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摘要】采用MMCS(多维多向归因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以及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98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和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作了测量分析,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倾向于把成功的人际关系归因于内部原因(能力和努力),把失败的人际关系归因于外部原因(情境和运气)。2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大学生在人际归因上有显著的差异。3人际关系归因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的人际关系归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社会支持

1 问题提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充满了机遇,但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大学生要面临诸如学业、人际关系、就业、考研、经济、环境适应、竞争等多方面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则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河北大学就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对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12所高校12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对的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1]。所以大学生能否对人际关系的成败进行合理归因,会对以后的人际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个体能否积极主动地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获得(或感受到、利用)更多的社会支持,来缓解各种心理压力、消除烦恼等,否则,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而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本研究所要研究的主要的问题有:

第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特点;

第二,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

第三,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1.1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归因理论是人际知觉的一种观点[2],它基本上着重我们怎样知觉自己和他人。所谓归因,指的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对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过程。归因虽然是人的认知活动[3],

是判断和推论的过程,但是不同的归因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具有动机的作用,这种作用产生于归因所包含的评价成分,所以说个体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于何种因素,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4](F.Heider)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次提出了归因理论,并做了很多的研究,提出了归因的两种思路,一是内在归因,一是外在情境归因。韦纳(B.Weiner)、弗里兹(I.Frieze)等人于1971年在同意海德所提出的把归因划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一纬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纬度,这就是有关稳定和不稳定的稳定性纬度

Weiner将原因分为三个纬度[5],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原因源(行动者内部的或外部的),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可控性(可控和不可控),Weiner的研究证实了这些原因纬度都具有心理学的结果,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是期望和情感。原因稳定性影响着未来的成功和期望,转向情感方面的后果,成功的期望助长无望或失助的情感。此外,原因的定位影响自尊和自豪。最后,原因的控制性也影响着情感——个体失败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产生内疚,而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产生羞愧,例如一个人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这一稳定性原因,那么在今后类似的活动中,有充分信心保持成功的结果;若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等不稳定性原因,那在今后的成功结果就会改变,因而对成功不抱希望。当人们把成功或失败结果归因与内部原因时,会增强或降低自我尊重和自我评价方面的情感;反之,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时,自尊感不受影响。

1.2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理论

1.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6],但是其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操纵和定义这个概念,总的来说,社会支持这一概念涉及到社会关系的三个方面(Elisabeth.h.m等人)[7]:第一,社会支持应在社会关系的数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定义,而不是孤立的。第二,社会支持的互惠应表现在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的结构中。第三,社会支持最常见的被定义为社会关系的质量,如社会关系所提供的情感关注、理解、照料、工具、帮助、信息、喜爱的程度,这三个关于社会支持的观点,虽然需要做些区分,但是它们都是紧密相关的:社会支持要有一个结构和发挥社会支持的功能(心理保健),首先得存在社会关系。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的参与,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

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的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受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8]除此之外,肖水源还提出,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应包括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并且编制了社会支表持评定量。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定义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9]。

1.2.2社会支持和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Derklieim就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15];美国学者(Frasure_smith N等人)的研究表明[16]社会支持对抑郁等导致的死亡率有缓冲作用。国内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慧民[10]的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其心理健康问题越多,反之亦然。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来自兰州某高校本科生298名,被试及其主要特征变量见表1

表1 被试特征变量表

人数百分比(%)

性别男151 50.7 女147 49.3

学科文科170 57.0 理科128 43.0

城乡城市80 26.8 农村218 73.2

年级一年级87 29.2 二年级77 25.8 三年级80 26.8 四年级54 18.1

是否独生

独生44 14.8 非独生254 85.2

是否为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60 20.1 非学生干部237 79.6

2.2研究工具

2.2.1 多维多向归因量表

本研究使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分量表来评价大学生的人际归因倾向,分量表共24题.量表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论,将归因分为原因源(内控/外控)、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可控性(可控/不可控)三个纬度(见表2)。研究表明,MMCS量表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系数r=0.728,克朗巴赫系数a=0.627.

表2 Weiner归因理论结构

原因源

内部外部

能力努力情境运气

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性不可控可控不可控不可控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本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8],共10个项目,包括四个纬度,即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该量表已被国内外用于多项研究,问卷设计合理,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本研究对量表一些项目进行了修订:将第4题“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中的“夫妻”改为“恋人”,同时删去“儿女”一栏,第6题和第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同时增加“父母”一项。量表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系数r=0.708,克朗巴赫系数a=0.719,说明修订后的量表仍具有较高的信度.

2.2.3 测试过程

将人际归因量表和社会支持平定量表编排于一张问卷中,分别有指导语。在征得任课教师的同意的情况下,在课前5分钟由研究者本人以班为单位进行匿名施测,测查被试人数318人,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为93.7%。

2.2.4 数据管理和分析

运用SPSS11.5社会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 结果

3.1 全体被试在人际归因上的得分见表3

表3 全体被试在归因量表各纬度上的得分分布(M±SD)

能力努力情境运气

成功 6.86〒2.52 7.73〒2.72 6.53〒2.58 5.44〒2.98

失败 4.83〒2.72 4.49〒2.82 5.96〒3.04 6.61〒2.98

3.2 归因各纬度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4

对各原因源的平均数进行相关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成功人际关系归因时,取向是:努力>能力>情境>运气(p<0.05),失败时归因取向是运气>情境>能力>努力(p<0.05),这就是说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成败归因时把成功的人际关系倾向归

因与内部的因素(努力、能力),而失败时倾向于外部因素(情境、运气)。

表4 归因各纬度的相关样本的差异检验

t p

能力成功努力成功-4.947 .000 情境成功 1.665 .097 运气成功7.045 .000

努力成功情景成功 5.650 .000 运气成功10.093 .000

情境成功运气成功 5.707 .000

能力失败努力失败 2.021 .044 情景失败-4.915 .000 运气失败-8.896 .000

努力成功情景失败-6.349 .000 运气失败-10.606 .000

情境成功运气失败-3.607 .000

注:“能力成功”是指成功时能力上的归因倾向,余同.

3.3 各类样本在归因量表上的分数分布见表5

3.4 各类样本在归因量表上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6

表6 各类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t)

人际归因分量表(24题)

能力努力情境运气

内向性外向性成功失败

性别.311 1.251 1.560 2.529* -.610 -.321 .723 -.055 2.153* -.073

学科-1.096 -2.693 -.707 -1.430 .132 .234 -.113 .981 -2.207 .442

学干-1.446 -1.460 .768 -.356 -.133 .353 -3.011** -.010 -.918 -1.030

城乡 1.508 -.751 1.540 -1.017 1.204 -.025 -.200 .678 .430 .566

独生.343 1.245 .777 -1.299 1.797 1.226 1.890 .326 .381 2.072 **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p<0.01)* 表示在.05水平上显著(p<0.05)

对各类样本在归因量表各纬度上的平均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年级采用方差分析(表7),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在城乡(住地在城市还是农村)、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学科(文科和理科)、不存在显著差异,年级上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均大于0.05)内向性归因在性别上有显著的差异(t=2.529,p<0.05),结果进一步表明,失败时男生比女生在努力上的归因倾向更大;学生干部在成功人际归因时,非学生干部在运气归因上比学生干部的倾向要大(t=-3.011,p<0.01)。

3.5 各类样本在社会支持上的得分分布见表8

3.6 各类样本在社会支持各纬度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9

通过对社会支持各纬度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年级采用方差分析(表10),结果表

高承海 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6

表5 各类样本在人际关系分量表上的分数分布(M ±SD )

表7人际归因各纬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方差分析)

能力成功 能力失败 努力成功 努力失败 情境成功 情境失败 运气成功 运气失败 内向性 外向性 F 2.274 2.103 1.088 1.560 0.443 0.479 0.078 1.936 2.829 0.535 P

0.080 0.100 0.354 0.199 0.722 0.697 0.972 0.124 0.059 0.583 组内

平方和 1842.60 2148.17 2169.49 2330.69 1968.74 2737.34 2629.53 2002.81 15144.14 16339.02 均方 6.267 7.707 7.379 7.927 6.696 9.311 8.944 6.812 51.511 55.575 自由度

294 294 294 294 294 294 294 294 294 294 组间

平方和 42.75 46.09 24.08 37.09 8.90 13.39 2.106 39.57 437.20 89.21 均方 14.25 15.36 8.03 12.37 2.97 4.46 0.702 13.19 145.73 29.74 自由度

3 3 3 3 3 3 3 3 3 3 总体

平方和 1885.36 2194.27 2193.58 2367.74 1977.641 2750.73 2631.64 2042.39 15581.35 16428.23 自由度

297

297

297

297

297

297

297

297

297

297

样本类别

容量

人际归因量表(24题)

能 力

努 力 情 境 运 气 内向性 外向性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性别

男 151 6.90〒2.44 5.03〒2.73 7.98〒2.67 4.85〒2.76 6.46〒2.59 5.91〒3.11 5.56〒2.87 6.60〒2.80 24.77〒7.36 24.55〒7.58 女 147 6.81〒2.61 4.63〒2.69 7.48〒2.74 4.03〒2.83 6.46〒2.56 6.02〒2.98 5.31〒3.08 6.62〒2.44 22.97〒7.03 24.61〒7.31 学科 文 170 6.72〒2.51 4.47〒2.59 7.64〒2.68 4.24〒2.66 6.57〒2.67 6.00〒2.98 5.42〒3.00 6.74〒2.61 23.08〒6.95 24.75〒7.42 理 128 7.04〒2.52 5.32〒2.81 7.86〒2.77 4.71〒3.02 6.53〒2.47 5.92〒3.13 5.46〒2.95 6.44〒2.64 24.96〒7.50 24.37〒7.48 学干 学干 60 6.50〒2.13 4.40〒2.27 7.98〒2.90 4.33〒2.88 6.50〒2.21 6.10〒3.03 4.50〒2.66 6.61〒2.48 23.21〒6.28 23.71〒7.23 非干 237 6.96〒2.60 4.97〒2.80 7.66〒2.67 4.81〒2.82 6.54〒2.65 5.94〒3.06 5.69〒3.01 6.62〒2.66 24.08〒7.47 24.80〒7.50 独生

独生 44 6.97〒2.38 5.34〒2.93 8.00〒2.35 3.93〒2.87 7.22〒2.71 6.50〒3.12 6.25〒3.07 6.72〒2.37 24.25〒6.71 26.70〒7.33 非独 254 6.84〒2.55 4.75〒2.67 7.69〒2.78 4.53〒2.81 6.43〒2.54 5.87〒3.03 5.30〒2.94 6.59〒2.67 23.82〒7.34 24.21〒7.41

城乡

城市

80

7.22〒2.10 4.65〒2.58 8.13〒2.74 4.17〒2.45 6.85〒2.57 5.96〒3.01 5.38〒3.12 6.78〒2.59 24.18〒5.22 24.98〒7.36

农村 218 6.72〒2.65 4.90〒2.77 7.59〒2.86 4.55〒2.95 6.44〒2.58 5.97〒3.06 5.46〒2.93 6.55〒2.63 23.79〒7.86 24.44〒7.48

表8 各类样本在社会支持各纬度上的得分分布(M±SD)

样本类别容量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

性别男151 37.25〒5.07 8.80〒2.04 20.82〒3.30 7.63〒1.59 女147 38.29〒5.23 9.54〒2.27 20.96〒3.18 7.78〒1.73

学科文170 37.75〒5.06 9.20〒2.11 20.93〒3.20 7.62〒1.65 理128 37.78〒5.32 9.12〒2.28 20.83〒3.30 7.82〒1.68

学干学干60 39.10〒5.66 9.40〒2.34 21.16〒3.58 8.53〒1.74 非干237 37.45〒5.00 9.10〒2.16 20.85〒3.05 7.49〒1.65

独生独生44 35.65〒5.40 8.97〒2.43 18.88〒3.21 7.79〒1.56 非独254 38.13〒5.07 9.21〒2.12 21.24〒3.22 7.69〒1.63

城乡

城市80 37.47〒5.70 9.56〒2.35 20.30〒3.48 7.61〒1.64

表9 各类样本在社会支持各纬度上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t)

样本类别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0题)

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

性别-1.743 -2.971** -.385 -.796 学科-.050 .290 .261 -1.050 学干 2.214* 0.857 0.677 4.446** 城乡-.563 1.805 -1.830 -.627 独生-2.728** -.592 -4.112** .349

**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p<0.01)* 表示在.05水平上显著(p<0.05)

表10社会支持各纬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方差分析)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

F 0.240 1.917 1.096 0.651

P 0.869 0.127 0.351 0.583

组内平方和1416.14 3056.76 810.13 7888.12 均方 4.82 10.40 2.76 26.83 自由度294 294 294 294

组间平方和 3.46 59.81 9.06 52.36 均方 1.15 19.94 3.02 17.45 自由度 3 3 3 3

总体平方和1419.61 3116.56 819.18 7940.48 自由度297 297 297 297

明,社会支持各纬度在城乡、年级(p均大于0.05)、学科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客观支持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客观支持要比男生多;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在支持总分、利用度上有显著差异,学生干部获得的社会支持比非学生干部多,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要比非学生干部高;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上有显著的差异,非独生子女获得的总的社会支持在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上都比独生子女多,其它纬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3.6 大学生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见表11

表11 人际归因量表各纬度与社会支持各纬度的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能力努力情境运气

内向性外向性成功失败成功失败成功失败成功失败

支持总分.038 -.147* .048 .015 -.008 -.182** -.143* -.255** -.018 -.224** 客观支持-.001 -.071 -.071 -.110 -.020 -.079 -.027 -.193** -.054 -.118** 主观支持.028 -.173** .012 .054 -.008 -.157** -.164** -.238** -.029 -.217** 利用度.064 -.027 .069 .086 .018 -.155** -.090 -.076 .072 -.120* **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p<0.01)* 表示在.05水平上显著(p<0.05)

由表10可见,人际关系归因与社会支持各纬度多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外向性、运气、情境失败(失败时归因倾向于失败)、能力失败和社会支持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外向性、运气失败与客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外向性、运气、情境失败、能力失败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支持利用度只与情境失败、外向性呈负相关,以上表明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相关。

3.8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人际归因上的差异(表12)

先对社会支持总分进行降序排列,然后分出两个极端组,前27%为高分组,后27%

为低分组,再进行高、低分组人际归因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能力

和努力(除能力失败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外)归因无显著的差异,但在情境和运气(除情

境成功)以及外向性上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的在人际归因

上有显著的差异。

表12 社会支持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在人际归因各纬度上的差异(t)

高分组(N=80)低分组(N=80)T值

能力成功 6.46〒2.29 6.65〒2.99 -.444 失败 4.30〒2.38 5.55〒2.95 -2.948**

努力成功7.07〒2.52 7.51〒2.57 .497 失败 4.36〒2.73 4.12〒2.83 .540

情境成功 6.20〒2.68 6.58〒2.69 -.912 失败 5.35〒2.89 6.73〒3.20 -2.873**

运气成功 4.73〒3.01 5.88〒3.16 -2.356* 失败 5.75〒2.42 7.26〒2.39 -3.972**

内向性22.83〒6.19 23.83〒7.5 -.920

外向性22.03〒6.95 26.47〒6.99 -4.024**

**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p<0.01)* 表示在.05水平上显著(p<0.05)

4 讨论

4.1 大学生人际归因特点分析

本研究表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将成功的人际关系倾向于内部归因(即努力和能

力),失败时倾向外部归因(即情境和运气),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1][12],这种内部归因倾向表明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较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是比较积极的归因,但是把失败一味归因于外部原因,则会对以后成功的期望产生影响。Weiner 的归因理论[5]也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又不同的归因倾向,成功时更多的归因与能力、努力等内部原因,失败时更多的归因与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外部的原因。Weiner 认为因果关系的定位,与成就实现中的自尊、或自豪、或自我价值相联系;当个体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时,将体验到自豪和积极的自尊,在成就情境中,胜利完成任务的自豪具有积极的动机功能,指引个体去重复有关指向目标的行动,因而体验到这种情感。在许多的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归因称作自我服务偏差[13][14](Safe-serving bias)。这种服务偏差虽然能让人减少消极的情感体验,毕竟它是一种归因的偏差现象,现实生活中,有些因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自我感觉良好,而一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东怪西怪。

另外,本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归因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生较女生人际关系归因更为内控,表现在失败时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内部、可控的努力归因,这可能与男生的自尊(已有研究表明[17])或自我效能(self-effeicacy)[12]较强有关。人际关系归因在学科、是否独生、年级、城乡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4.2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在城乡(住地在城市还是农村)、学科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性别和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971,p<0.01),与已有相关研究一致[15]这有可能是由性别角色的社会化[6](gender rode socialization)所导致的。一般认为女性相对男性来讲是个弱势群体,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而男性遇到困难时,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不去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干部在支持总分(t=2.214,p<0.01)和利用度(t=4.446,p<0.01)上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这有可能与他们的性格外向,人际交往能力较强,能够主动去寻求支持和帮助,但可能正是由于容易获得支持,反而降低了对支持的感受。因此,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这种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3 人际关系归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人际关系归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以及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在人际关系归因上的差异证实:越是倾向于外部不可控的归因以及失败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能力)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少。研究认为,人际关系归因和社会支持有显著

的相关。这也证实了归因的动机功能和与情感的联系,即归因对以后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影响,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则直接影响着社会支持的状况。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1) 大学生倾向于把成功的人际关系归因于内部原因,把失败的人际关系归因于外部的原因。

(2) 大学生人际归因在性别和是否为学生干部上有显著的差异,在城乡、学科、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3) 社会支持在性别、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独生上有显著的差异,在城乡、学科上无显著的差异。

(4) 人际关系归因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越是将失败的人际关系倾向于外部归因和内部不可控的因素(能力),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少,特别是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江西频道,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2004-07-04 09:46:34

[2] 吴江霖,戴健林等著,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30

[3] 申荷永主编,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64

[4] 林崇德主编,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57

[5] 伯纳德·伟纳著,孙煜明译,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63-349

[6] 施剑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功效学,2003年3月第9卷第1期

[7] Elisabeth.H.M.Eurelings-bontekoe,Renef.W.Diekstra.Psychological di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seeking:A prospective study among primary mental heath care patients. Soc.sci.med.vol.40.8. pp.1083-1089,1995.

[8] 汪响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7

[9]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67-70

[10] 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6月第25卷第3期。

[11] 董圣鸿,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25卷,第3期:375-376

[12] William S.Silver ,response to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lf-effeica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attribution .

[13] 刘薇琳,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81-86

[14] paul J .Silvia ,predicting the interpersonal targets of self-serving attribu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7,333-340(2001).

[15] 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1期:88-91

[16] Susanne Schmidt Pedersen,The role of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social support in distress and perceived heath in patients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53(2002)1171-1175.

[17] 彭欣,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11卷第1期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and social support in college students

Gao Chenghai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Lanzhou 730070)

【Abstract】Multiple dimension attribution (MMCS)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SSRS) were adapted to measure 298 college students in Lanzhou ,and data were analyzed.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th education.The result show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social support college students

附:

大学生人际归因、社会支持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为在您遇到困难与问题时能得到更多、更有效地的社会支持与帮助,我们特意编制了如下问题,

谢谢您的合作!

性别(男—1 女—2) ___年级(1、2、3、4)___年龄(周岁)___

学科(文—1 理—2)___入校前生活于(城市—1 乡镇—2)___

现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是—1 否—2)___是否为独生子女(1-是 2-否)___

一、请阅读下面的句子,看这些情况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您的,“0”表示不同意,“2”表示中立,“4”表示同

意,在相应的括号内划“√”。

不同意0-------1-----2 -----3-----4同意1我是否在社交场合玩的开心,几乎完全取决于在场其他人的个性。()()()()()

2 交朋友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有时我不得不归功于运气。()()()()()

3如果我与他人相处不融洽,说明我没有尽心尽力去交好他们。()()()()()

4 我觉得自己交不到喜欢我的朋友反映出我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无知。()()()()()

5不管我做什么,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我()()()()()

6往往一些偶然事件会使朋友之间产生隔阂。()()()()()

7维持友谊需要尽力推动。()()()()()

8在我看来,与人相处的好是一种技能。()()()()()

9有些人能使我玩的开心,即便当时我并不想与人交际。()()()()()

10根据我的经验,交朋友基本上靠机遇。()()()()()

11如果我听到有人离婚,我会猜测那对夫妇一定是没有尽

心尽力去挽救其婚姻关系。()()()()()12我认为经常感到寂寞的人是因为他们缺乏社交能力。()()()()()13有些人似乎注定就是不喜欢我。()()()()()14我发现没有朋友往往是因为运气不佳碰不到合适的人。()()()()()15以我为例,能否交到很多朋友取决于我是否努力。()()()()()16交到好朋友完全是一个人的社交技巧好。()()()()()17在一个聚会里能玩得开心,我周围必须都是那些懂得如何尽兴的人才行()()()()()18如果我的婚姻能够幸福持久,我不得不说我是非常幸运的。()()()()()19根据我的经验,孤寂是因为你没有友善去待人。()()()()()20根据我的经验,一个人交不到朋友与其社交能力差有着直接的关系。()()()()()21我想不出我是怎么得罪有些人的。()()()()()22我与朋友失和往往起于一些不经意的言语。()()()()()23如果我的婚姻会成功,那一定是因为我为此努力。()()()()()24要不是我有机智和耐心,我是不能和他人保持密切关系的。()()()()()

二、下面的问题反映出你在社会中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合作。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1)一个也没有(2)1—2个(3)3--5 个(4)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邻居很关心您。(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学:(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同学很关心您。(4)大多数同学都很关心您。

5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2)下列来源(可多选)() A父母 B恋人 C其他家人 D朋友 E亲戚F工作单位 G 党团工会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I 其他(请列出)_____ 7、过去,您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2)下列来源(可多选)() A父母 B恋人 C其他家人 D朋友 E亲戚F工作单位 G 党团工会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I其他(请列出)_____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1)从不向任何人诉述。(2)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个人诉述。

(3)如果朋友主动问您会说出来。(4)主动诉述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1)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的帮助。(2)很少请求别人的帮助。

(3)有时请求别人的帮助。(4)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人、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学生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1)从不参加(2)偶尔参加

(3)经常参加(4)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再次谢谢您的合作

2005年4月

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论梅奥地人际关系学说 摘要:乔治·埃尔顿·梅奥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地创始人.年冬,梅奥参加了始于年,但中途遇到困难地霍桑实验,并在此试验地基础上,于年出版了《工业文明地人类问题》一书,正式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本文试从人际关系学说地诞生背景,精要,以及对其思考,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其对现代管理地深远影响. 关键词:以人为本;非正式组织;社会人;提高员工满意度 -、人际关系学说地诞生 (一)顺应了时代地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地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从不同地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地发展做出了卓越地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共同地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地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地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假设社会上地人是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经济收入地“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地仅仅是单一地职工个体或个体地简单总和,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地,枯燥地和过分简单地工作,成了“活机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虽然推行泰勒地科学管理能够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也使工人地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引起了工人地强烈不满,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地发展和科学地进步,员工地整体素质有了很大地提高,高文化和技术水平地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地管理理论已不适应当时地环境,与此同时,人地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地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你,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地重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著名地霍桑实验为其形成奠定了基石 从年到年,梅奥和他地学生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芝加哥霍桑工厂做了有名地由一系列实物组成地霍桑实验,这个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照明实验.通过工厂照明实验,研究者进一步推论认为,在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方面,照明等劳动条件远非人际关系来得重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福利实验.实验者通过改善对工人地福利条件,来检验工人地劳动生产率,后经过分析发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人际关系地好坏比福利措施地改善显得重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电话线圈装配实验.这一阶段实验主要是研究群体地人际关系对劳动率地影响,最终实验证明:良好地人际关系比物质利益对人更加重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访谈实验.梅奥等人从年月开始到年月在霍桑进行了两年多地大规模地态度调查,结果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地效果,工厂地产量大幅度提高.实验证明,监工对工人士气和劳动生产率起着决定性作用,非正式组织地情绪和协作,对于完成组织地目标也有很重要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人际关系学说地精要 (一)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传统地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作是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工作地所谓“经济人”,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单纯追求物质和金钱.但是梅奥认为.人们地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地动机,个人地态度对行为方式起着特殊地决定性作用.人有着一种固有地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地内在动力.人生地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地目标,人工作地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地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地发展.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地组织与管理,按照“社会人” 来对待员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地群体成员,管理者不应只注重工作,还应把注意力放在关心人,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特 占 八 、、 分 析 人文科学系 级汉语言文学班10

邓春丽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摘要】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 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 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正文: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 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 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 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所以当代的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 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其心目中衡量 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不良认知、情绪及人格等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人际关系不好,又会进一步导致原有心理问题的加重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 )与同学交往平淡,缺少知心朋友。 大学,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又觉得自己没有一个朋友。我们可以广泛的认识很多人,可以有很大的交际圈,但多属点头之交,总感到自己缺乏影响力, 没有知心朋友,因而倍感空虚、迷茫和失落。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而且,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易于引起宿舍其他人的不满,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团体需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挑战——远离父母,独自在学校里料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但是从诸多的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和在高校中频发的大学生事故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既可能成为人际吸引的原因, 也可能成为人际障碍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 是造成人际障碍的更直接的原因, 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等, 下面对此进行探索。 ( 一) 认知因素。偏差和投射是由人际认知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方面,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期望。

1. 偏差。人际认知偏差涉及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对某一个体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心理现象即为晕轮效应。笼统地把个体划分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 即为刻板印象。某种条件 下最先映入人们视野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的现象, 则称为首因效应。人际认知偏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些偏差与个体的人际期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时,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容易出现障碍。 2. 投射。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个性反映在别人身上, 认为别人也是这样, 以此为基础认知别人, 即为投射, 也就是个体内在地期望对方亦是如此。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千差万别, 个体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过多地运用投射, 难免产生人际交往或人际相处方面的障碍。 ( 二) 情感因素。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情感因素较多, 最为常见的是自卑和自负,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安全。 1. 自卑。个体认为自己应该优越却觉得并不优越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即为自卑。自卑使个体在人际接触过程中表现得缺乏自信、自惭形秽、举止退缩、敏感多虑。自卑的大学生实际上是凡事期望过高,在交往、相处中总想使自己的形于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重重包藏和保护起来, 2. , 即其谈、幼稚肤浅。与自卑者类似, 自负者也是期望在交往、相处中具有优越的地位, 但是, 自负者保护自己的策略是外扩, 而不象自卑者那样内收。 ( 三) 经济因素。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个体的人际适应。这里讨论两种极端情况: 清贫与富足。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的感受和体会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的感受和体会有幸参加了此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受益匪浅。从开始的问卷样本制作到寻找调查对象,数据统计与分析,虽然它的时间很短,我们很匆忙,很辛苦,但是我们却也初步了解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些状况,知道了人际交往的强大功能及其重要性,怎么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经过这次社会调查,真的受益很多,看着我们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被全部填完,多少都有些成就感。 调研的时候,我们也为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用什么方法调查以及调查的一些题目类型,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了问卷调查的有代表性的题目跟类型,小组开会分工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还找来了有过问卷调查经验的同学给我们讲解,现在虽然很有成就感,可是真正实际调查的时候我们却没有那么轻松,开始的时候找同学做问卷,有一些以暂时没有时间为理由不愿参加,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很乐意配合我们去完成这份问卷的。当然在我们说明白问卷的背景、意义、目的之后,同学们都很认真仔细的帮我们完成了。 本次问卷调查主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主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开,共发放100份调查,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简单总结一下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整体上比较良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比例比较正常。 二、无论是与家人还是舍友和同学,大学与人交流的意向比较强。 三、大部分学生比较外向,且交友能力较好。多数学生偏向与熟人交流,但较少流露感情,在与异性交往方面经验较少。 四、极少数学生较为内向,但也具备一定的交友能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解需要,并运用语言符号来实现心理沟通的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生活上的相互照顾,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活动中的相互支持,感情上的相互交流,师生间的教学相长,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行为、情感的沟通。一个不善于交际,没有正常人际交往的人,就会在自己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筑起一道心理屏障,把自己与他人和集体分离开来。这就必然妨碍个人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把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功能和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熟悉人际交往艺术,善于与各种类型的同学交朋友,学会与各种群体和组织打交道,才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强大的功能:1.沟通信息,获取知识。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人际交往从其他人那里获取的。其次是通过文字资料或

以人为本——梅奥人际关系理论aaa

以人为本——梅奥人际关系理论(AAA)----梅奥(GeorgeE.Mayo)等人开启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发现了霍桑效应,即一切由“受注意了”引起的效应;职工是社会人;企 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仅就霍桑效应而言,就有很大的实用性,如承包制试点时,受注意了,一路开绿灯,一推广,虽有些成绩,但也是不宣而败。试点-推广模式值得再思考。股份制在试点,能否推广,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作为第一要素的人在管理方面的回归自然也是梅奥等人的重大贡献。国有企业吸引不到第一流的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出路将在何方?当然,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理论,也可称为组织行为学的先驱,也存在着缺欠——过于强调人。管理的成功,甚至人生的成功,均在于一句祖训——“过犹不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郎立君博士 古典管理理论的困惑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0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得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霍桑试验 ----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此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管理理论则始于本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这项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厂房内温度高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本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本篇一: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而且,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易于引起宿舍其他人的不满,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团体需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挑战——远离父母,独自在学校里料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但是从诸多的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和在高校中频发的大学生事故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既可能成为人际吸引的原因, 也可能成为人际障碍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 是造成人际障

碍的更直接的原因, 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等, 下面对此进行探索。 ( 一) 认知因素。 偏差和投射是由人际认知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方面,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期望。 1.偏差 人际认知偏差涉及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对某一个体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心理现象即为晕轮效应。笼统地把个体划分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 即为刻板印象。某种条件下最先映入人们视野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的现象, 则称为首因效应。人际认知偏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些偏差与个体的人际期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时,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容易出现障碍。 2. 投射 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个性反映在别人身上, 认为别人也是这样, 以此为基础认知别人, 即为投射, 也就是个体内在地期望对方亦是如此。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千差万别, 个体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过多地运用投射, 难免产生人际交往或人际相处方面的障碍。 ( 二) 情感因素。 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情感因素较多, 最为常见的

浅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人际关系是作为社会人必定要面对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有利于个体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对个体未来成就有着巨大的预测作用。本文对以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概述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一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并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关键字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人际关系不断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特点。大学生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特点。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显得越发的重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发展与检验。如果大学生在学校里能与同学、老师、朋友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接纳、被人尊重、被人理解,更加会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心情更加舒畅,性格更加开朗,兴趣爱好更加广泛,思维更加活跃,更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使学业获得更大的成就。这也是他们走向社会之后,与社会其他成员和谐相处的重要品质。由此,可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关系着在校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直接影响着他们人际 交往的能力[1]。恶劣的人际关系则使彼此之间的情感产生隔阂,孤独苦闷,相互猜疑,阻碍 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影响学习和生活,恶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大学生,一个社会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性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着个体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如何教育当代大学生,如何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以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一些干预措施,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作为科学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它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由美国哈弗大学教授梅耶于1933年创立。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一切方面。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王春玥和李楠在其研究中称,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的、可感动的心理关系,它是 在社会关系的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2]。也有研究称,人际关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群体内,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所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暂 且不论各个学者对人际关系的定义是否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核心共同点,即人际关系都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人际关系理论梅奥

`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933)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困惑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 并对管理实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着重强调管理的科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践产生深刻影响,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重视。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管理部门面对的”“经济人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工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活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泰勒制在使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从2O机器单调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随着经济的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也使得西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占据了主导地位,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 制工人以达到提文档Word

` 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 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O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 Elton M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文档Word `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成绩 教绩绩名 代大生人绩绩系究绩述当学研 摘要,人绩绩系绩代绩绩的作用越越重要~尤其是绩代大生的影也越越大。着社当来当学响来随 会当学尽会学的绩展~代大生要想早融入社~就必绩重绩人绩绩系的培绩。本文主要介绩了大生人绩绩系的念~外的主要理绩~在此基绩上~绩大生人绩绩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阻概国内并学即 碍其绩展的因素~提出了一些不足之绩~绩以后大生人绩绩系究绩行展望作了绩绩。并学研 绩绩绩,人绩绩系代大生人绩交往当学 自梅的人绩绩系绩的绩生以~人绩越越重绩人绩绩系的绩展~人绩绩系绩人绩的影也越从奥学来来响 来当学越重~代大生是21世绩的接班人~就更绩绩重绩人绩绩系的培绩~绩以后早点融入社埋下会伏。笔 一,人绩绩系的念概 所绩人绩绩系~是指在人人的交往活绩中所绩生的直接的~可感的心理绩系~是在社绩与它会 系的部所形成的一绩特殊绩系内.通俗地绩~就是人和人之绩的绩系.它会学畴是社的范.社绩绩会学~绩播和通绩于人绩社的绩生和绩展具有无比深绩的定性的意绩。沟会决.人绩的祖先通绩绩生了群它体~社和生绩力会.绩句绩绩~有人的通和绩播~人绩绩系~就有人绩的一切没沟即没.学绩思想~技绩和科学沟会来绩明

只有相互绩行通和交流~社才能绩步~所以~交往~交绩越越成绩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可以绩~每人都不能社~都必绩在一定的人绩绩系中生活个脱离会.人生绩展的各绩段~都是个在一定的人绩绩系中展绩的.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的形成~人生价绩目绩的立和绩绩~也都是在确 一定的人绩绩系的绩展中绩绩的. 大生作绩一比绩特殊的群~他绩绩以后社的绩展有着绩足绩重的作用~就更绩绩重绩人绩绩学个体会 系的绩展。因此~大生的人绩绩系绩绩逐绩成绩社心理的一大究绩点。学会学研 二,大生人绩绩系的外究的代表性理绩学国研 然绩大生人绩绩系的究~多者不绩采用了定性分析究~而且也采用了定量分析当学研众学研 研研研究~不绩绩局限于绩粹的理绩究~更多的绩重于绩绩究.研数学究手段绩合化化~绩生了高绩量的究成果~提出了主要以下理绩研并几个:;1,交往行绩理绩,代表人物哈绩绩斯绩绩交往行绩的核心乃建立在生活的第三方面人绩绩系~;即2,符互绩理绩,美社家和哲家米德绩绩号国会学学 个体与会社的绩系是一绩持绩的互绩的绩程~;3,精神分析理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绩中绩于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及性的理绩是绩述人绩绩系形成改绩社心理绩象的一绩理绩基绩~沙利文绩个与会 提出了精神病的理绩也是以人绩绩系绩中心的社心理理绩学会学[18]~;4,交绩理绩,社交绩理绩会可以绩是社心理和社绩绩用于解绩人绩交往和人绩绩系的理绩~;会学会学5,绩强化理绩,由斯学金绩绩建操作性件作用理绩看~行绩绩果绩行绩绩得具有强化的作用~行绩的绩得是在强化作用条来

最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得

学期我报选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艺术》这门选修课,真是十分庆幸,如今这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一学期学下来,感受颇深。下面我就自己的心得体会谈一下: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而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1)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整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培养.

摘要: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Abstract:What is learnt in the university?Besides knowledge,the most key, most basic one is the people’s ability,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ain various kinds of ability,for instance:People skills,innovation think Vernon strength,grasp information ability,learning ability and sup port oneself ability, etc..Among them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skills is particularly impo rtant,great teacher of

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摘要:乔治·埃尔顿·梅奥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1927年冬,梅奥参加了始于1924年,但中途遇到困难的霍桑实验,并在此试验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正式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本文试从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背景,精要,以及对其思考,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其对现代管理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以人为本;非正式组织;社会人;提高员工满意度 -、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 (一)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从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假设社会上的人是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经济收入的“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 虽然推行泰勒的科学管理能够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的管理理论已不适应当时的环境,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你,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 (二)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其形成奠定了基石 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他的学生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芝加哥霍桑工厂做了有名的由一系列实物组成的霍桑实验,这个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通过工厂照明实验,研究者进一步推论认为,在调动工人劳动积 极性方面,照明等劳动条件远非人际关系来得重要。 2.福利实验。实验者通过改善对工人的福利条件,来检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大学生人际关系作业

大学生人际关系作业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至关重要。本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对所填写的资料绝对保密,只作为我们此次调查研究所用。感谢你抽空填写问卷…… 1.你的性别是? 1.男 2.女 2.你的年级?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或者以上 3.在你的人际交往中,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 1.关系不错,很满意 2.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 3.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 4.不清楚 4.经历了中学时代,你觉得大学同学或朋友间的关系与中学时代相比: 1.更深刻,更理性化 2.和中学差不多 3.有所倒退,更虚伪 4.不清楚 5.你认为在大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吗? 1.很重要

2.一般重要 3.随便,无所谓 4.一点都不重要 6.你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会让你感到压力? 1.很大压力 2.有些压力 3.完全没有压力 7.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 1.很有障碍 2.有一些障碍 3.完全没有障碍 8.你在大学期间承受最大的压力是哪方面的压力? 1.学业压力 2.人际关系的压力 3.择业的压力 4.异性交往的压力 9.大学里舍友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对于这一点你认为: 1.差别大,不能接受 2.差别大但能相互忍让 3.差别不大,可以适应 4.没有关心这个 10.你认为你和你的同寝室友相处的怎么样? 1.很融洽 2.一般 3.较差,经常有矛盾 4.和他们不怎么说话 11.你在宿舍或者在生活上有特别不喜欢的人吗? 1.有,很多 2.有,但很少 3.一个都没有 4.不清楚 12.平时交往时,遇到与你兴趣爱好或观点不同的人,你会 1.觉得无聊,找个借口离开 2.没有很大兴趣,但会耐心应付 3.很有兴致地与对方谈各自的爱好或观点 4.没有遇到过,不知道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报告(附调查问卷)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附调查问卷)

————————————————————————————————作者:————————————————————————————————日期: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调查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很多。大学生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和校园边界的群体,感受到的人情世故和压力是极其特殊的。学校的教育往往教学生学科知识、组织考试,但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够关注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到底如何,交往心理是否健康呢?这是我做这个调查想要了解的内容。潜意识里,我觉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还不够完美,看着许多大学生跳楼、上吊结束自己生命的报道,时常感慨和不解。是学习、是工作压力、抑或失恋?总之,他们的人际关系交往一定不够好。否则还有许多朋友关心、帮助和及时劝导,就不会发生悲剧。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在高中时代,我们期待高考结束,期待着早点到向往的大学。我们以为,大学是独立、自由、多彩、轻松的代名词。我们想象着和成群的朋友一起实践、一起组织精彩活动的场面。同时也会傻傻的想象着逃课、上课可以睡觉的大学学习生活(尽管这似乎不是好的方面)。可是到了大学,不少大学生抱怨大学生活缺乏“感情色彩”、空虚无聊寂寞,很多人都迷茫,忘了最初的梦想。有人沉迷网络,有人热爱游戏,有人忙于兼职,有人只顾学习,有人赶时髦游戏爱情,有人真心投入遍体鳞伤。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人际交往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工作学习轻松。同时,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也为广大大学生观念的形成和健全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环境。由于人际交往是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科学性,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二学生展开,利用网络问卷和纸类问卷的方式,投放了50份问卷,收回48份有效答卷。以下是简单的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整体上比较良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比例比较正常。 调查分析显示,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错,自己很满意;37.50%的认为关系一般过得去,但也有6.2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很失败。中国人向来拥有中庸思想,然而这次调查显示“满意”的人群比例比“一般”的高很多,说明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确实比较满意。但是那6.25%也不

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职业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文章内容。 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 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则,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4.互助互利原则。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5.讲究信用。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 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家空欢喜。 6.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聚力和学习效率。有人统计,不良的情绪使脑力工作者的学习效率降低70%。 2.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研究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具有以下益处:给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

目录 二.调研方法思路 (1) 三.调查过程 (1) 四.调查结果分析 (2)

二调研方法思路 一、研究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我们主要是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针对部分突出问题,结合个案访谈、座谈、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更为准确、深入地反 映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客观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男女比例为47:53),回收100 份。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与朋友相处的交际能力,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情况,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过程 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有所改变据调查反映: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都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63%的同学还是多多少少有几个知心朋友的,但也有少数28%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知心朋友,人际关系状况很糟,感觉自卑、孤独。当被问及中学时代与大学人际关系有何不同时,大多数人都表现的很消极,将近40%的同学认为和中学时代比现在的人际关系有所倒退变得更加虚伪了。他们认为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多数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但同时也有不少同学指出大学校园里存在“性格孤僻者的数量在增长”、“大学生小团体意识越来越强”、“大学生择友逐渐趋于功利化”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日渐淡漠”等现象。 2.寝室关系不和谐大学是一个大家庭,这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在宿舍经常会出现三五不合群的现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和室友还是能融洽相处的,但其中也有那么几个在宿舍从不跟室友交谈,导致走向极端。刘希庆说,“曾来找我咨询的一个学生在社团、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与别的宿舍同学关系也不错,就是处理不好与本宿舍同学的关系,搞得他很苦恼。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由于宿舍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很多私密袒露其间,室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室友间产生误会,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3.大部分同学在陌生的环境表现得很不如意从问卷中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人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交谈很不如意,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怖。他们在大庭广众面前害怕被别人注视,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当着他人的面不敢讲话、不敢有其他小动作,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面红耳赤、出汗、心跳、心慌等反映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

论述大学生人际关系 摘要: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说:“一个人 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此话也许说得绝对些,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良好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技巧 正文: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和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 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其他人的关系。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 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 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己感觉缺乏有能互吐心事、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 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多属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 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 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社交状况。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