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蜡烛导学案

3蜡烛导学案
3蜡烛导学案

3.蜡烛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西蒙诺夫(1915-1979),是-----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诗集----,长篇小说-----,三部曲-----,-----,-----等.这篇文章是由------翻译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烧灼鞠躬匍匐颤巍巍

耸立僵硬舀腋窝揣在屏障肃穆

3、解释成语并造句

名副其实:

造句:

永垂不朽:

造句: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概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请有感情地朗读.

3、通览全文,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4、试分析本文的内容令人感动的原因

(二)问题研究,请你就其中2-3个问题进行研究.

1、课文对炮火有多少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对蜡烛有多少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课文对黑色的大围巾有多少次描写?有什么特殊意味?

4、一个小小的坟堆,老妇人干起来为什么那么的艰难?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6、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已经破坏的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周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或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文中画线句的含意是什么?

2、第五段"他们小声地谈论着",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

3、为什么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老妇人"改为"母亲"?

4、最后一段的含意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课外连接,直击中考)

蜡烛的前世今生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美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①蜡烛的发展

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的,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便携轻巧,而且烛芯可以使它完全直立燃烧.

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蜡。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因为脂蜡是可以食用的,大多还非常有营养,人们可以用它来充饥。

蜡烛真正防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此后,曾经的“照明贵族”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作为照明方式,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烛究竟去哪了?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

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

“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见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能熄灭。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是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③---------

被电灯取代的蜡烛,逐渐成了停电时的备用品,但是更多时候它们被用在特殊场合。

在蜡烛发明伊始,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神物。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也都有为逝者长燃蜡烛的习俗,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不灭的灵魂。

生日宴会上,先许个愿,再一口气吹熄蜡烛,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这个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时人们在祭坛上供奉蜂蜜蛋糕,插上点燃的蜡烛,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这个传统后来被用在希腊孩子们庆生会上,逐渐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洞房花烛夜”时,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喜烛”。喜烛从头烧到底,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

如今,流行的工艺蜡烛有着各种色彩、形状和香味,它们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精油等辅料。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现在,帮人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1、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①蜡烛的发展②------ ③---------

2、依据第①部分内容填空。

蜡烛的发展历程:

蜂蜡

鲸蜡

蜡油

3、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

4、根据文意和表格内容提示,填写下面空格。

使用环境作用

①宗教习俗被视为神物,点燃的蜡烛象征灵魂不灭

④日常生活中营造浪漫气氛,具有保健作用

3 蜡烛

二.设问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爱般的爱。

2.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3.①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②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哀思;

③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4.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轻易。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情谊。

(二)问题研究

1.首先是题材感人,突出烛光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其次是事件感人: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对烈士像亲人;四是蜡烛的特殊意义。都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2.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觉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一是写实,这蜡烛原是老妇人45年前结婚的喜烛,她珍藏着它,舍不得用,此时将他点燃在了红军烈士的坟头以示纪念,说明在老妇人心中,烈士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二是蜡烛从出现到结束,给文章造成了一种诗的意境,让人总是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如同眼前总是燃烧着那么一点烛光,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三.

1.表现了红军士兵对老妇人的关心、感谢。

2.感谢老妇人、赞扬老妇人的勇敢及对友情

的珍视。

作者从一个苏联人的角度表示对南斯拉夫

母亲的崇高敬意

4.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将万古长存。这烛光是精神的火花,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激励着士兵们勇敢战斗。

四.

1.②蜡烛的燃烧。

③蜡烛特殊作用。

2.脂蜡(牛羊脂蜡)、石蜡。

3.做比较。突出说明了三根棉线编织成的烛芯的优点。

4.②生日宴会,吹熄蜡烛希望梦想成真(大意对即可)。

③洞房花烛夜,祝福新人白头偕老。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导学稿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合作学习导学稿 课题《蜡烛》 合作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合作学习任务任务名称任务标准评价资源选择合作时间建议合作要求(记录、倾听、表达、检测等)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 2、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课文、导学稿、多媒体资料、网络、四色笔等 1、独立完成10分钟; 2、各自表述、思想交锋20分钟; 3、互帮互学10分。1、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笔记本上的提示要求来进行; 2、同学间对知识点的补充批注在课本上;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1、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自己的体验,课本内容。 合作学习反思(结合14问) 合作学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jié fú 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 A、闪耀闪烁 B.闪耀闪耀 C、闪烁闪烁 D.闪烁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 之苦的老妇人, ________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________ ,讴歌了________ 的深厚感情。 4、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蜡烛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蜡烛》教学设 计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三、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四、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五、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

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写: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1.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三次写“爬” 三次写“跪”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

蜡烛导学案 2

永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付娟姓名: 使用时间:审核人:刘永惠 课题:《蜡烛》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学习重点:理清记叙的要素。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课前导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一)自主学习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西蒙若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

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通讯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中的又一实用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 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常用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4、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烧灼桥头堡地窖匍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契柯拉耶夫舀鞠躬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4. 5.(二)随文识字。 6.★学习第一句。 7.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1.指生读第一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2)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读读这几个字;最后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3)汇报交流: 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三句。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晴情请 独体字:气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1)指生领读生字。 (2)(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全班比读第二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学生读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③学生书空跟写。

蜡烛教学设计7

《蜡烛》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思想感情,蜡烛的特殊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俄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投影)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三、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①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结合主题,谈谈你对结尾两句话的理解。 教师导学: 记叙文的复述与整体把握要求大家在初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主题自然也就清楚了。 最后两句话中说:火焰中凝聚着母亲的眼泪和儿子的英勇,母亲和儿子的称呼象征了谁和谁的一种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个别的吗?这种感情用眼泪和英勇甚至是生命凝结而成,应作何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向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班级 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 3 单元第 1 课《蜡烛的变化》教材分析: 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教材是这样理解的,本课内容分为三大块: P30 借助工具研究物质的变化,通过工具进行蜡烛变化的实验,直观地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中找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P31 通过物质变化前后的对比,仔细观察,寻找出证据,从中判断出属于哪类变化,另外把铁水变钢锭,改为铁水变铁锭,主要是铁和钢是不同的。 P32 有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现象比较明显,通过实验,仔细观察现象,以此为依据,借助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属于哪类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进一步明确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 1 / 5

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重点: 能从蜡烛一些变化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学生活动活动一: 仔细观察蜡烛受热熔化、燃烧实验的过程,从选择的实验中完成实验记录单: 教师导学一、直接导入《蜡烛受热熔化》实验记录单(一) 选择材料蜡烛、金属勺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把蜡烛油放入金属勺子。 2、点燃蜡烛,把勺子放在上面加热。 3、熔化后把勺子放在石棉网上。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二)选择材料蜡烛、 1 号烧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点燃蜡烛。 2、把 1 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三)选择材料蜡烛、 2号烧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点燃蜡烛。 2、把 2 号涂有澄清石灰水的1、老师了解到你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 2、关于物质的变化,你都知道哪些知识?(预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 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 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 整体感知: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第3课《蜡烛》导学案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 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 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 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 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 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 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 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最新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及答案汇编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及答案 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2、探究贝多芬的人物形象。 3、学习贝多芬不屈的奋力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学习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写法。【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门槛( ) 捏( )弄惹( )人注目清晰( ) 重荷( ) 深邃( ) 喃喃( ) 沉郁( ) 小心翼翼 ( ) 磐( )石喧嚣( ) 门槛()下颏()重荷()踌躇() 2.注意下面这些多音字。 ⑴校()(2)壳() (3)藏()(4)行()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徒劳: 踌躇: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凝重: 4.作者链接 何为,原名(),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等散文集。 【合作探究】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3、化身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用人物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巨人”和同学之间搭一座心桥。

4、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勾画出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5.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展示提高】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2.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5.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巩固拓展】 课内语段阅读 ①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恼,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②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③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④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匡超人导学案答案

《儒林外史——匡超人》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走进文本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个字的只有两部作品,一是《红楼梦》,一是《儒林外史》,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选自《儒林外史》中的文章《匡超人》,重温伟大作品,体会伟大之处。 二.说说你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1、介绍《儒林外史》的作者 明确: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吴敬梓不善于治理家业,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与朋友歌吟豪饮。父亲死后不几年家产便变卖殆尽。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当贫困。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2、介绍《儒林外史》的内容及主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社会问题小说。 全书共55回,实写清朝,背景却放在明朝,它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儒林外史》的主题是复杂的,它有着无数种解读的可能: 关注制度的人,读出它对八股取士的批判; 关心历史的人,读出了民族家国兴亡的沉痛思虑; 关心个体命运的人,读出了生动的灵魂解剖、焦灼的精神拷问…… 于是,有人把《儒林外史》看做一幅儒林群丑图,有人视之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也有人从中读出了士子心灵漂泊的悲凉。 3、《儒林外史》的结构: 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为引子,例如,正文部分首先写的是周进,由周进选录范进,小说转入对范进的描写,又由范进路遇了严监生,接着小说开始对严监生的描写,严监生的遗物给他的哥哥严贡生,小说开始描写严贡生;同样,由范进写到王惠,由王惠写到蘧公孙,由蘧公孙写到娄府二公子;由蘧公孙写到马二先生,由马二先生写到匡超人,像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糖葫芦式"结构。 鲁迅评价"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能紧紧围绕反对科举制度这个主题,让各类人物与事件轮番出场,能深刻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4、《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它所具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达到中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 三.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儒林外史》为我们塑造了近200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去笑的人物形象,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匡超人的形象别具意义,作者不惜笔墨,用了五回多的篇幅来描写他(书中正面人物杜少卿等也不过三回的篇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今天我们通过节选的课

【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关键字】八年级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导学案

第四单元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可燃性; 2.了解爆炸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哪些物质在一起会产生爆炸。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能选择合适的燃料,树立环保意识。 1、阅读P89-90回答:家庭里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露的话,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内,遇到明火等发生,就有可能发生。在油库、化工厂、煤矿等场所,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或,一定要严禁烟火。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燃烧时,只有在爆炸极限内才会发生爆炸。 阅读课本P100-105页,完成2—5题 2、、、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组成的。这类物质燃烧时,碳原子和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形成和。同时以光能和热能的形式释放能量。 4、煤、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中,除了含有、元素外,还含有、 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时,会转化为和,造成环境污染。5、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属于变化。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均属于变化。 6. 所以氢气可以用法或法收集。 阅读课本P89思考: 为什么刚开始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 1. 篝火晚会上时常要将燃烧的木柴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下列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车轮胎爆炸B.面粉爆炸C.火药爆炸D.煤气爆炸 3、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是( )。 A.氢气和空气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C.散布有面粉尘的空气D.二氧化碳和空气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它是混合物。 B、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它是纯净物。 C、将石油中的各成分分离出来的基本方法属于物理过程。

201X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6《半截蜡烛》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听准字音,注意停顿。一会儿比一比看谁像老师一样读得好。 三、赛读,把课文读正确。 1.各小组自由练习 一会儿各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读正确、读通顺! 2.展示:小组间赛读。 每个小组抽取同等水平的同学进行比赛。(其他同学仔细听,并随机进行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对难读的句子进行随机指导) 力求让后进生读正确。 四、识字,出示生字词语读熟并试着理解。 (课文已经读正确了,那从课文中挑出来的词语你认识吗?请打开学案,抓紧读一读词语,一会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绝妙搜查脸色苍白从容摇曳微弱镇定 1.读熟并试着理解。 2.展示读词语并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五、再赛读,把课文读流利。 1.自己练读。 2.小组间赛读,挑战读。 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小组内交流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由展示。生补充,师总结。《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讲述了二战时期法国伯诺德夫

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细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4.掌握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人物内心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1.细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按时间顺序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二战时期法国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三、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提纲: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法国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保全了情报?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 2.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学情预设:本文故事性强,孩子乐于阅读。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代背景孩子们是缺乏了解的,对德国法西斯的残暴、伯诺德夫人一家所面临的危险可能也仅限于文字的理解,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及答案

张家窝中学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课题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编写人杜学芳审定人唐凤顺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过程与方法: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在黑暗中顾影自怜,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勇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 二、学习重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三、学习难点: 如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五、特别提醒: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根本途径--立足实践)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主观条件) 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六、知识梳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第3课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作者常识、通讯的有关知识和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 自我感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意。 预习步骤: 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词。 第二步:默读课文,理清六要素,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 第三步:再读文本,自探人物:勾画文中景物描写及对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作上批注,体会人物情感。 第四步:找关键句,理解本文主旨。 【探究课导学】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记忆“瓦砾、地窖”等重点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老妇人的外貌、行动等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把握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体会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24年加入共产党。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多部作品获得斯大林金奖。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 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 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 少。 二、了解背景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订的条 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 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苏联人坚决抵抗。 苏联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 争仍然持续了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 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 随着同盟军渡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 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 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局面,并为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也是报 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消息 一样,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但报道的人和事比 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事情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 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 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主要运 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等,以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任教班级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听歌后的感受。然后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岸,也有一位妈妈,也有烛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温暖的 烛光里。 二、解读目标(约2分钟) 教师阐述学习目标,精要概述目标要点:生词及通讯等基础 知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老妇人形象与作品主题。做好勾 画。 三、预习检测(5分钟) 播放课件,师生、生生互动,书面口头相结合,完成四道检 测题。学生互相补充,必要时教师简单讲解一下。教师要及时作 出评价。 学生一分钟时间将此巩固。 四、整体感知(10分钟) 师生对本节知识梳理、概述,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巩固自学成 果。主要是在互动中理清文章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朗读感 人片段,体会动人真情。 五、讨论探究(5分钟)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探究题1——3题及自己的学习疑难 展开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注意括号里的提示,按照互动程序 展示方案(先一对一结两人小对子,再小组互助,然后优化预演) 做好准备。要求人人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纠正不规范行为。 教师巡视,做好评价。并随机抽签分配任务。 六、展示质疑。(约15分钟)接到展示任务后,小组长组织展示 (板书——讲解——答疑——对抗——小结等)。其他小组质疑、 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做出精 讲。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行,可以大黑板、小白板同时使用。 教师指导:反复描写的细节,老妇人的内心情感,作品的主 题。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第三课蜡烛教案3

《蜡烛》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儿子上初三。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 瓦砾(lì)地窖(jiào)舀(yǎo)名副其实鞠(jū)躬颤巍巍(学生交流、巩固)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①炮火:11次; ②蜡烛:6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3)

蜡烛 课题:蜡烛课型新知预展 学习目标: 1、谈谈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和通讯的特点,说出故事内容。 2、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4、谈谈对战争的看法。 学习重点: 1、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随笔学习过程: 【知识储备】 1、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 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 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 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 “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 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 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 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 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 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标段序,圈生字注音。 再读课文,明确故事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学法指导:复述时应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预习检测】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烧灼()拂()晓腋()窝匍匐() 瓦砾()地窖()颤()巍巍桥头堡() 鞠()躬僵()硬肃穆()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拂晓: 匍匐: 【合作探究】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请谈谈哪些地方感动你。 教学反思:2、谈谈你对老妇人形象的理解,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蜡烛同步练习

自读目标: 一.时间顺序。 二.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形象概括图。 二.片段阅读 ①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②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 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③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④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⑤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画横线部分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的一项是( ) A .抬 肃穆 珍爱 B .举 严肃 珍爱 C .抬 严肃 可爱 D .抬 肃穆 可爱 第二天天大亮 (1) 那个早晨 (3) 点烛 惊讶 寻尸 点烛 (2) 靠近 发现 军民血肉情 苏联战士牺牲 1. 根据课文思路,在右图序号处填写相应的词语。 (1) (2) (3) 2.第二部分文中反复写到“炮火”,这是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一种 的方法,突出了环境的危险,使老妇人 的行为更加感人。 3.第三部分 次写到老妇人的黑色打围巾,这是运用 来渲染的方法,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 的心情。 4.为了更好地表现老妇人感人的形象,文章除了运用渲染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 、 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5.集中体现本文中心的段落是 。 6.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内容或写法有利于突出老妇人的形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