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

初三数学
初三数学

24.任意写一个个位数字不为零的四位正整数A ,将该正整数A 的各位数字顺序颠倒过来,得到四位正整数B ,则称A 和B 为一对四位回文数.例如A =2016,B =6102,则A 和B 就是一对四位回文数.现将A 的回文数B 从左往右,依次顺取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新数,最后不足三个数字时,将开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顺次接到末尾.在组成三位新数时,如遇最高位数字为零,则去掉最高位数字,由剩下的两个或一个数字组成新数,将得到的所有新数求和,把这个和称为A 的回文数B 作三位数的和.例如将6102依次顺取三个数字组成的新数分别为:610,102,26,261.它们的和为:610+102+26+261=999,把999称为2016的回文数作三位数的和.

(1)请直接写出一对四位回文数;猜想一个四位正整数的回文数作三位数的和能否被111

整除?并说明理由;

(2)已知一个四位正整数11x y (千位数字为1,百位数字为x 且0≤x ≤9,十位数字为

1,个位数字为y 且0<y ≤9)的回文数作三位数的和能被27整除,请求出x 与y 的数量关系.

25.在△ABC 中,∠A =60°,∠B =45°,点D 是边AB 上任意一点,连结CD . (1)如图1,若∠BCD =30°,且BD =2,求线段CD 的长.

(2)如图2,若∠BCD =15°,以线段CD 为边在CD 的右上方作正△CDE ,连结BE ,

点F 在线段CD 上,且CF =BD ,连结BF .求证:BE =BF .

(3)如图3,若以点C 为直角顶点,线段CD 为腰在CD 的右上方作等腰Rt △CDE ,点

O 是线段DE 的中点,连结BO ,猜想线段OB 与CD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B

D A

C

25题图1

F

E

B

D

A

C 25题图2

O

E

B

D A

C

25题图3

26.如图1,

抛物线233

y x x =-

+与x 轴交于A 、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交y 轴于点

C .将直线A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交y 轴于点

D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E . (1)求直线AE 的解析式;

(2)点F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当△F AD 的面积最大时,在线段AE 上找一点G (不

与点A 、E 重合),使FG +12GE 的值最小,求出点G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FG +1

2

GE 的最小值;

(3)如图2,将△ACD 沿射线AE

方向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平移,记平移后的△ACD 为△A ′C ′D ′,平移时间为t 秒,当△AC ′E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

26题图1

26题图2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详解

初三(下册)数学各章节重要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0) 2. 关于二次函数的几个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所以也叫抛物线y=ax2+bx+c;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且以对称轴为界,一半图象上坡,另一半图象下坡;其中c叫二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即二次函数图象必过(0,c)点. 3. y=ax2(a≠0)的特性:当y=ax2+bx+c (a≠0)中的b=0且c=0时二次函数为y=ax2(a≠0); 这个二次函数是一个特殊的二次函数,有下列特性: (1)图象关于y轴对称;(2)顶点(0,0);(3)y=ax2 (a≠0)可以经过补0看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顶点式和双根式,即: y=ax2+0x+0, y=a(x-0)2+0, y=a(x-0)(x-0). 4. 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及几个重要点的公式: 5. 二次函数y=ax2+bx+c (a≠0)中,a、b、c与Δ的符号与图象的关系: (1) a>0 <=> 抛物线开口向上; a<0 <=> 抛物线开口向下; (2) c>0 <=> 抛物线从原点上方通过; c=0 <=> 抛物线从原点通过; c<0 <=> 抛物线从原点下方通过; (3) a, b异号 <=> 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a, b同号 <=> 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b=0 <=> 对称轴是y轴; (4) Δ>0 <=>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Δ=0 <=> 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即相切); Δ<0 <=> 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6.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三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y=ax2+bx+c,并把这三点的坐标代入,解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c的值, 从而求出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8.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y=a(x-h)2+k (a≠0);由顶点式可直接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 k),对称轴方程 x=h 和函数的最值 y最值= k. 9.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x0,y0)和图象上的另一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为y=a(x -x0)2+ y0,再代入另一点的坐标求a,从而求出解析式.(注意:习题无特殊说明,最后结果要求化为一般式) 10. 二次函数图象的平行移动:二次函数一般应先化为顶点式,然后才好判断图象的平行移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策略和建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策略和建议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向建山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一般分成三轮复习,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谈谈一些对第一轮复习的体会和认识及一些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做到如下四点。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按知识块组织复习) 以课本为主,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抓住基本题型,记住常用公式,理解来龙去脉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式,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广州市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占的最多。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强调通法,淡化技巧,数学基本方法过关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待定系数法,求交点,配方法,换元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重视对数学思想理解及运用的渗透 要对数学思想有目的,有机会的渗透,不可能全到第二轮复习中才讲。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关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

练习题(一) 1.计算: ( ) 1 02 1211381 21-?? ? ??+-+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 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 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 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 1 11.方程3815162 2 =?? ? ??++??? ? ?+ x x x x 设y x x =+1 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 011 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 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 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上海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 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B ′E ,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 =-x x 代简求值 24.解方程:3 10 66=+++x x x x ()()()()()133312 --+-++-x x x x x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因式分解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2-b2=(a+b)(a-b); (2)a2±2ab+b2=(a±b)2; (3)a3+b3=(a+b)(a2-ab+b2); (4)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7)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正整数; (8)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偶数; (9)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

例1 分解因式: (1)-2x5n-1y n+4x3n-1y n+2-2x n-1y n+4; (2)x3-8y3-z3-6xyz; (3)a2+b2+c2-2bc+2ca-2ab; (4)a7-a5b2+a2b5-b7. 解 (1)原式=-2x n-1y n(x4n-2x2n y2+y4) =-2x n-1y n[(x2n)2-2x2n y2+(y2)2] =-2x n-1y n(x2n-y2)2 =-2x n-1y n(x n-y)2(x n+y)2. (2)原式=x3+(-2y)3+(-z)3-3x(-2y)(-Z) =(x-2y-z)(x2+4y2+z2+2xy+xz-2yz). (3)原式=(a2-2ab+b2)+(-2bc+2ca)+c2 =(a-b)2+2c(a-b)+c2 =(a-b+c)2. 本小题可以稍加变形,直接使用公式(5),解法如下:原式=a2+(-b)2+c2+2(-b)c+2ca+2a(-b) =(a-b+c)2 (4)原式=(a7-a5b2)+(a2b5-b7) =a5(a2-b2)+b5(a2-b2) =(a2-b2)(a5+b5)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代数部分 第二章:代数式 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代数式,会求代数式的值。 2、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概念,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升幂或降幂 排列。 3、掌握合并同类项方法,去(添)括号法则,熟练掌握数与整式相乘的运算及 整式的加减运算。 4、理解整式的乘除运算性质,并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 5、理解乘法公式的意义,掌握五个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运用五个乘法公 式进行运算。 6、会进行整式的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使运算简便。 7、掌握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进行多项式因式分解。 8、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分式的加、减、乘、 除、乘方的运算法则。 9、了解二次根式及分母有理化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它化 简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乘、除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运算,会将分母中含有一个

或两个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分母有理化;了解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 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3、代数式的分类: ,,单项式,整式,,,有理式多项式,,, 代数式,,分式,, ,无理式, 1、概念 2(1)单项式:像x、7、2xy,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初中中考数学基础知识(知识点)合集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 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 bx 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 bx 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 顶点式 y=a(x m)∧2 k(a≠0,a、m、k为常数)或y=a(x-h)∧2 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 ∧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 (y2(x-x1)(x-x3))/((x2-x1)(x2-x3) (y1(x-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x1,x2=[-b±(√(b -4ac))]/2a (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求根的方法还有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2x的平方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不同的二次函数图像 如果所画图形准确无误,那么二次函数将是由一般式平移得到的。 注意:草图要有1本身图像,旁边注明函数。 2画出对称轴,并注明X=什么 3与X轴交点坐标,与Y轴交点坐标,顶点坐标。抛物线的性质 轴对称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顶点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b/2a ,4ac-b ;)/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 ;-4ac=0时,P在x轴上。 开口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决定对称轴位置的因素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因为若对称轴在左边则对称轴小于0,也就是- b/2a当a与b异号时(即ab0, 所以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 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之因式分解附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之因式分解 甲内容提要和例题 我们学过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下面再介紹两种方法 1.添项拆项。是.为了分组后,能运用公式(包括配方)或提公因式 例1因式分解:①x4+x2+1②a3+b3+c3-3abc ①分析:x4+1若添上2x2可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解:x4+x2+1=x4+2x2+1-x2=(x2+1)2-x2=(x2+1+x)(x2+1-x) ②分析:a3+b3要配成(a+b)3应添上两项3a2b+3ab2 解:a3+b3+c3-3abc=a3+3a2b+3ab2+b3+c3-3abc-3a2b-3ab2 =(a+b)3+c3-3ab(a+b+c) =(a+b+c)[(a+b)2-(a+b)c+c2]-3 ab(a+b+c) =(a+b+c)(a2+b2+c2-ab-ac-bc) 例2因式分解:①x3-11x+20②a5+a+1 ①分析:把中项-11x拆成-16x+5x 分别与x5,20组成两组,则有公因式可提。(注意这里 16是完全平方数) ②解:x3-11x+20=x3-16x+5x+20=x(x2-16)+5(x+4) =x(x+4)(x-4)+5(x+4) =(x+4)(x2-4x+5) ③分析:添上-a2和a2两项,分别与a5和a+1组成两组,正好可以用立方差公式 解:a5+a+1=a5-a2+a2+a+1=a2(a3-1)+ a2+a+1 =a2(a-1)( a2+a+1)+ a2+a+1= (a2+a+1)(a3-a2+1) 2.运用因式定理和待定系数法 定理:⑴若x=a时,f(x)=0, [即f(a)=0],则多项式f(x)有一次因式x-a ⑵若两个多项式相等,则它们同类项的系数相等。 例3因式分解:①x3-5x2+9x-6②2x3-13x2+3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以及习题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以及习题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 能有好的结果。要求学生记牢认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特别是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 差公式,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我要求学生用课前5 ---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要求, 有些内容我还重点串讲。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 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基本宗旨:知识系 统化,练习专题化。 2、一轮复习的步骤、方法 1全面复习,把书读薄:全面复习不是生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相反,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 和各内容各方法的本质联系,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要努力使自已理解所学知识, 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一些死知识,而且,不记则已,记住了就要牢靠,事实证明,有些记忆 是终生不忘的,而其它的知识又可以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联系而得到.这 就是全面复习的含义 2突出重点,精益求精: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对内容有理解,了解,知道三个层次的要求;对方法有掌,会能两个层次的要求,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 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 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猜题”的人,往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般说来,也确能猜出几分来.但遇到综合题,这些题在主要内容中含有次要内容.这时,”猜题”便 行不通了.我们讲的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 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担挈整个内容.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它的内容和方法迎刃而解.即抓出主要内容不是放弃次要内容而孤立主要内容,而 是从分析各内容的联系,从比较中自然地突出主要内容. 3基本训练反复进行:学习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 主张”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 作到不用书写,就象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正确答案.这就是 我们在常言中提到的,在20分钟内完成10道客观题.其中有些是不用动笔,一眼就能作 出答案的题,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 不易被难倒.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作,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 经作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 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

1. 计算:為+8*1叫『 2. 16的平方根是 __________________ X —1 3. 分式X 一1的值为零,贝U x = x +1 4.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 6cm 和9cm,则周长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 3x +1 --------------------------- ,若 f(x )=mr 则f(4)=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 5cm,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 3cm,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 9米,则坡度i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抛物线y =x 2 -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 1 10.设m n 是方程x _2x_1 =0的两个根,那么 m n 13. 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 3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 x 2 1 14. 分式方程 — —=0的根是 __________________ X -1 1 -x 15. 分解因式 x 2「1-2ax a 2 : 16. 数据5, -3 , 0, 4, 2的中位数是 ______________ 方差是 ________________ 17. 不等式组 2x 5 < 3 x 2的解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匚v 兰 L 2 3 18. 已知四边形 ABCD 中, AB//CD , AB=BC 青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_ 使得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19. 已知一次函数 y = kx ■ b 过点-1,1与2,4,贝U 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 1 : 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______________ 21. 上海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C 中,.B =45°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厶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后得△ AB' E , 那么△ 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x 2 -2x =2代简求值 24. x -1 2 x 3 x -3 x -3 x-1 练习题 (一) 6.函数y x 亠1 二-3 的定义域是 X 1 ( 1 、 f 1、 1 11. 方程 6 x 2 +—+ 5 x +—丨=38 设 x + — I xj I X 丿 x 12. 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 5, 弦AB=8,则弓形的高 CD 是 ______________ =y 原方程可变形关于 y 的整式方程是 ____________ C 解方程:

初三数学上下册的学习知识点总结计划与重点难点总结计划.docx

----- 初三数学知识整理与重点难点总结 第21 章二次根式 知识框图 理解并掌握下列结论: (1)是非负数;(2);(3); I.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概念: 1、定义:一般地,形如√ā(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当a>0 时,√ a 表示 a 的算数平方根 ,√0=0 2、概念:式子√ā(a≥0)叫二次根式。√ā(a≥ 0)是一个非负数。 II.二次根式√ā 的简单性质和几何意义 1)a≥0; √ā≥0[双重非负性] 2)(√ā)^2=a(a≥0)[任何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3)√(a^2+b^2) 表示平面间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勾股定理推论。

IV.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1运算法则 √a·√ b= √ab( a≥ 0,b≥0) -1- ----

√a/b= √a/√ b(a≥ 0,b>0 ) 二数二次根之积,等于二数之积的二次根。 2共轭因式 如果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的积不再含有根式,那么这两个代数式叫做共轭因式,也称互为有理化根式。 V.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1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Ⅵ.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确定运算顺序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3正确使用乘法公式 4大多数分母有理化要及时 5在有些简便运算中也许可以约分,不要盲目有理化 VII.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有两种方法 I.分母是单项式 如:√a/ √b= √a×√ b/√b×√ b=√ ab/b

八年级数学竞赛因式分解

第1讲:因式分解 一.因式分解的定义: 二.因式分解的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提取所有项的公共的因式,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 例1:分解因式4121315242+-+---+-n n n n n n y x y x y x 例2:试说明139792781--能被45整除 例3:已知01234=++++x x x x ,求1200820092010+++++x x x x 2.运用公式法: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关键是利用各公式的特点,建立运用公式的模型,以下公式都应该熟记. 例4:分解因式xyz z y x 68333--- 例5:分解因式:abc c b a 3333-++ 例6:分解因式:12131415++++++x x x x x 3.分组分解法:关键是如何分组,原则是:①各组能分解或部分组能分解,②组间能继续分解,从而达到分解的目的.常用的分组思路有,按系数分组,按符号分组,安某一字母一次或二次分组,联想公式分组,按项的次数分组等,对多项式分组的方法往往不唯一,但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 例7:分解因式2105ax ay by bx -+- 例8:分解因式2222428x xy y z ++- 4.十字相乘法:对二次三项式分解的重要方法,即:()()22112c x a c x a c bx ax ++=++,其中a a a =21,c c c =21, b c a c a =+1221。十字相乘法通常借助画“十”字来分解系数。 例9:分解因式(1)2524x x +-;(2)226x xy y +-;(3)222 ()8()12x x x x +-++ 例10:分解因式(1)22y 8x y 6x 5-+;(2)22 5681812x xy y x y +++++ 例11:已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且222433720a ac c ab bc b ++--+= 求证:2b a c =+ 5.求根公式法:一般适合于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如要对c bx ax ++2进行因式分解,可令02=++c bx ax ,若0≥?,则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出,设为21,x x ,则有()()212x x x x a c bx ax --=++ 例12:分解因式: 222(1)616 (2)44x x x xy y +-+- 例13:分解因式:422x +x +2ax+1-a 6.拆项、添项法: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逆运算.在多项式乘法运算时,整理、化简常将几个同类项合并为一项,或将两个仅符号相反的同类项相互抵消为零.在对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时,需要恢复那些被合并或相互抵消的项,即

(完整)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三角形

初三年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三角形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ABC 中,AB =AC ,∠B=50°,则∠A= ; 2.在Rt△ABC 中,∠C=90°,4=a ,5=c ,则 sinA = ; 3.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 5cm ,另一边长为 11cm ,则它的周长是 ; 4.△ABC 的三边长为9=a ,12=b ,15=c ,则∠C= 度; 5.若∠1=30°,则∠A 的补角是 度;; 6.如图1,如图,已知:AB∥CD,∠1=∠2,若∠1=50°, 则∠3= 度; 图1 图2 图3 图4 7.如图2,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6cm ,则BC = ; 8.如图3、在△ABC 中,AD⊥BC 于D ,再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确定,△ABD≌△ACD; 9.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6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10.有一个斜坡的坡度记3:1=i ,则坡角_____=α; 11.△ABC 的边BC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若AC =6cm ,AB =4cm ,则△ADB A B ┐ C A D E B C A B D C ) ) ) 1 2 3

的周长=; 12.如图4,已知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1,则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等于; 二、选择题: 13.下列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A、1,2,3 B、1,2,3 C、2,8,5 D、3,3,7 1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线段,是三角形的() A、中线 B、高线 C、边的中垂线 D、角平分线 15.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1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10 5 4 B、3 4 2 C、1 11 8 D、5 3 8 1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 A、一个锐角 B、两个锐角 C、一个钝角 D、一个直角18.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中,不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三边对应相等 C、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 D、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19.已知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该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20.已知Δ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1.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初三数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初三数学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 1、 如果□×(- 23)=1,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 A .32 B .23 C .- 23 D .- 32 2、 下列各式计算不正确... 的是( ) A .-(-3)=3 B .4=2 C .(3x)3=9x 3 D .2-1 = 12 3、 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开口向上的两个“E”之间的变化是( ) A .平移 B .旋转 C .对称 D .位似 4、 如图,A 、D 是⊙O 上的两个点,BC 是直径,若∠D =35°,则∠OAC 的度 数是( ) A .35° B .55° C .65° D .70° 5、 某校九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测试,一组10人的引体向上成绩如下表: 这组同学引体向上个数的众数与中位数依次是( ) A .9和10 B .9.5和10 C .10和9 D .10和9.5 6、 方程(x-3)(x+1)=x-3的解是 ( ) A .x=0 B .x=3 C .x=3或x=-1 D .x=3或x=0 7、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左视图都是腰为13cm ,底为 10cm 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的侧面积是( ) A .60πcm 2 B .65πcm 2 C .70πcm 2 D .75πcm 2 8、 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 ①∠B =∠ACD ;②∠ADC =∠ACB ;③AC CD =AB BC ;④AC 2=AD·AB .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9、 某校生物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试验时,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即每组所取种子数目比该组前一组增加2 粒,按此规律,那么请你推测第n 组应该有种子数( )粒. A. 2n+1 B. 2n-1 C. 2n D. n+2 10、 如图,直线l 和双曲线y = k x (k >0)交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A 、B 、P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E ,连接OA 、 OB 、OP ,设△AOC 的面积为S 1、△BOD 的面积为S 2、△POE 的面积为S 3,则有(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 S 1=S 2<S 3 D .S 1=S 2>S 3 二、填空题 11、 计算:|-3|-2= . 12、 在函数y =x+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3、 截止2010年1月7日,京沪高铁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为总投资的56.2%.1224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亿元. 14、如图,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把该图像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 图像的解析式为 . 15、某种品牌的手机经过四、五月份连续两次降价,每部售价由3200元降到了2500元.设平均每月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 7 8 9 10 人 数 1 1 3 5 O A C B D A C D B O y x 2 -1 · 第3题 第4题 第7题 第8题 第10题

九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25章概率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注意:(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3、求概率的方法 (1)用列举法求概率(列表法、画树形图法) (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方面,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第26章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0) 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三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y=ax2+bx+c,并把这三点的坐标代入,解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c的值, 从而求出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5.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y=a(x-h)2+k (a≠0);由顶点式可直接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 k),对称轴方程 x=h 和函数的最值 y最值= k. 6.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k)和图象上的另一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为y=a(x -h)2+ k,再代入另一点的坐标求a,从而求出解析式. 8. 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及几个重要点的公式: 9. 二次函数y=ax2+bx+c (a≠0)中,a、b、c与Δ的符号与图象的关系: (1) a>0 <=> 抛物线开口向上; a<0 <=> 抛物线开口向下; (2) c>0 <=> 抛物线从原点上方通过; c=0 <=> 抛物线从原点通过; c<0 <=> 抛物线从原点下方通过; (3) a, b异号 <=> 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a, b同号 <=> 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b=0 <=> 对称轴是y轴; (4) b2-4ac>0 <=>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b2-4ac =0 <=> 抛物线与x 轴有一个交点(即相切); b2-4ac<0 <=> 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2-b2=(a+b)(a-b); (2)a2±2ab+b2=(a±b)2; (3)a3+b3=(a+b)(a2-ab+b2); (4)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7)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正整数; (8)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偶数; (9)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

人教数学九年级下册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数学九年级下册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接下来WTT就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九年级)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 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 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 x3))/((x2-x1)(x2-x3)+(y1(x-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x1,x2=[-b((b^2-4ac))]/2a (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如右图) 求根的方法还有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2x的平方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不同的二次函数图像 如果所画图形准确无误,那么二次函数将是由一般式平移得到的。 注意:草图要有 1本身图像,旁边注明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