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方兴年级三学科数学

教学过程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中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即教材第48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3—7题)。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本课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本例题分为两小题,第(1)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个数的确定。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第(2)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重点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本例题以笔算教学为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鼓励算法多样化。例1显示的两位学生的算法清楚地告诉学生,计算时,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再用笔算或其他算法。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标,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下面,为了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设计理念 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旧。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不拘泥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三、说教学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全班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以提高学习兴趣。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为结果比较大,而且还要是中间或末尾有0,这样的计算背景,学生平时的生活很少接触到。所以我设计时也为这个问题而烦过,如果,直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笔算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48 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课件,导学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0×3=40×22= 20×20=53×30= 600×30=30×23= 400×50=350×2= 学生开火车回答。 2、笔算 708×6=790×8=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新知A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160×30=106×30= 问:这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口算:先是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笔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3)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4)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5)小结:笔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乘0前面的数,然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涉县南关明德小学宋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启智引思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20×20= 40×90= 502×7= 608×5=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

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B、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三上教材P67 例5 例6 课时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2.能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多媒体课件)新建的运动场竣工了,老师带大家去参观,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整个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你能算出运动场有多少个座位吗、试试看。 1.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 2.观察算式中因数的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揭题:我们已经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如果0藏在乘法算式一个因数的中间,你还会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一问题。(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一个因数有0的算法。 (1)引导:我们先来估算一下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独立思考后班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把604看成600,600×8=4800。因为600比604小,所以运动场的座位应该比4800多一些。) (2)追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运动场座位准确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竖式计算) ①让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列出竖式,并试着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提示。 ②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 ③小组讨论:因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样乘?积的十位上写几? ④小组代表发言:因数十位上的0乘8还得0,再加上进上来的3得3,所以积的十位上写3。 师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2、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算法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题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3个280是多少。) (3)让学生观察算式中因数与例5有什么不同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说课稿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第七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即教材第53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a、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b、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c、三位数乘两位数。 2、编排意图: (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以本单元53页主题图中特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其用意与例1一样,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2)、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本例题分为两小题,第(1)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160×30;第(2)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106×30。第(1)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个数的确定。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零。第(2)题的重点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前面的乘法学习中都已解决,所以教材有意留下空白,为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会。 (3)、鼓励算法多样化。本例题以笔算教学为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例1显示的两位学生的算法清楚地告诉学生,计算时,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再用笔算或其他算法。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课型:新授 第周第课时一、课题: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二、学习目标: 1.学习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 五、导学过程:(先学后教)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3盒鱿鱼丝多少克?生列式:350×3=

①学生估算 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3 5 0 × 1 3 1 0 5 0 可以这样写: 3 5 0 × 1 3 1 0 5 0 4.小结:末尾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1 6 0 5 2 0 × 4 × 7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2:火眼金睛辨对错 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自主练习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7 出示图画,理解题意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2)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8页内容。 教材分析: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中数的计算。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一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及其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是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统统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迁移和推理能力不够丰盛,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繁复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在教学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竖式的形成、经历、计算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易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优化、简化意识的优良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易写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铺垫,创境导入 1.出示算式: 12×30=120×30= 123×30=102×30= 师:你会口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从口算入手,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激活学生利用0在乘法中的特性使计算简易,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2.笔算:123×45=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总结:末位对齐,先算5个一乘123得615个一,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算4个十乘123得492个十,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乘法笔算是基本功,学生已经能烂熟的依据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通过小结笔算过程及积的对位,为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提供丰盛的笔算经验。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1.出示问题,关注思考

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_教案教学设计

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乘0的乘法算式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的0的道理。 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交流化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0和任何数想乘都得0。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画出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63×3218×4 1、计算。 2、交流结果并说笔算除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相乘满几个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5个鱼缸里有几条金鱼?用数和算式怎样表示? 生自主写算式。 2、交流写的算式,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有0+0+0+0+0=0 或乘法算式:0×5=05×0=0

如果学生没有写出乘法算式,师生可以共同讨论:5个0相加用乘法算式应该怎样表示?得出乘法算式。 3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包括0×0=0) 4、让学生举一些其中一个乘数是0的乘法算式。加深对0的认识。 三、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读情景图和问题,用所给的信息编一道完整的应用题:某商店每天卖出鲜奶105箱,一星期可以卖出多少箱? 2、生自主计算。 3、交流自己的算法,着重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105 ×7 师:十位上的3是怎样得来的?0与7相乘得多少? (交流时重点讨论积的十位上的3是怎样算出来的,使学生了解,乘数105个位上的5与7相乘得35,向十位进3,十位上的0和7相乘等于0,为什么积的十位不写3呢?因为3+0=3) 4、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做练一练的第2题。 四、练一练 1、建1个塑料大棚要用208元,建4个塑料大棚一共要用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摆放306本书,一共

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三 位 数 乘 一 位 数 中 间 有 零 的 乘 法 2017年11月

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教材简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引导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后,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上每一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就要用0来占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资料、整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体,对于直观的事物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以往所学,由机械的“学数学”变为地构建知识。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有效学习,在讨论交流中理解与个位相乘满十进位,积的十位上不是0,与个位相乘不满十要用0来占位这一重点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可以相互欣赏与借鉴,从而优化算法。真正达到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4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0乘一个数的含义,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能应用“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正确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难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你能写一个算式吗?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你写的算式积是几位数?为什么?(三位数或四位数) 出示算式328 × 4 这个算式积是几位数? 二、导入新课 师把上面算式的因数2改成0,这时的积是几位数,为什么? 你能写一个像老师写的这样的中间有零的乘法算式吗?请试一试。和同学说说积是几位数。师展示学生作品。出示304 308 505 501 × 2 × 4 × 6 × ?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末尾有0的乘法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四(1)班凌秉帅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53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 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积的末尾添0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0×25 = 80×5 = 700×2= 60×30= 101×9= 160×3= 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口算时有什么简便方法? 初步感知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那么我们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遇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是否也可以这样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3.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题目中有哪些信息?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

1.学习例2(1).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做一做。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黑板演示。 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 =4800(千米)160×30=4800(千米) 160 160 ×30×30 —————————— 0 00 4800 48 0 ————— 4800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结合板书小结,让学生明白我们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一样:先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相乘(注意写竖式时,将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学习例2.(2)我们会计算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4800千米,普通列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多少千米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106×30=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竖式 疑:中间的0如何处理 观察引导:因数中间的0要参与运算,不可以不要;只有因数末尾的0没有参与运算,可直接添在积的后面。 结合板书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写竖式时,将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P48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3、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指名学生说得数。) 12×10 23×10 32×30 8×13 6×50 24×20 2、提问。 出示:6×50 师: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 出示:24×20 师: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 3.导入。 观察:6×50和24×20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末尾都有0) 师: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 板书:160×30=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习例2(1)。 (1)出示例题。160×30= (2)学生根据题意,尝试口算。 (3)让生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4)指导学生用简便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 ①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再把0前面的数相乘。 ②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几个0。 (5)归纳总结简便算法。 理清思路,用语言叙述出简便算法。 2、巩固练习。(教材P48“做一做”)

(1)板书“做一做”内容。 2 2 0 1 6 0 3 6 0 5 8 0 × 4 0 × 6 0 × 2 5 ×1 2 (2)学生独立完成。 (3)多数同学做完后,老师指名学生板演。 (4)集体订正,明确“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学习例2(2)。106×30= (1)观察例题与刚学的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中间有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0) (2)提问:竖式怎样写,有简便写法吗?生试算。 (3)指名板书、评议。 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怎样写这一位上的积呢?(可直接加上个位进上来的数) 1 0 6 × 3 0 3 1 8 0 (4)小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作业设计 1、教材P48“做一做”第2题,做在作业本上。 2、教材P49“练习八”第 3、6、7题。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涉县南关明德小学宋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 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启智引思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600 X300= 30X 23= 53X 30= 20X 700= 40X 22= 608 X 5= 20X 20= 40X 90= 502X 7= 608X 5=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T中等生T优生的顺序进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 X 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 个数? 160X 30=4800 160 X 30 4800 B、 106X 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X 30 (2)计算106 X 30时,既然中间的 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X 30=3180 106 X 30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2)错例展示

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有了昨天学习了“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基础,今天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竖式的简便写法。上午在五班的数学课,最后的当堂检测反馈中发现,虽然孩子们都会计算,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估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自觉运用竖式的简便算法。 反思:什么问题?是没有引导学生真正体验简便吗?还是有别的原因? 反思过后,下午的自习上,在细节上稍微调整了一下,反馈时果然有差别,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在练习中自觉用简便竖式。 比较后反思,反思后顿悟,找到了上午的问题:上午的教学目标有了偏差,教学细节处理不当。 本节课计算不是问题,这节课即使不上,孩子们也会计算,所以教学目标不是学会计算,而是如何经历、体验第二种算法的合理性和简便性。下午的课上,有几个细节处理比较合理 1、出示120×4,学生都会口算,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有孩子是一位位口算,有个孩子说“先算12×4,再在后面添个0就可以了”。马上引导比较了一下,哪个方法更简单?为什么?其实就是让孩子们意识到可以把三位数先看成两位数计算,少算了一步。为后面的竖式简便做了铺垫和埋伏。 2、接着出示780×9,有谁马上知道答案?本来高举的小手都悄悄缩回去了,有几个还不甘心地举着,喊了三个发现答案不一样,提问,为什么算得没有刚才快?怎么办?引导学生体会到有进位的情况下,可以竖式计算。 结果很快有了,因为孩子中间没有出现竖式简便的写法,我故作神秘地说:“老师这儿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竖式的,请大家仔细观察我写的过程,想一想,这样写有没有道理?”然后慢慢板书简便竖式,在板书的过程中,教室很安静,孩子们都在静静地观察、思考,然后顿悟:有道理!因为这样写少算了一步!(这个环节的处理自己觉得很满意,效果比上午直接介绍要好得多!) 2、例题后的第一道练习,先引导学生先观察书上给出的三道竖式的第二个乘数写在什么位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再计算。并比较结果,发现有时是一个0有时是两个0,但是末尾一定有0。随后的学生板演后,引导关注:他做得对不对?你还有没有建议? 小插曲:非凡小朋友板书的是406×5,他在黑板上完整正确的板书回位后,想想觉得又不对,匆匆上台把5改在了十位上,台下学生一片哗然“不对!错的!刚才是对的!”正

小学四年级数学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新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7页例6、做一做及相关练习题。 例6是教学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图书室采购图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旧知有效的迁移,进而熟练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且借助整十(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便计算的道理,同时渗透“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 (二)核心能力 学生借助旧知迁移,自主探索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渗透和落实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核心概念。 (三)学习目标 1.经历和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笔算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名师课件、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口算并说一说方法。 40×6= 400×6= 4000×6= 14×2= 140×2= 1400×2=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怎么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总结出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为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做好铺垫】 (二)课堂设计 1.复习旧知 汇报课前复习的情况,互相说一说口算的方法,并解释这样口算的道理。 师生小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2.探索新知 (1)设疑,引入新课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情境图。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2)合作,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①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3套”是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元?”求的是什么?(渗透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板书:3个280元 列出算式:280×3=? ②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先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 ③你能用竖式算出准确地结果吗?请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进行交流。 ④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并说出算理。 预设:

小学三年级计算题练习题: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

三年级计算题(200道) 班级:姓名:学号: 402×4=205×5=203×9=9×804=6×501=905×9=8×702=103×9=802×4=507×7=7×801=907×5=4×607=3×302=807×7=6×807=408×8=8×304=303×4= 4×305= 708×9= 6×503= 903×4= 5×808= 9×807= 6×905= 2×507= 5×401= 8×707= 901×5= 4×606= 3×705= 8×207= 8×206= 803×3= 4×107= 5×407= 208×6= 808×2= 306×9= 202×4= 8×502= 201×6= 603×2= 407×6= 907×2= 9×706= 8×705= 303×6= 8×102= 5×706= 408×7= 308×7= 608×4=

4×407=7×606=305×7=205×2=302×9=108×5=9×103=305×6=806×4=9×401=6×701=605×2=805×9=602×4=204×5=407×9=2×106=4×702=103×8=2×308=3×504=301×9=5×806= 606×6= 204×6= 508×7= 7×304= 2×304= 7×905= 2×202= 408×4= 6×904= 503×9= 4×106= 3×704= 904×5= 7×302= 4×208= 2×804= 7×405= 902×4= 5×703= 507×8= 2×502= 405×8= 302×7= 3×907= 605×6= 306×2= 508×9= 701×3= 3×608= 202×7= 9×508= 703×5= 7×205= 8×106= 804×7= 502×6= 3×604= 7×407= 6×708= 603×3= 705×7= 4×205= 4×40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新三年级上册 《三位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0乘一个数以及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学习生活,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计算 5×26= 76×6= 65×5= 二、新课学习 1.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得几” ⑴出示情景图 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每行各有几个桃子?”可以怎样

列式? ⑵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⑶问: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个0相加等于0,改写乘乘法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⑷想一想:0×9= 0×12= 200×0= 指名口答。 问: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⑴出示情景图 一个大拼图由104个小图块拼成, 问:这样的2个大拼图,共有多少个小图块? 你是怎样列算式呢? ⑵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⑶算一算,到底有多少名火炬手?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试一试 一位画工画了《水浒传》中108将的头像,如果画了3套,一共画了多少个头像?

3.师生共同归纳 在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三、结论总结 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下列各式 五、作业布置 1.用竖式计算 304×5= 507×8= 702×4= 609×3= 806×2= 209×9= 804×6= 407×7= 六、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在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水平。 教学重点: 让学生会计算0的乘法,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准确实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实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方法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问:七仙女每个人都是没有摘到一个仙桃,请问,她们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0+0+0=0. 谁来列乘法算式:0×7=0. 问:0乘以7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2)口算下列各题. 0×9 0×7 0×2 0×5 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 提问: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多少?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0乘以几的计算结果? 2.教学例5: 老寿星每天要步行3圈,每圈508米。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 生尝试列式508×3

(1)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集体订正) (2)问:这题在计算中使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 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实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问: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几? 问:6乘被乘数的十位上的0得0,为什么不在积的十位上写0,而写“3”呢? 问: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为什么能在积的百位上写0? (3)小结:在实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没有0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 小结: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 3.教学例6,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2)先估算一下,大约得多少。(280×3≈900,大约得900。) (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老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实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