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商品价格的确定

商品价格的确定以与价格条款与货币的运用

在进出口贸易中,价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也是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交易条件。一次贸易谈判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与价格因素有关。

因此在报价前确定一个合理的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这涉与到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对国际市场行情的了解,对出口商品成本和利润的测算,国际货币的运用和换算以与考虑到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

第一节作价原则与作价方法

一、作价原则

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遵循三项作价原则: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和结合购销意图作价。

二、作价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的作价方法,一般采用固定作价,即在磋商交易中,把价格确定下来,事后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均按确定的价格,结算应付货款。但在实际业务中,有时也采用暂不定固定价格、暂定价格和滑动动价格等作价方法。

1、固定作价

货物的价格,通常是指货物的单价,简称单价(Unit Price)。在机电产品交易中,有时也有一笔交易含多种产品或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而只规定一个总价的。如买卖双方对此无其他特殊约定,应理解为固定价格,即订约后买卖双方按此价格结算货款;即使在订约后市价有重大变化,任何一方不得要求变更原定价格。在有的合同中,也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的。例如:合同成立后,不得提高价格(No price increase shall be allowed after conclusion of this contract)。

2、暂不固定价格

某些货物因其国际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幅度较大,或交货期较远,买卖双方对市场趋势难以预测,但又确有订约的意旨,则可约定有关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交货和支付等条件,对价格暂不固定,而约定将来如何确定价格的方法。

例如在合同中规定,以某月某日某地的有关商品交易所该商品的收盘价为准或以此为基础再加(或减)若干美元。

3、暂定价格

为避免价格风险,买卖双方在洽谈某些市价变化较大的货物的远期交易时,可先在合同中规定一个暂定价格,待日后交货期前的一定时间,再由双方按照当时市价商定最后价格。在我出口业务中,有时在与信用可靠、业务关系密切的客户洽商大宗货物的远期交易时,也有采用这种暂定价格的做法的。

例如在合同中规定:每箱(400磅)5000港元CIFXX,备注:上列价格为暂定价格,于装运月份15天前由买卖双方另行协商确定价格。

这种做法,如缺乏明确的定价依据,到时候双方在商定最后价格时可能因各持己见不能取得协议,而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所以,订有暂定价格的合同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实际业务中,采用这种做法,应以关系密切信誉可靠的客户为限。

4、滑动价格

在国际上,对于某些货物,如成套设备、大型机械,从合同成立到履行完毕需时较长,可能因原材料、工资等变动而影响生产成本,价格的升降幅度较大。为了避免承担过大的价格风险,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可采用滑动价格。

所谓“滑动价格”,是指先在合同中规定一个基础价格(basic price),交货时或交货前一定时间,按工资、原材料价格变动的指数作相应调整,以确定最后价格。在合同中对如何调整价格的办法,则一并具体订明。

第二节计价货币与价格条款

一、计价货币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计价货币通常与支付货币为同一种货币,但也可以计价货币是一种货币,而支付货币为另一种甚至另

几种货币。这些货币可以是出口国的货币或进口国的货币,也可以是第三国的货币,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买卖双方都将承担一定的汇率变化的风险。因此,作为交易的当事人,在选择使用何种货币时,就不能不考虑货币汇价升降的风险,即外汇风险,或称汇价风险。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意图、国际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水平等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分析,但需避免单纯考虑外汇风险而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

在进出口业务中,选择使用何种货币计价或支付时,首先要考虑货币是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使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有利于调拨和运用,也有助于在必要时转移货币汇价风险。

在出口业务中,一般应尽可能争取多使用从成交至收汇这段时期内汇价较稳定且趋势上浮的货币,即所谓“硬币”。相反,在进口业务中,则应争取多使用从成交至付汇这段时期内汇价比较疲软且趋势下浮的货币,即所谓“软币”。

二、买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进出口商往往采用固定作价的方法,因此价格条款一般包括两项内容:货物单价(unitprice)和货物总值(totalamount)。

单价表述有四要素:计量单位,单价金额,计价货币和贸易术语。总值就是单价与成交数量的乘积,即一笔交易的总金额。例如在CIFSINGAPORE USD50.00/BAG中,CIFSINGAPORE

是贸易术语,USD是计价币制,50.00是单价金额,BAG是计量单位。

第三节佣金与折扣

一、佣金和折扣的概念

佣金和折扣是国际贸易价格的构成因素之一。价格中包含佣金或折扣,直接影响实际价格的高低,也关系到买卖双方以与相关第三者的经济收益。

佣金(Commission)是卖方或买方付给中间商为成交而提供

服务的酬金。佣金一般由卖方付给,但有时也可由买方付给。佣金有明佣和暗佣之分。明佣是买卖合同或发票等有关单证上公开表明的佣金,通常表示在贸易术语后,如CIF C5% HONGKONG。暗佣对实际买方XX,由卖方暗中支付给中间人,不在发票等相关单证上显示。

折扣(Discount)是卖方给买方的价格减让。一般是以原价为基础,扣除一定百分比来算出实际应付价款。

在实际业务中,佣金和折扣的名目很多,如销售佣金(SellingCommission)、购货佣金(PurchasingCommission)、累计佣金(AccumulativeCommission)、数量折扣(Quantity Discount)、特别折扣(Special Discount)、贸易折扣(TradeDiscount)、回扣(Rebate)等。

二、佣金和折扣的计算

1、含佣价的计算

佣金在价格中的表示可以用百分率也可以用文字说明。如某商品出口价格为CIF纽约每件15美元,含佣金5%,可以写成:CIFC5NEW YORK USD15.00 PER PC,也可写成:CIF NEW YORK USD15.00 PERPC,5%COMM. INCL.。

佣金的计算如下:

净价

含佣金价=

1-佣金率

例:某公司按CIF汉堡每个USD5.16的价格出口某产品成交合同,后客户要求改报CIFC3%价。如果数量是25,000个,在不影响收汇的情况下,试计算CIFC3汉堡是多少?客户可拿佣金多少?

解: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5.16÷(1-3%)=5.32(美元)

中间商佣金=(5.32-5.16)×25,000=4,000(美元) 答:CIFC3汉堡是5.32美元,客户可拿佣金4,000美元。

2、含折扣价的计算

折扣在价格中的表示可以用百分率也可以用文字说明。如某商品出口价格为CIFXX每公吨2,500美元,含折扣2%,可以

写成:CIFD2 HONGKONG USD2,500PER M/T,也可写成:CIFHONGKONG USD2,500PER M/T,2%CDIS. INCL.。

折扣的计算如下:

净价

含折扣价=

1-折扣率

例:某公司出售某产品500公吨,先按每公吨200美元CIF 新加坡的价格成交。因为是老客户,数量又大,因此就给予了1.5%的折扣,改成每公吨200美元CIF D1.5 新加坡成交。试计算该公司实际收汇的货款。

解:含折扣价=净价÷(1-折扣率)=500×200×(1-1.5%)=98,500(美元)

答:该公司实际收汇的货款为98,500美元。

三、佣金和折扣的支付

如果是卖方支付的佣金,一般由卖方收到全部货款后再支付给中间商。因为中间商的服务,不仅在于促成交易,还应负责联系、督促并协助解决实际买方履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使合同得以圆满履行。但是为了防止误解,对佣金于货款全部收妥后才给予支付的做法,应由卖方与中间商在双方建立业务关系之初就予以明确,并达成书面协议,否则,有的中间商可能于交易

达成后,即向卖方要求佣金,而有关合同日后能否履行,货款能否顺利收妥,却并无绝对保证。

折扣一般在买方在支付货款时扣除。

佣金和折扣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习惯做法,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佣金和折扣,可调动中间商和买方推销和经营我国货物的积极性,增强有关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扩大销售。

第四节关注国际市场价格趋势加强出口商品成本核算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价格经常波动,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在定价时必须要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价格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不能采用用一种价格卖到底的方式,要避免价格掌握上的盲目性。

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品质的优劣,档次的高低,包装的好坏,商标晶牌的知名度等);

2.成交数量(买卖数量的多少);

3.运输距离的远近(远洋还是近洋);

4.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的要求(产地的远近,运输的要求和成交的贸易术语,交货的目的地港等);

5.商品供应季节性的差价(比如,农副/土畜产品是否在生产季节等);

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化的风险(支付条件用的是汇付,托收还是信用证,汇率变化的风险如何)。

二、加强出口成本的核算

出口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要从以下几项指标上加以控制:出口总成本、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创汇率。要防止不计成本、不计盈亏、盲目追求成交数量和规模的出口销售。

1、出口商品换汇成本计算

换汇成本是指出口某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人民币成本,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成本可换回一单位外币的净收入。计算公式为:

出口总成本(人民币)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出口外汇净收入(外币)

公式中的“出口外汇净收入”为货物的FOB价。计算结果若小于银行当天汇率的买入价,为盈利;若大于银行当天汇率的买入价,则为亏损。

例如:我国甲公司出口新加坡乙公司货物,总货价是CIF 新加坡80,000美元,其中从XX到新加坡的海运费是3800美元,保险费是176美元,该货物的出口总成本是58万人民币,试计算该货物的换汇成本(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解:出口销售净收入=80,000-运费-保险费=80,000-

3800-176=76024(美元)

出口总成本(人民币)

换汇成本==580,000÷76024=7.63

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外汇)

答:该货物的换汇成本是7.63人民币换一美元。

2、出口商品盈亏率计算

出口商品盈亏率计算是指出口商品盈亏额与出口成本的比率,盈亏额是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与出口总成本的差额。其公式如下:

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商品盈亏率=

×100%

出口总成本(人民币)

公式中“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等于FOB出口外汇净收入乘以银行当天汇率的买入价,盈亏额的计算结果若为正数,则盈利,若为负数,则亏损。

例如上题,若收汇当天的汇率是100美元换800.00/803.90民币,试计算该出口商品的盈亏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解: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76024×8.00=608,192.00(人民币)

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

出口商品盈亏率=

×100%

出口总成本

=(608,192.00-580,000)÷580,000×100%=4.86%

答:出口商品盈亏率为4.86%。

3、出口创汇率的计算

出口创汇率也称外汇增值率,或出口收汇率,用于加工贸易,反映了以外汇购买原料、辅料,经加工成为成品后再出口的创汇效果。计算公式为:

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出口创汇率=×100%

原料外汇成本

公式中的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外汇增值额,如结果为正数,则表示外汇增值,若结果为负数,则表示“到贴外汇”。要注意的是其中原料外汇成本是进口的CIF价,出口外汇净收入是出口的FOB价。

例:某企业进口原材料每公吨CIFXX是22,600美元,加工后成品的出口价FOB XX价为每打117.52美元,已知每公吨原材料可加工250打成品,试计算它的出口创汇率。

解: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117.52×250=29380(美元)

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出口创汇率=×100%

原料外汇成本

=(29,380-22,600)÷22,600×100%=30% 答:出口创汇率为30%。

三、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价格换算方法

在出口商品的磋商时,有时卖方在报出CIF或FOB价格时,买方会要求其改报其它术语的价格。在不影响收汇的情况下,卖方须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价格换算方法。

1、其它价换FOB价

FOB价=CFR价-运费

FOB价=CIF价×[1-保险费率×(1+加成率)]-运费

例如:某公司对外报价CIF纽约50美元每袋,后进口商要求我方改报FOB价,若运费是每袋3美元,保险费率是0.2%,按惯例加一成,在不影响外汇收入的情况下,试计算该货物的FOB价。

解:FOB价=CIF价×[1-保险费率×(1+加成率)]-运费

=50×(1-0.2%×1.1)-3=46.89(美元) 答:FOB价是46.89美元。

2、其它价换CFR价

CFR价=FOB价+运费

CFR价=CIF价×[1-保险费率×(1+加成率)]

例:如上题,试计算CFR价。

解:CFR价=CIF价×[1-保险费率×(1+加成率)]

=50×(1-0.2%×1.1) =49.89(美元) 答:FOB价是49.89美元。

3、其它价换CIF价

FOB价+运费

CIF价=

1-保险费率×(1+加成率)

CFR价

CIF价=

1-保险费率×(1+加成率)

例如:我出口公司对外报价某产品每公吨330美元FOBXX (大宗散装货物),后外国商人要求报CIF横滨价,假设运费每公吨35美元,保险费率为5‰,按惯例加一成,在不影响外汇收入的情况下,试计算我方应报的CIF横滨价。

解:

FOB价+运费350 + 35

CIF===387.13(美元)

1-保险费率×(1+加成率)1-5‰×1.1

答:我方应报的CIF横滨价是387.13美元。

超市商品定价的五种方法

超市商品定价的五种方法 合理的价格策略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连锁超市的价格策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参照定价法。由于连锁超市最主要的特点是薄利多销,因此,同样两个超市,谁的价位偏低,顾客就选择谁。在商品定价之前,对于销售量大、周转速度快的一些日常用品,经营者应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参照竞争对手的定价,尽量等于或小于该种商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物美价廉的形象. 2。毛利率法。要薄利多销,经营者可以控制一个较低的毛利率,但并非各种商品均按相同的低毛利率加成出售。可以对所经营的商品划分类别,不同类别的商品按不同的毛利率加成,最终其综合毛利率较低.例如30%的商品品种按进价出售,20%的品种在进价上加成5%出售,30%左右在进价上加成15%出售,20%品种在进价上加成20%出售,其综合毛利率为30%×0+20%×5%+30%×15%+ 20%×20%=9.5%,还是较低的。这种定价策略的优点在于前两类适用于消费者使用量大、购买频率高、受欢迎的商品,按进价或低于进价出售,用于吸引顾客,树立企业形象,而后两类则为 企业带来利润. 3。折扣定价法。给顾客予以折扣是促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在连锁经营中也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形式有一次折扣即在一定时间对所有商品价格下浮一定比例。如店庆、节假日等,这种方法可以使企业抓住销售旺季,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阶段性地将超市的经营推向高潮.累计折扣即连锁超市根据顾客购买商品的金额常年推出的订价方法,目的在于稳定那些经常光顾超市的顾客,使之在该超市连续购买,起到稳定顾客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是发票计折扣、优惠卡累计折扣等.限时折扣是指在商品保质期到来之前给予折扣的方法,此外还有季节折扣、限量性折扣、新产品上市折扣、买一送一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折扣策略时,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一般降价幅度要较大,品种要精 选,要有媒体宣传和广告配合。 4.特卖商品定价法。指该商品的跌价幅度特别大,它对顾客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卖商品是连锁超市的企业形象商品,是价格促销的重要方法。企业最好能每周甚至每天推出部分特卖商品,以极低的价格吸引顾客,从而带动超市的整体销售,其目的是以特卖商品的低利润甚至亏本带来其他商品的销售利润.顾客云集,既渲染了气氛,也为企业扩大了影响. 5。销售赠品定价法。对于利润较高的产品品种,可以采用销售赠品的定价方法,即顾客购买了此种商品,无偿赠送可用于季节削价、限时定价或特卖定价的商品,由此刺激高利润商品的销售。以上提及的连锁超市的定价策略是商家经常采用的,随着连锁超市的不断普及,新的定价策略也会层出不穷.经营者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价格这把金 钥匙的作用,使连锁超市的经营更上一层楼。

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而价值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价格,是在纵向地看待商品的价格,不是横向看待,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反应的是一种横向的比较。比如这瓶水的价格,是由你对这瓶水的需求所决定的,和这瓶水旁边的其他水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景区的水价格比较贵的原因。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上述的问题,景区的水比较贵,是因为景区路途离市中心较远,运输成本和贩卖风险大,所以消耗在它身上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比较多,因此这瓶水的价值就大,价格也高。这是一种纵向的思考。我们再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瓶水的价格之所以高,不仅仅因为是你口渴,十分想喝这瓶水,同时你旁边的人也想喝这瓶水。你和你旁边的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瓶水的价格,再加上商家对这瓶水的供应,双方共同决定了这瓶水的价格远高于建议零售价。这就是在横向的思考。 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和市场的价格理论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分别只能对特定的问题做出解释,毕竟横向的纵向的思考都不完全。 (二)价格的本质 那么价格到底是有谁决定呢?火车票价、水费、电价到底是由谁制定的呢?谈到这个问 题,我觉得有必要说下我对经济学的定义了,我觉得经济学是哲学加统计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济学有一些说法,是必然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是规律,这一部分就是哲学。但经济学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统计学,很多学说都是先出来一种现象,然后经济学家再根据统计分析,大胆地提出猜想。 言归正传,关于价格有谁决定这个问题。我始终觉得,是由千千万万的卖家和买家共同决定的。比如一些二手房或二手车的转让。设想有一位业主,宣布要把他的房子以二十万的价格卖出。房子是他的,房价就是他来定,这对吗?根据刚才我的说法,这个二十万不是他决定的,而是千千万万的买家和买家共同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位业主确实宣布了要以二十万卖出,但是要是没人买,那么这个价格就什么也不是了,价格和房子失去了联系。假如说这个卖家想把房子卖掉,这个价格就是业主经过市场调查才确定下来的。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

五种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之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定价方法,它以行业平均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定的销售税金和一定的利润所组成。用公式表示为: 移项整理后: 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8-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 000元,产品销售

收人为5 000 000元。 分析: 产品定价方法之二:市场竞争定价法 市场竞争定价法就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结果的可销零售价格,反向计算而确定出厂价格的方法。计算公式是: 其中,在“同类产品市场基准零售价格”上加上或减去“产品质量或规定差价”,是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将本企业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与同类竞争商品进行充分比较,确定应加价还是减价。零批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间的差额。零批差价与零售价格之比称零批差率。批进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批发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差额。批进差价与批发价格之比称批进差率。 [例8-2]某公司的新产品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某方面性能明显优越,可以上浮5%差价,同类产品市场零售价格为3 000元,零批差率为10%,批进差率为5%,试问该新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出厂价格=3000×(1+5%)×(1一10%)x (1-5%)=2693.25(元) 这种定价法着眼于市场,考虑了市场的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但是,这种定价方法与企业成本费用脱节,不一定能保证企业要求的利润。

5.商品价格的确定

商品价格的确定以与价格条款与货币的运用 在进出口贸易中,价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也是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交易条件。一次贸易谈判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与价格因素有关。 因此在报价前确定一个合理的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这涉与到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对国际市场行情的了解,对出口商品成本和利润的测算,国际货币的运用和换算以与考虑到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 第一节作价原则与作价方法 一、作价原则 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遵循三项作价原则: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和结合购销意图作价。 二、作价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的作价方法,一般采用固定作价,即在磋商交易中,把价格确定下来,事后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均按确定的价格,结算应付货款。但在实际业务中,有时也采用暂不定固定价格、暂定价格和滑动动价格等作价方法。 1、固定作价

货物的价格,通常是指货物的单价,简称单价(Unit Price)。在机电产品交易中,有时也有一笔交易含多种产品或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而只规定一个总价的。如买卖双方对此无其他特殊约定,应理解为固定价格,即订约后买卖双方按此价格结算货款;即使在订约后市价有重大变化,任何一方不得要求变更原定价格。在有的合同中,也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的。例如:合同成立后,不得提高价格(No price increase shall be allowed after conclusion of this contract)。 2、暂不固定价格 某些货物因其国际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幅度较大,或交货期较远,买卖双方对市场趋势难以预测,但又确有订约的意旨,则可约定有关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交货和支付等条件,对价格暂不固定,而约定将来如何确定价格的方法。 例如在合同中规定,以某月某日某地的有关商品交易所该商品的收盘价为准或以此为基础再加(或减)若干美元。 3、暂定价格 为避免价格风险,买卖双方在洽谈某些市价变化较大的货物的远期交易时,可先在合同中规定一个暂定价格,待日后交货期前的一定时间,再由双方按照当时市价商定最后价格。在我出口业务中,有时在与信用可靠、业务关系密切的客户洽商大宗货物的远期交易时,也有采用这种暂定价格的做法的。

商品定价的十三种方法

商品定价一直是各大经销商关注的热点话题,因为定价是大到 企业小到店铺经营成败的关键,好的定价能够让经销商们财源滚滚,生意蒸蒸日上。因此,商品定价的技巧是每一个成功的经销商必须 掌握的生意经,下面为大家推荐十三种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同价销售术英国有一家小店,起初生意萧条很不景气。一天,店主灵机一动,想出一招:只要顾客出1个英镑,便可在店内 任选一件商品(店内商品都是同一价格的)。这可谓抓住了人们的好 奇心理。尽管一些商品的价格略高于市价,但仍招徕了大批顾客,销售额比附近几家百货公司都高。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同价销售术 还有分柜同价销售,比如,有的小商店开设1分钱商品专柜、l元 钱商品专柜,而一些大商店则开设了10元、50元、100元商品专柜。讨价还价是一件挺烦人的事。一口价干脆简单。目前国内已兴 起很多这样的店,方法虽好,但据笔者观测,生意却不太好。实质上,策略或招数只在一定程度上管用,关键还是要货真价实。 二、分割法没有什么东西能比顾客对价格更敏感的了,因为价 格即代表他兜里的金钱,要让顾客感受到你只从他兜里掏了很少很 少一部分,而非一大把。价格分割是一种心理策略。卖方定价时,采用这种技巧,能造成买方心理上的价格便宜感。价格分割包括下 面两种形式:1.用较小的单位报价。例如,茶叶每公斤10元报成 每50克0.5元,大米每吨1000元报成每公斤1元等等。巴黎地铁 的广告是:“只需付30法郎,就有200万旅客能看到您的广告。”2.用较小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例如,“每天少抽一支烟,每日 就可订一份报纸。”“使用这种电冰箱平均每天0.2元电费,只够 吃一根冰棍!”记住报价时用小单位。 三、特高价法独一无二的产品才能卖出独一无二的价格。特高 价法即在新商品开始投放市场时,把价格定得大大高于成本,使企 业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盈利,以后再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来调整价格。某地有一商店进了少量中高档女外套,进价580元一件。该商 店的经营者见这种外套用料、做工都很好,色彩、款式也很新颖,在本地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于是定出1280元一件的高价,居然 很快就销完了。如果你推出的产品很受欢迎,而市场上只你一家,就可卖出较高的价。不过这种形势一般不会持续太久。畅销的东西,别人也可群起而仿之,因此,要保持较高售价,就必须不断推出独 特的产品。 四、低价法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是千百年的经验之谈, 你要做的事就是消除这种成见。这种策略则先将产品的价格定得尽 可能低一些,使新产品迅速被消费者所接受,优先在市场取得领先 地位。由于利润过低,能有效地排斥竞争对手,使自己长期占领市场。这是一种长久的战赂,适合于一些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对于一 个生产企业来说,将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先打开销路,把市场占 下来,然后再扩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尽可 能压低商品的销售价格,虽然单个商品的销售利润比较少,但销售 额增大了,总的商业利润会更多。在应用低价格方法时应注意:(1)高档商品慎用;(2)对追求高消费的消费者慎用。

商品定价的方法

毛利率及顺加、倒扣和商品定价的方法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100% 顺加和倒扣是商业计算毛利、成本、售价的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倒扣。 要想很清楚的解释清楚,还是举例说明最好。 毛利=售价-成本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元,毛利=100-80=20 供应商甲,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1、零售商倒扣20%,即毛利20%!售价定为100元,则供货价为80元。 2、供应商甲供应商品A,以成本价供应,供货价为80。零售商顺加25%定售价,则售价=80*125%=100元。毛利仍为20%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 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商品扣点问题: 给你举几个例子,你自己套公式。我就是一名商场管理人员 XX一店经营面积1800㎡,基础扣率20%,每月平均费用为41.4万元,

每平方米保本点销售额是多少? X=414000÷20% ÷1800 =1150元/ ㎡(不含税) 含税销售额/ ㎡=1150×1.17=1345.5元 保底销售: 按各品牌的经营面积和商场每平方米盈利的坪效,制定出来的目标销售额和毛利额。 如:XX一店PUMA 签约面积75㎡,基础扣率20%,每平方米毛利额坪效300元,保底销售额是多少? X=300 ÷20%×75=112500元 营销活动数值: “ 满300元送100元”的活动如何加扣供应商的扣率? (1)、满300元送100元相当于原价商品75%折扣 300 ÷400×100%=75% (2)、XX商场同供应商扣率是18%,要想保证此次活动平蘅,我们需要再加扣几个点? 1-75%-18%=7% 某商场合作条件扣率为25%,月度零售保底为15万元,该柜台需配2名导购和2名带班,1名店长,人工费为店员1200元/人.月,带班1500元/人.月,店长1800元/月。假设不存在其它费用。进价以55扣计。问题:.

产品正确定价5个基本原则

产品正确定价5个基本原则 自从人类从事商业活动以来,定价一直是个难题。古罗马作家普布利乌斯·塞勒斯对商品价格有一个初始定义:“一件货品的价值是买家愿意为它支付的价格”。 当今商业竞争激烈,顾客面临无数选择,切实可行的定价方式要以竞争对手为主要考量。产品正确定位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需要确保定价在合理区间。 市场一旦成熟,价格标准很快被顾客认识与接受。正如我们的罗马作家所说“买家愿意为它支付的价格已定。如果定价过高,就会招致风险。顾客质疑是否多付了,这会使得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第二、人们愿意为可认知的价值多付些钱。 在合理定价范围内,只要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他们愿意多支付一些。 人们愿意为更好的商品多支付一些,但高品质要在产品上有所体现。如果想让顾客多花点钱买一件北面户外夹克的话,最好衣服上挂有戈尔特斯面料的标签,并带有“保证干爽”的挂标,这样顾客会更乐意购买。一块昂贵的劳力士手表应该结实耐用,但很多价格只有劳力士几分之一的手表,看起来也一样结实耐用,这就涉及下一条原则了。 第三、高价产品应彰显身份。 如果你戴了一块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劳力士手表,你希望邻居都知道,这样他们才知道

你是成功人士。豪华车也是如此,顾客从不承认,买奔驰宝马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为了在朋友或邻居面前炫耀。 高价说明什么?说明贵的价格带来产品附带的优势。雷克萨斯比英菲尼迪卖得多,因为雷克萨斯被认知为是更高档的豪华车。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慎重地为高价寻找一个购买理由。雷克萨斯宣称“完美制造”,劳力士强调“每块手表的制作需要耗时一年”。所以顾客在选购高价商品时,他们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 此外,新的竞争者往往会利用低价做诱饵闯入某一个行业,因为领导者强大且地位牢固,新的竞争者通常会采用低价策略。我们不能任由它们抢占市场,而应该尽快找到一种方法来反击他们的价格战,这就是下面要说的一条定价原则——高价格和高利润会吸引竞争对手加入。 一旦企业获得成功,竞争就会蜂拥而至,企图分得一杯羹的企业大有人在。聪明的企业不会在此时牟利,相反他们会维持低价,以排挤其他竞争对手,最终主导行业。在这方面,有一位企业家做的非常出色,那就是比尔盖茨。微软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几乎将软件免费赠送给客户。他们的问题是,因为把竞争对手排挤得太厉害,所以导致政府的介入。这并非是好事,无论官司输赢与否,微软都会为此支付一大笔诉讼费,花在法律上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花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推广上。 第四、低价策略难以制胜。 定高价是一回事,采用低价策略则是另一回事。很少有企业仅仅靠低价取胜,因为每位竞争者手中都有一支笔,能随时标低价格,这样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消失了。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如果竞争对手也可以像你一样降价,那么降价并非明智之举。”

购销的价格确定方式

购销的价格确定方式 在商业活动中,购销双方需要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确定。价格 的确定方式对于双方的利益、交易的公平性以及市场的稳定性都具有 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购销价格确定方式,并分析各种方 式的优缺点。 一、市场定价 市场定价是一种基于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的方式。在市场定价中,价格由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自由决定,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竞争 状况来形成。这种定价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公平合理:市场定价是基于买卖双方自愿交易的原则,价格由市 场供求决定,较为公平合理。 2.市场信息高效:市场定价时,信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活动迅速传 递和反馈,可以及时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然而,市场定价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1.价格波动大:市场定价容易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竞争状况等因素 的影响,价格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对购销双方造成不确定性。 2.市场垄断:在市场定价中,如果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价格将不再是自由竞争形成的,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失去公平性。 二、议价定价

议价定价是指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讨价还价来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买卖双方在进行议价过程中,根据各自的需求和利益,通过讨价还价来达成双方都认可的价格。议价定价方式的优点包括: 1.灵活性高:买卖双方在议价时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和利益进行灵活调整,使得价格更符合双方的期望。 2.双方公平:议价定价方式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参与决定的,确保了双方的平等地位,较为公平。 然而,议价定价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1.耗时耗力:议价过程需要买卖双方进行反复的讨价还价,耗费时间和精力。 2.不确定性:在议价过程中,价格的最终确定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成本加成定价 成本加成定价是指以商品或服务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预期的利润率来确定价格。这种定价方式的优点包括: 1.稳定可靠:成本定价是基于商品或服务实际生产成本的,稳定可靠,有助于预测和规划。 2.利润可控:通过控制利润率,可以调整价格以实现利润目标。 成本加成定价方式的缺点包括:

产品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 1、产品定价方法之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定价方法,它以行业平均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 定的销售税金和一定的利润所组成。用公式表示为: 移项整理后: 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8-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 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 25%?销售税率为 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 500 000 元,产品销售收人为 5 000 000 元。 分析: 2、产品定价方法之二:市场竞争定价法 市场竞争定价法就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结果的可销零售价格,反向计算而确定出厂价格的方法。计算公式是:

其中,在“同类产品市场基准零售价格”上加上或减去“产品质量或规定差价”,是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将本企业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与 同类竞争商品进行充分比较,确定应加价还是减价。零批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间的差额。零批差价与零售价格之比称零批差率。批进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批发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差额。批进差价与批发价格之比称批进差率。 [例 8-2 ]某公司的新产品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某方面性能明显优越,可 以上浮 5%差价,同类产品市场零售价格为 3 000 元,零批差率为10%,批进差率为 5%,试问该新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出厂价格= 3000×(1+5%)×(1 一 10%)x (1-5%)=2693.25 (元) 这种定价法着眼于市场,考虑了市场的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 好地适应市场,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但是,这种定价方法与企业成本费用脱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