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绎之《渔舟唱晚》的意境和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8463824.html,

古筝演绎之《渔舟唱晚》的意境和技巧

作者:耿苡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4期

摘要:古筝是各种艺术演绎中最为主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古筝的主要特点是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因此将其形象地称之为“众乐之王”或者“东方钢琴”。《渔舟唱晚》就是一首典型的古筝曲,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渔舟唱晚》的演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古筝演绎的技巧以及意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期望能够对古筝演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古筝意境演绎技巧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古筝的专业性创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专业性的创作发展使得其在更多的作品中扮演着很大的作用。专业化的发展不仅仅使古筝的演绎题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扩展,同时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古筝演绎的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渔舟唱晚》中的古筝演绎成为最为典型的待变之一,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其演绎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探讨古筝这种音乐器具在艺术演绎中的演绎意境和演奏技巧。

一、《渔舟唱晚》的创作

《渔舟唱晚》是最为典型的古筝曲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渔舟唱晚》是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创作的一首筝曲,其主要的创作素材是我国古曲《归去来辞》,作品中重点描述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从创作以来,以其典型的河南特色的,在当时我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渔舟唱晚》的名字来自于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乐曲使用古筝独奏展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渔舟唱晚》的创作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通过艺术形式的演绎展现了当时我国社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二、古筝曲《渔舟唱晚》的结构调式特点

(一)《渔舟唱晚》的结构特点

古筝曲《渔舟唱晚》整个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共同演绎了一种和谐欢快的画面意境。

第一部分:是整个乐曲的“起”、“承”两个段落,乐曲开始是4/4 拍子的慢板,这与乐曲所描述的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是完全相符的,充分体现了古筝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