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导学案

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导学案
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导学案

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导学案

课题: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

学习目标: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学习纲要

一.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1.牛顿提出运动三大定律

2.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

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

1.伏尔泰及其思想主张

2.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主张

3.卢梭及其思想主张

学习重点

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及其主要成就

学习难点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本课学习的内容是“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建议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把重点内容整理出来。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达尔文在进化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爱因斯坦被誉为最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是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本课时,应通过阅读教材,理清线索,把握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从宏观上,理解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出现的背景及产生的巨大影响。从微观上,对科学家要弄清楚他们生活的时代、国籍、突出贡献、历史地位;对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要熟知他们的政治主张、主要作品和历史地位等。

1.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2.近代自然科学同古代科学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用实验可以验证,用数学可以精确表达。近代物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门同时具备近代自然科学两大特征的学科。

3.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一书,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4.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原子内部蕴藏巨大能量的秘密,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爱因斯坦被誉为最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

5.18世纪,法国涌现出了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他们的思想起着动摇封建统治的作用,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政治蓝图。

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强调天赋人权,大胆揭露旧制度的弊端。宣扬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批判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反对等级特权和不平等现象。他还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

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拥护君主立宪制。《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三权分立原则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普遍遵循的原则。

卢梭的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主张平等享有财产。反对保留君主制,主张采取共和政体。提出“人民主权”思想和“社会契约”学说。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启蒙”在法文中是光明、智慧的意思,即开启智慧,通过宣传和教育,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斗争。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仍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造舆论。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被封建神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并开始描绘新社会的蓝图,于是启蒙思想运动兴起了。

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说话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怎样的观点?

反映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观点、“言论自由”观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

2. 请联系中国近代历史,说说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三次,分别是: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温故知新

18世纪,法国有哪些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的主张有哪些共同之处?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主张的共同之处有:天赋人权观、反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疑难点拨

要理解“启蒙”的含义,重点把握启蒙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对启蒙思想兴起过程的了解,要结合当时封建专制统治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必要时可复习一下“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部分的有关内容以加深认识。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人们今后的行动指明了方向,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课堂检测

1.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 A )

A.冲破了神学的束缚

B.涌现了一批科学家

C.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D.进行了宗教改革

2.行星绕太阳运行是下列哪一规律的作用 ( C )

A.惯性定律

B.反作用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D.加速度的比例定律

3.为人类起源提供了科学理论的英国科学家是 ( A )

A.达尔文

B.牛顿

C.法拉第

D.莎士比亚

4.下列反封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中,不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是 ( A )

A.但丁

B.卢梭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5.下列思想主张中,属于卢梭学说的是 ( A )

A.“社会契约”论

B.三权分立学说

C.生物进化论

D.阶级斗争学说

6.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中的“三权”是指 ( A )

①行政权②立法权③司法权④军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是非判断

(1)用实验可以验证,用数学可以精确表达,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两个重要特征。(√)(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既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后来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4)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掌握国家立法权的是最高法院。 (×)

(5)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动摇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政治蓝图。 (√)

8.识读下面两位科学家:

图1 图2 图3

图1人物是 牛顿 图2人物是 达尔文 图3人物是 爱因斯坦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材料二: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是分不开的。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牛顿所说的“巨人”是指谁?体现了牛顿的什么精神?

前人的科研成果。体现了牛顿谦虚的品德和谦逊的精神。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你认为牛顿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吸取了前人的科研成果;二是自己的艰苦探索,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3)牛顿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他是否失去了光辉?为什么?

牛顿的主要贡献:提出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没有。因为牛顿在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的三大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10.把表格补充完整

收获与不足

第24章圆导学案[人教版初三九年级] 24.2.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马家砭中学导学稿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问题. 1、圆的两种定义是什么? 2、爱好运动的小华、小强、小兵三人相邀搞一次掷飞镖比赛。他们把靶子钉在一面土墙上,规则是谁掷出落点离红心越近,谁就胜。如下图中A 、B 、C 三点分别是他们三人某一轮掷镖的落点,你认为这一轮中谁的成绩好? 二、自学新知 1、由上面的画图以及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设⊙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OP=d 则有:点P 在圆外?d____r 点P 在圆上?d_____r 点P 在圆内?d______r 反过来,也十分明显,如果d>r ?点P 在圆外;如果d=r ?点P 在圆上;如果dr ?点P 在________ d=r ?点P 在______ d

【学案】第14课 小英雄雨来

*14、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 枕头、防备”等词语。 ②、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 勇敢机智的品质。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学习重点:认真读课文,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学法提示: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同学们在学习本篇文章时要认真阅读 课前的链接语,按链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雨来的那几件事,自己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雨来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学习准备: 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 能独立的完成下列各题; 1、这篇课文我要练习默读、速读读( ) 2、我掌握的拼音较牢固,我会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晋.(j ìn j ìng) 察冀.( j ì j ìn) 睁眼瞎.(xi ā x āi) 劈. 开(p ī p ǐ) 歪.(wa ī w āi)歪斜斜. (x éi xi é) 苇絮.( x ǜ x ù) 挪. 动 (n úo nu ó) 枕. 头(zh ěn zh èn) 3、本文有许多多音字,我能注音并组词。 撒①( ) 拧①( ) 背①( ) ②( ) ②( ) ②( ) 还①( ) 弹①( ) 扎①( ) ②( ) ②( ) ②( ) 4、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别人,预习时我能理解批注这些词语的意 思:如“睁眼瞎、门 槛、推推搡搡”等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白雪()的芦苇()的块糖()的脊背()的芦花()的刺刀 6、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猛烈的跳脚,形容大怒的样子。() ②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的浮动。() ③人小志气大,有大志向,有作为不在于年龄的大小。() 7、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①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②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 4、续写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 8、通过预习,雨来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9、我把疑问批注在课文空白处准备课堂交流: (二)、交流探究 1、快速读课文,我能批注并交流课文写了雨来那几件事?我试着给课文每一部分批注上小标题。 2、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我想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出来,在书上 批注自己的感受。 3、我想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请同学评价一下(评语:签名:) 4、感情朗读课文,把雨来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我来自己评价一下(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5、我想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学法: (三)、拓展延伸:

第七课 启蒙运动教案

第七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1. 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与个性的认识; 3. 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 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3. 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讲述、比较法和应用史料分析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历史史实的比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辨伪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分钟)(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当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些思想家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于是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兴起。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十四章圆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已知∠ABO=50°,则∠ACB的大小为() A、40° B、30° C、45° D、50° 2、下列说法: ①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②三点确定一个圆;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④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⑤三角形的内心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其中不正确的有()个。 A、1 B、2 C、3 D、4 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已知∠ADC=140°,则∠AOC的大小是() A、80° B、100° C、60° D、40° 4、已知Rt△ACB,∠ACB=90°,I为内心,CI交AB于D,BD=,AD=,则S△ACB=() A、12 B、6 C、3 D、7.5 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交于点D,则AD的长为() A 、 B 、C、D 、6、如图,⊙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E=α,∠F=β,则∠A=() A、α+βB 、C、180﹣α﹣βD 、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a)(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 A、2 B、2+ C、2 D、2+ 8、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AB=50°,则∠D的度数为() A、20° B、40° C、50° D、70° 9、已知A、B、C三点在⊙O上,且AB是⊙O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AC是⊙O内接正方形的边长,则∠BAC的度数为() A、15°或105° B、75°或15° C、75° D、105° 10、如图,在⊙O中,∠ABC=52°,则∠AOC等于() A、52° B、80° C、90° D、104° 二、填空题(共8题;共25分) 1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OCB=40°,则A的度数等于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

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作业 ●教学目标 1、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全面的掌握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 3.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 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四、教学方法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运用启发式和问题 目标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朱元璋的图片,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让学生分析图片与课本上图片差距大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 1、明朝的建立 问:取代元朝是哪个朝代?(明朝),那么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学生思考)

生:元朝政治腐败、灾荒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结果政权被推翻。 问:那么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指导学生看书)生: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在应天府(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多媒体介绍朱元璋资料及明朝的疆域) 2、朱元璋强化皇权: 问: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生: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总结: (1)在地方:①废行省,②设三司,③分封诸子。材料分析 (2)在中央:①废丞相制度及中书省,②提升六部职权,②分散兵权, 问:皇帝每天坐在朝中却知道天下事,他是通过什么手段? 生:设“厂卫”,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 总结:他的这些措施可以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实现大权独揽;为防止大权旁落,还立下“祖制”。 (3)材料分析 问:明太祖加强君权并定下祖训的目的? 师生讨论:使皇帝权力的加强,巩固统治 3、科举考试的变化 问: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总结: (1)内容变化: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离经叛道,文章再好,也不能录取。 (2)文体变化:有严格文体,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因此称为“八股文”。 问:这种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局限性?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1-24课导学案

21、《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边读边想画面,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导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qù zhūang shì shùn xù shuaì lǐng ( ) ( ) ( ) ( ) mì shí guī cháo h? xie ( ) ( ) ( ) 2、我能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结( )瓜鸡冠()花场()地几场()春雨率()领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令: 捣衣: 向晚: 天高地阔: 二、合作、交流、探索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 3、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迁移训练: 1、这个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画出来。 2、本文主要抓住了小镇早晨的()、()、()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水乡小镇的 ( ) 。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 1、你觉得乡下人家是怎么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全班交流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厂。(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迁移训练: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乡下人家》一文围绕()这句话写的,按照()顺序和()顺序,写了屋前的(),门前的()屋后的(),院里的(),河中的(),门前的(),夜静时的(),展现了()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 3、填写关联词。 A、()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B、乡下人家,()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C、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种南瓜,()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4.读一读: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 最美乡下人家。 学习收获:

【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教案+导学案合集(含答案)

24.1测量 教学目标:利用前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初步接触直角三 角形的边角关系。 教学重点: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我们知道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首先请同学量出太阳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如果在阴天,你一个人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 二、新课探究: 例1如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 底部10米处的D 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 与水平线的夹角∠BAC=34°,并已知目高AD 为1米。现在请你按1:500的比例得△ABC 画在纸上,并记为△A 1B 1C 1,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 1C 1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解:∵△ABC ∽△A 1B 2C 3, ∴AC:A 1C 1=BC:B 1C 1=500:1 ∴只要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 1C 1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BC 的长度,加上AD 长即为旗杆的高度。若量得B 1C 1=a ㎝,则BC=500a ㎝=5a ㎝。故旗杆高(1+5a)m. 说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物体高度或宽度时,关键是构造和实物相似的三角形,且能直接测量出这个三角形各条线段的长,再列式计算出实物的高或宽等。 例2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并测得图(a)中BO=6m ,OD=3.4m ,CD=1.7m 图(b)中CD=1m ,FD=0.6m ,EB=1.8m 图(c)中BD=9m ,EF=0.2;此人的臂长为0.6m 。 ⑴说明其中运用的主要知识;⑵分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a ) (b ) (c ) 分析:图(a)和图(c)都运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图(b)运用了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 解:(a )∵△AOB ∽△COD ,∴OD OB CD AB = 即4.36 7 .1= AB ∴AB=3(m). (b )∵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DF CD BE AB = 即6.01 8 .1= AB ∴AB=3(m). E D C B A 1 1 1 C B A O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B C D A

四年级上册第14课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第14课《白公鹅》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自主学习: 一、我学会的生词有 二、合作探究 1.《白鹅》和《白公鹅》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围绕总写句()从三个方面()、()、( )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2.《白鹅》和《白公鹅》同样是写“步态”,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 2、为什么说“这只白公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因为( ) A、白公鹅很白。 B、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 C、它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D、它偷了“我”的鱼饵。 四、照样子补充词语。 不( 慌 )不( 忙 ) 无( )无( ) 不( )不( ) 自( )自( ) ( )武( )威 ( )人( )目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姿势 ( )的路 ( )的世界( )的腔调 ( )的河岸( )的沙滩六、指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话题转移 1、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 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 2、大白鹅“嘎——嘎——”地叫着。( )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 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渔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打打翅膀,互相嬉戏。( ) 2、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 ( ) 3、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 的派头。( ) 课外阅读训练读短文,回答问题。 野牛 野牛的老家主要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山腰或山脚下。野牛怕热。夏季早晚出来活动,中午躲在树林里睡觉。野牛也怕冷。冬季就到山顶上去吃竹叶,晒太阳。野牛喜欢群体生活。头牛前,按大、中、小排列,很守纪律。万一有伙伴失散,不管跑多远,都要冒着危险去寻找,野牛是多么团结呀!稍有风吹草动,就一齐站住不动,发现敌情马上散开,野牛的警惕性是十分高的。遇上天敌豺狗子,野牛们就屁股靠拢岩石或大树,一齐对付敌人。 1、从这段短文中我了解到了野牛( )、()、()、( )的生活习性。 2、野牛的老家主要在(),它喜欢生活在()。 3、野牛是怎样对付敌人的呢?

第24章圆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四章圆 测试1 圆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在一个______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______,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______ 叫做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______,线段OA叫做______.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 ______,读作______. 2.战国时期的《墨经》中对圆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 3.由圆的定义可知: (1)圆上的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________;在一个平面内,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长 的点都在________.因此,圆是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一个________的距离等于 ________的________组成的图形. (2)要确定一个圆,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其中, ________确定圆的位置,______确定圆的大小. 4.连结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叫做弦.经过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直径.并且直 径是同一圆中__________的弦. 5.圆上__________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________,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或________. 6.圆的________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________都叫做半圆. 7.在一个圆中_____________叫做优弧;_____________叫做劣弧. 8.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9.如图,(1)若点O为⊙O的圆心,则线段__________是圆O的半径;线段 ________是圆O的弦,其中最长的弦是______;______是劣弧;______是 半圆. (2)若∠A=40°,则∠ABO=______,∠C=______,∠ABC=______. 10.已知:如图,在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 (1)求证:∠AOC=∠BOD; (2)试确定AC与BD两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1.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CD的延长 线交于E,若AB=2DE,∠E=18°,求∠C及∠AOC的度数. 12.已知:如图,△ABC,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过A,B,C 三点的⊙O. 测试2 垂直于弦的直径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圆是______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又是______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分________的直径________于弦,并且平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4.圆的半径为5cm,圆心到弦AB的距离为4cm,则AB=______cm. (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 5.如图,CD为⊙O的直径,AB⊥CD于E,DE=8cm,CE=2cm,则AB=______cm. 6.如图,⊙O的半径OC为6cm,弦AB垂直平分OC,则AB=______cm,∠AOB=______. 7.如图,AB为⊙O的弦,∠AOB=90°,AB=a,则OA=______,O点到AB的距离=______. 8.如图,⊙O的弦AB垂直于CD,E为垂足,AE=3,BE=7,且AB=CD,则圆心O到CD 的距离是______. 9.如图,P为⊙O的弦AB上的点,P A=6,PB=2,⊙O的半径为5,则OP=______. 10.如图,⊙O的弦AB垂直于AC,AB=6cm,AC=4cm,则⊙O的半径等于______cm. 11.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E点,BE=1,AE=5, ∠AEC=30°,求CD的长. 12.已知:如图,试用尺规将它四等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导学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 【知识梳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__ 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__ __建立起来。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 __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乘机解散了工会。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疯狂地迫害、屠杀犹太人。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 __》,实行普遍__ 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__ __,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__ _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 __策源地形成。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了《国策基准》。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要点探究】 1.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信任,被选上台呢? ①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②经济大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③希特勒高超的演讲才能和欺骗手段。 2.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①历史因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古代欧洲的罗马教廷由于宗教信仰,对犹太人进行宗教迫害,并且伴随着对犹太人的经济掠夺;②国际因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③个人因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3.意、德、日三个国家的法西斯化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下转变为法西斯国家的,而德国和日本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②方式不同。德、意是以政党夺权的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而日本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来实现的。相

初三数学第24章圆导学案范文整理

初三数学第24章圆导学案 数学课题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课型新授班级九年级姓名 学习 目标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了解拱高、弦心距等概念; 3.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弦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沉默是金难买课堂一分,跃跃欲试不如亲身尝试!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讨论、 一、自主先学————相信自己,你最棒! ⒈叙述:请同学叙述圆的集合定义? ⒉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圆的________,圆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_____________, 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______________。 课本P80页有关“赵州桥”问题。 二、展示时刻——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⒈同学们能不能找到下面这个圆的圆心?动手试一试,

有方 法的同学请举手。 ⒉问题:①在找圆心的过程中,把圆纸片折叠时,两个半圆_______ ②刚才的实验说明圆是____________,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每 一条_________。 )、创设情境,探索垂径定理 ⒈在找圆心的过程中,折叠的两条相交直径可以是哪样一些位置关系呢? 垂直是特殊情况,你能得出哪些等量关系? ⒉若把AB向下平移到任意位置,变成非直径的弦,观察 一下,还有与刚才相类似的结论吗? ⒊要求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出图形,并沿cD折叠,实验后提出猜想。 ⒋猜想结论是否正确,要加以理论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P81证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书中证明利用了圆的什么性质? ②若只证AE=BE,还有什么方法? ⒌垂径定理: 分析:给出定理的推理格式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学案(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 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 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三、练习巩固 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四、课后反思

人教版典型第24章圆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3)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O 的半径为4cm ,A 为线段OP 的中点,当OP=7cm 时,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A 在⊙O 内 B .点A 在⊙O 上 C .点A 在⊙O 外 D .不能确定 2.过⊙O 内一点M 的最长弦为10 cm ,最短弦长为8cm ,则OM 的长为( ) A .9cm B .6cm C .3cm D .cm 41 3.在△ABC 中,I 是内心,∠ BIC=130°,则∠A 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65° D .80° 4.如图24—B —1,⊙O 的直径AB 与AC 的夹角为30°,切线CD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若⊙O 的半径为3,则CD 的长为( ) A .6 B .3 C .3 D .33 5.如图24—B —2,若等边△A 1B 1C 1内接于等边△ABC 的内切圆,则AB B A 11的值为( ) A .21 B .22 C .3 1 D .33 6.如图24—B —3,⊙M 与x 轴相切于原点,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圆于P 、Q 两点,P 点在Q 点的下方,若P 点的坐标是(2,1),则圆心M 的坐标是( ) A .(0,3) B .(0,25) C .(0,2) D .(0,2 3) 7.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15πcm 2 ,母线长是5cm ,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 .cm 2 3 B .3cm C .4cm D .6cm 8.如图24—B —4,⊙O 1和⊙O 2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3和1,过O 1作⊙O 2的切线,切点为A ,则O 1A 的长是( ) A .2 B .4 C .3 D .5 9.如图24—B —5,⊙O 的直径为AB ,周长为P 1,在⊙O 内的n 个圆心在AB 上且依次相外切的等圆,且其中左、右两侧的等圆分别与⊙O 内切于A 、B ,若这n 个等圆的周 长之和为P 2,则P 1和P 2的大小关系是( ) A .P 1< P 2 B .P 1= P 2 C .P 1> P 2 D .不能确定 10.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S 3,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3>S 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24—B —6,AB 是⊙O 的直径, BC=BD ,∠A=25°,则∠BOD= 。 12.如图24—B —7,AB 是⊙O 的直径,OD ⊥AC 于点D ,BC=6cm ,则OD= cm. 13.如图24—B —8,D 、E 分别是⊙O 的半径OA 、OB 上的点,CD ⊥OA ,CE ⊥OB ,CD=CE ,则AC 与BC 弧长的大小关系是 。 14.如图24—B —9,OB 、OC 是⊙O 的 半径,A 是⊙O 上一点,若已知∠B=20°, ∠C=30°,则∠BOC= . 15.(2005·江苏南通)如图24—B —10,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P 在AD 上,则 ∠BPC= . 16.(2005·山西)如图24—B —11,已知∠AOB=30°,M 为OB 边上一点,以M 为圆 心,2cm 长为半径作⊙M ,若点M 在OB 边上运动,则当OM= cm 时,⊙M 与OA 相切。 17.如图24—B —12,在⊙O 中,弦AB=3cm ,圆周角∠ACB=60°,则⊙O 的直径 等于 cm 。 18.如图24—B —13,A 、B 、C 是⊙O 上三点,当BC 平分∠ABO 时,能得出结论: (任写一个)。 19.如图24—B —14,在⊙O 中,直径CD 与弦AB 相交于点E ,若BE=3,AE=4,DE=2,则⊙O 的半径是 。 ⌒ 图24—B —1 图24—B —2 图24—B —3 图24—B —4 图24—B —5 图24—B —6 图24—B —7 图24—B —8 图24—B —9 图24—B —10 图24—B —11 图24—B —12 图24—B —13 ⌒ ⌒ ⌒ ⌒

导学案模版第14课(教师)

学习目标:: 1. 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 展。 2. 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和影响,提高归纳表达能力。 2. 学习重点: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 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学习难点: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和影响,提高归纳表达能力。 【预习检测】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毛泽东词曰:“一代天骄,成吉思 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是什么人?他为什么 被称为“一代天骄”? 2、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 (1) 年, 继承蒙古汗位, 年改国号为元,建 立元朝,第二年定都 。忽必烈就是 。 (2) ____ 年,元军统一了全国,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 ___________________ 兵败被 俘,最后慷慨就义。 3、 忽必烈改制 政 建立 ① 治 行省 ② 上 制度 ③ 经 实行 ① 济 重农 ② 上 政策 ③ ④ ⑤ 影 响 4、民族压迫和文化趋同 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 教的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迁入中国,与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 族 。 课题: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教师个性化设计、学 法指导或学生笔记

【归纳整理】 一个民族:__ 两个都城:, __________ 三个人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个时间:, , , ___________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5分钟) (一)理清线索一一整合信息,组内创作,形成个性认知。 (提示:以组为单位,可采用小品、相声、三句半、讲故事等) (二)展示认知一一角色扮演,追述历史,再现情景,深入体会。(提示:舞台上表演的同学可在表演过程中向座位下的同学提问) (三)教师精讲一一梳理脉络一一形成板书(以下是板书位置) (二)解疑释疑一一1,把自主与合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炼出来。 2,班内交流,教师点拨,解决疑难。 训练提高,巩固新知 1,组内同学相互交流——互查 2 ?课堂达标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被称为一代天骄”的蒙古族英雄是() A 、阿骨打 B 、元昊C、铁木真D、忽必烈 2、兀朝都城大都就是今天的() A 、北京 B 、沈阳C、吉林D、呼和浩特 3、“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说的是哪朝的疆域() A 、西汉 B 、东汉C、唐朝D、元朝 4、今天的山东省辖地在元朝时归哪一机构管辖() A 、中书省 B 、辽阳行省 C 、陕西行省 D 、河南江北行省 5、元朝时我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蒙古 B 、藏族C 、回族D 、满族 6、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成吉思汗无关的是() A、完成了蒙古的统一 B 、建立了蒙古政权 C、在位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 D、灭亡了南宋 7、忽必烈仿效中原的政治体制,建立了() A、三省六部制 B 、节度使制C、内阁制D、 &西藏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A、唐朝 B 、宋朝C 、元朝D 、明朝 9、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行中书省 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由蒙古族建立的是() A、辽 B 、西夏C 、金D 、元我虽笨,但这题我也会!

第14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第14课理性之光 【课程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重难点】 重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难点:理解《论法的精神》的意义,探究启蒙运动的重大意义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带着重难点预习课文。 2、通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遇到的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时间 30分钟) ★导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启蒙运动兴起 1.背景 (1)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 (2)政治:17-18世纪,封建统治不断强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4)阶级基础:新兴的力量日益壮大。 (5)科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高潮:18世纪中叶,以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出现高潮,19世纪扩展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 4.主要观点:(1)提倡用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2)把批判锋芒直指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5.指导思想:主义。 6.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特别提示】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运动的中心和高潮在法国,这是由法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特别提示】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本质是相似的的,但各有侧重点:孟德斯鸠主要侧重于论述未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伏尔泰主要侧重于论述公民的权利;卢梭则从理论上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康德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人文精神。 三、启蒙运动的意义 (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3)启蒙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提示】人文精神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本质相同点,人文精神的演进经历了由崇敬“神”到崇敬“人”,论证“人”的价值的过程,人文精神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最有力工具。 【预习自测】 1.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 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4.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

导学案第20_21_22_23_24课

导学案 Lesson 20:At the Post Offiice 学习目标:1.会听、说、读、写单词send 2.会用“How much____________?”说话。学习重点:本课单词和重点句型 学习方法:分组练习 学前准备:1.准备明信片2张 2.根据汉语写出单词。 明信片_______邮票_______需要______ 学习过程: 一、每组同学设计一组“问路“的对话。 1、小组内设计并练习对话。 2、各小组展示练习结果。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单词 Send 3、听录音(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 三、师生互动练习对话 四、反馈练习 1、学生分组设计一组“买东西“的对话 2、展示各组成果

五、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21: Writing the Address 学习目标:会在明信片上写地址 学习重点:在明信片上写地址 学习方法:实践练习 学前准备:空白明信片1张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本课有关内容 1、明信片各部分的名称 左____右____顶部____底部____角落____ 2、明信片内容的书写格式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听录音。(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 4、回答问题 (1)W here does Danny write the address ? (2)D o you know Danny`s address ? (3)W here does Danny put the address ? What is it ? 5、我会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