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啤酒游戏

供应链啤酒游戏
供应链啤酒游戏

供应链啤酒游戏论文

选做题目:啤酒游戏

论文:

牛鞭效应就是指供应链中下游消费者的需求轻微变动导致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剧烈波动的效果,这就是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The Bullwhip Effect)或者说是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在向上游企业传递时发生的放大现象。

Sterman在库存管理场景实验中,用“啤酒游戏”(Beer Distribution Game)证实了牛鞭效应,认为供应链中的成员是非理性的,并主张通过加强个人教育来弱化牛鞭效应。这个实践以四人为一组,分别代表供应链中的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实验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代表消费者发出订货,每个经营者将根据本期从各自下游经营者收到的订单发出货物,并以此为依据参考销售的历史记录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化,结合本期期末库存量向上游的供应商发出订单。任意两个经营者之间的订单传递需要两个经营周期,货物的运送也需要两个经营周期,换句话讲,每个经营者从发出订单到得该订单的订货需要四个经营周期。这样,在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首先消费者需求出现微小调整,随后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订单、库存量相继出现波动,并且,沿供应链回溯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牛鞭效应”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这个游戏在《第五项修炼》与《供应链系统设计》这两本书中均有极为详细的解释。结论该故事讲的是啤酒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原本三者之闻的销售、批发和制造基本维持了一种“平衡状态”。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言,距离终端越远,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度越弱,由此引起的库存波动也越大。与实际需求量的偏差也越大.信息不畅通,供应链各环节相互分割,仅从自身利益着眼,要么,订单奇大;要么。订单骤减,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非良性运转中,严重者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陷于瘫痪状态.

“牛鞭效应”还与企业所处的物流环境有极大关联。订货交易成本的存在,运输中规模经济的影响,乃至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的落后,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匮乏,都会直接导致经营者延长订货周期,加大订批量。同时,鉴于缺货成本通常高于库存持有成本——尤其是当我们将缺货的隐性成本考虑在内时,理智的经营者必然将选择一定的安全库存量来应付两次采购之间市场可能发生的波动,订货周期越长,需求不确定性也将越大,为此而设计的安全库存量也将越大。此外,一般来讲,订货周期时间由四部分组成:订单传送、订单处理、备货和货物装运。由于这四部分时间中的任何一部分变化都影响到订货周期的确定性,订货周期的不确定也作为安全库决策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Lee!习等人通过四个模型得出了导致牛鞭效应的四个原因:供应链内部各环节(企业)对需求信号的处理过程;因预计供应量不足而出现限量配给引起的短缺博弈;购买者的批量订货方式:供应者的价格波动。他认为系统参与人是理性的,并且是最优化决策的,而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相互影响的产物,为控制牛鞭效应,企业可以对供应链内部组织间的基础结构及相关过程加以改进。

牛鞭效应概述:在一个系统的某一端若发生了小幅变动,透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很有可能会对另一端发生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蝴蝶效应”。t29]而在一个产业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也就是在顾客端的需求有微小的变异时,对分销商会有较大的需求变异产生,而在制造商方面,则面l临更大的需求变异。

这种供应链中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波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企业逐级放大的现象称为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它使得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扭曲。

啤酒游戏介绍

游戏规则如下例:

(1)游戏目标是啤酒制造商各自的库存和拖欠交货的成本之和最小化。

(2)啤酒制造商们都具有无限大的生产能力。每周、每单位库存的成本为

O.5美元/(单位.周),每单位拖欠交货的成本为l美元/(单位.周)。

(3)游戏按周为节拍进行。每一周,零售商捕获到外部需求(抽取一张啤

酒市场需求量卡),根据自身的库存,向市场供应啤酒,若出现缺货,记录缺货量,并向批发商发出订单,发出订单的时候,需要考虑常规库存量(保证交货周期内,能够正常供货)和安全库存量(应对客户需求的突然变化)批发商、分销商和啤酒制造商分别开展同样的经营操作。啤酒制造商接到订单,根据自身的库存状况,或者缺货状况,尽力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4)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订货周期均为l周,即下游企业发出订单,

到达上游企业需要1周时间(含信息传送、确认和计划等时间),交货周期均

为2周,即上游企业生产、运输和交货,货物到达下游企业需要2周时间。(5)啤酒制造商们的经营决策均独立展开,在供应链运营的每一周,经理

们只获得本周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以及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经营决策不能互相交流,只有零售商经理才了解外部市场的真实需求。

(6)可以用标准的卡片或标记物,代表流转的信息和流转的物品(啤酒)。

(7)通常,游戏的时间周期为25.50周。

游戏结束后,批发商、分销商和啤酒制造商分别给出库存和缺货成本的数

量,进行经营状况评比游戏的一般结果是:每周啤酒市场需求量会有波动,由于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啤酒制造商分别独立决策,导致每周各自的库存量和缺货量都有变化。通常,到游戏结束后,除零售商掌握啤酒市场需求的实际数据,而批发商、分销商和啤酒制造商分别给出的啤酒市场需求量分析,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当得知前4周每周啤酒市场需要量为4个单位/周,其余时间每周需要量为8个单位/周,参与游戏者均感到惊讶不己,会本能地指责其它厂商采取了错误的策略。市场需求的微小变化对上游供应商的订单和库存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验表明:参与者通常沉迷于游戏的技术性细节,确保他们正确地遵守游

戏规则,然而他们却没有时间思考一种有效的策略。即使一个参与者使用了一种高明的策略,他也可能试图将存货和订单拖欠问题、超出预期成本的问题,都归咎于其他玩家的策略,而他没有找出自己战略决策中潜在的缺陷,特别是最初的四步只是完全机械地移动啤酒存货和订单卡片。

如果从时间上考虑,无论是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还是上游制造商,起初是缺货,然后是货物积压,之后再是严重的缺货,然后是更为严重的积压。即便这样变化,但作为系统输入变量的消费者需求却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偶尔产生一些微小变化而己。同样,在现实经营环境中,正如我们所看到和体会到的,企业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更加难以从系统、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而且各相关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因此,供应链及分销渠道上所面临的问题与游戏中相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3.1.5信息共享程度

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存在完全信息共享、部分信息共享和信息不共享

三种类型,而不同的信息共享程度对牛鞭效应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信息完全共享,对生产的安排、计划的执行、库存的分配、市场的预测实行统一集中的控制,便于识别加工过的信息,供应商也能了解到最终客户的实际需求,不会产生较大的订货波动,牛鞭效应影响小。部分信息的共享,如果合作领域包括的主要流程与订货流程息息相关,那么会对减少供应商订单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决策时如果无信息共享,其结果是最大化了牛鞭效应,特别是在产品短缺、交货时间长、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需求波动。

3.1.6上游企业供货不稳定

上游企业在实际的供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供货不稳定的情况,比如由于运输、管理流程、生产时间的不稳定造成提前期的波动,以及供货量的不稳定。供货不稳定的直接结果就是供应商不能按时或按订购数量交货。如果存在上游企业供货不稳定的情况,下游企业就会面临市场需求的不稳定。这时下游企业在做订货决策时就要面对市场需求预测的误差和将要收到货物的预测误差。下游企业规避误差的措施就是增加订货量,通过增加库存量来减缓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供应链来说,下游企业增加订货量势必会放大顾客需求,让上游企业误认为顾客需求的增加,这样就会加剧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随着供应链层级的增加这种放大效应会被加剧,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短缺博弈也是造成牛鞭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

供应链上游企业应该采取一些措旌尽可能的规避这种短缺博弈行为的发生。短缺博弈又称订单膨胀,是指当怀疑产品需求大于供应链时。当商品出现短缺时,上游供应商通常只能局部满足下游销售商的订货需求,而下游销售商为了保证对顾客需求的满足,会有意识地夸大市场需求,意图使得需求的虚夸数量与上游节点对订购的数量的削减量抵消。当供不应求的情况得到缓和时,下游企业的订购量便会突然下降,甚至取消订单,对潜在的限量进行博弈。这样会使下游企业产生过度反应,而这种博弈的结果使上游企业无法区分这些增长中有多少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而增加的,有多少是零售商害怕限量而虚增的,因而就不能从下游企业的订单中得到有关产品需求情况的真实信息。理性的决策是供应商可以根据顾客以前的销售记录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顾客为了获得更多的供应而夸大订购量。通过互联网,供应链中所有企业共享关于生产能力、库存水平和交货计划等方面的信息,增加透明度,以此缓解下游企业的恐慌心理,减少博弈行为。制造商也能够了解到更加准确的需求信息,合理有序地安排生产。但是,共享这些信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某些制造商会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帮助顾客做好订购工作、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设计生产能力和安排生产进度以满足产品的需求。此外,制造商给零售商的退货政策也会鼓励博弈行为。缺乏惩罚约束,零售商会不断夸大他们的需求,在供给过剩的时候再退货或取消订单。所以为了防止下游企业的恶意退货,可以对退货行为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事实上,整个销售通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仅包括有形的要素,诸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价格、成本、产品等,而且还存在许多无形的要素,如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情绪、好奇心、盲目的模仿,供应者的心态、性格、决策能力、经营能力、产供销过程中的“滞后效应”、季节性影响、需求量的变化速

率、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各类因素组成的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变的。当某种原因干扰了正常运作时,哪怕这种扰动能量在起始阶段是微弱的,也极有可能引起加乘作用的效应,被迅速放大,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波动,以至混乱和无序。

在“啤酒游戏”中,其实每次市场的需求基本都是平稳的,但由于每个厂商都是根据自己下游的定单情况来判断市场的需求,而下游厂商又往往会夸大市场的需求情况。因为,只要出现短缺时,供应链的下游普遍认为供给不足,从而大家纷纷放大各自的定单,这样经过一层层的放大,需求量变动自供应链上溯,越来越大,于是,需求波动给公司的制造和销售系统施加的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使得存货失控,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质量削弱,误导能力规划(包括仓储、人员等),并且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如此恶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销售通道上信息沟通的障碍。“啤酒游戏”这条通道上的各个环节都是通过订单来沟通信息的,产品从上游厂家送到下游零售商,订单从零售商送上批发商,送上厂家。如果把订单看成信息流的代表,我们就会明白当一个信息通过一个环节向另外一个环节流动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时间会滞后,信息会变形。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传统的分销管理模式下的销售通道中,渠道很容易成为生产厂家和最终客户之间的信息屏障,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企业无法恰如其分地满足客户需求,要么是库存积压,造成资金积压或浪费:要么是严重缺货,丧失市场机会。综上所述,从企业营销的现实意义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啤酒游戏得出两个结论:

一、渠道是关键,渠道的运作必须顺畅快捷

运行通畅的市场通道是成功营销的基础。渠道选择得好,业务发展就顺利,就能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收益,反之,就可能坐失良机,使企业蒙受经济和信誉损失。同时,渠道的选择也将直接影响到营销组合中其他诸要素的决策,产品印象如何,与所选择的零售商店有密切关系,同样的产品在专业商店出售和在地摊上出售,将给人留下截然不同的形象;不同的中问商,不同的实体分配渠道,将直接影响产品成本,从而影响产品的价格水平;生产者在制定其推销计划时,必须考虑中间商的推销能力和成本,等等。

二、决胜在终端,促销要靠终端拉动

促使市场通道的高效运转,各方面利益得以保证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产品畅销(零售点的销售),只有零售点的畅销才能造成通道中的货如轮转,通道才能成为真正的通道。为了扩大销量,就必须促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终端即零售商控制住。做终端要花钱,但不做终端企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为你失去的是一个不会再来的销售机会。许多销售机会如果失去就会永远失去,不会再来。许多企业强调广告的拉动作用,却不重视铺市与终端促销,结果是产品广告在电视上天天与消费者见面,但消费者在终端市场上难觅其产品.

首先是大量缺货,整个系统的订单都不断增加,库存逐渐枯竭,欠货也不断增加随后好不容易达到订货量大批交货,但新的订单数量却开始骤降,到实验结束之前几乎所有参加游戏的人都坐看他们无法降低的庞大库存一筹莫展,但是产生这样的结果,作为输入变量的消费者需求却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偶尔产生一些微小的变化而已,管理界称这种现象为“牛鞭效应”几十年来,虽然参加游戏的人成千上万,但是游戏总是产生类似的结,因此,我们认为游戏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必定超过个人的因素,这些原因必定藏在游戏本身的结构里,是由系统结构决定的为了探究游戏的内在规律

供应链基本流程图

供应链操作基本流程 一、销售管理基本流程 1.1 销售报价基本流程 1.2 手工录入销售订单基本流程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新增],保存,审核。 注:①销售订单的单价应提前维护,自动带出,不可手工修改单价。 ②销售订单上应录入完整的合同相关信息,比如:交货日期、销售方 式等。 1.3 关联销售订单下推生成发货通知单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维护],在销售订单时序薄界面,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发货通知,保存,审核。 1.4 关联发货通知单下推 仓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发货通知]-[发货通知-维护],在销售发货序时簿,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出库,保存,审核(出货后)。 注意:①销售出库单的源单类型是:发货通知单 ②销售出库单应列明:SN号 1.5 关联销售出库单下推生成销售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维护],在销售出库序时簿中,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发票],保存,审核,钩稽。 注意:①销售发票的源单类型是:销售出库 ②往来科目设置:应收帐款 ③发票是:实际开出的发票,不是系统自动带出的。 1.6 销售发票钩稽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维护],在销售发票序时簿中,单击[钩稽],选择本次要钩稽的销

售发票、费用发票和对应的销售出库单,输入[本次钩稽数量],再单击[钩稽]。 1.7 销售退货 仓库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新增],选择红字,保存,审核。 1.8 销售红字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新增],选择红字填制,保存,审核,钩稽 1.9 销售赠品类 ①赠送商品需要核算成本的,应通过“其他出库单”处理; ②不需要核算成本的,可以通过“虚仓出库单”处理。 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仓存管理]-[虚仓管理]-[虚仓出库],填制完成后保存、审核。 二、MRP计划基本操作(暂定) 2.1 手工录入采购申请单 MRP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增加],保存、审核。 采购申请单由计划部门依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情况等,向采购部门提请购货申请。 注意:①采购申请单由芳制单,玉超审核。 ②采购申请单业务类型选择为外购入库;委外加工的采购申请单业 务类型选择为订单委外。 三、采购管理操作基本流程: 3.1关联采购申请单下推生成采购订单 采购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修改]。 在采购申请单序时簿中,查询到手工生成的所有采购申请单。选中需要下推的单据,点[下推]-[生成采购订单],保存,审核。 注意:①采购订单由采购员制单,总审核。 ②采购申请单只有已审核的才可以下推生成采购订单。

青岛啤酒之供应链分析

青岛啤酒之供应链分析 一、青岛啤酒的企业背景 1、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502.5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目前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6家啤酒生产基地。2011年青啤公司共完成啤酒销量715万千升,同比增长12.6%;实现营业收入231.58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净利润17.38 亿元,同比增长14.3%。是中国啤酒行业品牌溢价能力、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 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2-4.8%。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青岛啤酒的经营理念是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青岛啤酒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 二、青岛啤酒供应链分析(竞争环境、企业现状、供应链环节) 1、竞争环境 (1)青岛啤酒的宏观环境 随着这几年我国啤酒行业的整合进程的加快,西南市场是我国啤酒巨头竞争的战略要地之一。西南市场中,四川和重庆市场是最重要的两个市场。 为了

T6供应链操作手册

T6供应链操作流程 采购业务流程: 请购-------订货-------到货------质检-------发票------采购结算 1. 请购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请购—请购单—点增加—输入存货编 码,数量等点保存—审核 2. 采购订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订货—采购订单—点增加---输入供 货单,存货编码,数量等---保存---审核。(本单据也可以根据请购单生成。 点增加之后点生单,选择请购单---点过滤选中点确定) 3. 到货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到货—到货单—点增加---输入供应 商,部门,存货编码等---点保存。(本单也可以根据采购订单参照生成。点增加之后点生单,选择采购订单,点过滤选中点确定) 4. 采购检验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质检—采购检验单—增加—生单 —点过滤选中确定—输入合格数据等---保存。(本单据只有在存货档案里面设置啦质检后,才能过滤出来,否则是过滤不出来的) 5. 采购发票: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发票---点增加---输入供货单位,等 点保存,如有现付点上面的现付输入现付金额。(本单可以根据入库单,订单生成。点增加之后点生成,选择要参照的单据,过滤选中确定) 6. 采购结算: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采购结算(有自动结算,手工结算

可根据需要选择) 自动结算:点自动结算---输入日期,供应商点确定 手工结算:点手工结算---选单—过滤---刷入,刷票---确定---分摊---结算 销售业务流程: 销售订货-------发货-------开票 1.销售订货:供应链---销售管理----业务----销售订货----销售订单----点增加----输入客户,存货等信息点保存----审核 2.发货单:供应链---销售管理----业务----发货单---点增加(会自动出现过滤窗口,可以直接点显示,选中点确定)----保存----审核 3.开票:供应链---销售管理----业务----销售普通(专用)发票----点增加(会自动出现过滤窗口,点显示,选中点确认)----保存----如果是现结可以点现结----复核 库存管理: 入库-----出库-----调拨-----盘点 1.采购入库单:供应链---库存管理----日常业务---入库----采购入库单---点生单(选择采购订单或采购到货单)----过滤----选中单据----点显示表体----输入仓库----确定----是-----审核 2.销售出库单:供应链---库存管理----日常业务---出库----销售出库单----(本单据一般会自动生成,进接点审核就可以)如果不是自动生成的,点生单---选择单据点显示表体点确定----审核

供应链作业啤酒游戏分析

啤酒游戏分析 初始情况:每个企业的期初库存为12箱,到货周期2周,在途库存为两周,每周4箱。 供应链2的订货状况: 整个供应链2的成本:205.5 从此表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供应链2的订单量和库存,缺货情况。总体,

整个供应链(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制造商)的订单量接近消费者的订单需求。平均每周每个商业的订单量是8-9箱,库存4-5箱。 首先,对于零售商来说,没有存在缺货情况但是库存量是整个供应链2最高的(131箱)。他们没有预测好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让零售商的成本最高,达到65.5。但是对比了一下,可以看出零售商的订单量变动不大(第12周-14周都是11箱,第15周-18周都是9箱),最稳定的,订单量经常是9-11箱(最低的订单量是第2周只有5箱,最多的时候是12箱)。 批发商,总体来看,有了订单量最接近消费者说明,他们对消费者的订单量和市场的需求了解。但是在第12周和第13周发生了缺货问题(总缺货量:7箱)。发生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第10周的时候批发商对市场判断不正确,有了错误的策略使得他们只订了2箱导致了缺货情况。批发商的库存也控制的比较好,只有第10周库存是10箱—最多的。这也是一个原因导致了批发商在这周只订了2箱啤酒。 分销商的情况是,没有发生缺货问题但是库存量高。库存量最高的时候是在第11周有22箱啤酒。发生了这个问题主要是受了批发商的影响(第10周批发商只订了2箱)而从第1周到第9周分销商的订货量是比整个供应链的平均订货量多了一点,比较稳定在10-12箱。 最后,制造商虽然也存在缺货问题(在第18,19周,总缺货量:9)但是库存掌握的特别好(总库存量:60—供应链2最少)。制造商的库存经常是0箱(第2-5周,第13-14周,第18-19周)。从第1周到第8周,订单量也很稳定,没有很大的变动,常常是12箱,只有第1,6,8周是10箱。从第10周到底20周订单量不稳定,变动的特别大。除此以外,缺货是因为分销商在第17到19周突然提高了订单量(跟第14到16周对比)而且制造商的库存量不多所以发生了缺货情况。制造商的总成本也是整个供应链最低的(39)。

沃尔玛供应链流程图

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8O年代开始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成熟。供应链管理已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已从企业内部信息化扩展到企业分销网络、战略合作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大家关注的重心不再是产业链上利益分配的比例,而是如何扩大可供分配的利益,是以协同商务、相互信任和双赢机制作为企业共同的运作模式。所谓供应链管理,是通过运用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模式,建立起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构建成一个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协同化环境的供应链战略联盟。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集中在以生产和销售同步为目的的自动订货系统、依托精确的数据决策进行的自动补货系统,以及最佳物流支撑的零库存目标管理。在这方面,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堪称典范。 宝洁-沃尔玛模式的形成 如果问,是哪个公司使得“供应链”这个词家喻户晓,那就是沃尔玛和宝洁。20世纪80年代,在这两家公司开始合作之前,美国零售商和制造商分享的信息很少,双方总是围绕着商品价格和货架位置争夺控制权,情形就像今日中国之零供关系。而随着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的确立,美国零售商和供应商的目光开始转向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不再仅仅盯住渠道控制权。 宝洁,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企业;沃尔玛,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它们之间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宝洁与沃尔玛经历过长时间的“冷战”。宝洁总是企图控制沃尔玛对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条件,而沃尔玛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威胁要终止宝洁产品的销售,或把最差的货架留给它。 当然,双方很快认识到深度合作的好处。1987年,为了寻求更好的手段以保证沃尔玛分店里“帮宝适”婴儿纸尿裤的销售,宝洁负责客户服务的副总裁Ralph Drayer和沃尔玛的老板Sam Walton终于坐到了一起。那一时刻,被业界认为是协同商业流程革命的开始。 “宝洁-沃尔玛模式”的形成其实并不复杂。最开始时,宝洁开发并给沃尔玛安装了一套“持续补货系统”,具体形式是:双方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和卫星通讯实现联网,借助于信息系统,宝洁公司能迅速知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纸尿裤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这样不仅能使宝洁公司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同时也能对沃尔玛的库存进行单品管理,做到连续补货,防止滞销商品库存过多,或畅销商品断货。 而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者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代为实施,这样沃尔玛不仅不用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而且由于双方不用就每笔交易的条件(如配送、价格问题)等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定货、进货、保管、分拣到补货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 具体作业流程是:沃尔玛的各个店铺都制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于这个水平,设在沃尔玛的计算机就会通过通讯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纸尿裤工厂定货。宝洁公司在接到定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到各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与整个

关于供应链——啤酒游戏心得

啤酒游戏心得 阿帆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自主探究,有团队学习,还有团队竞争。通过做啤酒游戏,我们学习体验到了企业供应链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亲身体验产品从制造商到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环节,体验到由于各种原因将造成的成本扩大,学习理解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造成长鞭效应的各种因素、如何有效的改善长鞭效应等,了解了一些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管理,对时间滞延、信息不足对供应链的影响有所感受,深刻感受到在一个复杂系统中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我们组各商家的成本不一,零售商的成本比较低。各角色的人都很负责,都是仔细思考和评估以后才做出决策,可是整组的成绩并不理想。其他环节出现了大范围的缺货或者库存。 游戏是比赛,于是各商家从一开始便展开竞争。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大家没有注意到主持人所强调的,最后结果是每个小组的成绩的比较,而不是小组内各角色的比较;二是,大家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思维在这个时候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多数人习惯于原子式思维,专注于个别事件,只顾自身利益,而不会从全局着眼。殊不知,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需要整体的利益来带动。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各商家忽略了沟通,忽略了互利,导致信息不对称。点滴积累之下,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损失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事实上,竞争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两者之间的孤立竞争,更为全面的竞争理应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即他们所处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竞争的核心意义在于,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与同步,才能整体上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各个厂商如果仅仅为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不重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价值,则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利益受损。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供应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人都投入到自己的角色里,热烈讨论,细细谋划,都在尽量把握分析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做出认为最优的决策。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理性,尽力做好行动与判断决策。不幸的,每个小组的最佳决策,不见得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最佳决策。参与系统的各个份子,常常只见树而不见林。鲜少有人抽身出来,从整个供应链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管是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自己所能接触的信息,做出最符合本身预期的善意、果决、最佳决策。然而,大家几乎都没想到很重要的——信息共享。真正理性的做法,应该是供应链上的各商家应形成战略联盟,上下游厂商之间通过高度的信息沟通,共享市场信息,通力协作,共同确保物流供应的同步,降低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浪费。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保证价值的最大化。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共享,将会大大提高整个供应链厂商之间的协作程度,共同降低库存和滞发成本。 游戏开始没多久小组产生库存不足,各环节慢慢出现缺货的现象,为了满足需求,各商家又扩大订货。为了要让库存减少却又不能让库存不足,我们会实时反应下游的动作并做估计,来期望达到供需平衡。但是因为供货的速度与实际状况,有时间上的差距。随着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最上层的制造商最大的库存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的市场需求数量。在实验中啤酒市场的消费需求量变动很小,但我们整个供应链中库存和延期交货的水平却波动很大。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最后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有趣的是,最后各商家会互相怪罪。 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被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结构中。当供应链中各节点企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啤酒游戏

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入门2014年春季学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第二次、第三次啤酒游戏 张新70 陶君宇 54 列娜?沙哈79 任镜泽81 周毅博 28 2014/4/8

第二次啤酒游戏 一.实验要求:不能相互沟通,订单下限是8,顾客订单0—15随机得出。 二.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结合第一次实验,增加订单下限以更为贴近实际。在不能沟通的前提不变下,观察牛鞭效应在一定限定条件下的发生。 三.实验分析: (一)数据分析: 【第一部分】:本组各部分单独分析 A. 零售商: 1. 三组一开始大致相同,先是一开始库存不足,至缺货20多,订单也增至二十。 2. 随后收到订单持续低于10,使得库存有开始积压。 3. 收到的订单开始不断波动,从二十周起,第一组开始出现较大不同,其库存持续下降。 4. 第一组订单开始不断增大,远大于其余两组,最终三十周期,缺货有所好转。 5. 不同之处大致始于第二十周。首先是第一组库存下降,接着四五周以后开始突然加大订单,最高将近30,之后库存状况有所改善 B. 批发商: 收到订单数波动很大,故订单数目波动也很大,基本随着订单数而变化,也会出现8080的情况。 C. 分销商: 由于本次试验的收到订单量在0-15随机,而发出订单量不得小于八,于是总体而言我们组的分销商发出订单量多为8和零,并一直处于波动,又由于接受订单的期望为8,故在某段集中的时间中订单大于八,但从未超过14。正是因为大家都能比较好的控制下订单量,于是总成本较第一次试验有所下降。 下面是库存分析,这次试验我们大约经历了两个半波动周期,从有库存到缺货再到有库存再到缺货。缺货最大量量是第7周的29,库存最大量是第18-23周的连续20,尽管缺货绝对值大,但持续时间短,而库存尽管时间长但缺货量小且成本低,所以影响不大。第二组由于在前7周中连续下大订单,导致出现大库存(后一段时间库存未变)。第一组的订单波动小,也表现好。 D. 生产商 首先在实验前提下,0-15随机数,即期望值是,而实验初值状态12 4 4即3天有20个啤酒,所以在并不知道其他人信息的情况下,以平均为基础,在加之所公开的消费者需求进行微调。 其次,实验正式结果,前15天收到的订单几乎稳定在8-10,所以波动不大,而16-27有一半的时间是0订单,对生产商的库存有一点影响,最后28到36阶段又是有稳定的订单,生产任务稍微有点跟不上突然的增加。 【第二部分】:三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分析: 图表1. 第一组发出订单 消费者订单变化的幅度最小。订单数量的波动,呈现出由上游到下游不断增大的趋势。可以看到,零售商订单波动最大。其原因是由于上游订单稳定且略微缺货,传递到零售商时,缺货量变大。零售商不得不增加订单来给上游刺激,要求增加供应弥补缺口。

供应链基本流程

供应链基本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供应链操作基本流程 一、销售管理基本流程 1.1 销售报价基本流程 1.2 手工录入销售订单基本流程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新增],保存,审核。 注:①销售订单的单价应提前维护,自动带出,不可手工修改单价。 ②销售订单上应录入完整的合同相关信息,比如:交货日期、销售方式 等。 1.3 关联销售订单下推生成发货通知单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维护],在销售订单时序薄界面,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发货通知,保存,审核。 1.4 关联发货通知单下推 仓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发货通知]-[发货通知-维护],在销售发货序时簿,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出库,保存,审核(出货后)。 注意:①销售出库单的源单类型是:发货通知单 ②销售出库单应列明:SN号 1.5 关联销售出库单下推生成销售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维护],在销售出库序时簿中,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发票],保存,审核,钩稽。 注意:①销售发票的源单类型是:销售出库 ②往来科目设置:应收帐款 ③发票号码是:实际开出的发票号码,不是系统自动带出的。 1.6 销售发票钩稽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维护],在销售发票序时簿中,单击[钩稽],选择本次要钩稽的销

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一、推式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1、步骤一(制造商) (1)登录“制造商管理系统”模块 (2)生产管理>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录入:生成生产订单(3)生产管理>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处理:审核生产订单 2、步骤二(制造商) (1)生产管理>MRP操作>MRP运算 (2)生产管理>MRP操作>MRP查询 (3)生产管理>MRP操作>生产建议:生成生产加工单 (4)生产管理>MRP操作>领料建议:生成领料单 (5)生产管理>MRP操作>采购建议:生成采购单 3、步骤三(制造商) (1)采购管理>采购计划单:生成采购单 (2)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录入:生成采购订单 (3)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处理:审核采购订单 4、步骤四(供应商) (1)登录“供应商管理系统”模块 (2)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录入:出现制造商的采购订单 (3)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处理:审核销售订单 5、步骤五(供应商) (1)销售管理>发货单录入:生成发货单 (2)销售管理>发货单处理:审核发货单 6、步骤六(供应商) (1)仓储管理>订单管理 (2)仓储管理>出入库操作 7、步骤七(物流公司) (1)登录“物流公司系统”模块 (2)配送管理>订单管理:生成作业计划

(3)配送管理>配送调度:生成调度单 (4)配送管理>配送单查询:查询在途运单 8、步骤八(制造商、物流公司) (1)登录“制造商管理系统”模块 (2)采购管理>收货单录入 (3)采购管理>收货单处理 (4)登录“物流公司系统”模块 (5)配送管理>客户签收 9、步骤九(制造商) (1)仓储管理>订单管理:生成入库单 (2)仓储管理>出入库操作:确认入库 10、步骤十(制造商) (1)生产管理>MRP操作>领料建议:生成领料单 (2)仓储管理>订单管理:生成出库单 (3)仓储管理>出入库操作:确认出库 11、步骤十一(制造商) (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作业录入:生成加工单(2)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作业处理:半成品生产,完工12、步骤十二(制造商) 完成产成品生产,步骤同上。 13、步骤十三(零售商) (1)登录“零售商管理系统”模块 (2)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录入:生成采购订单 (3)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处理:审核采购订单 14、步骤十四(制造商) (1)登录“制造商管理系统”模块 (2)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录入 (3)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处理 15、步骤十五(制造商) (1)销售管理>发货单录入

金蝶K3供应链操作流程[1]

1、采购订单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订单--→采购订单(新增)(黄色抬头部分为必填项,填完整采购项目,包括供应商、物料名称、数量、金额等)--→采购订单下方选择相应的主管、部门、业务员--→保存--→审核 2、外购入库单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订单--→采购订单(维护)--→确定--→找到对应的采购订单--→按住ctrl键选择该采购订单的全部物料--→下推--→生成外购入库--→生成--→校正确认实际入库数量、金额--→填写批号(批号为1)、收料仓库(材料库)--→外购入库单下方保管、负责人、部门、验收、业务员填写完整--→保存--→审核 3、采购发票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外购入库--→外购入库单(维护)--→确定--→找到对应的外购入库单--→按住ctrl键选择该外购入库单的全部物料--→下推--→生成购货发票(专用)或购货发票(普通)--→生成--→对应发票内容,确认系统采购发票是否与纸质发票内容明细一致--→保存--→审核 4、费用发票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费用发票--→费用发票(新增)--→填写供应商、需要钩稽的采购发票单号、费用代码、金

额、税率等--→保存--→审核 5、采购发票、费用发票钩稽操作 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发票--→采购发票(维护)--→确定--→找到需要钩稽的发票--→钩稽--→确定需要购机的数量,将不需要钩稽的发票数量清零--→钩稽--→全部退出(勾稽关系是会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某个会计报表和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本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对应,这说明会计报表编制出现问题。) (这个勾稽的意思就是将外购入库单与发票设置成关联单据,相互锁死,联查单据相互都可以照应, 比如公司进货批次不同,开来的发票不同,勾稽后,就可以将发票对应的入库单相互锁定,而不是与其他的单据锁定!)其实就是发票和出入库单据的勾兑,以确认成本。 比如,采购入库单如何没有和发票勾稽,就只能做暂估入库。 勾稽后才能确认真正的成本。 6、存货模块入库核算 供应链--→入库核算--→外购入库核算--→确定--→选中需要核算的购货发票--→核算--→费用分配模式--→按数量分配--→分配--→核算 7、生成采购入库凭证操作步骤(有疑问,待确认) 供应链--→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采购发票(发票直接生成)--→重设--→确定--→在实际价凭证模板中选中对应的发票,点击下拉菜单,找到外购入库--→生成凭证8、领料出库操作

供应链基本流程图

供应链操作基本流程 销售管理基本流程 1.1 销售报价基本流程 1.2 手工录入销售订单基本流程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新增],保存,审核。 注:① 销售订单的单价应提前维护,自动带出,不可手工修改单价。 ②销售订单上应录入完整的合同相关信息,比如:交货日期、销售方式 等。 1.3 关联销售订单下推生成发货通知单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维护],在销售订单时序薄界面,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发货通知,保存,审核。 1.4 关联发货通知单下推 仓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发货通知]-[发货通知-维护],在销售发货序时簿,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出库,保存,审核(出货后)。 注意:① 销售出库单的源单类型是:发货通知单 1.5 关联销售出库单下推生成销售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维护],在销售出库序时簿中,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发票],保存,审核,钩稽。 注意:① 销售发票的源单类型是:销售出库 ② 往来科目设置:应收帐款 ③发票是:实际开出的发票,不是系统自动带出的。 1.6 销售发票钩稽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维护],在销售发票序时簿中,单击[钩稽],选择本次要钩稽的

销 售发票、费用发票和对应的销售出库单,输入[本次钩稽数量],再单击[钩稽]。 1.7 销售退货 仓库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新增],选择红字,保存,审核。 1.8 销售红字发票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 -[销售发票]- [销货发票-新增],选择红字填制,保存,审核,钩稽 1.9 销售赠品类 ① 赠送商品需要核算成本的,应通过“其他出库单”处理; ② 不需要核算成本的,可以通过“虚仓出库单”处理。用户进入系统主界 面,点击[供应链]-[仓存管理]-[虚仓管理]-[虚仓出库],填制完成后保存、审核。 二、MRP 计划基本操作(暂定) 2.1 手工录入采购申请单MRP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采购 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增加],保存、审核。 采购申请单由计划部门依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情况等,向采购部门提请购货申请。 注意:① 采购申请单由芳制单,玉超审核。 ② 采购申请单业务类型选择为外购入库;委外加工的采购申请单业务类 型选择为订单委外。 三、采购管理操作基本流程: 3.1 关联采购申请单下推生成采购订单采购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 链]-[采购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修改]。 在采购申请单序时簿中,查询到手工生成的所有采购申请单。选中需要下推 的单据,点[下推]-[生成采购订单],保存,审核。 注意:① 采购订单由采购员制单,总审核。

啤酒公司供应链分析报告样本

啤酒公司供应链分析报告 以下是对青岛啤酒和百威集团供应链进行分析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简单而言,就是商品从供应原点到需求原点的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一、青岛啤酒供应链概况 一般而言,对于一条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的点做为整个供应链的总控,对于本图指的就是平台运营商/批发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品牌的所有者,由其总体负责信息的传递、业务的处理。二、青岛啤酒市场:国际化 1903年8月,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5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而且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 三、青岛啤酒的产品分类与构建的供应链类型: 青岛啤酒属于创新型产品。 这种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寿命周期也较短,但边际利润高。 构建的供应链类型为“反应型”供应链。 因为创新型产品需要有高度灵活的供应链,来对多变的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改善供应链的市场反应能力。而“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的市场中介功能,即将产品分配到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四、青岛啤酒公司的行业及企业特点造成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产生长鞭效应 ?供应链存在的不确定性 来源为:需求的不确定性、制造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 ?对于需求预测的主观性 主要为预测的偏差

供应链啤酒游戏标准答案

供应链啤酒游戏答案

————————————————————————————————作者:————————————————————————————————日期:

物流与供应链——啤酒游戏分析报告 一:数据分析 表1-1 零售商情况总表 周次T 啤酒市场需求 量A 销 量 B 期初库存 量 D 批发商送 货量 E 期末库存 量 H 本期订货量(向批发 商)J 0 12 1 4 4 1 2 4 12 4 2 8 8 12 4 8 8 3 8 8 12 4 4 12 4 8 8 8 5 1 16 5 8 8 4 7 0 16 6 8 6 1 6 0 16 7 8 5 0 5 0 16 8 8 5 0 5 0 24 表1—2:批发商情况总表 周次T 零售商订货量 A 发货 量 B 期初库存 量 E 制造商送货 量 F 期末库存 量 I 本期订货量 K 1 4 4 8 4 1 2 4 2 8 4 12 4 12 4 3 12 4 12 4 12 8 4 16 5 12 4 11 12 5 1 6 7 11 3 1 16 6 16 6 1 5 0 20 7 16 5 0 5 0 20 8 24 5 0 6 1 30

9 20 9 1 8 0 40 10 26 12 0 12 0 40 11 28 16 0 20 4 60 12 28 24 4 24 4 60 13 28 20 4 30 14 60 14 26 26 14 40 28 60 15 0 28 28 50 50 60 16 0 28 50 55 77 60 17 0 28 77 60 109 60 18 19 表1—3:制造商情况总表 周次T 批发商订货量A 本期发货量 B 期初库存量 E 制造产出量 F 期末库存量 G 1 4 4 1 2 4 12 2 4 4 12 4 12 3 8 4 12 4 12 4 12 4 12 4 12 5 1 6 3 12 4 13 6 20 5 13 4 12 7 20 5 12 4 12 8 30 6 12 4 10 9 40 8 10 6 8 10 40 12 8 10 6 11 60 20 6 20 6 12 60 24 6 40 22 13 60 30 22 50 42 14 60 40 42 60 62 15 60 55 62 80 87 16 60 60 87 80 107 17 19 60 107 80 127 18 0 19 0 20 0

企业供应链详细管理流程图

对沃尔玛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公司简介 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NYSE:WMT)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沃尔玛公司有8500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沃尔玛在美国50个州和波多黎各运营。 沃尔玛主要有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商店、沃尔玛社区店等四种 组织结构图描述 (1)沃尔玛总部组织结构图

沃尔玛公司总部实行组织扁平化 传统的零售企业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下级层级分明,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中间为一个庞大的管理层。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组织结构,适合企业的发展。但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特别是在零售业,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己明显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和管理成为可能。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不断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 在沃尔玛的组织结构里,上层的CEO下面设立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含折扣店)、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和物流业务,下面就是庞大的分店;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通过事业部总裁、区域总裁、区域经理、店铺经理四个层次,直接对店铺的选址、开办、进货、库存、销售、财务、促销、培训、广告、公关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沃尔玛公司总部实行管理分权化 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也是由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及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所推动的。分权化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和决策权与下级共享。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下级并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店铺销售的所有商品,除了部分生鲜食品考虑到保鲜的要求,由店铺在附近自行采购外,全部要由事业部的采购部门统一采购,物流部门统一配送。这种连锁经营的模式,使得沃尔玛公司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供应链啤酒游戏

供应链啤酒游戏论文 选做题目:啤酒游戏 论文: 牛鞭效应就是指供应链中下游消费者的需求轻微变动导致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剧烈波动的效果,这就是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The Bullwhip Effect)或者说是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在向上游企业传递时发生的放大现象。 Sterman在库存管理场景实验中,用“啤酒游戏”(Beer Distribution Game)证实了牛鞭效应,认为供应链中的成员是非理性的,并主张通过加强个人教育来弱化牛鞭效应。这个实践以四人为一组,分别代表供应链中的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实验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代表消费者发出订货,每个经营者将根据本期从各自下游经营者收到的订单发出货物,并以此为依据参考销售的历史记录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化,结合本期期末库存量向上游的供应商发出订单。任意两个经营者之间的订单传递需要两个经营周期,货物的运送也需要两个经营周期,换句话讲,每个经营者从发出订单到得该订单的订货需要四个经营周期。这样,在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首先消费者需求出现微小调整,随后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订单、库存量相继出现波动,并且,沿供应链回溯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牛鞭效应”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这个游戏在《第五项修炼》与《供应链系统设计》这两本书中均有极为详细的解释。结论该故事讲的是啤酒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原本三者之闻的销售、批发和制造基本维持了一种“平衡状态”。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言,距离终端越远,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度越弱,由此引起的库存波动也越大。与实际需求量的偏差也越大.信息不畅通,供应链各环节相互分割,仅从自身利益着眼,要么,订单奇大;要么。订单骤减,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非良性运转中,严重者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陷于瘫痪状态. “牛鞭效应”还与企业所处的物流环境有极大关联。订货交易成本的存在,运输中规模经济的影响,乃至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的落后,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匮乏,都会直接导致经营者延长订货周期,加大订批量。同时,鉴于缺货成本通常高于库存持有成本——尤其是当我们将缺货的隐性成本考虑在内时,理智的经营者必然将选择一定的安全库存量来应付两次采购之间市场可能发生的波动,订货周期越长,需求不确定性也将越大,为此而设计的安全库存量也将越大。此外,一般来讲,订货周期时间由四部分组成:订单传送、订单处理、备货和货物装运。由于这四部分时间中的任何一部分变化都影响到订货周期的确定性,订货周期的不确定也作为安全库决策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Lee!习等人通过四个模型得出了导致牛鞭效应的四个原因:供应链内部各环节(企业)对需求信号的处理过程;因预计供应量不足而出现限量配给引起的短缺博弈;购买者的批量订货方式:供应者的价格波动。他认为系统参与人是理性的,并且是最优化决策的,而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相互影响的产物,为控制牛鞭效应,企业可以对供应链内部组织间的基础结构及相关过程加以改进。 牛鞭效应概述:在一个系统的某一端若发生了小幅变动,透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很有可能会对另一端发生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蝴蝶效应”。t29]而在一个产业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也就是在顾客端的需求有微小的变异时,对分销商会有较大的需求变异产生,而在制造商方面,则面l临更大的需求变异。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 1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供 应 链 管 理 > 实 验 报 告 2

”啤酒游戏”仿真实验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课时:2学时 [实验目的]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经过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这种贴近现实环境的库存决策模拟实验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决策思维,更好地理解减缓”牛鞭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 [实验手段] 本实验采用MIT开发的专用”啤酒游戏”仿真软件BeerGame1.10作为本实验的工具。该软件是一种模拟供应链的策略遊戏,游戏将使学生更深体会生产,预测,物流,库存在信息的运送延误的情况下会出现何种联动与影响。 [实验假设] 假设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整个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1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1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3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假设供应链各环节每周(期)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0.5元,各环节缺货1周(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1.0元。学生可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工厂、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还能够由计算机自 动进行库存决策。 [实验目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在信息共享和不共享,订货周期延长,确定性需求和随机性需求等多种环境下进行订货决策,最终是要实现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 [实验过程] 一:普通模式 1.角色:生产商 2

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案例

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案例 在一系列的整合后,青啤的每年过千万元亏损的车队转变成一个高效诚信的运输企业。而且就运送成本来说,由0.4元/公里降到了0.29元/公里,每个月下降了100万元。 6月的青岛,天气异常闷热。此时,青岛啤酒销售分公司的吕大海手忙脚乱地接着电话,应付着销售终端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坏消息。 “车坏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货拉错地点了?要隔一天才能送到?”“没有空闲的车辆来运货了?”……当时身为物流经理的吕大海每天都把精力花在处理运输的麻烦事上,对于终端的销售支持简直就是有心无力。 都说到了炎炎夏季,正是啤酒巨头较劲的开始。而那时的青啤,却因为自己内部混乱的物流网络先输一着。 “有时候仓库里明明没有货物了,还要签条子发货。而到了旺季,管理人员更是不知道仓库里还有没有货……” ——混乱的运输,高库存量的“保鲜”之痛 “当时我们在运输的环节上,简直可以用‘失控’来形容。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送货需要走多长时间我们弄不清楚,司机超期回来我们也管不了。最要命的是,本应送到甲地的货物被送到了乙地,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天……” 随着啤酒市场的逐渐扩大,在青啤想发力的时候,混乱的物流网络成了瓶颈。 吕大海举了例子说,由于运输的灰色收入比较多,司机出去好几天拉别的客户青啤也不知道。经常是司机一句“车坏了”,然后过了几天,运货的车辆才迟迟归来。在旺季时间前方需要大量供货的时候,不能及时调配车辆可谓是青啤心头之痛。 而运输的混乱,使啤酒的新鲜度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可以说,新鲜是啤酒品牌的竞争利器,注重口感的消费者如果碰上了过期酒,品牌忠诚度绝对会大打折扣。而在青啤原产地青岛,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监控,外地卖不掉的啤酒竟流回了青岛,结果不新鲜的酒充斥市场,使青啤的美誉度急剧下跌,销量自然上不去。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杨谦说,整个物流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与快速消费品销售的顺利进行密切相关。青啤在运输上的混乱,肯定会带来蹿货、损耗过多等一系列问题。 而事实验证了杨谦的说法,青啤不仅内耗严重,对市场终端的管控也力不从心。这样的结果是对销售计划的预估极其不准确,使安全库存数据的可信度几乎为零。 “当时对仓储的管理都是人为管理,没有信息化。有时候仓库里明明没有货物了,还要签条子发货。而到了旺季,管理人员更是不知道仓库里还有没有货……”一位曾经参与过仓储管理的员工说。 那位员工这样描述当时的仓库:陈旧、设备设施非常落后。不仅总部有仓库,各个分公司也有仓库。高居不下的库存成本占压了相当大的流动资金。有时局部仓库爆满,局部仓库空闲的问题,同时没有办法完全实现先进先出,这样使一部分啤酒储存期过长,新鲜度下降甚至变质的情况自然会出现。 就这样,青啤人坐不住了。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青啤制订的“新鲜度战略”根本实施不下去。而此时,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被引入到青啤,这个百年企业的变革也随之开始。 “我们辞退了青啤的两个物流操作方面的经理,招商物流那边也换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