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教案

个性化教学教案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年级:课时:2

课题: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董老师

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

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一)元素与集合

1.集合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

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例如,“中国的直辖市”构成一个集合,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在这个集合中,杭州、南京、广州……不在这个集合中。“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或说是互异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相同元素、重复元素,不论多少,只能算作该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在一个集合中,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只要元素完全相同,就认为是同一个集合。

3、集合相等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是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5、常见的数集及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在自然数集中排除0的集合),记作N *

或N +;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 ;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Q ;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R 。

拓展与提示:(1)无序性常常作为计算时验证的重要依据。 (2)注意N 与N *的区别。N *为正整数集,而N 为非负整数集,即0∈N 但0? N *。 (3)集合的分类

按元素个数??

?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

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

按元素的特征可分为:数集,点集,形集等等。

特别地,至少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叫做非空集合;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φ),

只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叫做单元素集。

【例题】已知{}{}的值求 

且y x Q P x xy x Q y x P ,,,,,,1,,2=== 解析

??

?==,

1,

2xy x y 由① 2

,1,

y xy x =??

=?或 ②

解①得x=y=1这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 解②得x= -1或1(舍去) 这时y=0 ∴x= -1,y=0 6、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适用条件:有限集或有规律的无限集 形式:{}n a a a a ,?,,,321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适用条件:一般适合于无限集,有时也可以是有限集。 形式:{})(x p D x ∈,其中x 为元素,p(x)表示特征。

(3)韦恩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写在一条封闭曲线(圆、椭圆、矩形等)内。 【例题】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并指出它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 (1)由所有非负奇数组成的集合;

(2)由所有小于10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拓展与提示:如果集合中的元素的范围已经很明确,那么x ∈D 可以省略,只写其元素x ,如{}10<∈x R x 可以表示为{}10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4)方程x 2+x+1=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解析 (1)由所有非负奇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N n n x x A ∈+==,12,A

是无限集。

(2)满足条件的数有3,5,7,所以所求集合为:{}7,5,3=B ,集合 B 是有限集。 (3)所求集合可表示为:{}00),(<<=y x y x C 且,集合C 是无限集。

(4)因为方程x 2+x+1=0的判别式的Δ<0,故无实数,所以方程x 2+x+1=0的实根组成的集合是空集φ。 (二)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无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

)(A B B A ??或,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

数学表述法可简述为:若B x A x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如图)

2、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B A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A B ?,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B 。

数学表述法可描述为:对于集合A 、B ,若B A ?,且B A ?,则集合A 、B 相等。

3、真子集: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说:若集合B A ?,且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拓展与提示:(1) A A A ??,φ。

(三)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B x A x x B A ∈∈=?或,

可用Venn 图表示为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B x A x x B A ∈∈=?且,。

可用Venn 图表示为

3、全集与补集

拓展与提示:对于任意集合A 、B ,有(1);,A A A A A =?=?φ(2)A B B A ?=?;

(3))(),(B A B B A A ????;(4)B A A B A ??=?。

拓展与提示:对于任意集合A 、B ,有(1);,φφ=?=?A A A A (2)A B B A ?=?; (3)B B A A B A ????)(,)(;(4)B A A B A ??=?;(5))()(B A B A ???。

(1)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

(2)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A x x U x A =∈?且e。

用Venn 图表示为

【例题】 设集合{}{}9,1,5,4,12,2x x B x x A --=--=,若A ∩B={}9,求A ∪B 。

解析 由A ∩B={}9得,9∈A 。 ∴x 2=9或2x-1=9

①由x 2=9得,x=±3。当x=3时,{}{}9,2,2,4,5,9--=-=B A ,与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当x=-3时,{}{}9,4,8,4,7,9-=--=B A ,此时,{}.9,4,4,7,8---=?B A ②由2x-1=9得x=5.

当x=5时,{}{}9,4,0,4,9,25-=-=B A ,此时,{}9,4-=?B A ,与题设矛盾。 综上所述,{}.9,4,4,7,8---=?B A 4、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拓展与提示:(1)A ∩()uA e=φ,A ∪()uA e,=U ;(2)()u uA 痧=A ,uU e=φ,u φe=U ; (3)

()u A B e=()()uA uB 痧,()u A B e=()()uA uB 痧。

(4)下图中的①~④分别表示为

①A ∩()uB e, ②()uA e∩B , ③A ∩B , ④()()uA uB 痧

在研究集合时,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的个数问题,我们把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A叫做有限集,用card来表示有限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例如:{}3

card

c

=A

A则.

a

b

(

,=

,

)

,

一般地,对任意两个有限集A,B,有card(A∪B)=card(A)+card(B)-card(A∩B).

当时仅当A∩B=φ时,card(A∪B)=card(A)+card(B).

解与集合中元素个数有关的问题时,常用venn图。

【例题】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赛,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有3人,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解析设{}

=

B,那么

球类运动会参赛的学生

田径运动会参赛的学生

=

A,{}

{}{}

A

=B

A ,

B

所有参赛的学生

?

两次运动会都参赛学生=

Card(A∪B)=card(A)+card(B)-card(A∩B)

=8+12-3=17

答: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共有17名同学参赛

二、函数及其表示

(一)函数的概念

1、定义

一般地,我们说: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

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2、函数的三要素

(1)函数的三要素是指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2)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3、区间

设a ,b 是两个实数,而且a

(1)满足不等式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 (2)满足不等式a

(3)满足不等式a ≤x

这里的实数a 与b 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

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

{}b x a x ≤≤| 闭区间 [a ,b ] {}b x a x <<|

开区间

(a ,b)

拓展与提示:(1)函数符号y=f(x)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在18世纪引入的。 (2)注意区别f(a)和f(x),f(x)是指函数解析式,f(a)是指自变量为a 时的函数值。

{}b x a x <≤|

半开半 闭区间

[)b a ,

{}b x a x ≤<|

半开半 闭区间

(]b a ,

实数集常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 “-∞”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

集合

符号

数轴表示

{}a x x ≥|

),a ??+∞

{}a x x >|

(),a +∞

{}b x x ≤|

(,)b -∞

{}b x x <|

()b -∞,

【例题】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x

x y -+

+=21

1 解析 要使x

x y -+

+=

21

1有意义,则必须 ?

?

?≠-≥????≠-≥+21

0201x x x x ,即x ≥-1且x ≠2,

拓展与提示:(1)在数轴上,用实心点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空心点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

(2)求函数定义域,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①若f(x)是整式,则定义域为R ; ②若f(x)为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③若f(x)为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全体实数; ④若f(x)的定义域为[a,b ],则f [g(x)]的定义域是a ≤g(x)≤b 的解集; ⑤若f [g(x)]的定义域为[a ,b ],则f(x)的定义域是g(x)在[]b a x ,∈下的值

故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2

x

x且

≥x

-

|≠

1

【例题】(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3],求f(x+1)和f(x2)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2x+3)的定义域为(]2,1-,求f(x-1)的定义域

解析(1)∵f(x)的定义域为[-1,3],

∴f(x+1)的定义域由-1≤x+1≤3确定,即-2≤x≤2,

∴f(x+1)的定义域为[-2,2].

f(x2)的定义域由-1≤x2≤3确定,即3

-x

3≤

∴f(x2)的定义域为[3

-]

3,

(2)∵函数f(2x+3)的定义域为(]2,1-,

∴2x+3中的x满足-1

∴1<2x+3≤7.

令t=2x+3,则f(t)的定义域为(]7,1.

又1

∴f(x-1)的定义域为(]8,2

4、反函数

式子y=f(x)表示y是自变量x的函数,设它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C,我们从式子y=f(x)中解出x得到x=g(y),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g(y),x 在A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g(y)表示y是自变量x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g(y)叫做y=f(x)的反函数,记作)(1y

y-

f

=.

x-

=,一般写成)(1x

f

拓展与提示:(1)函数y=f(x)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

(2)函数y=f(x)的图象和它的反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y-

f

(1x

(二)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对应关系不同,可用几个式子来表示函数,这种

形式的函数叫分段函数,它是一类重要函数,形式是:

???????∈??∈∈=n

n D x x f D x x f D x x f x f )( )( )()(2

2

11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对于分段函数必须分段处理,其定义域为D 1∪D 2∪…∪D n .

【例题】中国移动通信已于2006年3月21日开始在所属18个省、市移动公司陆续推出“全球通”移动电话资费“套餐”,这个套餐的最大特点是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了不同的收费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代号 基本月租(元) 免费时间(分

钟) 超过免费时间话费(元/

分钟) 1

30

48

0.60

拓展与提示:(1)函数用列表法表示时,其定义域是表中自变量所取值的全体,

其值域是表中对应函数值的全体。

(2)

函数用图象法表示时,其定义域是图象投射到x 轴上的区域范围,其值域是图象投射到y 轴上的区域范围。

拓展与提示:分段函数中,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为空集。

2 98 170 0.60

3 168 330 0.50

4 268 600 0.4

5 5

388

1000

0.40

请问:“套餐”中第3种收费方式的月话费y 与月通话量t(月通话量是指一个月内每次通话用时之和)的函数关系式。

解析 “套餐”中第3种收费函数为

1168,0330,1680.5(330),330.t y t t ?????

≤≤=+-> 3、复合函数

若y 是u 的函数,u 又是x 的函数,即y=f(u),u=g(x),x ∈(a,b),u ∈(m,n),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y=f [g(x)],x ∈(a,b)叫做f 和g 的复合函数,u 叫做中间变量,u 的取值范围是g(x)的值域。

4、映射

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5、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①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类型,可设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利用已知条

拓展与提示:(1)映射包括集合A 、B 以及从A 到B 的对应法则f ,三者缺一不可,且A 、B 必须非空。

(2)A

中的元素在B 中都能找到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而B 中的元素却不一定在A 中找到对应元素,即使有,也不一定只有一个。

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再求系数。

②换元法。若已知函数[])(x f y ?=的解析式,可令)(x t ?=,并由此求出x=g(t),然后代入解析式求得y=f(t)的解析式,要注意t 的取值范围为所求函数的定义域。

③赋值法:可令解析式中的自变量等于某些特殊值求解。

④列方程(组)法求解。若所给式子中含有f(x),??

?

??x f 1或f(x),f(-x)等形式,可考虑

构造另一个方程,通过解方程组获解。 ⑤配凑法。

【例题】 解答下列各题:

(1)已知f(x)=x 2-4x+3,求f(x+1); (2)已知f(x+1)=x 2-2x ,求f(x);

(3)已知二次函数g(x)满足g(1)=1,g(-1)=5,图象过原点,求g(x)。 解析 (1)f(x+1)=(x+1)2-4(x+1)+3=x 2-2x (2)方法一:(配凑法)

f(x+1)=(x+1)2-2x-1-2x=(x+1)2-4x-1=(x+1)2-4(x+1)+3, ∴f(x)=x 2-4x+3

方法二:(换元法)令x+1=t ,则x=t-1, f(t)=(t-1)2-2(t-1)=t 2-4t+3, ∴f(x)=x 2-4x+3.

(2)由题意设g(x)=ax 2+bx+c ,a ≠0. ∵g(1)=1,g(-1)=4,且图象过原点,

∴ .0,5,1??

???==+-=++c c b a c b a 解得

??

?

??=-==.0,2,3c b a

∴g(x)=3x 2-2x. 三、函数的基本性质

(一)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性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如下图(2)所示。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为

拓展与提示:(1)定义中的x 1,x 2具有任意性,不能用特殊值代替。

(2)若f(x)在区间D1,D2上都是增(减)函数,但f(x)在D1∪D2上不一定是增(减)函数。 (3)由于定义域都是充要性命题,因此由f(x)是增(减)函数,且)()()(212121x x x x x f x f >

的不等关系可以“正逆互推”。

第一步:取值。设x 1、x 2是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x 1

第二步:作差、变形。准确作出差值,并通过因式分解、配方、分子(分母)有理化等方法,向有利于判断差的符号的方向变形。

第三步:判断f(x 1)-f(x 2)[或f(x 2)-f(x 1)]的符号。 第四步:根据定义作出结论。

简记为“取值—作差—变形—定号—结论”。

(2)直接法。运用已知的结论,直接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常见结论有:

①函数y=-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相反;②当函数f(x)恒为正或恒为负时,函数

)

(1

x f y =

与y=f(x)的单调性相反;③在公共区间内,增函数+增函数,其和为增函数,

增函数-减函数,其差为增函数等。

(3)图象法:按照作图的方法,准确作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4)若当x ∈(a,b)时,f ′(x)>0,则f(x)在(a,b)上递增;若当x ∈(a,b)时,f ′(x)<0,则f(x)在(a,b)上递减。

【例题】讨论函数)2

1(2

1)(≠++=a x ax x f 在(-2,+∞)上的单调性。

解析 设-2

.2

212212)(+-+=+-++=

x a

a x a a ax x f

∴f(x 2)-f(x 1)

拓展与提示:定义有如下等价形式 设x 1,x 2∈[a,b ],那么

①[]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增函数,[]

b a x f x x x f x f ,)(0)()(2

121在?<--上是减函数; ②

[])(0)()()(2121x f x f x f x x ?

>--在[a,b ]上是增函数,

[])(0)()()(2121x f x f x f x x ?<--上是减函数。

=).2

21()2

21(2+-+-+-+x a a x a a

=)21

21)(

21(12+-+-x x a . =)

2)(2()21(122

1++-?

-x x x x a .

又∵-2

.0)

2)(2(122

1<++-x x x x

∴当1-2a>0,即2

1

当1-2a<0时,即2

1>a 时,上式>0,即f(x 2)>f(x 1)。

∴当21

1)(++=x ax x f 在(-2,+∞)上为减函数

当21>a 时,2

1)(++=x ax x f 在(-2,+∞)上为增函数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复合函数y=f [g(x)],若t=g(x)在区间(a,b)上是单调函数,则y=f(t)在区间(g(a),g(b))或(g(b),g(a))上是单调函数;若t=g(x)与y=f(t)单调性相同(同时为增或减),则y=f [g(x)]为增函数,若t=g(x)与g=f(x)单调性相反,则y=f [g(x)]为减函数,简单地说成“同增异减”。

y=f(t) 增 减 增 减 t=g(x) 增 减 减 增 Y=f [g(x)]

(二)函数的最大(小)值 1、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 (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x)≤M ;

(2)存在x 0∈I ,使得f(x 0)=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f(x)的最大值。 同样地: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1)对于任意x ∈I ,都有f(x)≥M ; (2)存在x 0∈I ,使得f(x 0)=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的最小值。

2、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二次函数f(x)=ax 2+bx+c ,当a>0时,在闭区间[m,n ]上的最值可分如下讨论:

①若m a

b

<-

2时,则最大值为f(n),最小值为f(m); ②若n a

b >-2时,则最大值为f(m),最小值为f(n);

③若n a b m ≤≤2时,则最大值为f(m)或f(n),最小值为)2(a

b f -.

例 已知13

1≤≤a ,若f(x)=ax 2-2x+1,在[1,3]上最大值为

M(a),最小值为

N(a),令g(a)=M(a)-N(a),求g(a)的函数表达式。

解析

a a x a x f 111)(2

-

+??? ?

?

-=.

∵13

1≤≤a ,∴311≤≤a

.

又∵x ∈[1,3]. ∴当时a

x 1=,

f(x)min =N(a)=a

11-

当211≤≤a

,即12

1≤≤a 时,

f(x)max =M(a)=f(3)=9a-5.

拓展与提示:(1)函数的最大(小)值是函数的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对应的纵坐标。 (2)一个连续不断的函数在闭区间[a,b ]上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3)

求函数最值的常见方法为①构造二次函数;②单调性法;③导数法。

当2

13

1,312<≤≤

即时,

f(x)max =M(a)=f(1)=a-1

∴???

????<≤-+≤≤-+=-=.2131,21,12

1,619)()()(a a a a a a a N a M a g

(三)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1)若函数f(x)是偶函数,那么: ①对任意定义域的x,都有f(-x)=f(x); ②函数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③函数f(x)在两个半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是相反的。 (2)若函数f(x)是奇函数,那么:

①对任意定义域内的x ,都有f(-x)=-f(x); ②函数f(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③函数f(x)在两个半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是相同的。 3、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

拓展与提示:①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具备奇偶性,这些既不是奇函数又不偶函数的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只有一个,就是f(x)=0。 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否则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1)定义法

f(x)是奇函数0

?x

f

=

x

-

x

f

f

-

f

x

(

(

)

?

)

)

+

(=

-

)

(

f(x)是偶函数()()()()0

?-=?--=

f x f x f x f x

(2)利用图象的对称性

f(x)是奇函数)(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f

f(x)是偶函数)(x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f

例设函数f(x)对任意x、y∈R,都有f(x+y)=f(x)+f(y),且x>0时,f(x)<0,f(1)=-2。

(1)求证:f(x)为奇函数

(2)试问在-3≤x≤3时,f(x)是否有最值?如果有,求出最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解析(1)∵f(x)对于任意x、y∈R,都有f(x+y)=f(x)+f(y)成立

∴令x=y=0,得f(0)=f(0)+f(0),即f(0)=0

再令y=-x,得f(0)=f(x)+f(-x),即f(-x)=-f(x),∴f(x)为奇函数。

(2)设x1

由已知x>0时,f(x)<0,∴f(x2-x1)<0,即f(x2)-f(x1)<0

∴f(x2)

∴f(x2)在[-3,3]上,当x=-3时,f(x)取最大值,即f(x)max=f(-3)=-f(3)=-3f(1)=6;

当x=3时,f(x)取最小值,即f(x)min=f(3)=-6.

学习管理师家长或学生阅读签字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②《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③所有质数;⑷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⑤在数轴上与原点O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A . 2组B. 3组C. 4组 D .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x x 2k 1, k N }不相等的是( ) A. {x x 2k 3,k N} B. {x x 4k 1,k N } C. {x x 2k 1,k N} D. {x x 2k 3, k 3,k Z} 2 3、设f(x)学」,则半等于()X 1f(1) A . 1 B . 1 C . 3 D 3 5 5 4、已知集合 A {xx24 0},集合B {x ax 1},若B A ,则实数a的值是() A . 0 B . 1 C . 0 或—D.0或1 2 2 2 5、已知集合 A {( x, y) x y 2} , B {(x,y)x y 4},则AI B() A . {x 3,y 1} B .(3, 1) C . {3, 1} D.{(3, 1)} 6、下列各组函数 f (x)与g(x)的图象相同的 是 ( ) (A) f (x) x,g(x) (.x)2(B) 2 2 f(x) x ,g(x) (x 1) (C)f(x) 1,g(x) x0 x (D) f(x) |x|,g(x) (x 0) x (x 0) 7;l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畑"厮一劭的解集

是() (A)(0 ,+ OO)(B)(0,2)(C)(2 , + OO )(D) (2,兰) 7 8已知全集U R,集合A {x x 1或x 2},集合B {x 1 x 0},则AU C U B() A. {x x 1或x 0} B. {x x 1或 x 1} C. {x x 2或x 1} D. {x x 2或 x 0} 9、设A 、B为两 个 -非空集 合, 定义A B { (a,b) a A,b B} ,若A {1,2,3}, B {2,3 ,4},则 A B中的兀素个数为() A. 3 B.7 C.9 D.12 10、已知集合 A {yy x21},集合 B {xy22x 6},则Al B ( ) A ? {(x,y) x 1,y 2} B. {x1 x 3} C. {x| 1 x 3} D. 11、若奇函数f x在1,3上为增函数,且有最小值0,则它在3, 1上 () A.是减函数,有最小值0 B.是增函数,有最小值0 C.是减函数,有最大值0 D.是增函数,有最大值0 12、若1,a,b 0,a2,a b,则a2005 b2005的值为( ) a (A)0 (C) 1 (B)1 (D)1 或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教案典型例题

集合与函数概念 知识点1:集合的含义 1》元素定义: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集合定义: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2》集合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典例分析 … 题型1:判断是否形成集合 例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4)方程x2+1=0的解; (5)某校2011级新生;(6)血压很高的人; (7)著名的数学家;(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 能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考察下列对象能形成一个集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身材高大的人②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③直角坐标平面上纵横坐标相等的点④细长的矩形的全体 ⑤比2大的几个数⑥2的近似值的全体 ⑦所有的小正数⑧所有的数学难题 : 知识点2: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集合的元素特征: 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②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①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a ∈A ; ②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注意:常见数集 ①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②正整数集,记作N * 或N +; ③整数集,记作Z ; ④有理数集,记作Q ; ⑤实数集,记作R ; ^ 典例分析 题型1: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考察 例1:由实数-a, a, a , a 2 , - 5 a 5 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_______个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 例2:设a,b,c 分别为非零实数,则c c b b a a y ++= 所有的值构成的集合中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 # 例3: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1,,a b a },也可表示为{0,,2 b a a +},则=+20142013b a _________。 例4:集合{2,1,12 --x x }中的x 不能取得值有_______个。 例5:由4,2,2 a a -组成1个集合A ,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可以是( ) A 、1 B 、-2 C 、6 D 、2 ¥ 例6:以实数a 2 ,2-a.,4为元素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2个元素,则的a 值为 . 题型2: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的考察 例1:用“∈”或“ ?”符号填空: (1)8 N ; (2)0 N ; (3)-3 Z ; (4; (5)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 A 。 … 例2:给出下面四个关系: 3∈R, 0.7?Q, 0∈{0}, 0∈N,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_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2《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3所有质数;○4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5在数轴上与原点O 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21,}x x k k N +=+∈不相等的是( ) A .{23,}x x k k N =+∈ B .{41,}x x k k N +=±∈ C .{21,}x x k k N =+∈ D .{23,3,}x x k k k Z =-≥∈ 3、设221()1x f x x -=+,则(2)1()2 f f 等于( ) A .1 B .1- C .35 D .35- 4、已知集合2{40}A x x =-=,集合{1}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0 B .12± C .0或12± D .0或12 5、已知集合{(,)2}A x y x y =+=,{(,)4}B x y x y =-=,则A B =I ( ) A .{3,1}x y ==- B .(3,1)- C .{3,1}- D .{(3,1)}- 6、下列各组函数)()(x g x f 与的图象相同的是( ) (A )2)()(,)(x x g x x f == (B )22)1()(,)(+==x x g x x f (C )0)(,1)(x x g x f == (D )???-==x x x g x x f )(|,|)( )0()0(<≥x x 7、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A 或B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教案一对一教案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年级高一学科数学上课时间 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次课共()次课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集合概念及其运算,以及集合的几种表示方法 2、通过复习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性质,进一步体会运动变化、数形结合、代数转化以及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的运算、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函数的概念以及性质的具体运用 教 学 过 程 课后作业:教学反思:

知识点一:集合的性质与运算 例1、已知集合{}2 1,1,3A x x =--,求实数x 应满足的条件. 例2、设{} 022=+-=q px x x A ,{} 05)2(62 =++++=q x p x x B ,若? ?????=21B A , 则=B A ( ) (A )??????-4,31 ,21 (B )??????-4,21 (C )??????31,21 (D)? ?????21 例3、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 ()M P S B 、 ()M P S C 、()u M P C S D 、 ()u M P C S 例4、设集合{}21<≤-=x x M ,{} 0≤-=k x x N ,若M N M = ,则k 的取值范围( ) (A )(1,2)- (B )[2,)+∞ (C )(2,)+∞ (D)]2,1[- 例5、设{ }{} I a A a a =-=-+241222 ,,,,,若{}1I C A =-,则a =__________。 知识点二: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 例6、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1)2)(x x f =,33)(x x g =; (2)x x x f =)(,?? ?<-≥=; 01 , 01 )(x x x g (3)1212)(++=n n x x f ,1212)()(--=n n x x g (n ∈N *); (4)x x f =)(1+x ,x x x g += 2)(; (5)12)(2--=x x x f ,12)(2--=t t t g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 +bx +c =0,a ,b ,c ∈R } B .{x |ax 2 +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 +bx +c =0|a ,b ,c ∈R } D .{ax 2 +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 =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 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 ,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 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 5.20(,60t t t t D .x =? ????≤<--≤<≤≤) 5.65.3(),5.3(50150) 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 , f [g (x )]=)0(122 ≠-x x x ,则 f (2 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 x x ++ -1912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数 9.下列四个命题 (1)f(x)= x x -+-12有意义; (2)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3)函数 y=2x(x N ∈)的图象是一直线;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教师用书)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1.体验由实例分析探究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的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以及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培养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 2.掌握“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体会集合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2)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相等:只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5.实数集、有理数集、整数集、非负整数集、正整数集分别用字母R、Q、Z、N、N*或N+来表示.

对点讲练 集合的概念 【例1】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07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4)方程x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5)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6)3的近似值的全体. 解(1)“著名的数学家”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是否“著名”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著名的数学家”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类似地,(2)也不能构成集合;(3)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类似地,(4)也能构成集合;(5)“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6)“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6)不能构成集合. 规律方法判断指定的对象能不能形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变式迁移1 下列给出的对象中,能构成集合的是() A.高个子的人B.很大的数C.聪明的人D.小于3的实数 答案 D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bx +c =0,a ,b ,c ∈R } B .{x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bx +c =0|a ,b ,c ∈R } D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5.65.3(),5.3(50150)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f [g (x )]=)0(12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x x ++-1912是( )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修文县华驿私立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卷(四) (内容:集合与函数概念 满分:150 时间:120 制卷人:朱文艺)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均有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你的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每小题5分,共60分)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 1|2-=x y y 与集合(){} 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已知{}32|≤≤-=x x M ,{}41|>-<=x x x N 或, 则N M 等于 ( ) A. {}43|>≤=x x x N 或 B. {}31|≤<-=x x M C. {}43|<≤=x x M D.{}12|-<≤-=x x M 3. 函数2() = f x ( ) A. 1 [,1]3- B. 1(,1)3- C. 11(,)33- D. 1(,)3 -∞- 4. 下列给出函数()f x 与()g x 的各组中,是同一个关于x 的函数的是 ( ) A .2 ()1,()1x f x x g x x =-=- B .()21,()21f x x g x x =-=+ C .2(),()f x x g x == D .0()1,()f x g x x == 5. 方程组? ??-=-=+122 y x y x 的解集是 ( ) A .{}1,1==y x B .{}1 C.{})1,1(|),(y x D . {})1,1( 6.设{} 是锐角x x A |=,)1,0(=B ,从A 到B 的映射是“求正切”,与A 中元素0 60相对应的B 中元素是 ( ) A .3 B . 33 C .21 D .2 2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N*或N + R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两者必居其一. ∈,或者a M 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 M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 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8)交集、并集、补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0)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 ,,,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 [,),(,),(,],(,)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 a b <.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 x k k Z π π≠+ ∈.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教案

集合(第1课时) 一、知识目标:①内容:初步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常用数集,集合元素的特征 等集合的基础知识。 ②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集合元素的特征 ③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④注意点:注意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理解与判断;注意集合中元 素的基本属性的理解与把握。 二、能力目标:①由判断一组对象是否能组成集合及其对象是否从属已知集合, 培养分析、判断的能力; ②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 三、教学过程: Ⅰ)情景设置: 军训期间,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官在高喊:(x)的全体同学集合!听到口令,咱们班的全体同学便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教官的身边,而那些不是咱们班的学生便会自动走开。这样一来教官的一声“集合”(动词)就把“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了。数学中的“集合”这一概念并不是教官所用的动词意义下的概念,而是一个名词性质的概念,同学们在教官的集合号令下形成的整体即是数学中的集合的涵义。 Ⅱ)探求与研究: ①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问题: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呢?(板书学生们所举出的一些例子) ②为了明确地告诉大家,是哪些“指定的对象”被集在了一起并作为一个 整体来看待,就用大括号{ }将这些指定的对象括起来,以示它作为一个 整体是一个集合,同时为了讨论起来更方便,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 B、C……来表示不同的集合,如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各例就可分别记 为……(板书) 另外,我们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并用小写字 母a、b、c……(或x1、x2、x3……)表示 同学口答课本P5练习中的第1大题 ③分析刚才同学们所举出的集合例子,引出: 对某具体对象a与集合A,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 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 a A ④再次分析同学们刚才所举出的一些集合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然后请同学们分别阅读课本P5和P40上相关的内容。 ⑤在数学里使用最多的集合当然是数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上与数集有 关的内容,并思考:常用的数集有哪些?各用什么专用字母来表示?你 能分别说出各数集中的几个元素吗?(板书N、Z、Q、R、N*(或N+)) 注意:数0是自然数集中的元素。这与同学们脑子里原来的自然数就是 1、2、3、4……的概念有所不同 同学们完成课本P5练习第2大题。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3A x y x y =+=,(){},1B x y x y =-=,则A B = ( ). A .{}2,1 B .(){}2,1 C .{}2,1x y == D .()2,1 2.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M P S B .()M P S C .()()U M P C S D .()()U M P C S 3.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2 (),()f x g x = = (B) 0 ()1,()f x g x x == (C) 2 1()1,()1 x f x x g x x -=+=- (D )2 (),()f x g x = = 4.函数{}()1,1,1,2f x x x =+∈-的值域是( ). (A) 0,2,3 (B) 30≤≤y (C) }3,2,0{ (D )]3,0[ 5.已知函数2 2 1()12,[()](0)x g x x f g x x x -=-= ≠,则(0)f 等于( ) . (A) 3- (B) 32 - (C) 32 (D ) 3 6.函数2 ()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5a ≤ (D )3a ≥ 7.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x x f ,则当0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及相关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知识来源:集合的概念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必修一中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一小节; 2. 知识背景: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的集合论,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中一些冗长的文字语言.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作为一种数学简单符号来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阶段性的要求,学生将领悟集合的抽象性及其具体性,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去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逐渐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知识外延:集合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接下来函数的学习至关重要,高中函数的概念将建立在集合间关系的基础上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征分析:集合为高一上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授课知识,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知识,存在部分同学还沉浸在暑假的懒散中,从而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再者,与初中直观、具体、易懂的数学知识相比,集合尤其是无限集合就显得抽象、不易理解,这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本节授课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2.学生知识结构分析: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能够顺利进入高中知识的学习,基本功还是较扎实的,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集合概念的知识接纳和理解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能从集合间的运算分析出集合的基本关系,同时对于分类讨论问题,能区分取交还是取并. 2.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选择恰当的集合表示方法,理解集合有限和无限的特征,理清“元素和集合关系”和“集合与集合关系”符号的区别,不混淆。 3.学会正确使用集合补集思想,即为“正难则反”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知识梳理,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习的内容网络化、系统化.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领悟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体会集合的本质. 3. 学生通过集合概念的学习,应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化简思想以及补集思想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认识到材料整理的必要性,从而形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

集合与函数概念检测试题

数学必修一第一章检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8,5,2{=M ,}10,9,8,5{=N ,则=N M (A ) A .}10,9,8,5,2{ B .}8,5{ C .}10,9{ D .}2{ 2.若集合{},,a b c 当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该三角形是(C) A .正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不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3.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C)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4.设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且A ?B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C) A .C U A ?C U B B . C U A ?C U B=U C .A ?C U B=φ D .C U A ?B=φ 5.已知}19,2,1{2-=a A ,B={1,3},A =B }3,1{,则=a (C) A . 3 2 B . 2 3 C .3 2± D .2 3± 6.函数x x x y +=的图象是 (D) 7.如果集合A={x|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那么a 的值是(B)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8.已知2 2(1)()(12)2(2)x x f x x x x x +≤-??=-<

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 流的能力.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 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 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 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 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 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 示法. 9.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 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 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教案

第一章 集 合 1 、1、1集合的含义 【探索新知】 在小学、初中我们就接触过“集合”一词。 例子: (1)自然数集合、正整数集合、实数集合等。 (2)不等式0722>--x x 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3)方程0232=+-x x 解的集合。 (4)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5)二次函数2x y = 图像上点的集合。 (6)锐角三角形的集合 (7)二元一次方程12=+y x 解的集合。 (8)某班所有桌子的集合。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明确集合的概念。 问题1、从字面上看,怎样解释“集合”一词? 2、如果上面例子中的数、点、图形、数对和物体等称为“研究对象”,那么集合又是什么呢? 1、集合、元素的概念 再看例子 (9)质数的集合。 (10)反比例函数x y 1=图像上所有点。 (11)2x 、2 y xy +、22y - (12)所有周长为20厘米的三角形。 问题3、从集合中元素个数看,上面例子(1)(2)(4)(5)(6)(7)(9)(10)(12)与例子(3)(8)(11)有什么不同? 2、有限集和无限集

指出: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Cantor (1845~1918)在十九世纪创立的,集合知识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为进一步研究数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集合、元素的记法 问题4、(1)集合、元素各用什么样的字母表示? (2)N 、)(+*N N 、Z 、Q 、R 等各表示什么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阅读教材填空: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 , 就记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记作__ ____,读作“______ _____”. 用∈或?填空: 1、6______N , 23-______Q , 31_______Z ,14.3_______Q π_______Q , 2、设不等式012>-x 的解集为A ,则 5_______A , 3-_______A 3、012=+-y x 的解集为B ,则)4,1(-_______B , )3,1(_______B , 2-_______B 问题5、元素a 与集合A 有几种可能的关系? 集合的性质 ① 确定性: 例子1、下列整体是集合吗? ①个子高的人的全体。②某本数学资料中难题的全体。③中国境内的海拔高的山峰的全体。 2、集合A 中的元素由∈Z,b ∈Z)组成,判断下列元素与集合A 的关系? (1)0 (2 (3 ②互异性: 例子、集合M 中的元素为1,x ,x 2-x ,求x 的范围?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经典含答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集合中与集合{21,}x x k k N +=+∈不相等的是( ) A .{23,}x x k k N =+∈ B .{41,}x x k k N +=±∈ C .{21,}x x k k N =+∈ D .{23,3,}x x k k k Z =-≥∈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已知集合2{1}A y y x ==+,集合2{26}B x y x ==-+,则A B =( ) A .{(,)1,2}x y x y == B .{13}x x ≤≤ C .{13}x x -≤≤ D .? 4、已知集合2{40}A x x =-=,集合{1}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0 B .12± C .0或12± D .0或12 5、已知集合{1,2,3,}A a =,2{3,}B a =,则使得Φ=B A C U )(成立的a 的值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6、设A 、B 为两个非空集合, 定义{(,),}A B a b a A b B ⊕=∈∈,若{1,2,3}A =,{2,3,4}B =,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 A .3 B .7 C .9 D .12 7、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 ????≤<--≤<≤≤)5.65.3(),5.3(50150)5.35.2(,150)5.20(,60t t t t t 8、已知g (x )=1-2x, f [g (x )]=)0(12 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集合与函数概念教案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

集合与函数概念试题1

集合与函数概念试题卷 一、选择题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R x M ∈=}0442=+-x x 为( ) A .}2,2{ B .}2{ C .}2{=x D .}044{2=+-x x 2.已知集合A=}24|{<<-x x ,B=}12|{<<-x x ,则(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3.{|2}M x R x =∈≥,a π=,则下列四个式子○1M a ∈;○ 2}{ a M ; ○3a ?M ;○4{}a M π= ,其中正确的是( ) A .○ 1○2 B .○ 1 ○4 C .○ 2○3 D .○ 1○2○4 4.已知集合M 和P 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表示为( ) A .P M B .P M C .P)(M C P D .P)(M C M 5.已知全集U={1,2,3,4,5,6,7,8},A={2,5,8},B={1,3,5,7},那么(C U A)∩B =( ) A .{5} B .{1, 3,4,5,6,7,8} C .{2,8} D .{1,3,7} 6.如图,以下4个对应不是从A 到B 的映射的是( ) 7.若)(x f 的定义域为[0,1],则)2(+x f 的定义域为( ) A .[0,1] B .[2,3] C .[-2,-1] D .无法确定 8.已知函数32)1(+=+x x f 则)(x f 等于( ) A .32+x B .22+x C .12+x D .12-x 9.拟定从甲地到乙地通话m 分钟的电话费由() 1.06(f m == 0.5[]1)m + (元)决定,其中0>m , ] [m 是大于或等于m 的最小整数,(如[3]=3,[3.8]=4,[3.1]=4),则从甲地到乙地通话时间为5.5分钟的电话费为( ) A .3.71元 B .3.97元 C .4.24元 D .4.77元 10.如图,矩形ABCD 中,AB =1,AD =2,M 是CD 的中点,点P 在矩形的边上沿A →B →C →M 运动,则△APM 的面积y 与点P 经过的路程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 9 4 1 3 -3 2 -2 1 -1 300 450 600 900 1 -1 2 -2 3 3 1 4 9 1 2 3 1 2 3 4 5 6 2 12 22 31 A . B . C . D . 开平方 求正弦 求平方 乘以2 M P M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