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儒家文化的调查问卷

关于山东儒家文化的调查问卷
关于山东儒家文化的调查问卷

关于山东儒家文化的调查问卷

摘要:

这是一份关于儒家思想文化的调查问卷,旨在通过问卷反映当下社会人们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认知情况。本问卷采取不记名的调查形式,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我们的问卷,谢谢!

1. 您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感兴趣吗?

A.非常感兴趣

B.感兴趣

C.一般

D.不感兴趣

2. 您怎么看待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

A 传统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

B 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

C 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显得过时了,保守了

D 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

3.你认为青少年是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A.是

B.否

C.无所谓

4.您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儒家传统文化的?

A.书本及课外读物

B.父母长辈的教导

C.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

D.生活经历

5.您对孔孟的“仁礼”之道持什么看法?

A.依然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B.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C.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D.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E.其他

6.您是怎么看待古人的道德准绳的,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伦”和孝悌忠行礼义廉耻的“八德”?

A.这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更需要提倡遵守

B.这是古人的美德,我们要学习其符合现代社会精神的地方,并大力提倡

C.这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绳,我们要以批判为主的接受

D.这是封建文化的残留,早已经过时,我们要将其彻底打破

7. 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精神您了解吗?

A 知道并可以准确说出儒家的观点

B 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的描述

C 大致知道一些,并不太清楚

D 基本不知道

8. 您认为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 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

考价值

B 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

C 应该有取舍的吸收这些历史文化古籍中先进思想,摒弃其中的糟粕。

D 不清楚

9.您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可多选)A.体现中国民族凝聚力

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体现中华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瑕疵

D.体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

E.其他

10. 您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A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B 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

C 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将逐渐被淡忘

D 传统文化将来会成为少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

11. 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选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倍受冷落,请问您对有什么看(可多选)

A.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

B.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C.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D.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浅薄

E.国人应该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先进的部分

F.没看法

12.你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可多选)A.加强立法,提高立法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B.加强宣传和教育,彻底扫除制约保护文化的观点做法和体制等瓶颈 C.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和资本主义落后文化的人和组织D.禁止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避免污染中国传统文化

感谢您的参与, 谢谢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詹家慧 290700223 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近二十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而当我们欣喜于现代化所带来的繁荣时,也深深体验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灾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这一切是有代价的,土地越来越贫瘠,淡水越来越缺,天空越来越暗,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来冷漠了,道德意识也越来越淡泊了……于是我们想到了儒家文化。很多思想家重新审视了儒家文化,逐步发现了它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走向中国现代化的中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确实如此,我认为从整体上说儒家文化对于现代化问题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儒学是中国古代一个以孔子为代表的有立场、有观点、有徒众的学术派别,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和道德哲学,其要旨是对人的关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儒家文化是在孔子的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了二千五百年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演变而成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统治了中国思想领域长达几千年。它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它强调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包括礼、义、孝、悌、智、勇、忠、信等范畴;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崇尚自然、欣赏自然,认为万物是平等的;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全面发展,以整体为美。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作用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都是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继承演变发展起来的,截然割断历史的现代化是不存在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晶,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也必然渗透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犹如人体中的血液和水份,不是某个历史英雄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传统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具体表现为: (一)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这种道德规范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守礼思想虽然有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无形中教导着人们要守礼义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很多商家若坚持信誉,将货真价实,买卖公平,那么其商业命运一定不短;但商家若是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违背信誉,那么其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了自己就要承担起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历史上才

会出现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们实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它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庸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但另外也压抑了人的物质欲望。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谴斥天主教鄙视人的存在,扼杀人

农户调查问卷

农户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您的住址市县(区)乡(镇)村 2、您家家庭人数人,外出打工人数人 3、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养殖业④工资收入⑤个体经营⑥打工⑦其他,请注明 二、农村金融服务情况 三、(一)存款服务 1、离您家最近的是哪家银行 ①农业银行②信用社③工商银行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2、距离您家最近的银行机构有多远 3、您的家庭存款选择哪家机构机构 ①农业银行②信用社③工商银行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二)贷款服务 1、您有没有从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2、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3、您有没有从村镇银行(江苏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4、您有没有从政府及财政部门获得过支农资金

①获得过②没有获得过 5、您有没有从亲戚朋友处借过款 ①借过款②没有借过款 6、您有没有从其他私人高息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7、如果您有借款和贷款,数量是多少 ①1万元以内②1万-5万元③5万元-10万元④10万元以上 8、您借款和贷款主要用于: ①用于生产②用于建房③小孩上学④治病 ⑤其他,请注明 (三)服务需求 1、您认为当前在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方不方便 ①很方便②比较方便③不太方便④很不方便 2、如果您认为当前存取款业务不方便,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①服务网点太少②存取款金融机构太远③服务态度不好 ④存款利息太低⑤没有私人借款方便 3、如果您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困难,主要困难和原因是 ①放款数量太少,不够用②手续太复杂,不方便 ③贷款利息比较高,受不了④没有抵押的财产,贷不了 ⑤没有关系,贷不到⑥自身信用问题

儒家文化对文化的影响审批稿

儒家文化对文化的影响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强大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在思想上,乃至领土上保持独立的重要因素。儒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到今天仍发挥着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影响力到底从何而来,为何可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儒家文化到底对中国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来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儒家文化体系是一个怎么样的体系。 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局中,孔子适应形势,创立了以“仁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怀;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思想。这些理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弟子后学又各自弘扬、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作为原始儒学的定型则主要经历了孟、荀、易三个环节。 孟子从内心心性方面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孟子道性善,认为君子所以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民贵君轻”、“政经界”、“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学说。这套理论体系,因其对心性学说的发挥,而被视为道之正统,其“内圣”说根伟后世所推崇。韩愈称其为“醇乎醇者”。所谓“道统说”难免不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张,孟子不过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方面的发挥,与“内圣”相对的“外王”学说,则由荀子加以充实扩大。 荀子言性恶,倡言化性起伪,主张治理天下应以礼为本,礼法结合,他讲“群”论“分”,说“礼”谈“法”,形成“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和“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论也。行之得节,立

农户移民搬迁调查问卷

陕南移民搬迁调查表 调查时间: ______ 年____月____日;被访谈者:__________________ 原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 移民迁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您了解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吗?() A.十分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了解 D.不太了解 E.根本不了解 2.移民搬迁后,您的户籍属于() A. 城镇户口 B. 农业户口 C. 其他 3.移民搬迁后,政府给您划拨的土地人均有多少?() A.0亩 B. 0--0.5亩 C.0.5--1亩 D. 1亩以上 4.政府给您的安置面积是() A.30-50平方米 A.60平方米 B. 80平方米 C.100平方米 D. 120平方米 E. 120平方米以上 5.政府给您的安置方式是() A.集中安置 B. 分散安置 6.您新迁入的地方属于() A. 农村 B.小城镇 C.县城 D.中等城市 7.您迁入地距离县城的距离的大约在() A. 5公里以下 B. 5-10公里 C.10-15公里 D.15-20公里 E.20-25公里 F.25-30公里 G.30公里以上 8.移民搬迁后,移入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A.很好 B.比较好 C.一般 D.不太好 E.一点也不好 9.移民搬迁后,移入地社会服务水平() A.很高 B.比较高 C.一般 D.比较差 E.很差 10.移民搬迁后,移入地社会治安情况() A.很好 B.比较好 C.一般 D.不太好 E.一点也不好 11.您移民后,年纯收入变化情况()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12.您觉得移民后就业条件变化情况是() A.变好 B. 不变 C.变差 13.移民搬迁后,您在移入地能否实现就业() A.能 B.否 14.如果在移入地未能实现就业,未能就业的原因是() A.没文化 B.没技术 C. 没资金 D.没土地 E.没时间 F.身体差 G.嫌工作条件差

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

农村土地流转农户调查问卷

农村土地流转农户调查表 您好!调研信息将只用于分析研究,不用作其它目的。谢谢您的支持!请根据选 择,在□中划2;或在相应选项下划Vo □本科以上 人,外出务工 5.您所从事的职业:A 、纯农业(种植业、林木渔业) B 、以农为主兼业 C 、非农为主兼业 D 、非农业 8. 您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是否实现机收? A 、小麦是 B 、小麦不是 C 、玉米是 (1)是(2) ★如果您选(1 )是,请从第9题开始:如果回答(2)否,请从29题开 县名 乡(镇)名 村名 一、农户基本情况 您家共有承包土地亩 _______ ,承包年限 __ 年;实际经营土地 亩。 1.性别: □男 □女 2.年龄:□18-25 □25-35 □35-45 045-55 □55以上 3. 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 4. _________________ 您□高中 □大中专 其中在家务农 6.您家庭2013年的年总收入为多少 (元)? A 、5000以下 B 、5000-10000 C 、10000-20000 D 、20000-30000 E 、30000 以上 7 .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哪些方面? A 、土地耕作 (可多选) B 、在本地企业打工 C 、外出务工 D 、自己经营生意或创办企业 E 、其它(请注明) (可多选) D 、玉米不是 二、农户土地流转情况 您家是否有土地流转:—

始。

说明:如果您把土地流出给他人,请回答以下9 — 18题 9. 您家土地流出时,合同方式是什么? A 、口头协议 B 、书面协议 10. 土地流转双方是否可以随时中断合同? A 、是 11. ___________________ 您家土地流出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亩;合同期限 12. 您家流出土地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 、缺乏劳动力 B 、自己耕种效益低,流出所得收益高 苦 D 、流出后外出务工 E 、村集体或是政府统一流出 F 、其它(请注明) 13. 您家土地转出到? A 、本村 B 、本乡外村 C 、本县外乡 D 、外县 14. 您家土地转出到? A 、父母,兄弟姐妹 B 、亲戚朋友 C 、农业大户 D 、合作社或其它生产经营组织 E 、其它(请注明) 15. 您家土地流转形式? B 、一次性全部用现金支付 D 、其他方式(请注明)_ 17.您家土地流转的主要途径是? A 、完全自发 B 、村或政府组织 C 、中介组织协调 18. 您家的土地流出用途? A 、耕种 B 、养殖 C 、作为宅基地使用 E 企业经营 F 、其它(请注明) __________ A 、转让、转包 B 、互换 C 、 代耕 D 、抵押 E 入股 F 、其它(请注明) B 、否 年;价格 C 、种地太辛 16.您家流出土地付款方式? A 、分年度以现金支付 C 、按一定数量的粮食支付 其它(请注明) 公益建设 B 、书面协议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 介绍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论述儒家思想对现实的中国文化的影响。 说到儒家思想,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所耳闻,有所了解。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孔夫子孔圣人之说,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儒家思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才能够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至此我们才有机会弄清楚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儒家思想,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即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即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即使在科技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们也还是在不断地求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下去。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在如今社会,你可以看看,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具有此美德,试想,如果你发现如果要和你进行交易合作的对方是个不守信用的人,甚至是所谓的骗子,那么你还会愿意和他合作,愿意和他进行交易吗?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宽恕容人,只是一味地去和别人斤斤计较,那么相信将会不断地有麻烦陪伴着我们。忠即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思想是在中国文明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于春秋末期由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那个时期,社会中不断地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产生,那个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文化体系被划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版块,人们各自信奉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孔子即在那个时候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即后来人们所称呼的儒家学派。我们知道,在那个人人怀疑传统文化,社会矛盾与日俱增、百家争鸣的时

说中——儒家拿捏分寸的智慧与中国现代化文化之建设

说"中"——儒家拿捏分寸的智慧与中国现代化文化之建设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儒家即基本上落于某种不名誉的状态。“五四”时期这种不名誉常常与落后、保守、反动、阻碍现代化等联系在一起,而今天,这种不名誉却是通过与时代脱节、不能因应时代的问题和要求表现出来。但在实际上,儒家言“中”、“致中”的活“精神”仍在当今发生作用,传统儒学到今天依然是作用于广大民众之间的“精魂”。儒家的“中”是一种行事方式,也不可否认,由“致中”所表现的无确定性的行为方式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弊病。 标签:“中”;儒家;中国现代化文化之建设 一 首先,我将从列文森尤其是余英时先生的儒家“游魂”说引出问题,认为儒家言“中”、“致中”的活“精神”仍在当今发生作用;其次,我将检讨儒家“致中”的实质及其潜藏的问题,并分别以荀子和黑格尔作对照;再次,我将简略地说明由“致中”所表现的无确定性的行为方式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弊病。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儒家即基本上落于某种不名誉的状态。五四时期这种不名誉常常与落后、保守、反动、阻碍现代化等联系在一起,而今天,这种不名誉却是通过与时代脱节、不能因应时代的问题和要求表现出来。 无疑,将儒家的这种不名誉状态斩截得更为分明,甚至推向极端的,列文森算是其中一个。依列文森,“儒教集团在荆棘与环境下正走向崩溃,它们的鼓、锣被抛在一边,置于腐臭的杂草与废物之间。数千年来赋予孔夫子的神圣色彩消失了,而且没有人试图挽救之”。果如是,即儒家思想乃以自身之死成全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假如预认了列文森的说法,那么,我们在逻辑上也大体可以说,张之洞、康有为的“光荣而坚决的西化”,毛泽东时代儒家的“博物馆化”,当代新儒家的“玄辨化”以及当今我们儒学研究的“文章化”、“标签化”,大概都可以看做是儒学已经“死”了的一种表征。 或许,余英吋先生正是从儒学已远离传统的历史情境,“徒托空言”远胜于“见之行事”,甚至流于人们满足智商的一种谈资这一事实出发,将儒学在今天的现况以“游魂”加以描述。 列文森的儒家“博物馆化”说,在美国一出台便招致一些海外新儒家顽强而严厉的批驳,尽管列氏的分析不乏睿智。而相比之下,余英时先生的“游魂”说在大陆却有很大的影响,其间原因固然不仅仅来自余先生在学问上的声名之隆。很大程度上,“游魂”说的影响似乎主要来自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敏锐而坚实的观察。

农户粮食生产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2 农户粮食生产情况调查问卷 地址:合肥市乡镇村户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调查 1、家庭基本情况 人口劳力耕地面积 # 2、2007年家庭收入及其构成(单位:元) (二)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调查表 ~ 1、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单位:亩、元、公斤)

: 2、粮食生产成本情况(单位:元) 3、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情况(单位:元) ; " 4、土地流转情况(单位:元、亩) (三)涉及粮食种植相关问题的意向调查

1、您这几年耕种土地收入增加了吗() ①增加了,但不多②增加很多③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④减少了,但不多⑤减少了很多 2、粮食生产在您家庭收入中的位置() ①重要②不重要③正常 ¥ 3、您如何安排粮食种植面积() ①想扩种,但无农田②肯定扩种③种田不合算,不想 ④劳力不足,无力扩耕 4、在今后几年内,您愿意以何种方式经营您家的承包地() ①自己经营②转包或出租给别人③参与土地入股④从别人那儿流入更多的土地⑤其它(请具体说明): 5、如果愿意,您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扩大土地耕种面积() ①从他人处私下转包②更多地承包集体土地③通过集体从他人处转包④购买土地(如果土地能够买卖)⑤与他人合伙经营 6、您认为阻碍您耕种积极性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 ①种粮比较效益太低②劳力不足③怕国家政策变动④外出务工收入更高⑤水利等基础设施差⑥其它(请具体说明): 7、您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①提高粮食价格②提高种粮补贴标准③加强对农资市场管理,降低粮食生产成本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⑤其它(请具体说明): 8、您对粮价的看法() ①基本合适②偏低③偏高 9、您对本村水利设施的看法() ①非常完好②较好③一般④损毁、老化严重⑤非常差 10、您对农资等生产成本的看法() ①价格较高、增长过快,难以承受②基本合适③价格低,很满意 11、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田农民进行补贴,对您的种田有何影响() ①、欢欣鼓舞,调动了种粮积极性②、很好,希望扶持力度继续加大③、杯水车薪,抵不上种田成本的上升④、无所谓,没有感觉 12、您对农技服务的要求() ①多下田头,现场指导②提高推广产品的科技含量③保证推广新产品质量和效果④加强服务意识,淡化经济意识 13、您希望政府在粮食种植中制定落实好哪些政策() ①组建中介组织,提供多种服务②农民可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劳保福利③提供稳定的非农就业门路④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⑤制定相应法规,保障农民流转收益⑥其它(请具体说明):

孔子及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既然都先说好话了,那就说说我这个后世之人对伟人的评论吧,先说好,作为一名工科生,有什么不对的还请忽略。 孔子对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完善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根植在文化中的思想。我认为这是让中华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文明和野蛮的区别之一就是道德伦理进步程度,孔子建立了一整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制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些不够合理,甚至略显得愚昧,其实只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容易片面地将国与君混淆,把爱简单的地理解为“言听计从”。但其思想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爱国爱家,这种伦理后来逐渐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血液中,支配着整个中国的古代历史。孔子的本意我认为是要以此纲常来复礼,让人人都以礼自制,行好作为君臣父子夫妻等本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儒家文化中逐渐给人解读成一种皇权至上的理念。这种理念造就了一种奇观——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其实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奇观,试想在交通不变的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绝不会强到哪去,但泱泱华夏却始终保持统一,在世界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造就这种奇观的除了中国的经济体系独特外,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始终统一,即便在所谓的天下大乱,国家四分五裂的时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华文化仍是一个整体,儒家文化就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始终把整个国家粘在一起。没有儒家文化的中国,我认为和当初的欧洲不会有太多差别,在古代必然会陷入分裂。孔子的思想及后来不断发展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到现在的保证。 儒家文化让中华文明在面对外界时显得很弱势。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外放则表现为礼,譬如礼贤下士,礼仪之邦。礼之一字,我认为只有在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事事合‘礼’。礼在很多地方是与利相对立的,中国自古习惯以礼相待,就容易忘记利。孔子说君子不言利,我认为本意是不首言利,就是不把利放在首位,利要合乎礼,这样的利才能要。这种说法到后来就逐渐被解读为君子不能言利,至少不敢光明正大言利。我想这是很多把儒家士人称为腐儒的一个原因——口中说的是礼,仁义道德,以德报怨之类,这样就不敢光明正大的玩为国争利,在对外交往尤其显得软弱。“仁”是一种良好的行事指南,但它不适于大国间的博弈,它真正的舞台其实只是孔子最初所提的修身、养性,锤炼个人的品德,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争斗之时,仁这个字是不适合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哥伦布和郑和各自远航的结果——一个收获了利,一个获得了礼。社会形态的进步是要利益来驱动的,类似于郑和这样带有"扬国威"性质的探索行为注定不会长久。说到底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限制了它本身,它的自身基因注定它最多只能用于內治。在只有一个国家的时候,它可以算的上一种合格的文化,与国博弈时就会暴露出它的弱点。宋朝以前,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开疆拓土的人,而宋之后,随着世界开始逐渐联系在一起,中华文化及整个以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都陷入了困境。变革困难、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用一句“成也儒学,败也儒学”来形容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恰当的。中华文化这棵树因为吸收了儒学的营养才快速成长,很快便成熟,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历史尽管时常战乱,但文化几乎从来都是大一统的局面,文化统一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根本。可是一旦儒家文化表现出了对时势的不适,整个全扎根在儒学土壤上的中国社会就会从方方面面落后。由于儒学的根深蒂固,重新孕育一种新的思想文化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认为孔子及后来建立在其思想之上的儒家思想本质就是用于个人修身,他告诉了我们大量的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他最精华的部分。可惜,汉代的独尊儒术让其一跃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逐渐对其曲解,把它用在治国理政上。到了当代,它在数千年为维持中华统一的功绩很少有人关注,反而总是批判它的落后之处,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在今日,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农户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4 2009年农户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农民朋友: 您好!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民朋友公平接受教育培训及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情况,为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造福民生,提供真实、可信的基础数据,我们高兴地邀请您作为农民朋友的代表接受调查。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谢谢!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2009年4月

调查问卷须知 一、抽样方法: 全国农户基本情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所辖县(市)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排队,按高、中、低三种类型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典型县(市)参加问卷调查;以下层次按同样办法抽样,每个被抽中的县(市)按高、中、低三种类型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被抽中的乡(镇)按高、中、低三种类型随机抽取3个村,每个被抽中的村随机抽取10个农户。 二、填写方法: 1、本问卷由县级农广校组织人员下到村里、农户家帮助填写,不要将问卷发给农民自己填。 2、请根据问题内容在表内或横线上填写相应数据和文字,没有数据和文字要求的请在横线上打√。其中注明多项选择的,请根据调查对象所答情况,在相应答案选项后的横线上打√。 3、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农户的回答超出当地农户正常状况,调查员应询问、正确引导、科学归类。 三、名词解释: 1、务农是指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企业、他人家庭打工,自己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经营服务业等均为务工。 2、农户:是指户口在农村的常住户。 3、兼业户:是指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活动而获得收入的农户。 4、专业户:是指专门从事某一种产业生产的农户。划分标准:一是家庭中大部分劳动力从事专业生产;二是专业生产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经营规模生产率大大超过一般农户。 5、问卷第11题名词解释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者是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不少制度我们沿袭至今。 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君子”精神是传统儒学的理想人格。它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部分,但是,也有若干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价值。它们可以救济、治疗现代文明病,使人变得更善良、更崇高,使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协调,更和谐,使世界更安宁、更美好。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曾经幻想过“人人君子”的理想境界。清代的小说家李汝珍(约1763-约1830)在他的作品《镜花缘》中描写过“君子国”。那里的政治家谦恭和蔼,平易近人。那里的老百姓民风淳厚,相让不争,宁可损己,不能损人。假如人人成为“君子”,国家都成为“君子国”,那末,世界也就进入“大同”社会了。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情况显示,在这一新的世纪里,科学和社会生产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精神文明也将向更高的层次攀登。在这一情况下,重提“君子”精神,提倡“君子”精神无疑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儒家思想虽然对于当代来说太过于理想化,但是毋庸置否,其深刻内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二的。 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 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在传统中国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得以存续。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 第一,人本主义思想。 不同于西方,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古、女娲、神农氏等。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孝经》谓:“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王制》亦谓:“人最为天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论语·雍也》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亦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论语·泰伯》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告子》亦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第二,“内圣外王”思想。 肯定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为实现“内圣”的人生目标,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规范,如“礼、仁、忠、孝、信、义、恕”等。 “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之爱,以及由此推广的对一切人的爱。为了达到“至仁”的境界,儒家提出“礼”的概念。“礼”即“正名”,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孔孟还强调忠君孝父、友信仁义。这样,儒家就为君臣关系、家庭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有效的伦理规范。至于怎样实施这些规范,儒家认为,除了人们自己潜心修养外,还有赖于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化,将这些伦理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心理过程,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与性格。因此,儒家十分注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