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整合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整合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一、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1368-1644)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抵御外来侵略 (二)、加强边疆治理

★★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难凭,在徳不在险” ★★2.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三、 农耕文明的繁盛

(女真努尔哈赤 皇太极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一、★★皇权膨胀

二、近代前夜的危机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T5.1 回望“盛世”余辉(“乾隆盛世”表现)

1.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

2.经济: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巨大进步

3.经济: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

4.文化:文化继续发展(完成中国历史上最大丛书《四库全书》,文学巨作《红楼梦》)

T5.2 透视“盛世”阴影

1.人口增长过快——社会危机;

2.官员不为民办实事——失去民心;

3.思想控制严密——文字狱;

4.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中英差距拉开。

T5.3 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

清帝国实质上是虚弱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很弱,所用武器落后。但清朝统治者仍认为是全世界的“天朝”。2

3、作用:(1)提高了生产效率;(2)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4)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世纪---16世纪地点:意大利,后影响西欧对象:天主教会

2、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是核心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4、性质、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科学革命

时间:15、16世纪。

2、代表人物:(1)英国——培根——知识就是力量(2)波兰——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3)意大利——布鲁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4)英国——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3、科学的作用: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触摸到自然界跳动的脉搏;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

4、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科教兴国重视知识的作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

启蒙运动)W w . x K b 1.c o M

1、时间:17、18世纪国家:法国等西欧国家,到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

2、含义: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代表人物:

(1)法国——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政治自由)

(2)法国——卢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人权宣言》)(3)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在美国建立的共和政体中体现)

(4)法国——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科学和理性

新航路的开辟

最根本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具体:(1)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东方的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等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在欧洲人看来,东方非常富裕。

(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拜金狂“们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

(3)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2、条件:(1)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亲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船员。

(2)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并在这个时候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地球仪、航海地图、以及与航海有关的图书为航海准备了技术条件。

(3)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4)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的支持。

(5)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3、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4

(1)时间:1492年

(2)意义:人们深受鼓舞,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的先烈,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促成美国等“移民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又使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

5、作用:欧洲航海家的这些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如何评价哥伦布)

积极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欧洲人来到美洲)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流动(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美洲)――亚欧)

(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荷兰――海上马车夫)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融(5)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佛郎机和鸟嘴铳)消极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屠杀土著人,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过程:(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标志)。(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

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作用:限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

4、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5、革命意义: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773年――1781年

2、领导人:华盛顿

3、根本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4、过程:(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2)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3)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4)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5、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6、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背景:大革命前法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力。而且存在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一二等级被称为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3、导火线: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4、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标志、国庆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

5、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了,并延续至今。

三次革命中都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

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早期阶段)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开始国家:英国特征: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时代

2、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

(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条件、、原料条件

(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3、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水力纺纱机(4)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2)充分显示了与封建制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3)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4)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5)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6)开始城市化的过程。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1、兴起国家:德国、美国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2、

3、

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

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整体世界形成的对各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帝国主义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而对于亚非拉国家来说,一方面,先进的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促进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给殖民地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遭受野蛮的殖民掠夺:侵占土地、侵销商品、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挑战与回应

原因: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2、代表国家(1)海地:18世纪末法国黑奴起义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经验:坚持武装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到底,最后摆脱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2)日本:19世纪末美国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经验: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受美国的殖民侵略。

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启示:主动学习先进;科教兴国;思想解放等

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以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3)时间:1840年至1842年8月发动国家:英国

(4)战争前的形势:

(5)(1)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工业时代(2)清朝政府仍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闭关自守。(3)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起处于“出超”地位(4)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5)西方国家为改变中国“出超”地位,向中国输入鸦片,中国人民禁烟运动兴起

4、鸦片输入的危害:

(1)大大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2)军队战斗力大大降低(3)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财政负担沉重5、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虎门硝烟:

1)时间:1839年(2)人物:林则徐(3)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4)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

6、鸦片战争结果:战败投降,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7、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地点:南京

(2)内容及危害:①把香港岛割给英国――领土主权破坏;②赔款2100万银元――使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开放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领土主权破坏,打开中国东南门户;④英国进出口货物就缴纳的关税生产率必须和英国协商――关税自主权破坏

(3)《南京条约》附件:会审公廨――司法主权破坏

(4)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要矛盾: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发动者:日本结果:战败投降,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2)签订者:中:李鸿章日:伊藤博文(3)内容: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增辟通商口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1901年(2)发动国: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

(3)结果:战败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1)签订时间:1901年(2)内容:见教材P67 《阅读卡》

(3)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1)鸦片战争:虎门:关天培奋勇抵抗

(2)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奋勇作战,邓世昌与舰上官兵二百多人壮烈牺牲。

2、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2)领导人:洪秀全(3)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5)性质: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6)意义:坚持斗争14年,势力涉及18个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与清朝封建统治相对峙的政权,是中国2000多年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者,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教训: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解救中国

师夷长技以制夷

1、战争失败的原因:清朝自大无知,仍沉浸在古代的辉煌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经济实力贫弱;资

本主义国家制度先进,国力强盛,科技发达。

2、“开眼看世界”兴起:――开明的知识分子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代表人物:奕訢、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

(3)口号:自强求富(4)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5)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创建三大海军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1872年,轮船招商局——最大)

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④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

(6)评价: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军事、翻译、科技人才。(7)启示:地主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解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非常严重,康有为等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等;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起来,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公车上书(1)时间:1895年(2)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2)支持者:光绪帝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资产阶级维新派

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开办京师大学堂)

比较:维新派和洋务派观点的不同: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5)结果: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人士,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清朝皇帝向上,主张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愿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顽固派的反击

(7)性质: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8)意义:冲击了封建罗网,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奋起救亡图存,提倡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爱国的、进步的。但它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帝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9)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进行革命,才能推翻清朝统治。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

3、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

4、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英国宪章运动(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

(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6、科学社会主义:

(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

(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7、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1)时间:1871年3月(2)人物:巴黎人民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