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_考察翻译的新视点_兼答徐朝友先生

变译_考察翻译的新视点_兼答徐朝友先生
变译_考察翻译的新视点_兼答徐朝友先生

2007年第2期总第102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7,№2

Serial№102变译:考察翻译的新视点

———兼答徐朝友先生

黄忠廉1 张永中2

(1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1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205)

摘 要:变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点,可以考察和解释为传统所不太关注的翻译现象,可以更加全面地揭示翻译的本质。正因为如此,变译研究需要面对挑战,对定义、划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关键词:变译;研究视角;翻译事实;翻译本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7)02-0066-03

1.引言

徐朝友先生在本刊2006年第4期撰文,为变译理论指瑕,有的地方虽说尚待商榷,但多数意见很是中肯,足见徐先生阅读之细,思考之深,关注之切,批评之真。这是一次严谨的批评,我们深表感佩。徐先生委婉地说,变译理论“似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变译理论几年前才提出来,现在有些地方已经不能跟上认识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

把“变译”立为翻译研究对象,实际上建起了一座新的观象台,与全译成对立于世间,上可观天,从宏观上研究变译的W H Y;中可观气,从中观上研究变译的HOW;下可观地,从微观上研究变译的W HA T。换言之,它成为考察翻译活动的新视点,凡考察全译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考察变译,二者相得益彰。

2.“变译”作为视点确立了新的翻译研究对象

翻译,打一开始,就不是文学翻译,而是实用翻译;远古的翻译始于口译,而非笔译,始于变译,而非全译,因为历史上首位译者双语的掌握、翻译的手段等都不能与现时翻译同日而语。如果仅从文学翻译、笔译、全译等翻译类型考察翻译,对翻译的看法绝非完整。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条件下选择某一翻译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都无可厚非,时过境迁,一旦另一种翻译类型的研究恰逢其时,就必须抓住机遇,不然,对翻译更全面的认识就会失去天赐良机。

变译提出之前,中外多数学者眼里的翻译研究对象主要是全译事实,与之相左的往往当作另类,或作为特例处理,或作叛逆批判,也有尝试从其他理论角度进行解释的。在当今中西方文化交流异常活跃的情况下,如果例外越来越多,与其总是局限于语表层面争论译文是否“忠实”,是否“等值”,倒不如分析研究特定译文形成的动因,以及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客观而充分地观察、描述、解释这些现象后,就应突破传统全译观念的禁锢,上升为理论,与全译理论并立,在理论上形成两个不同的范畴,从而为翻译研究确立新的视点。变译的提出不是否定全译研究,而是使我们在翻译研究中多了个视角,使我们更为科学而全面地看待翻译,从事翻译研究,从而取得更有价值的翻译研究成果。

在翻译研究中,研究对象与研究客体二者有别。翻译研究客体是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具有多样性、多侧面性、多层次性,而翻译研究对象是研究者根据需要确立的对象,具有选择性、单面性、单层性。我们对研究客体掌握还不全面时,选取的可能是其中一种,人类历史上以偏概全的研究是无法避免的规律,人类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因为目历有限,认识有限,时空有限。原先把一切翻译拢于全译门下,现在把处于混沌状态的翻译研究对象细分为全译与变译,是翻译研究实事求是的体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正如口译分出与笔译并立,又如机器翻译分出与人工翻译并立。好比语言学原先寄于哲学篱下,18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语言学才羽翼丰满而独立门户。口译与笔译,前者早于后者,集中研究却晚于后者;机译与人译,后者早于前者,随着翻译技术手段的发展,前者的研究崭露于1940年代。这些细致的分类,与时俱进,反映的正是翻译事业的发展和翻译研究的进展。翻译新类型的晚出,或因研究时机未成熟,此前暂时寄寓其他翻译类型,或者暂时没有认清,而混同于其他翻译类型。

新类型的确立,实际上是新的研究对象的形成。历史上变译未与全译比肩,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与翻译活动的发展状况有关。考查翻译分类,都是与时俱进的,翻译分类体系是随译事发展而丰富起来的。第二,对被划分的翻译活动本身认识不足。第三,因一时的主客观因素,只抓主流,如只把文学翻译当作主流研究,或只关注宗教翻译等等。正如乔姆斯基只突出研究语言能力(规则系统),认为语言运用无法研究而放弃,所以才成就转换生成语法。在新的研究事实发现后,先试探,后细究,这也是徐朝友先生所赞成的。那么,继全译占研究主导地位数百年之后,变译能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此当其时,也正是对翻译事实

?

6

6

?

的回归。方梦之(2006)指出:“翻译研究应该回归本体,特别是回归到文本和翻译主体。不管是语言学的翻译研究也好,还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好,都要在译学的本体扎根,才能生发出新的东西,使译学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就开始向文化转型,人们从文化层面来观察、描述,解释各种翻译现象。如德国功能主义的Nord(2001),加拿大女性主义的Flotow(2004)等,都从文化层面上论述了翻译中的非全译现象。变译研究既是回归翻译文本的研究,也是翻译的文化研究。如果说以前对变译现象有过零星的描写性研究,那么,变译观提出之后,就是采用了系统论眼光,以变译为事实,对变译的现象、规律、理论、学科及其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

徐先生讨论的是“变译理论”的“两个问题”,曾有学者质疑“变译”概念本身,这很正常,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名称有时也会影响实质。但是,无论取消还是替代,它都只是一个术语,这个术语所指称的翻译现象无法取消,总要命一个名,便于理论研究,最终指导翻译实践。

3.“变译”作为视点深化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为什么说“变译”作为视点能揭示翻译本质呢?变译与全译并存,是翻译类别中最本质性的划分,它们构成了人们对翻译活动的整体把握。

划分翻译类别,可采用多分法,也可采用二分法。分作文学翻译、社科翻译和科技翻译,用的是多分法;分作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或者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用的都是二分法。可见,同是二分,既可用“A与非A”式划分标准,也可用“A与B”式划分标准,二者有本质属性之别。早先为便于接受新的翻译分类,我们曾提过“全译”与“非全译”两个概念(黄忠廉1999),时间不长,经过范畴化过程,后来浓缩演变为“全译”与“变译”两个概念。

“全译”与“非全译”,划分标准是“全”,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保全”这一属性,是单一的属性,划分之后,构成了一正一负两个概念。“全译”与“变译”,划分的标准是“变化”,两个概念各自强调自己的属性,前者强调“微变”(即哲学上的“化”),后者强调“巨变”(即哲学上的“变”),是并行的属性,划分之后,构成了两个正概念。

两种不同的二元属性都有自己的认识价值。“A 与非A”式二分法,如全译与非全译之分,再如翻译与非翻译之分,是比较模糊的划分法,往往用于对研究对象外延把握不太确定的时候,如历史上经常把摘译、编译等不当作翻译看待,最明显的是认为严译非译,林译非译,手中的准绳用的正是此法。而“A与B”式二分法,如全译与变译之分,是一种更明确的划分法,是随着对翻译客体认识深入而对事物的外延把握更为明确的划分法,如机器翻译定名之前,就有人

工翻译与非人工翻译之分,利用机械辅助的翻译试验成功后,就出现了“机械翻译”和“机器翻译”之名,后来逐步定名为后者。

由此看来,“A与B”式二分法是逼近翻译本质的划分法,至于A、B具化为何种术语,可以见仁见智。类似于“变译”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内涵,可以重新厘定,它的名字,可以重新命名,这正是我们期待于国内外同仁的。好比孩子落地,有了生存权,一个生命必须承认,至于姓甚名谁,只是代号,姓随父或跟母,可以商量,取名如何才能切实显意,可以考究。事物常常两两对别存在,只是有的显现,有的隐含。如学生见到男教师的爱人可称“师母”,见到女教师的爱人该如何称谓?称“师父”,已被孙悟空之类占位,但总有一天,汉语要造出一词表征这一现象。这个词就一直潜在着,等着激活。变译与全译的关系也是如此。

到底什么是翻译?如果认同变译(姑且叫它变译)是一种翻译的事实,那么反映翻译本质就少不了变译的研究。只有添上变译研究的成果,对翻译奥秘才会窥视得更加清楚,对人类翻译活动的解释才会更有力更充分,许钧(2004:32-33)即认为,对变译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系统探索为进一步认识翻译活动的本质及其丰富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变译概念为全面而客观地界定翻译活动范畴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

4.“变译”作为研究视点的难题与机遇

徐先生提到的问题,包括国内几次学术会议上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曾困挠我们。试举几个。

第一,定义问题。变译的定义历经了嬗变。比如定为“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黄忠廉2002:96;2003)。2004年在《科学翻译学》中又定为“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即便如此,这个定义也是初步的,只抓住了变译的基本特征,虽有待完善,但可以推动变译研究。正如语言学界至今尚未给“语言”确立清晰而统一的定义,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定义暂时不统一,并不妨碍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朱德熙(2005:30)论及无人给“主谓结构”等基本语法概念下严格定义时说,“这就如同现代生物学家也不能给生命、动物、植物等基本生物学概念下严格的定义一样”。世纪交替之时“变译说”才提出,未来的工作是发掘更多更细的变译属性,更充分更全面地认识变译的本质。

第二,划界问题。首先是变译与全译的划界。坦率地说,二者总体上划清了,划分的标准(保全原作的完整程度)比较明确,徐先生指出的有些地方属于模糊地带。其次是变译的各种形式之间有纠缠,尤其是“增”的策略包括“释”、“评”和“写”,三者之间生生划出绝对的界线,确实难以操作,因为从全译到独创是

?

7

6

?

一个连续统,各种变译方法正布于其间。不过,有的时候要划出泾渭分明的界限却也是徒劳,正如解剖学,把各器官割裂开来,是为了研究与教学,临床有时还得综合观察。现在和将来,划界都需要研究,但更应集中精力仔细考察每种变译形式的规律,全面深挖,作出有利于深刻认识变译的描写和解释,这样反过来会更有利于划界。

变译理论建立之初,在全译与变译之间,我们采取的原则是,理清两头,爬梳中间。

第三,研究方法问题。几年来,整个变译研究走的是现象→规律→理论→学科→应用的研究路子,毫不隐讳,变译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遵循归纳法,这正弥补了西方涉及变译现象的研究之不足。

西方学者纷纷从各种理论出发对变译现象进行充分解释,这类研究解释性很强,但操作性不强,能解释现象,但不能切实指导实践,只因为未对其进行充分观察和充分描写。但这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研究路向。最明显的是,可用各种带限定语的翻译理论解释变译现象。以“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为例,它涉及许多变译现象,但在操作层面上的研究显然不是它的关注中心。用某个理论切入翻译研究,嫁接出一种译论,可以解释部分现象,而这毕竟是输血式理论创立,而非造血式理论创立。这些理论学生听得频频点头,下手翻译,却不敢不会,只因为对变译缺乏描写性研究。

当然,一家一派,研究兴趣都会有限,若能多方结合最好。所以下一步,变译理论研究要走结合之路,一是归纳与演绎结合,做到解释充分,二是东西方结合,做到整体互补。条条大路通变译,相信会更有力地促进变译的综合研究。

第四,变译研究的“三个充分”。变译研究仍然需要做到三个充分,即观察充分、描写充分和解释充分(黄忠廉2006)。以严复变译个案研究为例。1987年初识严复,10年后重识严复(黄忠廉1998),再次把严复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建立原文、全译和变译对应语料库,逐节逐段逐句条分缕析之后,对严复具体如何变译、为何变译等等,又有了更为细腻的感悟,又获新的认识,面对严氏变通艺术,不能不为之感叹:严复不愧为变译大师。如果我们对文化交流中严复、林纾、林语堂、吕叔湘、奈达、楚可夫斯基等人的变译个案进行研究,如果对新华社、外宣部门等丰富多彩的变译实践进行细致研究,相信会拓展翻译研究者的视野,我们的研究会更贴近翻译实践,从而避免囿于书斋与社会翻译实践脱节的纯逻辑性学究式研究。

第五,有些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困扰徐先生的某些问题,还与变译的诸多领域尚未开展研究有关。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问题未及充分展开。从小处看,如各种变译之间的关系,《翻译变体研究》、《变译理论》和《科学翻译学》都未展开,即将出版的《翻译方法论》之“变译方法论”会作初步区分;从大处看,如

中外变译史、口译的变通、汉外变译、变译方法试验、变译教学、变译与机译结合、变译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把各种变译方法同胡译、乱译区别开来,如何避免译者以变译为幌子在翻译实践中“避重就轻”等问题都需要专门研究。举例说,变译批评,就不同于全译批评,杨晓荣(2005:10)将翻译批评的主要对象锁定在狭义的翻译即全译上,同时她认为翻译批评对以前认为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现象有了较多的关注,一方面是比较文学的介入和翻译文化学派的兴起,另一方面翻译活动的繁荣和多样化(作者实指“变译”)多少改变了翻译定义的范围。言下之意,变译也是翻译批评的对象之一。杨自俭(2006)也认为:“文学翻译除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的样态之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变体,比如简译、编译、节译、摘译、译述等等,这些不同的变体都有优劣的评价问题,所以也都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若用同一个评价标准来评价它们,显然是不科学的。”

5.余论

变译现象越来越引起关注,批评是促进它深入研究的最佳支持,因为变译理论只是搭了框架,好比现代建房,有了混凝土架构,填以玻璃还是砖块,有待后续;即便是对框架有意改造,也是可以的。但不论怎样,“变译”范畴已初定,变译理论初立,那么,它既可以成为各种理论聚焦、批评、修正的对象,也可以用来观照翻译实践,从实践中吸收养分,以善其身。

参考文献:

[1]方梦之.2006.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

典》谈译学体系[J].上海翻译(1).

[2]黄忠廉.1998.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2).

[3]黄忠廉.1999.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3).

[4]黄忠廉.2002.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

[5]黄忠廉.2003.变译观的演进[J].外语与外语教学(8).

[6]黄忠廉、李亚舒.2004.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

外翻译出版公司.

[7]黄忠廉.2006.翻译研究的“三个充分”[J].外语研究(5).

[8]许钧.2004.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9]徐朝友.2006.《变译理论》的两大问题———与黄忠廉

先生商榷[J].外语研究(4).

[10]杨晓荣.2005.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

[11]杨自俭.2006.简论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论

稿》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

[12]朱德熙.2005.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

[13]Flotow,L uise von.2004.T ranslation and Gender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Nord,Christiane.2001.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 ul

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6-11-19

作者简介:黄忠廉(1965—),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汉译语言。张永中(196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杨晓荣)

?

8

6

?

旅游翻译

1 绪论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且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异域不同的文化气息,才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来旅游。但在另外一方面, 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又成为旅游的障碍,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 给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少困难。旅游翻译是为英语国家读者或懂英语的游客服务的,其目的除了传播信息外,更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等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尽量加强和增进在文化内涵异同的情况下,读(听)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有着同一性和共通性, 大部分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够正常的交流,这是主流。因此在旅游业中,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文化的“碰撞”促成文化的正常交融,让旅游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独特色彩和韵味。所以旅游景点的翻译者必须站在跨文化的高度,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待旅游英语翻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2.1旅游翻译简介 旅游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因此, 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旅游资料种类很多,旅游资料指的是那些和旅游相关的资料,包括广告,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调解书,旅游告示标牌,民族风情画册,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旅游标语等内容。旅游资料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文化内涵丰富的材料与一般性的材料。此两类又可以细分为七种类型:(1)介绍景点与旅游目的地地理位置与旅游价值的小册子;(2)景区画册;(3)景区风景明信片;(4)旅游地图;(5)旅游杂志;(6)详细介绍单个景点的资料;(7)游客须知/告示,由此可见,旅游资料涵盖了多种信息与知识,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旅游资料的译文,是跨国界、跨文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它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料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祈使功能,旅游资料的翻译属“呼唤鼓动”文稿,有宣传鼓动、施加影响的功能,这是不可忽视的语用因素。旅游资料的文字介绍以优美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其诱人的信息,达到令游客心驰神往,欲一睹为快的祈使功能,迎来大批观光览胜的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及旅游资料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在其翻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中文旅游资料为本,在翻译时要吃透原文,即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信息,又要表现出原文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色彩。二、以旅游资料的译文为重点,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 2.2旅游文化的介绍 由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会使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些误解,从而出现沟通受阻,合作受挫,交际失败的现象。文化因素可能导致交际失败,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可行的。无论何种类型的旅游资料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旅游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到旅游就必然要涉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旅游创造了文化,文化丰富了旅游,旅游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让旅游资料的翻译充满了挑战,旅游英语的翻译是跨文化性质最典型,跨文化特色最

英语翻译法与直接法的比较与结合(2)

英语知识 2.2 直接法的主要特征 直接法着重口头表达和自然交际,语言学习始于日常表达,而非古老的语言文学。课堂行为用目的语以口头形式展开,强调模仿,培养语言习惯。大部分时间用于提问和回答,练习包括替换、听写和叙述等形式,课堂上还会涉及听力理解,听力不是游离于口语之外的技巧。而是其基础,听力知识也会转化为口语知识,一其学习也有利于其他技能的训练。在直接法中,通过已知的外语词汇或其他辅助手段,直接学习新词语和表达法,具体词汇用物体或图画示范,抽象词汇则用意义联系讲授,不采用母语作参照,教师采用外语授课,充分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讲解避免翻译和语法阐释,将新语言直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通过直接法,目的语在语内习得,意旨在第二语言(外语)内部,将其作为惟一参考的教学方式,不借助翻译是这一方法的一大特点,仅用外语进行传授,不涉及两种语言的翻译转换,单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二语内部建立言辞关联,使学习者能够在没有母语辅助的情况下驾驭二语系统,同样,通过语内策略,口头表达直接与物体、情境以及思想直接相连。这种论点是直接法的基石,基于此,二语的学习更接近于第一语言(母语)似的直觉学习,语法规则的教学采取归纳式,学习者的错误被容忍,课堂上,教师须激励学生直接、自觉地使用外语,再归纳出语法规则,由于学习者需自己总结语言点,难免会犯错,如果交流中犯错,教师不会打断、纠正,以免影响其兴趣,相反,鼓励他们用外语思考,积极使用二语,重在理解和交际。 2.3 直接法的目标 直接法强调口语优先于其他方面,以保证交流,口头表述

作为初期教学目标,有别于前者。口语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法和课堂表现上,听说先于写作,小班集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提问——回答逐步训练口头表达技巧。 2.4 直接法的优势和劣势 外语能力的一大特征是能够口头表达,有效地进行交际,直接法倡导的口语,是交际中最受欢迎的外语使用形式。课堂上,教师创造气氛使学习者在会话中运用新语言,熟悉语音、语调以及如何断句,从最常使用的日常习惯表达人手,以增强、维持兴趣和自信,学习者自如流畅地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也会促进理解和感悟,学习者完全置身于逼真的外语环境中,使得二语学习似母语般自然。仅使用外语的教学手段使得外语信息集中输入学习者脑中,只要输入的信息无误,学习者可以自动地、不费力地掌握二语,自然会从这一方法中获益,加快学习进度,此外,高级阶段用外语思考,会促使其不断接近二语水准。 但是,直接法过分强调和歪曲了自然的母语学习与课堂外语习得间的相似性,把课堂与外部现实世界等同起来,因其缺乏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根据,对许多语言现象缺乏科学、系统阐释,屡遭抨击。直接法要求教师的母语即为目标语,或具有类似语言水平的专业人士。并非所有教师都可以依靠其自身能力和技巧掌控课堂。主要问题在于,直接法是用外语授课,尽量避免使用母语。 3 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结合 对于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采用哪一种方法,这与教学目标有关。我们通常把熟练运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或目标,将其界定为听、说、读、写四种技巧,或日交际能力。听说与读写同样重要,两种教学法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不

功能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介英文翻译-最新文档

功能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介英文翻译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宣传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旅游宣传翻译作为外宣翻译的一个重要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思考和探索。针对旅游宣传资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发表和出版了不少的文章和专著进行讨论,这些研究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旅游景介英文翻译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范围最广的语言,而旅游景介的英文翻译是为英语国家读者或懂英语的游客服务的,其目的除了传播信息外,更要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的强烈兴趣,激发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或付诸旅游行动实践。因此,要形成一篇好的旅游景介译文,译者必须寻求合适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2 目的论与旅游文本翻译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亦称翻译功能论,由德国著名翻译学家弗米尔(HJ Vermeer)提出,后得到赖斯(K.Reiss)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的发展。根据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忠实”、“对等”理论中所规定的原文,又不是原文在原文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或原作者赋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目标文本的功能,这个功能亦即目

的(谭载喜,2004:255)。诺德认为目的决定手段,译者在翻译中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结合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等,来决定处于特定译语语境中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不应拘泥于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交际功能(贾文波,2004:47)。可以说目的论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或“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而这一点也正显现了它对应用翻译的重要作用。 应用翻译文本的主要特点是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贾文波,2004)。应用翻译体裁大多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反映,文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突出,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旅游翻译体裁则属于典型的“呼唤型”文本,它包括旅游景介、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等多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促进他们对旅游地自然美景、人文景观、民族文化风俗的了解和喜爱,以加快当地旅游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受众的目的则在于了解旅游地或旅游项目的特色性、观赏性、移情性、知识性等(曾利沙,2006)。由于文化差异,汉英两种语言的读者养成了各自固有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形成了各自旅游文本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和体裁规约。例如汉语景介的语言表达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以求行文工整和声律对仗,收到音形意皆美、诗情画意昂然的效果,而英文景物描写往往用客观的景象罗列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由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正说和反说时有很大差异,尤其英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复杂,有时形式否定而实质肯定,或形式肯定而实质否定。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可能不得不处理成反说,或是用反说表达更为合适。反之亦然。翻译中,这种把正说处理成反说、把反说处理成正说的译法,就称为正反译法。 正反译法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属于引申和修辞范围。 笼统的说,英语句子中含有“never”、“no”、“not”、“un-”、“im-”、“in-”、“ir-”、“-less”等否定词以及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以及汉语句子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勿”、“毋”等否定词的即为反说,不含有这些否定词的即为正说。 但实际操作时,正说和反说的界限又变得极为模糊,例如“correct”可以翻译成“正确”(正说),也可以翻译成“没有毛病”(反说)。因此,到底译文要采用正说还是反说,就完全要看译文语言的惯用表达和上下文的语气语态了。 在正反译法中,英译汉正转反(正说反译法)和汉译英反转正(反说正译法)是最为重要的两种正反译法。 英译汉正转反 英语中有些否定概念是通过含有否定意义或近似否定意义的词来表达的,虽然形式是肯定的,但这类词大多是某些肯定词所引申或变化出来的反义词,或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引申出其他否定词义,即所谓的“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这类词在译成汉语时,需要变成汉语的否定词组,必要时还需要作词类转换。 1、名词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不足)、lack(缺乏;没有)、absence (不在)、failure(未能;不成功)、defiance(不顾;无视)、denial(否认;否定)、exclusion (排除)、freedom(不;免除)、refusal(不愿;不允许)、loss(失去)等。 Shortness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由于时间不够,没能访问那些国家。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absence. 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We were perplexed by his failure to answer the letter. 他何以不回信,我们大惑不解。 2、动词或动词短语 —英语中常见的含蓄否定动词包括:refuse(不愿;不肯;无法)、lack(缺乏;没有)、defy(不服从;不遵守;不让)、forbid(不许)、stop(不准;别)、ignore(不理;不肯考虑;无视;不顾)、hate(不愿意)、miss(没听清楚;没赶上)等。

部分旅游英语专业名词翻译

Chinese to English: 1. 玉器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枝异彩独放的奇葩。中国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开始出现。7000年来一直延续不断,发展至今。玉器在北欧、西欧、贝加尔湖等地的原始社会时期,以及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新西南的毛里人都有制作,但都延续时间不长,无法与中国的玉器相提并论。悠久的制作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典雅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形成了中国玉器突出的民族特色。 Jade is a bright wonderful work in the splendid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easure house which appeared from Hemudu culture in New Stone era. Chinese Jade made its long way as 7000 as years till now. Jade had been made in primitive society of South and West Europe and Lake Baikal, etc. Actually, North and South American Indians and New southwest Maoris had also produced Jade. But it was not continued a long time, which determined that it can not be compared to Chinese Jade. A long history of production, superb production process, elegant modeling, gorgeous color, formed the Chinese jade a outstand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2. “福”字表示好运,人们通常把它写在一张方形纸上,并倒着贴。因为在普通话里“倒”和“到”是同音字。因此倒贴的“福”字象征着春天和繁荣昌盛的到来。 “Fu” represents good luck, people usually write it on a piece of square of paper, and hung it upside down. Because “倒” and “到” are homophone in mandarin. Therefore hanging “Fu” upside down symbolizes spring and the arrival of prosperity. 3. 二十四节气 Twenty-four solar terms 1.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2.雨水Rain water 3.惊蛰the Waking of Insects 4.春分the Spring Equinox 5.清明Pure Brightness 6.谷雨Grain Rain 7.立夏the Beginning of Summer 8.小满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9.芒种Grain in Beard 10.夏至the Summer Solstice 11.小暑Lesser Heat 12.大暑Greater Heat 13.立秋the Beginning of Autumn 14.处暑the End of Heat 15.白露White Dew 16.秋分the Autumn Equinox 17.寒露Cold Dew 18.霜降Frost's Descent 19.立冬the Beginning of Winter 20.小雪 Lesser Snow 21.大雪Greater Snow 22.冬至the Winter Solstice 23.小寒 Lesser Cold 24.大寒Greater Cold 4. 常用语: 太学:The Imperial College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大乘佛教:Mahayana

最新旅游翻译词汇

旅游翻译词汇 旅游景点tourist attraction;tourist destination;scenic spot;places of tourist attraction 自然景观natural splendor/attraction 避暑胜地summer resort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 出土文物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古建筑群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陵墓emperor’s mausoleum/tomb 古墓ancient tomb 洞穴cave 石笋stalagmite 钟乳石stalactite 石窟grotto 坛altar 亭pavilion 台terrace 廊corridor 楼tower; mansion 庵Buddhist nunnery 江河湖泊rivers and lakes 池潭ponds and pools

堤causeway 舫boat 榭pavilion;house on a terrace 水榭waterside pavilion/house 琉璃瓦glazed tile 城堡castle 教堂church;cathedral 宫殿palace;hall;chamber 皇城imperial city 行宫temporary imperial palace for brief stays 御花园imperial garden 皇太后empress dowager 四大金刚the Four Guardians 十八罗汉the Eighteen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甲骨文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青铜器bronze ware 景泰蓝cloisonne enamel 手工艺品artifact;handicrafts 苏绣Suzhou embroidery 唐三彩tricolor-glazed pottery;ceramics of the Tang Dynasty 字画卷轴scroll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国画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翻译技巧总结

翻译技巧总结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及多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 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 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译名词) 3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如: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五:正反译法

译国译民 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五:正反译法 正译法和反译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如: (1) 在美国,人人都能买到枪。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 (正译)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反译) (2) 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译)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译) (3)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译)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译)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译) (4) 他仍然没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 (正译)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 (反译) (5) 无论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维敏捷的学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 (正译)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 (反译) (6) Please withhold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请暂时扣下这份文件。(正译) 请暂时不要发这份文件。(反译)

英汉翻译 之 合译法

英汉翻译之合译法 合译法多用于英语简单句的翻译,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句子共用相同的主语的时候,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重复使用某一代词作主语,这这种情况下,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 This novel is of no great literary merit. It is merely a pot-boiler. 这部小说纯属胡编乱造,没有多大文学价值。 I wasn’t an enemy, in fact or in feeling, I was an ally. 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情感上,我都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盟友。 Confucius was a believer in moral action and in what we today call human development.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within the social order. 孔子信仰道德的行为,信仰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发展,提倡在社会秩序内建立和谐。 Young people don’t hesitate to attempt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Eager to experiment, they welcome new ideas. They are restless and alive and never satisfied. They seek perfection. 年轻人总是不停地探索,急于实验,乐于接受新的思想。他们充满活力,永不满足,追求尽善尽美。 有时候是为了行文紧凑、简练的原则而将两句或数句合并为一句来翻译; I was slow to understand the deep grievance of women. This was because, as a boy, I had envied them. 我迟迟未能理解女人的深切苦楚,因为我小时候曾羡慕过她们。 A man in a newish suburb feels that he has one foot in the city and one in the country. As this is the kind of compromise he likes, he is happy. 住在新郊区的人,觉得一只脚在城里,一只脚在乡下,非常开心,因为这种城乡妥协之地是他喜欢的。 Towards evening, the attack of the French slackened in its fury. They had other foes besides the British to engage, or were preparing for a final onset. 将近傍晚,法军的攻势逐渐松懈,或许因为它们除了英国人之外还有别的交战敌人,或许正在准备发动最后的一次总攻击。 Although the size of the task waiting to be carried out is daunting and there are many hurdles to be overcome, it would be wrong to end my address on a note of pessimism. Many countries have already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is regard. 尽管等待我们去完成的任务规模之大令人畏惧,尽管有许多障碍有待克服,但是以悲观的调子来结束我的发言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合译时,可充分发挥汉语标点符号的作用; Nine of the 13 children have never held a meaningful job, nor do they care to. Only one of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的翻译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的翻译Dissertation Proposal: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的翻译 Dissertation Title C 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的翻译 E A Study of Tourism Material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Student Name xx Major English Grade 201x Supervisor xx

Writing Time From Feb, 2014 to May, 2014 1.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posed Study With the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foreign exchange in recent years, China tourism industry is booming. Every year, there are numbers of foreign tourist come to China. Purpose of translating tourism material into English is to provide travel information to foreigners and let them know the natural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ravel destination. But in order to exert its function, the key i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hinking mode of translator, how to exactly convey the idea of tourism material has become a challenge for translator. Therefore, translating tourism material into English has been a research for translato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search and study in transla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Background) Domestic studies on tourism material translation mainly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英语B级考试翻译技巧.

翻译技巧 英译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的原则 1. 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汉语的习惯 2. 翻译不可太拘泥。拘泥、刻板的翻译因死守原文语言形式而损害了原文思想内容。好的译文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 能够直译尽量不要意译 4. 翻译的过程应该是先理解后表达。 二、翻译技巧详解 1.结合英文写作特点对语言进行整体理解 首先,英文段落的首句一般为topic sentence,然后展开说明。展开的写法有多种,可分可总,可下定义,可同义重复,可以代词复指等。利用这一技巧,先通读全文,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在翻译时就能在上下文中确定词义,从而进行准确的翻译。其次,就具体而言:(1对词的理解可以从构词法、词的搭配关系和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入手(2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句子的内在逻辑、成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句子的语法组成等方面来实现(3对于长句,可采用如下译法: 顺译法:按照原文顺序译 逆译法:顺序与原文顺序相反 重复法:重复前一个词 分译法:一个句子分成几个部分来翻译 括号法:在译文后加括号进行解释和说明等

终合法: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 2. 表达正确理解原文后,还要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用规范的汉语表达出来。 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 意义。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 无主句的时候,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在汉译英时 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在汉译 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介词和冠词。另外, 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 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Division & Combination *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子结构整个保存下来或只稍加改变即可,但在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 * 分译法和合译法是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 * 所谓分译法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所谓合译法是指把原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 * 一、分译法 * (一)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副词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他们根本不回答,这是不足为怪的。 * 2.形容词 * Chairman Mao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is policy of “self-reliance”. * 毛主席在谈到他的“自力更生”政策时,也许有些自豪感,这是可以理解的。 * 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place. 那个地区是个麻烦的地方,这是大家很容易看到的。 * 3.名词

*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plac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 * 我离开那个地方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像出膛的子弹一样。 * He shook his 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 他摇了摇头,双目瞪地圆圆的。 * (二)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分词短语 * She sat with her hands cupping her chin, staring at a corner of the little kitchen. * 她坐在那儿双手托着下巴,眼睛凝视着小厨房的一角。 *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 the shadows 阳光射到它所能透过的所有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 2.名词短语 * 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 accepted law. * 能量既不能被消除也不能被创造,这是一条普遍公认的规律。 * 3.前置词短语

旅游翻译(课堂、作业)答案

旅游翻译 一.旅游翻译的特点 1.增添 1)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the 1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 2)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部的上苑山北麓,初名太平兴国院,是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之一。 Taipinggong Temle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foot of Mount Shangyuan,east of Laoshan Mountain. Its original name was “The Garden of Taiping Xingguo”,one of the Taoist temples built for Liu Ruozhuo(his religious name was Huagai)by Zhao Kuangyin,the founder of the Song Dynasty(960—1127). 2.删改 1)湛山寺山门一对石狮子,雕凿精细。寺外建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简称“药师塔”。 In front of the gate of Zhanshansi Temple stand a pair of exquisitely carved stone lions. By the side of the temple there stands the Yaoshita Pagoda(the Druggist Pagoda). 2)刘备章武三年病死。 Liu Bei,Emperor Zhaolie of the Kindom of Shu Han(221一263),one of the three kingdoms,died of i11ness in 223. 注意:删改不能损伤原文的意思,只是牺牲个别可能使外国游客费解的内容,而原文的主要思想意思不变。 另外,旅游资料在介绍风景名胜时,一般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感情色彩,类似文学作品的语言。翻译时,应选用适当的具有感染力的词语。 二、旅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虎跑泉Tiger Running Spring, Tiger Dug Spring,Tiger Spring 寒山寺Bleak Mountain Temple,Temple of Cold Hill, Hanshan Temple 1)在西安的六十四米高的大雁塔走玄奘西游印度回国后的居留之地。 The 64-metre-high Dayan Pagoda in Xi’an is the place where Xuan Zang,a great monk,once lived after returning from India. 2)秦始皇陵是秦朝第一个皇帝花三十多年时间才为自己建成的一个壮伟的陵墓,一起陪葬的兵马俑共有八千多个。 Qin Shi Huang’s Mausoleum is a great tomb which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221——206BC)spent over 30 years building for himself,with about 8,000 1ifesize terra-cotta soldiers and horses buried here to protect the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3)狮子林因园中有许多太湖石头,看上去像狮子林立,所以称为狮子林。Shizilin is a garden where numerous Taihu Lake stones shaped1ike lions have been positioned. That’s why it bears the name Lion Grove. 三、旅游翻译的可接受性 杭州的西湖藕粉lotus root starch, lotus root paste 银耳tremella,white fungus,silver mushroom

最新【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1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2 由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正3 说和反说时有很大差异,尤其英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复杂,有时形式否定而实质4 肯定,或形式肯定而实质否定。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可能不得不处理5 成反说,或是用反说表达更为合适。反之亦然。翻译中,这种把正说处理成反说、把反6 说处理成正说的译法,就称为正反译法。 7 8 正反译法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属于引申和修辞范围。 9 10 笼统的说,英语句子中含有“never”、“no”、“not”、“un-”、“im-”、11 “in-”、“ir-”、“-less”等否定词以及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以及汉语句子中12 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13 “勿”、“毋”等否定词的即为反说,不含有这些否定词的即为正说。 14 15 但实际操作时,正说和反说的界限又变得极为模糊,例如“correct”可以翻译成16 “正确”(正说),也可以翻译成“没有毛病”(反说)。因此,到底译文要采用正说还17 是反说,就完全要看译文语言的惯用表达和上下文的语气语态了。 18 19 在正反译法中,英译汉正转反(正说反译法)和汉译英反转正(反说正译法)是最20 为重要的两种正反译法。 21

22 英译汉正转反 23 24 英语中有些否定概念是通过含有否定意义或近似否定意义的词来表达的,虽然形式25 是肯定的,但这类词大多是某些肯定词所引申或变化出来的反义词,或经过长期历史演26 变而引申出其他否定词义,即所谓的“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这类词在译成27 汉语时,需要变成汉语的否定词组,必要时还需要作词类转换。 28 29 1、名词 30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不足)、lack(缺乏;没31 有)、absence(不在)、failure(未能;不成功)、defiance(不顾;无视)、denial 32 (否认;否定)、exclusion(排除)、freedom(不;免除)、refusal(不愿;不允33 许)、loss(失去)等。 34 Shortness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由于时间不够,35 没能访问那些国家。 36 37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absence. 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38 39 We were perplexed by his failure to answer the letter. 他何以不回信,我40 们大惑不解。 41 2、动词或动词短语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