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

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2期 (总第47期)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

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

对Pocahontas的想象

毛思慧 杨 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1)

摘要:欧美民族中心主义与近几百年来的种族主义、历史偏见、性别歧视、殖民现实和文化霸权密切相关,要对它进行反思并进而思考我们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展示欧美主流“知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之同时,在文化批评工作者中培植发展作为文化抵抗的阅读策略。本文将批判地运用部分“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影片《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这一“历史人物”的重新想象,论述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等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种族;发声;文化挪用

Abstract:The r eading of“foreign”texts is but a cr oss-cultur al event.This paper,while critically e mploying some contemporar y post-colonial fe minist theories fro m critics such as Edward Said and bell hooks,analyzes the Euro-centr ic and hegemonic re-imagination of Pocahontas in popular Disney film Pocahontaswith a focus on ethnic ity,articulation and cultural appr opriation.It calls for a mor e balanc ed albeit critical(re-)reading of Western cultural pr od-ucts in the post-colonial cultural context.

Key words:post-colonial;ethnicity;ar tic ulation;appropriation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对“外国文本”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仅仅是在两种语言文字所构建的空间里获得美感与快乐,而且也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的活动:是两个灵魂、两类意识、两种文

化的对话。这一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中外文基本功,熟悉两种文化的异同,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有相当强烈的历史感,对由极为发达的市场经济推动、时刻散发出欧美民族中心主义的美国文化,要有客观冷静的审视意识。在这个高唱“推翻”典范,“打倒”传统,“消解”理性,“对抗”中心,即刘再复所谓“放逐诸神”、“告别革命”的后现代,在提高警惕、抵抗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语境里,我们对美国文化及其产品更应该有一种审视意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们似乎应该在形形色色的西方理论满天飞的“后现代”,在新时代比较文学文化研究中,努力去审视“外国文本”,选择批评视角,构建我们自己的阅读立场。

我们深知,欧美民族中心主义与近几百年来的种族主义、历史偏见、性别歧视、殖民现实和文化霸权密切相关,要对它进行反思并进而思考我们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展示欧美主流“知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之同时,在文化批评工作者中培植发展作为文化抵抗的阅读策略。本文将批判地运用部分“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影片《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这一“历史人物”的重新想象,论述种族(ethnicity)、发声(articulation)与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等问题。

一、关于“种族”:赛义德和贝尔·胡克斯

自从1978年赛义德的《东方主义》问世以来,“东方主义”这一术语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文化批评。正如玛丽·普拉特所言,《东方主义》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的思想历程(盛宁,1997)。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包含三层含义(1995)。首先,东方主义是指研究东方的一门学问,包括所有关于东方的写作、教学和研究。其

次,东方主义是指一种思想风格,它以东方和西方之间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区分为基础。东方主义的第三层含义是西方控制、统治以及对东方进行建构和施加权力的一种风格。赛义德认为,只有借用福柯关于话语的概念,才能理解欧洲文化支配东方的庞大的系统原则,才能理解西方是如何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军事、意识形态、科学以及想象等层面控制,甚至“创造”东方。

在东方主义的描述下,欧美人都是理性、进化了的、道德高尚的、成熟的、正常的、合乎逻辑的;而东方人则与之相反,他们不理性、落后、野蛮、幼稚、不合乎逻辑、神秘莫测。虽然这些都是东方主义者一厢情愿的想象,是不真实的再现,然而东方主义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扭曲了的东方人形象屡屡出现于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文本中。随着这些铺天盖地的“再现形象”借助西方媒体的魔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东方主义的影响也就愈发根深蒂固了。Deborah Gee导演的纪录短篇《屠龙》(Slaying the Dragon)就揭示了亚洲女性在好莱坞电影里的定型(stereotype)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实际上,东方主义者“东方化”的不仅是东方人的形象,还包括其他“有色人种”,如黑人、印第安人的形象。其目的都是要极力维护殖民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 mac y)。本文将在第四部分具体分析《风中奇缘》(Pocahontas)中的印第安人,特别是印第安女性是怎样被重新想象的。

在种族问题的最新论述方面,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是另外一位著名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家。她经常抨击的对象是“白人至上的资本主义父权制”(white supremacist capitalist patriarchy)。在她看来,白人至上主义是一种信仰,即认为:白人由于肤色的缘故,优越于其他肤色的民族,天生就有统治其他民族的权利。贝尔·胡克斯所称的资本主义是指“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制度”(1994)。它

始终以追求最高的经济利润为目的。父权主义是指男性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在她的著作中,“白人至上主义的资本主义父权制”通常一起出现,这是由于贝尔·胡克斯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贝尔·胡克斯进一步指出,公众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对于资本主义和父权主义的批评,但是却不能看到(或不愿承认)白人至上主义。因此,它成了贝尔·胡克斯的主要抨击对象。她认为,白人至上主义体现了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对有色人种的固定看法和相关行为。它在当今的美国社会颇具市场,表现为种族歧视、剥削和压迫。并且由于其存在并非一朝一日,影响范围很广,连受歧视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其观点,从白人至上主义者的立场出发看待自己的“部族”。贝尔·胡克斯认为,这一术语最充分地表明了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对有色人种心智上的剥削。

二、《风中奇缘》:哥伦布神话的现代版

《风中奇缘》讲述了一群以总督为首的英国人在“新大陆”掠夺黄金的故事。他们与当地的印第安部落发生流血冲突,而上尉John Smith与部落首领Powhatan的女儿Pocahontas相爱。两人共同努力,避免了双方的一场战争,但是John Smith为了救Powhatan而被总督开枪击中。故事以英国船员囚禁总督,带着John Smith回伦敦治伤而告终。虽然《风中奇缘》是一部动画片,中间还穿插着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却不难看出它其实是现代版的哥伦布历史:这批英国人的目的很明显,一是要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掠夺黄金;二是要征服印第安人,并在他们的土地上建立起欧洲白人统治的“文明社会”。因此,在进入影片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哥伦布的传统形象进行解构。

传统观点认为,哥伦布是一位英雄,因为他的4次美洲之行为

西班牙和其它欧洲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利益,并且为欧洲殖民者开通了通往美洲之路。这种观点从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把哥伦布当作英雄和爱国者膜拜。事实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从印第安土著人的立场出发,开始注意哥伦布航行的消极方面(Britannica CD,2000)。他们认为,哥伦布以及其后的欧洲殖民者给加勒比海和美洲的印第安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杀戮印第安人,挑动不同的部落互相残杀,以及贩卖奴隶,都与之不无关系。贝尔·胡克斯也撰文揭露了哥伦布神话的实质,认为把哥伦布当作爱国者来膜拜是白人至上主义的集中表现。她在文中引用了哥伦布的一封信。信中哥伦布承认:印第安人非常诚实、大方,愿意与他人(白人)分享自己的食物。这表明他们对别人的爱胜于对自己的爱。然而,哥伦布非但没有尊重印第安人的诚实、友好和博爱的美德,反而认为这些是他们的致命弱点,使他们易于被征服、剥削和消灭(1994)。Ella Shohat和Robert Stam也尖锐地指出,对于美国印第安人来说,政府每年一度号召他们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无异于强迫犹太人庆祝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1995)。这样,哥伦布的英雄形象便被解构了,取而代之的是早期殖民者形象。因此,对于哥伦布以及类似的“新大陆”之行,我们应该有一种新的阅读策略和审视角度,应该大胆的对其进行解构,揭示其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的性质和侵略、掠夺和殖民的本质。在《风中奇缘》一片中,这一点十分明显。总督一踏上印第安人的土地便迫不及待地宣称:“此地一切资源尽归詹姆士国王所有。此地从此名为詹姆士城”。他对印第安人的政策与历史上的殖民者也极其相似,那就是赶尽杀绝———“你们一看见印第安人就要操家伙。对这些蛮夷要见一个杀一个。遇到印第安人不杀就是犯法。在这里我就是法律!”因此,揭开浪漫主义的外衣以及动画片的外在形式,我们不难看出,《风中奇缘》实质上是哥伦布神话的现代版。

三、关于“发声”:挑战哥伦布神话

发声是种族问题的关键。《风中奇缘》的主题歌《风之韵》似乎是一种发声的表现。从表面来看,《风之韵》是“政治上正确”的(politically correct)。它通过Pocahontas之口,表达了印第安人对白人优越性的质疑,印第安人也似乎通过它成功地实现了发声。现在让我们来仔细阅读一下歌词:

你认为我是无知未开化的野蛮人/尽管你已经到过很多地

方/我猜一定是这样/但我仍然不明白/假如我真是如你想象的野

蛮人/为何聪明的你却有很多事不明白/不明白……

你认为你占有任何你到过的地方/这片土地对你而言不过是毫无生命的东西/而我知道每一块石头一花一草/都有他们的名

字、灵气和生命

你认为只有那些看起来与你相同/或思考与你一致的人属于你的族类/但如果你试着以不同的脚步去探索/你可以了解到很

多你从不知道的事

你听过狼对着蓝月呼嚎吗?/或曾问过山猫他为何嗤笑?/你能与群山一起咏歌唱和?/……

来,让我们风驰在森林深处的蜿蜒松径/来,尝尝大自然赐予的鲜美果莓/……

风雨和不息的川流是我的兄弟/水獭和飞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彼此生息相关/生命相连的自然循环,永不止息

你猜,小枫树能长多高?/如果砍掉它,你永远不会知道

你从来不会听过狼对着蓝月呼嚎吗?/不论我们有着白皙或铜红的皮肤/我们仍需与群山一起咏歌唱和/……未来你也可以

拥有这一切/直到你可以画出风中美丽的色彩

歌曲开头以三个“你认为”(原词:You think)和三个“但/而”

(原词:But),对欧洲白人对印第安人“东方主义”式的认识和“西方知识”提出了质疑、批评和抵抗。中间5个疑问号则反诘了欧洲殖民者,4个祈使句“来”(原词:Come)则是印第安人提出的友好邀请。接着,歌词描绘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前景,而第7节则像是西方的“环保教育”。最后,歌曲以对“不管肤色,世界大同”的乌托邦的向往结束。如此美好的景象加上优美的旋律,使人觉得迪士尼似乎改变了其文化政策,印第安人通过这首主题歌成功地实现了“发声”。

然而,细心的观众/读者会发现,印第安人的“发声”是在印第安本族语与欧洲殖民者语言(即英语)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中以“绝对边缘”的身份进行的。充斥整部电影的语言是欧洲殖民者语言———英语,而印第安语言出现不过两次。第一次是Pocahontas的父亲战胜归来时印第安人唱的颂歌。第二次是Pocahontas教John Smith怎样说“你好”和“再见”。前后一共不足3分钟。因此,表面上看来,在这首主题歌里,印第安人成功地实现了“发声”,而实际上,其发声很快就湮没在以英语为主的欧洲殖民者语言中,印第安人随即又被“消声”了(silenced)。影片中,当John Smith表示听不懂印第安语时,Pocahontas即改说英语。这首歌从头至尾也都是用英语唱的。这一切表明,处于弱势的印第安语逐渐屈服于处于强势的英语,其结果必然是:印第安人的声音被欧洲白人的声音所湮没、所消声、所代替。

但是好莱坞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构造印第安人“发声”这一假象呢?原因不外乎两个。首先,好莱坞要给自己披上“政治上正确”的外衣,以获取观众的信任,尽量避免少数民族民权运动人士的谴责;其次,是为了掩盖血腥的殖民历史。然而,西方“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神话实际上是一段充满血腥、野蛮、掠夺和剥削的历史。就连西方的权威资料大英百科全书也不得不承认(Britannica

CD,2000),在1622至1644年期间,Powhatan部落的印第安人和欧洲殖民者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中断过,被杀害的印第安人不计其数。最终殖民者通过收买内奸的手段征服了这一部落。印第安塞内卡族酋长红夹克在一次与白人传教士的谈判中也对白人殖民者的罪行进行了控诉:“他们请求得到一隅之地。我们怀着对他们的怜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我们坐在一起了。我们给予他们的是谷物和肉食,而他们回报的却是毒药……我们中的很多人遭到杀戮”(1805)。而19世纪的殖民者Phil Sheridan则直言不讳:“唯一有用的印第安人是死的印第安人”(Powell,1992.p.12)。法朗西斯·詹宁斯在《对美洲的入侵》一书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殖民者的强盗行径造成“百分之九十的印第安人的丧失”(汤普金斯, 1999.p.237)可见,西方殖民者实行的是种族灭绝的政策,印第安人根本就无法与殖民者实现平等的对话。而“入侵的西方列强所到之处,迎接他们的决不是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的原住民,而是以某种方式出现的此起彼伏的反抗”(赛义德,163页)。因此,《风中奇缘》主题歌中所描述的Pocahontas的发声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历史被迪士尼浪漫化了。

四、关于“文化挪用”:迪士尼的新策略

由于“哥伦布神话”被赋予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血腥的殖民历史被掩盖了。这就要求每一位观众/读者对类似《风中奇缘》的“历史片”作出深刻的思考,从“政治上正确”的假相中看出压制弱势民族声音,并使这些民族边缘化的本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迪士尼是怎样通过“重新想象”Pocahontas这一印第安女性形象而实现文化挪用的。

在电影《风中奇缘》中,Pocahontas是一位20岁的成熟印第安

女性,她与殖民者John Smith相遇并与之相爱。而事实是:Poca-hontas在约10至12岁时(1608年)碰上John Smith,被白人绑架并遭强奸。后来,Pocahontas与一位名叫John Rolfe的烟草种植园主结婚,并于1615年生下一子。Pocahontas最终不是留在了美洲本土,而是于1616年到了英国。Pocahontas还出席过英国女王的一个宫廷舞会,并给国王和王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Pocahon-tas曾试图回到印第安本土,却因旅途病倒而未能如愿。她在22岁时死于天花。可见,浪漫幸福的迪士尼故事实际上掩盖了一段充满压迫、暴力、血腥和泪水的历史。迪士尼不但改变了Pocahon-tas的年龄,而且改变了她的身体和灵魂。值得注意的是,Pocahon-tas绝非唯一被重新想象的印第安女性形象。几乎在所有有关印第安人的电影中,迪士尼都有一种特别的传统,那就是把印第安女性塑造成甘心为了白人情人而牺牲自己甚至部落利益的形象。在《风中奇缘》中,Pocahontas违背父亲Powhatan要她与部落勇士Ko-coun(在影片中是印第安勇士的原形)结婚的命令,以歌唱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期盼“河岸即将发生的变化”。而影片情节的发展告诉观众:Pocahontas日夜期盼的“变化”正是另一位(外界的)男人———英国殖民者的上尉John Smith,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另一种(白人)文化。因此,Pocahontas这一被迪士尼重新想象的形象仍未脱离印第安女性的定型,迪士尼的目的正是要使Pocahontas“自然化”(naturalized),使她符合在传统的文化政策下固定的印第安女性形象,并“幽雅地”延续一个“帝国主义的叙事”。这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叙事并非无关紧要,相反,“叙事产生权力,叙事还可以杜绝其他叙事的形成和出现”(赛义德,164页)。迪士尼的这种“官方”版本的叙事把Pocahontas描述成为了救白人情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野蛮人贵族女性,从而有意掩藏了掠夺、强奸、印第安文化的毁灭以及种族屠杀等欧洲殖民者的罪行(Shohat&Stam,

1995)。

其实,被迪士尼篡改的不仅仅是Pocahontas的经历,还有殖民历史和殖民者的形象。在影片中,似乎只有总督一人是带有明显的侵略和掠夺目的的。而其他人只是被欺骗至印第安本土的。即使是总督也不算太坏,他只是利欲熏心,一心要得到黄金才与印第安人为敌。这种把殖民罪责归于一人之身的处理无疑弱化了殖民历史和殖民者的罪恶。而且,影片塑造了John Smith这一调解人的形象,似乎在暗示只有白人才能使战争最终化解。这一“和平使者”的形象更是严重地歪曲了历史,也更具有迷惑性。然而不管殖民历史如何被美化,我们仍可以在《风中奇缘》中发现殖民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论调。英国总督对他们的侵略和掠夺目的直言不讳:“西班牙人发现了遍地黄金,现在轮到我们了!”。可见,所谓的“发现新大陆”无非是为了掠夺印第安人的财富。而且,这支英国船队在出发之前似乎就已经认定印第安人是“野蛮人”(Savages),印第安人是劣等民族,而自己则是“大英帝国最优秀的队员”。这种殖民主义的论调同样出现在殖民主义者与非洲大陆的接触中。法侬在《地球上不幸的人们》(The W retche d of the Earth)一书中就指出,在殖民者的眼里,非洲黑人是蛮夷之族,非洲是蛮荒之地,是注定受人鄙视,受上帝诅咒的地方(1968)。可见,殖民主义者对于欧洲以外的其他大陆和欧洲白人以外的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偏见是一种系统的、具有其历史和传统的认识体系,即当代批评家常抨击的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优越主义。

即便是“调解人”John Smith,也以“野蛮人”称呼印第安人。他表示要“踏破千山万水,征服这土地”。他还承认他们已经“改变了很多蛮夷的生活”,并且亲手杀害过“野蛮人”。可见,迪士尼苦心塑造的调解人形象难以掩盖John Smith作为经验丰富的殖民者这一身份。他认为,印第安人是“未教化”的种族。欧洲殖民者“有很

多东西可以教他们”。他不时流露出殖民者的话语和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语。这种形象仍然没有脱离东方主义者眼里的印第安人原型,是殖民话语的集中体现。因此,他实际上是一位欧洲中心主义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正如Homi Bhabha所言,殖民话语的目标是要以种族的不同为划分标准,把被殖民者塑造成为“他者”的形象。其目的就是要为武力征服寻找借口(1997)。赛义德也指出:“臣服”或“低等”人种这一概念为殖民主义者所广泛接受,在19世纪欧洲列强征服殖民地国家的领土中“发挥了鸣锣开道的作用”(1999.p.16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把印第安人描述成为害怕与外界接触、憎恨欧洲白人、抵制外来(白人)文化的部落。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印第安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他们为来访的白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今天流行西方的感恩节就是最好的证明。甚至哥伦布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印第安人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民族”,“他们非常温和,不知何谓邪恶……甚至不知怎样杀人”(Shohat& Stam,1995)。因此,迪士尼抹煞了事实真相,其目的似乎是要掩盖殖民者侵略、掠夺、杀害印第安人的历史事实。因此,我们说:迪士尼的制作留下了东方主义、殖民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烙印。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在像《风中奇缘》这样一部动画片里,迪士尼的文化政策也没有丝毫的改变。Pocahontas被浪漫化了,成了印第安女性的“典型形象”。同时,迪士尼把她塑造成白人男性心目中理想的类似“东方女性”的典型:黑眼睛的Pocahontas穿上了袒胸露背的西式迷你裙,显得性感、迷人而又富有异国情调。Pocahontas的形象不符合历史和印第安传统文化,纯粹是男权主义的想象物。这种“混血型”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已经成为文化批评的焦点(Shohat&Sta m,1995)。与此同时,在帝国主义的叙事下,残酷的殖民历史也被美化了:一个浪漫的爱情

故事代替了一段充满迫害、掠夺、杀戮和血腥的历史,它向观众传送着殖民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的信息。这无疑要求我们以批判的目光去审视各种文本,去选择和构建我们自己的阅读立场。唯有这样,方能不为文本的假相所迷惑。在文本空间中获得美感与快乐的同时,保持一种批判的目光,一种冷静的审视意识,这正是新时期比较文学文化研究中最应该提倡的。

参考文献:

Bhabha,K.Homi.1997.The Other Que stion:the Ste re otype and Colonial Disc ours e.Twe ntieth-

C entur y Liter ar y The or y:A Re ade r.Ed.K.M.Newton.2nd ed.New York:St.Martin's

Press,pp.293—301.

C hris topher C olumbus.2000.Britannic a C D2000.CD-R OM.Encycl opedia Britannica Inc. Fanon,Frantz.1968.T he W retc hed of the Earth.Trans.Constance Farrington.New Y ork: Grove.

hooks,bell.1994.Outlaw Cultur e:Res isting Repre se ntations.Ne w York:R outledge,—1996.

Killing Rac e:Ending Racis m.London:Penguin Books.

Powell,Thomas.1992.T he Pers iste nce of Rac ism in Americ https://www.360docs.net/doc/056317802.html,nham:Univers ity Pres s of A mer-ica.

“Powhatan War”.2000.Britannic a C D2000.CD-RO M.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Said, Edward.1995.Orientalis m.London:Penguin Books Ltd.

Shohat,Ella&Robert Stam.1995.Unt hinking Eurocentris m.London and New York:R outl edge.

pp.43—44,66,68.

红茄克(1805):《致白人传教士》,选自《美国演说名篇》,王建华编译(2000),第37—39页,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赛义德(1999):《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盛宁(1997):《人文困惑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

汤普金斯,简(1986):《“印第安人”:文本主义、道德和历史问题》,《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张京媛主编(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30—254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Vol.33No.7 Jul.2012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失衡现象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受了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启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仅研究与帝国、殖民活动有关的翻译实践,更是逐渐把触角探到翻译活动背后,探究文化霸权对翻译活动的操纵。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在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体系的解释》中认为后殖民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原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开始之后,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三是研究20世纪末征服者的文化是如何让被征服文化屈服的,被征服文化是如何适应、抵抗征服者文化。”[1]从罗宾逊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后殖民翻译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压迫与反抗的文化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下,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强势国家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违背弱势国家、弱势文化的意愿,对其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导致文化间话语权的不平等,造成弱势文化的“失语”,这一现象在翻译作品数量上可见一斑。根据韦怒蒂的统计,自1984年全世界译自英语的书籍达到22724本,译自西班牙语的书籍为839本,译自阿拉伯语的书籍为536本,译自日文的为204本,而译自中文的仅为163本,比例严重失调[2]。和英语相比,欧洲语种明显处于劣势。而中文与英语相比,差距更加悬殊。译著数量上的差距反映出弱势国家的文化向外传播不多,主要是大量吸收外国文化,这必然导致文化失衡。西方世界可以利用其文化作品,向第三世界输出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文化失衡现象也会导致某些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屈从。一些弱势文化为了摆脱所谓的野蛮落后状态,极力迎合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的这种媚外态度,只会加剧文化失衡,加速弱势文化的萎缩和消亡。因此,在后殖民翻译语境下,揭露强势文化的侵略性、保护弱势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翻译中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 蒂莫志科(Maria Tymoczko)和根茨勒(Edwin Gentzler ) 合著的《翻译与权力》中指出:“翻译不仅仅像语言活动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有着或大或小的权力操纵。反过来,翻译又建构特定文化的权力结构。“[3]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 - nett)在其著作《翻译、历史与文化》中也把权力关系放在翻译 研究的核心地位。那么权力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不仅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实力,还要利用相关知识。而翻译又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翻译就成为权力的工具[4]。权力对翻译的影响最为著名的例子是英国皇室代表与毛利人签订的《怀塘伊条约》,该条约由一名英国传教士翻译成毛利语。为了诱使毛利人签订该条约,他在翻译时用到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由于传教士的刻意翻译,毛利人的很多权力都被忽略。这项条约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权力运作,体现强势者依靠强势地位,借助翻译手段对弱势群体的支配和控制。翻译成为这项条约强加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体现了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体现的是赤裸裸的权力关系,强国对弱国的操纵显性地体现在其行动当中。但是翻译活动却是一种温文尔雅、不彰不显的实践活动,体现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了大规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潮。鲁迅在翻译中强调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即使译文读起来诘曲聱牙,也要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他在《域外小说集·序言》中说:“《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名人译本。特收录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这在讲究忠实通顺的现代翻译者看来,似乎很难理解。但是该翻译原则是根植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开始提倡民主、科学的社会环境中的。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急需找寻促进中国进步的方法,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理念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鲁迅的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西方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文化中探寻救国图存的方法,这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先进文化向心力作用。一种文化吸引着另一种文化效仿、学习,这背后就体现了权力的隐性作用。 翻译是权力关系实施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抵抗权力关系的有力武器。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清政府软弱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卫梦舒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考查翻译实践活动,认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行动本质,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操纵。本文着重探究后殖民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旨在寻求反对文化霸权、促进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研究;文化;权力;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184-02 184--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

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2期 (总第47期)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 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 对Pocahontas的想象 毛思慧 杨 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1) 摘要:欧美民族中心主义与近几百年来的种族主义、历史偏见、性别歧视、殖民现实和文化霸权密切相关,要对它进行反思并进而思考我们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展示欧美主流“知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之同时,在文化批评工作者中培植发展作为文化抵抗的阅读策略。本文将批判地运用部分“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影片《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这一“历史人物”的重新想象,论述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等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种族;发声;文化挪用 Abstract:The r eading of“foreign”texts is but a cr oss-cultur al event.This paper,while critically e mploying some contemporar y post-colonial fe minist theories fro m critics such as Edward Said and bell hooks,analyzes the Euro-centr ic and hegemonic re-imagination of Pocahontas in popular Disney film Pocahontaswith a focus on ethnic ity,articulation and cultural appr opriation.It calls for a mor e balanc ed albeit critical(re-)reading of Western cultural pr od-ucts in the post-colonial cultural context. Key words:post-colonial;ethnicity;ar tic ulation;appropriation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对“外国文本”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仅仅是在两种语言文字所构建的空间里获得美感与快乐,而且也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的活动:是两个灵魂、两类意识、两种文

看电影学管理的推荐影片

hothot看电影学管理的推荐影片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0-04-03 1. 企业管理:推荐影片 《兵临城下》,主题:企业管理之道 《斯通家族》,主题:企业空降高管,梦魇的日子 《一球成名》,主题:给企业选育人才的启示 2. 领导力:推荐影片 《卡特教练》,主题:打造团队领导力 《拯救大兵瑞恩》,主题:一线团队需要的领导魅力 《教父三部曲》,主题:给企业接班人实战教案 3. 团队建设:推荐影片 《偷天换日》,主题:管理中的环节分工 《云梯49》,主题:创建有凝聚力的团队 《乐鼓热线》,主题:团队的节奏 4. 商业之道:推荐影片 《墨攻》,主题:给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的提示 《穿普拉达的女王》,主题:职场中有的,校园中没有的。 再推荐几部电影: 1. City of God 这是一部巴西电影,讲青少年在罪恶中成长的,非常震撼。另外巴西出的还有: central station, the house of sand 都是很好的电影。 2. Kolya 是捷克电影,其情节和艺术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捷克电影很少受到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约束,(看了捷克作家卡夫卡,米兰.昆德拉的书就会感受到)捷克出的电影还有:Zelary, Up and down, Divided we fall...都是很值得看的电影。 3. The shore (Bereg) 苏联电影,国内翻译是“岸”这绝对是和“走出非洲”“齐瓦格医生”“魂断蓝桥”等经典电影齐名的好片子。其导演还出过“Teheran 43”(德黑兰 43年)也是非常好的。此外,苏联近期出的还有:The Italian, Burnt by the sun...。 The return 艺术手法很好,但情节有点晦涩。 4. Les Destinees, A very long engagement 都是法国片,场面大,值得看,但算不上是一流的,My wife is an actress 是喜剧片,也不错。 Baise Moi, Irreversible 国内称为色情片,其实这两部片子,都是以女子被侮辱作为平台,来表达电影拍摄技巧和艺术展现手法的,很值得一看。 5. The edukators 德国片,故事情节和艺术水平都是一流的。 6. Turtles can fly 土耳其电影,是一部了解库德族生活的好片子。其导演可能和李安一样人,在美国,拍的外国事。另外还有一部土耳其电影:Distant 也不错。 7. Fireworks wednesday, Kandahar, Crimson gold 都是伊朗电影,虽不是一流的,但很清爽,值得回味。 《勇敢的心》还有《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第一滴血》有机会可以看看电视剧《大染坊》《亮剑》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_读_翻译与帝国_后殖民理论解读_

语言文学 解读小说语言应用 ● 黄 滔 徐刚 赵婉彤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 ——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黄滔 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之下,这是近十几年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研究的新角度。道 格拉斯用独到的角度展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脱离其宗主国后面临的新问题—即在文化和翻译 上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的受前殖民者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 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 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 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 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或不自觉 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 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 “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文化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 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 (Douglas Robinson)于1997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 国内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两本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 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随着研究的深 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 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年第1 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 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等。 二、后殖民主义系统分析 道格拉斯(1997)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的解释》中对后殖民系统分析并归类为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在20 世纪下半叶殖民地怎样适应、抵抗和超 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因此,后殖民指殖民主义结束以后的文化状态; 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 治开始之后,从16世纪起到现在殖民地怎样适应、反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因此,后殖民指殖 民主义开始之后的文化状态;三是研究20 世纪末期所有的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 关系,主要指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应、冲突和抵抗,因此,后殖民也包含当代的政治和文化 的权利关系。罗宾逊认为翻译作为殖民的渠道到翻译作为避雷针为殖民主义崩溃后拯救文化 的不平等性,再到翻译作为非殖民化的渠道阶段,这些阶段在叙事上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 关:在过去,翻译被用来控制教育和塑造殖民地人,现在,翻译依然在后殖民性的政治和文 化的多样性中保持着急剧上升的趋势。罗宾逊认为翻译在目前阶段在殖民和非殖民化方面的 作用依然很明显。 三、理论局限性 本书堪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作者将着眼点放在翻译在帝国主义控制美国、印 度和菲律宾过程中的作用,所选论著也是以英国和印度后殖民关系为主要题材。关于亚洲其 他国家和非洲的后殖民翻译状况鲜有关注。对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及其对翻译68

音乐赏析《风之彩》

《风之彩》 .《Colors of the wind》音乐赏析 《Colors of the wind》是动画片《风中奇缘》的主题曲,是斯尼公司请得艾伦.曼肯 (Alan Menken)出马,这次为《风中奇缘》(Pocahontas)配乐,丝毫不减大师功力;填词由两获格林美的奖斯蒂芬.舒瓦兹(Stephen Schwartz)操刀;主唱则请来范妮莎.威廉姆斯(Vanessa Williams),使片中那种深沉的感伤、却又自由新生的浪漫气氛展露无遗。风之彩(Colors Of The Wind)也因此获得了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 中文《风之彩》是由辛晓琪演唱,也是为动画片《风中奇缘》的主题曲,歌词的中文翻译加上颇具中国声音色彩的演唱,给人带来别具一格的感受,听风的歌,赖如明珠的文字,讲述的是一段历史。似曾相识,那段闭上双眼,听着风声的时光,吮吸着万物之息,伸出双手,我想那一刻,声音的魅力就充分的展现出来,我们的心神,会随音符的跳动,早已飞向未知的远方。 一般来说,乐器或人声的频谱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歌曲的音质,除此之外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层次感,透明感,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等也决定着歌曲的音质。 歌曲《Colors of the wind》之所以被周多人喜爱,其主要方面它的音乐的空灵,飘逸。这与歌曲本身主题是相应的。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是笛、奥卡里(埙)等管乐器,或者是鼓、摇响器等打击乐器。管乐器中,最流行的是竖笛,用竹、芦或粘土焙制,还有排箫、鼻笛

等。其歌曲中就使用了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我们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歌曲。从歌曲的音质上来说,歌曲《Color o f the wind》层次感特别强,乐器配乐层次分明,有一种清澈见底的感觉。音乐的清晰度比较好,配合着歌手的细腻歌声形成了一种天然浑成的感觉。声音松弛有力,不发紧,高音细腻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 歌曲《风之彩》的感觉又是另番景象,辛晓琪的演唱与演唱的风格和技巧完全不同,但都唱出不同的味道。歌曲的的各声部比例协调,平衡,立体声左右声道的一致性比较好,其次,歌曲的中低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适合,有一种温暖和舒适感,声音有弹性。另外这种颇具中国风的演唱,声音逼真,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和谐而又层次,整体感强。最后。声音空间感很强,听到此歌以后,给人一种飞的感觉,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的游荡。 音乐的真谛在哪里?在我们欢乐的笑声中,更在我们失意的叹息里。而后者更让人扼腕叹息,感同身受。风中奇缘的动人之处不在于真的音色多么优美,旋律多么动人,而在于音乐和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合,让你在听音乐的时候不由得在脑海中呈现出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和探险家 John Smith交往的一幕幕,有甜蜜有苦涩,更多的是离别惆怅。其实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欢快的东西总容易忘记,而记住的多半是悲伤的那些情节。哀而不伤的曲风让人记住了这部电影和那些过往的故事。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6317802.html,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作者:左苏皖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2期 摘要: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流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把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行为或文本行为。后殖民翻译理论戳穿了语言乌托邦的神话。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 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 下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暴力政治” 翻译伦理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后殖民翻 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 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后殖民主义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尼兰贾娜说:“所谓后殖民图景指的是百家争辩、竞相解释或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翻译建构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近年来,随着后殖民主义思潮逐渐渗入翻译理论界,许多英美翻译理论家开始对蕴涵于翻译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予以关注和重视,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 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热点问题。例如,1997年,著名的美籍芬兰裔翻译家道格拉斯·罗宾逊出版了《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阐释》;1999年,美籍爱尔兰裔比较文学教授玛利亚·铁木志科出版了《后殖民语境的翻译:早期爱尔兰文学的英译》,英国著名的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印度新德里大学的英语教授哈里什·特里维德合编了一部论文集《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2000年底,加拿大翻译学者雪莱·西蒙和保罗·圣皮埃尔合编了另一部关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论文集《改变术语:在后殖民时代的翻译》,等等。这些论著直接关注和审视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翻译在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建构和解构 过程的作用,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西方翻译界的最新理论探索。 二、后殖民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比较

看电影学管理

看电影学管理-1 (2010-03-19 18:09:20)转载 分类:管理与培训 标签:看电影学 管理 团队领导力 销售高手 销售队伍管理 大客户关系 教育 前面有谈过《看电影学销售》,那么,作为管理者,培训是不上也有很大的兴趣呢?其实不然,所以,也谈谈《看电影学管理》。 今天我们来一个“五看与五学” 1.看《卡特教练》学“打造团队领导力” 2.看《利欲两心》学“打造销售高手的教练” 3.看《优势合作》学“把握挑战中的销售队伍管理” 4.看《兵临城下》学“打造卓越的团队中层管理者” 5.看《甜心先生》学“大客户关系销售” PS:看电影类的学习其实是有一系列产品的,如:看电影学服务营销、看电影学品牌、看电影学接班人、看电影学企业用人……

一看《Coach Carter》(又名:《铁血教练》或《卡特教练》)学“打造团队领导力”简介如下:

看这部电影需要思考的10个问题: 1.如何树立成员的自尊? 2.如何快速建立威信? 3.如何治理棘手成员? 4.如何处理集体错误? 5.如何阻止下滑的认输心态? 6.如何激励成员的意志? 7.如何调动所有成员的斗志? 8.如何动员成员的集体态度? 9.如何找到提高业绩水平的关键点? 10.如何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

应用指导: 1.应用在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技能提高上 2.用途是直接针对企业的基层,尤其是高度需要凝聚力的团队,“共同迎接 一个目标的团队”的成员们,通过这个电影,可以获得持久性的启发,并对个 人行为产生深入影响。 管理团队中最希望具备的工具是什么? 1.有足够的权威,从而容易得到尊重,容易实现自己的工作布置和规划布局。 2.有足够的资源,从而容易通过对资源的分配来使自己的工作容易展开。 3.有足够的信息,从而容易充分掌握团队成员各自的心理动机,以及各自的实力, 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工作计划。 4.有强大的合法权力,一旦遇到严重的挑战,可以依靠最后的底线,合法权 力来巩固自己必须具备的,以及经常需要使用的合法权力,从而保证对团队命令的 有效执行。 你最深的恐惧是什么? 我们最深的恐惧是不可限量的能力。让我们害怕的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我们的光亮。 这段回答实际上取自美国以精神激励著名的作家威廉姆森女士在《从爱回归》的 著作中的精彩段落。影响了无数普通的美国人,是美国有精神追求的人的一本最基 础必读物。 影片在情节发展到最关键的冲突时刻让最有争议的球员说出了这段话,引发了随后美国新闻媒体对这个电影的高度评价。也从而奠定了真实的卡特在美国社会 的影响力。这段仅仅40秒钟的话是这个影片的灵魂。 二看《Two for the money》(又名:《利欲两心》或《豪赌师徒》)学“打造销售高手的教练” 简介如下:

风中奇缘经典台词对白爱情电影英文独白

风中奇缘经典台词对白爱情电影英文独白 《风中奇缘》剧情介绍: 瑾瑜原为被狼群抚养的女孩儿,在大漠中流浪的她被汉人阿爹所救,后随之学习汉族的诗书谋略,与部族的王子们一起长大。瑾瑜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和阿爹回到南朝,可惜边关一场风暴般的政变,阿爹郁郁而终,瑾瑜再度流浪于大漠。 之后,瑾瑜遇见了从建安来的莫循和卫无忌。在两人的影响下,瑾瑜改名为莘月,踏上了建安的土地。莫循温文尔雅、月朗风清,莘月对他情根深种,甚至不惜为此跳入了南朝诡谲难测的政治漩涡之中,无奈莫循因为身有腿疾,不想拖累莘月,只有狠心拒绝;另一方面,英姿勃发的将军卫无忌对莘月一片痴情,一直在莘月身边守护着她。 莫循的多次拒绝让莘月心灰意冷。放弃建安的一切,伤心的莘月回到大漠。恰逢卫无忌在边关保家卫国,多番奔波终将莘月寻回,两人在战场几番出生入死,感情逐渐加深,莘月答应嫁给卫无忌。回到建安,莘月面对两个痴心付出的男人心中煎熬,奈何已经认定,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最后在一场战事中,卫无忌受伤中毒。为了成全莘月与卫无忌,莫循不惜以双腿残废的代价以身试毒,最终孤单归隐而去。 《风中奇缘》经典台词 卫无忌:既然我在,长安城没有人能伤害你! 卫无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卫无忌:即便是行军打仗,也有错失的时候,但只要及时纠正,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往正确的方向去,什么都可以追回来。 卫无忌:一回长安立即成婚,否则迟早忍出病来。 卫无忌:你绝望放弃时选择离开,我心死时也许也会选择放手,可也许是绝不放手。 卫无忌:危难识人心,一辈子能交几个托付生死的朋友,痛快淋漓地活一场,什么都值得。卫无忌:这世上只有你,我从没有打算提防过,甚至一开始就盼着你能走进我心中。说来也奇怪,从小出入宫廷,我其实是一个戒心很重的人,可却就是知道你值得我用心去换,

后殖民主义

Much valuable work has been done in terms of theme study.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given out insightful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 contrasts between love and hatred,humanity and inhumanity, the inevitable death, and anti-heroism proposed by Marek Vit; other themes such as anti-war, illogicality of human beings, fatalism, alienation and desolation, destructiveness of war, etc. have been carefully studied, presented by several literary websites such as https://www.360docs.net/doc/056317802.html,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056317802.html,. Besides, in “Thoughts in Slaughterhouse-Five” written by Wu Congju, the author reveals one of the themes-war. Zhao Xiulan digs into the text and giv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to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erms of the novel?s structure, many efforts have been given to the fragmentary and circular structures represented by the scholars such as Jason Dowley and Wayne McGinnis. Except all these, the postmodern techniques employed in the novel also have been heavily explored. Black humor, de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novel 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a new one have been analyzed by many scholars, both internationally and domestically. Professor Yang Renjing and other Chinese scholars set us an good example in their book “ The American Postmodern Fiction”. However, I do not think they have covered all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s concentrating the study of Slaughterhouse-Five. And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explored. After a hard reading and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Slaughterhouse-Five, I have developed a position which enables me to approach the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tragedy. This thesis will try to dig into the text and find the tragic elements. Besides, the creation of those tragic elements will also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efore the argumentation, the views of modern tragedy are to be carefully analyzed. It is just according to the views of modern tragedy that we can prove that there do be tragic elements in the novel and gives a reasonable study of those tragic elements. Conclusion From the discussions above, we know that tragedies have gone through profound changes with the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Entering the modern period, thematically, the tragedies of lofty heroes are changed into the living tragedies of small figures; the expressions of the tragic meanings changes from internal conflict to the tragic feeling of the subject to the living alienation; irony is changed into the theme. The carrying of this modern concept of tragedies makes the whole western modern literature tragic. The tragic elements are aesthetic qualities in all literary forms. The tragic atmosphere can also permeate in novels. Vonnegut?s novel Slaughterhouse-Five is just a good example of modern tragedy. As a novel finished in 1960s, it deeply exposes the tragic essen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Vonnegut, a veteran from World War II, fully discloses the destructive forces of war caused by the inhumanity among human beings. He worries about man?s alienation and desolation. Moral decline and spiritual crisis are t he trag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western world. Man?s life is absurd. In order to expose all these, Vonnegut combines two kinds of nonlinear structures to stress the tragic elements. His use of two metaphors for death strengthens the tragic atmosphere. Besides, two analogies with The Children’s Crusade and The Pilgrim’s Progress deepen the tragic themes of the novel. As a postmodern fiction, Slaughterhouse-Five is not only an antiwar novel but also a tragedy in which moral decline, spiritual crises, inhumanity, destruction of the war, and de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deeply revealed. 当代文化研究 1970年代之后,西方的“文化研究”从早期对工人阶级及其亚文化的关注扩展开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性别、种族、阶级等文化领域中复杂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等问题上,关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以及媒体在个人、国家、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意识中的文化生产和建构作用,运用社会学、文学理论、美学、影像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论来研究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2.后殖民主义概述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特质可以归纳为: 3.帝国主义的话语霸权 西方特权视角下的世界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 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2、后殖民主义的发展 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时间一般认为在19世纪后半叶就已萌发,其理论自觉和成熟是以赛义德的《东方学》(1978)出版为标志。在他之后,出现了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重要理论家。斯皮瓦克将女权主义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为一体,并以自己的边缘境地出发,探讨“属下”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书写问题、第三世界妇女命运、文化霸权与帝国主义批判等问题,体现了跨学科的广阔视野和富有批判性的批评实践。霍米巴巴则从法农的理论出发,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武器,对“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存在差异和文化殖民的权力运作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话语的文化研究方式,重视文本、他者形象、文化身份的“含混”性,对当代文艺理论产生一定影响。 其后,英格兰的约翰汤林森和其《文化帝国主义》,开始了对后殖民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全球资本主义和现代性话语的批判,从多维文化权利层面,分析揭示出文化殖民主义的内涵和历史走向。近年来,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关注并汇入后殖民批评思潮中,如英国的伊格尔顿,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詹明信),尤其是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研究,为后殖民批评注入了活力。此外,文化殖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在罗伯特杨的《白色神话:写作史与西方》、特里的《妇女、本土、他者》、莫汉蒂等编的《第三世界妇女与妇女主权政治》都以自己独到的简介使后殖民主义理论具有更全面的理论形态。同时,非洲、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有一大批从事文化、文学、哲学研究的

看电影学管理(卡特教练)

“看电影学管理”教学案例 从《卡特教练》学团队管理 -----郑欣 影片简介 里士满高中篮球队原本从未在任何比赛中获胜,是一支屡败屡战的队伍,这一切在卡特执教之后发生了变化。他相信这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可以成为最优秀的篮球队,所以他要求队员和他签定一个协议,约定如果队伍不团结或是成绩不佳就不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 在卡特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开始走上坡路,最后成为无人能敌的常胜王。但是在1994年举行的国家锦标赛上,队员们的表现却十分不尽人意,这让卡特教练沮丧不已。 1999年1月4日,他突然关闭了训练馆,禁止那些没有通过年级考试的队员进入训练馆,并且不让队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此举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一时咸了大众议论的焦点。有人赞赏他视篮球为生命的品格,但更多的人对他的举动表示不解,甚至是批评。与此同时,许多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永远的改变。 《卡特教练》在美国首映的时间是2005年1月14日,头四天就获得票房收入2 600万美元的佳绩。这是根据美国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现实生活中,卡特教练在1997年开始执教里士满高中篮球队,到1999年就将这支默默无闻的高中球队带进了全美高中联赛。在执教期间他将中学球场临时关闭的举动成为全国新闻,他对球员学习成绩的要求也是美国体育运动史无前例的严格要求。他在获得社区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强烈反对。2002年以后,他声名鹊起,成为影响美国10个著名的黑人之一。他现在在美国各中学、大学以及企业里进行巡回演讲,演讲的酬金是3万美元,演讲的主题从成功职业发展的五个基本步骤到团队激励取得成功的核心前提,从为团队设定可视奋斗目标到凝聚团队的关键核心技巧等。他将团队的成功牢牢捆绑在每一个成员身上,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命运都被紧紧地锁定在团队整体的表现上。 无论是被提拔为一个团队的主管,还是进入一家新的公司,或者是被任命为一个部门的经理,只要是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首先都必须清楚,与以往仅仅提高自己个人的业绩不同,作为管理者不再是尽人之力了,而应该是到了尽人之力的阶段了。 管理团队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可以参考的图书有很多。然而,当我们忙于企业中各种重要的、紧急的任务时,掌握团队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知识的重要性往往就被排到了最后,因此学习如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这件事情也就成了最容易被挤掉的事情之一。我们所强调的就是通过电影的形式来协助管理者采用形象化的方式,以高效率的方式来掌握一种现实中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直接应用于团队管理的技能。 让我们看这部《卡特教练》吧。 无论你是否看过这部影片,在我们详细解读之前,请先思考10个问题: 1.如何树立成员的自尊? A. 从称呼、着装开始矫正一个人的行为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文档大全 文档大全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文档大全 ?工作范文 ?求职职场 ?表格模板 ?总结汇报 ?经管营销 ?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外语考试 ?资格考试 ?教学研究 ?游戏攻略 您的位置:所有分类高等教育文学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 2003年1月第19卷第1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Jan.,2003Vol119 No.1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李红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提要:,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 关键词:翻译研究;后殖民视角;;中图分类号:H059-3831(2003)01-0105-05 studiesfromapostcolonialperspective LIHong2man Abstract:Intraditional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ishypothetically abalanceddialoguebetweentwocultures.However,powerdifferentialsbetween hegemonicculturesanddominatedculturesareperpetuatedinthepostcolonialc ontext.Theinequalitiesbetweenculturesthusmakebalanceddialoguesquitean illusion.Translationstudiesinthenewmillenniummustattachgreatimportanc etopowerdifferentialsandhistoricalcontextsunderlyingthetranslatedtext s.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postcolonialperspective;culturehegemony;p owerdifferentials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兴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旧殖民主义土崩瓦解,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了后殖民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即南北关系的产生和南北双方的严重对立,是二战后国际上极引为注目的现象。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没有使南北不平等得到缓解和削弱,结果相反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日益边缘化,而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宰者。国际政治经济割据中的不平等和登记模式依然根深蒂固,而同时也随之形成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强制性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则只能被动地接受。”(王岳川, 1997:159)。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异军突起,从 文化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被表述(张京媛,1999:4-5)。 尽管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已经指出“任何两种语言,纵有相似之处,也不足以代表相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社会,各自处于不同的世界,而不是相同的世界却只是贴着不同的标签而已”(Sapir,1956: 69),然而传统翻译研究却一直假定不同的语言系统 存在着理论上的等值,认为翻译是在具有平等地位的两种文化之间通过自由交流信息的方式进行的。例如,凯利声称,翻译情境就是一种达到“你我之间的平 (Kelly,1979:214);斯坦纳认为,忠实的译者衡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