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科普特人历史渊源

科普特人(ou.Remenkīmi en.Ekhristianos ,意为“埃及的基督教徒”)指埃及的基督教徒,是埃及的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是在一世纪时皈依基督教的埃及人的后裔属尼格罗―欧罗巴混血人种。目前,在埃及的科普特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族群,其人口约占埃及超过8千万总人口的10–20%。

“科普特”一词源于阿拉伯语,该词在古典阿拉伯语中曾是所有埃及人的代称。公元6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将所有的埃及人泛称为“科普特人”,后来随着伊斯兰教在埃及的传播,埃及人主体皈依伊斯兰教,该词也发生语意变化,现在是专指埃及的基督教徒。

多数科普特人操阿拉伯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但在宗教仪式中仍使用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演变而来),属闪含语系古埃及语-科普特语族。他们全都信仰基督教,并保持着古埃及人固有的文化特色。科普特人从中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开始,便一直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许多古埃及人后裔顶住了穆斯林的强大压迫并仍然坚守基督教信仰,才有了如今埃及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特人群体。

现代科普特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最有名的科普特人士是布特罗斯-加利,他曾担任了联合国秘书长。

但近些年来,由于埃及不断出现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兴起和教派袭击,大量科普特人开始移民海外。尤其是世俗派的穆巴拉克下台以后,科普特人在埃及国内的情况更令人担忧了。

科特语写的古书

科普特人

总人口

8,000,000–15,000,000(有多种估计值)

创始人

圣马尔谷

主要分布地区

埃及5,000,000至8,000,000

美国700,000至

1,000,000 (2007)

澳大利亚70,000+ (2003)

科威特65,000

加拿大50,000+ (2008年估计值)

英国25,000至30,000 (2006)

南非15,000+

肯尼亚8,000+

约旦8,000+ (2005)

德国3,000–5,000 (2005)

奥地利2,000 (2001)

瑞士1,000 (2004)

信仰

科普特正教(多数)

科普特天主教和各种新教教派

经文

圣经

语言

平日使用埃及阿拉伯语,礼拜时使用科普特语;

海外散居者主要使用英语、法语和德语等语言

伊斯兰初期

“科普特”和“科普特人”泛指埃及和所有埃及人。当时,科普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雅各派科普特支派,少数人信仰基督教麦勒卡派或犹太教。古希腊语虽被定为官方语言,但人们日常用语仍是代表古埃及语最后阶段、大多用希腊字母拼写的科普特语。

四大哈里发

由于四大哈里发采取了较为宽宥的政策,科普特人大多自愿缴纳丁税,保留科普特教信仰,成为“吉玛人”(意即“受保护的人”),而不愿皈依伊斯兰教,变成“麦瓦里”(意即外族穆斯林)。他们曾为振兴科普特语作了努力。但经过若干世纪的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科普特人渐渐改奉伊斯兰教,改操阿拉伯语。9世纪中

穆斯林在埃及特别是下埃及已占多数[1];11、12世纪之交,阿拉伯语已成为人们日常用语,科普特语已不为普通百姓所知。其原因包括:大批阿拉伯人的迁入;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与基督教和犹太教一脉相承:阿拉伯语和科普特语有相似之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政策的嬗变导致科普特人纷纷改宗,同丧失特权、散居城乡的阿拉伯人相融合;科普特人又和阿拉伯帝国境内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从此,埃及穆斯林成了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仅指保留原有宗教信仰的那部分人。

亲缘关系

科普特人

上古埃及有九个时期:

1、前王朝时期(约前3100-2686年)

2、早王朝时期(约前2686-2181年)

3、古王朝时期(约签2181-2040年)

4、第一中间期(约前2040-1786年)

5、中王朝时期(约前1786-1567年)

6、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1567年)

7、新王朝时期(约前1567-1085年)

8、后王朝时期(约前1085-332年)

9、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在第9时期以前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而第9时期后人种增加了古希腊人和罗马人这个统治阶层(及其仆从)。科普特起源:

亚述人称古埃及为Ki-Ku—Phon,意即“神祗之地”或“灵魂之地”。古埃及人借此作为自己都城孟夫的别名。希腊人占领埃及后,按自己的语法,将Ki —Ku—Phon写成Aegyptus,由此衍生出拉丁文和其他欧洲文字中的埃及(Egypt)一词。639年阿拉伯人入据埃及后,误以为“Egypt”的词首“E”是冠词,为便于发音,将“gypt”读成“Qipt”,现欧洲文字中的“Copt”一词由此而来。

在血缘上,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纯血统的族群[1]。在埃及,部分穆斯林曾与历史上不断移入的阿拉伯人、突厥人和库尔德人通婚,当无疑问,但大部分穆斯林确实是改宗的科普特人。同样,也不能排除部分科普特人曾与先后统治埃及的波斯人、亚述人、希腊人、罗马人和拜占庭人接触和融合。科普特学者把当代科普特人敬为“古代埃及种族的直接后裔”,这种言论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排它性的种族主义倾向,有贬抑穆斯林地位之嫌,而且与事实不符,会诱发兄弟阋墙。据估计,当代埃及人中大约88%的人源自“古代科普特人之家”,乃古代埃及人的儿女,属同宗同祖。

科普特人和穆斯林长期和睦相处,通过频繁往来、接触和通婚,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如今在外貌、体型、语言上已没有任何差别。科普特语言基本消亡,除神职人员外,普通科普特人仅用它来做弥撒。科普特人和穆斯林具有纯朴善良、坚韧不拔、含辛茹苦、顺从当局、鄙弃暴力的共同禀性,还有一些相同的习俗(如庆祝婴儿诞生七日,纪念亡人逝世40天)和节日(如尼罗网水位达标节、吻风节)。主宰埃及24年的英代表兼总领事克罗默 (1883~1907年在任)在绞尽脑汁

制造科普特人和穆斯林的分裂阴谋破产后,不得不承认:“现代科普特人在举止、

语言和精神上,从头到脚都成了穆斯林,尽管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席话虽不无道理,但也不能因此而像穆斯林学者那样断言科普特人只不过是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人而已。因为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们有着不同于穆斯林的共同心理素质。

公元7世纪到公元18世纪间,大部分埃及人已经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他们既掌握国家大权,又支配社会财富,维持基督教信仰的科普特人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19世纪初,穆罕默德·阿里将法国侵略者赶出埃及,确立了其家族在埃及近150年的统治,这期间科普特人的地位得到改善。

一战后,大量科普特人积极投身民族独立运动,试图融入埃及社会,谋求与穆斯林的同等地位。

1952年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的统治。因为革命发起者和参与者都是穆斯林,革命成功后,埃及的最高政治权力被穆斯林把持,科普特人的地位滑向边缘。

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1918年1月15日– 1970年9月28日)

1970年纳赛尔去世后,萨达特继任总统,他利用伊斯兰组织对抗纳赛尔主义者,导致科普特人和穆斯林矛盾激化。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18年12月25日~1981年10月6日)1981年穆巴拉克就任总统后,曾支持大幅增加科普特人每年获得修建教堂许可的数量,但宗教冲突的根源远未消除。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1928年5月4日~)总体而言,科普特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高于穆斯林,还出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这样的名人。但在埃及这个伊斯兰文化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科普特人的“政治空间”和“文化空间”依然狭小。他们不仅遭到民间普通穆斯林的歧视,还遭到极端伊斯兰组织发动的暴力袭击。自2011年1月埃及局势恶化后,基督徒和穆斯林关系加剧紧张。最近的冲突就是因为科普特人的教堂遭袭所致。

[2]

宗教信仰

科普特人居住地

宗教信仰是构成众多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1]。科普特人以笃信科普特教为荣,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宗教信仰强烈地表现出来。公元二世纪中基督教经圣马可之手传入埃及,埃及人纷纷入教,以示对敬奉多神教的罗马统治者的抗拒。4世纪罗马帝国改奉基督教,主张基督神人二性并存。埃及基督徒反其道而行之,接受基督神人二性合而为一的教义,以便与罗马和拜占庭统治者抗衡。他们引用基督的圣谕:“你们须将凯撒的事交给凯撒,将上帝的事交给上帝”,来反对世俗政权干预教会事务,保持教会的独立性。451年卡尔西顿公会议将一性论斥为异端,埃及基督教会毅然和君士坦丁堡教会决裂。埃及绝大部分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后,科普特人长期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状态,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但上埃及多于下埃及,城镇多于乡村。在城镇,他们相对集中在几个城区,如开罗的舒卜拉区、艾兹拜基耶区、新开罗区、老开罗区和萨希勒区;在乡村则聚居一隅。这种居住方式便于他们相互联系和开展宗教活动。科普特人和穆斯林通婚不足为奇,但现今一般实行内部通婚制。他们给孩子取科普特名。农村的科普特人还在手腕上刺上十字架标记。凡此种种都表达了科普特人自豪、自尊、自卫的情愫。

历史文化

科普特人由于其民族意识和科普特教密不可分,他们倾心推崇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确信埃及所以能延续至今是法老文明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缘故。不仅如此,他们格外珍视纪元后六个世纪的历史-因为在这期间形成了科普特教,其教徒深受异族迫害,特别是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时期。科普特人为了生存,团结在教会周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为悼念无数英勇无畏的殉道士,将戴克里先登基之日(284年8月29日)定为科普特历的纪元,把这六个世纪的历史尊为“科普特史”,对官方教科书把这段历史称为罗马人统治下的埃及史颇有微词。科普特人由于其历史、命运和兴衰与埃及大地紧紧相连,因此理所当然地以强烈的感情认同于埃及的埃及属性。

参考资料

1.宗教争端与冲突.伊斯兰思想浏览[引用日期2012-010-5] .

2.来源.

科普特人的前世今生

科普特人是在阿拉伯人到来之前,就居住在埃及的人群,他们信奉古老的基督教科普特派,这一派基督徒认为“基督是神”,而不是和天主教、东正教或新教那样,认为基督既有神性、又有人性的一面。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至9世纪完全控制了上下埃及地区,科普特人沦为二等公民,被称为“迪米人”(受保护者)。根据《欧麦尔协定》,科普特人不得谈论伊斯兰教、《可兰经》和穆罕默德,不得修建教堂和会堂,不得骑马和骆驼,不得把穆斯林当作奴隶,不得在复活节等节日举行公开的宗教活动,

不得展示十字架,不得与穆斯林妇女结婚,要穿特定衣服以示与穆斯林的区别,并须缴纳穆斯林可以豁免的“人丁税”。作为回报,阿拉伯人不干涉科普特人在宗教、司法和教育等方面的独立性。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埃及,这套规则被以“米勒特制度”之名继续沿用。1805年,埃及法鲁克王朝建立,开始进行近代化改革,科普特人开始获得一定平等权利。1856年,奥斯曼土耳其宣布,科普特人和阿拉伯人“平权”,科普特教堂可以鸣钟,“人丁税”也被废除,大批科普特人被任命为官吏。至19世纪70年代末,人口仅占埃及总人口10%的科普特人,拥有了埃及25%的财富,并占据45%的公职。但地位的上升激化了科普特人和阿拉伯人间的矛盾。

1882年,英国人开始统治埃及,他们运用惯使的“分而治之”策略,扶植穆斯林贵族,排挤科普特人;1919年埃及民族运动兴起,科普特人积极投身其中,并大批加入反英的“华夫脱党”,此举非但令英国殖民者更加不快,也引起部分穆斯林保守派的猜忌和不满。这时埃及民族主义者分为两大派,一派为“泛阿拉伯派”,主张“阿拉伯人是一家”,视外籍阿拉伯人为同胞,而将同为埃及人的科普特人视作“非我族类”;另一派为“泛埃及派”,认为埃及人不论信奉何种宗教都是自己人,科普特人普遍支持后一种观点。

1952年,埃及革命爆发,纳赛尔上台执政,阿拉伯人全面控制了新政权。原本科普特人受教育程度远高于阿拉伯人,却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处处被排挤和失势,大批精英移居国外。

不过纳赛尔同样对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保守派保持警惕,注意控制其影响力,同时采用委任一些科普特议员、部长的办法笼络、安抚科普特人。1964年,纳赛尔允许科普特人修建圣马可教堂,令科普特教会牧首获得“教皇”称号。

萨达特上台后,为消除纳赛尔的影响,采用拉拢穆斯林保守派,压抑科普特人的手段,试图将埃及伊斯兰化,引发科普特人强烈不满,并挑起了穆斯林和科普特人间的激烈冲突。萨达特死后,穆巴拉克注意调和宗教关系,局势有所缓和,但矛盾依旧严峻。2012年2月的“尼罗河革命”,穆斯林和基督徒曾一度携手走上解放广场,当时曾有人预言“宗教和解的一天即将到来”,但随着穆巴拉克的垮台、权利真空和穆斯林兄弟会坐大,宗教矛盾死灰复燃。

2012年10月9日晚的冲突起源是“非法教堂”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185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颁布法律,规定帝国内基督徒新建和修葺教堂要获得政府的许可。1934年,埃及政府又增加了10项限制性措施。例如:规定教堂和清真寺、教堂和教堂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并要考虑周围穆斯林是否反对等等。埃及共和国建立后,沿袭了这些规定,许可权归总统所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普特人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且其大量人口集中于城市,同时又由于宗教热情高涨,致使科普特人急需更多的礼拜场所,但科普特人的申请却往往被拖延或拒绝。1972年,在1442个礼拜场所中,只有约500个属于合法建筑。科普特人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周围穆斯林的嫉恨,许多“非法教堂”遭到穆斯林极端分子的袭击,造成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纳赛尔和穆巴拉克时代,对教堂问题曾表现的比较宽容,前者每年审批25座教堂,后者则基本上对新建教堂的申请来者不拒,并将教堂审批权下放给省长,但即便在那个时候,科普特人同样受到种种限制、歧视,让他们感到自己仍然是二等公民。

与之相反,一直以“高人一等”自居的穆斯林保守派,认为科普特人“得到的太多了”,他们主张“同化”科普特人,用伊斯兰教法治国,一些社区的穆斯林保守派强迫科普特人改信伊斯兰教,对恢复基督教信仰的科普特人加以折磨和迫害,另一些人则采取强迫科普特人缴纳“人丁税”的办法加以羞辱,更多的矛头,则指向那些“非法教堂”。

1972年11月,现在埃及第一次教派冲突爆发,起因是开罗汉卡区一座“非法”科普特人教堂被穆斯林极端派焚毁。1978年初,明亚省一名科普特牧师被极端穆斯林杀害,是为埃及当代教派冲突的第一个牺牲者。1981年6月,科普特人和穆斯林争夺一块土地归属,爆发空前骚乱,导致18名科普特人死亡,112人受伤,萨达特试图借机打压科普特人,逮捕并废黜科普特教皇,因不久后自己遇刺而不了了之。1990年代末,穆斯林极端势力兴起,科普特人称为袭击对象。

穆巴拉克被推翻,使得长期压制穆斯林保守派的力量突然消失,主张教法治国的兄弟会势力大涨,而军方则唯恐担上“镇压民意”的污名,对宗教冲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自2012年2月以来,科普特人和穆斯林极端派间的冲突就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系列冲突中,科普特人屡屡成为吃亏的一方,对军方的软弱和无力庇护感到十分不满。

在“清除穆巴拉克余孽”的呼声中,埃及前执政党被解散,遍布全国各地多达1750个的市镇委员会也不复存在,各省省长同样惴惴不安,朝不保夕,在穆巴拉克时代下放到省级的科普特教堂审批权,自然成了烫手山芋。阿斯旺省省长赛义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拒绝批准教堂兴建计划,令教堂变成“非法”。此后的一切事件,则可视为旧的宗教矛盾,在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政治真空中猝然大爆发。尽管国家电视台在冲突爆发时和爆发后曾将矛头指向科普特基督徒,但随后官方的正式表态却趋于慎重,临时政府总理伊沙姆·夏拉夫呼吁全国团结,并声称要“揪出事件幕后的国内外黑手”。在10日召开的紧急内阁会议上,夏拉夫称,破坏埃及民族团结是对埃及“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

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及发起“尼罗河革命”的“四月六日运动”等穆斯林组织也力图安抚社会情绪,并推脱本方责任,他们纷纷否认曾在9日、10日的骚乱中参与殴打科普特人,著名伊斯兰教教士卡拉达维在半岛电视台呼吁“基督徒和穆斯林是兄弟同胞”,并谴责任何暴力。

科普特派十字架

穆斯林兄弟会

穆斯林兄弟会(al-Ikhwān al-Muslimūn ,音译为伊赫万,意即兄弟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宗教性政治组织,是一个以伊斯兰逊尼派传统为主而形成的政治团体,埃及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宗教政治组织。

1928年由学校教师伊斯兰教苏菲派思想家哈桑·巴纳(Hassan al-Banna)于埃及伊斯梅利亚创立,1929年正式成立。最初,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班纳运动”,后改为“穆斯林兄弟会”,意为坚持伊斯兰原旨教义,为实现伊斯兰使命

而奋斗的兄弟。严格地说,这个组织并不仅是埃及独有的一个半公开、半非法组织,而是个起源于埃及、影响力遍布中东乃至全球的穆斯林群众性组织,甚至有人认为,它是近代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伊斯兰政治集团。

穆斯林兄弟会的标志

[1]

标志交叉的双剑拱卫着一本《古兰经》,双剑下和左右侧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至大”和“感谢真主”。

发展历程

1933年在开罗设立总部,并在50个地区建立分支组织。最高领导机构为训导局,哈桑·班纳任总训导师。1938年,兄弟会决定由社会、文化活动转入政治斗争,以建立伊斯兰国家为最终目标。40年代后期,其成员在埃及已达50万,遍布社会各阶层,大多来自社会下层,还相继在叙利亚、苏丹、约旦、巴勒斯坦等地建立分部。

1948年,兄弟会军事力量在反对以色列建国的巴勒斯坦战争中得到加强,但在年底被法鲁克王朝政府取缔,哈桑·班纳于1949

年被暗杀。1952年,兄弟会参加推翻法鲁克王朝的革命,随后与纳赛尔政府发生冲突,于1954年遭镇压。1962年以来,以赛义德·卡塔卜为代表的穆斯林兄弟会仍在继续活动。1970年纳赛尔去世后,兄弟会仍是非法组织,但允许举行集会和出版刊物。对萨达特政府持温和的反对派立场。1982年后,兄弟会放弃暴力活动,与激进的伊斯兰组织保持距离,间接参加议会政治,向合法的政党转化。

其基本宗旨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复兴伊斯兰教,建立伊斯兰国家,实施伊斯兰教法;以哈里发为统一象征,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社团,摆脱外国援助,清除外来影响。

穆斯林兄弟会

主张

哈桑·班纳认为: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现代主义的运动,是逊尼派的道路,苏非主义的真理,政治的团体,体育的组织,科学与文化的协会,经济的公司,社会的理想。该组织的宗旨是以《古兰经》为基础,恢复伊斯兰原始教义,建立伊斯兰国家,实行伊斯兰法。他们把要求独立、解放、民主和建立法制的斗争,看作“堕落的运动”。号召穆斯林兄弟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袭,消灭等级差别,使人们融为一体,回到早期伊斯兰教生活中去,并为保卫穆斯林的祖国而战斗和工作。在叙利亚、伊拉克、苏丹、沙特阿拉伯、

摩洛哥、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建立分会以及学校、清真寺和商业公司。班纳声称,他们的目的是双重的,既要改造灵魂,又要改造社会。1939年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肯定了班纳的这一主张。

穆斯林兄弟会

“穆斯林兄弟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哈比卜

重大事件

埃及当地6月24日下午3时40分许,总统选举委员会宣布: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下属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尔西赢得穆巴拉克下台后的首次埃及民主总统大选,成为埃及首位非军人总统。这是穆斯林兄弟会第一次在大国执政,它必将为兄弟会发展发挥重大促进作用。但是应当注意,以色列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穆尔西的当选表示谨慎祝贺。兄弟会的胜利必将给西方世界和穆斯林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带来重大契机。[1]

简史

该组织建立初期为纯宗教组织,后发展为宗教政治组织。其基本政治纲领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最高指导原则,恢复伊斯兰教的原旨教义,反对埃及社会的世俗化和西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消除伊斯兰国家的等级差别,实行伊斯兰教法,恢复哈里发制度,建立泛阿拉伯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班纳在解释该组织的宗旨时称:穆斯林兄弟会是现代主义的运动;逊尼派的道路;苏菲主义的真理;政治的机构;科学文化的协会;体育的团体;经济的公司;社会生活的理想。其行动口号是:“安拉是我们的目的,先知是我们的领袖,《古兰经》是我们的法典,吉哈德是我们的战斗,为目的而牺牲是我们的理想”。兄弟会的领导人称“总指导”,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为“指导局”,负责组织、宣传、教育等工作。设有“创建委员会”,是协商机构,其成员为兄弟会的元老。还建有军事性质的“秘密机构”,对其成员进行军事训练。兄弟会的成员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由政府职员、大学生、军人、工人、农民、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员组成。会员的条件是:具备“良好品德和宗教修养”、“完全服从和执行兄弟会的纲领和行动计划”、“保守秘密”、“签名注册并缴纳会费”者才能入会。兄弟会成员分为4个等级,即助理兄弟(拥护者)、正式兄弟(正式履行手续入会者)、行动兄弟(参加各种实际行动者)和圣战者兄弟。该组织建立后发展迅速,40年代在埃及国内拥有约50万积极会员,在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苏丹,西亚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南亚的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等国,都建有穆斯林兄弟会的分会,成为一个泛伊斯兰的宗教政治团体。该组织在埃及全国各地建有大批清真寺、宗教学校和伊斯兰俱乐部,办有商业、实业公司等。出版的宗教及政治刊物有《警告》、《路标》、《呼声》、《笃信》、《伊斯兰文选》等。

穆斯林兄弟会初建时,其成员由6名在英国军营中的穆斯林职员组成。主要活动是用“博爱结识”的方式,宣传伊斯兰教义,

反对殖民主义统治。

1932年哈桑·班纳将总部由伊斯梅利亚迁往开罗,后在埃及各地建立了50多个分会。1933年建立了领导机构,选举班纳为“总指导”。1935~1939年,确定了组织原则和政治纲领,完善了组织机构,成为宗教政治组织。1936年曾致书法鲁克国王,要求按伊斯兰原教旨进行政治、宗教改革,宣称伊斯兰教是造就强大民族的根基。到1947年兄弟会得到迅速发展,其军事“秘密机构”成员就达7.5万人。1948年12月内阁总理诺克拉西宣布解散兄弟会,封闭其总部。不久“秘密机构”成员暗杀了诺克拉西。1949年2月哈桑·班纳被当局情报机构暗杀,哈桑·哈蒂比继任兄弟会总指导,继续进行反对法鲁克王朝的斗争。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利用兄弟会的力量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后兄弟会因对权力分配不满改而反对纳赛尔政权。1954年1月纳赛尔宣布解散穆斯林兄弟会,逮捕哈桑·哈蒂比等430人,兄弟会被迫转入地下,由阿卜杜拉·奥达任总指导。同年10月,兄弟会因参与图谋杀害纳赛尔事件,遭到当局大规模镇压,哈桑·哈蒂比、泰勒迈萨尼为首的1200多人被判徒刑。兄弟会在赛义德·卡塔布的领导下秘密恢复组织,进行宣传活动。萨达特执政后,该组织对其执行反对苏联干涉埃及内政及改善同沙特阿拉伯关系政策表示支持。萨达特也对该组织采取缓和政策,释放了哈桑·哈蒂比为首的全体兄弟会在押犯,允许他们以半公开方式恢复活动。兄弟会在欧麦尔·泰勒迈萨尼的领导下恢复发展组织。1976年4月,该组织前总书记阿布德·哈基姆·阿布丁在沙特阿拉伯流亡22年回国后,又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组织,使其力量壮大。1972年该组织公开反对萨达特同以色列媾和。自1979年1月起,穆斯林兄弟会派生出“伊斯兰集团”、“真主的战士”、“圣战组织”、“赎罪和迁徙”等派别。这些派别组织中的激进派反对政府世俗化的改革措施,指责一切当权者为“叛教者”,声言“推翻萨达特政府”,恢复早期伊斯兰体制,主张建立伊朗式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1981年9月,萨达

特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宁”为由,下令取缔该组织的刊物《呼声》,并对4万多所清真寺实行国家监督,同时逮捕该组织的800名骨干分子,其中包括主要领导人欧麦尔,泰勒迈萨尼和希勒米·加扎里。埃及官方称,1981年10月6日,兄弟会的极端分子参与杀害了总统萨达特。穆巴拉克执政后,为稳定政局,一方面对兄弟会的极端分子采取镇压措施,另一方面释放了温和派的领导人泰勒迈萨尼。1987年4月,穆斯林兄弟会联合另外两个反对党参加议会选举,一举获得60多个席位,成为“最主要的反对派势力”。

华夫脱党

成立背景

1881年英埃战争后,英国开始占领埃及,但埃及名义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份。一战后,英国借口埃及加入德奥同盟,把埃及变为英国的殖民地,征用150多万劳动军和运输队,总数占埃及成年男子的1/3。

战争期间,埃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战后,英国卷土重来,埃及的工商业遭到沉重打击,而且埃及的高级官吏都由英国人担任,引起埃及人不满。此外战争期间英国为拉拢埃及参战,曾先后四次许诺战后给予埃及独立。因此,停战后,埃及人民希望英国殖民当局履行诺言。1918年11月13日,即停战后第三天,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柴鲁尔等3人去见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以埃及的名义要求英国撤回保护权,结束战时状态,实现埃及的政治独立。

柴鲁尔生于富农之家,受过高等教育,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就学时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主义者。1882年参加过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战争。但是柴鲁尔等人的要求遭到了英方的断然拒绝。此

后,柴鲁尔决定组织代表团到欧洲各国去活动,争取参加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为此,他组织了20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英国殖民当局禁止发给柴鲁尔护照,并在1919年3月8日逮捕了柴鲁尔等四名领袖。

因为代表团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称为华夫脱,所以柴鲁尔为首的组织就叫华夫脱党(W a f d)。其是推动埃及国家独立和废除君主制度的政党。又译埃及国民党。

政党简介

1923年9月华夫脱党正式成为政党。它要求埃及实行自治,成立立宪政府,给予公民权利,由埃及人管理苏丹和苏伊士运河。1924年大选后,华夫脱党于同年1月28日组织政府。1936年埃及完全独立后,华夫脱党政府与国王长期发生冲突。1937年左右,华夫脱党组织华夫脱青年联盟,努力培养骨干。1952年废除君主制度后,埃及解散一切政党。1978年2月萨达特总统实行多党制度,重新建立华夫脱党。但在同年6月该党自行解散。该党领导人物大多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代表地主利益的一些原立法议会的议员等,党的总部在开罗,地方设支部,党纲是通过完全和平合法的方式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

扎格卢勒

萨阿德·扎格卢勒

萨阿德·扎格卢勒(Za g h l u l Sa a d,1857~1927),埃及独立运动的先驱,埃及1919年革命的著名领袖,1924年出任首相,在埃及近现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生平

萨阿德·扎格卢勒(Z ag h lūl,S a a d,1857~1927)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首相,政治活动家。1857年7月生于加尔比亚省的比阿纳村,卒于1927年8月23日。曾在爱资哈尔大学和法律学校读书,后从事新闻和法院工作。1906~1914年,先后任教育大臣、司法大臣和立法议会副议长。扎格卢勒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青年时代曾参加奥拉比帕夏领导的反英战争,后为祖国党的领袖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曾经起领导作用,是华夫脱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组织代表团,要求同英国政府谈羊埃及的独立问题,但被拒绝,此后曾组织暴动,1919年3月和1921年12月两次被捕,先后被流放到马耳他岛和塞舌尔群岛等地。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在埃及的许多特权。1924年初,华夫脱党在大选中获胜,扎格卢勒出任首相。执政期间,对内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对外一再试图通过谈判取消英

国保留的特权,但毫无结果。同年11月,因拒绝接受英国提出的丧权辱国要求被迫辞职。此后当选为国民议会主席。

相关事件

激进青年

扎格卢勒生在埃及西部省的伊比扬纳村。父亲是个村长,他在扎格卢勒幼年就去世了。此后,扎格卢勒同母亲一起在哥哥的扶持下生活,并在本村上私塾。他勤奋好学,才智过人。1871年,扎格卢勒进入开罗爱资哈尔大学,受到著名的伊斯兰教改革家哲马鲁丁·阿富哈尼和穆罕默德·阿卜杜的影响,使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决心摒弃陈规陋习,立志于革新和解放的事业。在大学里,扎格卢勒的革新思想同保守派的主张尖锐对立,他看透了保守派的弊端,撰文予以揭露。一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将一叠抨击性传单张贴在学校大厅的柱子上。这种举动在当时是十分惊人的,它显示了年青的扎格卢勒的胆量与气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埃及名义上仍属土耳其,实际上是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但自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殖民势力加紧入侵埃及,逐步控制了埃及的财政和经济,干涉埃及的内政。埃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埃及人民的自由和民族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埃及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反对西方殖民者和卖国求荣的封建统治阶级。

爱国官员

1880年,扎格卢勒受聘担任由穆罕默德·阿卜杜主编的《埃及事件》报文学部的编辑。他在这份报刊上发表文章,尖锐抨击封建独裁统治,主张政治改革,效法西方议会制度。1882年,埃及军民在著名的爱国将领奥拉比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英战争。扎格卢勒同情和支持奥拉比的斗争。战争失败后,188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