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吾辈进来耗时月余,算是对梁漱溟先生这一著作有了粗略的了解。该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充分彰显了梁先生的才华横溢。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对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细致分析更让我们叹服先生真无愧于“中国最后的大儒”之名。接下来,容我以原文的思路总结我的收获和提出我的问题。

作者的思路紧扣社会现实,与我曾设想的阐释艺术文化不同,文本详细分析了中国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而弃艺术文化不谈,这必然联系到社会问题突出的时代背景。梁先生看来,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早熟”,先贤们没有稳定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在先秦险恶的政治局势中,只有重人事关心社会的学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化至成熟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即儒家思想。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纵贯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要素,它的快速健全规范了中国的社会格局,在道德伦理和思想文化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梁先生认为儒学启发了中国人早起的“理想思想”,突出表现在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反宗教意识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点上,儒家崇尚的天地、家国、君王等都作为理性的化身,在价值选择上崇尚中庸的哲学,最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除此以外,梁先生总结了中国文化的一些突出特点并加以阐释,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容我先列出至今略有存疑的几处地方以便探讨:

(一)梁先生“两千年来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一说恐嫌偏激,应是用词的不妥。

(二)说中国人的人生“几无宗教信仰”。虽然不及印欧的宗教格局,但是中国宗教的存在并不可否认,并且值得做一些有益的探究,完全侧重于儒家思想而避开中国迷信体系会不会显得论据略显不足?

(三)讲到中国纪律欠佳的问题时梁先生认为不关乎教育而是集体生活与非集体生活的关系。对后者我虽然颇为赞同,但教育的问题理应同样的重要,没有教育作为重要的媒介,集体生活也会无纪律可言。

(四)谈到伦理社会的演进时,梁先生认为其乃“古圣人之安排”而非“宗法社会自然演成”,然而宗法关系何尝不是中国家庭伦理源头的关键所在?

(五)此外,梁先生在第十章提出中国人的奴性来自于相安而非压迫,来自中国人的“向内用力”、责乎自己。但是这与同章所引中国人“为志逊”之言有矛盾之嫌。虽然这个观点非常新颖有趣,但是可供支撑的证据亦然有限。

(六)文中用尚贤尚理而不从众的理论证明中国“超越民主”,似乎有为古代中国不民主的现实辩解的意味,至少比西方民主更高明的说法是不太现实的。

(七)梁先生引张东荪先生“科学自宗教来”一说似乎仅合乎西方基督教文明而不具普遍性,难以用来论证中国的科技落后之因,人们难免要问为何伊斯兰世界同样科技落后的问题了。

(八)文中说到脱离奴隶制后的中国人是自由的甚至过于自由的,但是土地的经济束缚与户籍、徭役制度的政治束缚都客观存在为国民自由的障碍。

(九)文中认为中国阶层流动因科举而加强并且分化阶级矛盾,然而许多贫穷人家确实难以享受教育,世家贵族一直把持数量可观的名额。

(十)对于我的疑虑,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感到梁先生的伦理社会理论存在对官僚阶层的不小的忽视,若考虑到官僚阶层的因素,则许多观点皆会有所影响:众所周知,地主在区域内属于世代经营,竭泽而渔的现象并不易发生,而阶级矛盾确实如梁先生和其引述的梁任公先生所说的那样不明显,但是官僚由于流官制的支撑而容易形成掠夺式的经营者,并会由

此积压大官僚地主与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该问题同样冲击梁先生道德层面的乱世理论。

以上我的问题或许自身就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继续的学习和理解,有些问题或许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但是我还是斗胆把它们都罗列了出来。我觉得不提出问题不能算是我思考过了,虽然是个人观点,但是我也希望借此整合自己的思路,并且时刻提醒自己留意这些困惑我的问题。

然而,即使文本真的存在一些问题,也瑕不掩瑜,梁先生许多新奇犀利、富有洞见的观点令我受益匪浅:

(一)梁先生指出,中国以伦理代替了宗教,并且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民族信仰,“没有信仰的社会必然崩溃变形”,这对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有力的警醒。

(二)在西方,同行间常组成行会等集体组织来攫取利益,但在中国同行则是冤家,梁先生总结为缺乏共同利害,乡党意识大于行业意识。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因好窝里斗而闻名,实须记作教训。

(三)梁先生论中国法律重义务而轻权利,这一问题事实上遗存至今,中国法律如今重刑法而轻民法的现象在社会上受着广泛的关注。

(四)梁先生对儒家的伦理体系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一方面认为其因顾恤对方而达到平衡,铸就礼仪基础,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承认孔子对当时封建秩序作的修正功夫结果是白费,许多要求缺乏客观标准,后期更是趋于僵化和愚昧。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思想也要注意这些问题和学习这种态度。

(五)梁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教人向内用力,学习反省、克己、自责、让人、吃亏等,而非向外抗争,这其实也早已成为中国的民族性格,虽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却使每个个体陷于自己的视野,难以洞见自身之外的问题。

(六)第十一章论证中国的乱象是周期性的,虽然我在疑问的最后一条表达了我的态度,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依然需要保有一定的警惕:官僚承平日久会懈怠吗,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导致土地和粮食危机、道德和社会危机吗,文人的堕落会扩散社会的懒散风气吗?这些至今依然值得我们警惕。

以上这些亮点在我阅读的时候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并使我做下了标记,而读完全书我却感受到更深刻的回味。鲁迅曾讽刺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今天,国人在文化领域仍然极度的不自信,不敢正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每每要闹出全盘西化、反对国学等闹剧。然而梁先生,在那个新文化运动疯狂批判传统文化的时代,敢于为儒家文化正名,并告诫国人要恪守自己的信仰。正因为生为中国人,生来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为何这样做,为何不能放弃传统,以及为何在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潮流的席卷下传统文化依然坚强地留存。因为那是我们的根,我们几千年来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适应的土壤,个体的脱离必然难以存活。所以如同梁先生告诫的那样,我们不能盲目地追崇西方的文化和宗教,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文化的理性所在,我们的特殊个性不一定不为世界所容,反而可能弥补其他文化缺少的内核,我十分感动于梁先生的执着,他让我们铭记不能失却自信力去做没有根的浮萍。

而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梁先生又告诫那些因循守旧的人,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更是早衰的,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生趣渐薄、机械僵固,部分地失去了本意,部分地落后了时代。因而我们越是重视传统文化越应该继承之并且发展之,而不是泥古不化拒绝外来文化和新式文化。《礼记》言:“非从天降,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梁先生解释为:“其标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呆定的而是活动的。”我们应该看到书本与教条的局限所在,我们的文化是活的文化,是经过淘汰和选择,受到历史和人民检阅的文化,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经得起各式各样的冲击,才能包容各种各样的民族,顽强的存活至今并且依然迸发出强大的生机。

可以说,梁先生《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仅仅讲社会文化一部分就已经体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在帮助我们去了解中国文化之余更激发我们继续求索的欲望,并且和

那个时代的梁先生秉承同样的理想,振兴我们的文化、强大我们的国家、完善我们的社会,让世界看到我们自豪的理性和激情。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十、道德气氛特重。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社会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团体、家庭和个人, 三者在社会中位置轻重不同就形成不同的社会构造, 在这一点上, 中西社会俨然不同。在中国, 家庭处显然的位置,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则轻松若无物;而在西方, 团体和个人是两个实体,家庭几乎为虚位。中国因重家庭演成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则因团体生活形成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因伦理而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与之情,义务关系;西方社会个人本位形成相对和权利关系。社会生活上, 中国人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或情谊关系社会化,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西方人会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社会的运行全凭法律。 中西文化歧异的起点是在宗教的有无。在梁漱溟看来,“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相远的。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梁漱溟先生认为,虽然在人类文化的早期,东西方都由宗教开端,但此后却有极大的不同:西方由基督教开出集团生活;中国由周孔教化开出家庭生活。在西方社会, 人们组织纪律观念、国家观念都十分的强烈。而中国从周孔以后,文化的中心便转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以前祭天祭祖等等宗教形式只构成周孔教化的一个条件。他由此得出:西方的集团生活,是由基督教开之;中国的家庭生活,是从周孔教化而来,从而形成了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早熟”的表现是“理性开发过早”。“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则理性是什么,自非究问明白不可。以我所见,理性实为人类的特征,同时亦为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中西人际关系之差异表现在于“不调谐”与“和谐”。儒家伦理对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起有调节作用。 梁漱溟从中西社会的异质结构出发,探讨中西文化的价值差异,这一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题目: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姓名:申宣成 学号:52080105002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系别:课程与教学系 2008年12月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申宣成(学号:52080105002)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08级博士生 摘要: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核心是直觉和自省;家庭教育,求学和从教等人生经历是他的生命哲学形成的基础;这种哲学理念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和乡村改造的活动中并对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实践有巨大的启示。 关键词:梁漱溟生命哲学自省形成原因教育实践当代教育启示 梁漱溟作为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个人和社会两大问题,既有对文化和生命的独特思考,又不遗余力地献身于中国社会的改造,志道鸿毅,知行合一。本文仅从其生命哲学的命题入手透视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意义。一、梁漱溟生命哲学的内涵 梁漱溟强调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他认为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使生命成了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1]。这也是儒学与西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人要认识宇宙生命,不能靠感觉,也不能靠理性,而必须依附于感觉的直觉和附于理智的直觉,“在直觉中,我与其所处的宇宙自然是浑然不分的”。人由此与宇宙大生命和为一体,契合无间,没有主体与客体,能观与所观的区别,从而真正体悟到宇宙生命。因此对宇宙生命体悟也就是对于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如果认识到了人心也就体悟到了宇宙生命。 这一体悟来自于他对儒家的独特的理解。他在《孔子学说的重光》一文中写道: 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根据比较可靠的古籍——《论语》,来看孔子毕生致力用心所在的学问是什么;拿其中许多条来参考勘对,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最显著的一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己说明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的生活,说他自己的生命,说他自己这个人。仿佛可以说,他由少到老,从五十到七十,所致力用心的就是关乎他自己个人的一身。我们隐约地见出他是了解他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照我所体会,他的学问就是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对自己有办法。——这种学问究竟是什么学问,安一个什么名词才好呢?恐怕找遍现代世界所有大学、研究院、学术分科的名词,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给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5073746.html,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作者:张乐慧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3期 摘要:梁漱溟以意欲的不同走向为标准,区分了文化的三种路向,分别对应着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本文将从“文化三路向说”的产生背景、哲学渊源、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梁漱溟;“文化三路向”;启示 一、“文化三路向说”提出的背景 “文化三路向说”的提出不仅与梁漱溟的个人经历相关,同时也与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其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时的中国思想界正处于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繁荣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谋得一席之地,是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提出的关键。 (一)个人经历 梁漱溟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亲梁济是光绪间举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梁漱溟对诗词仁义等传统思想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其青年时代,康有为与梁启超发起的改良运动,对梁漱溟影响颇大,在他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情愫。因而辛亥革命爆发时,梁漱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同盟会,在京津支部主办的《民国报》任编辑和外勤记者。但是社会的动荡、官场的腐败以及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使其心情抑郁、精神苦闷,便决定潜心修佛、净化自身。但是之后其父因觉“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而投湖自尽,此举唤醒了沉迷于虚幻佛境中的梁漱溟,使其觉悟父亲的良苦用心以及自己身上肩负的复兴民族的重责,因而放弃了对佛学文化的研究转而开始了儒家文化的研究,处事态度由“出世”转为“入世”,并立志为华夏民族的发展贡献其微小的力量。梁漱溟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四岁开始至十九岁,这一时期他的父亲对他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是自1912年至1921年,大概从二十岁至二十八九岁,他潜心佛教文化研究并一度想要出家;第三个阶段便是从他二十九岁直至他去世,他一直研究并捍卫着儒家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了“文化三路向说”。而其思想的转变过程与其“文化三路向”极其相似,第一阶段其从西方的功利主义向印度的出世主义转变,第二阶段其从印度出世主义向儒家入世主义思想转变。文化三路向中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正好对应着梁漱溟不同时期的主导思想。因此“文化三路向说”也是其人生的缩影与感悟。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 张士林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所著的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正如《中国文化要义》扉页所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正因为他被称作“儒家”,所以本书的从头到底无不透漏出儒家的文化色彩。本书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以书中大多是半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所以就粗略的谈一下自己读书所得。在本书中梁漱溟先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此特征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全方面论证,由此推出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其它特点,最后将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全都归结为第四个特征,即一种神秘的力量-----理性早启和文化早熟,认为中国的文化要义就在于此。 在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罗素曾说“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本书的第二章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特征的由来,从中国人的家说起。梁漱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不能由冯友兰所提出的“生产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解释了,他认为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一切上层建筑。梁漱溟还进一步提出了“阶梯观”和“流派观”,即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则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一直在进步的,然而各时各地却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次第演出几个阶段”。 梁漱溟对比中西方社会,指出西方人是集团生活的,而中国人是缺乏团体的。梁漱溟认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都具有相似的社会形态,而自从西方以宗教立为国教后,便出现了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来,因而形成了集团生活。再

梁漱溟文化观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弊病的根源不过就在于文化失调。所谓文化,不过是某一民族的生活方式罢了。其文化的意思大抵可理解为“文明”。人类生活方式可分为三种:向前面要求;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转身向后去要求。 在梁看来,第一种指的就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由此产生了“赛恩斯”和“德谟克拉西”的文化。其特征有三:征服自然、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 第二种指的就是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他认为,中国人走的路根本上就与西方不同,如果我们不与西方接触,中国再过三百年、五百年,也不会有火车、科学和民主精神的产生。如果是同一条路,我们只是走得慢,那么究终会走到西方所到达的地点,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就像一个聪明的孩子,身体发育未全,而智慧早开了。由其智慧凿开,转而抑制了身体的发育,身体发育的不健全,最终导致了后来智慧也发展得不好。这就是所谓的“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中国文化根本弊病就只是“文化早熟”,但有五方面的表现:有时形式上表现幼稚,如人与人之间的隶属关系;老衰,因历史太久而机械僵固积重难返;不落实,即是不现实,中国文化从心从礼出发,有时理想多于事实;落于消极再没前途,中国文化理性早启,积极于理而消极于利;暧昧而不明爽,如宗教、阶级等问题,中国似有似无,并不明朗。中国文化最大的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机会,多少情感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中国文化个性为: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中国文化自具特征,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世界上的古老文明或夭折或转移或失去独立自主,唯独中国自创的文化能独立存在至今;中国文化能在不动摇其根基的前提下,包容吸收外来文化;中国文化有伟大的同化力,能吸收外邦邻族,融汇成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北至西伯利亚,南到南洋群岛,东及朝鲜日本,西达帕米尔高原,甚至影响到欧洲。 梁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 所谓“伦理本位”就是指整个社会各种关系都一概家庭化、伦理化,人与人之间一切都在伦理关系中联系起来,阶级色彩不浓厚。这种伦理本位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社会方面:对于中国人而言,人生美满即是家庭关系无缺憾。由家庭关系推广而成的家族、亲戚、同乡、师徒、朋友、同僚甚至君臣、官民的关系,都可比之于父子兄弟。第二,经济方面,财产依据伦理亲疏和财产大小为人共有,在经济上彼此照顾,相互负责。第三,政治方面,中国人只知有君臣、官民的关系,而不识国家团体,国家政治被家庭情谊化,比如称地方官为父母官。

梁漱溟终身教育思想

(二)、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中的终身教育思想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终身教育观点,大多数都是对个人的要求或者对少数人的规范,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没有人提出过可以称之为体系的,能为全体民众都接受的终生教育思想。但中国历史上的这些终身教育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与后人很多的启示。梁漱溟先生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前人思想的启示而提出自己的终生教育思想的,并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修正。比前人有很大进步,并且他是为全民设想,这一点更符合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梁漱溟认为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须深究内部病因。中国是乡村社会,文化的根子在农村,农村的破坏又最严重,中国的出路唯有乡村建设,而建设必寓于教育,归于教育。 实验乡村教育必须借助乡农学校,乡村教育的开展必须通过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相统 一。1927年在广东开办“乡治研究所”,1929年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1931年又在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兼邹平实验县县长。梁漱溟认为民众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或成人教育形成互相连结和融合的关系。民众教育应是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应包括所有的成年人,而这种教育又应是贯穿一生的。兹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梁漱溟先生的终身教育思想: 1、“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 梁漱溟承接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命脉,也秉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提出了“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5](P395)的对民众实行终身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三个重要理由: 一是“现代生活日益繁复,人生所需要学习者遂以倍增,率非集中童年一期所得尽学,由此而教育延及成年之趋势,日益重迫”。二是“社会生活既繁密复杂,而儿童较远于社会生活,未及参加,在此种学习上缺少直接经验,效率转低,或至于不可能势必延至成年而后可。有唯需要为能启学习之机,而唯成人乃感需要,借令集中此种学习于童年,亦图费经历与时间,势必待成年需要,

辜鸿铭_杜亚泉_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第21卷第1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1月V o.l21 No.1 Sichua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Journal Jan.2011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周良发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强势的西方文化把整个中国都卷入到 西化的浪潮中。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高举中国传统文化, 以复兴传统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他们与新文化派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中西文化之争便成了世纪之初我们 民族精神生命层面的主流。 关键词: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B143,B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1)01-0030-06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们在西风劲吹、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而显著衰落时,对此抱有迫切的忧世情怀和担道意识。他们认为要解决社会危机,需要高扬中国道德传统,只能到传统文化中寻找其救世良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不少人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需要东方文明解救其弊。 东方文化救世论的出现,给了他们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他们以 为往圣继绝学的儒生使命重塑儒学的时代精神,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一、辜、杜、梁中西文化观之要旨 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都清醒地看到了社会道德的普遍缺失,看到了西学东渐之后引起的人心不古。他们基于共同的文化立场,为了复兴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比较上,分别提出各自不同的理论。辜鸿铭的 道德力高扬了中国人的精神,杜亚泉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即是动静之别,梁漱溟以 意欲为支点,把文化分成中、西、印三种不同的模式。正是这些文化保守主义分子的努力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才得到重新的阐释与张扬。 (一)辜鸿铭的道德力 正当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衰落、中国人的精神受到践踏的时候,辜鸿铭站了出来。他以欧洲文明为根基审视中国文化,以儒者的社会责任感向西方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坚定地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争取存在的合法性。他对中西文明的比较,不是注重其物质层面,而是从精神特质方面作深入的剖析。他说: 要估价一个文明,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能够产生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一种文明所生产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1]5在辜鸿铭看来,文明优劣的标准不在单纯的物质,而应该看这种文明的精神价值。辜鸿铭正是以中国人、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为主题,揭示中国文明的真正价值,这是西方文明所不能相媲美的。从而得出定论,中国人的性格是深沉、博大、纯朴与灵敏,这是西方文明所缺少的。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 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生活, 所以每个人都并不感觉到有物质力量来保护自身的必要。[1]22 辜鸿铭十分肯定地指出,文明优劣论的标准,是一种比物质力更强大和更有效的力量,他称之为 道德力。他说: 在过去的欧洲,这种曾有效地征服和控制人们情欲的道德力是基督教。可如今这场血腥的战争已超越了它,它似乎已经表明,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已经失去了效用。因缺乏一种有效的道德力去控制和约束人们的情欲,于是欧洲人民又不得不重新采用物质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恰如卡莱尔一语所道破的,目前的欧洲?是混乱加上一条来福枪#。[1]20辜鸿铭认为,西方人民应当摆脱军国主义,代之以一种新的道德力量。他相信,这种新的道德力 *收稿日期:2010-09-20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思想引领机制研究%(AH S K05!06D17)作者简介:周良发(1979!),男,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与中西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此所云中国文化 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 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 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 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 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 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 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 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 三、试寻求其特征 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 ①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 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 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 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若 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 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 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 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为何(第四特征) 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题目: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姓名:申宣成 学号:52080105002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系别:课程与教学系 2008年12月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申宣成(学号:52080105002)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08级博士生 摘要: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核心是直觉和自省;家庭教育,求学和从教等人生经历是他的生命哲学形成的基础;这种哲学理念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和乡村改造的活动中并对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实践有巨大的启示。 关键词:梁漱溟生命哲学自省形成原因教育实践当代教育启示 梁漱溟作为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个人和社会两大问题,既有对文化和生命的独特思考,又不遗余力地献身于中国社会的改造,志道鸿毅,知行合一。本文仅从其生命哲学的命题入手透视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意义。一、梁漱溟生命哲学的内涵 梁漱溟强调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他认为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使生命成了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1]。这也是儒学与西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人要认识宇宙生命,不能靠感觉,也不能靠理性,而必须依附于感觉的直觉和附于理智的直觉,“在直觉中,我与其所处的宇宙自然是浑然不分的”。人由此与宇宙大生命和为一体,契合无间,没有主体与客体,能观与所观的区别,从而真正体悟到宇宙生命。因此对宇宙生命体悟也就是对于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如果认识到了人心也就体悟到了宇宙生命。 这一体悟来自于他对儒家的独特的理解。他在《孔子学说的重光》一文中写道: 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根据比较可靠的古籍——《论语》,来看孔子毕生致力用心所在的学问是什么;拿其中许多条来参考勘对,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最显著的一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己说明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的生活,说他自己的生命,说他自己这个人。仿佛可以说,他由少到老,从五十到七十,所致力用心的就是关乎他自己个人的一身。我们隐约地见出他是了解他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照我所体会,他的学问就是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对自己有办法。——这种学问究竟是什么学问,安一个什么名词才好呢?恐怕找遍现代世界所有大学、研究院、学术分科的名词,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给他安上。孔

近五年梁漱溟东西文化观研究综述

近五年梁漱溟东西文化观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梁漱溟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对其东西文化观的研究逐渐具体化和精细化,主要涉及其东西文化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和对其东西文化观的评价等方面。这些成果丰富了研究面向,但大多是就事论事,忽视了其文化观提出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把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置于东西文化论争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或许会得出更为清晰的认识。 标签:梁漱溟;东西文化观;研究综述 梁漱溟(1893—1988),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儒家”〔1〕。 学术界对梁漱溟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在200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90周年之际,相关总结性专著大量出现。如郭齐勇《梁漱溟哲学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民盟历史人物》(群言出版社,2011)、艾恺、王宗昱《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景海涛《梁漱溟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马勇《民国名士系列:中国圣雄梁漱溟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马东玉《梁漱溟传》(东方出版社,2008)、佟自光《飞扬与落寞:梁漱溟孤独思考》(东方出版社,2006)。这些专著均对梁漱溟的生平及其著作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肯定了梁漱溟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文化思想史方面的地位。200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梁漱溟全集》(8卷本),对于了解先生生前学术、文化思想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推动了对梁漱溟文化思想的研究。现主要整理近五年来研究梁漱溟东西文化观的相关论文,以窥探学术界对其文化观研究的相关动态。 一、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产生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 梁漱溟的思想渊源十分复杂。王宗昱认为,梁漱溟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包括:唯识学、宋明心学、柏格森哲学。至于柏格森哲学,梁漱溟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其理解和接纳有所不同:在写《究元决疑论》时期将其和佛学进行比较,以说明世间的变化;在写《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则将其作为评价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根据之一。〔2〕 近几年学者对梁漱溟文化思想的研究趋向精细化,对其儒家思想的研究有:李维武《儒家与民主:文化保守主义民主观念的近百年变化》、宛小平《亦旧亦新的儒者:梁漱溟》、聂慧丽《五四新文化时期梁漱溟对儒学的阐释》、安宝祥《梁漱溟思想的文化根源与道德实践》,这些文章基本都认同五四后梁漱溟“援西学入儒”,借助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张卫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转型》、赵立伟《试论来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的形成》则指出: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叹为观止的理想形态概括,无法忽略和中国现实的不同。独到精辟的分类模式,不能苟同中西方二元对立的论断方法。此书继承了甲午战争以来对于中西差别的讨论,也是对于中国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的系统论述。对于梁漱溟先生的论断中,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西方人之所长吾人之所短,是否如真如其所言,我不作评论,仅就其理想形态的论述而言,已经是卓然一绝。 “要义”的意思是要旨,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此书中所详述的自然是部分的中国文化。那怎么样的中国文化才算是重要的中国文化?这就需要一把尺来衡量,这把尺子横向的就是西方世界纵向的如同其所言是百年来未变的固有文化。就是究竟是哪一些的中国文化的基因使得我们和西方人不一样,使得我们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列强,使得日寇横行国土沦丧。我认为这就是梁漱溟先生写这本书的背景。另一点就是成书的时间上,《中国文化要义》第一次构思撰写时间是在1941-1942年之间,当时正是中日战争最后大博弈的阶段,初衷可能是来源于民族自省。真正成书是在1948年梁漱溟先生参加的国共和谈破裂之后,使得其书对于中国前途与命运又多了一份预示的意味。如果说清末洋务运动到民国时代是一个渐进的西方化过程的话。那么在1949年之后,新中国与过去的“割裂”和对于东西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学习,更是前所未有,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哪些要义需要被保留,哪些要义被历史遗弃,梁漱溟先生或许不会想到这么远(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事件和人物)但有或许对于新生政权会期望一些什么,国民政府在大陆末期从战场到政经都一败涂地,尽失民心之后对于一个新生政权的期待,对于民族再次崛起的期盼,我相信不仅仅是梁漱溟先生,49年留在大陆的文人们在当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解放前毛泽东曾经8次同梁漱溟详谈中国的未来和农村建设问题。梁漱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曾说毛主席把中国的农民都动员组织起来了。此话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要动员农民组织农民的想法一致,都知道梁漱溟顶撞毛主席,也听说梁漱溟在大跃进中高呼万岁,一个倔老头的形象跃然而生,不为你是哪个政党,哪个伟人,只为自己所认为的道路。 截止目前对于中国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的论述我们已经看了许多。严复康梁在甲午战争之后对于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的探究,吴文藻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探究,费孝通吴晗对中国文化中国士绅的理解,葛剑雄论统一与分裂,每个人对与中国文化论述都不一样,有的假借西方概念套用中国历史,如严复图腾社会、军国社会之分,有的从中国历史事实出发总结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礼教对于统治阶级的作用。在西方化浪潮之下如何认清楚自己,自己该怎么样发展。一方面的确从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总是格格不入,另一方面悠久漫长的文明史,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事实又不可能一无是处,能留下什么,又要去除什么,怎么样才能超越西方?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但是这个认识对还是不对?在开篇总结中国人的十大特点的时候(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等等)都是看上去对,其实又不对的,说不清的东西。或许从文化角度论述文化本身就难以说得清,从礼教出发:有的说是因为礼教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有的说礼教是从上到下无所不包的社会规范(或许用“天道”更能会意),从文字出发,有的认为文字是中国文明的特征,但我认为文字只是一个表现形式。费孝通先生用多元一体格局概括,也有人说是一体多元,很多时候形容出来的似乎像那么一回事,究其实际又得打个问号。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P10-11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馒侵形成,非从他受。反之,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等,多从他受也。 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如法学上所谓法系之特殊,如是种种甚多),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本来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无不有差异,亦无不类同。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三、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三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天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四、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入之力最为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抑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由中国文化形成之一大单位:社会,占世界入口之极大数字)。 六、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延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 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北至西。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朝鲜、日本,西达葱岭以西,皆在其文化影响圈内。其邻近如越南如朝鲜固无论;稍远如日本如逞罗、缅甸等,亦泰半依中国文化过活。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近代明肇始于七四五六世纪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得力于中国若于物质发明(特如造纸及印刷术等,之传习,以为其物质基础。再则十七八世纪之所谓启蒙时代理性时代者,亦实得力于中国思想(特如儒家)之启发,以为其精神来源㈨。 P15中国文化的特征 一、广土众民,为一大特征;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一大特征;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为一大特征。 恰相反地,若就知识、经价、军事、政治,一一数来,不独非其所长,且毋宁都是他的短处。必须在这以外去想。但此四者以外,还有什么称得起是强大力量呢?实又寻想不出。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里,岂非怪事!一面

略论梁漱溟的文化观

略论梁漱溟的文化观 梁漱溟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是近现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新儒家的开山人物。他幼年接受新式教育,以《地球韵言》作为启蒙读本,青年时代思想激进,积极拥护共和制度。在文化和人生态度上,他曾经一度信奉佛教,后又弃佛皈儒,投身改造社会的实践,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事业。梁先生在其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首次系统比较了中国、印度和西方三种文化,提出了“文化三路向”说,以“意欲”为根源,独树一帜地构建了他的文化哲学体系。 一、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提出的时代背景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动荡的大变革时代,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当时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由对器物落后的反思过渡到对社会制度的反思,进而转向对更深层次的文化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思想学说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孔子之道已不适于今日之社会,所以极力反对尊孔复古,大力弘扬科学民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批判。全盘西化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梁漱溟就被裹挟于这种如火如荼的热潮之中,高举传统文化的大旗逆流而上,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曾提出“研究学问,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主张用科学精神和批判态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急起直追”,走西方人类文化发展的唯一道路。 1917 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到: “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可见,李大钊反对的是那些假孔子之名行事的所谓“传统”。他对中西文化持不能简单调和的观点,经过比较分析后指出,“第一文明偏于灵;第二文明偏于肉;吾宁欢迎‘第三’之文明。盖‘第三’之文明,乃灵肉一致之文明,理想之文明,向上之文明也。”这种“三文明”说启发了梁漱溟,对其构建“文化三路向”说产生了直接影响。 陈独秀虽然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但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他承认“各民族都有它的国粹,反对抱残守缺、盲目排外,强调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道德应该随着时代及社会制度变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中西文化观有的乍看似乎与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思想背道而驰,但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再造中华”而做的努力,对梁漱溟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梁漱溟对西中印三种文化的独特体认 要建构一种文化理论,首先要确定如何理解文化概念的问题。那么,梁漱溟是如何给文化下的定义呢? 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 “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 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 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 will) ———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我们不难发现,意欲的不同就导致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不同的解决方法就导致了不同的文化路向。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生活的样法,梁漱溟划分了人生的三路向: ( 1) 遇到问题都是从前面去下手,其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也是生活本来的路向,为奋斗的态度。 ( 2) 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就在当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这种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为随遇而安的态度。 ( 3) 遇到问题不是去克服,而是掉头向后,或者干脆想从根本上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

中国文化要义之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 邱妮霞 对该著作结构的认识 通读梁先生的这本著作,此书的结构逐渐明朗起来,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将中国文化的特征勾勒的十分清楚明了。 先总:在绪论中,将中国的文化的个性列为七点,中国文化特征罗列为十四点,并以十大中国民族性的优劣点(有十点: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为佐证。让读者一目了然,巧妙的将读者带入作者的思路中。 其中,中国文化的特征具体罗列为: 1.广土众民; 2.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3.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4.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 里,此力量为何?这便是理性的力量; 5.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6.几乎没有宗教人生; 7.中国人的家的重要性; 8.中国学术不向科学前进——缺乏科学; 9.以自由、民主、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中国缺乏民主; 10.中国道德气氛特重; 11.中国为一特殊之事,不属普通国家类型; 12.无兵的文化; 13.孝的文化; 14.隐士文化。 再分:从第二章到第十三章,作者拈取其中一些特点进行解释。如,从解释第七个特征中国人的家的重要性开始,继而解释了中国缺乏集团生活、中国融国家于社会、以礼俗代法律、以道德代宗教等特征。各种特征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互为推进的关系。

作者首先从中国人的家的说起,分别引用冯世兰先生和卢作孚先生的话,说明二位对中国的家的重要性的看法。冯老先生的看法是,以产业革命为界,将产业革命之前称谓生产家庭化,之后称谓生产社会化;并随之强调二者是两套不同的文化。卢老先生认为,农业民族经济的经济单位,非常简单,简单到一个经济单位制需要一个家庭,因此,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在作者看来,认为冯卢两位先生对中国家庭持重的解释理由不够充分,两位的错误在于,以中国这样一家一家的小农小工小商,误会为中古经济之一般方式,而实际上,中国这样的情形在中古实为稀有。 作者引用了吴景超、杜根?巴兰努夫斯基、米勒利尔等的话,来说明中国人的家极具特殊性;并用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方的社会作比较,指出社会构造不同,其他包括文化在内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就不同了。西方中古起初的宗法社会(也可说家族本位)与中国当时类似,但是随着疆域的扩大,以及不违于当时人心理习惯的巧妙政策,使大局面形成之时,旧有的宗教也在衰败,人们的精神无主,难能统一,(抵不过异族侵略而亡是不可避免之事),直到基督教(其特点是神绝对惟一;兼爱同仁,以上帝为父,人人皆如兄弟之相亲;超脱世俗)的兴起,才对当时社会产生极大革命性(推翻各家各邦神,与一切异教为敌;形成教会。),起初与异教的斗争逐步扩大,团体间的界限愈来愈明显,再加上后来蛮族(罗马北部的日耳曼民族)感受到基督教之后的执着,自此西洋总是过着集团而斗争的生活;在血的锻炼中西方人有了个人隶属团体,团体直辖个人和团体中人人平等的认识。而中国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生活的进行,不是主要靠宗教或国家组织,而是靠地方自治和职业自治;地方自治有时又与官治相混,乡党之间虽然亲,但是团体性薄弱,而农人和士人又很散漫,中国便不得不过着散漫而和平的生活,加之周孔教化的兴起开辟了中国家族生活之路。在这样散漫的缺乏集团生活的社会中,中国人的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法治精神比西方人显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的家族生活与西方的集团生活虽形成鲜明对比,但中国社会并不是一贯的家族本位,而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全社会的人以伦理关系(亦即:情谊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无形的组织。因此在中国社会处处见彼此相与之情,与西洋社会处处见人与人相对之势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尊

梁漱溟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

梁漱溟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梁漱溟,蒙古族,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梁漱溟先生的一生,是“嘹亮清楚”的一生,是真正堪称“勇敢者”的一生。与梁漱溟先生大约同时代的郭沫若和冯友兰,都是大才子,大学问家。就才气、学问讲,与梁先生难分伯仲。但是,郭、冯二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遗憾,就审辩式思维而言,都有可议之处。相比之下,梁先生确实活得“顺适通达”。 以下分享梁漱溟先生1928年应邀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的部分内容 世界上的学问,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不同的思考者往往是异途同归,异曲同工。《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正式出版的唯一的一本学术著作。这本书共7章,这句话是作为全书结论的第7章中仅有的一句话。梁漱溟先生在这次演讲中说:“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哲学问题的解决每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能从头追问”。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讲:“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们

的言说何其相似呀。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学习最重要的目标并不是掌握一些特定的知识,不是那些可以很容易通过移动互联借助“百度”、谷歌等工具搜索到的特定知识,而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在世界快速变化的21世纪,审辩式思维是最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和职业竞争力。 怎样进行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水平?对此,梁漱溟先生确实有所体悟,他的看法确实值得我们品味,确实可以带给我们启示。 哲学不是人人所能够学得的。没有哲学天才的人,便不配学哲学;如果他要勉强去学,就学一辈子,也得不到一点结果。哲学这项学问,只是少数人所能享的一种权利,是和艺术一样全要靠天才才能成功,与科学完全不同。学科学的人,只要肯用功,多花些时间,总可学个大致不差。 与科学不同,学哲学不仅要有天才,并且还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 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寻常随处遇到,深远难知究竟。 因此,各种科学都有进步,独哲学自古迄今不见进步。 实则哲学问题并非没有进步,只是进步无法与人共享。科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摆出外面与人共见,哲学问题的解决每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

梁漱溟的文化自觉及其得失

梁漱溟的文化自觉及其得失 刘小琪 梁漱溟,生于1893年10月18日,猝于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学者、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造实践家,对推动乡村建设不遗余力。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晚年,他曾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功利主义、佛学、儒学。《究元抉疑论》为其早年研究佛学的成果之一,其后他关于唯识的研究在论著《唯识述意》中有了更加详细和有力的论述。在被蔡元培先生聘请为北大哲学教授之后,基于当时北大作为中国各种文化和思潮的论战中心,他开始发起了以东方学和儒学为主的研究,以回应当时由胡适所领导的新文化对传统思想之批判。他透过审视东西文化的发展和局限,重新评价儒家思想,影响了同期学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成果在当时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这本论著也成了现代新儒学的先驱。梁漱溟先生的称号有很多,但我对这些称号不以为然,这些矫揉做作的名号是后人冠之,老先生本人是否认同不说,我也自觉这些名号只是一些很落俗套的概括,老先生本人出书或搞乡村建设的时候未必是想到这些的。我只认为他是一个可亲可敬,但又思维敏锐,视角独到,不容马虎的前辈,他身上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慨然之气。后来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要义》的绪论中有言“······于此见出我不是‘为学问而学问’的。我是感受中国问题之剌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不能不用番心,寻个明白。什么‘社会发展史’,什么‘文化哲学’,我当初都未曾设想到这些。”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家所具有的气质,不为“学问而学问”,乃是为国所需而求索,乃是关心一个民族的人文走向而追寻,从不去想自己是哪一派,研究哪一科的。 对梁漱溟老先生思想的研究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我根据自己能掌握到的资料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为对其乡村建设思想的研究,一为对其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一为对其佛学思想的研究。这也是老先生一生所忠于的研究领域。现在在这里讨论梁老先生对文化的研究,我总结了一下,大多学者研究的方向是,其文化哲学与人生哲学,如《梁漱溟文化视域下的人生观研究》,其文化哲学评价,如《梁漱溟文化哲学评价——现代性与保守性兼备》;其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如《近20年梁漱溟思想研究综述》,《近十年梁漱溟思想研究综述》,《梁漱溟早期文化这些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还有对其文化三路向的研究,如《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解析》《梁漱溟“世界文化三路向”说的哲学困境与出路》等。 摘要:梁漱溟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的深 刻在当时很有启发性,具有当时世人很难达到的自觉性,今天看来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梁漱溟老先生还是提倡以东方文化为主的,他对东西文化的辩证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