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一、自身输血的中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忠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中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采血的标准: 1)年龄:年龄1:限因符合因家献血法规定,下限取决于儿童的合作和理解能力,以及有合适的静脉,并能耐受采血后的生理影响等。

2、体重:预存式自身输血采血量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体重在50公斤以下者,应每少1千克减少8毫升。

3、血红蛋白:自身输血者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 红细胞比容大于等于33%

4、采血环境应在符合因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血站及输血科专用房间)

5、采血间隔采血间隔应由输血科医师同病人的主治医师视病情而确定。一-般2次采血的问隔不少于72小时。最后1次采血应在手术前72小时进行。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离预定手术日期尽可

能远的时候采血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病人的血细胞比容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三、自身血液的保存

1、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冰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

2、自身储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

3、自身血液贮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四、血液的回输

1、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日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2、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

反应,如晕针。

3、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混合,由现血液斑块,影响回输血血量或血液报废。

4、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自体输血相关制度及注意事项

自体输血相关制度及注意事项 一、自身输血 (1)供自体输血用的血液及成分(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暂时不用的,必须妥善保存,其上应注明“仅用于自身输血”,并标明患者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及病历号、使用日期等。 (2)在行自身输血前,应在患者床边以输血前管理卡查证其ABO血型分类。 (3)为自身输血而采血,应事先得到有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书面认可,且应在下述检查结果正常时方能进行,全面临床检查,血管系统的能力(主要的静脉),皮肤的条件。附加检查,心电图、肺部X线透视、血及尿常规、离子、凝血测定。 (一)术前自身输血 心脏手术病人选择:血红蛋白>140g/L,无不稳定性心绞痛、左心功能不全、排放片段<0.5或心指数<0.25L/min/m2 、左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休息时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肺功能损伤。 1、对年龄的大小无严格的限制。 2、病人血红蛋白≥110g/L,hct≥0.33。 3、考虑菌血症或正在治疗的菌血症病人不得进行自身输血。 (二)手术时自身输血 1、术中血液稀释(IH) 2、术中血液收集(IBC) 3、术后血液收集(PBC)

二、手术时自身输血的注意事项 1、血液收集和重输的方法必须安全、无菌和保证收集的血液及成分的正确性。使用设备必须无致热源,并含有阻挡对受体有潜在危险的微粒的过滤器,防止空气栓塞。如血液在输注前加温,则注意温度不要超过38℃。 2、等容量血液稀释收集的血液在输注以前应保存在下述条件下:室温保存8小时(收集时开始计时)、在开始收集之后8小时之内放入1-6℃的冰箱可保存24小时。 3、如不按上述手段收集的术中血液应在开始收集6小时内输注。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12T14:36:56.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朱卫华[导读] 外科手术中骨科大手术所需操作时间最长,出血最多,创伤也最大,很多时候必须进行输血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朱卫华(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 536000)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044-02 【摘要】目的总结骨科大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则根据需要输入异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术中出血量、输入异体血量与比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值以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入异体血量(255.1±19.5)ml及比例4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能避免或减少输异体血,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骨科大手术 外科手术中骨科大手术所需操作时间最长,出血最多,创伤也最大,很多时候必须进行输血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众所周知,手术中输入血库中预存的异体血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而且偶尔还会遇到血源紧张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术后康复[1]。近几年兴起的回收式自体输血能缓解这种矛盾,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将我院回收自体血液后回输技术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5-88岁,平均(46.8±1.2)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6-76岁,平均(43.8±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凝血障碍、高血压及肿瘤患者。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对术中出血进行回收处理。术前先应用肝素生理盐水充满管道,手术开始切皮后即启动负压回收血液。回收时合理调节负压,控制抗凝剂滴入量:回收血液量=15:100,设置定量收集,到达设定量后由机器自动开始洗涤和过滤,之后注入专用贮血袋,再回输给患者。对照组患者则直接吸除出血,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输异体血。两组患者术中都给予严密体征监测。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Hb与Hct值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变化(-x±s) 注:1)组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输入异体血量、比例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输入异体血量(255.1±19.5)ml及比例4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异体血输入量及比例 注: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94.5557,P<0.0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X2=16.4835,P<0.05)。 3.讨论 一般骨科大手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多,术中输血需求大[2],多数只能靠血库库存血液进行补充,由此不仅加大了血库的存血负担,也增加了患者自身的经济负担[3],即使这样异体血输入后还存在血源性疾病传播隐患,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何避免或减少异体血输入需求现已成为骨科手术中的重大课题之一[4]。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采用先进设备回收术中出血,经过洗涤过滤再回输给患者自身,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血库负担与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避免了血液疾病传播,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本组研究资料结果证明虽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值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输入异体血量和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综上所述,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大手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减轻了社会及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石海辉,于巍,陈远声,黄文斌,张子江.控制性降压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3(23):3560-3561. [2] 李行勇,李乔.择期大手术联合应用预存式自体输血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14):2146-2147. [3] 韩福旺,林彤.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6):67-69. [4] 顾观金,吕一.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大手术中应用的新体会[J].中医正骨,2012,24(11):37-38. [5] 刘昌举.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180例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48-149.

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应用

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1-09T16:37:17.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陶书超1 闫瑛2 [导读] 自身输血即将自己的血预先储备,以后在需要输血的各种手术中进行自身回输给病人。陶书超1 闫瑛2(1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湖北枣阳 441200)(2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枣阳 441200)【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161-02 1自体输血的概念 就是将自己的血预先储备,以后在需要输血的各种手术中进行自身回输。自身输血即将自己的血预先储备,以后在需要输血的各种手术中进行自身回输给病人。 2自体输血的临床意义 自身输血在国外已开展了许多年,许多国家普遍认识到HIV感染的危险,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对与输血相关疾病的了解也在增加,医生和病员都知道了输血可能带来的危险或威胁。目前输同种血液给受血者带来的最大危险,在国外是艾滋病,在国内则是丙型肝炎。在欧美,输血后丙肝病毒感染率达4%~27.9%,输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凝血因子制剂的重型血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率高达90%。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在我国异体输血的应用还面临特殊困难,由于输血量逐年增加,需求加大。在临床用血大幅增加的形势下,血液供应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但是,医疗用血还面临季节性供应不足。输血问题如何解决?几十年来,卫生主管部门和医学界一直在苦苦探索。由于目前库存血的价格也较高,一般认为对预计失血量达到600ml以上者,所回收到的血液可以说已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则。此外,如患者属于不能或拒绝输异体血者,血液回收更具指征[1]。 3.2自体输血是解决供血不足的有效措施之一,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其优点在于: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可以节约用血,弥补血源不足,可以避免同种免疫以及输血传播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4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4.1自身输血的形式①择期手术病人自身储血。②急性稀释性自身输血。③回收式自体输血。 4.2应用自体储血的具体要求 (1)只要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3,行择期手术,病人自愿合作,都适合自体储血。有肿瘤或肝炎病史的病人也可以进行自体储血输血。(2)手术前1-14天采集血液。(3)每次不超过500毫升(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五天。(4)在采血前后可给病人铁剂、维生素C、B12及叶酸治疗。(5)血红蛋白<100克/升及有细菌性感染的病人不能采集自体血。(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狭窄病人慎用。 5适应症及优缺点 5.1适应证 (1)具有特殊输血问题的病人:①稀有血型;②多种红细胞抗体;③对高频率抗原的抗体;④对血小板输注无效者;⑤有白细胞抗体的病人;⑥IgA缺乏的病人;⑦有血浆蛋白抗体的病人。(2)作为同种血液的另一种用途:①血液供应短缺;②手术前;③宗教原因;④年轻妇女。 5.2优点自身输血的优点有:①避免输血传染病。②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③减少血液浪费,缓解血源紧张问题。④解决特殊血型RH的供血问题。⑤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⑥解决不接受异体输血的特殊宗教信仰者供血。⑦对大出血患者能快速回收,无量的限制。⑧使用方便、及时快捷,有利突发大出血又未备血病人的抢救。⑨有利于战伤、地震等突发事件使用。⑩节省开支,经济合算。回收的自体血优于库存异体血。自体输血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5.3缺点自身输血的大多数缺点是(溶血、红细胞比积下降、污染等)均与手术中的血液回收有关,择期手术前采供血的唯一缺点是对输血科血液管理增加麻烦以及有时对远道病人带来后勤供应难的问题。自体输血的并发症主要有血尿[2],但发生率低、恢复快,可能与清洗不充分、混有红细胞碎片或血红蛋白碎片有关,因此须强调回收式自体输血每次清洗一定要充分。 6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6.1注意点自体输血仅适用于部分适应症的患者:①医生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其他指标。②应让患者了解自体输血并非没有风险,尤其是标记和记录,输错血的可能性虽极小,但仍有可能,所以要求输血科工作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③经治医生应让患者知道除需自体血外,紧急意外时还有可能要输异体血及血制品,主治医生在采血期间应召之即来,并承担说服宣传自体输血意义、思想工作、告知责任。④每次采血前均须测定血红蛋白,首次及随后的采血前,患者的血红蛋白应高于110g/L。 6.2适合人群(1)身体状况好,准备择期手术,而预期术中出血多,需要输血者;(2)孕妇和计划怀孕者(避免生孩子或剖腹产时输异体血);(3)有过严重输血反应病史者;(4)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发生困难者等。 6.3不适合人群(1)可能患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或正在使用抗生素的病人;(2)肝肾功能不良者;(3)有严重心脏病患者;(4)贫血、出血及血压偏低者;(5)有献血史并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6)采血可能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的病人;(7)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8)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细胞玷污者;(9)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上者;(10)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6.4使用禁忌,凡有以下情况者,应列为自体输血的禁忌证①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②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细胞沾污者;③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④合并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⑤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上者;⑥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参考文献 [1]邓硕曾.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0,21:119. [2]梁辉.术中血液回收与恶性肿瘤手术.麻醉与监护论坛,2003,10(1):39-41.

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l、只要患者自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 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 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

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 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 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三、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血禁忌症: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 3、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注: ①自体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有些行自体 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重视。 ②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充分的氧供不会少。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医院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节约用血、科学用血、保护血液资源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展血液保护的临床医师和输血科技术人员,尤其是手术科室的医师和麻醉医师。 三、职责: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血液保护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并在实施中起协调作用。 (二)麻醉科医师: 负责控制性低血压、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药物治疗替代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的实施。 (三)手术科室的医师: 负责自体输血的申请、告知及输血过程的监护,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术中失血,并与麻醉科医师通力配合以使血液保护技术顺利实施。 (四)输血科技术人员: 负责贮存式自体输血血液的采集、标识、贮存、发放,并与经治医师共同对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四、管理程序 (一)具备血液保护所需设备 (二)血液保护技术的具体实施: 1、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各种检测手段的完善,现在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安全,但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短期内不会消除。故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佳措施是开展自体输血,少输或不输同种异体血液。

2、科学合理用血:输血具有潜在风险,在输血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仔细评估,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不可轻率地进行输血。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进行输血,降低每个患者的输血量和输血次数,严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减少术中失血: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术中失血的关键。对任何出血都应认真处理,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调整手术体位和使用止血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器械止血,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在允许范围内,使用局部止血药物和材料以及全身注射止血药物。 4、减少医源性失血:采集血标本应有计划性,尽可能减少化验血液的次数;使用较小的实验室取样试管,避免成年患者由静脉采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 5、自体输血:针对择期手术患者在其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自体输血。 6、控制性低血压 7、药物治疗代替输血:在择期或非急症手术前停用抗凝剂或在抗凝剂作用消退后再行手术,术前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有效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 8、其他血液保护措施:加强患者的保暖,防止低体温。具体措施包括调节室内温度,快速输液和输血要进行加温,使用变温毯保温等。 五、血液保护技术可以综合利用以提高效率,同时应加强血液保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即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患者个体的血液保护措施和技术,还要多学科密切配合,为患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血液保护方案。

自体输血试题

2018年度自体输血试题 科室:输血科姓名:时间 1.自身输血的方式有三种() A贮存式自身输血 B稀释式自身输血 C回收式自身输血 D采集式自身输血 2.关于血液回收,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用于出血400ML以上的大手术 B可用于肿瘤病人的手术出血 C可回收手术后无污染引流血液 D可回收流出血管外8h血液 3.血液回收说法正确的是() A100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3-4支(肝素化后1-2支),以防回收的血液凝固 B手术台上要配备2-3条吸引管,并使用特殊的输中血回收袋,少用干纱布,尽可能多回收术中血 C吸引器的负压不要超过-200mmHg,以减少储血罐中红细胞的破坏D出血>3000ml时凝血功能监测;注意补充新鲜冷冻血浆和血小板4.自体输血的优点() A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

B安全 C避免异体输血风险 D自体输血仅适用于一小部分患者 5.自体输血的缺点() A对输血科血液管理增加麻烦以及有时对远道病人带来后勤供应困难 B可能会产生溶血、红细胞比积下降、污染等 C解决特殊稀有血型的供血问题 D使用方便、及时快捷、经济 6.自体采血方式主要有() A预存式 B稀释式 C术中回收式 D集中采集式 7.美国血库协会(AABB)标准规定,只要术前的患者均可预存式自体输血() AHb>110 g/L BHct>0.33 CHct<0.33 DHb<110 g/L 8.以下关于自身血的保存,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到储血袋中的血液可以长期放在手术室的室温下保存

B若存放时间预计超过6小时,则放到4℃冷藏箱中保存 C采集的血液要及时贴上标签,和储存式自体输血一样要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病区、床位、采血时间、采血量、采血人 D采集到的血液需要一直放在37℃的孵育箱 9.回收式自体输血的禁忌症() A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 B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细胞污染者 C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 D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 10.自体输血回输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A溶血反应 B循环系统超负荷 C出现同种免疫输血反应 D可能有细菌污染血袋从而诱发菌血症的危险

自体输血

临床输血包括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两大类,人们日常所讲的临床输血通常是指异体输血。随着社会和医学领域对异体输血存在潜在的疾病传播的巨大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又非常难以解决,自体输血的作用和意义凸显重要。特别是我国在1998 年10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15条规定: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体储血、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身输血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PABD 在国外就已经开始应用。当时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病毒的筛查技术低下,PABD 成了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之一。1992年,PABD 采血率为8.5%,输血率为5.0%,其发展达到高峰。随着血液筛查技术的提高,PABD 的应用呈现下滑趋势。2001年PABD 采血率为4.0%,输血率仅为2.6%。此时,PABD 主要应用于多次输血已产生抗体的患者以及稀有血型患者的血液供应。由于1995年河南省发现艾滋病村,促使医疗工作者寻找 更加安全的输血方式,于2002年率先开展PABD 。随后,全国各省市均有相应的报道。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城市,贮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及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有些城市甚至给予政策支持。例如北京市公民献血用血管理办法中规定,三级医院自身输血率要达到临床用血率的20%。 自体输血有下列优点(安全性):1.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HIV、HBV、HCV、疟疾、梅毒等血液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国外报道,1%--2%的HIV发生与输血有关,7%--10%的丙型肝炎通过输血传播。2.自体输血可以避免因输入异体血液可能导致的溶血反应、发热、过敏和免疫抑制等。(3自体输血能缓解血源紧缺局面,尤其对于RHD 阴性血型等某些稀有血型,自体输血是解决其供血问题的最好办法。(4 自体输血的血液储存时间较短,血液新鲜,其携氧功能、凝血功能和各项生化指标均能保持正常状态,提高用血安全性。鉴于上述诸多优点,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德国,89%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存自体血,澳大利亚60%择期手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血,美国部分地区自体输血的用血量占总用血量的10%.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的血源。为进一步规范自体输血,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自体输血的申请 (一)自体输血应由患者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二)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体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三)自体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第二条自体输血的方法 包括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O.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 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

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L(红细胞压积≥O.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O.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三)回收式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l、只要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i。或红细胞压积>O.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i。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t)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L(红细胞压积)≥O.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O.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三、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血禁忌症: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 3、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注: ①自体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有些行自体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重视。 ②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充分的氧供不会受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1.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1 贮存式自身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1.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1.1.2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最晚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1.1.3 每次采血不超过4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7天。 1.1.4 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1.1.5 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1.1.6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1.2.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1.2.2 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1.2.3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 1.2.4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静脉压。 1.2.5 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自体输血规定

青岛城阳古镇正骨医院 关于实施自体输血的规定 各临床科室: 近年来,血源紧缺一直制约着临床医疗业务的正常发展,为最大限度缓解血源紧缺,更好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临床用血现状及安全输血的需要,经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自7 月份开展自体输血业务。具体实施如下: 一、自体输血简介 自体输血是自体输血的一种形式,是指对患者血液和血液成分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采集、保存,当患者在择期手术的术中需要时,再进行回输的一种输血方式。 二、自体输血申请 1、对符合储存式自体输血适应症、无自体输血禁忌症的患者,相关临床科室必须积极动员其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 2、申请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储存式自体输血申请单》,由科主任核准签字,送输血科预约采血。 3、申请储存式自体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储存式自体输血的采血量及采血时间、优点、风险等,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储存式自体输血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三、血液采集、储存 1、血液采集及储存由输血科负责。 2、输血科根据自体血采集原则,结合患者状况决定采血量及次数。 3、无菌操作采集患者自身血液。采血前配备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材。血液采集过程中,须由经治医师及责任护士陪同,遇不良反应进行紧急处 理。 4、采集完毕,在血袋贴上患者主要信息标签(含姓名、科室、血 病案号、型、血量、采血时间、有效期),储存于有明显标识的自体血冰箱。填

写自体输血回执单交与经治医师,作为领血凭据。 5、检测ABO血型和Rh (D)血型,做好入库登记。 四、发血和输血 自体输血发血、输血依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五、注意事项 1、临床科室、输血科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储存式自体输血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密切配合,保证血液采集顺利进行。 2、采血过程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尽早诊断,及时处理。 六、管理措施自体输血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意义深远的工作。希望医务人员积极做好宣传,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掌握自身输血适应症,动员、鼓励符合自体输血条件的病人进行自体输血。自体输血工作开展的好坏将作为评价临床、麻醉、输血科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对做出显著成绩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日常监管及技术指导,定期对我院自体输血开展情况进行通报,以行政管理的形式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和促进该项业务的开展。 二零一五年七月八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配血室工作制度

配血室工作制度 1、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组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对配血室工作人员依法管理血液的宣传,科主任是医院输血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2、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制定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与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设备),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临床输血工作。有计划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 3、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组的领导下,加强对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医院临床用血科室医师依法用血的宣传, 明确血液是有限的宝贵资源,要树立科学、合理、安全的输血理念,积极开展自体输血工作,保证科学合理用血。 4、加强对输血申请管理。明确输血申请医师资格,规定申请医师履行输血告知义务,要求规范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明确术前备血、急诊输血、特殊血型输血、血体输血及单采治疗申请的临床管理程序,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和治疗。 5、建立配血标本采集、运送、签收、核查、保存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输血安全。 6、血液入库、核对、贮存。血液制品入库前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内容认真核对验收;要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电子资料要有安全备份);血液贮存按不同血型将不同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保存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贮存设备温度要进行安全监测。 7、建立并完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包括:

(1)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符合国家规定;定期对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仪器及相关设备进行校准; (2)建立并完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3)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 天之内的。 (4)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5)交叉配血前配血室对备血标本可进行抗体筛检试验,如受血者、供血者标本抗体筛检试验均为阴性,可采用快速交叉配血试验方法进交叉配血。如未进行抗体筛检试验检测,交叉配血均应使用能检出不完全抗体的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配血室应根据临床治疗情况选择适宜的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保证临床治疗和抢救需要。 (6)完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相关记录的管理。 8、建立血液发文放的工作流程,确保血液发放安全无误。 9、建立临床输血的管理流程,包括输血器具要求、输血前核对、输血观察、输血注意事项、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输血记录单保存等相关内容。 10、建立特殊用血管理办法,包括稀有血型、疑难配血者的特殊用血的知情同意、配合性输血的原则、输血后效果评估等相关内容。 遵化市党峪医院 2015年4月30日

输血技术中级真题回忆

2011年输血技术(中级)回忆试题 1.受者红细胞与供者血清配合为次侧配合试验 2.对Hb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较低的是溴代十六烷基血红蛋白测定法 3.血细胞比容WHO推荐的常规方法微量法 4.PT延长见于2.、5、1、7因子缺乏 5.IgG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6.消毒皮肤从内向外 7.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改变角度成10度 8.穿刺针刺入静脉后再推1cm左右 9.采血400ml在6min内完成 10.红细胞运输温度为2-10度 11.血小板的保存温度22-24度 12.血小板的振荡频率60次/分 13.CPDA-1全血8小时分离血浆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14.OPD的最大吸收峰在492nm 15.HBc抗体的检测用竞争法 16.荧光PCR检测中5端标以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以荧光淬灭基团 1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18.HIV抗体确诊试验结果的判定 19.经血液传染的干预病毒HBV、HCV、HDV 20.直接抗球蛋白检测红细胞 21.ABO血型检测为凝集试验 22.功能细胞学试验:单核细胞单层试验、抗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化学发光试验 23.20ml注射器公差<+-4% 2011年输血技术中级考试真题回忆 1、输血的适应症有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凝血异常、重症感染。 2、输血的途径有静脉输血和动脉输血两种,方便和常用的是静脉输血,较复杂、较少用的是动脉输血 3、大出血病人输血速度要快,参照血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意识状态等调节输血速度和量。 4、大量输血可出现低体温、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枸橼酸中毒、凝血功能的变化等并发症。 5、自体输血有回收式自体输血、预存式自体输血和稀释式自体输血。 6、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发热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溶血反应。 7、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反应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有时也可为革兰阳性球菌或(所谓的)非致病菌。 8、溶血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DIC、保护肾功能、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治疗。 9、在输血反应中,循环超负荷的原因有输血过快、原有心功能不全、原有肺功能不全或低蛋白血症。 10、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可经输血传播,以输血后肝炎和疟疾多见。 11、快速大量输血如出现呼吸急吸、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超负荷的表现时,应立即采取吸氧、停止输血、静脉使用西地兰(强心)、利尿等治疗方法。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22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一、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一)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可以自体输血。 (二)自体输血要严格遵守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 (三)自体输血前,医师必须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尊重患者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五)规范自体输血各项文书。 二、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适用于身体一般情况良好,需行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保存,手术期间使用。 1、患者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 2、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按相应的血液贮存条件贮存。 3、每天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采血前后给予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

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进行自体输血。(考虑菌血症或者正在治疗的菌血症患者) 6、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自体输血。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一定量的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是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维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变化,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5、等容量血液稀释收集的血液在输注前保存在下述条件下: 室温保存8小时(收集时开始计时)、8小时之内放入1-6℃的冰箱可保存24小时。 6、下列情况不宜进行血液稀释: (1)患者血红蛋白<100g/L; (2)低蛋白血症;

输血管理制度ppt

输血管理制度ppt 西安工会医院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科 xx年10月 目录 第一部分西安市工会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办 法 ........................................................ . (3) 第二部分输血相关核心制 度 ........................................................ .. (8) 临床用血审核制 度 ........................................................

........................................................... 8 标本采集、输血查对制 度 ........................................................ (11) 血液储存质量监测与信息反馈制 度 ........................................................ .. (12) 临床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 度 ........................................................ (14) 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制 度 ........................................................ (15)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 案 ........................................................ .. (16)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采血的标准:1)年龄:年龄上限因符合国家献血法规定,下限取决于儿童的合作和理解能力,以及有合适的静脉,并能耐受采血后的生理影响等。 2、体重:预存式自身输血采血量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体重在50公斤以下者,应每少1千克减少8毫升。 3、血红蛋白:自身输血者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红细胞比容大于等于33% 4、采血环境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血站及输血科专用房间) 5、采血间隔采血间隔应由输血科医师同病人的主治医师视病情而确定。一般2次采血的间隔不少于72小时。最后1次采血应在手术前72小时进行。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离预定手术日期尽可能远的时候采血,,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病人的血细胞比容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三、自身血液的保存 1、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冰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 2、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 3、自身血液贮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四、血液的回输 1、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日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2、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 3、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混合,出现血液斑块,影响回输血量或血液报废。 4、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自体输血及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

自身输血技术、围手术期 血液保护管理制度规定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规定。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米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 L(红细胞压积)> O. 33), 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 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i。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 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 )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 / L(红细胞压积) >O. 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 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 L,低蛋白 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