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利弊

计划生育利弊
计划生育利弊

计划生育利与弊

有利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1.关于人口爆炸:

从“70亿地球”的视野看中国,现实更为纷繁复杂。人口的迅速膨胀,一方面在资源上做着“减法”,70亿人每天最少喝干2.3个昆明湖,耕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也以同样惊人的规模在消失。另一方面则在需求上做着“加法”,更多的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食物、更多能源、更多就业和受教育机会、更多社会保障,这已成为各国政府越来越沉重的社会责任。人口爆炸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例如印度,首先是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等大城市里的交通堵塞,在上下班高峰时,只见大卡车、小汽车、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牛车、三轮车、手推车和行人挤在一起,互不相让,争路而行。公共汽车上满满的全是人,有人扒着车门、有人抓着车窗,汽车到站也不停车,只是减慢车速,乘客在滑行中跳上跳下,熟练无比。而在中小城市所见的印度人,平衡功夫似乎特别好,两轮摩托上挤四五个人,三轮摩托上挤七八个人,小手扶拖拉机就能叠罗汉似地挤上二三十人,连行驶的火车顶上也能坐人,这是印度一大奇观。

2.人口与环境资源:人口增长与工业化、污染、食物、资源

枯竭息息相关。

地球上从生物诞生到人类出现,可以说是弹指一挥间的事。但是,人类的发展使地球承受重负,资源、能源等正在不断被消耗掉。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急剧上升和人口基数呈指数增长的现状。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正在毁灭性地消耗地球上的资源,人口增长将使资源耗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要愈来愈大,而土地随着化肥的使用,有机质遭到破坏,土地贫瘠化、沙漠化,再加上耕地被占用,粮食来源将更加困难;人口增长使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直线上升,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被破坏。

资源短缺:

(1)粮食短缺:

在粮食需求水平与可能耕地规模方面,我国未来人口的食物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水平将向动植物并重型方向发展。据此综合推算,人均粮食需求在2030年人口高峰时期应在450~470公斤水平,届时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6.63~6.92亿吨,这比中国现阶段5亿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高出10%~20%。这表明,未来30~40年内,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仍将面临人口增加与消费扩张带来的粮食总量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压力。同时随着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会持续下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均耕地

持续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由此导致的国家耕地与粮食安全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

(2)水资源紧缺:

2010~2030年随人口增加,我国的需水总量将持续增加。以人均综合用水420~450立方米计,中国2010和2020年水资源需求将达到5683亿~6089亿立方米和6031亿~6462亿立方米,在综合人均用水量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水资源压力仍有增无减。由于各地人口和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表现出水资源严重超载,而一些地区具有极高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赢余,一些地区人口与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平衡。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人口超载现象将会继续加剧,因此,跨流域调水已成为必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水资源供给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水资源的污染,如果我国目前水污染的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扭转,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将会失衡。(3)随着人口增加,有限的各种资源变得更加紧缺,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甚至将在不远的将来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形差异,经济差异,资源分配不均,还有些资源开发难度大,都是我国面临人口膨胀的瓶颈问题。

3.计划生育一旦解禁:

某英国媒体报道中指出,考虑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

中国国民也有希望生二胎的呼声。报道援引一名中国官员的话说,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妇女愿意有两个甚至更多孩子,因为她们不愿意让独生子女过于被溺爱或变得孤僻。

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讲,计划生育是中国不得不实行的政策,其必要性和对我们民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已经来到人世的13亿人生活得好一些,还是搞出17亿人因而每个人生活得差一些,二者选其一,有理性的人都会选前者。而且在未来,计划生育仍然不能放开,一旦取消计划生育,就像是撤消了禁赛令,家家户户又都上了赛道,看谁跑得快,生得多。这个反弹的力道有多大不用找别的数据来推算,就看广东大款肯为超生出多少罚款就够了,据说现在已经有愿意出几十万的了。所以,计划生育必须要接着搞。

4.面对“421”的家庭模式:

当“421”的家庭模式逐渐普及以后,我们以后将如何承受或者消解劳力资源萎缩与人口老化之间的矛盾?有很多学者还有这样的担忧: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很多,如果放开计划生育,可能会出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状况,年轻的父母不仅要供奉老人,还有非常多的新生儿。这些新生儿长大以后,又将迎来一个新的人口高峰,到时候我们怎么去面对?所以计划生育一刻不能放松。以后,老龄人口会逐渐

减少,年轻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口老化之间的矛盾会因为老龄人口的减少慢慢消亡。因此计划生育不是危险得使中国衰落的政策,不必叫停,也不必因为担心劳动力资源短缺而去鼓励生育。

计划生育的弊端:

1.人权问题:

生育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人们有权决定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子女。任何人不得歧视不生育子女的家庭和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家庭。对于其中的特困家庭,国家和社会应给予大力救助。

2.独生子女:

中国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小孩?会不会寂寞?”这个小孩子的提问可以说喊出了亿万中国小朋友的心声你也许会反驳说:在独生子女情况下,孩子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没错!父母会把多子女的爱集中在这唯一的“宝贝疙瘩”身上。然而这种转移性的堆积型的爱是溶解性的,它属于刚才提及的“宠爱”范畴。它固然能让孩子得到父母更多的温暖和甜蜜,但它弥补不了孩子从兄弟姐妹的玩乐中获得的天然的欢乐,而且这种宠爱多半属于溺爱,其消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容易诱发孩子天性中的惰性,消蚀孩子天性中的斗志,助长孩

子的慵懒和骄纵倾向。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精神人格的生成是不利的。难怪,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谓“小皇帝”这一指称独生子女的雅号一经出现,就立刻不胫而走,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儿时就具有了唯我独尊的君主的特征,那不叫人忧虑吗?这正是失去了孩子赖以成长的兄弟姐妹的原生态家庭环境以后,人的正常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严重信号。

据统计,30年来,我国已经有一亿独生子女先后出生,在各级学校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还有一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各种表现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甚至包括计生委本身。最近一项由计生委牵头、联合中央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正在启动。笔者有幸聆听了国家人口与计生委等部门联合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报告,其中指出:“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过去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浓墨为笔者所加),普遍存在人格缺失现象,独生子女尤为明显。”又说:“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加之溺爱和教育缺失,使独生子女在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感恩意识、吃苦耐劳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人格缺陷。”

会上还分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独生子女调查研究的材料,学者们的结论与上述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孤独感、依赖性强、感恩意识差、责任意识欠缺、性

格脆弱、道德弱化等人格缺陷。美国心理学家G?哈尔也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并且多数美国人认为独生子女适应不良、自我为中心、固执等个性缺陷。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存在较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难怪,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16所大学生10年中退学的原因分析发现,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那就是说,以前多为生理疾病,现在多为精神疾病。可见独生子女的“内在自然”被破坏了!这样做对青少年的健康和健全的精神人格的形成必然产生负面影响。

3.劳动力问题:

家庭结构倒挂的模式,相当程度上映现了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走向。在这里社会与家庭一引起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的高度关注。与上述阐述的理由一样,作为人文学者,笔者首先看到的是,在我国,老龄化的急剧形成与青壮年劳力的相应减少是同时而反向进行的。据经济学家估算,如果我国的现行计生政策坚持不变,那么仅从2012年至2022年这10年间,我国青壮年劳动力将减少一个亿!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到那时我国社会活力将明显减退。社会活力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民赖以焕发朝气、积极进取的无形资源。社会活力减退这一趋向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造成明显的制约,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也势将

相应受到牵制,我国的人文生态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4.老龄化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的确达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良好效果——30多年中少生近4亿人。然而,在人口增量危机得到缓释的同时,另一个危机——人口老龄化却提早到来。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6亿,其中中国占近30%;2010年发展中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平均比重是5%,中国高出该数值3.87个百分点;从进入老龄化到峰值期,美国用了95年,而中国只需要不到40年的时间。

人口的加速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直接相关:计划生育政策强力拉低了人口生育率。据专家学者的计算,即使考虑进“偷生”因素,中国的生育率只有1.5至1.6。特别是上海市的人口生育率只有0.9左右,已经连续多年处于国际公认的极低水平线以下。

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预测,到2015年,中国会出现劳动人口供需的“刘易斯拐点”,每年会减少劳动力近800万,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报告则明确指出,中国“人口红利”10年后将进入“关窗期”。

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先富后老,中国却表现为未富先老。汹涌的人口老龄化浪潮带给中国社会与经济的

冲击可能比人口增长的力量要大得多。

现在只生一个孩子,做父母的比较轻松,因为节省了抚养孩子的费用和精力,这可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或预支。然而,正如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透支消费在未来是需要连本带息偿还的,其结果必然是加重了未来人口的负担,透支未来的可发展潜力。现在一对夫妇只需抚养一个孩子,将来却要赡养四个老人。

5.发展问题:

易富贤说:把人当成猪羊圈养,草料永远都不够!把人当人待,人有无限的创造力!人口资源才是第一资源,是中国最大的优势资源。人是“本”,能够将“非资源”(如氮气、太阳光)变为“资源”(氮肥、太阳能),这种新资源的增加是“乘法”地增加的,而人口本身对现有资源的消耗却只是“加法”地增加。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将“非资源”(比如过去的煤和石油)变成“资源”的过程,生活水平也因此不断提高。人是“本”,自然资源是“末”,想通过减少人口来提高“人均资源”是舍本逐末。我们可以得出即使中国人口减少到7亿,3亿甚至几千万,要想保证现有的生活质量,现有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不过是多维持几十年、上百年罢了。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资源,即使中国一个孩子都不生,留着资源给其他国家,也不过多用几十年。因此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依赖于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包括可再

生资源),而科技进步依赖于足够数量、合理结构的人口。减少人口意味着减少今后的新资源。因此要提高人均资源,不能靠减少人口,而只能依靠科技创新。低生育率意味着中国人口资源在不断萎缩,过度降低生育当然是对人类文明的犯罪。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资料

政策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是影响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人口的流动有利于劳动力资源重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婚育观念的更新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要解决当前乃至今后流动人口计生管理问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是形势发展必然;据了解,目前国家计生委尚未确定能在全国统一管理使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软件,因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仍处在探索阶段。 《全国十一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依托国家公共信息网,建设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信息网络通道。用五年时间,建立以是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全国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枢纽构架,即:各级计生委内部办公业务局域网;国家计生委与各级计生委、各直属挂靠单位联接的资源广域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公众信息网;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共建共享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资源库。 《全国十一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总体目标: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初步建成人口计生部门内部以及与相关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例行监测、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成以人口宏观信息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数据库,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景深圳市天略希望实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改变这一现状,按照上述要求和总体目标,建立一套结构严谨、操作方便的计算机管理系统PPMIS ;借助现代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电子技术,以育龄妇女信息库为基础,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信息共享、信息交流。 1 . 1 . 2 .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服务所在镇党委、政府及县计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坚持"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标准来开展工作,为稳定我镇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技术保障。现将我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阵地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2009年以来,计划生育服务所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根据满足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强我所服务阵地及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 计划生育服务所根据群众需求,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重视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了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执业专业注册问题,为加强充实计生技术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解决我所办公设备落后的问题,投资30万元装修完善了人口与计生服务所办公楼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2009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连续九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要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计生技术服务工作,必须有过硬的理论业务知识。我所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加强业务技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和服务水平。按照自治区"三支一扶"计划要求,我所接收1名"三支一扶"人员,并积极培训,认真进行科技大练兵,组织进行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有效地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发挥服务功能,保障育龄群众利益 我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为群众提供优质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的服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把宣传教育作为计生服务所的一项职能表现,我所坚持把宣传工作与日常的服务工作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法,加大对群众进行计生有关法律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对来我所施行手术及陪同者进行国策宣传、下乡服务宣传、上街开展咨询宣传服务活动等。一年来,共出版宣传专栏4期,张贴宣传墙报12期,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受教育群众达1.5万人次。在宣传活动中,提高群众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二)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 我所人员都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遵守《节育技术常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做好术前检

中国人口的利弊

中国人口利弊观 摘要:本文拟在《人口增长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吗》1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谈谈中国人口众多的利弊 关键词:人口利弊;短期长期;人口出路 Simon在《人口增长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吗》一文中的主要观点大致是:人口增长并不是一些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的真正原因,而且它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导致人们忽略了真正发展的核心因素——经济机制。 我部分地接受其观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这是中国的大思想家老子在几千年前说过的话,今天我用之来形容中国现阶段和可以预期的未来的人口问题,深觉合适。 应该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和少都有它的好处和弊端,关键是如何认清优势所在并合理地利用。同时我们也要有直觉,就是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理论都要认清楚它的短期情况是怎样,长期又是怎样。 一.短期内我国人口的利弊 1.1人口的利 现在的中国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正在向科技密集型发展,中国现在的GDP总量排在前列,但人均生产值仍然很低,这也就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发展离不开基数庞大的人口。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国的人口优势正好弥补了资本禀赋不足这个发展中的瓶颈。廉价的劳动力,为中国发展轻工业带来了最大的优势。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无限的优势,同时解决了资本缺少的问题和就业不足的问题。 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生产率,在当今中国拥有最丰富的劳动力,正是因为拥有这么多丰富的人力资本,中国才有可能自改革开放以后保持经济的飞速增长,这是基础条件,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纵使改革开放再彻底,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看看这些年的印度,其经济增长之快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印两国经济能够拥有如此显著的增长速率,都是有着强大的人力资本做后盾才能实现的。中国的人口多让其拥有世界上最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国际上诸多大型公司企业的眼球,这个市场的某种产品供需关系的一次小小的波动都会引起需许多投资者为之焦急。而我们也靠着外资的引进,弥补国内投资金额的不足,1黄祖辉译.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p87-106

【精选】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

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 (一)整体政策的依据 一般说来,人口发展状况、原有人口政策、整体的制度安排与结构、经济发展及其战略和人口、资源与环境所形成的人地关系构成人口政策环境,并成为所有参与人的共同信息。依据共同信息,参与人形成有关人口均衡发展的不同战略,在反复出现的博弈中,各种决策规则被参与人不断尝试,进而从众多的决策规则中分离出一种参与人都认可、都相信的共同知识,在供给方形成条文化、客观化的政府规制,并在各参与人处得到实施,从而凝结成共有信念。在各种影响因素当中,一定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是人口政策形成的重要依据。原有人口政策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影响以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演变。整体性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成为选择人口政策的重要环境。由于制度结构中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关联,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导致严重的制度非均衡。经济发展及其战略、人口与资源环境等形成的人地关系内生不同的人口需求,诱发新的规则。 总体来说可以归类为以下三个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思想理论依据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路线,就会制定出什么样的政策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不是就人口谈人口,而是运用唯物论的方法,把人口现象、人口运动及其整个过程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察,从而既科学地阐明了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也阐明了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多也好也坏的两点理论、人口非控制不行的理论、中国是大国也是小国的理论、人均是主要尺度的理论,为我们认识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为我们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人口生育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在人口问题上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2.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交互作用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制定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客观国情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都是从自己的国情及其需要出发而制定出来的。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经济较为落后,底子薄,人均收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多;各种社会设施和社会福利的人均水平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各种资源总量可观,但是总的人均水平则归于世界上最低行列;自然环境虽然空间较大,但是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相对紧张,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已接近饱和。我们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已经承受了来自人口的巨大压力,我们不能再继续加压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承认现实,在已有国情的条件下寻求快速发展的路子。在人口方面,要尽量减少出生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经济方面,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采用最新技术,以尽快提高社会平均劳动力生产率水平;在社会方面,改善社会设施,增进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资源方面,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开发新资源的同时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单位资源的贡献率;在环境方面,合理人口分布,减少污染或破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使生态得以平衡,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以上国情诸多要素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其中特别是人口要素,既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与资源有着关系,又与环境有着关系,人口的数量过多和素质偏低的现状正在通过许多途径给经济、资源、环境以不良的影响。我国国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制定一个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3.绝大多数人的生育观念定势及其可塑性是制定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社会心理依据。 生育观念是人们生育需求的反映。生育需求即生育动机,有经济的、社会的、精神的、

中国计划生育的悲哀

中国计划生育的悲哀----一个乡镇干部的迎检系统理论 计划生育工作“三部曲” 目前计生工作形势严峻:“政策不硬评估太硬;群众不怕干部很怕。”以前是有钱人和穷光蛋可以违法生育,现在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想违法生育绝对不会是难事,以前只有纯女户想违法生育,现在不管是生了什么都想违法生育,就算自己不想生也会被家庭成员逼着生:大家都生你为什么不生?这种状况计划生育抽样调查时能过关吗?调查员这么牛;群众这么牛,说得不好听点乡镇干部连狗都不如,除了摇头摆尾之外连跳墙都不敢!群众想生育,基层拦不住,报表又不敢全报,全报直接过不了关。尽管检查也很难过关。但是报了就是死路一条,不报还有一线生机:1、可能查不到这个村镇,2、烧香拜佛求菩萨保诺不要抽查到这个地方来,3、走歪门邪道。一句话:计划生育工作不是人做的!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缓和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局面呢?主要还是希望上级能正视现实,调整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率。其次我们自己该做的就是“对策”。除了平时扎实工作,说穿了就是还要会做假。现在流行一句话:假都不会做你搞什么计划生育?有的地方大胆地说:计划生育就是为了应付检查!既然这样,何不大大方方把计划生育迎检摆到桌面上来认真对待? 一、掌握政策、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制造高压态式。 做好基本工作要求所有乡村干部(特别是计生办主任、村计生专干、微机员、统计员、流管员、法规员)必须掌握政策,苦练内功,提高业务水平。熟悉各级抽样调查方案和方法,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贻。业务精了,处理问题游刃有余,钻点空子做点假也不困难。现在是软政策,干部手脚被束缚,群众有持无恐。干部被群众漫骂,殴打现象时有发生。干部受了气,领导和派出所都无能为力,群众受了气,干部就要背时。所以工作积极性打了折。现在唯一可行的就是宣传力度加大,对群众可能有点震慑作用。好多群众违法生育之前都会侧面了解情况: 1、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不紧? 2、还搞不搞“株连”;拆不拆房子;搬不搬东西? 3、违法生育之后处罚重不重? 这三个问题群众一般都要搞清的,他们也不打无把握的仗。所以宣传车;宣传标语;特别是结合法院经常性执行的同时搞宣传,还是能对群众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干部为了保全自己,和违法生育对象达成协议:只要你在几年之内不把小孩子带回来,不让其他群众知道,配合应付了上级的检查,保证以后少罚钱,包上户。如果能换种政策“不怕你违法生育,生了就从快从重查处,也能对群众起作用,他们也是不会迎风屙尿,顶风作案的。但是谁敢这样做?想引火烧身吗!如果宣传——教育——处罚都达到了一定的力度,情况也许好会好些。在这基础上做好四件事: 1、科学报表,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内容和任务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内容和任务 (一) 内容 1. 提供足够选择的避孕方法; 2. 介绍常用的避孕方法知识; 3. 胜任的技术能力; 4. 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周密的随访服务; 6. 多功能的生殖保健服务。 (二) 主要任务 1. 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重点,丰富科普宣传内容,把宣传教育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提高科普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实行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知情选择:就是通过宣传教育和良好的服务,在育妇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各种节育措施)。扩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领域,把技术服务从单纯的落实节育措施拓展到避孕节育全程服务、优生优育服务、生殖保健服务; 3.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规范,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重要标准; 4. 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建立宣传教育、科学管理和综合服务相统一的经常性工作机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概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指通过手术(计划生育四项手术)、药物(避孕药物)、工具(避孕套) 、仪器(B超)、信息和其他手段,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育行为,并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相关的生殖保健服务。 生育、节育、不育具体内容及围绕“三育”开展相关的生殖保健服务的内容 1. 生育:是指从怀孕到分娩阶段,这一阶段应搞好孕期保健及产后随访。因为搞好孕期保健是预防孕期并发症、降低难产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护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孕期保健包括定期产前检查和咨询指导两方面。 ①从确定妊娠之日起开始进行孕期检查。一般于妊娠早期和妊娠20周时检查1次;妊娠 28周以前,每4周检查1次;妊娠28周以后,每2周检查1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1次。 对妊娠过程中往来不便者,检查次数可酌减。如有异常发现,应随时进行检查。 ②向孕妇提供的咨询与指导包括:孕妇的饮食与营养、谨防病毒感染,孕妇用药知识、保持良好情绪、衣着与卫生活动和休息、睡眠及姿势、性生活卫生、避免接触放射线及有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弊端

浅析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 陈锡浩 (学号:20102802320004 10行政管理(1)班) 摘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末酝酿,60年代出台。独生子女政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其人口控制效果与广义计划生育政策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新历史时期,该政策模式无论从政策理念、控制效果,还是具体执行方式都面临转型的需求。。 关键词:计划生育;劳动力;老年人;独生子女 正文: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若是像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也是一个伴随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均收入增加的自然人口转变过程,那么应对起来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它只需像其他国家一样,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险体系便可。然而,中国的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强制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使得它的老龄化进程不仅是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转变速度最快的。 按照规律,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然而对中国而言,它不但已经进入了人口结构的“黄金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很高比例,同时也比其他国家更快地遭遇到了人口老化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下降、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由于开始年轻人口比例的下降速度超过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速度,生产性人口结构使中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但随着这一人口转变过程的继续推进,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越来越低,而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则不断加快。这样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相应从早期年轻人口占主要地位的典型金字塔形转变为老年人 口增加、中间年龄人口占主要地位的近乎橄榄形。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更趋向于老年人口多于青年人口的倒金字塔形。

计划生育论文:论坚持计划生育国策

计划生育论文:论坚持计划生育国策关键词:市场经济计划生育国策 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离婚和再婚人数增加,经济发达地区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殖保健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计划生育组织管理职能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不适应新的形势。这些都给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新的难度。本文主要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出发,对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及如何剖析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一、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1994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决定的。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这绝对不能动摇。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盲目增加,会严重影响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对于个人,都是极不利的。 (一)生产力的矛盾观决定当下经济社会条件下必需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就必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之一。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些历史性的转变,离不开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三)实行计划生育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动摇,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计划生育是为了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两种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种宏观调控。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是在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作出的必然选择,其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所以实行计划生育决不是超越历史阶段,而恰恰是我们过去推行计划生育的某些方法超越了阶段。因此,我们不但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而且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抓好。 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对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不断遇到过去未曾遇到的冲击。计划生育工作广度增加,难度加大。 (一)目前中国农民生育模式似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模式的影响,尚处在传统向现代化模式的过渡阶段中。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传统陈旧的生育观念似对现行的计划生育危害仍很大,一些人似把生育一个男孩作为精神上的最大满足,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地区及经济落后的乡村,思想观念的落后,养老保障事业的滞后,农民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到还是生个独生子最可靠,“养儿防老”观念还很浓厚。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个体经济家庭中,为使家业后继有人,大有“不生儿不罢休”之势,甚至纳妾生子。旧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死灰复燃,离婚率升高,婚外恋增多,都对计划生育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二)市场主体的逐利性刺激了“生男”欲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似以简单扩大再生产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仍以数量为主、质量为辅,这样的经济利益导向使人们对孩子数量有转变的要求,使生育意愿偏离人口控制的要求,计划生育的难度更大,特别是党和国家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个体

育龄妇女调查问卷

2013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调查问卷 县区乡(镇街道)村(居)村民小组 1、编号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或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 20 12年10月以来您家里是否收到过计划生育宣传品? (1、是 2、否) 2、您家收到的宣传品是否收费?(1、是 2、否) 3、您今年收到什么宣传品? (宣传单、册、折页、年历、书籍、挂图、围裙、门帘、折扇、雨伞) 4、您参加过村居或乡镇举办的计划生育宣传培训吗?(1、参加过 2、没有) 5、哪些人享受少生快富优惠政策?(1、知道 2、不知道) 6、那些人能享受特殊扶助政策?(1、知道 2、不知道) 7、您是否领取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证》? (1、领取 2、没有) 8、2012年10月以来您是否做过生殖健康检查? (1、做过 3、没有) 9、你知道计划怀孕的夫妇要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吗? 1、知道、2、否) 10、在什么地方做检查? (1、县站 2、乡站、 3、村室 4、其他) 11、做的计划生育检查是否收费?(1、免费 2、收费3、部分免费) 12、您有没有做过计划生育手术? (1、是 2、否) 13、计划生育手术后,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是否在一个月内进行了回访?(1、是2、否) 14、您当前采取的避孕节育措施?(1、结扎 2、环 3、套 4、药 5、其他) 您目前采取的避孕节育措施是何年何月开始的?() 15、您使用的避孕药具的来源渠道?(对使用药具者提问) (1、免费送取药 2、自己购买) 16、避孕药具供应有无不及时的现象?有没有过期失效的情况?(1、有2、没有) 17、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计划生育服务是否满意?(1、是 2、否)

2018年计划生育指导站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实施方案

2018年计划生育指导站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试点实施方案 疏附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开展免费孕前优生 健康检查试点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掌握各项工作要点,为全面开展免优项目工作积累经验,按照《疏附县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就前期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疏附县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开展试点工作,熟练掌握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各项工作要求、规范操作规程,理顺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职责,以及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职能组之间的协调配合,为18年全面开展该项目奠定基础。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广大农村育龄群众对该项目的知晓率。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墙报专栏、宣传品、培训讲座、公益性技术服务等作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农村计划怀孕夫妇及时了解孕前生殖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知晓优生科学知识,建立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人群覆盖率。 2、加强培训指导。成立疏附县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指导组,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选派骨干到自治区计划生育科研所进修学习。短期培养1名男性科医生,根据后期工作量,再培养2—3名检验人员作为技术储备。聘请以开展国家级免优项目县资深技术人员来我县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 3、规范服务标准。县、乡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项目工作标准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优生检查制度、职责、标准规范,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服务内容,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宣传培训,统一统计报表,统一建立数据库。要履行告知程序,签订夫妇同意书。做好与签订、检查、咨询、随访各环节的衔接。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简化工作程序,提高优

计划生育利弊(英文版)

1,具体数字说明老龄化的严重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When the one child policy was carried out 30 years ago, it said that after 30 years the intense increasing population would be slow down, and then a new population policy would be needed. Actually, the population was well-controlled during these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in China was 1.34 in 2005 and 1.44 in 2010, which means we are facing serious baby bust. At the same time,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urges quickly. It takes mos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more than 45 years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elderly populations over 65 increasing from 7% to 14%. It took France 130 years, 85 years for Sweden, about 79 years for Australia and the US. Thanks to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t took China only 27 years to complete this process. By 2030,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are more than 60 years old will up to 0.355 billion. Our process goes too fast that it caused many problems. So we need flexible policy to deal with the birth of the second child. 2,独生子女的弊端,需要放宽二胎政策的必要性。 Now parent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only-children are stepping into old age. China is entering a “4-2-1 Family” era, four seniors, one couple, and one child, a perfect "Inverted Pyramid" model. In this bizarre “4-2-1” pattern, with parents above, and the only child below, the young generation is trapped in the middle layer, known as “the generation of sandwich”. Besides, once the seniors had an accident, the child may not be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m in time. And if the child had an accident such as Wenchuan Earthquake, it would be a total loss for the whole family and no one could take care of the family instead. In the new policy in many provinces, the couples who are both the only-child could have two children. It was a necessary amendment to reduce the heavy burdens of the family. 3、旧政策以偏概全,没有照顾到农村劳动力及少数民族保护问题,新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One child policy was not suitable for all situations, for some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we need different flexible policy. As the new policy in Anhui and Jilin, for the couples who are both agricultural residents and their first child is a girl, they are permitted to have a second child.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ing in workforce in rural family. With poor economy and low development, they depend more on the number of labor in a family. For ethnic minorities, we should help to keep and develop their culture, and the one child policy to them would only make the ethnic minorities dying out. Now, in many provinces, the couples who are both ethnic minorities could have two children, which will protect the ethnic diversity inherit their culture. The new policy in Zhejiang province also set that if one of the couple have worked in underground mine for more than 5 years and will continue do it, they could have a second child if the first one is a girl. It is more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2)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新政策是指中国各地省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部 分调整。计划生育新政策仍然遵循一对夫妻只许生育一胎的基本原则,对可生育二胎的法定条件作了适度放宽,对超生二胎以上的,仍然要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2015计划生育新政策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就集纳了这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他们提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其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调整生育政策、投资健康和教育、注重农村地区儿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口流动、激发老龄社会的发展活力、促进性别社会平等和加强家庭发展7个方面。 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分开二孩,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在进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稳妥扎实有序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中,通知中提出以下5点计划生育新政策2015要求:

计生局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7期)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运行情况 [2011]第7期 壶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1年7月23日 目录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运行情况通报(2011.6.16-2011.7.15)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运行情况通报 (2011年第7期) 截止2011年7月15日,壶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对全县13个乡镇区基础信息核查、村级反馈执行及信息回录、省内流动人口信息处理、跨省流动人口信息处理、身份证号码审核、数据审核、重复人口信息、流向不明人员处理情况、直报系统信息直报、孕前优生咨询指导系统使用、证件打印系统使用等网络版运行情况做了全面汇总,现将各乡镇(区)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一、2011年6月16日至7月15日基础信息核查及操作人员上线操作情况 汇总全县2011年6月16日至2011年7月15日基本信息核查情况如下: 本期新增总人口573人;本期新增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98人,累计新增出生人口数6150人。本月新增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较多的乡镇为店上镇(30人)。附表1. 目前全县13个乡镇区2011年6月16日至2011年7月15日,全县上线率为100%。

基础信息核查情况 表1 单位:人 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数 名称新增总人口 2011.6.16—7.15新增核查以来累计新增全市13738 3658 78731 全县573 98 6150 龙泉镇8261520 百尺镇365311 店上镇16030550 晋庄镇283556 树掌镇141346 集店乡9711601 黄山乡314457 东井岭140423 石坡乡143323 五龙山207211 鹅屋乡4013414 桥上乡156317 开发区229121 二、村级反馈执行及信息回录情况 2011年6月16日—2011年7月15日全县村级反馈执行率(“每月执行条件”汇总)为100%。13个乡镇区反馈执行率全部达到100%。 汇总2011年6月16日—2011年7月15日应服务信息回录情况,全县回录率98.15%,比上期(97.01%)提高了1.14个百分点。本期13个乡镇(区)反馈回录率全部达到90%以上。附表2。

计划生育的利与弊

计划生育的利与弊 092 杨梅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为了减轻人口增长过快对中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于19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79年,又进一步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立为其基本国策之一。并以立法形式规定下来,其中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内容和目的在于: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个词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并不陌生,小时我们便可看到墙上:“只生一个好;生男生女都一样”等宣传字幅,我们也浅显的认为计划生育就是让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然而政策真正的目的并非简单于此。正如1981年五届四次人大会议报告中指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由此这一政策两个侧重便显而易见。40年来,这一基本国策使得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然而它的负面作用也随时间推移逐渐显现。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国家宏观层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自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基本政策以来,最直接的变化便是人口增长率降低,这使得人口增长减速,人口增长过快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2010年的那样:“到2010年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减少了4亿”;而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助理教授蔡泳认为:“在1979年到2009年期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避免了2亿人口的出生。” (二)资源消耗压力缓解。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消耗更显意义之大。七十年代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了资源消耗的压力,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增长相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导读:本文最新计划生育政策,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以下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最新计划生育政策。供您参考!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就集纳了这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他们提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其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调整生育政策、投资健康和教育、注重农村地区儿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口流动、激发老龄社会的发展活力、促进性别社会平等和加强家庭发展7个方面。 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

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分开二孩,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在进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稳妥扎实有序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中,通知中提出以下5点计划生育新政策2015要求: 1、全面部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风险防控预案。指导各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准确评估本地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报备工

2021年最新计划生育工作计划(通用版)

2021年最新计划生育工作计 划(通用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最新计划生育工作计划(通用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实际,进一步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社区计划生育水平,促进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档升级,特制定XX年计划生育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对不同人群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对城镇居民,结合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婚育新风家庭、进学校等活动,通过制作街道灯箱广告、喷绘画、设立“人口”栏目等多种形式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促进生育文化建设;对流动人群,印制可读性强、适用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如纸杯、塑料脸盆、水桶年画等,定期将计划生育服务进各户,将计划生育宣传手册、宣传品等送进千家万户。

2、逐步建立健全计生系统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对社区工作者的跟班轮训制度。每个社区工作者每年到服务站跟班培训两次,社区计生人员主要学习计划统计工作、政策法规、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生殖健康服务技术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技术等;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3、进一步规范人口学校建设。结合全镇服务网络建设,采取“同炒一锅菜、各敬各的神”的办法,建立并规范乡镇婚育新风示范基地,在建设高标准的人口学校的同时,将社区人口学校建设纳入镇建工作之中。 4、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报道工作。面对新形势下艾滋病工作的新情况,着重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和报道工作,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如何预防艾滋病。并以此为主线,广泛宣传生殖保健科普常识。 5、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为适应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需要,进一步组织培训班,定期对计生工作者进行电脑培训,提高计生工作者应用信息管理的能力,为实现计生系统的电子政务打好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