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周丽萍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471013)

【摘要】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防范措施

1 概述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环境设备等原因,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及身体影响,从而影响护理质量[1]。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与心理压力,鼓励护理人员正确面对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从中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认真整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现从我病区29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

2. 原因分析

2.1资料来源我病区近两年上报的不良事件资料

表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

不良事件例数所占比%

攻击他人 9 31.03

跌倒 7 24.14

吞食异物 6 20.69

烫伤 4 13.80

噎食 3 10.34

表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

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例数所占比

攻击他人跌倒

吞食异物烫伤

噎食白班 4

夜班 5

白班 4

夜班 3

白班 2

夜班 4

白班 1

夜班 3

白班 1

夜班 2

13.80

17.24

13.80

10.34

6.90

13.80

3.44

10.34

3.44

6.90

2.2 结果

精神科不良事件中攻击他人、跌倒和吞食异物占比较高,而夜班发生率为 58.62%,白班发生率为 41.38% ,夜班高于白班17.24%。

2.3 分析

2.3.1精神科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和妄想,病情不稳定,行为紊乱,如对患者的评估、观察、管理不到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攻击他人、吞食异物、烫伤等行为,防不胜防。

2.3.2 护理人员欠缺,夜班人员较少,对患者的管理不到位。

2.3.3 病区设施存在不安全隐患,地面湿滑,有障碍物,热水装置不安全,标识、标牌不明显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跌倒、烫伤等。

2.3.4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清楚、患者自理能力欠缺、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吞咽困难、风险评估不到位,护理措施不当。

2.3.5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不到位、对危险物品的收集和管理不到位。

2.3.6 个别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差,自我约束能力差;不遵守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

规程;不落实岗位职责,不按时巡视病房,工作时间聊天、玩手机,忽视对患者的管理和病情观察。

3. 防范措施

3.1制定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认真落实。科室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核心制度、各岗位职责、护理常规的检查和落实,制定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有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加强对危险物品的收集和管理;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定时巡视、病情观察、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沟通技巧。

3.2 加强对人力资源和重点时段的管理足够的护理资源是患者安全的最好保障[2]。护理部有人员紧张状态下的调配预案,保证科室人力的足够及紧急状态下的人力调配。科室护士长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弹性排班,分层次使用,资历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加强对重点时段、节假日、双休日的人力安排,保证各班次人员充足合[3]。护士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有技巧,从各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理人员,加强沟通和培训,消除护理人员的心里压力和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里状态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质量。

3.3 加强对环境物资的管理科室的设施安全合理到位,各种警示标牌、标识清楚醒目,定期检查、维修、整改,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完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对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当事人和科室本就心理压力和负担过重,再加上有些不良事件是无法预料的,如果一味惩罚、批评,势必对当事人和科室会雪上加霜,有些护理人员甚至会造成情绪障碍影响今后的护理工作。有些科室为了逃避惩罚,对不良事件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瞒则瞒的消极态度。这样不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还为医疗安全和纠纷埋下了隐患。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鼓励当事人和科室积极主动逐级上报不良事件,以采取补救措施,将不良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并采取非惩罚性处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防范措施和风险评估[4],使同样的错误不在发生。

参考文献 : [1] 王金兰 .医院管理年活动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护理版,2009,5(2):72

[2] 护理学杂志2009年4期24卷第8期78

[3] 李子明:建立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保证患者安全[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3):43

[4]王芳危机预警体系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6,12

(28):2732--2733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精神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54例不良事件中外逃占22.22%、自杀占14.81%、跌倒占12.96%、冲动伤人占12.96%、误服药品占9.26%、吐食异物占7.40%、猝死占7.40%、烫伤占5.56%、噎食占3.70%、压疮占1.85%、食物中毒占1.85%。结论精神病人因为疾病和非疾病等因素,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高,医务人员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用重大,精神科要不断加强病房和门诊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和专科培训。 标签:精神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ing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incident and formulat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accidental injury to the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1998. Results 54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and escape accounted for 22.22%,suicides account for 14.81%,falls accounted for 12.96%,impulse hurt for 12.96%,accidental drug,accounting for 9.26%,spit food foreign body 7.40%,sudden death 7.40%,scald 5.56%,choking 3.70%,pressure ulcer 1.85%,food poisoning 1.85%. Conclusion Mental patients because of disease and non disease and other factors,the incid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medical personnel in 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the role of major,the spirit of the hospital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ards and outpatient,strictly implement the core system,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 Mental patients;Nursing adverse events;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跟普通病房相比发生概率高,事件具有突发性、多变性、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对患者、家庭以及护理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伤害。注重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强调精神科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的不断提升,改进精神科病房的不合理布局和物品管理方法,确保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对保障精神科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对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病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报告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报告 2016年度全院所有护理单元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305例,现在对全院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反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情况图表1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图表2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占比情况 从图表1,2可以看出,2016年各部门上报的共305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前四位是不良治疗、其他、意外事件、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及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其中跌倒/坠床发生21例,占意外事件的%;新。%例,共占皮肤护理不良事件的5例,带入压疮发生5生压疮发生 根据统计本年度的护理不良事件较上年度上升了%,上报率大幅上升。(2015年度共上报不良事件77例,2016年度为305例。2015年上报少原因,只上报I、II级,且对漏报、瞒报审核不严。) 图表3 2015年与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环比情况 图表4 2015年与2016年度负性指标环比情况 从图表3可以看出: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大幅增长,从图表4可以看出:2016年度跌倒/坠床事件与管道脱出事件与2015 年环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带入压疮及新生压疮呈下降趋势。 二、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 图表5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日期占比情况 图表6 2016年度24小时内发生例数情况 从图表5,6可以看出:本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一周内,

以周一、周五为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日,分别为16%和23%;而在24小时内,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峰为:8:00,11:00,15:00左右,共发生104例不良事件,为高发段,占全年24小时不良事件发生的%。 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人员工作年限特点2016三、. 图表7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员能级分布情况 从图表7可以看出:本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人员分布特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人员主要以N2级护士为主,N2级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占42%,其次N1级、N3级护士也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四、2016年度主要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不良治疗主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图表8 2016年不良治疗发生原因 不良治疗根因分析.

2018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为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可行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现将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本年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3例,现与2016年在各科上报数量、事件级别以及事件类型方面对比如下: 一、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上报科室统计: 说明:外一科、手术室、外二科、眼耳鼻喉科、内一科不良事件上报较2016年增加;急诊

科、产房、内三科、儿科上报数量减少。 二、按事件级别统计: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无不良后果事件增加,隐患事件减少三、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事件类型统计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在给药事件、坠床跌倒事件方面改进有成效,其中给药事件改进最为明显;2017年新增压疮事件、皮肤烫伤事件;其它事件2017年发生例数也比2016年增多,其中物品器械准备不足两年均发生 。 以上各类分析综合汇总如下: 靓点方面: 1、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均为主动上报。 2、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增强。 2、给药事件、坠床跌倒事件较去年明显降低,其中给药事件发生次数降低最为

明显。 存在问题: 1、隐患事件即四级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偏少。 2、导管滑脱、压疮以及皮肤烫伤等安全事件增加。 3、事件当事人基本为N1级N2级护理人员。 4、事件发生时间基本在夜班及主班班次。 原因分析:隐患事件上报偏少 原因分析:导管滑脱事件增加

原因分析:压疮事件增加 患者感觉障碍 改进措施: 1、隐患事件上报少: (1)科室再次强调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有奖励。 (2)强调上报不良事件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3)继续采取匿名上报,保护当事人隐私。 (4)科室每报1例隐患事件,护理部在科室质量考核中加1分。 2、导管滑脱、压疮以及皮肤烫伤等安全事件增加: (1)准确评估患者脱管、压疮风险,高危患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科室根据收

护理不良事件检讨书

护理不良事件检讨书 篇一:护理不良事件检讨书范文尊敬的护理部主任\护长: 你们好,我叫xxx,是xx科的工作人员,.现就xx月xx日,这一事件做出检讨. 事情的经过如下: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此事给我的经验教训有:作为一名未来的南丁格尔应该---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慎独修养,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忠于职守,救死扶伤。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需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具有敏锐的综合分析能力及错误洞察能力,勇于创新进取。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情绪稳定才能杂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情。同时要求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灵活敏捷、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 2、强化法制观念,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徽章制度是长期医疗时间的科学总结和经验总结。因此,我们思想上要重视护理质量,强化法制观念,护理道德观念、服务观念,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度。防止护理差错,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学习,提高护理及护理专业知识还有业务技术水平。护士是专门职业的从事者。拥有专门知识特殊技能,对护理知识及相关药物使用都要掌握,实事求是,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加深理解。增强自己专业信心,促进自己在专业上的成长和发展。 4、专心致志,全力投入工作。护理工作需要我们专心致志的,全力的投入,才能保证护患安全。重视自律,作为护士在进行任何一项护理操作前都要按要求做到"三查七对’以及查对的方法要正确。操作前、中、后查对。查对床号、姓名、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过程要认真负责,思想集中,一丝不苟,忙而不乱,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丝的马虎大意都隐藏着巨大的护理风险。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同时不能凭主观印象,遇到不明白或者不肯定的问题应及时请教、汇报,防止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5、明确服务对象,体会工作责任的重要性。护士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诊视生命。尊重患者的生命权是我们护士的职责,所以护理工作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要提高责任心。因为责任心是我们护士对患者负责的一种自觉心理,是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执行规章制度,防止差错的重要保证。 6、重视和加强心理素质的理论学习和培养。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科学进行心理自我调节,从而在繁忙而琐碎的工作中避免因注意力分散、思维定势、粗心大意、过分相信自己,凭"想当然"办事所导致的差错事故。经历过此此事情后的打算: 我以积极的思想态度和行动去承认自己在工作中的错误.对于这件事情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对药物的认识肤浅和位能按照要求执行\"三查七对\",造成病人的损失和影响了医院和科室的声誉。然而最重要也最庆幸是没有对患者人身和生命造成安全事故,还有挽回的余地。为此,我深刻的反省自己和谴责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并告戒自己要吸取教训。同时也希望其他医护人员从我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经历过这次"蛋白"事件后,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磨练、挫折和付出代价的,那样的成长经历才够刻骨铭心,才能永远吸取教训,对自己警钟长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比别人进步的更快。同时,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总结经验更重要的还是要吸取教训。在平常的工作中,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声声强调、提醒和督导那是对我们下一代何等的关心与爱护。此刻回想起来,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懂得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是那么的包含心血和厚望重托,培养一代有一代有道德、有思想、有素质、工作认真负责、临乱不乱、出变不惊、高业务素质、有主人翁精神的接班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现在我所学的都是老师们手把手、言传身教、劳心费神、包含心血的精心培养的结果,我十分的感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栽培与教导。早已把自己当成这个温馨、处处充满关爱与鼓励的大家庭中的一

科室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模板(2013)

妇产科产婴室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2013)年度 2013年妇产科产婴室共发生2起护理不良事件,现对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及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落实。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2013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情况 表1 2013年各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本年度主要存在问题是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漏执行医嘱,作为本科重点改进内容。2013年度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夜班、白班,发生不良事件的主体是工作十年内的护士。 二、2013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年度不良事件中,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1例。 原因分析:本年度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是缝合过程中没有看到;缝合技术有待改进;母婴同室,医生组在产后观察方面有待改进;医生识别

产后血肿和处理方法上有待改进

。 主要整改措施:现针对以上主要原因整改如下:1、每班要对产妇的会阴情况进行认真评估;2、再次培训:产后血肿的防范;3、初级新手上台,上级老师一定要一起核查;4、每位接产者要对产妇进行产后跟踪,下班时再去看望产妇。(二)漏执行医嘱主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年度不良事件中,漏执行医嘱1例。 原因分析:1、当班助产士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临时医嘱执行时应该二人核对后执行;2、当班医生没有按规定开医嘱;3、科内没有对医嘱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督查。 主要整改措施:现针对以上主要原因整改如下:1、临时医嘱执行要规范,一定要医嘱打出来;2、执行临时医嘱必须二人核对;3、今后黄疸等新生儿异常情况处理,每天连班、二头班同时跟踪,并于15:30交班;4、交班本上体现黄疸处理情况;5、制定婴儿工作执行单。 2014-1-2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13年1月~12月上报的7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三位的是攻击行为(43.6%),跌倒坠床(21.7%),擅自离院(7.7%)。发生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风险意识差(25.6%),护士责任心不强(14.1%),相关制度未落实(14.1%)。结论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综合考虑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加强病房管理,规范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近年来,患者护理安全已成为卫生系统和社会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已成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院内常

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站在保护医院和护士的角度,常隐瞒不报导致严重后果。为保障患者安全,2013年以来在评审三级甲等医院的基础上,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增加了护士自我质量控制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年1~12月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各临床科室上报到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共计78例。 1.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构成比、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不良事件的类型分布见表1。 2.2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见表2。 3 讨论 3.1重视患者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护理管理存在零差错零缺陷的要求,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时更多的是减免医护人员的责任,所以隐瞒问题多上报少。2013年医院实施鼓励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表1可以看出上报的不良事件发生在护理过程的方方面面,监测"错误"的信息共享,使每位护士在正确的理念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美国医学研究所(IDM)的研究认为,有些差错并非由于个体行为造成的,而是由包括诊疗过程的系列行为和众多因素造成的可预见的系统差错[3]。为根本解决不良事件,已建立全院范围内的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包括人员的配置、医疗设备、环境、后勤保障等,每周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本 病区 二0一六年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 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 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 发生护理过失后,当事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当班医生,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 4. 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5. 发生护理过失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保留标本,以备鉴定之用。 6.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后果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7.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上述事件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措施70356

篇一: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成因分析 1.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等。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药品管理混乱: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病人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病人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5.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表现在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6.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2.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以外。 3.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专用账册,严格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 4.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严格交接,保证功能良好齐全,使抢救顺利进行。5.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冻伤和褥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7.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保证病人安全。 8.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

精神科应急预案模版

住院患者发生意外的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 【预案】 1、当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向家属告知病情并签署病危(病重)通知书如医护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负责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6、抢救完成后,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程序】 通知医生→准备抢救物品与药品→配合抢救→通知家属和总值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二、患者发生坠床及摔倒的应急预案【预案】 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测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的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5、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情况严重者立即向护理部汇报(夜间向总值班汇报)。一般情况每月向护理部汇报。 7、向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程序】 发现患者坠床或摔倒→立即到病人身边,同时通知医生→进行病情初 步判断及进行紧急抢救措施→如病情允许,移到病床上或抢救室→进一步检查治疗及病情观察→视情况向上级汇报,通知家属并与家属沟通解释 认真做好记录→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 【预案】

1、护理人员应首先寻找躁动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在监护病房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给予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误伤及自伤 对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息者,与家属进行沟通,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心理,取得合作。 5、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患者,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6、昏迷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 7、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工作,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 8、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9、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有异常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加用床档,按时巡视患者,以免躁动时患者发生坠床。 10、护理人员对于躁动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色。 【程序】 及时通知医生→寻找躁动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专人 看护→实施保护性约束→与家属沟通→按时巡视患者→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环境安静。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进行ⅹ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4、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肿胀者进行局部泠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1%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后,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2013年不良事件汇总表 2014年不良事件汇总表

一、2014年与2013年比较:1、上升事件:打包不认真导致东西缺少/贴错标识;便盆划伤患者皮肤;血标本采集错误、难免压疮发生率;2、下降事件:给药错误、漏执行医嘱;3、未发生时间:烫伤、坠床、病人跳楼自杀;3、2013年一般差错2起,严重差错19起。不构成差错的6例;2014年一般差错6起,严重差错16起。不构成差错的2例 二、主要不良事件分析(见图1) 四、2014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因未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①打包、术前未认真清点用物,②采集血标本时未认真核对医嘱、患者身份信息,做到“三查十对”;③打包时未认真检查包内用物和包外标识是否相符;④输液时或给病人更换液体时未认真核对床号、患者姓名、药名。 2、护士责任心差:①未按手术清点制度,在术前清点好器械和用物,在术后才发现用物与常规准备用物数量不相符;②采集血标本前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③治疗时核对存在敷衍了事;④在书写输液贴时,字迹不清,难以辨认; ⑤带教老师未履行带教职责,未做到放手不放眼;⑥护士安全意识差,发生不良事件科室隐瞒不报或未及时上报,不针对发生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整改,甚至听之任之,导致同类型事件反复发生;⑦通过评估可以申报难免压疮,上报护理部后可以不管他是否发生压疮,发生了我们也没有什么责任,反正是难免压疮;⑧对护士的安全意识培训不够。 3、未及时准确执行医嘱:①在换药液时,同时拿2个人的药液,换了第一个后,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会

不良事件教育培训与原因分析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因护士责任心不强、不执行操作规程、不执行核心制度,给病人未造成伤害、造成轻微伤害、造成严重伤害,引发或未引发投诉纠纷的事件。 事件1: 22:00一患儿以发烧收入传染病病房,入院后两名护士给予入院介绍,并告知紫外线灯的开关不能随意打开。早晨6点护士巡视病房,发现紫外线灯开着,赶紧关了,并问了一句:什么时间打开了?事后,患儿和陪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多次到医院要求赔偿 分析原因: 1、紫外线的开关安装的位置不合适。 2、护士巡视不到位。 3、护士的安全意识不强 事件2:一患者做B超检查显示有尿,但患者自述排不出,于早晨7点行导尿术。晨会8点护士交班说:患者行导尿术后无尿液排出。交班后到患者床前查看,发现尿管和尿袋内无尿液。检查后发现导尿管的管道堵头未拔,拔出后,尿液顺利排出分析原因: 1、护士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操作结束后,未有尿液排出,应查找原因。 3、患者1小时没有尿液排出,应该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应考虑患者病情异常。 事件3:患者常规输液,液体未滴完,护士拔了针(情况一患者未挂输液卡,情况二患者悬挂输液卡),发现还有液体后给患者解释,并重新进行输液。 分析原因: 1、护士未做好三查七对。 2、护士未执行操作流程 输液流程:医生下长期医嘱→主班护士转抄到治疗本上并与治疗班护士查对医嘱→护士抄写巡视卡和输液贴→治疗班护士查对姓名、药物,配制药液→责任护士再次查对姓名、床号,进行输液操作,在巡视卡上签名,注明时间→护士更换液体,每瓶要签名注明时间→液体滴完,查看巡视卡,拔针事件4:一位甲状腺术后的病人,感觉憋闷,医生吩咐护士带其去走廊活动,次日清晨,病人窒息死于床上。护士承担所有的责任。 分析原因: 1、护士首先执行了口头的错误的医嘱。 2、是未及时巡视病房。 1、2010年6月29日上午,常州一家医院一名护士在给病人挂盐水时,误将打入食道的营养液当成了盐水输入了病人的静脉,虽经医院积极救治,但病人还是不治而亡。护士未做好三查七对。

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一、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1、凡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对精神科临床下列的特殊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加强防范。 (1)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患者会发生冲动、伤人、自杀、自伤外走等行为,并且有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2)在使用精神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某些不良反应如未能得到及时地识别和处理,亦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3)某些患者缺乏主述,当合并躯体疾病时,如果未观察到亦会导致延迟处理,贻误病情。 (4)某些精神症状如兴奋、躁动、抑郁、幻觉、妄想等,都可影响患者入眠,在躯体处于衰弱状态下接受大剂量的精神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时,亦可发生意外。 2、精神科护士必须严格执行精神病房的各项常规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否则将对发生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3、加强对新入院患者的护理,将患者控制在重症监护室内,24小时有护士监护,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床前交接班。 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5、每隔15-30分钟巡视病室一次,夜间应巡视到床旁。 6、落实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要重点掌握特级护理及药物反应明显、合并 有躯体疾患、进食不佳等患者的护理要点。 8、患者外出病房时定要有人陪伴,回病房时清点人数。 9、保持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完备适用,护士要熟知急救药品、物品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10、治疗操作时,一定要做好三查七对,发口服药时要看着服下后再离开,以防患者藏匿药物。 二、住院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同时采取一些安全保护措施,以免患者自伤、伤人或误伤。 2、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行为,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并考虑对患者采取躯体束缚,以防发生意外。 3、必要时疏散相邻患者及家属,以免误伤。 4、对有发生精神症状的患者,应设专人陪护。 5、遵医嘱对症处理。 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通知责任医生及护士长。 2、必要时向上级汇报。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发生。 4、嘱家属24小时陪护,做好解释工作。家属如要离开,应及时通知值班的护理人员。 5、多巡视病房,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力争打消其自杀念头。 6、详细交接班,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四、患者发生自伤、自杀的护理应急预案 一、住院患者发生自伤、自杀时,立即就地抢救、通知医生、保护现场、留取影像资料。 二、初步紧急处理: 1、患者自缢 (1)立即脱开缢套,解开衣领、腰带,平卧、头偏向一侧。若为高处自缢,注意防止跌伤。

2019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2019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时间:2019年04月26日15:00 地点:行政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长及护士长助理 主持人:总护士长姚美芳 内容: 一、不良事件经过: 1.2019-01-20 09:00护士给患者(34床蒋国治,男,84岁,住院号:19010504,诊断:脑梗死后遗症)肌肉注射异丙嗪1 2.5mg,患者家属询问打针的原因,护士告知其药理作用,09:10家属再次提出疑问,核对发现打印的执行单撕错误,把28床的药和34床的姓名连在一起,护士操作前未认真核对,对操作目的不知晓,导致打错针。立即汇报医生,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无不适。 2.2019-02-22 16:35小夜班护士接班时发现患者(45床张件称,男,83岁,住院号:19020337,诊断:慢支急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还有一组液体莫西沙星未输注,但患者已拔针,经查对发现中午班护士拔针时未认真核对,下午白班护士也未发现,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抚工作,16:46给予输液,未造成不良后果。 3.2019-02-28 09:30 患者(21床李俊明,男,70岁,住院号:19020739,诊断:食道癌术后化疗后)阿洛西林钠组液体结束,护士罗某某换上丹参川芎嗪即离开,5分钟后家属到护士站反应滴管内有东西、杂质,护士张某某察看发现为两组液体混合后产生不良反应,滴管内有絮状物和杂质沉淀。立即更换输液皮条,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输入丹参川芎嗪,向病人做好解释并告知医生。病人无不适主诉,情绪稳定。 4.2019-03-31 09:55患儿(17床钱美瑶,女,8岁3个月,住院号19031062,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医嘱予头孢西丁皮试,护士同时带了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三篇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三篇 篇一: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过失后,当事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当班医生,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5.发生护理过失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保留标本,以备鉴定之用。 6.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后果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上述事件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简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

简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 DOI:10.16659/https://www.360docs.net/doc/ff13410531.html,ki.1672-5654.2017.01.167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精神科室60例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并且对其发生的原因进了探讨,最终提出有关策略。结果在60例精神科患者出现的不良护理事件中,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跌倒致伤,其次是患者冲动行为及外走,不同程度的事件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跌倒中会导致患者出现轻中度的损伤。精神科室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时间段主要是在7:00~10:00之间,以及17:00~18:00之间;患者产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不当,尤其是一些年轻经验不丰富的护理人员。结论为了有效提升病房的安全管理,那么必须要规范护理管理的流程,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并且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护理技能,避免在精神科护理中出现一些问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标签: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对策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DENG Pei-ying Yibin Fourth People’s Hospital,Yibin,Sichuan Province,6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put forwards the related strategies. Methods The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 6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lated strategies were finally put forwards. Results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falling injury was the highest,and the impulsive behavior was the second,and going out was the third,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events would lea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injuries,and mild and moderate degrees of injury occurred to patients in falling,and the main time phas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was between 7:00 and 10:00 and 17:00 and 18:00,and the main causes of adverse events of patients were the improper nursing measures of nursing staff,especially some young nursing staff lack of experience.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ard,we must standard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course,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nursing staff,const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skill,avoid some issues in the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2017年10月份护理质控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

保定第七医院 2017年10月份肿一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分析会 一、时间:2017年10月31日15:30 二、地点:护理站 三、主持人:袁新爱 四、参加人员签名:冉文岩刘晓阁姚梦茜李丽卢秋颖刘杰 五、(1)科室质控评价标准: 柱状图对比: (2)科室质控评价标准:

柱状图对比: 六、同比9月份下降及护理部反馈下降的是基础护理、院内感染、护理安全及护理满意度。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急救车物品方面: 1、存在的问题: (1)护士不知晓使用开口器的注意事项。 (2)护士不知晓麻醉喉镜的使用方法。 2、刘杰护士原因分析: (1)抢救车不经常使用,抢救器材使用不熟悉。 (2)麻醉喉镜通常是医生操作,护士未进行统一培训。

3、整改措施: (1)每月进行抢救器材的培训并考核。 (2)组织抢救应急演练。 (3)医护共同学习,指导护士正确使用麻醉喉镜的演练。(二)护理文书方面 1、存在问题: (1)脉搏与体温本不一致。 (2)大便没有填写。 (3)无体位医嘱。 2、刘晓阁护士原因分析: (1)绘制体温单不认真。 (2)绘制完没检查。 (3)医生不知道应下体位医嘱。 (4)医嘱班未认真校对医嘱。 3、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指控内容与奖金挂钩。 (2)形成习惯,绘制完体温单后检查一遍。 (3)对医生及全体护士进行医嘱培训。 (4)与主任沟通,做好医生的指控。 (三)分级护理方面 1、存在问题: (1)责护不知晓负责患者的数量。

(2)责任护士不知晓其管理病人的年龄。 (3)患者指甲有污垢。 (4)患者暂停吸氧后,吸氧管未悬挂保存。 2、刘杰护士原因分析: (1)病人流动性较大,随时有新入和临时初样病人。 (2)所管病人较多,不能记住病人的年龄。 (3)基础护理不到位,未予重视。 (4)病人比较随意,责护宣教巡视不到位。 3、整改措施: (1)做好接交班。 (2)熟悉并掌握病人信息。 (3)重视基础护理,除基础护理日,新入院病人本班做好基础护理。(4)加强用氧的宣教,持续吸氧病人暂停吸氧时,氧气管应悬挂避污保存。 (四)压疮方面 1、存在问题: 压疮分期知晓不全。 2、姚梦茜护士原因分析: (1)不能熟练掌握压疮的分期,对压疮相关知识没有重视。 (2)护士长的监管不到位。 3、整改措施: (1)利用晨会时间共同学习关于压疮的相关知识。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8-11-27T16:28:09.49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韩敏 [导读] 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摘要: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防范措施 一、概述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环境设备等原因,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及身体影响,从而影响护理质量[1]。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与心理压力,鼓励护理人员正确面对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从中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认真整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现从我病区29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 二、原因分析 2.1资料来源我病区近两年上报的不良事件资料 表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 2.2 结果 精神科不良事件中攻击他人、跌倒和吞食异物占比较高,而夜班发生率为 58.62%,白班发生率为 41.38%,夜班高于白班17.24%。 2.3 分析 2.3.1精神科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和妄想,病情不稳定,行为紊乱,如对患者的评估、观察、管理不到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攻击他人、吞食异物、烫伤等行为,防不胜防。 2.3.2 护理人员欠缺,夜班人员较少,对患者的管理不到位。 2.3.3 病区设施存在不安全隐患,地面湿滑,有障碍物,热水装置不安全,标识、标牌不明显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跌倒、烫伤等。 2.3.4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清楚、患者自理能力欠缺、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吞咽困难、风险评估不到位,护理措施不当。 2.3.5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不到位、对危险物品的收集和管理不到位。 2.3.6 个别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差,自我约束能力差;不遵守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落实岗位职责,不按时巡视病房,工作时间聊天、玩手机,忽视对患者的管理和病情观察。 3.防范措施 3.1制定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认真落实。科室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核心制度、各岗位职责、护理常规的检查和落实,制定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有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加强对危险物品的收集和管理;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定时巡视、病情观察、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沟通技巧。 3.2 加强对人力资源和重点时段的管理足够的护理资源是患者安全的最好保障[2]。护理部有人员紧张状态下的调配预案,保证科室人力的足够及紧急状态下的人力调配。科室护士长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弹性排班,分层次使用,资历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加强对重点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