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情介绍

大连市情介绍

一、大连市基本概况

大连于1899年建市。100多年前,大连还是中国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小渔村,而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城市。大连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桥头堡,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望富饶的山东半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港口、贸易、金融和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906公里,常住人口617万。

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大连港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建立了往来关系,承担着中国东北地区大部分集装箱运输;2010年,大连港货物运输吞吐量突破3亿吨,位居中国第6位,世界第8位;大连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50条,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89个城市通航,27家航空公司参与机场运营,2010年大连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首家千万级机场。

大连有各类大学24所,各类科研机构200多家,科研人员27万,两院院士22位。目前,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万人。

大连是著名的生态宜居型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齐全,城市功能完善,先后获得联合国环境“全球500佳”、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称号,2009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公园协会授予“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大连享有沿海开放城市、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保税港区等多项开放政策;是第一批“中国软件产业基地”、第一个“中国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和第一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是中国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目前,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大连设立了近1.4万家企业,累计使用外资近500亿美元;已有101家世界

500强企业投资了200多个项目。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等众多大型活动的落户大连,更使大连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二、大连产业情况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主导,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造船四个基地为支撑的新兴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大连以超强的经济综合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年积淀的产业优势,无可替代地成为引领全域发展的核心。

石油化工领域。大连是中国炼油规模最大的城市,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和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年炼油量合计达到3000万吨,目前在建的还有恒力集团480万吨/年PTA项目、延长集团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

船舶制造领域。大连是中国四大集中造船区域之一,汇集了船舶重工、STX、中远等多家船舶制造企业,年造船能力正向1000万载重吨迈进。2008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制造的首根大型船用曲轴正式下线,标志着大连市已经形成了自主生产曲轴、船柴、整船完整产业链的能力。

汽车工业领域。道依茨一汽大柴公司和德国大众已分别拥有年产20万台和30万台发动机的能力;随着德国大众30万台自动变速箱项目的开工建设、美国博格华纳50万套变速箱模块项目的签约落户,大连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2009年,随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奇瑞汽车和曙光汽车两大整车项目在大连保税区开工,大连汽车工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大连向打造千亿元产值规模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目标又迈近了一步。

电子半导体领域。大连市目前共有60余家半导体生产及配套企业,涵盖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光电子、半导体设备和应用材料以及太阳能光伏等几大领域。自

2007年总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芯片项目开工建设,大连半导体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链日趋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球知名的半导体配套和服务企业纷纷来连寻求参与英特尔项目的商机,美国摩西湖化学公司等24家企业已经落户。世界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组织在大连建设SEMI半导体服务大厦,旨在组织并吸引世界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厂商进驻大连。围绕英特尔芯片项目,一个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半导体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金融领域。大连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目前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总数228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多项指标位居中国东北第一。美国花旗、英国渣打、日本财险等30家外资金融机构以及GE金融集团等8

家外资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落户大连。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交易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现有专业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企业共943家,从业人员10.25万人。世界500强企业有70家在连开展业务,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全球领先的ITO 和BPO服务提供商都已入驻大连,其中有IBM、简柏特、HP、DELL、埃森哲、花旗等都是千人以上。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56家在连开展业务,名列全球领先的前十大ITO和BPO服务提供商中,有6家在大连开展外包业务。2010年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销售收入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5%。出口收入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房地产开发领域。大连宜居的人文环境,舒适的气候条件和以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旅游度假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领得高(REDEVCO)、凯丹(KARDAN)、九龙仓、瑞安、世茂、华润、远洋等众多有实力的境外开发商投资大连,并已经形成了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科技地产和旅游地产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大连对外开放发展方向

1、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战略

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开发建设年内初具形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

优化功能区发展格局。加强城市组团和功能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各区域都要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打造若干支撑全域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主城区要进一步向高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重点推进钻石海湾、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新机场沿岸商务区、甘井子“两城四区”、高新区“十大软件产业园”、旅顺“五城一都”建设,打造服务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中心。新市区要坚持产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联动,重点推进金州新区“十大现代产业园区”、普湾新区起步区、保税区汽车物流城建设,加快形成新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经济增长极。黄渤海区域要加快产业和要素集聚,重点推进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新材料产业基地、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庄河“三区十园”、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建设,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和新兴城市群。

加快“三个中心”建设。深化和完善“三核两翼”港口规划,加快大窑湾、太平湾、栗子房、长兴岛、双岛湾等重点港区开发建设,拓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网络、内陆干港和中转业务,探索建立现代港航高端服务业孵化基地。开辟新的国际、国内空中航线,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建立港航物流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和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加快金融功能区和金融体系建设,设立和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增加期货交易新品种,加大企业上市力度,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加大全域投资强度。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和促进社会投资,全年初步安排1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3万亿元。重点建设以普湾新区为核心,连接主城区、黄渤海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2、切实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

坚持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培育石化、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8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轴承、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8个产值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奇瑞汽车、一汽新能源客车、北车旅顺基地、恒力石化、中远造船、固特异轮胎、一重大连核电设备等在建项目,加快推动合资汽车整车、福佳MTO、延长集团长兴岛石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实施。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10个领域,集中支持一批产业化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航天软件研发基地等一批示范工程。加快“三网融合”试点工程建设,争取引进平板显示重大产业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网络动漫、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创新服务等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城区经济。启动“北方不夜港”工程,建设以旅顺、金石滩、长山群岛、金渤海岸等重点区域为依托的黄、渤海旅游经济带和北部温泉走廊,提升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推行信贷、网上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合理引导住房、汽车等消费。进一步完善城乡商品市场体系,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中心镇现代商业建设,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商业服务网络。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大连检测科技园等重点园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综合科技服务基地,培育100家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海洋与生物工程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深入实施“区校一体化”,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高技术领军企业。办好“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大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