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第28卷第1期 武 汉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V o l .28 N o.12006年01月 J. W uhan Inst . Chem. T ech. Jan. 2006

文章编号:10044736(2006)01000104

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黄齐茂1,闻雪静1,谢小英1,胡 磊1,潘志权1,徐汉生2

(1.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合成了新型Β取代卟啉光敏剂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 )(Cu ( )P )和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 )(Zn ( )P ),并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 )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 562)具有很好的光敏毒

性,Zn ( )P 的浓度为320nmo l L 时,就能抑制90%以上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生长.关键词:光敏剂;金属卟啉;合成;抗肿瘤活性中图分类号:O 621.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05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 .20471045)

作者简介:黄齐茂(1974),男,湖北汉川人,讲师.研究方向:药物中间体、大环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0 引 言

光动力治疗(Pho todynam ic T herapy ,PD T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创伤康复快等优点[1].目前该疗法已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2],它利用特定光敏剂对肿瘤或非正常组织的选择性光损伤而达到治疗目的[3].因此,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对特定肿瘤细胞的光敏毒性是PD T 研究的关键.白血病(血癌)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血病肿瘤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肿瘤性增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合成了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 )(Zn ( )P )、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 )(Cu ( )P )两种新型Β取代多羟基金属卟啉,并对其在光照或不光照,以及不同光敏剂浓度的条件下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 562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化合物Zn ( )P 对该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光敏毒性.这说明新型Β取代多羟

基金属卟啉的光敏毒性主要是由于光照下产生的单线态氧.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Zn ( )P 在抗肿瘤光敏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高压汞灯,西安教学仪器厂,450~800nm ,50W ;PH S 3C 型精密pH 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美国Fo r m a Scien tific ;YJ

875型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

厂;I M T 2型倒置生物显微镜,日本O lym pu s .

肿瘤细胞株: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系

K 562肿瘤细胞在37℃、

5%CO 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 PM I 1640培养液中,由武汉大学医学院提供;R PM I 1640培养基,美国Gibco ;胰岛素、胰酶,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胎牛血清,浙江省金华市清湖犊牛应用研究站.1.2 合成

Β氢醌多羟基卟啉Cu ( )P 和Zn ( )P 的合成路线如下

:

1.2.1 2硝基5,10,15,20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1a-1b)的制备 按参考文献[4]制备化合物1a和1b.

1.2.2 2硝基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2a-2b)的合成 由化合物1a(1.0g,1.19 mm o l)按参考文献[5]脱甲基,再用硅胶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作淋洗剂,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收集主要色带(第二带),用丙酮、环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得0.7g紫色晶体2a,产率75%.UV vis (CH3OH)Κm ax:420,581,652nm.I R(KB r)Μ: 3394(OH),3054(A r C-H),1594,1444(A r), 1510,1342(NO2),1237,1169,1043(C-O), 1006(N-Cu)c m-1.M S(FAB)m z:785(M+).

A nal.calcd fo r C44H27N5O6Cu:C67.30,H3.47, N8.92;Found:C66.82,H3.35,N8.59.

2b的合成方法与2a类似,紫色晶体,产率及结构表征数据如下:

2b产率69%.UV vis(CH3OH)Κm ax:422, 518,554nm.1H NM R(300M H z,CD3COCD3)?: 9.3(5,10,15,20m eso A r-OH,4H),9.0~8.9(Β吡咯-H,7H),7.4~7.3(5,10,15,20 m eso A r-H,16H).I R(KB r)Μ:3396(OH), 1605,1430(A r),1513,1382(NO2),1262, 1167,1045(C-O),1002(N-Zn)c m-1.M S (FAB)m z:787(M+).A nal.calcd fo r C44H27N5O6Zn:C67.14,H3.46,N8.90;Found: C67.49,H3.75,N9.21.

1.2.3 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3a-3b)的合成 将100m g(0.13mm o l) 2a与10g对苯二酚混合均匀,加入到氩气保护的100mL锥形瓶中,瓶口用空心塞轻轻塞住,迅速置于240℃的油浴中,电磁搅拌约2h后,将空心塞换为冷凝管,趁热加入30mL热水,抽滤,用热水洗至滤液无色.余下的固体用乙酸乙酯溶解,无水氯化钙干燥,浓缩,用硅胶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作淋洗剂,柱层析分离,收集主带(第三带),浓缩蒸干,真空干燥得100m g(0.12mm o l)紫色晶体3a,产率93%.UV vis(CH3OH)Κm ax:417,517, 541nm.I R(KB r)Μ:3401(OH),1506,1441 (A r),1210,1173,(C-O),1003(N-N i)c m-1. M S(FAB)m z:848(M+).A nal.calcd fo r C50H32N4O6Cu:C70.79,H3.80,N6.60;Found: C70.32,H4.01,N6.97.

3b的合成方法与3a类似,紫色晶体,产率及选择结构表征数据如下:

3b产率86%.UV vis(CH3OH)Κm ax:426,548,589nm.1H NM R(300M H z,CD3COCD3)?: 8.9(10,15m eso A r-OH,2H),8.5(Β吡咯-H,6H),8.1~8.0(10,15m eso A r-H, 8H),7.9(5,20m eso A r-H,8H,3吡咯-H, 1H),7.3(26’-H,1H),7.2(23’-H,24’-H,2H),3.6~3.5(22’-OH,25’-OH,5,20 m eso A r-OH,4H);I R(KB r)Μ:3400(OH), 1608,1461(A r),1231,1171(C-O),1003 (N-Zn).M S(FAB)m z:850(M+).A nal. calcd fo r C50H32N4O6Zn:C70.63,H3.79,N6. 59;Found:C71.14,H3.42,N6.87.

1.3 光敏剂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的抑

制作用

测试方法见参考文献[6].卟啉化合物分别配制成0.64×10-6m o l L、0.32×10-6m o l L、0.16×10-6m o l L、0.08×10-6m o l L的甲醇溶液,灭菌后待用.空白(新鲜培养液+甲醇溶剂)对照同时进行.

1.3.1 肿瘤细胞的分离和传代培养 将肿瘤细胞加入50mL培养瓶中,向每个培养瓶中添加含有20%小牛血清的R PM I1640(20%R PM I)8 mL,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3天后倒置显微镜观察,1周后换液,以后每3天用20% R PM I换液1次.待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到80%时,用0.25%牛胰蛋白酶消化肿瘤细胞使之成为单细胞悬液,以1×104 c m3接种于培养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1.3.2 细胞株的培养及检测 将冻存的肿瘤细胞株解冻复苏后,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于37℃、5%二氧化碳、95%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待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即用0.25%的胰酶溶液消化,分瓶并扩大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系用胰酶消化后收集肿瘤细胞悬液,以2%的台盼兰染液染色,计算活肿瘤细胞数,收集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调整肿瘤细胞数目至105个细胞 mL,按每孔0.5mL接种于24孔板,再加入0.5mL培养基进行培养.

1.3.3 选择对数生长期肿瘤细胞 用

2.5g L 胰酶消化,加入100mL L小牛血清1640培养液使之成为单细胞悬液,调整肿瘤细胞数目至104细胞 mL,悬浮于新鲜含10%胎牛血清的R PM I 1640培养液中,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接种1 mL上述肿瘤细胞悬液,用血球计数板分别计数,取平均值,作为肿瘤细胞计数的基数(起始数).24孔板分两批3组;按照分组不同,分别加入:对照组(新鲜培养液+甲醇溶剂1mL),Zn( )P组

2武汉化工学院学报第28卷

(L 320:10%R PM I 1640+0.64×10-6m o l L

Zn ( )P 按1∶1比例配制,终浓度为0.32×10

-6

m o l L ;L 160:10%R PM I 1640+0.32×10-6

m o l L Zn ( )P 按1∶1比例配制,终浓度为0.16

×10-6m o l L ;L 80:10%R PM I 1640+0.16×

10-6m o l L Zn ( )P 按1∶1比例配制,终浓度为0.08×10-6m o l L ;L 40:10%R PM I 1640+0.08×10-6m o l L Zn ( )P 按1∶1比例配制,终浓度为0.04×10-6m o l L ),Cu ( )P 组(操作同前).样品作用后的肿瘤细胞悬液分别用高压汞灯光照30m in 和不光照,然后肿瘤细胞在37℃、

5%CO 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恒温孵箱培养16h ,0.4%台盼兰染色,作肿瘤细胞计数,方法同前.绘

制生长曲线,照相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及死亡变化

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光敏剂的抗肿瘤效果

不加光敏剂,用波长为400~800nm 的光照或不光照的空白对照表明,少量溶剂及光照对肿瘤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台盼兰染色的慢性白血病肿瘤细胞(

K 562)显微图片见图1.

图1 台盼兰染色的慢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 562)显微图片

F ig .1 M icrographes of the hum an ch ronic m yelogenous leukem ia cells (K 562)stained w ith T rypanblau

图1(a )(空白对照,恒温孵箱培养16h ,高压汞灯照射30m in )中,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形状规则,排列均匀致密.而在不同浓度光敏剂及相同光照强度的共同作用下,K 562肿瘤细胞存活率明显要低,细胞形变明显.由图1(b )(320nm o l L Zn ( )P 恒温孵箱培养16h ,高压汞灯照射30m in )可以看到只剩下不到图1(a )10%的细胞,且

细胞核膜皱褶,染色质凝集成块,细胞形状已很不规则.这一效果一方面可能是光敏剂的光动力效

应,即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的活性氧(R eactive O xygen Sp ecies ,RO S )导致肿瘤细胞坏死或凋

亡[7],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药物与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究竟是光动力效应还是直接作用,可以通过比较不光照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或直接通过与DNA 的作用结果来判断.图1(c )(160nm o l L Zn ( )P 恒温孵箱培养16h ,不光照)中细胞的存活率远比光照条件时高,细胞的形变也不太明显.这说明药物的暗毒性远低于药物的光毒性,也就是说,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作用过程中的光敏效应,即药物的毒性来自于光动力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

图2是光照下不同浓度Zn ( )P 作用后,存活细胞数目图.由图2中可知:光敏剂浓度越大,存活细胞数目越小.这说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光

敏剂浓度越大,其产生活性氧越多,对肿瘤细胞的

抑制和杀伤越明显,存活的肿瘤细胞就越少.

图2 不同浓度的Zn ( )P 光照下作用于K 562,成活

癌细胞的数目变化

F ig .2 Inactivati on of the hum an ch ronic m yelogenous

leukem ia cells (K 562)incubated w ith Zn ( )P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 on and irradiated w ith h igh p ressure m ercury

vapo r lamp

光敏剂产生活性氧有两种途径,即通常所说

PD T 中的T yp e 与T ype 机理[7]

,光照下,作为光敏剂的P (S 0)产生电子跃迁,变成激发态P (S 1),P (S 1)经过系间窜越,成为三线态的光敏剂P (T 1),P (T 1)进一步将能量传递给氧,生成非常活泼的单线态氧(1O 2),单线态氧与生物分子作

用,从而达到破坏肿瘤细胞的目的,这一过程为T yp e 机理,主要产生单线态氧;T ype 机理产

3

第1期黄齐茂等: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生其他活性氧物种.Cu( )为顺磁性金属离子,会明显降低分子三线态寿命,进而使单线态氧产率降低[8].Cu( )P组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 Cu( )P的暗毒性及光毒性都比较低,光照下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系K562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要比相应浓度的Zn( )P的效果差.这表明T yp e 机理为该Β氢醌多羟基卟啉PD T 的主要反应,即该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的活性氧物种主要应为单线态氧.

Zn( )P低至0.32×10-6m o l L仍然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K562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表明其在光动力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3 结 语

对新型Β取代卟啉光敏剂2氢醌5,10, 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 )(Zn( )P)、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 )(Cu( )P)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n( )P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562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10-7m o l L浓度就抑制了90%以上的肿瘤细胞K562的生长,由于单线态氧淬灭剂Cu( )抑制了光动力过程中单线态氧的产生,导致Cu( )P的光敏毒性较差;实验结果表明,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 )(Zn( )P)在抗肿瘤光敏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致谢 感谢武汉大学应用生物化学实验室章晓联教授提供的实验条件和悉心指导.参考文献:

[1] Schuitm aker J,Baas P,van L eengoed,et al.

Pho todynam ic therapy:a p rom ising new modality

fo r the treatm ent of cancer[J].J Pho tochem

Pho tobi o l B:B i o l,1996,34(1):312.

[2] H si R A,Ro senthal D I,Glatstein E.Pho todynam ic

therapy in the treatm ent of cancer[J].D rugs,1999,

57:725734.

[3] Jo ri G.T umour pho to sensitizers:app roaches to

enhance the selectivity and efficiency of

pho todynam ic therapy[J].J Pho tochem Pho tobi o l B:B i o l,1996,36(2):8793.

[4] 黄齐茂,陈彰评,徐汉生,等.区域选择性合成2硝

基5,10,15,20四芳基金属卟啉[J].有机化学,

2001,21(10):746750.

[5] 李早英,张悦宁,谢 征,等.新型金属卟啉的合成

及其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抑制作用[J].化学学

报,2002,60(5):917925.

[6] Zhang W G,M a L P,W ang S W.A ntisense Bcl2

retrovirus vecto r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a

hum an gastric adenocarcinom a cell line to

pho todynam ic therapy[J].Pho tochem Pho tobi o l,

1999,69(3):582587.

[7] H enderson B W,Dougherty T J.How does

pho todynam ic therapy w o rk[J].Pho tochem

Pho tobi o l,1992,55(3):14557.

[8] O ch sner M.Pho tophysical and pho tobi o logical

p rocesses in the pho todynam ic therapy of tumours

[J].J Pho tochem Pho tobi o l B:B i o l,1997,39(1):1

18.

Syn theses and an titu m our activ ities of novel m eta lloporphyr i n s

a s tu m our photosen sitizers

HUAN G Q i m ao1,W EN X ue j ing1,X ie X iao ying1,H u L ei1,PAN Zh i quan1,XU H an sheng2

(1.H ubei Key L ab of N ovel R eacto r&Green Chem ical T echno logy,W uhan430074,Ch ina;

2.Co llege of Chem istry&M o lecular Sciences,W uhan U niversity,W uhan430072,Ch ina)

Abstract:2(H ydroqu inon2yl)5,10,15,20tetra(4hydroxylphenyl)po rphyrinato zinc( ) (Zn( )P)and2(hydroqu inon2yl)5,10,15,20tetra(4hydroxylphenyl)po rphyrinato copp er ( )(Cu( )P)w ere syn thesized and their an titum o r activities w ere p reli m inarily studied.T he resu lts show ed that Zn( )P had h igh an titum o r activity(in vitro)tow ards hum an ch ron ic m yelogenou s leukem ia cells(K562),and m o re than90%hum an ch ron ic m yelogenou s leukem ia cells w ere an tib lastic w h ile the concen trati on of Zn( )P w as320nm o l L.

Key words:pho to sen sitizer;m etallopo rphyrin;syn thesis;an titum o r activity

本文编辑:传一点4武汉化工学院学报第28卷

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瞬态表面光伏特性

第46卷第2期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V o.l46N o.2 2008年3月J OURNAL O F JIL I N UN I V ERSITY(SC IE N CE ED I T ION)M ar2008研究简报 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瞬态表面光伏特性 郑文琦1,2,单凝1,3,魏霄1,张萍1,王杏乔1 (1.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1;2.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基础科学部,长春130021; 3.吉林大学学报编缉部,长春130021) 摘要:通过对比研究卟啉单体、二聚体及金属卟啉单体的瞬态光电压性质,发现其光生电子-空穴对完全分离的时间:单体小于二聚体,卟啉配体小于金属卟啉.卟啉配体电荷载流子缓慢衰减,而金属卟啉在短时间内,电子在接近半导体表面空间电荷区域里实现了载流子的快速分离.Cu卟啉的光生电荷载流子瞬态光电压信号与卟啉配体有相似之处,且与其他金属卟啉也有相似之处.在金属离子Co2+,N i2+,Cu2+,Zn2+的影响下,电子-空穴对开始分离的时间大约在2@10-7s,负信号是由接近半导体表面空间电荷区域内快速载流子分离所致,金属卟啉中心离子d电子数不同,光生电荷载流子快速分离时间也略有不同. 关键词:卟啉;金属卟啉;瞬态表面光伏特性 中图分类号:O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489(2008)02-0355-03 Transient Surface Photovoltage Properties of Porphyri ns andM etalloporphyri ns Z HENG W en-q i1,2,S HAN N i n g1,3,WE I X iao1,Z HANG P i n g1,WANG X i n g-q i a o1 (1.Co llege of Che m istry,J ilin Universit y,Changchun130021,China; 2.B asic S cience D epart m ent,J ilin A rchitectural and C i v il Eng i neering Instit ute,Changchun130021,Chi na; 3.Ed itorial D epart ment of Journal of J ilin Un i ver sit y,Changchun130021,China) Abstrac:t T ransient surface photovoltage pr opertie of po r phyri n s and m etallopor phyri n s w ere studied.The photogenera ted electr on-ho le fu ll separati o n ti m e o f porphyr i n m ono m er w as shorter than that o f t h e di m er,and t h 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fu ll separation ti m e of porphyr i n m ono m er w as shorter than those o f m etallopo r phyri n s.The transi e nt surface pho tovolta ic si g na l of porphyrin-Cu is an especia l one a m ong those o f m etallopo r phyri n s.It had si m ilarities to t h ose o f m etal free por phyri n s,and a lso si m ilarities to those o f m etallopo r phyri n s.The different centra l ions had d ifferent i n fl u ences on t h e separation ra te of charge carriers. Key wor ds:po r phyri n;m etalloporphy ri n;transien t surface pho tovo ltage property 通过对无机多孔氧化物Si O2和T i O2的研究发现[1,2],它们具有瞬态光电压性质,而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在光电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光敏剂、太阳能电池、催化等[3,4].卟啉是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表面光电压性质.为了解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瞬态表面光电压及其变化因素,本文利用单羟基苯基卟啉(1)及其配合物(2~6)和二聚体卟啉自由碱(7,8),初步探讨其瞬态表面光电压性质.结果表明,卟啉单体与二聚体、卟啉配体与金属卟啉之间的瞬态光电压性质不同,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收稿日期:2007-03-19. 作者简介:郑文琦(1979~),男,汉族,博士,讲师,从事功能卟啉配合物的研究,E-m ai:l zhengw enqi123402@eyou.co m.联系人:王杏乔(1942~),女,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功能卟啉配合物的研究,E-m ai:l w angx i ngq iao@m ai.l jl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919360.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071014;20473033;20673049).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目的意义及进展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目的意义及进展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2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2) 2.1金属卟啉类概述 (3) 2.2金属卟啉电化学研究方法 (3) 2.3金属卟啉类化合物氧还原的电催化作用 (4) 2.4中心金属离子对金属卟啉催化作用的影响 (4) 2.5取代基对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催化作用的影响 (5) 2.6不同热处理对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 (5) 2.7不同的载体对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 (6) 2.8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催化机理 (7)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洁净高效的供能、储能系统迫在眉睫。燃料电池由于具有清洁、高效、可连续大功率放电的特殊性能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进行基础研究并促进产业化。中国国务院2006年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地将燃料电池技术列为今后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世界其它各国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燃料电池研究和发展的计划,如美国的“FreedomCAR”计划、“加州氢公路网计划”、“氢燃料行动”(Hydrogen Fuel Initiative)等,大大促进了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氧电极是燃料电池的阴极,它是决定电池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而氧电极的性能又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的性能。因此,寻找经济、高效和稳定的氧还原催化剂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氧还原催化剂的种类较多,但是实际应用较多的是以铂或其合金为主的催化剂,虽然铂在低温燃料电池中是一种很好的氧还原催化剂,但是它价格昂贵和易被CO毒化限制了铂作为电催化剂的应用。金属卟啉化合物具有高的共轭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它有着与催化酶相似的结构,能促进H2O2的分解,从而使电池的工作电压提高,放电容量增加,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对分子氧都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活性,美国电技术公司还为它们能够克服铂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周彬 ,张文 ,曾琪 ,张智 (武汉大学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摘要】利用中位-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和四水合乙酸钴在DMF 中搅拌加热至100℃回流30min 合成了金属钴卟啉。然后再用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卟啉产物。利用电导率仪研究了金属卟啉金属钴卟啉的电迁移性质。通过金属钴卟啉配合物与咪唑配位动力学的研究证实了其轴向上存在配位作用。 【关键词】 卟啉、金属(钴)卟啉配合物、咪唑、动力学性质、电迁移性质 【前言】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的共轭化合物,其中环上的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1所示) : NH N HN N NH N HN N X X X X 图1 X=COOH;OH;NH 2 如图2

卟啉环中含有四个吡咯环,每两个吡咯环在2位与5位之间由一个次甲基桥连,在5,10,15,20,位上也可键合四个取代苯基(如图2),形成四取代苯基卟啉。卟啉环中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有18个π电子组成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当两个氮原子上的质子电离后,其形成的空腔中可以容纳Fe,Co,Mg,Cu,Zn,等金属离子而形成金属配合物,并且这些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些生理上的作用。 卟啉化合物具有对光,热的良好稳定性。它的这种稳定性,大的可见光消光系数和它在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使得它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它被用于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的贮存,生物模拟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生物大分子探针,还可以作为模拟天然产物的母体,金属卟啉配合物被广泛的应用于微量分析等领域。本实验合成并提纯了卟啉配合物,采用电导仪测定金属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电迁移性质,还就其与有机碱的轴向配位反应进行动力学的测定。 【实验部分】 ⒈试剂与仪器: 1.1试剂 卟啉,醋酸钴,DMF(二甲基甲酰胺),无水乙醇,无水乙醚,二氯甲烷,丙酮,环己烷,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硅胶,氢氧化钠,咪唑, 1.2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D3001电导率仪,分析天平,电磁搅拌器,减压蒸馏装置,旋转蒸发仪,抽滤装置,真空干燥器. ⒉实验步骤:

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为了减轻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所用的救援剂是: A.叶酸 B.硫酸亚铁 C.维生素C D.维生素B E.甲酰四氢叶酸钙 2.甲氨蝶呤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C.阻碍肿瘤细胞的嘌呤合成代谢 D.干扰肿瘤细胞RNA转录 E.阻止转录细胞DNA复制 3.环磷酰胺在体内转化为烷化作用强的代谢物是: A.4-羟环磷酰胺 B.磷酰胺氮芥 C.丙烯醛 D.卡介苗 E.氮芥 4.白消安的最佳适应证是: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炎 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5.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 A.抗代谢药 B.烷化剂 C.抗癌抗生素 D.长春碱类 E.激素类 6.5-氟尿嘧啶最适用于: A.宫颈癌 B.卵巢癌 C.消化道癌和乳腺癌 D.绒毛膜上皮癌 E.膀胱癌

7.与博来霉素和长春新碱联合化疗可以根治睾丸癌的药物是: A.5-氟尿嘧啶 B.甲氨蝶呤 C.马利兰 D.顺铂 E.柔红霉素 8.易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是: A.放线菌素D B.长春新碱 C.烷化剂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E.氟尿嘧啶 9.以下何药能引起特有的化学性膀胱炎的药物是: A.白消安 B.环磷酰胺 C.放线菌素 D.卡铂 E.噻替哌 10.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是: A.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苷掺人RNA中干扰蛋白质合成 B.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 C.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 D.阻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 E.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 11.易导致膀胱炎的烷化剂是: A.氮芥 B.环磷酰胺 C.噻替哌 D.白消安 E亚硝脲类 12.对肿瘤细胞选择性较高的烷化剂是: A.环磷酰胺 B.噻替哌 C.白消安 D.卡莫司汀 E博来霉素 13.环磷酰胺对下列哪种肿瘤疗效显著? A.肺癌 B.乳腺癌 C.多发性骨髓瘤 D.恶性淋巴瘤 E 神经母细胞瘤 14.晚期乳腺癌伴骨转移,首选下列那种药物治疗? A.泼尼松 B.雌激素 C.氟美松 D.睾丸酮 E他莫西芬 15.对肿瘤细胞选择性较高的烷化剂是:

常用抗肿瘤药物大全

.抗肿瘤药物大全 15.1.烷化剂 苯丙氨酸氮芥L~Phenylalanine Mustard (D) 【别名】美法仑,爱克兰。Melphalan,Alkeran。【医保】乙 【应用】能进入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和一切增生迅速的组织如骨髓、淋巴组织的细胞核分裂,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慢性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8~10mg/m2,每日1次,连用4~6日,每隔6周重复1次。 【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规格】片剂:2mgx25片/瓶,¥¥¥。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D) 【别名】环磷氮芥。ENDOxAN,CTx。【医保】甲 【应用】在体内被活化,释放出氮芥基,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亦通过杀伤多种免疫细胞而抑制抗体形成,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晚期肺癌、晚期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及睾丸肿瘤。 【用法用量】口服:50~100mg/次,2~3次/日,1疗程总量10~15g。静注:联盒用药1次500mg/m2,每周1次,连用2次,3~4周为1疗程。 【副作用】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口腔炎、膀胱炎等。 【注意事项】(1)盒用巴比妥或皮质激素、别嘌醇等肝药酶诱导剂时需注意。(2)肾功能异常慎用。(3)本品代谢物对尿路有刺激,应用时应多喝茶水。 【规格】粉针剂:0.2g/瓶,¥。 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 (D) 【别名】匹服平。Isofamide,Iphosphamide。【医保】乙 【应用】环磷酰胺同分异构体,对造血系统毒性较环磷酰胺低。用于骨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子宫癌、食管癌。 【用法用量】静滴:常用剂量每次1.2~2.0g/m2,每日1次,连续5日,每3~4周重复1次。 【副作用】同环磷酰胺。 【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严重骨髓抑制、肾功能不良、双侧输尿管阻塞者禁用。(2)注意骨髓、肝、肾功能改变情况。(3)本品应与泌尿系统保护剂美司那(见19.解毒药)盒用。 【规格】粉针剂:1.0g/瓶,¥¥¥¥。 甲环亚硝脲MeCCNU 【别名】司莫司丁。Semustine。【医保】甲 【应用】在体内其氯乙基部分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烷化发挥抗肿瘤作用。用于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脑瘤、肺癌。 【用法用量】口服:单用100~200mg/m2,每6~8周给药1次,亦可36mg/m2 ,1次/周,6周为1疗程。盒用其他药物可75~150mg/m2 ,1次/6周或30mg/m2,1次/周,连给6周。 【副作用】迟发性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亦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和口腔炎、脱发、肝损等。 【规格】胶囊剂:50mgx5粒/瓶,¥¥¥。 尼莫司汀NIMUSTINE 【别名】丁禾青。【医保】乙 【应用】脑肿瘤、消化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通常,本剂按每5mg溶于注射用水1ml的比例溶解下述剂量,供静脉或动脉给药。1.以盐酸尼莫司汀计,按体重给药,1次给2~3mg/kg,其后据血象停药4~6周,再次给药,如此反复,直到临床满意的效果。2. 以盐酸尼莫司汀计,将1次量2mg/kg,隔1周给药,2~3次后据血象停药4~6周,再次给药,如此反复,直到临床满意的效果。 【副作用】 1.重大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有时出现出血倾向、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等,因此每次给药后至少6周应每周进行周围血象检查,若发现异常应作适当处理。(2)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症:偶出现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症。2.其他不良反应:(1)过敏症:有时出现皮疹,若出现此类过敏症状,应停药。(2)肝脏:有时出现AST、ALT等上升。(3)肾脏:有时出现BUN上升、蛋白尿。(4)消化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呕吐,有时出现口内炎、腹泻等。(5)其他:有时出现全身乏力感、发热、头痛、眩晕、痉挛、脱发、低蛋白血症。禁忌:(1)骨髓功能患者禁用;(2)对本品有严重过敏症既往史患者。 【注意事项】 1.下列患者慎用:(1)肝功能损害患者。(2)合并感染患者。(3)水痘患者。2.会引起迟缓性骨髓功能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每次给药后至少6周应每周进行临床检验(血液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等),充分观察患者状态。若发现异常应作减量或停药等适当处理。另外,长期用药会加重不良反应呈迁延性推移,因此应慎重给药。3.应充分注意感染症及出血倾向的出现及恶化。4.小儿用药应慎重,尤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5.小儿及育龄患者用药时,应考虑对性腺的影响。给药途径:不得用于皮下或肌肉注射。7.本品与其他药物配伍有时会发生变化,故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盒使用。8.本品溶解后应迅速使用,因遇光易分解,水溶液不稳定。9.静脉内给药时,若药液漏于管外,会引起注射部位硬结及坏死,故应慎重给药以免药液漏于管外。 【规格】粉针剂:25mg/瓶,¥¥¥¥¥。 15.2.抗代谢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x)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2012.11.13-2012.11.22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姓名(学号)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09级化学专业 摘要:本实验采用在DMF溶液中缓慢滴加等摩尔比的吡咯和苯甲醛混合液,油浴加热反应,在经结晶过柱旋转蒸发得到纯产品四苯基卟啉(TPPH2)。 关键词:卟啉、制备、金属卟啉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in the DMF solution such as slow drop and mole ratio of pyrrole and benzaldehyde mixture, oil bath heating reac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in a column rotary evaporation get pure product four phenyl porphyrin (TPPH2). Keyword:porphyrin、preparation、metalloporphyrin 1.前言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的共轭化合物,其中环上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在植物中的叶绿素、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动物的肝脏、血液细胞、植物中的过氧化氢酶、牛奶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中,都含有卟啉或类卟啉的骨架。它们都是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的活性中心。除了生物活性外,卟啉及类卟啉化合物具有大共轭平面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催化、新材料的开发、微量分析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在DMF溶液中缓慢滴加等摩尔比的吡咯和苯甲醛混合液,油浴加热反应,在经结晶过柱旋转蒸发得到纯产品四苯基卟啉(TPPH2)。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mL×2、100mL×1)、量筒(50mL)、三颈烧瓶(250mL,19#×1、14#×2)、双颈烧瓶(50mL,19#×2)、茄形烧瓶(250mL,24#)、滴液漏斗(14#)、球形冷凝管(19#)干燥管(19#)、空心塞(19#×2、14#×2)、布氏漏斗及抽滤瓶、调压变压器、旋转蒸发仪、温度计(300℃)、氩气钢瓶、干燥器、油浴、磁力搅拌器、回流装置。 药品:DMF、无水氯化铝、吡咯、苯甲醛、乙醇、中性氧化铝、二氯甲烷、

石油中卟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_李东胜

收稿日期:2008-03-31 作者简介:李东胜(1965-),男,辽宁抚顺,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石油加工方面的研究。 联系人:李东胜,电话:(0413)6861667,E mail:lj138********@163 com 。 文章编号:1004-9533(2009)04-0366-05 石油中卟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李东胜,崔苗苗,刘 洁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介绍了原油中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讨论了镍和矾在原油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对石油后续加工造成的危害。阐述了石油中镍和矾的脱除方法。关键词:卟啉;脱金属;石油中图分类号:TE349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Porphyrin Compound in Petroleum LI Dong sheng,C UI Miao miao,LI U Jie (Sc hool of Pe trochemical Engineeri 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 hun 113001,Liaoni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 structure,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of porphyrin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e xisting forms of Ni and V and its position for the latter process are discussed.The removal methods of Ni and V are recounted in detail.And the methods of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ickel and vanadium porphyrins in petroleum are also recited. Key words :porphyrin;removal metal;petroleum 原油中目前已经鉴定出的金属元素有45种,它们含量少且为存在各异形态。大多数金属以无机盐或环烷酸盐形态存在,还有一部分为卟啉配合物。同其它重金属元素相比,镍和钒在石油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多以卟啉和非卟啉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加工过程中,这些化合物多数进入常、减压渣油等重质馏分油中,当进行二次加工时,镍、钒等重金属元素会造成催化裂化的催化剂中毒,从而增加催化剂损耗,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卟啉 1 1 卟啉的结构 从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对石油卟啉进行研究。1934年Treibs 首先从石油沥青中发现了钒卟啉,1948年Glebovskaya 等鉴定出了镍卟啉。研究 表明,石油中的镍和钒主要形成螯合物,其中以卟啉螯合物为主,还含有非卟啉螯合物,两者都是油溶性,但是目前仍未鉴定并分离出一个金属非卟啉化合物 [1] 。 卟啉(porphyrins)是含4个吡咯分子的大环化合物,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结构 它是以卟吩(porphine)为母体,外环带有取代基的同系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2] ,当其氮上2个质子被 2009年7月Jul.2009 化 学 工 业 与 工 程 C HE MICAL INDUSTRY AN D ENGINEERING 第26卷 第4期 Vol.26 No.4

抗肿瘤中药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0.127% ,有人预测2005年北京地区肿瘤发病率比1977年增加15%以上。由于肿瘤患者人数呈总体上增加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对于抗肿瘤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抗肿瘤药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12% ,大大高于全球其它大类药物的年平均8%的增长。 40余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逐步形成,中药在控制肿瘤、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在肿瘤的癌前病变、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我国是天然药物大国,应用中草药治病历史悠久,抗肿瘤中成药毒副作用较小,使这类药物备受患者青睐。本文重点探讨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劳欲内伤等。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主要为气(阳)虚、阴(血)虚、气阴(血)两虚,邪实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等。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抗癌)。由于恶性肿瘤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所以用药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二、中医指导下的中药应用 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用药方式:①辨证施治,随证加减;②专病专方,多为院内制剂;③单方、土方、验方。以前两种为主,剂型主要是汤剂。 中药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工作:①筛选抗癌复方、单方;②抗癌中药的药效、毒理研究;③探讨作用机理;④对比中西药疗效;⑤抗癌中成药的制剂研究。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①抗突变作用;②直接的细胞毒作用;③免疫增强作用;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三、开发治疗恶性肿瘤中药的优势 笔者查阅了1999~20006年的中文期刊,有关该方面的报道有上千篇,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如下作用:①增效减毒。

抗肿瘤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1.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激素和杂类。 2.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芗、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和其他。 3.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原则,化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作用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不同环节和新靶点。按照抗肿瘤药物的传统分类和研究进展,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其他抗肿瘤药物,包括生物反应调节剂和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辅助用药。 一、细胞毒药物 1.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氮芥烷化剂类的代表药物,高度活泼,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迅速与多种有机物质的亲核基团结合,作用强但缺乏选择性。进入血中后水解或与细胞的某些成分结合,在血中停留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作用短暂而迅速。G1期及M期细胞对氮芥的作用最敏感,大剂量时对各周期的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积液。目前已很少用于其他肿瘤。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注射于血管外可引起溃疡。 环磷酰胺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机制与氮芥相同。在体外无活性,主要通过肝p450酶水解成醛磷酰胺再形成磷酰胺氮芥发挥作用。抗瘤谱广,对白血病和实体瘤都有效。环磷酰胺口服后易被吸收,约1小时后血浆浓度达最高峰,在体内t1/2 4—6小时,约50%由肾脏排出,对泌尿道有毒性。大部分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环磷酰胺临床广泛应用,对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均有效,

抗肿瘤中草药

抗肿瘤中草药 确切有效 农吉利: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宫颈癌、急性白血病。10~15克。甘淡平,有毒。 喜树:胃癌、肠癌、白血病。3~10克。苦寒。 莪术:胃癌、肝癌、肠癌、肺癌、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淋巴肉瘤、黑色素瘤。3~10克。苦辛温。 天花粉:(绒癌)、恶性葡萄胎、肺癌、胃癌、胰头癌、乳腺癌。10~15克。 甘微苦微酸寒。 黄药子:食管癌、胃肠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宫颈癌、横纹肌肉瘤。10~30克。苦辛凉。 山慈菇: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癌、白血病、何杰金氏病。3~10克。甘微寒。 栝蒌:乳腺癌、肺癌、胃癌、胰腺癌。15~30克。甘寒。 蟾酥: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皮肤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成骨肉瘤。5~15克。辛温。 壁虎: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肺癌、宫颈癌、淋巴及脑的恶性肿瘤。2~5克水煎服;1~2克研粉服。咸寒。 斑蝥:食管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皮肤癌、肺癌、乳腺癌。0.03克水煎或研末或入丸散。辛寒。 三尖杉:(白血病)。糖浆10ml/次,每日3次;静注5ml每日1次。(种子)甘涩平;(枝叶)苦涩寒。 乌骨藤: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肺癌、宫颈癌、何杰金氏病、白血病。 3~5片每日3~4次;酊剂10ml/次。 苦参:(肠癌)、肝癌、皮肤癌、宫颈癌、软组织肿瘤、滋养细胞癌。3~10克。苦寒。 有效 白花蛇舌草:各种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及淋巴系统肿瘤(能增强免疫机制)。15~60克。苦甘寒。 七叶一枝花:脑肿瘤、肺癌、肝癌、白血病、骨、肌肉瘤,淋巴癌、膀胱

癌。10~15克。苦寒。 石上柏: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癌、绒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乳腺癌。 30~60克。苦平。 山豆根:咽喉癌、肺癌、膀胱癌、滋养细胞癌及白血病。6~9克。苦寒。半枝莲:各种肿瘤。如消化道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绒癌。 10~30克。辛苦寒。 肿节风: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急性白血病。10~15克。 辛苦平。 龙葵:各种肿瘤。如胃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癌、癌性胸腹水。 10~30克。苦寒。 紫草:鼻咽癌、扁桃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绒癌、白血病。 5~10克。甘寒。 青黛:白血病。1.5~3克。咸寒。 猪殃殃:食管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淋巴肉瘤。 15~30克。辛苦凉。 藤梨根: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乳腺癌。15~30克。酸涩凉。菝葜: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肝癌、肠癌。15~30克。 甘酸平。 鸦胆子:食管癌、贲门癌、肠癌、宫颈癌、皮肤癌、皮肤赘瘤。10~15粒装胶囊吞服。苦寒。 天门冬:肺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淋、慢粒。10~20克。甘苦寒。 蜂乳:各种肿瘤。0.3~0.6克。甘酸平。 半夏:上颌窦癌、食管癌、胃癌、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6~15克。辛温。天南星:口腔肿瘤、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神经系统肿瘤。3~10克。 辛苦温。 核桃仁: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10~30克。甘温。马钱子: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皮肤癌、白血病。0.3~0.5克作丸散。苦寒,剧毒。 蜈蚣:软组织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骨、脑、皮肤恶性肿瘤。2~3克水煎服,0.6~1研末吞服。咸温。 薏苡仁:肺癌、胃癌、肠癌、宫颈癌、绒癌及扁平疣。15~30克。甘淡微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2012.11.27-2010.12.10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09级化学类) 摘要:为了了解卟啉化合物,用郭灿城等人提出新方法合成TPPH2和CoTPP,并利用红外、紫外与荧光光谱分析其结构。 关键词:TPPH2、CoTPP、合成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synthesis and token of Porphyrins,we synthetise TPPH2and CoTPP with new method proposed by Cancheng Guo et al,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Keywords:TPPH2、CoTPP、synthetize 1.前言 卟啉(porphyrins)是卟吩(porphine)外环带有取代基的同系物和衍生物的总称,当其氮上2个质子被金属离子取代后即成金属卟啉配合物(metalloporphyrins)。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天然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如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B12、细胞色素P-450、过氧化氢酶等。天然卟啉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人工合成卟啉来模拟天然卟啉化合物的各种性能一直是人们感兴趣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卟啉化合物独特的结构、优越的物理、化学及光学特征,使得卟啉化合物在仿生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电化学、光物理与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领域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吸引着人们对卟啉化学不断深入地研究。 本实验采用郭灿城等人提出的合成四苯基卟啉的新方法,合成TPPH2和CoTPP,并利用红外、紫外与荧光光谱分析其结构。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mL×2、100mL×1)、量筒(50mL)、三颈烧瓶(250mL,19#×1/14#×2)、双颈烧瓶(50mL,19#×2)、茄形瓶(250mL,24#)、恒压滴液漏斗(14#)、球形冷凝管(19#)、干燥管(19#)、空心塞(19#×2、14#×2)、布氏漏斗及抽滤瓶、色谱柱(24#)、调压变压器、旋转蒸发仪、温度计(300℃)、油浴、磁力搅拌器、回流装置。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

物碱,文献报道该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治疗皮肤鳞癌、皮肤基层细胞癌等[25,26]。 219 局部麻醉作用:以脊蛙足蹼、豚鼠皮丘、在体蛙坐骨神经丛及蛙、兔椎管等为实验材料的麻醉实验研究证明,不同浓度的菊叶三七水提醇沉液分别具有明显的表面、浸润及传导麻醉作用。椎管注射,脊髓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现象,有可逆性。其局麻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加大而成比例地增强,存在药物浓度2反应依赖关系[27]。 2110 其他作用:菊叶三七还具有明显的镇静、安定、催眠、抗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25]。在坦桑尼亚,Shambaa 部族孕妇服一种该属植物土三七根煎剂用以堕胎[28]。2111 毒理研究:该属很多植物中都含有吡咯啶类生物碱,该类生物碱能使肝细胞RNA酶活性下降,RNA、DNA的合成能力下降,细胞不能完成有丝分裂,从而形成多核巨细胞,坏死与RNA合成减少DNA横向断裂有关[25]。以菊三七碱注射液对大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ip50mg/kg,隔日1次, 6次后动物全部死亡,镜检显示肝脏呈广泛急性坏死;在大鼠亚急性实验中肝脏出血、瘀血、变性坏死,并见肝小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菊三七碱剂量与实验持续时间对肝脏病变的程度有显著影响。大剂量短期使用主要引起广泛急性肝坏死,小剂量长期使用除引起肝坏死外,可引起肝小静脉和肝动脉周围组织增生[29]。也有部分该属植物毒性较低,如小鼠po灵菊七,其最大耐受量大于23016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512倍,说明其毒性极小,口服安全[24]。 3 结语 菊科菊三七草属部分植物,在民间已经被作为药材使用,且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一方面应注意到该属很多植物中所存在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对动物和人的肝毒性和致癌作用;另一方面应对除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以外的其他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今后应加大对该属植物资源的研究工作为其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广东植物研究所1海南植物志[M]1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41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1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1第四 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 [3] 唐世蓉,吴余芬,方长森1菊叶三七抗疟成分的提取鉴定 [J]1中草药,1980,11(5):19321951 [4] Russell J,J ameset N,Mabry B,et al113C2NMR Spectros2 copy of pyrrolizidine alkaloids[J]1Phytochemist ry,1982, 21:43924451 [5] 袁珊琴,顾国明,魏同泰1菊叶三七生物碱成分研究[J]1药 学学报,1990,25(3):19121971 [6] Helmut W1Two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from Gy nura scan2 dens[J]1Phytochemist ry,1982,21(11:2767227681 [7] Erhard R,Alexandra E,Helmut W1Pyrrolizidine alkaloids from Gynura divaricata[J]1Planta Med,1996,62(4):3861 [8] Mat heson J R,Robins D J1Pyrrolizidine alkaloids from Gy2 nura sarmentosa[J]1Fitoterapia,1992,63(6):55725611 [9] Ferdinand B,Christa Z1Naturally occurring terpenoid deriv2 atives[J]1Phytochemist ry,1977,16:49424981 [10] Jong T T,Chou H,J u Y1An optically active chromanone from Gy nura f ormosana[J]1Phytochemist ry,1997,44(3): 55325541 [11] Lin W Y,Kuo Y H,Teng C M,et al1Anti2platelet aggrega2 tion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 s from t he rhizome of Gy nura j aponica[J]1Planta Med,2003(69):75727641 [12] 胡 勇,李维林,林厚文,等1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 分[J]1中国天然药物,2006,4(2):15621581 [13] 卓 敏,吕 寒,任冰如,等1红凤菜化学成分研究[J]1中 草药,2008,39(1):302321 [14] Lin W Y,Teng C M,Tsai I L,et al1Anti2platelet aggrega2 tion constituent s from Gy nura elli ptica[J]1Phytochemis2 t ry,2000,53(8):83328361 [15] Takahira M,K ondo Y,Kusano G,et al1Four new3a2hy2 droxy spirost252ene derivatives from Gy nura j aponica Makino [J]1Tet rahed ron L ett,1977,(41):3647236501 [16] 李丽梅,李维林,郭巧生,等1白背三七化学成分研究[J]1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1821191 [17] 孙凤英,刘晓秋,孙彤伟,等1菊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J]1中草药,1992,(2):10221041 [18] 张铭龙,刘文彬,李星元,等1菊三七生物碱的提取以及类 似物的药理活性比较[J]1吉林中医药,1998,4:352381 [19] 李成章1紫背三七止血作用的实验观察[J]1中药通报, 1985,10(9):42624291 [20] 刘贺之,庞 健,王增岭,等1菊三七与参三七对血小板超 微结构影响的研究[J]1药学学报,1982,17(11):80128031 [21] 林 菁,林建忠,李常春,等1红番苋水提物的抗炎作用 [J]1福建中医药,1996,27(2):232241 [22] Zhang X F,Tan B K1Effect s of an et hanolic extract of Gy2 nura p rocumbens on serum glucose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in normal and streptozotocin2induced diabetic rat s[J]1 S ingapore Med J,2000,41(1):92141 [23] 胡 勇,李维林,林厚文,等1白背三七地上部分降血糖作 用研究[J]1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1):552581 [24] 刘 莹,徐向进,陈明珠,等1灵菊七的急性毒性与降糖作 用研究[J]1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5):34023421 [25] 史清水,袁惠南1菊三七研究概况[J]1中草药,1991,22 (8):37723801 [26] 林启寿1中草药成分化学[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 [27] 刘学韶,刘希智1菊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J]1中草药, 1987,18(6):212241 [28] 余国奠1东非的堕胎和利分娩药用植物[J]1中药通报, 1982,7(5):6281 [29] 刘宝庆,马晋渝,王旭东,等1菊三七碱对动物肝脏毒性的 实验研究[J]1中草药,1984,15(1):272291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 顾琳娜1,顾 昊23 (11湖州市药品检验所,浙江湖州 313000;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20) 摘 要: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发现许多天然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肿瘤药理学研究的发展,针对细胞和分子靶点的天然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 3收稿日期:2008208210

四苯基卟啉(TPP)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表征

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卟啉简介 1.卟啉的结构 卟吩(Porphine )是由4个吡咯分子经4个次甲基桥联起来的共轭大环分子。环中碳、氮原子都是sp 2杂化,剩余的一个p 轨道被单电子或孤对电子占用,形成了24中心26电子的大π键,具有稳定4n+2π电子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卟啉(porphyrins ),是卟吩的外环带有取代基的同系物和衍生物。卟啉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有两种即fischer 命名和IUPAC 命名法,IUPAC 命名法将卟吩环与甲叉相连的吡咯环上 的碳开始依次编号,fischer 命名法是将卟吩的四个甲叉用α,β,γ,δ表示。 N H N N N H 12 34 567 8910111213 1415 16 17 18 1920 IUPAC 命名编号方法 Fisher 命名编号方法 卟吩核的α,β,γ,δ位由于不同的取代基取代后就成为中位取代卟啉,它是一类与血卟啉相似的化合物。如四苯基卟啉,结构式如图1: N HN N NH 图1 四中位取代四苯基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式 卟啉环中心的氢原子电离后,形成的空腔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卟啉配合物。周期表中几乎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和卟啉类大环配位,金属卟啉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动物体内的血红素是含铁卟啉化合物,血蓝素是铜卟啉化合物,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是含镁的卟啉化合物,维生素B 12是含钴的卟啉化合物。卟啉化合物由于其母体卟吩具有刚性为主兼有柔性的大环共轭结构,因而具稳定性好,光谱响应宽,对金属离子络合能力强的特性。卟啉化合物巨大的应用前景激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对卟啉化学极大的兴趣和研究热情。人们相信卟啉化合物在医学、仿生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电化学、光物理与化学、分析化学、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应用前景。 2、中位取代卟啉的一般光谱特征 红外光谱 (1)卟啉化合物的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在1590-1300cm -1C=N 伸缩振动峰, 在1000cm -1 左右的卟啉骨架振动峰, 在3550-3300cm -1的 N-H 伸缩振动峰和在970-960cm -1的N-H 面内变形峰。 (2)中位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共同特征吸收,除了上面的特征吸收外,还有芳香烃的苯环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和不同取代位置芳环的面内变形振动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