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该如何是好?

《公正》

——该如何做是好?

目录

一、引论 (2)

二、作者简介 (2)

三、内容概况 (3)

四、书中讨论 (4)

六、学者对书的评价 (8)

七、个人收获感受 (9)

一、引论

当我们遇到生死抉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违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权利,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又会反对同性恋婚姻?我们认为法律必须保护合同的有效性,但为什么一些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却被法院推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潮、我们的正义观,正陷入尴尬的两难选择当中。我们甚至怀疑法律是否是公正的,因为法律无法回避个人的道德判断,无法做到中立性。我们能否找到另外一条道路,让我们的社会规范即体现人性,又体现客观性?“世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寻找的,正是我们期待的有关公正的第三条路径:培养我们每个人的德性,做出有道德的选择。

二、作者简介

迈克尔·桑德尔1953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一个犹太家庭,13岁搬到洛杉矶。桑德尔于1975年,以优等生的资格(Phi Beta Kappa)毕业于布兰戴斯大学,之后他获得奖学金前往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深造,师从著名哲学家、西方共同体主义代表人物查尔斯·泰勒,在查尔斯的引领下,他28岁在牛津写成的博士论文《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被公认为批判罗尔斯与自由主义的代表作,被译成八种语言。33岁他获得哈佛大学教学卓越奖,2008年获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特别成就奖。他尊重人的思考,不灌输,只引导,带领读者,在直觉反应与正义原则之间来回思考。他有一种天赋,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

简单、易于理解。他用一些或普通或极端的例子引导学生对日常道德问题进行思索,帮助人们在面临日常道德抉择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桑德尔像一位催眠师,在他的引导和诘问下学生神魂颠倒地对道德进行沉思,并常被置于两难的道德窘境中。在桑德尔的课堂上,道德问题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他所制造的道德窘境十分尖锐,以至于唯一的解脱途径就在于思考。

三、内容概况

于是,我们看到了《公正》,作为一本通识书籍,如果我们把它看得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里面用最浅显的道理揭露出了最尖锐的问题,每当你觉得你用尽全力才能做出将伤害降到最小的答案时,他又将另一个问题悠悠然的抛给你,于是你会发现原先的努力毁于一旦,原先对的决定看起来是错的如此离谱,原来公正从来就不是那么轻易能下定论的事情,这也正是作者在书中不断讨论,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你可以在书中看到桑德尔不停地甩出各种道德困境,然后不停地让你做出抉择。启发读者的自主思考。而这正是桑德尔的意图,要让每个读者都介入到这个关乎政治的“公共空间”来。换句话说,他是在让每一个读者都参与到公开的政治论辩中来。他要让你习惯这种身份,并且逐渐地喜欢上这种身份,最终,他试图让这样的身份成为你的人格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桑德尔其实是在灌输一种生存方式。他还是在鼓吹并实践他的共和主义。正如同在书中,桑德尔提到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并重点介绍了麦金泰尔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桑德尔其实

是要将这通识教材,当做一个小小的共和国,让发生在这共和国中的政治活动,成为作为共和国公民的你的自我叙事的一部分,就此永远融入你的身心。从书中走出来的你,便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无知的你了,你已经被形塑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正派公民道德典范。如果你说“啊哈,原来这又是桑德尔的一个共和主义阴谋”,桑德尔也许会狡猾地笑笑,说“这哪里是什么阴谋。这完完全全是阳谋嘛。”同时我们是否还可以读得再深入一点呢?我想,除了前面那个阳谋,我们还可以把《公正》读作桑德尔的一个野心。在批判其他各种主义时,桑德尔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这些主义都无法根据某个绝对的道德善来得到证成。反过来说,桑德尔虽然说道德争议的现实不可能在商谈中一劳永逸地解决,但这并不表明桑德尔不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最终能够在商议中发现道德的某个绝对基础,或者至少我们是在向它靠近。共和主义就是走向这个真理的必由之路。

四、书中讨论

下面我们就真正进入桑德尔无解的道德公正讨论中去吧。

桑德尔怀着对当下社会现状和一些道德困境的观察与思考,请来了亚里士多德,卢梭,边沁,洛克,密尔,康德,罗尔斯,诺齐克,弗里德曼等哲学家,参加一场题为“公义:什么是正确的事?”的座谈会。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当然是能给每个人都带来好处的。如果不能照顾到每个人,就应该是能给大多数人带来福利和快乐的。但是,如果这个福利与快乐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痛苦之上呢?比如,古罗马人

把奴隶扔给角斗场上的野兽,作为大多数的观众们在观赏奴隶与野兽血肉厮杀之中获得了快乐,牺牲的也只是作为少数人的奴隶。按照多数人福利的观点,这件事是不是正确的呢?如果失控电车的轨道尽头有五名毫无防范的施工工人,是不是把某个无辜的胖子推到轨道上,以一个人的生命换取另外五个人的生命就是正确的呢?把人的生命贴上价格标签是不是对的呢?人的生命,价值又是几何呢?牺牲他人自由和利益带来的快乐,是一种低层次的快乐,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好处。从为大众谋长远福利来看,我们应该追求高层次的快乐,这种快乐应该充分尊重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也要建立在当事方同意的基础上。那么,只要保证每个人自由选择建立同意就够了吗?给一个遭遇飓风的老人家修理厕所就索价几万块,尽管是在老人家同意支付的情况下,也是正确的吗?1986年的美国代孕母亲案件,既然是你情我愿的协议,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纷争呢?如果说每个人都是完全自由的,每个人都完全拥有自己,为什么2007年那个在病人要求下帮助实施安乐死的美国医生会被判刑呢?为什么2001年那个与受害者达成协议之后将之杀掉并做成食物的德国人会获罪呢?为什么时至今日买卖人体器官仍然只能在黑市上进行呢?这难道不是对个体自由的侵犯吗?如果杂货店的店主做到童叟无欺是因为怕被人发现坏了名声的话,这种动机就是不道德的。如果马里兰大学的学生宣誓拒绝作弊只是为了校内商店的折扣卡的话,这种动机也是不道德的。那个只是出自内心的责任感驱动而向法官主动交待自己拼错了一个词的拼字小英雄则是道德的。可是如果我的朋友被人追杀躲到我

家,当杀手来敲门问我是否见到我朋友时,我该对他撒谎吗?我该怎么回答?我该怀有一个什么样的动机去做这样的回答呢?不!你当然不该说谎!康德当即作出回应。所有的谎言,即便是善意的,也是对道德,对个人的一个侮辱。虽然对方是个意图杀人者,但他仍然是一个人,仍然值得得到你的实话和尊重。误导性的实话是我对你的建议,一个可接受的回答或许是这样的:我半小时前见过他,但现在他并不在我视线范围之内。这样既保证自己没有撒谎,也不至于出卖朋友,虽然要冒着被对方怀疑的风险。哦,难怪克林顿在性丑闻案上的辩解是“我并没有与莱温斯基建立性关系”,而不是“我并没有跟莱温斯基发生性行为”。桑德尔笑着说,看来彻头彻尾的谎言与模棱两可具有误导性的实话之间是有区别的。那以后如果我收到一条不喜欢的领带时,我可以说,哇塞,好“特别”的礼物!这时,亚里士多德开口了:理想的公义应该是目的导向的。比如,一把好的长笛,不应该被以权势地位高低来分配它的归属,也不应该以金钱多寡分配,更不应该以个人品德高下来分配,最适合它的归属是最会吹长笛的那个人。因为长笛被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被人吹,吹的好听的。但除了考虑目标实质,大众生活的公义规则,也应该是崇尚美德的。政治体系和公共政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和防御国家,也应当承担教化公民培养良好品德的职责。单纯去追求分配的公平并不是公义的本质。良好品德的培养,只能通过实践获得;美好制度的建立,只能通过参与达到;美好的社会,是政治实践的产物。桑德尔补充说,正如我认为最好的网球场,既不应优先开放给校董会,也不应是诺贝尔

奖获得者,而应优先开放给打的最好的网球职业选手。大学入学资格的种族偏向,如果视之为继承祖先历史的我们在补偿他人的同时培养自身品德的话,就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了。不管是天生要承担的职责,个体自愿承担的义务,还是某种集体特定的团结性义务,都是道德责任的一部分。但显然,这几种职责之间也会产生矛盾。比如当自己的哥哥犯案在逃,是选择诚实举报大义灭亲,还是选择宁死不招保卫兄弟情谊?当面临这样的道德困境,有谁能在两难之选中做到真正的“公义”呢?爱国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集体性偏见?诚实是否应该凌驾于其他品质之上?近年来美国社会关于同性婚姻,禁止堕胎,干细胞实验等问题的争论一直沸沸扬扬,也反映了公众对于法律制度是否应带有道德色彩的质疑。尽管尽量保持中立,公共政策但仍无可避免要涉及美好生活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纵观下来,带有道德色彩的政治才是通向公正社会的基础。在座的哲学家们有的点头,有的表示质疑,有的似乎若有所思。

五、作者观点

再来回顾这里提到的每个案例,桑德尔继续陈词,它们都导向了个体与社会,对福利和自由之外的,公民道德的追求。我认为,公义不仅是探讨如何正确地分配事物,也是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和评价事物。简言之,通往公义之路的三个条件就是:最大化福利,尊重个体自由,追求美好品德。分析左右日常选择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时候自己未必能清晰意识到,接着讲述功利主义的发展,创始者边沁的主要观点和身体力行,后继发展者小穆勒如何应对批评,对功利主义

加以改进。两下对照,粗略勾勒出功利主义拼图。桑德尔对边沁思想概括为:道德最高准则是权衡苦乐,最大化幸福。凡是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就是对的事情。那么如何定义“效用”?边沁认为,任何能产生快乐或幸福的东西,任何能避免痛苦或折磨的东西,都可称为效用(效用后来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每个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边沁不对幸福快乐的高下作判断,他并不认为欣赏古典音乐就高于看肥皂剧的快乐,在他眼里,效用是一样的。接着,桑德尔总结了后人对功利主义的批评,第一,个人的权利。功利主义不尊重个人的权利,只关心社会满意程度的加总,往往牺牲了少数人的偏好。不能以多数人的幸福凌驾于少数人权利之上。第二,不存在单一的测量幸福的标准。功利主义声称提供了一种道德科学,能够测量、加总和计算幸福。政府企业盛行的成本-效益分析实际上体现了功利主义的逻辑,试图把各种成本和效益都用货币来衡量,然后比较两者得失,以资决策。然而,真的可以把一切转化为单一货币标准吗?人的生命,人的自尊,人的权利……

六、学者对书的评价

关于公正的探讨从来不是政治学者们的纸上谈兵,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也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息息相关。在社会转型未竟,各种不公仍然广泛存在的中国,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格外重要。

本书是并不是政治思想史,而是道德和政治反思旅程,将自己公正的观念,批判性的检验,了解自己想什么如何想。

“桑德尔像一个指挥家般分别指挥号角及铜管乐器的演奏。他认为道德困境是如此深刻,人们只能藉由思考跳脱这种苦恼。”

-Kathleen Sullivan,前正义课研究助教,现任史丹佛法学院教授

七、个人收获感受

《公正》中的例子,与其说是问题,不如说是困境,困境和问题的区别在于,困境几乎是无解的。《公正》一书中,作者抛出了许多的困境:如果杀害一个无辜的人,可以拯救五个人,你会杀害这个人么?如果我们完全拥有自己,那我们可以卖掉自己的肾脏么?如果不能,谁在拥有我的身体呢?我是不是我身体拥有者的奴隶呢?对于书来说,问题即悬念。严肃的学术著作,因有趣的问题而变得扣人心弦。此书正是以提问的方式,拉近了读者同政治哲学之间的距离。教给我们一种通用的逻辑。在这个意义上,桑德尔可以说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桑德尔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远比有限问题的有限答案更具普适意义。有限问题的明确解答,直接而有力,但却局限于授人以鱼,并常常引发刻舟求剑。在这个答案过于触手可及的时代,用手机百度一下就能得到一个结果,但是,仍然有些坚守的人,像桑德尔,怀着耐心,教大家如何用渔网——而不是去菜场——得到一条鱼。网络虽然是海量的,但它更多是一种知识储备,而不是技能储备,它就像一本字典,能查到不认识的字,却无法教你写文章。《公正》的可贵之

处在于它思考哲学的方式。它并没有讨论一个个抽象的哲学问题,而是引领我们发掘生活的哲学性。在桑德尔的带领下,我们发现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里都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庸常事物收拢的意义就会“孔雀开屏”。大到言论自由的边界何在,小到餐桌上的AA制是否合乎伦理,都可以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亚里斯多德、康德、罗尔斯、诺齐克的思想不再是学派的概念游戏,而是照亮现实生活的手电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