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1 利他行为

教案11 利他行为
教案11 利他行为

第十一教案

课题:利他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识记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理解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能灵活运用相关利他行为知识促进利他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相近概念的辨析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一种日常行为的理论概括,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保持认识问题的完备性;通过对利他行为的认识,促进学生利他行为的实现,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极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利他行为理论,旁观者效应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点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相统一。

教学过程及内容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尽管不时有侵犯现象发生,或者经常有人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他人持坐视不救的冷漠态度,但也常常可以看到扶老携幼,拾金不昧,义务献血,见义勇为,甚至为他人付出生命的感人事迹。后者,我们称之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同害人行为、侵犯行为相对立的行为,是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积极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那么,人们在什么条件下能帮助他人?又在什么情况下对他人的不幸遭遇熟视无暗?怎样才能形成并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呢?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团结进步都非常重要。

一利他行为的概述

(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利他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利地主义行为。尽管利他行为和亲社会和为两个概念相似,但仍在一定差异。

亲社会行为是批一切有益于他和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可以是不指望任何酬赏的自觉自愿行动,也可能是为了回报别人或弥补曾给他人造成的伤害而做出的助人行为,还可能是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动机而做出的助人行为。例如,我们常说的“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以说它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但它是一种可以接受,甚至值得肯定的助人动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指望任保外在酬赏的、自愿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可见,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比利他行为的概念更广,而利行为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特征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利他行为的一下特征:

1、利他性即以帮助他人为目的,有利于他人时惟一的目标。例如,为了获得“酬金”代别人做作业,甚至代考,对他人与社会无益,而且是捞取私人利益,不能算利他行为。

2、自愿性。利他行为必须是自觉自愿的,是自发的而不是外界强迫的。例如,小朋友教师或父母的批评下,不得己把方便让给其他小朋友就不能算利他行为。

3、无偿性。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外部的酬赏,也不期望日后的报答。如果我帮助你是为了你今后帮助我,或者为了得到领导的表扬而帮助他人都不属于利他行为。但利他行为是否可以存在内在赏酬?这是个有过争议的问题。所谓内在赏酬是指自我强化,如满足、自豪、愉快等内在体验。个体在帮助他人后觉得心情舒畅,这种自我满足感可能会推动它继续帮助他人,这种强化算不算有偿?我们认为利他行为中容许有内在酬赏的存在,无偿性主要是指不期待外部酬赏。

4、损失性。对于利他者来说具有损失性,在精力、金钱、时间等方面会蒙受损失,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利他行为得类型

利他行为包括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

一类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特点是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遍事例、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和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

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等,这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如公汽让座、打扫公共卫生等。

一类是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特点是有伤害任命和财物的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不逊常见的情境。如失足落水、触电、抢劫等。

利他行为还包括两种动机的利他行为即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自我利他主义是指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助人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是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

纯利他主义是受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同情,从而作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的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

(一)进化理论

达尔文(C.Darwin)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这一观点已经被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E.D.Wilson)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所证实。例如:斑鸠母亲在看到一只狼或者其他的食肉动物接近它的孩子时,它就会假装受伤,一瘸一拐的逃离穴窝,好象翅膀折断了似得。这样,食肉动物就会跟踪它,希望进行一次比较容易得扑食。一旦老斑鸠将敌人进到安全距离之外,它就会一飞而走,斑鸠母亲得策略常常成功,但有时候也会失败,失败得话就会被敌人吃掉,它虽然牺牲了自己,却保护了它得物种,使小斑鸠有可能或到成年,繁殖后代。还有老鼠,黑猩猩,海豚救助受伤同伴时表现出令人惊奇的模式。

同时人类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一个家庭、民族和国家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其中少数的勇敢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近来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如:它们明显的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当然有些行为只是观察模仿到的,但是有些行为是儿童不可能观察到的,所以只能认为儿童具有先天利他行为倾向。

(二)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对进化理论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影响人类利他行为的社会因素比生物学学基础更重要。基因进化只能帮助少数的利他行为,例如:父母照顾年幼的孩子,但对于帮助困难中求助的陌生人这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它就不适用了。

我们先看看Oseola McCarty的案例。Oseola是一个在美国密西西比长大的黑人女孩,六年级时,她退学做了一名洗衣女工。时间飞逝,她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她生活得很节省,将不多得工资(大多数是美圆硬币和零钱)都存进了银行里。在她87岁这一年,她将自己得全部积蓄,15万美元都捐给了南密西西比大学,作为黑人学生得奖学金。她解释说:我希望能和孩子们分享我得财富……我不介意工作……但是,也许我可以让这些孩子们不会像我那样得工作。(引自Bragg,1995,p.1)这类案例可以用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进化”(人类文化或文明得历史发展观点)来更好得解释。人类社会逐步并有选择得演进某些能够增加群体繁荣辛福得技巧和信念。由于利他行为通常对社会有益,它就成了社会习

俗或规范得一部分。有三种社会规范和助人行为特别相关,它们是:社会责任、互惠和社会公平。

第一、社会责任规范(norm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u)指我们应当帮助哪些依赖我们得人。我们期望父母照顾它们得孩子,如果父母不能履行自己得责任,社会机构就会进行干预。教师应该帮助他们的学生,教练应该照顾他们的队员,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一些社会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强调帮助他人的责任感,有时候这种责任甚至会被写进法律。

第二、互惠规范(norms of resprocity)指我们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第三、人类社会还发展了社会公平规范(norms of social justice)关于公正和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根据此原则,两个人对任务贡献相等的话,应该得到一样的报酬。如果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于另外一个人,那么人们就会有压力,重新分配后达到两个均等。报酬较少或利益较低的人很明显会感到痛苦。大量研究发现表明:得到报酬较多的人可能会给报酬较少的人一些钱,这个观察到这种不公平事件的人,可能也会对受到不公平待遇者给予支持。我们日常“帮助贫困者”的行为,如捐款给慈善机构,似乎就是由这种创造更均等的动机所驱动的。

这三个规范是人类社会中共同的规范。他们为利他行为提供了文化基础,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学习到这些规范,并且表现出符合这些规范的利他行为。像人们更愿意帮助亲属和朋友,我们对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有更多的责任,且在我们自己有困难时候他们也会帮助我们,这些都可用以上的社会规范来解释。

(三)学习理论

1、强化作用。根据传统的学习理论,利它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研究表明儿童将重复那些已经得到过奖励的利他行为,并驱除那些自私的行为以避免受到指责和惩罚,这就是强化作用.

2、观察学习。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观察利他行为的榜样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有一项关于献血者的研究清晰表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巧妙的实验中,作为社会互动研究的一部分,女大学生首先和一位友好的女士(实际上是一位实验协作者)谈话。然后两人离开互动研究时,经过一张搁在走廊里的桌子,期间有工作人员希望有人能够捐献血液,半数情况下,实验协助者会立即给予志愿捐献,以塑造出利他行为的榜样。结果显示榜样行为的影响时显著的。一个志愿者的榜样使得67%的被试答应捐献血液,而在没有榜样的条件下,只有25%的被试志愿献血。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下,也发现了榜样作用的相似证据,例如:圣诞节为救世军捐献金钱,或帮助一个过马路的盲人等。

我们在成长中形成助人的习惯并且学到了一些关于谁应该得到帮助,什么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的规则。对于儿童来说,利他行为可能更多的依赖于外界的奖赏和社会赞扬。但当我们长大

以后,助人行为可以变成一种内化的价值观,独立于外界的奖励。

(四)利他行为的模式(决策理论)

为了总结许多利他行为研究的成果,下面列出一个关于利他行为的一般模式。利他行为的唤醒。即知觉到需要,唤起事件可能是求助者的呼叫或求助者所处的困境。如在街上呼救的妇女,过十字路口的盲人,踢足球时跌伤的儿童等

当一个人决定为他人提供帮助帮付诸行动时,帮助行为就发生了,在认何具体的情境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一个人必须首先注意到有事件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提供帮助,这个人就需要决定他自己个人的职责范围;第三步是我们要评估给予帮助和不给予帮助的成本和收益;最后才决定什么样的帮助是必要的以及怎样提供帮助。

——→否,这里每什么问题

——→否,这并不是我的责任

——→否,太冒险了,太浪费时间,让人不↓

——→否,我不知道应做什么

↓是,提供帮助!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利他行为何时发生

①自然情境因素:前面我们提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会提高侵犯行为的发生率。那么,舒适的气候和环境能不能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呢?研究表明,在晴朗的天气里比寒冷刮风的天气能引发更多助人行这;噪音会减少助人行为等。也许一方面是因为环境影响了人的心境,另一方面是不好的环境可使人想到助人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较少做出助人行为。

②社会情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文化背景,体生活的长久的相对稳定大环境。例如,我们中国人在做出利他行为时,常常受到中国文化特有的“施报观”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利他行为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词语如: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必报,饮水思源,吃水莫忘挖井人等。

另一个是社会或社区中社会风气的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更可能为人们提供利他行为的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利他行为的榜样提高了观察者注意他人需要帮助的敏感度,提高了观察者做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也提供了某种利他行为的后果的信息。如看到别人捐钱时,自己也纷纷解囊捐款。

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为个休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直接环境,早期的社会化,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成年之后的助人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认为,父母常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儿童,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助人的心理倾向。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第七章利他行为

第七章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一).定义 不期回报的,提供时间、资源或者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联系和区 别? 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事情 二)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根据动机的不同,利他行为的性质有所区别。 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减少自己痛苦 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因为移情,减少他人痛苦 二我们为什么会帮助别人? .. 社会生物学理论:进化心理学:互惠,亲缘选择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规范: 互惠规范:以德报德,以恩报恩 社会责任规范: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 社会交换: 三个理论的比较 理论观点助人动机助人发生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 本能,帮助和自己相似的人是为了增加该种族延续的可能性社会交换论 社会规范论 助人的代价与收益作比较,收益更大 回报、社会责任与公正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基因中就有帮助他人的因子 提供帮助是因为有收益 我们都需要帮助,我们也有责任去帮助他人以维护社会公正.. 进化心理学: .. 亲属选择 .. 个体帮助亲属就是帮助自己基因的生存 ..

增加同类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 群体选择 .. 有选择性帮助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群体 .. 班级,学校,国家 第一阶段:行动者首先注意到发生什么事 第二阶段:对线索的解释,衡量线索的意义 第三阶段:估计干预和受益的代价 第四阶段:决定采取哪一种方式 第五阶段: 把既定的决 策付诸实施 .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交换论(福阿,1975): 人们在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前,要对自己、别人和社会背景做出评估,考虑助人行为是否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减少痛苦。 助人行为的决策模型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其他人的因素 1968年,Latane和Darley 的实验 实验1:测量他们是否去帮助一个受难的妇女 被试单独或与其他人一起在房间内填写调查问卷;填表时,听到隔壁的一个房间内一个女人活动的声响,妇女的尖叫和痛苦的呻吟声。 单独一个人70%;与朋友一起时:70%; 与一个陌生人在一起40%; 与试验者的一个消极的同伙在一起7% 结论:他人的在场减少了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实验:被试在一个小房间内,与其它人一起参加一场讨论(通过电话进行),一名 被试在讨论中,谈到自己曾经得过癫痫,在轮到这名被试发言时,大家听到癫痫发 作的声音。 结果:他与另一个人一起参加讨论85% 他与另外两个人参与讨论,62% 他与另外五个人参与讨论,31% 结论:加强一个人的责任感会增强他的助人行为。 冷漠行为: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 丁 迈 陈 曦 【内容摘要】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带给现实生活巨大的影响。网民线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民的各种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在文献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对唤起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如何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行为唤起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他行为指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①与亲社会行为同义。狭义的利他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不带任何私利地帮助他人。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历经几十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犹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互联网为人类拓展了生存的第二空间,这一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日益重要,致使网民的在线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因此各种网络行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利他行为也不例外。 伴随论坛、维基、P2P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出现的利他行为不胜枚举。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部分学者借鉴了社会心理学中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动机进行探讨;或从网络利他行为的实际内容出发,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还有学者研究社会资本、网络社区特征、浏览行为和便捷因素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综观目前国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系统实证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现象描述和经验归纳。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互联网这种新媒介对利他行为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网络利他行为有什么特点?哪些因素影响了网络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是否存在区别?如何借助网络媒介的特点促进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1网络利他行为的界定 本文采用王小璐、风笑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定义:在网络环境中所实施的将使他人获益且自身会有物质损失,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其中,“物质损失”是指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网络开销、时间精力,以及虚拟的网络货币等;“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主要是指不期望有来自外部的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但不排除自身因做了好事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我价值实现等内在奖励。② 我们以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网民———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校园拦截访问、网络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进行了一些考察,具体研究方法描述参见相关文献③,本文是在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的延伸思考。 21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单一性 网络利他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电子化信息为传递物质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行为。在大学生已有的利他行为中,回答网友提问占到80%左右;其次是上传各种资源、自己开帖提供有用信息等。网络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这与网络媒介的性质吻合,网络媒介作为人们获取和沟通信息的平台,决定了在其中参与交换或复制的物质具有单一性,即信息,分享与传递信息成为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利他者的主动性 互联网的虚拟与匿名性,很多时候消解了利他者和求助者的身份信息,消解了现实利他的复杂情境因素,使利他行为产生的环境相对简单化,因而行为动机更为单纯,自发性、主动性更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内心满足感为主导,如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等。 (3)网络利他行为的延时性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最常见的是实验研究,即研究者创造实验情境,设计求助场景,从而研究人们借此表现出的利他行为,这些现实情境中因为某种由头而引发的利他行为,往往具有在场和即时的特点。网络利他行为则不同,网络媒介具有跨越时空的互动特性,往往可以助人者不在场,而且在求助者发出求助信息一段时间后,延时完成助人行为。 丁 迈 陈 曦: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158期)35

利他行为案例

幼儿园“利他氛围”的实际案例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幼儿园利他氛围案例 开学没几天,我们班一个新转过来的小朋友由于分离焦虑,家长离开后一直哭闹不停,以致哭得呕吐了,把地上吐的一塌糊涂。当时班级里的其他幼儿当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部分幼儿跑过来看看,一边捂住鼻子一边跑开还叫着:“好恶心哦,臭死了,真脏”。 第二种情况:茫然的观望,部分幼儿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看了一眼后也没有表达情绪,只是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或吃饭、或游戏、此事好象没发生一样。 第三种情况:报告老师:老师,嘉怡吐了,吐了一地,是不是生病了,说完以后看着老师的举动。 第四种情况:主动帮助,部分幼儿表现出急切焦虑的情绪,体现在行动上的幼儿把手放在呕吐幼儿的前额上,再比较自己的体温,来确定是否发烧,有的掏出自己口兜里的餐巾纸去擦呕吐物。 分析: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那么,教师如何营造利他氛围,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呢?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可以牢牢把握和利用好这个机会,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从而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在日常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点思考积极的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 一、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利他氛围,呼唤幼儿内在的利他行为。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事后,老师可以通过小红旗、小奖牌的形式,对那些给予别人主动帮助的同学以最大的热情和掌声。可以鼓励其他幼儿给予集体的表扬,比如“xxx表现真不错,大家一起说:xxx,你真棒”等,通过营造良好的

教案11 利他行为

第十一教案 课题:利他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识记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理解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能灵活运用相关利他行为知识促进利他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相近概念的辨析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一种日常行为的理论概括,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保持认识问题的完备性;通过对利他行为的认识,促进学生利他行为的实现,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极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利他行为理论,旁观者效应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点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相统一。

教学过程及内容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尽管不时有侵犯现象发生,或者经常有人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他人持坐视不救的冷漠态度,但也常常可以看到扶老携幼,拾金不昧,义务献血,见义勇为,甚至为他人付出生命的感人事迹。后者,我们称之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同害人行为、侵犯行为相对立的行为,是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积极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那么,人们在什么条件下能帮助他人?又在什么情况下对他人的不幸遭遇熟视无暗?怎样才能形成并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呢?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团结进步都非常重要。 一利他行为的概述 (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利他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利地主义行为。尽管利他行为和亲社会和为两个概念相似,但仍在一定差异。 亲社会行为是批一切有益于他和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可以是不指望任何酬赏的自觉自愿行动,也可能是为了回报别人或弥补曾给他人造成的伤害而做出的助人行为,还可能是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动机而做出的助人行为。例如,我们常说的“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以说它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但它是一种可以接受,甚至值得肯定的助人动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指望任保外在酬赏的、自愿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可见,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比利他行为的概念更广,而利行为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特征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利他行为的一下特征: 1、利他性即以帮助他人为目的,有利于他人时惟一的目标。例如,为了获得“酬金”代别人做作业,甚至代考,对他人与社会无益,而且是捞取私人利益,不能算利他行为。 2、自愿性。利他行为必须是自觉自愿的,是自发的而不是外界强迫的。例如,小朋友教师或父母的批评下,不得己把方便让给其他小朋友就不能算利他行为。 3、无偿性。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外部的酬赏,也不期望日后的报答。如果我帮助你是为了你今后帮助我,或者为了得到领导的表扬而帮助他人都不属于利他行为。但利他行为是否可以存在内在赏酬?这是个有过争议的问题。所谓内在赏酬是指自我强化,如满足、自豪、愉快等内在体验。个体在帮助他人后觉得心情舒畅,这种自我满足感可能会推动它继续帮助他人,这种强化算不算有偿?我们认为利他行为中容许有内在酬赏的存在,无偿性主要是指不期待外部酬赏。 4、损失性。对于利他者来说具有损失性,在精力、金钱、时间等方面会蒙受损失,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利他行为得类型 利他行为包括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 一类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特点是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遍事例、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和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

从社会进化论角度分析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 利他行为的生物更可能在进化过程中留下来。 达尔文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而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例如1只雄鸟有6只小鸟,每只小鸟一半的基因来源于其父亲,加起来,6只小鸟是父亲自身基因的3倍。如果雄鸟牺牲自己来保护小鸟,他特殊的基因库就已经得到了复制。其他亲属拥有该个体不同比例的基因数,也可以对这些亲属做类似分析。帮助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可以增加个体自身在子孙后代中的存活率。这是进化生物学的基本原则。 社会生物学家特雷沃斯指出,只有相互的或互惠的利他才有生物学基础。根据他的观点,个体给他人帮助的潜在成本可以从获得他人帮助的可能性中得到补偿。但是这一相互帮助的系统受到了潜在“欺骗者”的威胁。他们接受帮助却不回报他人帮助。为了使欺骗最小化,罪恶感天性以及通过社会规则强化相互帮助的倾向经过自然选择而被保留了下来。 进化理论产生了几个具体的假设。 1、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体;比起远亲或陌生个体,它们更愿意帮助家庭成员。父母对健康的后代比对不太可能存活的不健康后代更无私。 2、母亲通常比父亲更多的给后代以帮助。其原因是在一些物种中,雄性拥有大量繁殖后代的生物学基础,所以不需要对任何一个后代投入太多,也可以使自己的基因永恒不灭。雌性则只能繁殖出相对较小数量的后代,所以必须帮助每一个后代以保证自己基因的传递。 3、人类也具有天生利他行为的倾向。威克斯勒等人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如不到1岁的儿童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给坐在旁边的人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现出畏缩和痛苦等,在看到另一个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出与他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3到5岁的学前儿童在一个小时中会表现出15次帮助他人的行为,包括给小朋友一个玩具,安慰伤心的伙伴或帮助老师。而那些与他人分享、帮助或安慰小伙伴的儿童更受同伴的欢迎。但是,有些行为是儿童不可能观察到的,所以应该认为儿童具有先天性利他行为倾向。

利他行为分析培训课件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 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 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 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 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 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

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 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 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 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 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 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 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 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 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

利他行为生物学

利他行为生物学 一、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 利他主义有三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第一,“亲缘利他”,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 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 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 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altruism)。但生物学的 研究业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 “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 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 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例如,当幼鸟 遭受攻击时,很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 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父亲或母亲虽然可 能因此丧生,但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1/2的基因完全相同,从“基 因遗传频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原则上只要能使2只以上的幼雏得以逃生,父亲或母亲作出的牺牲就是值得的。如果考虑到年幼子女丧生的 几率远远超过经验丰富的父母,这类行为对生物繁衍所具有的“效率”就更一目了然了。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 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 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Hamilton,1964)在这方面,生物学与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相当 一致:所有生命体的行为看上去总好象设法使某一“目标函数”最大化。有人以前对《美国经济评论》和《美国博物学家》刊载的文章进 行过比较,结果发现这两门学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典型的论文都是 运用优化的方法来预测某种现象,然后再作出统计检验。(Tullock,1983)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 ?天堂与地狱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那人说:“好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锅肉汤,但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饥饿而且绝望。原来,虽然他们手里都拿着可以伸到锅里的汤匙,但是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他们没法把烫送到自己的嘴里。 上帝又对那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匙,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乐的唱歌。 那人就问上帝:“我不懂,为什么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快乐,而前一个房间的人却悲苦?”上帝微笑着慈爱的回答:“我的孩子,这很简单,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在喂别人,而在那里,他们只喂自己!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要成功;诚实与坦率可能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要诚实与坦率; 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世界,你可能反而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奉献。 ——特蕾莎修女 ?判断:属利他行为吗?

?捐款 ?落水救人 ?让座 ?志愿者服务 ?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问题:朋友借钱是否是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并自觉自愿的行为。或者是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 ?特征: 1、以助人为目的 2、不期望回报 3、自愿性 4、自我牺牲性 ?争论焦点:利他行为是否期望报答 行为者不含有对外来报答的期望 有自我报偿:自我强化,如满足、骄傲、愉快等的自我体验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一、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行为 美国大百科全书①这样写道:“利他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发展而来。他以egoisme(自利)为模式,artrui(他人)为基础,创造出altruisme这个法国单词。” 孔德利用该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继孔德之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究这种人类行为,并试图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定义。 社会学家特里弗斯②将利他主义行为定义为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 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③则把利他主义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损的行为”。不过,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很好地界定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行为中获得与付出的代价之外,利他的动机因素同样是 不容忽视的—而上述这两种定义在强调利他主义行为的代价的同时恰恰都忽 略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动机要素。 鉴于上述考虑,威尔逊④把利他主义又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纯粹 利他主义)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互惠利他主义)。并认为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 具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的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往往不求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出无私的忘我。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的实质则是为求自利的“利他主义”,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同社会中的远亲或不相干的个体交往时常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约定来 实现这种互惠互利。不过,由于有条件的利他主义者往往在行动前考虑个人的得失(例如指望在将来获得回报),所以人们并不习惯于将其视为真正的利他主义 行为。因此,大多数学者在谈到利他主义行为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前一种利他主义—即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因此,巴尔一塔尔⑤认为,以利他动机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使他人获利;(2)必须是自愿行为;(3)行为必须是有意识且有明确 目的意图的;(4)他人所获利益必须是行为目的本身;(5)必须不期望有任何回 报。这一归纳几乎考虑到了利他主义行为的所有方面,也为人们鉴别利他主义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标准。不过,利他主义行为的复杂性似乎超出了巴尔一塔尔的设想。有人就提出,利他主义行为确实不需要任何外部奖励,但也不可排除来自于行为者自身内部的奖赏(如:做好事带来的满足感)①—鉴于这一问题的 复杂性,有关它的探讨将在本章的第二节被加以展开。 综上说述,利他主义行为不同于利他行为的关键之处在于,利他主义行为重 在考察行为的动机,而利他行为则只在意行为的结果;一个利他的行为如果不具 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即便在行为结果上呈现为利他,也不能被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利他主义行为。此外,由于大多数利他主义行为都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因此,那些不具备亲缘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就显得尤为可贵,也更值得对其加以研究。 二、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主义 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更多的就利他主义的具体行为展开研究,并试图从中获 得利他主义行为据以产生的规律。因此,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并不对“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这两者加以严格区分。但在道德哲学领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伦理学工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区分“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

利他行为的_道德人_分析_王玉珍

利他行为的 道德人 分析 王玉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利他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而人的行为动机有两种:利己和利他。单纯从利己动机来各种解释利他行为存在着贫困性,引入 道德人 概念则可以对动机上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利他行为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人 假说;道德人;利他行为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3)12-0030-05 人们普遍认为,利他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尽管对于这三种利他,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与经济学等等)对其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分析。但这些分析并没有给利他行为一个统一的解释。本文试图引入一个概念即 道德人 ,以对各种利他行为(无论动机上的利己还是利他)有一个统一解释。 一、 经济人 假说的贫困 对于社会中的各种利他行为,究竟能不能超越 自利 的动机,能不能运用 经济人 的自利最大化来进行解释呢?理论上普遍认为,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自利动机的驱使下选择和行为的。 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史上进行了很多次争论。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就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扩展 经济人 的内涵,以对微观主体的各种(包括利己和利他)行为进行分析。这种对 经济人 内涵的扩展以布坎南、贝克尔以及诺思为代表。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把各种非经济因素的解释纳入 经济人 分析的框架之中,从而逐渐完善了 经济人 的行为假说。那么,扩展后的 经济人 内涵能否很好的解释利他行为呢?贝克尔的分析(1976)似乎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完满的答案。 在贝克尔对利他主义分析的模型中,他把利他主义的效用解释为收入最大化,并且在其效用函数中包括了受惠者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状况。对此,Nakayama(1981)、Arrow(1982)以及Bergstrom (1986)等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表明,一旦利他主义者的效用函数取决于其他所有人的效用状况时,会有可能产生一种弱帕累托无效率。这个结论无异于对贝克尔理论的致命打击。这同时也说明了用 经济人 假设框架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利他主义进行分析的局限性。当然,这并不表明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就不能对利他主义进行解释。把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纳入 经济人 分析框架中,并从自利最大化角度来进行解释主体行为尚是可行的,但对于纯粹利他或者说无私利他行为,从行为主体自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解释的话,则就显得有些苍白。 尽管对 经济人 假说内涵的扩展也试图考虑到相关的道德准则或规范,但最终这些解释都是无力的。为此,阿马蒂亚 森指出: 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 收稿日期:2003-10-08 作者简介:王玉珍(1971-),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山西财经大学教师。 30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高宪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利他主义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他行为理论包括:生物学理论、社会 交换理论、 动机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利他者的自身因素、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特征。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人的本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理论;利他主义行为发展【中图分类号】 B8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0)01-0043-02 【作者简介】高宪芹(1984-),女,山东泗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在读研究生。 西方关于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借用拉丁文alter 来表示同利己倾向对立的乐善好施,最早在伦理学上提出利他主义(altruism )一词。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是从行为上对利他主义加以定义的,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不指望未来酬劳而且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即是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行为。Batson 和Powell (2003)认为利他主义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还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观点, 认为利他主义是指个人的某种旨在增进他人利益的稳定的动机和一贯的行为。而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利他主义的外在表现[1]。 利他行为是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心理学家按照亲社会行为动机的不同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了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酬赏和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在行动上有益于他人,在动机上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巴特森再次根据动机的不同把利他行为进一步细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他认为:利他行为者在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一种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一种是专注于他人的同情心理。为了减轻自身的内心焦虑而采取的利他行为,是自我服务性的,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体现自身 的力量和价值,这种被称为自我利他主义。因他人的困境而产生移情,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做出的利他行为,这种被称为纯利他主义。[2] 根据利他主义发生情景的不同,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一般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前者是指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普通事情,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或信息表明有人需要帮助,助人者也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因此也没有高度的紧张感。该利他行为非常普遍, 如在公交车上让座、帮邻居照看小孩、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后者又被称为特殊情境中的利他行为,这类利他行为是有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危险的,行为者做出利他行为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紧急情境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少见情形,令人猝不及防,因此人们对此缺乏经验和心理准备,需要利他者采用特殊手段来援助他人。 Wilson [3](P60-62) 把利他主义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和有条件利他主义。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不求任何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为无私、忘我的行为。而后者的实质则是自私的 “利他者”,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社会中的远亲和不相干的个体之间交往,通过社会契约达到互利互惠,这种利他主义行为完全是有目的的。 Sober [4]也将利他主义分为两种:进化的利他主义和本土的利他主义。前者具有遗传特性,是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将被助者看成是“我们”一部分时的下意识行为,而后者的发展过程则比较复杂,它是由个体内在得益于别人的动机 2010年1月总第149期第1期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2010 Serial No.149No.1 43··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会有人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把生留给战友在社会心理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上来看利他是生物的本能,有助于物种保存。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使得这一物种的传递更有可能。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只有互相帮助,物种才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这被保存并在基因中传递下去,成为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的解释:助人是被社会认可并受到鼓励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自身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比如有人会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在动物身上一样如此,比如,汤姆逊瞪羚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 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

利他行为

利 他 行 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9122647.html,

一、利他行为的概述
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遗传上的关系愈 密切,则其成员之间的群体联系愈稳定,愈 亲密,因此利他行为主要涉及群体选择和亲 属选择。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 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9122647.html,
利他主义行为 报答性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概述
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
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遇到普通事例;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 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 急措施。
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有伤害人生命与财物的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 价很大;需要用特殊手段去帮助别人;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 先制订计划,往往是措手不及的。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9122647.html,

一、利他行为的概述
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最广泛的定义为 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帮助他人的行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9122647.html,

第十章 利他行为

第十章利他行为 选择题 1.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我们用_______策略决定什么时候以及是否要帮助别人。. A) 社会比较 B) 补偿 C) 极大极小化 D) 边际效用 答案: C 2. 你被要求参与献血活动。在思考这样做时,你权衡这样做的成本(例如,被扎一针) 和利益(如,自我感觉良好)。这解释了 A) 同情利他主义假设. B) 社会交换理论. C) 社会责任规范. D) 社会比较理论. 答案: B 3.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激励助人行为的动机来自 A) 内部或外部. B) 仅内部. C) 仅外部. D) 在帮助行为之前的有意识的辨认. 答案: A 4. _____概念认为最终目标是增加自己福利;______概念认为最终目标是增加他人福利。 A) 自私;无私 B) 无私;自私 C)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 D)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答案: C 5. 利己主义的概念是指 A) 自尊是一个比社会认同更重要的动机 B) 自我利益激励所有的行为 C) 我们的自我概念决定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D) 健康的人格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答案: B 6. 一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一个事实,_____ 的人乐于助人。 A) 快乐的 B) 休息好的 C) 良好教育的 D) 易相处的 答案:A 7. 心情对助人影响的研究表明,感觉_______的成人比感觉一般的人更有可能助人 A) 内疚的 B) 伤心的 C) 快乐的 D) 以上都对 答案:D 8. 帮助别人可以 ____ 坏心情,并且_____ 好心情. A) 消除;增加 B) 减轻;保持 C) 不会改变;增强 D) 增加;增加 答案: B 9. 沃尔特先生的邻居帮他的房子刷漆后,沃尔特先生觉得有义务帮助他的邻居改造厨 房。沃尔特先生的这种责任意识最有可能来自于 A) 门内面对面现象 B) 社会责任规范 C) 互惠规范. D) 地位平等标准. 答案: C 10.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期望 A) 人们在必要是帮助别人,以便自己在日后能得到帮助 B) 领导人应该比普通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 C) 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D) 人们有责任提出要求以便获得帮助. 答案: C 11. 当人们需要我们帮助时,如果我们把他们需要的帮助归因于______,我们最有可能提 供帮助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而个人的公

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移情。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情绪。人处于愉快的境况下,或感到内疚时,容易做出助人行为其他个人因素。即身份特点。主要包括性别和年龄。女性不如男性容易助人,年龄大的比年轻的要少助人的行为。三、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冷漠行为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坐视不理,袖手旁观。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存在:客观因素主要是他人在场起到旁观者效应。具体表现为:他人起到观众的作用,让救助者有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心理;他人榜样作用的误导;他人存在起责任分散作用。后又发现还有其他的客观因素,例如被害者的特征;旁观者与被害者的关系,相似性效应,等(相似性效应是指人们更多地受到相似的人的影响,当相似的其他人面对紧急情况无动于衷时,人们也就按兵不动)主观因素主要是救助者对干涉代价的分析,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救助等后还发现,当时的情境,受害者的求助是否锁定某一特定对象,求助者的受伤害严重性,都会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四,利他行为的发展利他行为的发展经历了七个阶段:自我中心。此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和自私的,利他是为了奖励或逃避惩罚。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以及人格的成因等,掌握运用人格的理论原理分析自己、他人的人格类型特征的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教材“第十一章气质类型特征及其应用”和“第十二章性格及其培养”合并。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气质(tenl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stir-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两类人格特质 一类是共同特质(commontraits),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individualtraits),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