来的罗马历法和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4)医学: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并开始“分科治病”。 (二)古代西亚国家: 1、“新月沃地”: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故称“新月沃地”。 (1)河流:沃地东部为“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两河沿岸农业更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2)居民: ①两河流域的居民: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②沃地西部:希伯来人(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一带,曾建立希伯来王国,后来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王国。他们是犹太人的祖先。)腓尼基人(大致生活在今天黎巴嫩一带,建立过一些古代小国,造船业、航海业和商业很发达,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升上八年级的时候,我们学生要学习的历史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加深,我们会会接触到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1 古代印度 1、地理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恒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2、进入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3、政治制度:种姓制度。 (1)形成背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内容与影响: 等级名 称 包含的阶 层 享有的 权利 承担的义务主要特点重要影响 第一等级婆 罗 门 祭司、贵 族 掌握神 权 不同种姓 之间壁垒分 明,等级森 严。 (如规定 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1)激化了社会矛 盾,日益引起人民的 不满,反对婆罗门特 权的情绪不断高涨。 (2)促进了佛教的 诞生。 第二等级刹 帝 利 国王、武 士、官吏 把持国 家的军 事和行 政大权 第 三等级吠 舍 农民、牧 民、手工 业者、商 人 向国家纳税, 为神庙上供, 养活第一第二 等级 第四等首 陀 罗 被征服者 和贫困破 产的人 受上层等级剥 削和奴役,从 事最苦、最

级累、最脏的职 业 4、佛教的创建: (1)背景: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教义(宣传的主要思想):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建许多佛寺和佛塔,召集佛教徒聚会,整理和编纂佛教经典,派僧侣到邻国传教。 (5)传播:两个方向(两条路线)。向北:印度——中亚——中国——朝鲜、日本。(北传佛教)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南传佛教) (6)影响: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佛教文化——石窟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的代表有: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2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夏朝、商朝、西周。(史称“三代”) 1、夏朝: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2)禹死后,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3)夏朝后期的都城“二里头”,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4)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反抗,公元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人教版新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领导者:秦王嬴政,定都:咸阳 灭六国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 ①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③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④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⑤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他自称“始皇帝”。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①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作用: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国家,秦朝还颁布了大量律令。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作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小篆)。(作用: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经济上: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用: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5)思想上:焚书坑儒。(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作用: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 4、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利弊: 答: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5、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大于过。 (1)主要功绩: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②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秦始皇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其陵墓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的,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他的儿子胡亥即位,就是秦二世。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 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大一统格局形成:汉帝国[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和东汉(25年—220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4、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恢复经济。 汉高祖:1.让士兵复原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卸甲归田,利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2.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家,发还原有田宅;劝民还乡,利于社会稳定。3.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释奴为民,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4.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减轻赋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汉文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把每年服徭役改成三年一次);2.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汉景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2.进一步减轻刑罚。 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1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设立司律校尉,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发布“察举制”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 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2)、经济:食盐与铁器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中央的收入。 铸造一种标准化铜币——五铢钱。 3)军事和民族关系上: ⑴武力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⑵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地区。 ⑶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开通丝绸之路。 ⑷出现和亲与互市的局面,加强交流。 ⑸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⑹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政治大一统的需要 观点: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措施: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在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 评价:⑴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 ⑵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意义: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3、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即位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4、东汉统治前后经历了近两百年,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最后,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首领称为“单于”。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又在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áo)、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2、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史称:白登之围。之后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将汉朝的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同时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的财务,以暂时避免匈奴的侵扰。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2000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 1、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时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斯巴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故此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西方文化之根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表法>>它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的建筑:如,凯旋门、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罗马被称着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条条道路通罗马。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古希腊是欧洲的戏剧的故乡。 4、人们把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至16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 5、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曙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日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6、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建立伊斯兰教,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军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从8世纪开始,巴格达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重要问题梳理第三单元: 1、雅典的民主产生的原因、内容和评价: 产生原因: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 雅典的民主制具体内容(表现):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官员抽签产生④陪审员抽签产生⑤陶片放逐法保证民主 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积极: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②消极: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古希腊文明的两个城邦的强盛与衰弱的经验与教训。

八上社会复习提纲(新课标)浙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史前时代的含义: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人类的科学起源: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英国达尔文) 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促使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3、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 4、我国古人类分类比较: 史前时代(划分标志: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 生活时间特点 旧石 器时 代 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距今约100万-50万年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外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懂磨光钻孔技术、 使用人工火、过氏族生活 新石 器时 代 距今约1万年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约6000-5000年陕西半坡人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种粟、彩陶 距今约5000-4000年炎黄尧舜禹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 5、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特点比较: 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开始使用陶器。 6、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 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距今约三万年 体质特征外貌特征接近现代人,但仍有猿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木棒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钻孔技术(骨针) 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氏族生活 7、人工取火较利用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8、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作用:(1)烧烤食物,利于消化,能增强体质,脑的进化;(2)照明取暖御寒,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3)作为武器,增强了人类围歼或抵御野兽的能力;(4)火的使用,促进了人们对工具的改进和创制等。总之,火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几个最早:(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人)和粟(半坡人)的国家(2)土耳其、希腊是最早驯养牛的国家。(3)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4)西亚是最早驯养羊,种植小麦和大麦地区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使事物来源相对稳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2)推动了社会手工业的发展。(3)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中国最早的古村落出现在浙江河姆渡和陕西半坡。 4、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 生活时间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房屋建筑特点农作物陶器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4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第一单元内容列表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特点比较 3、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1、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4、告别野蛮---文化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2、罗马文明 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兴起; 公元前700年-前500年,罗马“王政时代”;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 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 特点:先进性(P63第二段)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成就: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

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 秦 西汉 东汉 魏蜀吴三国 西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 2、 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历史罪过有:(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 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 经济上:统一全国货币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促进了全国 经济交流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填空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或背景)? ①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③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 ④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⑤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4对秦始皇的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于过。 (1)主要功绩: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②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2、公元前209 影响: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秦末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和领导的起义。 ◆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历时四年,彻底击败,楚汉之争结束。 3、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4、大一统格局形成:汉帝国[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和东汉(25年—220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 5、西汉初年,经济,国家,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P6人在社会中是怎么成长的?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中首先是通过接受各种教育,学习不断成长的。其次是借助社会的镜子,不断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在社会中我们常常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选择未来的生活的。第三是在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不断成长。P7我们身边有那些社会的镜子? 父母,老师,同学以及我们周围的所有的人。 P12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同时扮演着那些角色?那些是与身俱来的,那些是社会规定的,那些是自己期望的? (略) P13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感受角色变化? P13页划一下 P14---15、在家庭生活或者其他场合,为什么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你喜欢看的节目,父母不喜欢。爷爷奶奶觉得你买的衣服不好看,而你却说他们买的衣服不好看?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1这是因为各人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受到的教育和审美观,价值观不同。2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是

一种正常现象,其次要通过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包容来达成和解。 P20、列举文字形式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规则各两例 1宪法、中学生守则2端午节吃粽子,除夕夜放爆竹等 P22、举例说明规则的作用。 规则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效率,规则也维护了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如有了交通规则,就有了交通秩序,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有了足球比赛的规则,保证了比赛的公平竞争和顺利进行。 P23,举例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如成克杰,药家鑫的例子 P24 人行横道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说明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许多规则都有悠久的历史的。同时当生活发生变化时,规则也随之不断变化。 P26,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1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也是规则的制定者。2为什么要让我们亲自参与规则的制定?3,是不是所有的规则我们都能直接参与?我们国家重要的法律是谁制定的? 1如我们制定班级公约,消费者参与价格听证会等2P26 3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知识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东周 西周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 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 一、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礼乐文明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周王的统治。 分封制: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还将其他地区先后赐封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分封对象为亲属、功臣等。 诸侯的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边疆,管理地方事务,定期朝觐,包围周王室。诸侯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分封制的作用:积极方面:确立周王的权威,扩大周朝控制的区域。消极方面: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削弱周王权威,成为割据的威胁。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礼乐制度: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当时西周的分封制。 二、东周: 1、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东周,都城洛邑,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2、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共同有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3、战国七雄是指:秦、楚、燕、齐、赵、魏、韩七国。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进行变法,主要有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4、公元前356,商鞅变法开始,主要内容有:①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5、百家争鸣形成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提供人才2、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产生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为百家争鸣创造客观环境。 百家争鸣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社会问题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