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赏析论文

安徽建筑大学

中国古典园林美与文化赏析

结课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人文情怀

学生姓名:王子骏

学号:152********

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

专业班级:15建筑二班

指导老师:谢昕云

2016.5.20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人文情怀

摘要:本文通过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重要方面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人文、历史以及审美等方面从雏形到成熟演变过程的分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探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园林;人文情怀;儒、道、佛

中国“园林”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张翰《杂诗》中“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被人们看作是人类审美、情趣、文化的空间史书。所谓的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的自然整体。世界园林三大发源地——中国、西亚和希腊,他们都是拥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透过文化背景看中国园林艺术可以得知,文化背景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思想观点上各有不同,但三者都注重自然之美和自然与人性的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

工环境之一。

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儒家情怀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崇尚自然,师从自造化”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完美的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道家情怀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关中记》便载有:“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的描写。

4、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佛家情怀

中唐时期,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

山林的园林空间。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的视觉效果;二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5、人文背景与中国园林艺术的演变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的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在奴隶社会的森严的阶级划分和经济文化落后的限制下,“园林”也就必然诞生于统治阶层。

到了封建社会,随着政治文化经济的进步,和统治阶层对皇权至上思想重视,秦汉时期的园林形式在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在广大地域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士大夫为逃避世事而寄情山水,这些深刻的影响了园林创作。两晋时,诗歌、游记、散文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末时期,受山水画和田园诗的影响,园林创作也从单纯模仿自然环境发展到在较小的境域内表现山水的主要特点,追求诗情画意,产生了“写意山水园”。宋朝由于外敌入侵,国都南迁,所以宋代中国古典园林多建于南方,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躲避战乱逃避时世的场所。表现在园林风格上多为寄情山水的田园风格。随着田园山水诗,游记和散文的流行,山水画和画论以及一般艺术和美学理论的日趋成熟,对明清文人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原则和欣赏趣味起到了重要影响。清代乾隆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最后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典

文化的顶峰时期,此段时期集中兴建的一大批优秀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全面体现了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的结晶,为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推上了最高峰。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园林艺术作为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作用,也必然决定了园林设计的人性关怀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杜顺宝编.《中国园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p23

2.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上海:中华书局,1991.p87

3.《景园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 p75 p113

4.刘托.《园林艺术欣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p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