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

十一还原问题(一)

问题1 小明的爷爷今年年龄减去7后,除以9,再加上2,最后乘10,恰好是100岁,小明爷爷今年多少岁?

[解析]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乘10后是100岁,那没有乘10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那没加2之前应是10-2=8(岁);除以9后是8岁,那没除以9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后是72岁,那没减7之前是72+7=79(岁)。所以,小明爷爷今年是79岁。列式为:(100÷10-2)×9+7=79(岁)。

答:爷爷今年79岁。

试一试:

(1)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20×□÷8+16 = 46。

(2)一个数除以10后再增加80,然后乘3,再减去85,得200,求这个数。

(3)东东问张老师今年多少岁,张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8,除以4,减去2,再乘5,恰好是45岁。”张老师今年多少岁?

问题2 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这时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分层线段图。

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这时还剩95台”向前推算,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时剩下的95台加上下午多卖的20台的和,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与10台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所以原有洗衣机的台数是240×2=480(台)。

列式是:[(95+20)×2+10] ×2=480(台)

答:这个商场原有洗衣机480台。

试一试:

(1)煤场有一批煤,第一天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4吨,还剩下5吨,煤场上的这批煤原有多少吨?

(2)一条长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一半多1.5米,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多2.5米,第三次又剪去再剩下的一半多3.5米,最后剩下4.5米,这条长绳原来长多少米?

(4)水果店卖哈密瓜,第一次卖出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又卖掉了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1个哈密瓜。三次共卖得149.5元,平均每个哈密瓜卖多少钱?

问题3 一堆货物,第一天运走它的一半多10吨,第二天运走剩下的一半少6吨,第三天运走15吨后还剩4吨,这堆货物原有多少吨?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的分层线段图。

从图中容易看出,还剩的4吨加上第三天运走的15吨,就是这堆货物第二天运走后剩下的吨数,即4+15=19(吨),从这个19吨里减去6吨,就是第一天运走后剩下的一半,即19-6=13(吨),而13×2=26(吨)就是第一天运走后还剩的吨数,而26+10=36(吨)就是总数的一半,所以这堆货物原有36×2=72(吨)。

列式是:[(15+4-6)×2+10] ×2=72(吨)

答:这堆货物原有72吨。

试一试:

(1)一批棉布,第一天运走它的一半多10匹,第二天运走剩下的一半少5匹,第三天运走50匹,最后还剩下45匹,这批棉布原有多少匹?

(2)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一半少3米,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一半多5米,最后剩下10米,这根绳子原有多长?

问题4 明明、东东、亮亮三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东东向明明借了3本后,又借给亮亮5本,结果三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人原本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解析]由题意可知,故事书的总本数是60本。根据最后三人的本数相等,可求出这时三人都有故事书60÷3=20(本)。如果东东不借给亮亮5本,那么东东有20+5=25(本),亮亮有20-5=15(本),如果东东不向明明借3本,那么东东有25-3=22(本),明明就有20+3=23(本)

列式为:60÷3=20(本) 20+5-3=22(本) 20-5=15(本) 20+3=23(本)

答:明明原有23本,东东原有22本,亮亮原有15本。

试一试:

(1)A、B、C三人共有贺年卡90张,如果A给B 6张,又送给C 8张,那么三人的贺年卡张数刚好相同。A、B、C三人原有贺年卡各多少张?

(2)甲、乙、丙三人共有大豆若干千克。如果甲给乙1.3千克,乙给丙2.3千克,丙给甲0.3千克,那么他们每人各有大豆4千克。原来三人各有大豆多少千克?

(3)小刚、小军、小钱、小文四个小朋友共有玻璃弹子100颗,小刚给小军13颗,小军给小钱18颗,小钱给小文16颗,小文给小刚2颗后四人的玻璃弹子个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弹子多少颗?

问题5 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180,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后,这四个数相等。原来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丙数最小,把丙数看作1倍,则甲数比丙数的2倍少2;乙数则比丙数的2倍多2;丁数则是丙数的2×2=4倍。由此可得:丙数+丙数×2-2+丙数×2+2+丙数×4=180,化简得:丙数×9 = 180 所以丙数是180÷9 = 20。

列式是:(180-2+2)÷(1+2+2+4) = 20

甲数是:20×2-2 = 38;乙数是:20×2+2 = 42;丁数是:20×4 = 80。

答:原来甲数是38,乙数是42,丙数是20,丁数是80。

试一试:

1、有A、B、C、D四堆桃子共240个,如果A堆加上3,B堆减去3,C堆乘以3,D堆除以3。那么这时这四堆的桃子的个数相等。问原来A、B、C、D四堆桃子各有多少个?

2、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250,甲数加上1.5,乙数减去1.5,丙数乘以1.5,丁数除以1.5后,这四个数相等。原来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综合练习:

1、一个数除以10后,再增加80,然后乘3,再减去85得200,求这个数。

2、小红问奶奶今年有多大岁数,奶奶说:把我的岁数减去30后,乘以10,再除以4

后加上20,正好是100岁。请问小红的奶奶多少岁?

3、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剩下的一半多10米,第三次修了再剩下的一半多5米,最后还剩6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4、一袋米,第一次倒出它的一半少2.5千克;第二次倒出剩下的一半多1.5千克,第三

次倒出再剩下的一半少0.5千克,还剩3.5千克,这袋米原有多少千克?

5、有一桶油,第一次卖出这桶油的一半少 2.5千克,第二次卖出剩下的一半多 1.5千克,第三次卖出再剩下的一半多5千克,最后剩下6千克,如果每千克油卖4元,这桶油共可卖得多少元?

6、一个书架分上、中、下三层,共放了144本书,现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给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的书给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同样的书给上层,这个书架原来上、中、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7、梨子、苹果、桔子、柿子共有100个,如果梨子个数加上4,苹果个数减4,桔子

个数乘4,柿子个数除以4,所得个数相等,问各种水果各有多少个?

8、有A、B、C、D四堆李子共381个,如果A堆加上1,B堆减去2,C堆乘以3,D堆除以4。那么这时这四堆李子的个数相等。问原来A、B、C、D四堆李子各有多少个?

十二还原问题(二)

问题1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除以4,分母乘以9后是3/15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解析]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除以4,分母乘以9后是3/153,我们可以用倒推还原的方法来求原分数,也就是把3/153的分子乘以4,分母除以9,来求出原分数。

3×4/153÷9 = 12/17

答:原来的分数是12/17。

试一试:

1、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除以5,分母乘以9后是2/27。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2、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乘以4,分母除以7后是16/17。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一个分数的分子加上1,这个分数就等于1。

(1)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1,这个分数就等于8/9,原分数是多少?

(2)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2,这个分数就等于8/9,原分数是多少?

问题2分数55/64的分子减去一个数,而分母同时加上这个数后,所得的新分数化简后为4/13。求这个数。

[解析] 因为分子减去一个数,分母同时加上这个数,所以分子、分母的总和是不变的。由于新分数化简,同时缩小了若干倍,化简为4/13,可以先求出分子、分母同时缩小的倍数,再推算出原分数。

(55+64)÷(4+13) = 7 ,4×7/13×7 = 28/91,55-18 = 27 或 91-64 = 27 答:这个数是27。

试一试:

1、一个分数是13/27,分子加上一个数,而分母同时减去这个数,所得的新分数化简

后是7/3。求这个数。

2、一个分数是37/75,分子减去一个数,而分母同时加上这个数,所得的新分数化简后是5/23。求这个数。

问题3 100个人站成一横排,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留下的人再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最后留下1个人,这个人第一次报的数是几?

[解析] 我们知道,最后留下的人,在倒数第一轮必报2,在倒数第二轮必报4,在倒数

第三轮必报8,------于是容易倒推出此人报过的数必是2、4、8、16、32、64。即第一轮这个人报的是64。

答:这个人第一轮报的是64。

试一试:

1、63个人站成一横排,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留下的人再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最后留下1个人,这个人第一次报的数是几?

2、128个人站成一横排,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留下的人再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最后留下1个人,这个人第一次报的数是几?

3、20个人围成一个圆圈,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圈,凡报偶数的人留下;留下的人再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圈,凡报偶数的人留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最后留下1个人,这个人第一次报的数是几?

问题4 有甲、乙、丙三个油漆桶,各盛油若干千克。先从甲桶里倒给乙、丙两桶,使乙、丙两桶的油各是原有油的2倍;再从乙桶里倒给甲、丙两桶,使甲、丙两桶的油各是原有油的2倍;再从丙桶里倒给甲、乙两桶,使甲乙两桶的油各是原有油的2倍,这时,三桶里的油都是24千克。原来每桶油各有多少千克?

[解析]我们可以从第三次倒后三桶油都是24千克倒着推算。在丙桶未倒给甲、乙两桶前,三桶油分别是:甲为24÷2=12(千克),乙为24÷2=12(千克),丙为24+12×2=48(千克);当乙桶的油未倒给甲、丙两桶之前,它们三桶油分别是:甲为12÷2=6(千克),丙为48÷2=24(千克),乙为12+6+24=42(千克);当甲桶由未倒给乙、丙两桶之前,它们三桶油分别为:乙是42÷2=21(千克),丙为24÷2=12(千克),甲是6+21+12=39(千克)所以,甲、乙、丙三桶分别盛油39千克,21千克,12千克。我们也可以用列表格进行

答:原来甲桶有油39千克,乙桶有油21千克,丙桶有油12千克。

试一试:

(1)甲和乙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甲拿出和乙同样多的画片送给乙,乙再拿出和这时甲同样多的画片给甲,这时两人都有24张,问甲乙原有画片各多少张?

(2)有A、B、C三堆小棒,先从A堆分别拿出与B堆、C堆同样多的根数放在B、C两堆;再从B堆分别拿出与这时A堆、C堆同样多的根数放在A、C两堆;最后从C

堆分别拿出与这时A堆、B堆同样多的根数放在A、B两堆。最后三堆都有36根

小棒,问A、B、C三堆原来各有多少根小棒?

综合练习

1、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除以6,分母乘以11后是2/14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2、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除以5,分母乘以8后是7/15。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一个分数的分子加上1,这个分数就等于1。

(1)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1,这个分数就等于7/8,原分数是()。

(2)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2,这个分数就等于7/8,原分数是()。(3)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上3,这个分数就等于7/8,原分数是()。

4、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后是3/7,原来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5、分数73/136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某一个数,新的分数约分后是2/9,求减去的数。

6、A、B、C三人玩的玻璃球共有96个,先从A分别拿出与B、C同样多的球给B、C;再从B分别拿出与这时A、C同样多的球给A、C;最后从C分别拿出与这时A、B同样多的球给A、B。最后三人的玻璃球一样多。三人原来各有多少个?

7、哥弟两人合挑26块砖,弟弟眼疾手快,抢先得到,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去抢一

半,弟弟不服,又从那哥哥那儿,哥哥不肯,弟弟就还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还比弟弟多2块,问弟弟最初挑几块?

8、300个人站成一横排,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留下的人再自1起按顺序报数,凡报奇数的人出列,凡报偶数的人留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最后留下1个人,这个人第一次报的数是几?

9、5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161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来的空瓶换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多少瓶汽水?

10、王亮从1月5日开始读一部小说。如果他每天读80页,到1月9日读完;如果他每天读90页,到1月8日读完。为了不影响正常学习,王亮准备减少每天的阅读量,并决定分a天读完,这样,每天读a页便刚好全部读完。这部小说共有多少页?

11、从1999这个数里减去253后,再加上244,然后再减去253,再加上244,……

这样一直算下去,减到第几次,得数恰好等于0?

12、早晨8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化肥厂向幸福村开去。两辆汽车的速度都

是每小时60千米。8点32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

的3倍。到了8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2

倍。那么第一辆汽车是8点几分离开化肥厂的?

13、对一个自然数作如下操作:如果是偶数则除以2;如果是奇数则加上1,如此进行直到为1操作停止。求经过6次操作变为1的数有多少个?

初三化学碳及含碳还原性2012年一模试题教师版

初三花絮模拟试卷(含碳以及还原性物质)汇编 (2012宝山区)将石灰石、氧化铜和木炭经研磨混合均匀,放入试管中加热至高温,试管内共能发生的反应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012宝山区)一气体可能有CO、CO2、H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气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A中无明显现象;B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肯定含有①,肯定不含有②。 写出装置C、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④。问题与思考:有同学认为上图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存在的问题是:⑤ (2012奉贤)将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通入的二氧化碳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像中的() (2012虹口)右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代表相连的两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 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请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C、丙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D、丁可能是碳或氧气 甲乙 丙丁

(2012虹口)如图A所示是用白磷(着火点为40℃)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白磷接触。 实验步骤现象将装置A放在(8)(填仪器名称)上称量。示数为158.4 g。 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9),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 冷却至室温如图B所示,再次称量装置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 g ①仪器a的名称是(10) ②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11),由上述实验知,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12)。 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13)。 ③另一名同学在其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14)。 Ⅰ.白磷的量不足Ⅱ.白磷过量Ⅲ.反应中气球膨胀了Ⅳ.装置密闭性不好 ④反应结束时(如图B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15)。 ⑤拓展实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石墨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称量m1 g石墨;放入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引燃;反应结束后,用足量的m2 g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气体(吸收完全);称量石灰水的质量变为m3 g; 数据分析:根据(16)可知石墨中含有碳元素;根据(17)可知石墨中只含有碳元素。 (2012黄浦)如图所示,水槽中漂浮着充满CO2气体的密闭的锥形瓶,(瓶底铺有适量的沙粒,以使其能正立于水中)瓶口橡皮塞上有一装满Ca(OH)2溶液的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里的Ca(OH)2溶液轻轻地挤入瓶中,充分反应后水槽中水面将会() A.上升B.下降 C.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 (2012黄浦)化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锻炼我们善于发现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科 素养的良好机会。例如: (1)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2)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有石灰水的滴瓶瓶壁上发现有白色固体。针对此现象,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该石 灰水已变质?

最新碳的还原性练习题名师精心制作教学资料

第六单元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补充练习1) 碳的还原性专项练习 一、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化学方程式 资料:下列是一些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可用于描述实验现象。 CuO:黑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Fe3O4:黑色固体Fe粉:黑色粉末Cu:红色固体 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论: 1.某黑色粉末在加强热后变成了红色粉末,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黑色粉末是; 2.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停止实验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则该黑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提示:此题考虑问题要全面,将所有的可能的组成都写出来) 3.将两种黑色固体粉末A和B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M。将M通过炽热的固体A,则转化为一种可燃性气体D。D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又变成气体M。当试管里的物质反应完毕后,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的E。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M D E ②写出下列两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M+E M+A→D 三、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表明反应开始发生的现象是 ,表明实验已经停止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应先,再 ,原因是 。

四、某同学将过量的木炭和少量氧化铜粉末混合,装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有铜和剩余的木炭。为得到纯净的铜,该同学将此混合物置于蒸发皿中加强热,以除去剩余的木炭。你认为该同学能否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若不能,你觉得可以怎么除去剩余的木炭? 五、定量实验(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C-12) 某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和氧化铁反应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如图6-4)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都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操作及现象:见小表。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伪0.96g………. (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等。 金属:等; 等; 、、、、、、等。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一、教材分析 1、“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固固高温放热反应实验,该实验验证了C的还原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固定的条件下,还原剂能够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自身被氧化。 2、该实验成功的标志: (1)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铜单质,最好效果是得到紫红色铜块。(2)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石灰水浑浊)。(3)反应放热,应发现反应启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红热燃烧。 二、学情分析 木炭还原氧化铜在初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学生是从这个实验开始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为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冶炼等知识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b、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学习对实验的探究以及创新 b、通过本次实验对其他类似实验有初步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本次实验中对碳单质还原性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 情景引入通过回顾课本知识进行情景引 入积极互动 通过引入把学生 的思维引进课堂 介绍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主要反应: 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副反应: C +CuO =高温= Cu + CO↑(炭 过量) 碳氧化铜铜一氧化碳 C + 4CuO =高温= 2Cu2O + CO2↑(氧化铜过量) 认真 听课 在实验之前给学 生系统介绍实验 原理 介绍实验仪器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铁架 台、水槽、氧化铜粉末、碳粉、 药匙、研钵、研杵、坩埚、泥三 角、酒精灯、火柴、坩埚钳、酒 精喷灯、试管、澄清石灰水、玻 璃导管、单孔橡胶塞、托盘天平 (带砝码盒和镊子)、称量纸。 思考、记忆 让学生充分了解 本次实验所需仪 器、试剂

炽热碳还原技术讨论总结

炽热碳还原技术讨论总结 1、采用廉价碳体替代氨具有重要意义, 脱硝工艺应满足耐尘、耐硫、温降低或 低温、阻力小的特点 2、炽热碳还原技术需要在高温下500-900℃进行,对于不同体系(发电、供热及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及锅炉结构均相同、差异较大,脱硝反应器的位置选取必须合适,具有一定难度,但如果选对具有重要的实际推广价值。 3、根据脱硝反应机理: C+2NO=CO2+N2 2C+2NO=2CO+ N2 2C+2NO2=2CO2+ N2 4C+2NO2=4CO+ N2 2CO+2NO=2CO2+ N2 4CO+2NO2=4CO2+ N2 (1)在相同的环境下,C+NO X和CO+NO X对脱硝的贡献非常重要,需要进行研究判断。 (2)CO与NO X在高温500-900℃无催化剂下是否反应及反应时间及脱硝率需要探讨。 (3)如果(2)成立,适宜的炽热碳还原脱硝技术的脱硝剂气体CO比固体碳要有优势。 5、是否能够在燃煤锅炉中,调整过量空气系数大小,调节过氧指数、使NO X的产生量减少,同时调节条件利用烟气中CO还原NO X。 6、开发低温催化剂,使碳或CO在低温条件下,可以与氮氧化物反应,解决脱硝位置难选问题,但催化剂需要耐硫、防尘。 7、若采用CO还原脱硝,需要解决CO的来源,可以采用小型煤气发生炉提供CO, 如有外供CO最经济 8、采用碳或CO脱硝,均需选择适宜脱硝反应器。 9、已对旭阳焦化脱硝进行了调研,旭阳焦化脱硝的是炉顶燃烧后的荒煤气,出

口温度800-900℃,原先该部分热量没有回收利用,现已设置废热锅炉产蒸汽回收热量,这部分最大的优点是荒煤气是脱硫后燃耗,烟气含硫量很低,不需要再设置脱硫装置,现排放量为900ppm,利于催化脱硝。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开展工作; 1、建立一套炽热碳还原实验装置,对C和CO脱硝反应进行研究,分为气固和气气两个体系,具体问题需进一步讨论。 2、依据已有文献及实验结果进行脱硝工艺设计。 3、根据旭阳荒煤气脱硝特点进行脱硝工艺设计。 拟安排1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完成上述工作:

浸渍法介绍

浸渍法 概述 以浸渍为关键和特殊步骤制造催化剂的方法称浸渍法,也是目前催化剂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浸渍法是基于活性组分(含助催化剂)以盐溶液形态浸渍到多孔载体上并渗透到内表面,而形成高效催化剂的原理。通常将含有活性物质的液体去浸各类载体,当浸渍平衡后,去掉剩余液体,再进行与沉淀法相同的干燥、焙烧、活化等工序后处理。经干燥,将水分蒸发逸出,可使活性组分的盐类遗留在载体的内表面上,这些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盐类均匀分布在载体的细孔中,经加热分解及活化后,即得高度分散的载体催化剂。 活性溶液必须浸在载体上,常用的多孔性载体有氧化铝、氧化硅、活性炭、硅酸铝、硅藻土、浮石、石棉、陶土、氧化镁、活性白土等,可以用粉状的,也可以用成型后的颗粒状的。氧化铝和氧化硅这些氧化物载体,就像表面具有吸附性能的大多数活性炭一样,很容易被水溶液浸湿。另外,毛细管作用力可确保液体被吸人到整个多孔结构中,甚至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也将被填满,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则有助于过程的进行,但也有些载体难于浸湿,例如高度石墨化或没有化学吸附氧的碳就是这样,可用有机溶剂或将载体在抽空下浸渍。 浸渍法有以下优点:第一,附载组分多数情况下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这对铂、铑、钯、铱等贵金属型负载催化剂特别有意义,可节省大量贵金属;第二,可以用市售的、已成形的、规格化的载体材料,省去催化剂成型步骤。第三,可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为催化剂提供所需物理结构特性,如比表面、孔半径、机械强度、热导率等。可见浸渍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经济的方法。广泛用于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尤其是低含量的贵金属附载型催化剂。其缺点是其焙烧热分解工序常产生废气污染。 浸渍法工艺 浸渍法可分为粉状载体浸渍法和粒状载体浸渍法两种工艺,其特点可由流程图看出。粒状载体浸渍法工艺如图6—2所示。粒状载体浸渍前通常先做成一定形状,抽空载体后用溶液接触载体,并加入适量的竞争吸附剂。也可将活性组分溶液喷射到转动的容器中翻滚到载体上,然后可用过滤、倾析及离心等方法除去过剩溶液。粉状载体浸渍法与粒状载体浸渍法类似,但需增加压片、挤条或成球等成形步骤,其流程见图6—3。浸渍的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粒状载体浸渍时,催化剂表面结构取决于载体颗粒的表面结构,如比表面、孔隙率、孔径大小等,催化反应速率不同,对催化剂表面结构的要求也不同。 沉积在催化剂载体的金属的最终分散度取决于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浸渍方法、吸附的强度,以吸留溶质形式存在的金属化合物相比于吸附在孔壁上的物种的程度,以及加热与干燥时发生的化学变化等。 虽然浸渍过程中,大多数金属试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吸附在载体上,但是吸附过程相当复杂,不同类型的吸附都可能发生,可以是金属离子与含有羟基的表面吸附;也可以是含有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的表面进行阳离子交换。载体的表面结构还可能因浸渍步骤不同加以改变,从而更改表面的吸附特性。这些在

铝热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氢还原法冶炼金属钒

铝热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氢还原法冶炼金属钒(钒渣-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金属钒-钒铁-钒铝合金-碳氮化钒-钒电池) 原创邹建新李俊翰教授等 1 铝热还原法 1.1 铝热还原法基本原理 铝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钒通常采用五氧化二钒或三氧化二钒两种原料。 铝还原五氧化二钒的还原反应如下: 3V2O5+2Al=3V2O4+ Al2O3 3V2O4+2Al=3V2O3+ Al2O3 3V2O3+2Al=6VO+ Al2O3 3VO+2Al=3V+ Al2O3 由以上四式可得如下总反应式:3V2O5+10Al=6V+5 Al2O3 上述总反应式反应的焓变为每6molV为-3735kJ或每1gV与Al2O3渣为-4.579kJ,属于高放热反应。另外,V、Al2O3的熔点分别为1910℃、2050℃,相对较低,有利于形成熔渣及金属钒锭。但当铝过量时,会形成Al-V合金,使脱出铝的难度加大。 铝还原三氧化二钒的还原反应如下: V2O3+2Al=2V+ Al2O3 该反应放热量较低,达不到渣熔化的温度,故只能制取粒状产品,而铝热法的渣不溶于水,故不适于用浸出法处理。变通的方法为加入助熔剂,如KClO3,反应如下: KClO3+2Al=KCl+ Al2O3 该反应放出较多热量,使渣熔化,冷却后便于与金属钒锭分离。 1.2 还原工艺 1966年,Carlson采用二步法用铝还原V2O5制取钒。第一步制取Al-V合金,第二步再精练制取高纯钒。采用Al2O3钢罐内衬,抽真空充氩气,用燃气炉外源加热至750℃,点燃反应,反应迅速,冷却后分离渣与合金,合金再用HNO3溶液浸洗,然后粉碎成6mm 的块。 Peerfect对两步法又作出改进,改用铜坩埚,并用夹套水冷,取代有内衬的钢罐,避免了内衬耐火材料带来的污染,铜坩埚也用高纯材料制成。抽真空充氩气,加入炉料V2O5 500g 、铝屑400g ,混匀压紧;上部添加启动料V2O5 90g、高纯铝粉50g 、I2 20g ,用一个金属钒丝盘条埋入启动料中,抽真空、排氮气、充氩气;钒丝充电启动点燃,升温至

浸渍技术 液态浸渍成型法

浸渍技术液态浸渍成型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纤维尤其是玻璃或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因为它的热压温度低于这些晶体基体材料的熔点。陶瓷熔体的温度要比聚合物和金属的温度要高得多,这使得浸渍预制件相当困难。陶瓷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陶瓷集体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失配,室温与加工温度相当大的温度区间以及陶瓷的应变失效都会增加陶瓷复合材料产生裂纹。因此,用液态浸渍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化学反应性、熔体粘度、熔体对增强材料的浸润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由于任何形式的增强材料制成的预制体都具有网络空隙,而毛细作用陶瓷熔体可渗入这些孔隙,因此,通过施加压力或者抽空有利于浸渍过程。 液态浸渍法也成功地应用于制备C/C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 用液态浸渍法可以获得纤维定向排列、低空隙率、高强度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而且过的的基体比较密实。但是,由于陶瓷的熔点较高,熔体与增强材料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大会由于收缩率的不同而产生裂纹。 化学气相浸渍(CVI)成型法 CVI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CVI法在制备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并已发展成为商业化的方法。CVI法是将反应物气体浸渍到多孔预制件的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沉积,从而形成陶瓷基复合材料。总之,CVI过程是由传质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组成。传质过程主要包括:反应物通过主流到达固体的表面,然后到达孔洞的壁面,产生的副产物由壁面进入主气流。在此期间的化学反应非常复杂,其中可能涉及在气相进行的均相发应和在固体壁面上进行的非均相反应,会产生很多中间产物,最后才能得到所期望的沉积物。伴随着沉积条件的改变,CVI各个过程的相对速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为决定作用的过程不同,CVI过程产物的结构和沉积速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就定CVI复合材料的结构的差异。 CVI过程主要是将复合材料致密化。在一般沉积条件下,预制体的外部特征尺寸大于反应物气体的平均自由程,而内部空洞的特征尺寸等于或小于反应物气体的平均自由程,这样就决定了多孔预制体外部和内部所依赖的物质传输机制不同。外部为Fick扩散传质,而内部为分子流扩散传质,因而传质速度与化学反应速度在预制体的不同位置而有所不同。原因可能石外部处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控制范围,而内部处于传质控制范围,这样会使预制体内外的沉积不同,外部沉积多而内部沉积少,而且还会造成内部孔洞的传质通道堵塞,出现“瓶颈效应”,使复合材料存在严重密度梯度。 为了得到结构均匀的CVI复合材料,以及缩短复合材料的制备周期,在原始等温CVI技术的基础上有发展了几类CVI技术。 1)等温CVI 等温CVI又称为“静态法”。它是将预制体置于等温的空间,反应物气体通过扩散渗入到多孔预制件内,发生化学反应并沉积,而副产物气体在通过扩散向外溢出。在等温CVI 过程中,传质过程主要通过气体的扩散进行,因此,沉积过程要消耗很多时间,而且只

氢气、碳及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整理)

H 2还原CuO CO 还原CuO C 还原CuO 化学方程 式 H 2+CuO Cu + H 2O CO+CuO Cu +CO 2 C +2 CuO 2Cu +CO 2↑ 装置图 装置特点 ①试管口略向___倾斜;②通H 2 的导管伸至试管底部于CuO 上方 因CO 有____,增加对尾气处理装置,防止CO 污染空气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反应需高温; 操作步骤 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纯度。还原过程分四步:一通,二点,三撤,四停 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品固定 试管;③点燃;④移导管,熄 灭酒精灯。 实验现象 ①黑色CuO 变成___色;②试管口有___生成 ①黑色CuO 变成___色;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②有光 亮红色固体生成;③生成的气 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出现下列三种异常现象:①事先已检验证明,通 入盛CuO 试管中的H 2是纯净的,在加热时试管中出现了爆呜声,②在试管中有亮红色物 质出现时,试管底部出现破裂现象,③试管中CuO 变红后又渐渐变成黑色。试从操作和 装置等方面分析出现上述现象原因? ① ② ③ 例题 1、将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序号填入括号中.设计意图:①说明CO 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 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 CO 氧化后的产物是CO 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剧毒的CO 对空气的污染.其 中符合的是( ) A .只有① B .①②③ C .③和④ D .以上都符合 2、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向试管里通氢气 ②检 验氢气纯度 ③给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 ④停止加热 ⑤继续通氢气直 到试管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②③①④⑤ 3、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 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C 、CO 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前后, C 、Cu 、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 .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 .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4.除掉空气中的氧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使空气通过灼热的焦炭 B .使空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使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D .将空气点燃 △ △ △

还原与氧化型Q10

还原型辅酶Q10 1定义 还原型辅酶Q10(英文缩写为:CoQ10H2)是细胞代谢呼吸激活剂和免疫增强剂,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特性。 还原型辅酶Q10(CoQ10H2)临床上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重症肝炎等方面。 辅酶Q10(COENZYME Q10 )有两种异构体,分别是还原型辅酶Q10(CoQ10H2)和氧化型辅酶Q10(CoQ10),两者三维结构互为镜像,当还原型辅酶Q10(CoQ10H2)清除自由基,阻止脂质和蛋白质过后,生成氧化型辅酶Q10(CoQ10)。 2结构 英文缩写为:CoQ10H2 化学名:2-(3,7,11,15,19,23,27,31,35,39-癸甲基-2,6,10,14,18,22,26,30,34,38-四十癸烯基)-5,6—二甲氧基-3-甲基-p-苯醌。 分子式:C59H90O4 分子量:863.36 3作用 1、心脑细胞添能量; CoQ10H2提高心肌、大脑细胞对氧分子利用率,增进线粒体ATP形成,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脑病治疗。 2、超强抗氧化; CoQ10H2主动满足自由基对电子需求,抑制超氧化物形成,不仅防止血管内皮的氧化反应,也能防止血流再灌注氧化伤害。 3、神经保护剂; 帕金森治疗使用还原型辅酶Q10,可抑制多巴胺对神经组织破坏,维持神经细胞膜内外质子梯度浓度差,保护钙离子通道。 4、免疫增强剂; CoQ10H2激活粒细胞——系统,提升T细胞、B细胞、粒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与活性,增强免疫,对放化疗有增进效果。 5、降糖、降压、降脂; CoQ10H2具有类胰岛素功能,可降低血液葡萄糖浓度; CoQ10H2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促进NO,PGI2释放,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

浸渍法原理

概述以浸渍为关键和特殊步骤制造催化剂的方法称浸渍法也是目前催化剂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浸渍法是基于活性组分含助催化剂以盐溶液形态浸渍到多孔载体上并渗透到内表面而形成高效催化剂的原理。通常将含有活性物质的液体去浸各类载体当浸渍平衡后去掉剩余液体再进行与沉淀法相同的干燥、焙烧、活化等工序后处理。经干燥将水分蒸发逸出可使活性组分的盐类遗留在载体的内表面上这些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盐类均匀分布在载体的细孔中经加热分解及活化后即得高度分散的载体催化剂。活性溶液必须浸在载体上常用的多孔性载体有氧化铝、氧化硅、活性炭、硅酸铝、硅藻土、浮石、石棉、陶土、氧化镁、活性白土等可以用粉状的也可以用成型后的颗粒状的。氧化铝和氧化硅这些氧化物载体就像表面具有吸附性能的大多数活性炭一样很容易被水溶液浸湿。另外毛细管作用力可确保液体被吸人到整个多孔结构中甚至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也将被填满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则有助于过程的进行但也有些载体难于浸湿例如高度石墨化或没有化学吸附氧的碳就是这样可用有机溶剂或将载体在抽空下浸渍。浸渍法有以下优点第一附载组分多数情况下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这对铂、铑、钯、铱等贵金属型负载催化剂特别有意义可节省大量贵金属第二可以用市售的、已成形的、规格化的载体材料省去催化剂成型步骤。第三可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为催化剂提供所需物理结构特性如比表面、孔半径、机械强度、热导率等。可见浸渍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经济的方法。广泛用于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尤其是低含量的贵金属附载型催化剂。其缺点是其焙烧热分解工序常产生废气污染。浸渍法工艺浸渍法可分为粉状载体浸渍法和粒状载体浸渍法两种工艺其特点可由流程图看出。粒状载体浸渍法工艺如图6—2所示。粒状载体浸渍前通常先做成一定形状抽空载体后用溶液接触载体并加入适量的竞争吸附剂。也可将活性组分溶液喷射到转动的容器中翻滚到载体上然后可用过滤、倾析及离心等方法除去过剩溶液。粉状载体浸渍法与粒状载体浸渍法类似但需增加压片、挤条或成球等成形步骤其流程见图6—3。浸渍的方法对

九年级化学碳的还原性练习题-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

九年级化学碳的还原性练习题-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模拟题、复习 资料-初中化学试卷-试卷下载 第六单元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补充练习1) 碳的还原性专项练习 一、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化学方程式 资料:下列是一些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可用于描述实验现象。 CuO:黑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Fe3O4:黑色固体Fe粉:黑色粉末Cu:红色固体 反应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碳和氧化铜反应 碳和氧化铁反应 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 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论: 1.某黑色粉末在加强热后变成了红色粉末,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黑色粉末是 ; 2.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停止实验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则该黑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提示:此题考虑问题要全面,将所有的可能的组成都写出来) 3.将两种黑色固体粉末A和B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M。将M通过炽热的固体A,则转化为一种可燃性气体D。D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又变成气体M。当试管里的物质反应完毕后,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的E。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M D E ②写出下列两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M+E M+A®D 三、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表明反应开始发生的现象是 ,表明实验已经停止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应先 ,再 ,原因是 。 四、某同学将过量的木炭和少量氧化铜粉末混合,装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有铜和剩余的木炭。为得到纯净的铜,该同学将此混合物置于蒸发皿中加强热,以除去剩余的木炭。你认为该同学能否达到目的?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若不能,你觉得可以怎么除去剩余的木炭? *五、定量实验(相对原子质量:Fe-56O-16C-12)

氧化烧与还原烧的特点与区别

还原烧与氧化烧是陶瓷烧制的两大分水岭,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系统,对陶瓷赏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种烧法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鉴别。 一、窑中的还原烧与氧化烧的定义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里头就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我们提到“烧”窑,要烧就要有火,我们也都知道氧会“助燃”,若我们在烧窑时大量的补充足够的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就是“氧化烧”;反之,若有技巧的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土胎与釉水抽取氧元素则称作“还原烧”。 二、釉水的氧化与还原有什么不同 以釉水来说,也分为氧化釉和还原釉。简单来说氧化釉就是所谓的“色釉”,比如说铁红、五彩、釉上彩、或一些现代的青花以及部分釉色很绚丽的天目,他们所表现的是釉的色彩。而还原釉表现的主要是“质感”,比如说古代的青花釉、日本的志野、萩烧、建窑的建盏,还有温润的青瓷,这些釉没有绚丽的色彩,但他们都有令人触摸起来很舒服的质感。 氧化釉在烧的时候,因为窑室中氧气充足,烧窑时燃料不会与釉彩原料发生化学作用,所以在烧制时就是将釉彩粉末烧至熔化、混合共熔在一起,产生颜色,其技术性在于釉彩原料的调配,只要能买到釉彩配方,知道烧成温度之后,就可以稳定地将其烧制完成,就像到便利商店买食物料理包一样,带回家用微波炉设定即可。 还原釉就不一样了,因为窑室中缺乏氧气,所以燃料在燃烧时,就必须从釉彩原料甚至胎土中提取氧元素来助燃,釉彩原料就会发生变化与重组,因窑室中高温环境与常温不同,就可在高温中还原出特殊的分子结构。比如说青瓷的“氧化亚铁”,因为其高温还原的焠炼,就可产生如宝石、美玉一样质感的釉色。但烧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稳定,烧窑时必须随时注意窑火与气候的变化,以免功亏一匮。换句话说,釉彩配方必须与窑火控制里应外合,合作无间,方可大功告成。所以还原烧就好像到书店买食谱要煮菜一样,食材都准备好了,但刀法切工,口味调配到炉火控制都不可马虎,照书来也没用,需要多年的经验才可煮出一盘好菜。所以还原釉很少有办法量产,就算量产也无法一致,这是还原釉最大的技术障碍。但市场还是有不少用“色料”去调出类似还原的釉水,用氧化的方式烧,其成功率大大提升,稳定性也高,但这种偏门烧法,质感是骗不了人的。除此之外,还原烧法的釉水颜色都属于内敛质朴,无法烧出绚丽缤纷之颜色。 三、还原火中的青瓷 中国最源远流长的“青瓷”,就是还原釉的一种。青瓷的还原比较特殊,还原火有两种,分别为“压力还原”与“气氛还原”。正统的宋代青瓷釉属于前者,简单来说就是烧制青瓷釉时,燃料中的碳元素必需慢慢的由釉水表面穿越厚厚的釉层,到达土胎,布满作品的皮、肉与骨,再慢慢的由里到外还原出来,必须“细火慢炖”,这样才会有温雅玉润的质感。

催化剂浸渍法原理

zhangwengui330(金币+2,VIP+0):谢谢分享!8-25 15:10 概述 以浸渍为关键和特殊步骤制造催化剂的方法称浸渍法,也是目前催化剂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浸渍法是基于活性组分(含助催化剂)以盐溶液形态浸渍到多孔载体上并渗透到内表面,而形成高效催化剂的原理。通常将含有活性物质的液体去浸各类载体,当浸渍平衡后,去掉剩余液体,再进行与沉淀法相同的干燥、焙烧、活化等工序后处理。经干燥,将水分蒸发逸出,可使活性组分的盐类遗留在载体的内表面上,这些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盐类均匀分布在载体的细孔中,经加热分解及活化后,即得高度分散的载体催化剂。 活性溶液必须浸在载体上,常用的多孔性载体有氧化铝、氧化硅、活性炭、硅酸铝、硅藻土、浮石、石棉、陶土、氧化镁、活性白土等,可以用粉状的,也可以用成型后的颗粒状的。氧化铝和氧化硅这些氧化物载体,就像表面具有吸附性能的大多数活性炭一样,很容易被水溶液浸湿。另外,毛细管作用力可确保液体被吸人到整个多孔结构中,甚至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也将被填满,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则有助于过程的进行,但也有些载体难于浸湿,例如高度石墨化或没有化学吸附氧的碳就是这样,可用有机溶剂或将载体在抽空下浸渍。 浸渍法有以下优点:第一,附载组分多数情况下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这对铂、铑、钯、铱等贵金属型负载催化剂特别有意义,可节省大量贵金属;第二,可以用市售的、已成形的、规格化的载体材料,省去催化剂成型步骤。第三,可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为催化剂提供所需物理结构特性,如比表面、孔半径、机械强度、热导率等。可见浸渍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经济的方法。广泛用于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尤其是低含量的贵金属附载型催化剂。其缺点是其焙烧热分解工序常产生废气污染。 浸渍法工艺 浸渍法可分为粉状载体浸渍法和粒状载体浸渍法两种工艺,其特点可由流程图看出。粒状载体浸渍法工艺如图6—2所示。粒状载体浸渍前通常先做成一定形状,抽空载体后用溶液接触载体,并加入适量的竞争吸附剂。也可将活性组分溶液喷射到转动的容器中翻滚到载体上,然后可用过滤、倾析及离心等方法除去过剩溶液。粉状载体浸渍法与粒状载体浸渍法类似,但需增加压片、挤条或成球等成形步骤,其流程见图6—3。浸渍的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粒状载体浸渍时,催化剂表面结构取决于载体颗粒的表面结构,如比表面、孔隙率、孔径大小等,催化反应速率不同,对催化剂表面结构的要求也不同。 沉积在催化剂载体的金属的最终分散度取决于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浸渍方法、吸附的强度,以吸留溶质形式存在的金属化合物相比于吸附在孔壁上的物种的程度,以及加热与干燥时发生的化学变化等。 虽然浸渍过程中,大多数金属试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吸附在载体上,但是吸附过程相当复杂,不同类型的吸附都可能发生,可以是金属离子与含有羟基的表面吸附;也可以是含有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的表面进行阳离子交换。载体的表面结构还可能因浸渍步骤不同加以改变,从而更改表面的吸附特性。这些在工艺实施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若载体遭受浸蚀,情况会更复杂,在高pH值下硅胶要受浸蚀,而高表面积的氧化铝则无论在过高或过低pH 值下都要受浸蚀,在用酸性液体浸渍氧化铝载体的过程中,部分氧化铝会首先发生溶解,并随着pH值的增高接着要发生沉淀,最好用缓冲剂来控制这个效应。 载体原料载体原料粉状载体浸渍溶液 ↓↓↓↓ 水→混合水→浸渍←沉淀剂 ↓↓

碳元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碳及其化合物 一、碳 1.几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 60等 2. ①燃烧反应C+O 2=CO 2,2C+O 2=2CO 2CO 2CuO 2 (SiC)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 2+3C=====高温 SiC +2CO↑.在这 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B ) A .3∶5 B .1∶2 C .2∶1 D .1∶1 NaHCO 3溶液(除HCl ),浓硫酸(除H 2O )。 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的通二氧化碳: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方程式: C 2MgO ②热稳定性:Na 2CO 3>CaCO 3;碱金属正盐>碱金属酸式盐: Na 2CO 3>NaHCO 3。 ③相互转化:CO 32- HCO 3- (除杂用) ④与酸的反应:CO 32-+2H += CO 2↑+H 2O , HCO 3-+H += CO 2↑+H 2O (反应更剧烈) ⑤与碱的反应:HCO 3- +OH -=CO 32-+H 2O ⑥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以少定多。例如:NaHCO 3与Ca(OH)2反应 少量Ca(OH)2:Ca 2++2OH -+2HCO 3-=2H 2O+CaCO 3↓ +CO 32- 过量Ca(OH)2:HCO 3-+ OH - + Ca 2+= H 2O + CaCO 3 ↓ 【思考】(1)鉴别Na 2CO 3和NaHCO 3溶液,能用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吗,为什么?答:不能,都能产生沉淀。 (2)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答:通入过量的CO 2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可以用什么方法? 写出相关化学方方程式。答:加热,2NaHCO 3 Na 2CO 3+ CO 2↑+H 2O (4)如何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答: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5)除去CO 2中的HCl 能用饱和Na 2CO 3溶液吗?为什么?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不能,Na 2CO 3+2HCl= CO 2↑+H 2O+2NaCl 应用饱和NaHCO 3溶液

铁氧化物的分解、还原与再氧化(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铁氧化物的分解、还原与再氧化(一) 氧化物的分解、还原及再氧化反应是烧结过程中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部分,它影响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及液相的形成,从而影响烧结矿的质最。例如适 当控制烧结气氛以减少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促使Fe2O3 生成而减少FeO 的 形成,这有利于烧结矿还原性的提高。(一)铁氧化物的分解烧结料中有许 多氧化物,在铁料中主要是铁或锰氧化物,在熔剂中有钙镁氧化物,这些氧化 物在烧结过程中是否发生分解反应决定于它们的化学反应式的平衡常数(Kp)及 等压位的变化(ΔZ)一般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可按下式表示:2MeO=2Me+O2 如MeO 及Me 是以固相存在而不互相熔解,则上式的反应平衡常数即等于分解压力:Kp=Po2 分解压力与反应的标准等压位的关系为:ΔZo=-KTlnPo2当气相中氧的分压为P′o2时,则 当Po2>P′o2时,ΔZ<0 氧化物分解,当Po2<P′o2时,ΔZ>0 反应向生成氧化物的方向进行;当Po2=P′o2时,ΔZ=0反应趋于平衡状态。在大气中P′o2=0.21而大多数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力比0.21 气压小得多,所以大多数金 属氧化物在大气中是比较稳定的。 [next] MnO2,Mn2O3,Fe2O3 的分解压力比较大,MnO2 在460℃的分压为0.21,550 ℃的分压为1.0 大气压(98066.5 帕),Mn2O3 达到相应分压的温度为927℃及1100℃因而铁锰的高级氧化物(即氧化程度高的氧化物)在烧结过程中干燥带或 预热带就开始分解甚至已很剧烈,而Fe2O3 在1383℃分解压力为0.21,在1452 ℃分解压力为1.0,要比锰的高级氧化物分解困难一些。在烧结条件下,烧结冷 却带的气体的实际压力为0.9 大气压(0.9×98066.5 帕),所以氧的分压为0.18~

2019年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梳理:专题12 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三种具有还原性物质的比较

专题12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三种具有还原性物质的比较碳的两种氧化物你一定还记得,它们的分子仅相差一个氧原子,就使得它们的性质迥然不同。请你把它们再熟悉一下。 式表示的用文字叙述)

【生活小贴士】 多面能手——干冰 干冰是人工降雨的高手,当飞机把干冰撒在空中,它在升华时吸收云层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降到-40 ℃。每克干冰能形成100亿个小冰晶,周围的云雾碰到小冰晶,便以它为中心凝成大水滴,于是就下起雨来。 更奇妙的是,许多影片和电视剧中那些云雾缭绕的景色也是干冰的功劳!因为干冰在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许多小液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干冰还有很多用途。工业清洗、去除积垢,是目前及未来干冰最大的用途之一。

教师详解详析 1.无色、无味的气体 1.977 g/L 能溶于水 无色、无味的气体 1.250 g/L 难溶于水 2.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2CO +O 2=====点燃 2CO 2 没有还原性 CuO +CO=====△ Cu +CO 2 CO 2+C=====高温2CO 没有氧化性 CO 2+H 2O===H 2CO 3 不能与水反应 Ca(OH)2+CO 2===CaCO 3↓+H 2O 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无毒 剧毒 灭火,制纯碱、尿素、汽水,制冷剂、人工降雨,温室肥料等 燃烧、冶炼金属 3.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2CO +O 2=====点燃 2CO 2 2H 2+O 2=====点燃 2H 2O C +O 2=====点燃 CO 2 CuO +CO=====△ Cu +CO 2 CuO +H 2=====△ Cu +H 2O 2CuO +C=====高温 2Cu +CO 2↑ 剧毒 无毒 无毒 4.C +O 2=====点燃 CO 2 化合反应 2C +O 2=====点燃 2CO 化合反应 2CO +O 2=====点燃 2CO 2 化合反应 4P +5O 2=====点燃 2P 2O 5 化合反应 S +O 2=====点燃 SO 2 化合反应 3Fe +2O 2=====点燃 Fe 3O 4 化合反应 4Al +3O 2=====点燃 2Al 2O 3 化合反应 2Mg +O 2=====点燃 2MgO 化合反应 2CuO +C=====高温 2Cu +CO 2↑ 置换反应 2Fe 2O 3+3C=====高温 4Fe +3CO 2↑ 置换反应 Fe 3O 4+2C=====高温3Fe +2CO 2↑ 置换反应 CO 2+H 2O===H 2CO 3 化合反应 H 2CO 3===H 2O +CO 2↑ 分解反应 Ca(OH)2+CO 2===CaCO 3↓+H 2O 非基本反应类型 CO 2+C=====高温 2CO 化合反应 CuO +CO=====△ Cu +CO 2 非基本反应类型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非基本反应类型 Fe 3O 4+4CO=====高温3Fe +4CO 2 非基本反应类型 2H 2+O 2=====点燃 2H 2O 化合反应 H 2+Cl 2=====点燃 2HCl 化合反应 CuO +H 2=====△ Cu +H 2O 置换反应 WO 3+3H 2=====高温 W +3H 2O 置换反应

碳还原法制备鹏化工粉体的原理和特点

碳还原法制备鹏化工粉体的原理和特点:一般来讲,碳还原法所采用的还原剂大多数为碳或者碳化硼与氧化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ZrO2+B2O3+5C=ZrB2+5CO↑(2-1) 2ZrO2+B4C+3C=2ZrB2+4CO↑(2-2) Zr(ZrH4、ZrC)+B4C(+B2O3)→ZrB2+CO (2-3) 加入B2O3的目的是降低产物中碳化物的含量。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碳存在的情况下用金属氧化物同碳化硼作用,制备硼化物,在碳管炉中(如在H2气氛中需1800℃,如在真空气氛中需1700—1800℃)进行。在1995年H.Zhao[13]等对 ZrO2+B4C+C体系的热动力学计算和实验上的仔细研究,发现该反应在低温阶段(1400℃左右)按照硼化反应: ZrO2+5/6B4C→ZrB2+2/3B2O3+5/6C (2-4) 进行,在高温阶段(1600℃)按碳化反应: ZrO2+B2O3+5C=ZrB2+5CO↑(2-5) 进行。在这个反应体系中,由于受中间产物B2O3的汽化,反应前需掺加过量的B4C以弥补B的损失而得到高纯的ZrB2粉末。如果合成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氧和碳的含量都会降低,但是合成粉末的粒度会长大。所以选择合适的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制备高纯超细的ZrB2粉末来说很重要。 现代利用碳还原法合成硼化锆的主要是用氧化锆还原硼化的方法,还原剂可用碳或碳化硼(B4C)。用碳化硼比用碳好,因为用碳还原合成硼锆,作为硼的来源是硼酐,不管是采用电弧熔融合成或者固相反应合成工艺,由于硼酐沸点很低,1000℃以上就大量挥发,致使合成的硼化锆化学组成波动很大,并且熔融法的温度高,电熔速度极快,会造成石墨电极和石墨坩埚对产品的严重玷污,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碳化锆。而用碳化硼做还原剂,就可以制备出ZrB2的单相产物,其反应式为: 3ZrO2+B4C+8C+B2O3=3ZrB2+9CO↑(2-6) 由于碳化硼不易挥发,从而可以正确配方,工艺稳定,出料率也高,所以多用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