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酯第一课时

羧酸酯第一课时
羧酸酯第一课时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第1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乙酸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掌握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一、乙酸的组成与结构

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1)酸性强弱:(与碳酸比较)

(2)电离方程式: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与大理石反应:

B: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4)试比较乙酸、乙醇、苯酚、碳酸、水中羟基的活泼性?

2、酯化反应:

(1)反应进行的条件:

(2)酯化反应的概念:

(3)浓硫酸的作用: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合作探究】

依据教材中60页的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请读图分析:

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个吸收峰,峰的面积比为:。

说明乙酸中有种 H原子,数目比为:。

科学探究1:乙酸的弱酸性

a.利用教材所示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请你设计可能的实验方案填入下表:

连接顺序目的现象结论优化方案

实验结论:酸性强弱顺序

b、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乙酸是弱酸

操作现象结论

1

2

3

科学探究2: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

若乙酸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则生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结论: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在乙酸的酯化反应中乙酸分子羧基中的_______与乙醇分子羟基的

_______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思考与交流]

1.为什么酒和陈年老醋都越陈越香?

2.请从结构上并联系性质比较乙醇、苯酚和乙酸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化学活泼性有何不同,谈谈你对有机物结构和有机物性质关系的认识.

3.了解了解市场上食醋的种类和用途,你能举出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用途吗?

二、羧酸

1、羧酸的概念:

2、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

3、羧酸的分类及其代表物(写结构简式):

低级脂肪酸如乙酸:

脂肪酸

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烃基种类芳香酸:如苯甲酸

一元羧酸如甲酸:俗名

羧酸

二元羧酸如乙二酸:俗名

羧基数目多元羧酸

(1)酸性反应:(与NaOH反应)

(2)酯化反应:写出反应通式(标明反应条件及断键方式):

【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不能与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

A.油酸

B.裂化气油

C.乙醛

D.乙酸乙酯

2.下列各组均有两种有机物,若分别取相同的物质的量,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两种有机物耗氧量相同的是 ( )

A.乙烯和乙醇

B.乙炔和苯

C.乙烷和乙酸乙脂

D.乙醇和乙醛

3.下列物质在催化剂存在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

A. C17H35COOH

B. C17H33COOH

C. HOCOCOOH

D. CH2=CH—COOH

4.结构简式是 CH2=CHCH2CHO的物质不能发生( )

A.加成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

5.今有乙酸、乙醇、乙醛三瓶无色溶液,能从中检验出乙酸的反应是 ( )

A.滴加紫色石蕊后,溶液显红色

B.加金属钠后有氢气放出

C.加银氨溶液后有银镜析出

D.加入新配制的Cu(OH)2悬浊液振荡后,沉淀消失

6. 10g某一元醇A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某酯 1

7.6 g,还回收未反应的醇A 0.8 g,则A为 ( ) A.甲醇 B.乙醇 C.苯甲醇 D.2—丁醇

【我的收获】

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知识点总结

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知识点总结 一、酸、酯的物理性质及酸性 知识点:①低级羧酸易溶于水,酯不溶与水 ②一元链状饱和羧酸的结构通式为C n H2n O2与酯为同分异构体 ③羧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具有酸的五条通性。 酸性排序:羧酸>H2CO3>酚>H2O>HCO3—>乙醇 能与钠反应的有:羧酸、酚、水、醇 能与NaOH及Na2CO3反应的有:羧酸、酚(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 能与NaHCO3反应的:羧酸 1.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和C6H5CH2OH 和HOCH2CH2OH 和C17H35COOH 和CH2Cl2 2. 允许用一种试剂鉴别溴苯、苯和乙酸,最好选用 溶液 C.蒸馏水 D.乙醇 3.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 B.CH2Cl2C.C2H6O D.C2H4O2 4.分子式为C3H8O的醇与C4H8O2的羧酸浓H2SO4存在时共热生成的酯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5.乙酸乙酯和丙酸的混和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 % 6.下列有机物中,不能跟金属钠反应是 A.乙醚 B.甘油 C.苯酚 D.丙酸 7.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Na2CO3、溴水、苯酚钠水溶液和甲醇都能反应的是 =CH-COOH 8.分子式为C n H2n O2的一元羧酸克,恰好中和摩/升的苛性钠溶液20毫升,则n值是 9.某有机物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得到V A升气体,另一份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纯碱反应得到气体V B升(同温、同 压),若V A>V B,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10.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则用Na、NaOH、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2 B.3∶2∶1 C.1∶1∶1 D.3∶2∶2 11.要使有机物转化为,可选用的试剂是 12.甲酸具有下列性质: ①挥发性②酸性③比碳酸的酸性强④还原性⑤能发生酯化反应 下列各实验中,分别填出表现甲酸相应性质的编号: (1)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气体放出,说明甲酸具有; (2)在甲酸钠晶体中加入浓磷酸,加热后放出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甲酸具有; (3)与乙醇、浓硫酸混和后共热,能闻到一种香味,说明甲酸具有; (4)在甲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能看到溶液变蓝色,说明甲酸具有; (5)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甲酸溶液,加热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甲酸具有。 二、羧酸的酯化实验 知识点:①碎瓷片的添加是为了防止暴沸 ②加样顺序为无水乙醇——浓硫酸——冰醋酸(类似浓硫酸加入水、顺序不能乱) ③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④加热目的:蒸出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⑤Na2CO3作用:吸收产物中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反应现象为:一段时间后Na2CO3上有一层油状液体、同时有气泡产生 1.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乙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B.将乙醇加热到170℃可制得乙烯 C.用乙醇、冰醋酸及pH=0的H2SO4加热可制乙酸乙酯 D.用酚酞可鉴别苯酚钠和乙醇钠两种溶液 2.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许杂质,其中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杂质的是 A.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C.乙酸中含有少量甲酸D.溴苯中含有少量苯 3.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4-1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第三章羧酸酯有机合成

第三节羧酸酯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教学手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走进实验室,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什么物质的气味? (二)新课进行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酸 一、乙酸的分子结构 [演示]乙酸的分子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提问]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介绍乙酸的官能团——羧基。 O O ‖‖ 分子式:C2H402 结构简式:CH3—C—O—H 官能团:—C—OH(羧基)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师:乙酸又叫醋酸和冰醋酸。为什么叫冰醋酸? [指导实验]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并看书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生: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16.6℃沸点:117.9℃ [设问]北方的冬天,气温低于0℃,保存在试剂瓶内的乙酸凝结成冰状。 如何能安全地将乙酸从试剂瓶中取出?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探究]高一书上已简单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 实验方案:(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酸性的强弱。 [药品]Na2CO3粉末、乙酸、石蕊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 叙述实验现象,讲出设计方案。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酸性 [科学探究]利用讲台上提供的仪器与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 、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结论: 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师:CH 3CH 2OH 、C 6H 5OH 、 CH 3COOH 中都含有羟基 2、酯化反应 CH 3COOH + HOCH 2CH 3 ==== CH 3COOCH 2CH 3 + H 2O 乙酸乙酯 思考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方法: 1.加热; 2.用无水乙酸与无水乙醇做实验; 3.加入浓硫酸做吸水剂 思考2:这个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的羟基提供, 还是由乙醇的羟基提供? [演示课件] 酯化反应机理 学生理解: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的羟基提供。 知识运用: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 ,二者在浓H 2SO 4作用 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 的物质有( )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三)新课小结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去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酯 教学设计

《羧酸酯》——酯的教学设计 王光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酯的概念、命名,同分异构体以及物理性质; (2)根据酯的组成与结构的特点,理解酯的水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酯的水解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关注自身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以及重、难点的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以及酯的水解反应,同时酯的水解原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课程处理上,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羧酸、酯化反应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归纳酯的结构特点以及分子组成,顺利导入到酯的定义和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通过对酯的分子通式观察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也是C n H2n O2,从而得出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在处理本节的难点——酯的水解反应原理时,针对学生对酯化反应的理解(可逆反应),结合学生在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选修4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有知识体系,由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入手,分析发现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过程,根据平衡移动的基础知识推测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的因素,然后小组讨论、设计验证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酯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水解程度,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原有的知识,并在实验中得出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的结论,顺利构建了酯水解反应原理的新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将难点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比较分析教学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情境:展示水果(图片)珍珠奶 茶让同学回答,为什么会有香 味? 【引入】含有酯,这些香味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类有机物——酯。 【板书】酯【同学思考并回答】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 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 中,生活处处有化学。 【问题设疑】同学们,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酯类物质? 【同学回答】生活中的各种空气清新剂、蔬菜、鲜花 以及食品中,还有上节课学到过的乙酸乙酯等 让学生以生活的有 心人出现在课堂上,培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 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或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 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化学 羧酸酯教案

【教学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教学手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大力复习巩固乙酸的性质,方程式练习 重点: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H2O 乙酸乙酯 思考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方法: 1.加热; 2.用无水乙酸与无水乙醇做实验; 3.加入浓硫酸做吸水剂 二、实验设计: Na2CO3粉末、乙酸、石蕊、苯酚、氢氧化钠 利用讲台上提供的仪器与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结论: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讨论: 1、原理:

2、药品及用品 3、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 5、实验讨论 6、实验结果分析 总结与钠的相关实验 醇、酚、羧酸中羟基的比较 3、 【科学探 究】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碱性溶液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水解速率 学生讨论:实验探究方案设计 1、原理:乙酸乙酯在H +、OH —催化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是不可逆的。 2、药品及用品 3、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 5、实验讨论 6、实验结果分析 反应物 反应物 Na NaO H Na 2CO 3 NaHCO 3 CH 3CH 2OH C 6H 5OH CH 3COOH

酯的合成方法研究

酯的合成方法研究 刘 聪 东北大学理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羧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的用途相当广泛 ,可用作香料、溶剂、增塑剂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同时在涂料、医药等工业中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1]。作为液晶化合物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中心桥键之一,酯基的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酯的合成主要是采用一些经典的方法,如酸催化、酰氯法、酯交化法等;随着对各种新的催化剂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合成方法,如Mitsunobu 反应、Steglich 酯化法、CAN 催化法、Me 3SiCl 催化法、DBU 催化法等等[2]。对这些新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实验室推广采用更简单、更有效、更温和的方法合成羧酸酯,并进一步实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经典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机理: 羧酸与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酯。例如: CH 3COOH + HOC 2H 5 CH 3COOC 2H 5 + H 2O H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采取使一种原料过量(应从易得、 价廉、易回收等方面考虑),或反应过程中除去一种产物(如水或酯)。工业上生产乙酸乙酯采用乙酸过量,不断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的恒沸混合物(水6.1%,乙酸乙酯93.9%,恒沸点70.4℃),使平衡右移。同时不断加入乙酸和乙醇,实现连续化生产[3]。 羧酸的酯化反应随着羧酸和醇的结构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机理进行。酯化时,羧酸和醇之间脱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R C O O H HO R' R C OH H O O R' R ,R ’分别是烷基。(Ⅰ)是由羧酸中的羟基和醇中的氢结合成水分子,剩余部分结合成酯。由于羧酸分子去掉羟基后剩余的是酰基,故方式(Ⅰ)称为酰氧键断裂。(Ⅱ)是由羧酸中的氢和醇中的羟基结合成水,剩余部分结合成酯。由于醇 (Ⅰ) (Ⅱ)

羧酸的教学设计

羧酸的教学设计 作者:彭叔敏紫金县附城中学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引领下设计完成“羧酸”课堂教学。进行教材分析,最后并做了教学设计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设计羧酸教学反思 1 教材分析 羧酸是烃的含氧衍生物这一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学习这之前,已经学习醇和醛,为学习烃的衍生物打下了基础。通过学习乙酸,让同学们掌握醇、醛和酸的联系。可以更系统,深化的学习整章内容。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除了从生活经验中有感性的认识以外,也相对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醇、酚、醛等内容,对有机物分子结构、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充分体现了将生活寓于化学教学中,导入时用饮料——醋饮料创设一个情景,又提出生活中常见的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醋的“醒酒防醉”这一功能来学习酯化反应。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了解羧酸的分类。 (2)掌握羧酸的结构、命名。 (3)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4)认识同位素示踪法。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 2.2 能力目标 (1)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麻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类推方法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 (1)认识羧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教学重点 羧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4 教学难点 酯化反应的原理 5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 6教学工具 多媒体电教设备,实验器材设备 7教学过程:

7.1 情境导入 【引言】: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饮料在冲击着我们的身体,不知道同学们平时都是喝些什么饮料的? 【生】:酸奶、牛奶、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冰红茶、………还有我喜欢喝苹果醋。学生们议论纷纷。 【展示】:图片 【讲】:这个醋饮料在近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家家里面的厨房里都会配有醋作为配料吧。这个醋的也叫乙酸,是羧酸的一种。着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得内容—— 醋酸。 【板书】:第三节、羧酸。 7.2 羧酸的分类与通式 【讲】:羧酸是由烃基和羧基相连够成的有机化和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分类的。【展示】ppt(羧酸的分类) 【思考】在无机化学里我们已经学过醋酸,请大家些出它的化学式, 并通过对羧酸定义的理解写出羧酸的通式。 【板书】:羧酸的通式(CnH2n+1COOH 或CnH2nO2)。 【过渡】:我们通过研究乙酸来探索羧酸的性质。 【板书】乙酸。 7.3 羧酸的物理性质 【问】:同学们通过在生活中我们对醋的了解,能感受到乙酸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清同学回答。 【生】:回答(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易挥发)、熔点:16.6℃(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板书】:乙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乙酸的球棒模型图片。 【讲】:现在来观察乙酸的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分子式,结构简式。 【展示】核磁共振氢谱图。 【明确】:图中有两个吸收峰说明有两种氢原子,且数目比为3比1。 【讲】:很明显羧基是官能团,大家都知道官能团是主要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那羧基是如何决定羧酸的化学性质的呢? 7.4 羧酸的化学性质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羧酸的化学性质。 【讲】: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提示:可用酸性指示剂来验证。 【学生实验】:往试管中加入2ML的乙酸,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回答】溶液变红 【问】从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明确】乙酸显酸性。 【板书】:CH3COOH CH3COO- + H+ 【讲】:老师有说过性质就将会决定用途。请问同学们,你们家的水壶会不会用久了就长有水垢呢? 【回答】有! 【再问】你们家事怎么处理的呢?如何洗掉水垢。 【回答】用醋来清洗

羧酸和酯教案

羧酸和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羧酸酯教案 【本节重点】 1.羧酸的结构特征、分类 2.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羧酸的化学性质 4.酯类的通式 5.酯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内容讲解】 一、羧酸 1.羧酸的结构特征、分类和通式 (1)结构特征:烃基直接和羧基相连接的化合物 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结构简式为-COOH,结构式为 (2)分类: ①按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的个数分为:一元酸 H-COOH 二元酸 HOOC-COOH 多元酸 ②按分子中所含烃基是否饱和分为:饱和酸 C2H5COOH 不饱和酸CH2=CHCOOH(丙烯酸) ③按分子中是否含苯环分为:脂肪酸 芳香酸 (3)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 n H2n O2或 C n H2n+1COOH 2、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甲酸: 俗称蚁酸,蚂蚁体内含有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腐蚀性,能跟水混溶。 2

2.乙酸: (CH3COOH) 俗称醋酸,是人们最熟悉的羧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7.9℃,熔点16.6℃,易溶于水和乙醇。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 3.乙二酸: 俗称草酸,分子内有两个羧基,属于二元羧酸。它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晶体,能溶于水或乙醇。 3.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基中含有羟基,所以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由于羰基的吸电子作用,使得羧基中的O—H 键被削弱,H+容易电离出来,表现出酸的通性;同时羧酸也可和醇发生酯化反应。 (1)弱酸性(以乙酸为例) ①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H+,从电离方程式中可以看出,乙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 ②酸的通性:乙酸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发生反应。 ③乙酸的弱酸性 可以从乙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乙酸盐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两个角度来设计实验证明,如常温下,0.1mol/L的乙酸溶液 pH>1 或CH3COONa溶液显碱性;也可以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设计实验验证,例如用盐酸和乙酸钠反应能生成乙酸,即可证明。 ④乙酸酸性弱的程度 说明:大多数羧酸和乙酸一样,都是比盐酸弱,比碳酸强的一类酸。 ⑤醇、苯酚、乙酸中—OH的性质对比 Na NaOH Na2CO3NaHCO3 醇—OH 反应均生成H2不反应不反应 不反应 酚—OH 反应生成羧酸 钠 反应,只生成NaHCO3,不产生 CO2 羧基中的—OH 反应,羧酸量足时反应,生成CO2 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 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羧酸和酯教案

羧酸酯教案 【本节重点】 1.羧酸的结构特征、分类 2.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羧酸的化学性质 4.酯类的通式 5.酯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内容讲解】 一、羧酸 1.羧酸的结构特征、分类和通式 (1)结构特征:烃基直接和羧基相连接的化合物 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结构简式为-COOH,结构式为 (2)分类: ①按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OOH 二元酸HOOC-COOH 多元酸 ②按分子中所含烃基是否饱和分为:饱和酸C2H5COOH 不饱和酸CH2=CHCOOH(丙烯酸) ③按分子中是否含苯环分为:脂肪酸 芳香酸 (3)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 n H2n O2或C n H2n+1COOH 2、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甲酸: 俗称蚁酸,蚂蚁体内含有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腐

蚀性,能跟水混溶。 2.乙酸: (CH3COOH) 俗称醋酸,是人们最熟悉的羧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7.9℃,熔点16.6℃,易溶于水和乙醇。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 3.乙二酸: 俗称草酸,分子内有两个羧基,属于二元羧酸。它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晶体,能溶于水或乙醇。 3.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基中含有羟基,所以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由于羰基的吸电子作用,使得羧基中的O—H 键被削弱,H+容易电离出来,表现出酸的通性;同时羧酸也可和醇发生酯化反应。 (1)弱酸性(以乙酸为例) ①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H+,从电离方程式中可以看出,乙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 ②酸的通性:乙酸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发生反应。 ③乙酸的弱酸性 可以从乙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乙酸盐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两个角度来设计实验证明,如常温下,0.1mol/L的乙酸溶液pH>1 或CH3COONa溶液显碱性;也可以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设计实验验证,例如用盐酸和乙酸钠反应能生成乙酸,即可证明。 ④乙酸酸性弱的程度 说明:大多数羧酸和乙酸一样,都是比盐酸弱,比碳酸强的一类酸。 ⑤醇、苯酚、乙酸中—OH的性质对比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克山三中贺成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羧酸的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羧酸)的化学性质2.能举例说明羧基、羰基、羟基性质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对羧酸分子结构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2.体会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乐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乙酸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实验及原理。 3、教学程序 化学之于人类的生活有三个层面的意义,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对于本节内容,这三个层面是如何体现的呢? 认识——用于认识羧酸和酯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官能团—COOH、—COOR’的作用,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改造——控制条件“改造”物质,利用羧酸和醇制取酯类物质。 应用——知识的实用性和迁移性,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含羧基和酯基的物质有很多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我们常常会吃到一些酸味较浓的食物,这些食物为什么有酸味?你能举例吗?

【学生思考】【投影】如食醋含有乙酸,柠檬含有柠檬酸,苹果含有苹果酸,蚂蚁含有蚁酸,大家观察它们的结构,为什么它们都有酸味呢? 【学生回答分析】羧酸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是羧基,羧酸有酸味 【电子板书】一、羧酸 羧酸:由烃基和羧基相连组成的有机物 【讲解并电子板书】 1、其中最简单的一类羧酸为饱和一元羧酸可用通式表示C n H2n+1COOH,如HCOOH,CH3COOH等、 2、按所含的羧基个数: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 按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 根据烃基的不同:脂肪酸:如乙酸、硬脂酸(C17H35COOH)芳香酸:如苯甲酸(C6H5COOH) 【过渡】羧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大家知不知道醉酒时喝醋可以解酒?共同回忆它的性质 【电子板书】 3、乙酸: (1)物理性质:乙酸是_色的_体,具有_气味,沸点_,熔点_,_溶于水。 (2)分子结构 【设问】请同学们试说出几种可以检验醋酸具有酸性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板书】 1、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2、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 3、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5、能与部分盐(如碳酸盐)反应 (3)化学性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6)定量关系:—CHO ~2Ag(NH)2OH ~2 Ag HCHO ~4Ag(NH)2OH ~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 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 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 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 ),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 4 == Cu(OH)2↓+ Na 2SO 4 RCHO + 2Cu(OH)2RCOOH + Cu 2O↓+ 2H 2O HCHO + 4Cu(OH)2CO 2 + 2Cu 2O↓+ 5H 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 2O↓+ 4H 2O HCOOH + 2Cu(OH)2 CO 2 + Cu 2O↓+ 3H 2O CH 2OH(CHOH)4CHO + 2Cu(OH)2CH 2OH(CHOH)4COOH + Cu 2O↓+ 2H 2O (6)定量关系:—COOH ~? Cu(OH)2~? Cu 2+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 ~2Cu(OH)2~Cu 2O HCHO ~4Cu(OH)2~2Cu 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 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