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心理技术与应用一2018?Vol.6?No.8?450-458Psychology: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

450一

一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325) 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 ?一通讯作者:辛自强?E ̄mail:xinziqiang@sohu.com

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辛自强一张红川一孙铃一于泳红一辛志勇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100081)

摘一要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对财经素养的经济学研究兴起?这一领域已有长足发展?然而?心理学对财经价值观的研究一直处于与之分离状态?学界对财经素养内涵与结构的认识鲜有突破?本文对财经素养研究文献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并整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人性观(经济人与社会人)?对其内涵作了界定?提出了财经素养的 三元 结构:财经素养是财经知识二财经能力二财经价值观三者的综合体?

关键词一财经素养?财经价值观?经济人?社会人?经济心理学分类号一B84-05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8.08.001

一一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人们对经济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与日俱增?个体的财经素养问题成为政府与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界对财经素养的学术史梳理和理论研究并不充分?本文通过评析文献梳理了财经素养概念的提出过程以及背后的学科视角?并整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人性观界定了财经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1一财经素养概念的提出

准确说明财经素养概念的渊源并不是很容易

的事?因为作为最初起源的 标志 事件未必那么截然突出于当时的背景?也未必能得到当时与后世人们准确的辨识?有金融领域学者(王宇熹?杨少华?2014)认为?财经素养(他们称为 金融素养 )研究始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B D Bernheim在1995年和1996年的两项研究?

Bernheim(1995)在研究经济增长和税收政策关系过程中发现?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产品?美国家庭并没有意识到家庭金融的脆弱性?Bernheim和Garrett在1996年的文章中分析美国家户调查数据发现?雇主为员工提供的金融教育项目可以有效增加员工的养老储蓄?Bernheim尽管较早从事了相关研究?但似乎对 财经素养 概念本身的提出并没有做出多少实质性贡献?例如?在他们1996年的文章中? 财经素养 (financialliteracy)一词只是被偶尔提到过?它并没有被当成一个重要术语而做清晰的界定和严格的使用?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在概念界定二理论创新上的贡献不是很突出?而且也没有发表在权威期刊上?

另外?至少就我们查到的文献来看?

Bernheim的研究肯定不是最早的?Huston(2010)

在一篇有关财经素养的权威综述中引用了1992年英国人的一篇报告(Noctor?Stoney?&Stradling?

1992)?该报告在题目中使用了 财经素养 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在金钱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做出精明的判断和有效抉择的能力?这是我们目前找到的比较早的文献?但这是否是提出财经素养概念的最早文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另两位学者Schagen和Lines(1996)则对2000多名15岁以上的英国年轻人和成年人进行了财经素养的系统调

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教育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就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宗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人们要想很好地驾驭科学技术,使其为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而且更需要全体公民对科学和技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中各行业从业人员劳动素质的要求,并使公民能理性地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为此,学校科学教育就必须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服务,并把它作为科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素养呢?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直译成中文是“科学读写能力”的意思。在英文科学素养中的literacy一词指读写能力,它来自英文词汇literate,而literate则来源于拉丁语literatus,指有文化、有学问的意思。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语境中,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实际上指的是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素养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受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的标志。( ) 正确 错误 2.在历史发展中,科学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最重要的社会建制。( ) 正确 错误 3.阅读和写作科学容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素养。( ) 正确 错误 4.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仅有研究不写论文等于没研究。( ) 正确 错误 5.引《诗经·召南·采蘩》中的“夙夜在公”表达他担任国家主席职务后为民服 务、为国尽力的决心。( ) 正确 错误 6.荀子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 ) 正确

错误 7.先生是近代革命家。( ) 正确 错误 8.王守仁认识论的中心命题是“致良知”。( ) 正确 错误 9.礼仪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正确 错误 10.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 正确 错误 11.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的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 正确 错误 12.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3.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4.“法”是道家的核心概念,其最初含义就是人行之路。( ) 正确 错误 15.宋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正确 错误 16.词发展到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 正确 错误 17.在人际交往中,人和人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礼仪也是不同的。( ) 正确 错误 18.在为他人作介绍时,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尊者,后介绍位卑者,使位卑者先了解位尊者的情况。( ) 正确 错误 19.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把握时代成为德语小说的最强音。( ) 正确 错误 20.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简称SEM) 是一种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确认型因子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统计数据分析工具,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得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协方差结构分析。它既能够分析处理测量误差,又可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特点: 1.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 结构方程分析可同时考虑并处理多个因变量。在回归分析或路径分析中,即使统计结果的图表中展示多个因变量,在计算回归系数或路径系数时,仍是对每个因变量逐一计算。所以图表看似对多个因变量同时考虑,但在计算对某一个因变量的影响或关系时,都忽略了其他因变量的存在及其影响。 2.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 态度、行为等变量,往往含有误差,也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测量。结构方程分析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含测量误差。变量也可用多个指标测量。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潜变量间相关系数与用结构方程分析计算的潜变量间相关系数,可能相差很大。 3.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 假设要了解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每个潜变量者用多个指标或题目测量,一个常用的做法是对每个潜变量先用因子分析计算潜变量(即

因子)与题目的关系(即因子负荷),进而得到因子得分,作为潜变量的观测值,然后再计算因子得分,作为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这是两个独立的步骤。在结构方程中,这两步同时进行,即因子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和因子与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 4.容许更大弹性的测量模型 传统上,只容许每一题目(指标)从属于单一因子,但结构方程分析容许更加复杂的模型。例如,我们用英语书写的数学试题,去测量学生的数学能力,则测验得分(指标)既从属于数学因子,也从属于英语因子(因为得分也反映英语能力)。传统因子分析难以处理一个指标从属多个因子或者考虑高阶因子等有比较复杂的从属关系的模型。 5.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 在传统路径分析中,只能估计每一路径(变量间关系)的强弱。在结构方程分析中,除了上述参数的估计外,还可以计算不同模型对同一个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程度,从而判断哪一个模型更接近数据所呈现的关系。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浅谈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个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定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善于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采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善于创设情景和利用各种条件,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并从中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的科学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品质。 2.3特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考、反思能力 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教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愈能提出问题,愈能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发问,引导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幼儿生活的需要。 3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 3.1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质疑的科学态度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关键科学精神和态度是培养幼凡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幼儿特有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特征,即幼儿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万物的探究热情及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培养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追求事业执着不渝,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3.2对科学知识的重新认识 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从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引导幼儿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掌握关于科学的初步概念,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比如,幼儿常常对地球的常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她们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惊疑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利用已有知识回答幼儿的问题,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爱发问的天性,激励幼儿的求知欲望,帮助幼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信息,不断地积累知识。 3.3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必须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保持幼儿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而且对于教师本人也是科学教育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笔者曾经观摩过刘占兰老师的教学活动,刘占兰老师通过介绍法国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展现了法国幼儿教师较好的科学教育设计与组织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也我们国内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还很欠缺,这一点值得国内幼儿教师学习。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幼儿科学教育。【关键词】知识结构教师素养科学素养【摘要】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奠定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及其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民族未来科技发展、民族复兴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笔者基于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及目前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的分析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1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现实意义 11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是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要让孩子的科技素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幼儿教师的科技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科技素质结构是发展和完善教师能力的核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直接影响整个幼儿科技素质教育的质量。 12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对新时期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幼儿时期独特的心理特点及其特有的文化精神特征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一些重要的结构概念

一些重要的结构概念(一些基本受力状态)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 3、侧向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控制比例为1.5。见抗规 3.4.2、3.4.3。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4.3.5。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 7、剪跨比:梁的剪跨比,剪力的位置a与h0的比值。剪跨比影响了剪应力和正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因此也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着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破坏的方式;同时也反映在受剪承载力的公式上。柱的剪跨比:,若反弯点在柱子层高范围内,可取柱子的剪跨比小于2时,需要全长加密,见混凝土规范11.4.12、11.4.17。 8、剪压比(梁柱截面上的名义剪应力V/bh0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梁塑性铰区的截面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保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的时候,梁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此时再增加箍筋用量,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梁柱的截面尺寸有所要求。 9、轴压比:轴压比是指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砼轴心受压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轴压比限值的依据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参照国外的类似条件确定的,其基准值是对称配筋柱大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轴压比分界值。 10、跨高比:梁的跨高比(梁的净跨与梁截面高度的比值)对梁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梁(非剪力墙的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和深梁都按照深受弯构件进行计算的。 11、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延性是指材料、构件、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延性比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截面的延性比、构件的延性比和结构的延性比。结构的延性比多指框架或者剪力墙等结构的水平荷载-顶层水平位移(P-delta)、水平荷载-层间位移等曲线。结构的屈服位移有等能量方法、几何做图法等. 一、轴心受拉 外力通过截面中心,截面上各点受力均匀,材料强度可以被充分利用。所以,对于适合抗拉的材料(如钢材),轴心受拉是最经济合理的受力状态。 采用高强钢丝,碳纤维等等材料。 二、轴心受压 对于适合受压的材料(如混凝土、砌体以及钢材等)也是很好的受力状态。但是受压构件较细长时会有稳定问题,偶然的附加偏心会降低构件承载力,甚至引起失稳。由于压杆失稳总是在截面回转半径最小的方向发生,所以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环形截面最为合理,圆形或方形截面也较为合理。工字型截面、角钢或双角钢等也可以做压杆使用,但由于两个方向的回转半径不同,往往首先在回转半径小的方向引起失稳。 对于混凝土来说,适于抗压,但当压力很大时,截面也非常大,结构自重大,影响结构的性能。

化学教师科学素养的内涵

化学组有关化学素养的讨论 周三下午教研,我们化学组九位教师就化学素养一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教学组长王老师开题,他说:“首先我们先来共同认识一下今天所说的‘素养’一词与以往所说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素质一词的含义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是事物本来的性质,而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教师素养一词是在新课标里提出,有别于以往的界定。我想,教师的素养应该有一定的划分,比如: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老教师以及优秀的中学教师所具备的素养应该是不一样的。请两位备课组长先谈谈你们的看法。 梁老师首先代表高一备课组发表他们对素养的见解: 1、首先是对专业知识的拥有,对专业的感悟与体验,将这些内化后再向外表 达。就是说教师能够讲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的意识,即将教师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2、首先掌握化学学科较高的理论,将化学知识直观的、深入浅出的转达给学 生,所以学生应该有较高的基本化学功底。 3、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化学思想,如对一些反应的理解,以化学符号的书写和 化学术语的正规表达等,即有一定的思维模型,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 4、最后一个化学教师应该热爱化学。要了解一定的化学史,从优秀的化学家 那里得到精神上的自我鼓励,且要用来鼓励学生。 梁老师的精彩发言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然后杜老师代表高二备课组发言: 我们认为较高素养的应该是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合格教师一定应该拥有的东西。

包括: 1、了解化学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能力。 2、化学课堂上的操纵能力。 3、优秀教师注重课堂授课效果,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化学。所以本人就要爱化 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爱学化学,能够创造美,使学生体验美。 4、善于积累,留心学生的发展。 杜贝蕾老师: 作为一年轻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应使学生觉得你的渊博,让他们从内心佩服老师。另外老师在备课上一定是认真的,让学生感觉你是认真的、充分的做了准备。 陈军红老师: 从老师这个层面讲,师必自律,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应有的素养。知识方面应该与时俱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提高学生实际的化学涵养。让学生体味到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其次,利用化学的特点在与学生交流时注意化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用试验来证明一些不好理解的事实,可以起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是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的好处。 再一个,作为一位教师必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现在的教改来说本身就是对老师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 最后就是一个老师要注意尽量多的和学生交流,注意学生的动向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教学的时效性。 王老师: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作者:张红霞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性的转折。创新教育概念的提出使素质教育内涵更加具体化,但科学素养教育是包含创新教育在内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从国际上看,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的中心,并深入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之中。科学素养教育对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本土化诠释、以及对我国目前科学素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素养教育应成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自80年代初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目 前科教界有面临着怎样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 教育界也开始注意以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本 文简称为科学素养教育)。本文从国际对比和科学素养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两 个主要论点,第一,“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教育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第二,由于科学素养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科学知识教育,它需要根据中国文化、针对中国问题先本土化,而后才能在实践层次上可操作化,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本土化诠释的初步方案,并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教育目标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还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古代封建的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忠、孝、仁、义”四个字,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人的忠、孝、仁、义的“素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系统这是上下有别的等级制。在近代,虽然“忠、孝、仁、义”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解放后,教育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个人道德修养为中心转化为以国家和阶级的利益为中心。相应的教育目标大致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敢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其理论和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80年代初开始认识到仅仅强调智力因素是不够的;80年代中、后期对“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批判;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提出素质教育①。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将这一进程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健康素养概念结构和主题趋势的多视角分析

健康素养概念结构和主题趋势的多视角分析 利用多视角分析方法揭示健康素养的概念结构和主题趋势。方法基于WoS的作者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和PubMed的作者合作,利用CiteSpace软件,从被引文献和引证文献2个角度分别对共被引聚类进行标识,确定健康素养领域研究的概念结构和主题趋势(1995-2010)。结果精神健康素养和功能性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2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同时发现公共卫生视角的健康素养和健康素养测量工具研究是近年来2个最活跃的研究领域。结论应用不同来源的信息,对共引聚类分析后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和健康国民2010对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的定义为“个人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1,2]。1974年,Simonds在《健康教育与社会政策》一文中首次提出“健康素养”一词[3]。此后,大量研究显示,健康素养不足的患者往往对他们所患疾病和治疗知识了解甚少,同时缺少与卫生保健系统协调的能力[4~8]。因此,健康素养引起了各国政府,卫生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为了揭示过去36年(1974-2010年)健康素养研究与实践的概念结构和主题趋势,现使用陈超美教授最近提出的多视角共被引分析方法[9]对文献共被引(DCA)进行重点分析。多视角一词是指在结构、时间和语义模式分析时从被引文献和引证文献2个角度来解释共被引聚类的本质。希望该方法能够对未来健康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收集选取Web of Science下SCI-E和SSCI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Topic= (‘health literacy’OR ‘healthcare literacy’) AND Document Type= (Article),检索时间为2010-08-22,共检索到968条记录。最早出现的是1995年的4条记录。同时,在PubMed数据库中,以“‘health literacy’[Title/Abstract] OR ‘Health Literacy’[Mesh]”为检索策略进行主题词检索。1985 -2010年,2个数据库检索所得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图1)。 1.2多视角共被引分析共被引分析是科学计量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作者共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和文献共被引分析(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DCA)2种。共被引关系为共被引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聚类机制。研究者一般利用此方法来辨识共被引聚类中每个类的研究领域和热点主题。传统的共被引分析通常关注的是聚类的被引文献,并将其作为标识聚类术语的来源和依据。2010年,陈超美创新性的提出了多视角共被引分析方法,同时考虑被引文献和引证文献。实际上,关注引证文献能够更好的理解研究前沿。现将借助CiteSpace[10]软件,来比较基于被引文献和引证文献的聚类标识。 1.3战略坐标1988年Law等提出了用“战略坐标”(Strategic Diagram)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领域间相互影响情况[11]。目前,战略坐标多用于共词分析,通过计算各个类别的密度(Density)和向心度(Centralty),概括地表现一个领域或亚领域的结构,它把每1个研究热点放置到坐标的4个象限,从而描述各主题研究发展状况。借用该原理,根据共被引聚类分析结果,创新性地绘制引文战略坐标。根据各篇论文的发表时间,计算每一类别的平均发表时间,以此反映该类别研究主题的平均年龄,称为新颖度。根据各篇论文在本数据集中的被引次数,计算各个类别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以此反映该类的受关注程度,称为关注度。以全部待分析论文的平均发表时间和平均被引次数为原点,以各个类别的新颖度和关注度为横轴和纵轴,绘制战略坐标图。 2结果与分析 2.1基于被引文献的聚类标识选取被引频次大于等于43次的30篇高被引文献,绘制文献共引网络图谱。30篇高被引文献的累计被引频次约占所有文献总被引频次的10%左右。这意味着,利用被引次数前1/10的文献绘制了文献共被引网络。利用SPSS 11.5软件绘制层次

提高科学素养在个人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科学素养在个人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寿县政务中心冯庚 现代是知识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成为现代人提高科学素养和重要的生存方式。学习是科学技术知识内化的必经阶段,坚持不懈的学习是保证我们成功的前提。在学习中读些高级科普、科学技术史和不同专业学科知识是提高个人科学素质简单有效的途径。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和求真。求真是科学的终极目标,创新是人类理性走向这一目标的唯一道路。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切实解决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对科学知识基本了解 在科学技术日益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从内涵来看,科学素养方面的精神包括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开放精神。作为普及化获得有效科学知识的手段,数理逻辑推演和实证操作检验已经并继续给我们提供着认识世界和改变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知识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二、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基本了解

一般研究方法是各门学科中通用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的使用。哲学方法,即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它广泛适用于一切科学。例如实事求是、矛盾分析、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方法论对我们处理实际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生物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如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可见科学范围之广,所研之细之深。提高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科学素养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它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现代社会更看重科学素养的实际产出,不仅是企业,还有国家。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了解 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我认为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现代是电脑的时代,是数字化时代,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化的电脑知识,工作起来就相当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工作。例如,统计类的表格、文件的梳理、工作流程精简等等。在日常生活中

健康素养66条内容

健康素养66条内容 令狐采学 健康是人全面成长的基础,是经济社会成长的需要包管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良的重要标记。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办事的根本宗旨,年夜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增进工作,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天性力,注重阐扬人民群众增进健康的潜能,引进健康素养的概念,围绕以后主要健康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法的影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并开始以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但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法能够维护和增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法主要包含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包管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主动吸烟会招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克不及取代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呵护环境能增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需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呵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沾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年夜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呈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年夜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骤然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结构概念与体系

结构概念与体系 1周期折减系数 高规强条3.3.16要求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由于建模时不建立填充墙,造成结构的刚度偏小,因为计算得到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偏长,按这一周期计算得到的地震力偏小。 故周期折减系数对计算的自振周期进行折减,从而对地震力进行放大考虑。 2计算振型数 高规5.1.13条“……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计算完毕后,在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周期与振型中查看振型参与质量,看是否X和y向平动,z向扭转参与质量合计超过90%。如超过,则说明振型数量足够,否则需加大振型数量。有时,会遇到子空间迭代法算很多阶振型,振型参与质量仍不满足大于90%的要求,这时可改为Lanczos法或多重Ritz 向量法,会容易达到要求。 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高规5.2.2条,“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为1.3~2.0。” 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高规5.2.1条,“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5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高规5.2.3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midas Gen中实现:程序默认的调幅系数为0.85,并自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梁跨中弯矩自动按平衡条件增大。 说明: 1)调幅只对梁两端均为负弯矩的进行调整,对次梁或有正弯矩的梁不调幅; 2)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对横向荷载(风或地震荷载)不调幅,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调幅后再与横向荷载组合。 6框剪结构的0.2Q 调整 高规8.1.4条要求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进行0.2Q0调整。程序目前暂时屏蔽了进行地震剪力0.2Q0的调整功能 7周期比 高规4.3.5条“……。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题库 1. 关于健康的概念,描述完整的是:( C ) A. 健康就是体格强壮,没有疾病 B. 健康就是心理素质好,体格强 壮 C.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需要:( C ) A. 自己努力 B. 国家政策支持 C. 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 3.哪一项对健康的影响最大 (A) A.行为和生活方式 B. 环境因素 C. 生物学因素 D. 健康服务因素 4.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C) A. 少吸烟、少饮酒、少锻炼、合理膳食 B. 少吸烟、多饮酒、勤锻炼、暴饮暴食 C.不吸烟、少饮酒、勤锻炼、合理膳食 D.少吸烟、不饮酒、少锻炼、暴饮暴食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 B. 使用控油壶 C. 少用煎炸的烹调方法 D. 多选用动物油 6. 关于健康人适量运动说法错误的是(D) A.每周运动5次以上 B.强度以心率=170(或150)-年龄(岁)为宜 C.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D.每次运动应竭尽全力 7.一位成年男性的体重指数为26.8kg/m2,那么他属于(B)

A.孕妇肥胖或营养不良 B.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患有慢性肾炎或糖尿病 C.本次妊娠为多胎或羊水过多 D.以上都是 17.不属于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的是 (C) A.中风 B.心脏病 C.肺癌 D.肾功能不全 18.不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的是(C) A.冠心病 B.糖尿病肾病 C.肺癌 D.糖尿病足 19. 关于吸烟危害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 A.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 B. 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慢性病 C. 低焦油卷烟危害比普通卷烟小 20.目前能够明显提高长期戒烟率的有效治疗方法不包括(A) A.干戒 B.戒烟咨询 C.戒烟热线 D.药物治疗 21. 不属于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戒断症状的是(B) A.烦躁不安 B.嗜睡 C.注意力不集中 D.易怒、焦虑、情绪低 22. 下列哪项不是癌症早期危险信号?( B ) A. 身体出现异常肿块 B. 不明原因便血 C. 体重增加 23. 关于慢性病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慢性病都是吃出来的 B. 年纪大了才得慢性病 C. 慢性病很难治愈 24. 发生煤气中毒后,救护者首先应该怎样处理煤气中毒的人?( C ) A.给病人喝水 B. 将病人移到通风处 C. 拨打120,送医院治疗 25. 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没有优惠政策 B. 国家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 C. 住院免费 26. 国家免费为农村怀孕或准备怀孕的妇女补服叶酸,目的是:( B )

《结构概念与体系》读书报告

《结构概念与体系》 “该书从头到尾充实了非常深厚的知识…….学生以及从事专业工作的建筑师或结构工程师都会发现该书的内容是有裨益的。” ——美国建筑学会期刊(AIA Journal)之前的一个月我在上班,所以平时能看书的时间并不多。搬到学校之后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开始阅读这本周老师推荐的《结构概念与体系》。这本书与另外两本林同炎著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被称为“世界土木工程师必读之书”。整本书遵循着由浅入深先整体后部分的路线,先讲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最重要的设计思想,使读者对全书的中心思想有个大致的把握,中后段才着重讲述分体系以及相关重要构件的具体知识,使人阅读起来思路明确,知识结构更加连贯。由于是翻译本,有些地方理解的不太清楚,而且全书知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根本也不是一遍就能读懂的。所以这篇读书笔记只是我在读第一遍时做的基本记录,后面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我相信像这样的好书读多少遍都是不够的,它是个宝库,我会不断地发掘它。 显而易见的,《结构概念和体系》是一本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成长都大有裨益的书。长久以来,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有着先天的难以避免的矛盾。建筑师的工作比较偏艺术性,而工程师则是偏技术性的。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美观和更多的使用空间而工程师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有些时候建筑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无法跟现有的结构技术或是结构理论吻合起来,矛盾就不可避免了。消除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本书的任务之一。它不同于别的结构教科书详细介绍怎样设计建筑物的每个构件,而是从建筑物整体出发,从建筑设计的源头处着手,消除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认识上的偏差,通过概念上的简单公式对建筑物进行总体设计,使得设计结果能够让双方都能满意,从而设计出整体性的优秀建筑体。 第一章. 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少,主要是从概念上大致讲解建筑设计的主要过程以及相关知识学习的主题思路。要想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就需要在设计时将相互有关的空间形式分体系综合考虑。在分体系设计时,至少要有三个“反馈”考虑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设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一、整体建筑形式的初步构思(建立基本功能目标并转化为总体场地规划、活动组织方案和外形布置);二、按总结构体系对建筑形式总体构思(构思主要结构方案和分体系相互关系的要求);三、提出建议方案的初步设计(确定主要分体系和关键构件的物理性能,以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四、为实现建筑要求,对初步设计全面改进(最终深化设计,改进分体系和构件设计并准备设计文件)。这种分阶段的设计方法可以突出设计构思的概念阶段,从而避免基本思路受到细节问题的干扰。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必须用概念的方式来确定基本方案的全部空间形式的可行性。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必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关于科学素养,人们基于各自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阐述。本文拟采用因素分析法揭示12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科学素养定义中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一个科学素养的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定义 本文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科学素养的12种定义,在这些定义中,有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及研究者给出的,有经过梳理分析得来的,也有通过对报刊杂志的统计得来的,还有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和用于测试调查的。 佩拉等的理解早在1960年代,佩拉(M.O.Pella)和他的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了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100种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索了各种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科学素养的“参照物”,并归结出科学素养的内容: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 肖瓦尔特的描述性定义肖瓦尔特(V.M.Showalter)在总结1950年代末到1 970年代初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提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科学原则一致;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和进展

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和进展 青少年健康素养的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 15-25岁年龄组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8.41%[1]。为了了解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和进展,发现和分析主要存在问题,以便为今后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当前健康素养和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阐述。 1 健康素养的概念和分类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一词,最早出现于1974年一篇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 (Health educational social policy )”的论文中[2].该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此后,对于健康素养的概念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但较为被各国接受的是美国国家图书馆(NLM)的定义: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适当的卫生保健决策的能力[3]。 Nut beam’s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互相依赖理论以及Freire’s 的授权教育模式,根据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将健康素养从低到高连续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健康素养分为功能性健康素养、交互性健康素养及批判性健康素养 [4]. 其中,功能性健康素养(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 是最低阶段的健康素养内涵,包括识字、计算及书写等基本能力。互动性健康素养(Interactive health literacy ), 是健康素养内涵层次的中间级别,注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技能的发展及对所获取信息的处理和运用能力,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对功能性健康素养开始研究,但还不是很完善。批判性健康素养(Critical health literacy), 是最高级别的认知技能,侧重在批判地的利用和分析信息,目前,尚未报道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我国学者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主要以功能性健康素养的描述为主,目前,也有学者注重对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的研究[5],鲜有对更高层次批判性健康素养的报道。2008年,我国《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 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6]。我国关于居民健康素养的定义,明确了健康素养的四个维度,即知识性健康素养、行为性健康素养、信念性健康素养、功能性健康素养[7]。可见,我国是以公共卫生的视角对健康素养进行定义的。 2 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及其意义国内外对成人的健康素养的研究较多也较成熟,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概念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7-10].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