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一、思考题

1.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有哪些异同?

答:相同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国家校准规范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并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不同地点:计量检定规程作为确定计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术法规,是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的依据,也是为国家量值统一进行法制管理的依据;计量校准规范是作为计量器具开展校准依据的技术文件,各类实验室可根据工作的需要自行编写,本单位批准后即可使用。2.编制计量检定规程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编制计量检定规程的一般原则是:

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②适用范围必须明确,在其界定的范围内,按需求力求完整;

③各项要求科学合理,并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及实施的经济性;

④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发布的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及有关的国际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3.编写检定规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编写检定规程的基本要求:

①应满足法制管理要求;

②检定规程中的各项要求应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③对技术细节应做出明确规定;

④应该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

4.计量检定规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计量检定规程应包主要内容有:

①封面;

②扉页组成;

③目录;

④引言;

⑤范围;

⑥引用文献;

⑦术语和计量单位;

⑧概述;

⑨计量性能要求;

⑩通用技术要求;

○11计量器具控制;

○12附录。

5.如何制定、修订计量检定规程?

答:制定、修订计量检定规程的流程:

(1)计划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给各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组织指起草单位进行制定、修订工作。

(2)制定起草单位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分送技术委员会委员、制造企业及相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

(3)审批、发布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审批、编号,以公告形式发布。(4)复审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发布后,技术委员会应适时提出复查计划,可采取会审或函审对检定规程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继续有效。

6.确定检定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7.编制计量校准规范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8.校准规范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9.编制校准规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如何正确执行检定规程?

11.如何正确执行校准规范?

二、选择题(单选)

1.检定规程是()的技术文件。

A.保证计量器具达到统一的测量不确定度

B.保证计量器具按照统一的方法,达到法定要求

C.保证计量器具达到出厂标准

D.保证计量器具达到客户要求

2.通常,校准方法应该统一到()上来,这是量值统一的重要方面。

A.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B.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C.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D.国家测试标准

3.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由()组织编写并批准颁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作为确定计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术文件。

A.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 B.计量测试学会

C.国家计量院 D.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4.计量检定规程是用于对()领域计量器具检定的依据。

A.教学 B.科学研究

C.产品检测 D.法制计量管理

5.JJG是()的符号。

A.计量检定规程 B.计量校准规范

C.测试标准 D.检测规范

6.开展校准可否依据实验室自己制定的校准规范?答案是()。

A.可以,只要有校准规范就行

B.可以,但需要经过确认并获得客户对校准规范的认可

C.不可以,只有依据国家校准规范才可以开展校准

D.不可以,该校准规范只能校准本实验室的仪器

三、选择题(多选)

1.制定校准规范应做到()。

A.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B.适用范围应按照校准实际需要规定,力求完整

C.必须规定被校仪器的计量要求和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型号

D.应充分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和为采用最新技术留有空间

2.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被校仪器的计量特性 B.校准条件

C.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D.记录格式和检定结论

二、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略)

(二)选择题(单选):1.B; 2.C;

(三)选择题(多选):1.A B D; 2.A B C。

第五节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实施

一、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定义和作用

(一)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含义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6月发布的《计量比对管理办法》,比对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验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测量同一个性能稳定的传递标准器,通过分

析测量结果的量值,确定量值的一致程度,确定该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从

而判断该实验室量值传递的准确性的活动。

测量审核是指由实验室对被测物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

典型的测量审核活动是将一个已校准具有参考值的样品寄送给实验室,将实验室结果与参考

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该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是满意结果、可疑结果,还是不满意结果。

(二)比对是实现国际互认和考核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比对,能够考察各实验室测量量值的一致程度、考察实验室计量标准的可靠程度,检查

各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准确度是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比对也能够考察各实验室计量检定人员技术水平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为此,各国家计量院参加国际计量局和亚太区域计量组织组织实施的比对且测量结果在等

效线以内,其比对结果可以作为各国计量院互相承认校准及测量能力的技术基础,测量能力得

到国际计量局认可,其校准和测试证书在米制公约成员国得到承认。国家实验室按照政府协议参加双边或多边比对且结果满意,可以按协议条款在一定条件下互认证书。

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国内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比对是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监督管理、

考核计量技术机构的校准测量能力的一种方式,以提高我国计量基、标准的水平,确保量值正

确、一致、可靠。

(三)比对和测量审核是能力验证活动的组成部分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或检查机构的检测能力。任何

用于监视实验室能力的实验室问比对和测量审核的活动称为能力验证活动。能力验证活动包

括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能力验证计划是为保证实验室在特定检测、测量

或校准领域的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201× 接触式压平眼压计 Applanation Tonometers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pplanation Tonometers JJG ××××—201×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XXXX年XX月XX日批准,并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朱建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胡安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洪扁(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高明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杨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目录

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接触式压平眼压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本规程适用于光学-机械结构的接触式压平眼压计(以下简称压平眼压计),其测量原理是以可变的压力压平一定面积的角膜,根据所需的压力测定眼压。 2 引用文献 ISO 8612-2009 《眼科仪器-眼压计》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 3.1 眼内压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 人眼内的压力,简称眼压,单位kPa 。 注:眼压通常用mmHg 表示,1mmHg ≈0.1333kPa 。 4 概述 眼压计是在眼科诊断中,用于测量人体眼压的一种专用仪器。 压平眼压计的基本原理是Imbert -Fick 原理:一个表面干燥的弹性薄壁球形容器,其内部压力P t 、外部压力W 和被压平面积A 具有如下关系: ()1t P W A = 测量时,通常与裂隙灯配合使用,以可变的压力压平一定面积的角膜,根据所需的压力来测定眼压。 图1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示意图

计量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 2、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3、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SI ,它是由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来源于法文。 4、1986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5、修约下列数至小数后一位:2.71828 2.7,57.65 57.6。 6、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为包含因子,一般范围为2~3。 7、计量标准考核,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 8、凡连续两个检定周期检定合格率低于95%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可根据相关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适当缩短检定周期,但不得低于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的50%。调整检定周期的,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当向省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我国《计量法》规定,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10、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11、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12、计量立法的原则是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13、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开[尔文],计量单位的符号是K 。 14、我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_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15、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_计量检定规程。 16、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统一命题。具体内容,包括计量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的计量技术规范。 17、《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规定,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18、对正态分布,极限误差取为3倍标准差的置信概率为0.9973,2倍标准差的置信概率为0.9545 (4位有效数字)。 19、我国《计量法》规定,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 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20、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 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 21、某仪表量程0~10,于示值5处计量检得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 ,示值相对误差为0.1% 。 22、对某级别量程一定的仪表,其允许示值误差与示值大小无关,其允许示值相对误差与示值大小有关。 23、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对于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教程文件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三、性质不同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为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定值的过程。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自行规定校准周期、校准标识和记录等。 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其中的检定规程协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 四、依据不同 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在《校准规范》中,组织自行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校准规范》属于组织实施校准的指导性文件。 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其中,通常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计量检定规程可以分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种。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组织无权制定,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 五、方式不同 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从而节省较大费用。组织进行自行校准应注意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例如,必须编制校准规范或程序,规定校准周期,具备必要的校准环境和具备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至少具备高出一个等级的标准计量器具,从而使校准的误差尽可能缩小。在多数测量领域,标准器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被确认设备在使用时误差的1/3至1/10为好。此外,对校准记录和标识也应作出规定。通过以上规定,确保量值准确。 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根据我国现状,多数生产和服务组织都不具备检定资格,只有少数大型组织或专业计量检定部门才具备这种资格。 六、周期不同 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

计量知识竞赛试题

计量知识竞赛试题 选择题: 1.某量为498,真值为500,测量误差为:(B)B A. 2 B. -2 2.直流电压表标尺下限为-10V,上限为+10V,其量程为:(B)B A. 10V B. 20 V 3.某仪器的准确度等级为:(A )A A. 0.2级 B. ±0.2% 4.标称范围为0~200V的电压表,在示值100.0V处,其实际值(标准值)为99.8V,该电压表的引用误差为:( A )A A. 0.1% B. 0.2% 5.模拟式显示装置的分辩力为:(A)A A. 标尺分度值的一半 B. 一个标尺分度值 6.数字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为:(B)B A. 末位数字的1/2 个数码 B. 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 7.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 A A.U=0.13μm B. U=±0.13μm 8. 以下扩展不确定度书写规范的是:( B ) B A.U0.95 B. U95 9. 实验标准差的符号是:( A )A A. s B. σ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B A.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和B类评定有本质的区别,A类评定基于概率分布,而B类评定根据有关信息评定,不是基于概率分布得到。 B.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和B类评定只是评定的方法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基于概率分布,并都用方差或标准差定量表示。

11.有关自由度计算的正确叙述的是 :( B )B A.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90%,得自由度为50。 B.标准不确定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90%,得自由度为50。 12.下列可以按均匀分布考虑的是:( A )A A.某仪器说明书给出的最大允许误差。 B.某量块证书给出的不确定度U95。 13.下面的判断哪个正确?( B )B A. 根据m=(100.02147±0.00072)g,正负号后的值按标准差给出,它并非置信区间的说明,可以得到扩展不确定度U=0.72mg。 B. 根据m=(100.02147±0.00072)g,k=2的说明,可以得到标准不确定度u=0.36mg。 14.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出现于[-σ,σ]之外,在10000次中,从统计意义上说有 B 次。B A.6826 B.3174 15.设数字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为δ,则由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 :A A. 0.29δ B.0.5δ 16.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中需要估计被测量值落于某区间的概率分布,在缺乏更多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一般估计为 A 是较合理的。A A. 矩形分布 B.正态分布 17. 当不确定度很大时,测量的 A :A A.误差绝对值可能很小 B.随机误差绝对值很大 18. 测量不确定度可用 B 表示。B A.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 B.标准差或其倍数 19. 在检定工作中,一般测量标准给出的标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大小为 A 。A

《热水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修订编写说明.解答

《热水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修订编写说明 一、任务来源 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根据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发[2003]007号“关于技术法规修订工作的通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院、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来水集团京兆水表有限公司、宁波东海仪表水道有限公司、山东计量测量研究院等单位组成了规 程修订小组,对JJG686—1990《热水表》进行修订。 自2000年国际建议O[ML R49-l:2000“用于测量可饮用水的水表第1部分计量与技术要求”批准发布以来,国际建议OIML R49和R72及国际标准IS04064又处于比较多的修改和协调中,其中一点是 否将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的内容合在一起。IS04064的修改表决迟迟未能通过,且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 表,影响到国内新的水表检定规程的批准和实施。因此,热水表规程的修订工作也曾等待观望了一段时 间。最后,考虑到相关国际建议和国际标准的出台时间计划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决定仍先按现有的 情况和条件对JJG686-1990《热水表》进行修改。 二、规程修订的必要性 JJG686—1990《热水表》规程在对热水表的制造、计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起了很积极的作用。但由 于当时条件所限,特别是国内无完善的热水介质的水流量标准装置,因此对热水表的性能研究和法制管 理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在大部分场合,制造单位和计量部门对热水表只能按冷水水表的方法进行试 验和检定,其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近年来随着供热行业的发展和热量表在国内的兴起,热水表的重要性也随着增长,特别是许多单位 引进或研制了热水流量试验设备,对热水表及热量表的计量检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正随着国家经济运作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水表作为一个重要的强制检定计量器 具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我国作为水表产品的生产大国,出口量也逐年增加,进口 量特别是作为热量表的一部分的热水表或热水流量传感器也不少。开放市场后,这一计量器具市场的竞 争和机遇都会增大,因而在技术要求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也是很迫切的。因此,热水表规程在适应新 的形势方面有补充和修改内容的必要,修订热水表检定规程的任务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三、XWD-150规程修订过程和计划 1、2003年10月组成起草组。 2、2004年1月至12月,调研工作和试验工作。 3、2005年1月7日,部分起草成员在北京商谈修订原则。 4、2005年2月26日,在宁波东海集团召开起草组工作会议。 5、2005年3月初形成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计量技术机构、水表和热量表制造单位、水表检定站、 热水表使用单位,征求意见。 6、计划于4月初根据回复意见,形成送审稿。 四、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 OIML R72热水表(HOT WATER METERS) OIMLR49—1:2004 CD2用于测量可饮用水的水表第l部分计量与技术要求(草案第2稿) 07ML R49-2:2004 CD2用于测量可饮用水的水表第2部分试验方法(草案第2稿) ISO 10385—1 Measurement of water flow in closed conduits———Meters for hot mater—Part 1: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计量检定人员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您认为正确的请在()中划“√”,错误的请在()中划“×”)(每题1分,共25分) 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使用单位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己确定。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3. (×)体积的单位升(L)既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又是国际单位制单位。 4. (√)不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不是完整的测量结果。 5. (×)某台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可以表示为±0.3%。 6. (√)过去采用的“约定真值(相对真值)”和“理论真值”均称参考量值。 7. (×)测量的准确度就是测量的精密度。 8. (√)已知系统测量误差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9. (√)随机测量误差等于测量误差减去系统测量误差。 10. (×)测量不确定度是用来评价测量值的误差大小的。 11.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由国际单位制单位组成。 12. (×)计量单位的符号可以用小写体也可用大写体,用人名命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用大写体。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14. (√)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 15. (×)和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一样,准确度可以定量地表示。

16. (√)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的计量器具属合格计量器具。 17. (×)计量要求就是产品或工艺的测量要求。 18. (×)计量确认就是对计量器具的检定。 19. (√)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可以自己制订计量确认间隔。 20.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都具有溯源性。 21.(√)测量过程的控制可以发现测量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22.(×)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所有条款都是强制性条款。 23. (×)能源计量范围只包括用能单位消耗的能源。 24. (×)电力是一次能源。 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承担检定。 二、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2.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钢卷尺校准规程

钢卷尺内校规程 1 目的对机械加工、金属结构制作、设备修理过程中用的钢卷尺实施自行校准,以确保其持续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内机械加工、金属结构制作、设备修理过程中用于测量纸位置和形状的尺寸的钢卷尺,测量精度要求为±1毫米。 3 校准程序 3.1 建立校准的基准依据本厂所使用的钢卷尺最大量程分别为0~3000mm至0~10000mm。对钢卷尺实施自行校准的基准(又称“母尺”)是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钢卷尺,其量程分别为0~3000mm和0~10000mm。检定周期为12个月。母尺只能作为自行校准的依据使用,禁止用于测量产品等其它目的。母尺应保存于常温和干燥环境中,避免受潮生锈;应处于悬挂的自由状态,避免出现变形。 3.2 校准方法 3.2.1 校准环境条件常温、干燥环境(无其他特殊要求)3.2.2 校准细则 3.2.2.1 外观要求 直尺:a)尺的端面、侧面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b)尺的刻线面及刀口平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c)线纹必须明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钢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单位。 d)尺上应标注制造厂名、分度值及编号。数字、文字、线纹应清晰,排列整齐,不得有遗漏。 卷尺:a)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b)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c)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d)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个别线纹允许又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3.2.2.2 示值误差检定自行校准采用将被校准钢卷尺与母尺进行比对的方法,只有规定的所有比对点均与母尺一致时,才可判定被校准尺合格。否则,应判其为不合格。不同量程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有哪些异同? 答:相同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国家校准规范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并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不同地点:计量检定规程作为确定计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术法规,是评定计 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的依据,也是为国家量值统一进行法制经管的依据;计量校准规范是作为计量器具开展校准依据的技术文件,各类实验室可根据工作的需要自行编写,本单位批准后即可使用。 2.编制计量检定规程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编制计量检定规程的一般原则是: 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②适用范围必须明确,在其界定的范围内,按需求力求完整; ③各项要求科学合理,并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及实施的经济性; ④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发布的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及有关的国际组织发布的国际规范。 3.编写检定规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编写检定规程的基本要求: ①应满足法制经管要求; ②检定规程中的各项要求应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③对技术细节应做出明确规定; ④应该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 4.计量检定规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计量检定规程应包主要内容有: ①封面; ②扉页组成;

③目录; ④引言; ⑤范围; ⑥引用文献; ⑦术语和计量单位; ⑧概述; ⑨计量性能要求; ⑩通用技术要求; ○11计量器具控制; ○12附录。 5.如何制定、修订计量检定规程? 答:制定、修订计量检定规程的流程: (1)计划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给各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组织指起草单位进行制定、修订工作。 (2)制定起草单位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在调查研究、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分送技术委员会委员、制造企业及相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 (3)审批、发布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审批、编号,以公告形式发布。 (4)复审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发布后,技术委员会应适时提出复查计划,可采取会审或函审对检定规程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继续有效。 6.确定检定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7.编制计量校准规范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8.校准规范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测量误差仅与( C )有关。 A、测量设备; B、测量方法; C、测量结果; D、测量环境 2、测量不确定度分为( A )。 A、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B、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C、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D、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 3、摄氏温度计量单位的符号是℃,属于( B )。 A、SI基本单位; B、SI导出单位; C、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4、任何一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D )。 A、都应包括有A类评定; B、都应包括有B类评定; C、都应同时有A类和B类评定; D、可以只有A类、只有B类或同时具有A类和B类 5、对计量违法行为具有现场处罚权的是( B )。 A、计量检定人员; B、计量监督员; C、计量管理人员; D、计量部门领导人 6、误差从表达形式上可以分为( B )。 A、测量仪器误差和测量结果误差; B、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C、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D、已定误差和未定误差 7、测量不确定度分为( A )。

A、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B、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C、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D、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 8、对测量结果的已定系统误差修正后,其测量不确定度将( C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定 9、企业选择是由本单位自己对测量设备进行溯源还是送往外部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溯源,主要是根据( A )。 A、企业测量过程设计中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有哪些具体要求、实施溯源需要花多少成本; B、企业测量过程设计中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C、实施溯源需要花多少成本 10、( B )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工作。 A、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11、型式评价是指( C )。 A、为确定计量器具型式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所进行的技术评价; B、为确定计量器具的量值是否准确所进行的技术评价;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关于检定的概念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关于校准的概念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 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1)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

黑龙江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JJG(黑)005—2017 使用中电子式交流电能表 Electrical Energy Meters of AC Power in Service (报批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使用中电子式交流电能表 检定规程 JJG(黑)005—2017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Meters of AC Power in Service 归口单位: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 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牡丹江部 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本规程委托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刘宇(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 曹宏宇(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宫游(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 宋殿学(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刁培忠(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牡丹江部) 刘丹(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参加起草人: 李新辉 焦承安 杨迪(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本规程技术评审专家: 姓名单位职称 王瑄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梁浩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华玉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关文举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陈闻新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概述 (1) 4 计量性能要求 (1) 4.1 基本误差 (1) 4.2 潜动 (1) 4.3 起动 (2) 4.4 时钟日计时误差 (2) 4.5 电能表批的极限质量水平 (2) 5 通用技术要求 (3) 5.1 信息 (3) 5.2 外观 (3) 6 计量器具控制 (3) 6.1 检定条件 (3) 6.2 其他影响量 (3) 6.3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6.4 检定项目 (4) 6.5 检定方法 (4) 6.6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10) 附录 A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式样(第3页) (12)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电子秤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参照标准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5. 检定条件 5.1 检定室内温度20±5℃。 5.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3 校准基准 5.3.1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5.3.2对于移动式的秤,应在平台或平板上进行测试。 5.3.3外校合格台秤。 6.检定项目和误差判定

2. 多于四个支撑点的秤 将砝码加放在一个支撑点上方,所占面积约等于承载器的1/N,N为支撑点个数 结果计算与判定:测试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偏载误差(四角误差),偏载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 重复性测试1、在电子天秤中央,加入规定砝码(1000g),记录天 平显示值和零位值,重复进行3次,每次载荷应返零一 次。 2、结果计算与判定:测定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为示值重复误差,示值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 差绝对值。 对同一载荷,多次称量结果 之差,应不大于该称量最大 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8. 检定结果处理 8.1检定为合格电子秤,由检定人员填写《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电子秤,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可维 修电子秤由使用人员申请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次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如无法修复的按《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8.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年。 9. 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

计量检定人员基础知识试题3(含答案)

计量检定人员基础知识考卷 单位: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当前,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应用)和(政府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事业的三个方面。 2、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3、计量器具按技术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三类,即(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4、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5、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6、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核定,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7、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SI),它是由(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来源于法文。 8、国际上规定的表示倍数和分数单位的(16)个词头,称为(IS)词头。 9、某仪表量程0~10,于示值5处计量检定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示值相对误差为(0.1%)。

10、几次测量后,有残差νi,则计算单次测量标准差的贝塞尔式为 2 iν)。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②。 ①确定其准确度②确认其是否具有质量值传递的资格 ③评定其计量性能 2、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①。 ①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③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3、对计量违法行为具有现场处罚权的是②。 ①计量检定人员②计量监督员③计量管理人员 4、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3cm2应读成① ①3平方厘米②3厘米平方③平方3厘米 5、速度单位“米每秒”用计量单位符号表示,下列错误的是② ①m.s-1②ms-1 ③m/s 6、被计量的电源是0.45A,为使计量结果更准确些,应选用下列电流表的② ①上量限为5A的0.1级电流表②上量限为0.5A的0.5级电流表 ③上量限为2A的0.2级电流表 7、某计量装置的A类不确定度分别为0.1,0.1,0.2个单位,B类不确定度为0.1,0.3个单位,且互不相关,则合成不确定度为①

自行校准规程

作业指导书 文件标题:自行校准规程 编号:QS/WI15 版号:B/0 页数:共 2 页(不含本页) 拟制:XXX 日期:XXX 审批:XXX 日期:XXX 生效日期:XXXXX 受控印章:分发号:

一、钢直尺 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直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直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直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 1. 外观要求 1.1 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现象。 1.2 尺的线纹面必须明晰,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同时线纹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1.3 尺身应保持平面度,不能有影响测量精确的弯曲现象。 2. 示值误差:标称长度为150m、300m全长允差±0.10mm,标称长度为500mm的全长允差±0.15mm,标称长度为1000mm全长允差±0.20mm,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比对,没有超出规定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应予作废。 3. 公司内规定钢直尺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4. 塑料直尺、三角尺的校准可参照钢直尺本规程执行。 二、钢卷尺 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卷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卷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卷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 1. 外观要求 1.1 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的现象; 1.2 尺带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制动式钢卷尺的按钮装置,应能有效地控制尺带收卷;尺带表面不得有锈浊和明显的斑点、折痕、脱皮、气泡等缺陷。 1.3 尺带两边必须平滑,不得有锋口和毛刺,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1.4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明晰,便于识读。 2. 示值误差。标称长度为1000mm、2000mm全长允差±0.2mm,标称长度为3000mm全长允差±0.3mm。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对比,比对段1m、2m钢卷尺不得少于2段、3m钢卷尺不得少于3段。没有超出规定的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作报废处理。 3. 公司内规定钢卷尺的校准周期为半年。 三、兆欧表 1.外观要求 1.1表体外观无破损、开裂情况 1.2表笔电线无损坏,数显屏幕无破损,充电口无阻塞 2.校准方法 2.1将兆欧表送专业检测部门检测,每年一次 2.2购买标准电阻 2.3每月使用标准电阻对兆欧表进行检查。 四、伏安功率表 1.外观要求 1.1外观完整,无外壳破裂、污渍、油渍 1.2数字显示屏清晰、完整,没有黑块、黑斑以及接触不良情况 2校准步骤 2.1将伏安表切换至电流测试功能,用经过正规测试机构测试合格的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同时测试某一通电用电器的电流,记录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总结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看来大家伙还是经常把“校准”和“鉴定”混淆,以前我已常如此,后来找了些资料,才算明白。现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 “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 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

计量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计量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2.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A.升L √ B.千克Kg C.牛(顿)N 5.若电阻的参考值是1000Ω,测量得值是1002Ω,则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误差是2Ω B.该电阻的误差是2Ω C.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0.2%。 6.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B.准确度等级√C.法定 7.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测量仪器保持其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计量特性B.示值 C.复现值 8.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 9.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类量的量值。称为。 A.标称范围√ B.测量区间 C.示值范围 10.随机测量误差是。

A.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B.对不同量进行测量,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分量; √C.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11. 我国《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仲裁检定的数据为准。 A.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 本地区准确度最高的计量标准 √C.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基准 12. 质量单位“吨”(单位符号是“t”)是。 A. 国际单位制单位 √B. 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C. 英制质量单位 13. 测量重复性是指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 √ A.精密度 B.稳定性 C. 准确性

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量校准正逐渐被国内更多的用户所接受。校准在国内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的计量活动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计量活动与检定相提并论。因此,正确认识校准与检定的关系,正确开展检定和校准活动,正确利用检定和校准结果,最终实现量值统一,保证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定、校准和计量确认 1。检定和校准 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校准(calibration)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测量仪器、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有时统称为计量器具,本文统称为测量设备。这样,校准可以归结为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确定被校测量设备的量值及其不确定度的一组操作。校准的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大小,并通过测量标准将测量设备的量值与整个量值溯源体系相联系,使测量设备的量值具有溯源性。

在JJF1001-1998中检定(verification)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计量检定过程中的检查既包括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的技术比较(即校准的过程),又包括将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对于符合某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校准与计量确认 GB/T19022-20XX《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是由国际标准ISO10012:20XX转化而来的。该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的支撑性标准,对如何通过合理的测量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规定。该标准的核心是: (1)测量活动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安排,即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应符合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2)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测量过程的控制,受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3)测量仪器是测量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量值通过校准活动进行溯源,通过计量确认判断仪器是否符合测量过程的要求。 根据定义,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从定义可知,计量确认的前提是已经明确预期的使用要求,是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目的,在测量设备的使用要求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通过计量确认,可以确定该测量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