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有偿新闻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有偿新闻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有偿新闻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有偿新闻研究

李 红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媒体有偿新闻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收集与深度分析,对典型有偿

新闻案例进行深度的质化研究,并辅以第一手的访谈与业界调研,对有偿新闻的产生原因、问题性质与类型,预防及问责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而详实的探讨。本文创新性在于,从微观的具体案例出发,在媒介生态环境的中观层面进行深刻剖析,并结合宏观的社会转型环

境进行高屋建瓴的理论关照。

关键词:有偿新闻 媒介伦理 职业道德 制约 反思

新闻伦理是新闻事业整体、新闻媒介实体(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等的总和。1有偿新闻严重威胁着新闻伦理道德底线。有偿新闻的出现,践踏了社会的公正原则,违背了新闻真实性。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影响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加重并扩大阶层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有偿新闻比腐败更可怕,影响更恶劣。

有偿新闻在新闻业界实践中,通常表现为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对象索取物质报酬;但另一方面,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会主动向媒体或者新闻从业人员要求,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的企业或者产品做广告,并允诺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补偿的违法行为。

一、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判断标准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有偿新闻表现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报道权的寻租,即将新闻作品商品化的趋势愈加严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1.以“车马费”为名收受劳务费、礼品、礼金等有价证券

当今新闻界内以这种方式呈现的隐性的有偿新闻较为普遍。一般记者采访,需要打车前往,甚至因为采访而耽误用餐,影响正常休息,被采访单位提供一笔数目不大的车马费或者是以此为名的劳务费、礼品等已是屡见不鲜,成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潜规则。2研究者通过研究与分析,认为“车马费”也是“有偿新闻”的一种,也最为常见,极易理解也普遍被接受的一种有偿新闻的最初状态。记者等对这种现象也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且这种“采访”的收入多者甚至会高于工资收入。在这样的“可以理解”的施与受的共谋下,施予者大多用的是公款交付新闻媒体工作者,且又把此视为人之常情,做起来不以为痛,而收受者收起来也不以为羞,心安理得,并有从众不想被视为异类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2.以采访权和发稿权为手段长期借用被访单位的房屋车辆等有形贵重物品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许多媒体工作者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但作为“无冕之王”的虚荣心理,又不甘于清贫落后于他人。部分“头脑灵活”的记者就利用手中的公权利为自己的

1https://www.360docs.net/doc/e13498572.html,/view/980192.htm.

2详见笪思平的访谈纪录(车马费)。

私欲得到满足而不惜做出违背职业道德和有损职业形象的交换,以达到自己满足的目的。

但客观来说,媒介竞争的激烈环境,记者的辛苦付出与正常收入的不成比例,以及,“新闻记者民工化”3的趋势,完全将压力交由一线记者承担,似乎也有失公允。

3.以专题新闻、头版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收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做一些隐性的有偿新闻要比做硬广告省钱,而且效果更佳,披着“新闻专题”的外衣,似乎产品和企业更有可信度,因此,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利用媒体的软新闻这种广告的利器,将有助于企业极大限度的抢占市场、宣传产品,获得市场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所以,一些企业往往不惜金元开路,用“糖衣炮弹”攻击新闻阵地,将新闻从业人员变成企业的雇佣。

4.以新闻发布会名义大搞新闻“走穴”

现今社会是个信息的社会,资讯发达并且多为关涉民生的资讯。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寻找与民生有关的新闻线索,就成了记者抢新闻的一个重要表现。但记者每天可以采访、关注到的新闻发布会毕竟有限,因此诞生了一批职业的媒介“穴头”公司。这些以公关、广告公司为名的企业,往往打着新闻发布的旗号,组织几十甚至上百家媒体的记者到会采访,有的新闻发布会上确实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者资讯,但也夹杂着一些媒体“穴头”公司的炒作和策划。

这些公司往往炮制、炒作一些无中生有的新闻,通过与媒介拉关系、拉拢新闻记者,因为有“交情”的关系,“走穴”活动就显得更加的顺理成章。而一部分记者尝到“甜头”后更关注此类新闻发布会,并以此来标榜自己的人脉多。

5.媒体给采编人员的创收任务迫使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出现

在媒体日益被作为一种科技产业文化来发展的今天,媒体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拓宽经营渠道,寻求发展空间,部分媒体经营者在管理上存在弊端“采编”不分开、报道与经营创收不分离,加之对有偿报道内容和形式界定不清,致使少数素质不高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公开收费的幌子下变相搞有偿新闻,谋取不正当利益。

6.以内参、曝光等为暗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

“有偿新闻”发展到极致就是以曝光、内参等手段相威胁,向采访对象敲诈勒索,实际上已经构成违法犯罪。“鄂东晚报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批评、曝光报道本是反映社会上存在的一定程度上的阴暗面,是新闻记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但与此同时,少数素质不高的新闻记者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和手中掌握的宣传工具,暗示或直接索要回报,甚至大肆进行敲诈活动。当前,由于新闻单位大面积实行聘用制,少数聘用记者因人事关系松散而怀有强烈的短期寻租目的,因此利用职务之便替亲朋好友出力、出气的行为也开始抬头。值得密切关注的是,他们为了达到个人获利或出气的目的,往往会邀集多家媒体的记者共同出击,形成报道声势,迫使被采访对象委屈求全。这是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新动向。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而且其形式和种类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显性到隐性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根本无法为其系统归纳。

对于“有偿新闻”一直没有确切的评价标准,研究者试着从新闻从业者个人行为和媒体的集体行为进行评判。

(一)新闻从业者个人行为

新闻从业者个人行为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1.新闻从业人员被动接受被报道对象财物,如接受被报道对象的代金券、吃请、礼品、旅游等等。

3注:当前在新闻人员聘用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大部分新闻从业者由原来的编制内员工成为合同制员工,甚至无劳动合同人员,记者的报酬得不到稳定保障,新闻记者“短工化”现象无异于农民工,由此产生了“新闻记者民工化”一词。

2.新闻从业人员受贿、索贿,如新闻从业人员被动或者主动接受被报道对象的金钱,俗称“封口费”。

3.新闻从业人员主动敲诈、勒索。如新闻传媒产业人员以曝光负面新闻相要挟,对报道对象进行恶意的敲诈勒索,产生严重失实的“有偿新闻”或者“有偿不闻”。

(二)新闻媒体集体行为失范的行为表现

1.广告雇佣

如房地产、汽车、IT、拍卖等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广告投放相对一般的日用品而言,基本的投放目标为行业媒体,而行业媒体的经济收入,绝大部分是依赖于这些广告大户们的“脸色”。

因此,部分企业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或以广告投放相要挟对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或者是掩盖负面新闻,左右媒体的选择,影响媒体报道的客观公正。

对于自家的一些主要和大型的客户,媒体也总是习惯性地加以维护和美化,至少底限是“不得罪”。即使这些客户出现了某种问题,媒体往往低调处理,或装作不知情根本不予报道。

2.媒体敲诈

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或者经营过程中,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一旦发现问题,有些媒体想到的不是如何从新闻职业角度出发,将事关民生、社会的新闻及时批露,反而像发现腐肉的苍蝇,挟“曝光”之利器,与企业讨价还价,而为了避免问题扩散后的不良影响,企业只能主动或被迫向媒体投放广告以得到媒体的“免责”声讨,达到“破财免灾”。这种形式在国家主流媒体中比较少见,而一些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介和因为市场而产生一批产业定位模糊、什么都可以报的报纸中较为多见。

3。捆绑销售

新闻传媒机构往往通过这种种软新闻与硬广告捆绑的形式,来保证其广告收入,具体来说,多为商家承诺投多少广告,媒介就保证上多少头条等等。

4.联合活动

一些新闻媒体和自己的广告大户联合搞活动,借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和媒介影响力帮助企业树立形象、推介产品,这种行为被一些媒体界定为品牌策划,其表现形式游离于合法的市场行为和职业失范之间,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观察和下一步的研究,在本研究中暂不涉及。

二、社会转型期有偿新闻的变迁历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路径依赖”,即人们或者团体对既有路径的依靠、留恋,对新路径的排斥。我国的传媒组织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仍然保有不少旧体制的弊端,比如“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的模式,让新闻传媒业始终在事业属性和商业属性间游走,既要承担意识形态宣传的职能,又要通过产业经营实现自负盈亏。因此,属性的定位不清以及制度的不完善,就为新闻媒介失范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一元体制,二元运作”的环境下,传媒工作者能通过制度赋予的特殊权力,如采编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来换取经济利益。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环境下,探讨有偿新闻的发展与变化,尤其具有学术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媒介伦理观的变迁

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媒介伦理观是我国新闻传媒机构遵循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媒介伦理观是马克思主义从道德角度对新闻传媒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规范和指导,具

体包括道德品质的要求和行为准则的要求。我国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的媒介伦理观与国内实际相结合,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观众的基础,是媒介伦理观中具有核心意义和决定性的内容。因此,全心全意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职业道德和媒介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九十年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开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心和主导。由此,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媒介伦理观也开始发生变化,传媒的经营属性显现,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部分传媒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发生异化,道德观念开始弱化,“有偿新闻”现象开始在这个时期大量出现。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异常多元的全新媒体时代,媒介产业迅猛发展,传播科技不断升级,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加重了传媒业的生存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受众资源成为稀缺资源,“眼球效应”被放大,对受众的争夺成为现代传媒业获取更高利润的必然选择。因此,各家媒体为了获得更多受众,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去迎合受众的低俗趣味,为利润放弃原则和道德,由此产生了色情、暴力等内容的泛滥。媒体重利益轻责任,为利益而不惜策划新闻,使得传统的媒介伦理价值观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媒体经营属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必须重申其社会公益性,大众传播的特性使得其必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在商业追求和职业道德之间进行平衡和取舍,是新世纪传媒业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偿新闻形态的变迁

1.从饭票新闻到支票新闻

1984年,国内掀起了自改革开发以来的第一次办报高潮,伴随着办报高潮的是各地报刊对于报纸经济价值的跃跃欲试,如报刊上各种介绍企业或产品的专版、专栏的设置。这些专版、专栏作为隐性的广告版面,既缓解了一些媒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营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吃版面”现象的出现。还有一些报纸,在版面上对新闻和广告不加区分,将广告新闻化,如一家报纸刊登的《神牛牌三轮车获北京市优质产品奖》的专版,既有厂长、厂领导班子及三轮车的照片,又有介绍厂长的通讯,却并未注明是广告。4

这样的广告化新闻或有偿消息被业内人士戏称为“饭票新闻”。饭票新闻的泛滥和采访报道中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使得有偿消息的形式不断升级,一些记者借机收受各种礼品和红包,甚至直接收取支票,于是“饭票新闻”逐渐转为“支票新闻”。这种有偿方式的逐步转化是紧紧跟着时代发展的,这充分说明,新闻工作者与被报道的利益关系一直就存在着,只不过由隐蔽变成了显露,由含蓄变成了直接,由战战兢兢变成了堂而皇之。新闻工作者的这种道德沦丧是与时代没有多大关系的,它不会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发生转移。

2.从有偿报道到有偿不闻

2008年10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就山西霍宝干河矿难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认为这次封口费事件,是另一种形式的新闻腐败,是“有偿不闻”,由此,“有偿不闻”这个新的媒介腐败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有偿报道”和“有偿不闻”一样也是权钱交易,但是“有偿不闻”比“有偿报道”的性质更加恶劣,其危害远远超过了“有偿报道”。

有偿不闻得以成立的条件,一是报道者和被报道者之间必须有财物或利益交易,二是这种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掩盖或封冻某些对被报道者不利的新闻信息。按照报道方在“有偿不闻”中的行为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被动受偿,即新闻从业人员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被动接受被报道方的贿赂,而对相关信息闭口失语,不予报道;二是主动受偿,即新闻从业人员借舆论监督之名,主动索要钱物或者其他利益,在得到满足后主动放弃报道的权利和义务;三是敲诈勒索,即新闻从业人员借舆论监督之名向被报道方进行

4高金萍:《二十年来有偿新闻透析》,载《新闻知识》2001第1期,第6-8页。

恶意的敲诈勒索,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犯罪的范畴。5

媒介管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新闻传媒业的管理一直是运用行政指令式的手段,严格意义上的法制化管理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泽宪在2003年举行的“法治与媒体管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从本质上来讲,媒体是一个需要自由的行业,媒体需要在相对宽松的政治、法律环境下生存,这是媒体完成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所必需的,但媒体自由与其他个人、组织、法人的自由一样,并不是一项绝对的自由,不能没有限制。媒体的自由实际上也应当是法律框架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有效的法治环境,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的记者,就有可能为了自己或自己所供职的媒体的私利,侵犯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如隐私权。”6对新闻媒介的有效管制,是杜绝媒体滥用自由和垄断权,防止媒体失范,消除“有偿新闻”的关键。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对媒介的管制与问责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环节: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传媒业的管制正处于由行政指令向法制化管理的起步阶段,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基础的自律内省仍然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遵循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媒介伦理观的确立,从理论层面上明确了新闻传媒业的行为道德准则。在这个过渡起始阶段,由于传媒业被强性定位为党的宣传工具和喉舌,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其经营属性尚未显露,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很少出现。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1978年底,《人民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联合向财务部打报告,提出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理念。1980年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允许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恢复广告业务,由此承认和确定了新闻媒体的经营属性,“一元体制,二元运作”的传媒体制也得以形成。在经济利益的刺激和推动下,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开始出现利用手中的报道权获取不正当收益,以及为迎合受众而刊登低俗化内容的现象,且数量不断增多,甚至发展为由被动收取向主动索取的恶劣方向发展。由于媒体失范现象的增多,对新闻媒介的管制和问责开始加大力度,这一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整顿报刊等的通知,如1985年《关于整顿内容不健康报刊的请示》,1987年《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以及1989年《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等。但是,对媒体失范的处罚仅仅停留在教育、谴责和罚款等新方面,处罚力度不大,无法从根本上遏止媒体道德失范的问题。

九十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新闻媒体或面临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制改革,或面临业务内容中经营性成分的剥离,经营压力增大;一方面传媒业繁荣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增大。另外,随着社会上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无视安全隐患,导致人员伤亡事件频繁出现,为了堵住舆论的谴责和躲避处罚,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赤裸裸的金钱和利益诱惑,抵抗不住诱惑的结果就是“有偿不闻”。性质更为恶劣的是,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主动索贿导致的“有偿不闻”。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教育、谴责、罚款的方式是没有作用的,因此,这一时期引入了对严重失范导致重大后果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刑事处罚。

三、建国以来与制止有偿新闻相关的媒介政策综述

中央及新闻机构颁发的条例

建国以来,我国系统地以“准则”、“守则”、“规范”、“条例”等刑事对新闻职业道德进行规范是从1981年以后开始的,但是第一部统一的、适用于全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

5林秀梅,张国栋:《浅谈“有偿不闻”及其防治》,载《传承》2009年第6期,第140-141页。

6王四新,李丹林:《法治与媒体管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评》,载中华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 n a.n et/a r tic l e.php?id=1656.

德行为规范是1991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991年,全国记协正式颁布的,后经过94、97年两次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界公认的道德自律信念。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009年11月9日再次作了修订,27日公布了新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具体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八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

1993年7月31日,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

1997年1月26日《关于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制度的公告》。

1997年1月15日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了《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宣发[1997]2号)。

1999年7月8日发布《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

2005年3月1日《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5年3月l日《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目的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4月1日,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各省、直辖市广播影视集团、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出《广电总局印发<广播影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其中涉及到适用于有关有偿新闻的管理规定和法律条款主要有:

1.《广播影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实施方案》(试行)

第十七条规定:违规违纪的查处规定。对违规违纪的广播影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纪律严肃查处。广播影视新闻采编人员有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新闻采编人员证件。凡被吊销新闻采编人员证件的人员,自吊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广播影视新闻采编工作。

2.《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新闻机构应在其所属媒体上公布"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路系统"的网址,方便社会公众查验新闻记者证,并接受监督。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第六条规定:“克服行业不正之风,不刊发广告式新闻和其他形式的有偿新闻,不得以新闻做交易,索取钱物,牟取私利。新闻活动和经营活动要严格分开。”

4.《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

第二条规定: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5.《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制度的公告》

第三条规定:凡发现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搞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的行为,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向违规人员所在新闻单位或主管部门举报、投诉,也可向中国记协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记协举报、投诉。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8.《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9.《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

第八条(三) 记者站记者须是持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的报社专职人员;

第十七条 记者站须接受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登记机关在年度审核中发现记者站存在违法行为,应责令其立即改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其年度审核不予通过。记者站未通过年度审核的,由登记机关注销登记,并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二十七条 报社对其记者站应履行管理职责,监督其记者站依法开展活动。对记者站的违法行为,须及时向记者站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报告,并依法对记者站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给予行政处分。

地方性法规或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按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新闻管理为名的地方法规至今只有一部,这就是1996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省新闻工作管理条例》。

规范报刊出版活动的地方法规还有:《云南省出版条例》(1989年)、《上海市图书报刊管理条例》(1989年制定、1997年修改)、《北京市图书报刊音像市场管理条例》(1990年)、《安徽省图书报刊出版管理条例》(1996年)等。

规范广播电视活动的地方法规有:《山西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5年)、《贵州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6年)等。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建国以来我国对与新闻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规范的准则、条例等,在颁布的时间上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业的改革等密切相关,具体有以下两个特征:

1.90年代以前,新闻媒体的经营属性尚未得到强化,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新闻从业人员仍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媒体失范的现象比较少,因此并未出现专门的对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进行规范的条例。

2.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的经营属性和产业性质日益显露,再加上传媒业的繁荣发展和竞争加剧,生存和经营压力日益增大。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在经营压力和利益诱惑之下,道德准则被动摇,无视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角色,反而利用手中的报道权或“有偿报道”或“有偿不闻”。正因为这一时期媒体失范现象密集,因此从1991年起,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都开始出现一系列对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条例、通知、公告、办法等。1993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明确提出对“有偿新闻”进行禁止,要求新闻媒体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997年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如此高调密集地对“有偿新闻”进行批判和禁止,毫无疑问与90年代以后“有偿新闻”事件频发、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滑坡关系密切。

四、制止有偿新闻的可行性分析

本章具体思路是:将媒介生态分为内生态和外生态两个系统,详实探讨基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有偿新闻治理方略。在此思路中,本文运用深访求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传媒业界和学界有代表性的人物之口寻求答案,这就防止闭门造车之嫌。本章内容力求全面、开放,为制止有偿新闻提供建设性意见。本次深度访谈涉及四位业界人士和两位学界人士。四位业界人士分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高级编辑笪思平、《中国石油报》编辑马平川、中央电视台记者韩婷婷、经济日报记者李宁;两位学界人士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辉锋、中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范明献。

媒介生态内环境治理

根治有偿新闻,必须从媒介的生态内环境开始。媒介生态内环境是指处于媒介圈之内的媒介内部环境。在媒介生态内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媒介组织,一个是媒介从业人员。本节关于媒介生态内环境治理也应从关注这两个主体开始。其中,媒介组织不仅需要有合理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可行的媒介从业人员准入机制、奖惩考核机制以及其他措施。

关于媒介组织在制止有偿新闻中的作用,六位受访者均表示“作用很大”。关于媒介组织有无制止有偿新闻的规章制度,四位业界人士均表示“有”,其中,有两位人士表示这些规章制度“比较全面”,包括了“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成立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专门查处”等。可见,媒介组织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做得比较到位。除了较为全面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之外,媒介组织还应该考虑到组织中的个人,在人员选择、人员教育等方面把好关。

1.人员选择

在本文深访过程中,学界人士提到的制止有偿新闻措施缺乏关于“媒介人员选择”方面的表述,但是,本文认为,把好人员准入关,选择高度自律的媒介人才至关重要。

对于媒介组织来说,选择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不仅有利于媒介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其传媒公信力。新闻媒介作为社会舆论监督的场所,其在选择从业人员时,应将“自律”作为衡量其胜任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新闻自律(Journalist‘s Self-restraint)是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7新闻自律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自律一般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新闻自律属于道德范畴,需要当事人的自我觉醒意识来维持。新闻机构需要制定一套能够测量新人职业道德自律状况的量化标准,在人才招聘中付诸实施。

在对四位业界人士的访谈中,有两位人士认为应该“坚决抵制收红包等一切与有偿新闻有关的行为”,有一位人士对于收红包的态度“从刚从业时的抵制转变为见怪不怪,自己是受大环境影响”,还有一位人士认为“只要不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收受红包无可厚非”。

从以上看出,新闻从业人员对有偿新闻的认识有一定差距。当前造成一部分从业人员从事有偿新闻活动的主因就是其缺乏自律和原则意识。新闻职业自律缺乏的原因主要有特殊体制造成的特殊群体心理、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现行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记者自身生存境况堪忧等四个原因。

特殊的体制造成特殊群体心理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机构就是我国党和政府权力机构的一部分。新闻机构还没有完全达到职业化的境界,缺乏独立性。由于其性质上的权力性,导致新闻机构与其他权力机构一样,容易滋生腐败、寻租等现象。新闻从业者经常搞不清自己的身份,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无限大。然而,事实上,新闻从业人员所拥有的只是党和政府赋予的权利,并没有权力。

7 商娜红:《制度视野中的媒介伦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80页。

加之,市场经济下,体制不健全,各种利益主体利用制度漏洞拼命行贿,新闻从业人员很容易被当成手握利器的“公职人员”来看待。

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诱惑

传媒机构一方面被认为是传统政府机关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它又要担当独立的经济主体,自负盈亏。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传媒界与其他经济领域一样,产生了利润、效益、扩张、发展等概念。因此,媒介组织及其成员追求个人利益现象无法避免。

采编岗位与广告经营岗位界限模糊

自从新闻媒介承担自收自支的任务以来,很多新闻机构要求其记者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采得一手好新闻,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单位搞“创收”,记者被迫要求有“经济”头脑,成为“多面手”。在“多面手”的要求中,记者渐渐沦为求钱和赚钱的工具,社会责任和本应恪守的新闻原则反被淡化处理。记者的自律意识被最大限度地削弱了。

记者自身生存境况堪忧

有调查显示,如今我国的新闻记者中有百分之五十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没有基本工资,没有工作证,没有记者证,没有社会保障,记者成为了典型的“短工”和“五没”人员。记者收入的不稳定以及过高的流动性,使得记者的准入门槛降低,记者队伍鱼目混杂,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记者必然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无法自律。

记者自律受到以上因素的阻挠,导致有偿新闻等违规现象不断,因此,要杜绝有偿新闻,首先要求记者做到自律。记者聘用形式应予以改变,应以保障记者的权益为准绳。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等栏目实行人事管理聘用制,在这项制度中,加入了对新闻媒体人员道德自律的审核,把好了人员准入时的自律关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将新闻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工具,只有这样,新闻机构也才能不丧志其舆论监督的立场。

2.人员教育

受访的学界人士提出的制止有偿新闻对策中,都将“人员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子,认为通过加强媒介职业伦理教育,将这种职业伦理内化到新闻工作者的意识之中是很重要的。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伦理教育有着有利的背景条件。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概念(“八荣八耻”),目的就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非常适用于我国新闻媒体机构。除此之外,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宣部又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座谈会,要求中央新闻单位率先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召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工作会议,对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让新闻从业人员普遍接受职业道德伦理教育。另外,在中国记协国内部行业自律处设有新闻行业不正之风举报中心,来自全国的有偿新闻案件大都汇集到这里,中国记协国内部行业自律处定期都会对有偿新闻的当事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上述这些行业内已经实施的新闻从业人员教育体系之外,强化教育也是必须的。内容由法制教育、储备人才教育和职业道德强化教育三个方面组成:

法制教育。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千万不能忽视。新闻工作者头脑中应有“合法”性意识,特别是要提醒和教会新闻从业人员有偿新闻的后果,使其对有偿新闻产生敬畏心理。

储备人才教育。新闻院校的学生是未来新闻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对这批人的教育关系

到新闻事业的未来能否健康发展。各大学新闻学院应充分重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将其纳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在校期间,新闻专业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容易接受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如果在校期间就接受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其在以后的新闻从业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做到自律,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已经制定了《职业道德全国统一鉴定试点考核办法》,该办法规定,从2003年起,凡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的考生都要在原有理论知识考试中加试职业道德考核部分。这个举措正当其时,体现了国家对于新闻储备人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度重视。

在岗教育。新闻工作者的在岗教育是指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保证开展正常的新闻业务的前提下,新闻媒体应组织新闻工作者分批分时段进行学习,以工作中遇到的有偿新闻现象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解决之道。在单位内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新闻价值观。

3.问责制

受访的四位业界人士中,有三位提到了问责制,甚至通过其自身在新闻一线中的感受认为,问责制可以有效遏制有偿新闻。

简单而言,问责制就是指对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的一种制度。单位出了有偿新闻,既要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并且一查到底,使之“责有应得”,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使大家都难辞其咎。“问责制”必须要有硬性的明文规定,各个新闻单位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问责规定,使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失职的严重后果,争取将有偿新闻的行动扼杀在摇篮中。问责制最显著的功效,不仅在于能够查处一人,教育一批,更在于它大大增加了新闻工作者进行有偿新闻的成本,防患于未然。

4.其他举措

制止有偿新闻,在媒介生态内的环境治理方面,除了以上几项举措外,还可以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内部审查机制来治理。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让新闻单位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与此同时,国家要降低新闻媒介行业的准入门坎,让更多有实力、有想法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创办新闻媒体中来,加强这一市场的竞争。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的新闻企业有积极性去打击有偿新闻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市场化改革中,在有条件的领域,应该允许新闻单位企业化,而且对待新闻单位应该像对待其它企业一样,鼓励领导层持股,调动他们提高新闻质量的积极性。

建立新闻内部审查机制至关重要。在新闻机构内部对新闻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内部监督和管理细化到每一个部分。2000年,《人民日报》就成立了报纸阅评小组,将评报案例汇编成了《人民日报评报选萃》、《新闻出版导刊》等,这些审读媒体将与报刊有关的报道、评论、人员等因素作为“审读”的对象,从批判的角度来分析报刊行为及其社会影响,丰富和扩大了我国媒介批评的实践。

媒介生态外环境建设

本文探讨的是社会转型期的有偿新闻,也就是说,“社会转型期”这个特定的语境是有偿新闻起源、发展的土壤。在探讨如何有效制止有偿新闻时,也一定要立足社会转型期媒介外生态大环境。

1.重新审视媒介的功能与定位

媒介具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功能。当然,媒介传递的信息需要做到客观而真实。但是,今天,我们的大量信息真假难辨的有之,立场偏颇的有之。今天的媒体上新闻、事实、传言、个人言论甚至虚构的故事混杂一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公众难辨真伪。结果,传统的公共新闻学让位于商业化了的新闻学,这种商业化新闻学正在改变公众对新闻的界定和公众的新闻价值判断。媒体有双重属性,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媒介行业跟其他行业不能完全等同,它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拥有公共产品的一面,要对

社会负责,并不完全是惟利是图的,并不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惟一目标。8“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观念并没有深入到新闻人的思想中,这就使得“有偿新闻”层出不穷。转型期的当下,对于媒介功能与定位需要进行重新审视。

重新认识新闻价值。在我国,新闻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新闻应有的价值。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价值在于其重要性、贴近性、新鲜性等。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只是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新闻工作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实,而不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娱乐大众或者愚化大众。

扩大媒体的话语空间。从前,人们认为,新闻媒体的话语空间与政府的权威成反比。事实上任何新的尝试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不允许任何错误的政策实际上泯灭了创新的可能性这是阻碍中国媒体发展的绊脚石。以西方国家为例,他们媒体的很多做法是给政府提意见而不反对他们的社会和制度,这对促进社会整体健康是有积极的,而现今我国的一些媒体也出现了类似于向政府献计献策的举动。所以,新闻媒体的空间要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的开放程度成正比,这样,新闻媒体的职能作用就永远不会滞后。

将新闻媒体的“工具”作用转化成“公器”作用。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者甘惜分老先生认为,新闻媒体是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也逐渐显现出其可商榷的一面。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媒体的属性到底是什么,是工具还是公器?如果我们将新闻媒体当成“工具”,那么对它的限制势必很紧,如果将新闻媒体理解成“公器”,对它的限制就会自然放松,媒体自然成为公共信息的发布平台。只有将“工具”转化成“公器”,新闻媒体才能回归本真面目,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作用,最大限度遏制不道德的利益寻租行为。

2.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

在本文采访的两位学界人士中,他们均将“健全法制”作为重头戏提及。张辉锋认为:消灭社会不良行为,总归要从法律法规出发,“有法可依、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即健全与落实。现在国家有关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很多,如《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广告法》等等。而关键的一点,也是一直都强调的一点——落实。即查处要严。

范明献也认为:

制止有偿新闻需要全方位的立体措施,包括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伦理道德建设。但关键在于依靠法规进行健全的监管。

在当前新闻事业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一定需要新闻事业法制化的一路陪伴。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新闻法》,甚至说,没有一部法律能够对“有偿新闻”进行长效地约束。虽然很多单位制定了禁止有偿新闻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条文大多沦为一纸空文,其高度不足以警戒新闻工作者。

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沦丧的巨大现实,一方面是这些新闻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已经无法再发挥出作用,还有一方面是之前对于“有偿新闻”产生的法律制约也仅仅只限于受贿等对新闻媒介立法无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在建立一套与转型期新闻事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事实上,我国制定《新闻法》的路程是艰难而漫长的。早在1980年9月的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就有人大代表建议我国制定新闻法;到1988年5月至10月,我国新闻界与法学界就已经制定了三部《新闻法》的草案,但是由于人们对法律条文的争执和政府的某些考虑,当时没有把这一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表决,使得新闻立法处于停滞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学者们的眼光只是局限微观的“就事论事”了,根本无法从宏观上进行评断。自此,有关《新闻法》的立法工作就再也没有正式进展。由于“新闻自由”和“有偿新闻”的含义太

8《中国媒体的责任与方向:十六大后的传媒角色》,载《南方周末》。

广,理解多有不同,所以《新闻法》在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但是在有偿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现在,法制建设应该跟上新闻单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尽快制订并颁布《新闻法》,无疑是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之所以《新闻法》是重头戏,是因为它可以成为新闻工作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准绳,《新闻法》既保护了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监督的有效武器。有了新闻法,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才会得到明确,新闻自由才会得到保证。除了新闻法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根据《新闻法》完善有关的规定,司法部门也要制订比较完备的关于有偿新闻的司法解释。9

3.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健全的第三方监督机构是目前公认的可行性方案。经过一系列的新闻改革,目前,我国的新闻单位基本健全了内部人员制约机制,也进行了一些新闻体制改革,但是社会监督仍显薄弱。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有此传统,以美国和英国的主要媒体监督机构作为参照,健全第三方监督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媒介氛围,有利于制止有偿新闻。

借鉴英美媒介监督机制并结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建立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监督意识。新闻媒体、政府机构、新闻行业组织可以向全社会加大新闻监督的宣传,同时,借鉴英美等国的媒体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组成中立的第三方监督组织,鼓励民众向新闻媒体献计献策,增强民众的监督意识。

加强媒体信誉度考评。媒体信誉度考评是测试媒介公信力最为直接的手段。媒体应自觉地邀请民众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信誉度考评,在考评体系中,应着重体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因素对于媒介信誉的影响力。

公开新闻的运作流程。新闻媒体公开每个新闻的运作流程不太可能,但是,遇到有争议的新闻稿件或者新闻节目时,新闻媒体“自我辩护”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公开新闻采编的流程,用事实告诉公众这条新闻的来龙去脉。这项举措相当于政府机构的“政务公开”,使每个公民不仅有新闻事件的知情权,也有新闻事件产生过程的知情权。这种方式也有利于遏制“有偿新闻”。

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目前,我国很多的新闻媒体已经设立了监督举报中心,并在网上或者自身媒体上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这种方式具有隐匿性,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举报人的隐私,适合中国人的性格习惯。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社会监督形式。有证据显示,在我国之前曝光的和有偿新闻有关的事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举报的方式被揭发的。

业内与业外人士协同合作。对于举报的处理体现了媒介自我批评的态度和风度。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行业协会应该成立专门的媒介举报中心,由业内权威人士和公众信赖的意见领袖组成专门的评议委员会,对公众举报的案件进行核实,根据事实真相,责令有偿新闻当事人向受害者和公众公开道歉并退还收受的贿赂。如果情节比较严重,构成犯罪,应将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走法律程序。总之,通过业内和业外人士的通力合作,相信有偿新闻在众目睽睽之下定会逐渐消失。

通过以上关于对有偿新闻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构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伦理道德建设,就要实现传统新闻伦理道德观的转型,使之与社会的整体观念相协调并且实现新的道德规范体系与新闻伦理的的良性的互动。新闻传播的终极道德旨归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新闻授权的社会契约性与用权的社会责任是新闻道德制度环境形成的大背景。转型期中国新闻道德困局的原因主要在于制度环境的断裂和滞后。作为社会公器,新闻媒体为社会提供新闻资讯,反映、引导社会意识,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以满足社会基本伦理价值为基础。这是由于新闻真实地再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追求和价值判断,它内在地包含了伦理价值的追求和要求。当新闻媒体的伦理价值要求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相一致,而不

9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21页。

是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相冲突或违背时才能正确发挥它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力。

本文为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以及与媒介、伦理相关的学术机构提供了一些针对“有偿新闻”的意见和可行的举措,但是由于围绕“有偿新闻”有许许多多不确定性因素,仅仅依靠一份甚至多份学术论文是无法涵盖的,这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就是视角的独特性,甚至可以跳出新闻传媒的视野来论证“有偿新闻”。

(作者简介:李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马克·法克勒,金·B·罗特佐尔,凯西·布里顿·麦基(蔡文美等译).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M].华夏出版社,2000.

2.[美]路易斯·爱尔文·戴伊(顾承卫译).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李青藜译).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5.商娜红.制度视野中的媒介伦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6.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李苓.转型时期的新闻伦理研究[J].编辑之友,2000,(3).

8.朱颖,汪武.犯罪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J].新闻界,2004(5).

9.罗以澄.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J].现代传播,2005(1).

10.刘晓阳.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J].今传媒,2005(2).

11.姜玉华,郎劲松.中西方新闻伦理道德的差异表现[J].新闻传播,2005(4).

12.黄集伟.为“网络新闻伦理”拓荒[J].南风窗,2005(5).

13.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

14.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J].现代传播,2007(1).

15.陈力丹.我国传媒自律建设需要从观念转变做起[J].新闻爱好者,2007(1).

16.顾承卫.论路易斯·爱尔文·戴伊的媒介伦理观——翻译<媒介传播伦理>札记[J].湘南学院学报,2007(1).

17.李鹏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伦理的研究及其反思[J].伦理学研究,2007(5). 18.陈力丹.论新闻侵权防治的职业规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3).

19.徐斐.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改革与发展观[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0.

A Research about Paid News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Li Hong

Abstract:Reporting news and introducing the media opinions are sacred public rights of journalists provided by our party and people. The rights are not allowed to abuse or fraud.However,a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media corruption,"paid news"has appeared about 30 years, synchronizing with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Paid news"has seriously destroyed people's trust in the media sector,which puts medias into an embarrassing position,and it is becoming a more significant hazard. Based on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ses about the paid news around the world,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mak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typical cases, first-hand interviews and research will be complementary to it. The purpose is research out the causes of paid news, the nature and type of these problems, the prevention and accountability measure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proceeding from the specific cases(a micro-level), putting view into the media environment(a meso level), caring for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combined with theory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Key words: paid news;media ethics;professional ethics restriction;reflection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 在三大社会和经济体制转型当中我们也是付出了代价,5000万工人下岗再就业,6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二亿多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间流动,全国政治与社会的基本稳定。但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全国的政治和社会还等保持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就是欧美社会他在这个社会转型中,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他们经过了200、300年的革命和战争,侵略、掠夺才实现了这个转型。但是我们就这么30几年能够这样实现转型,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时,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还遇到了各种危机、灾难的冲击。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大洪水,2003年非典危机,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世界金融大危机,2010年玉树大地震,2011年长江中下游特大干旱,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这几年以来,我们基本上在改革发展转型当中不断的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我们是这样子走过来的。 所以,判断出来,改革开放的威力就在我们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它显示出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战胜各种灾害风险的巨大威力。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改革的进程当中,总体上还是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 那么,社会经济转型期面临的问题,我把它概括为下面几点: 一是贫富差距拉大。这个大家讲了很多,我不具体讲了。 二是社会事业严重滞后。民生问题突显出来,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必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诸如就业难、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治安乱等这些牵涉到百姓民生问题,民众怨言甚多,甚至把教育、医疗、住房称为“新三座大山”。 三是发展方式粗放带来的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被污染。特别是空气、水资源污染严重,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更多。我们这些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带来能源、材料、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生态破坏更是要花几代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这就是我们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今年十八大以后第一次召开“两会”的时候,我们北京是严重的雾霾。在晚上有人调侃,讲在北京可以免费吸烟,上海黄埔江漂流着万头死猪,所以上海的老百姓就调侃说在上海可以免费喝排骨汤,打开水龙头就喝到排骨汤。 四是权力和社会腐败严重。这里我特别强调卖官买官盛行,导致吏治腐败,影响很恶劣。前几年很典型,比如说沈阳市买官卖官案,涉及到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长等16个第一把手。接下来黑龙江省买官卖官案,涉及干部900多人,多名省级领导、上百名地市级领导卷入,引发全省领导干部大调整。 有的贪得无厌,涉案金额达高达几十亿。在贪污当中,95%贪官有情妇,60%腐败案与二奶有关。所以,在网上也有“二奶排行榜”,典型的就是江苏建设厅长徐其耀包养146名情妇得数量奖;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常年在五星级宾馆包养未婚大学本科女大学生17人,得素质奖;四川乐山市长李玉书,20个情人年龄在16-18岁,得青春奖;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记性爱日记95本,制作性爱标本236份,得学术奖。一共有10个奖,我只是简单地举了这6个奖,这个腐败的现象非常荒唐。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转型过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都是人的生存方式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但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点。 转型过程漫长。中国的农业文明非常发达,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影响。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难以在借鉴,完全是一个独自探索的课题。这样,一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型过程复杂。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已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遭遇深刻危机、出现一系列弊端之后开始的,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这可以使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少走弯路,但也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可以说,当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始灭。这种时代的落差使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境遇更加复杂化。 转型中矛盾尖锐。西方现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最初是外源式的,是在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启动的,它不仅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相反自己就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由此形成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状态。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推进的,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要把多变的国际环境考虑进来,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还表现在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未如此强烈,各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也相互影响,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情况对后发展国家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这也直接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作者:欧阳英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欧阳英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设等不同时期的社会研究课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我国各级统战部门必须 主动创新实践工作理论与方法,优化改善政治发展渠道方式,有效构建出先进的互动交流平台。本文将进一步对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社会整合 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重大任务,党 组织执政能力也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定持续地发展,达到 社会民众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相关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出统一战线工作的价值作用,优化 协调好利益关系,并科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综合能力。 一、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是三次社会转型期中最为复杂多样的,无论是社会文化 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统一战线不 同阶层内部的成员追求利益与目标不只具有唯一性特点,而是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从而导致 统战力量开始变得分散化[1];2.统一战线各个阶层影响力在不断增加,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样也促使我国统一战线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3.统一战线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变大,统一战线内部结构需要得到及时优化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建设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改进措施 1.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在当前社会发展转型期,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社会政治参与渠道,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确保更多不同社会阶层优秀成员通过不同政治参与渠道献言献策,真正参与到社会经济与政治事务建设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还需创新完善政治参与形式,充 分保障社会不同阶层民众参政议政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方式进行参政议政的 交流对话,促使参政议政由政治层面有效拓宽到社会层面。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政治参与的实效性,有关部门必须科学规范社会政治参与程序。比如,科学明确社会政治协商内容,提前多少 天告知民主党派需要进行协商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方便各个党派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及 时获取最新的民众反馈意见,从而有效提高政治协商工作质量。政治参与机制的设置能够帮助 国家更好发挥出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有效调动起任何能够调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全面提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水平。 2.创新发展社会化组织。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化组织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特点,利益表达组织发展较为落后,无法有效保障不同阶层成员的切身利益。针对社会利益分化和社 会化组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战部门必须加强对各层级社会组织的创新建立工作,确保能够 有效发挥出不同阶层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作用,促使民众能够从不同社会组织部 门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统战部门要合理构建出共同利益分享机制[2],体现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切,让弱势阶层成员利益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统战部门可以通过 搭建起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各阶层社会组织部门利用该平台加强与对应利益群体的交流 互动,有效形成和谐友好的交流局面,推进社会公开舆论表达。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与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呈现多向度的特征,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分别处于不完全相同的转型度之中。中国社会多向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四大社会变迁与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基本趋势、社会效果、社会代价及其度量方法。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界定 在中国,“转型”概念是1992年以后开始流行的。它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是一致的。世界银行办了一个杂志,叫"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份杂志探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为"Trans ition"的中文版。也有人将"Transition"译为“转型”(注:参见〔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社会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并出版业务通讯。社会学者往往将"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的“转型”。在中国社会学者的论著中,“社会转型”有三种主要的含义: (1)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 “转型”与“转轨”在体制转变这一点上可以取得相同的意义。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但社会转型本身则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改革是从制度转变开始的,因此制度解释是根本性的解释。 我曾指出:“60年代至70年代,个人身份的变换特别困难,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率均很低,也就是说,社会结构‘超稳定’,比较封闭。究竟是什么东西限制人们身份的变化?有三种固定与冻结人们身份的因素: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劳动制度;三是干部制度。这些制度造成了城乡隔绝,农民、工人、干部等基本社会角色身份固定化。”(注: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南京〕《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这是对结构问题的制度解释。“转轨”概念中的“轨”是指体制。新旧体制衔接、新旧制度更替,就是“转轨”。 (2)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1992年,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注: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一文中较

世界历史上 重要的 社会转型期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分析历史,比照现实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情况,社会转型成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内容。命题者之所以青睐社会转型,其原因在于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或革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处于社会转型的各个历史时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弥补各个模块之间的裂痕,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上述考量,笔者试图对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发表于《广东教育》高中版214年1期)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做一简要勾勒。 【考点链接】 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4-18世纪)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具体表现: ①政治: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把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传播资产

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doc

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 “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发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不断出现的阶层分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阶层新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化作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第一,社会阶层分化对加快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有着积极作用。对于中国来说,现代化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使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社会结构的转变基本上是停滞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上的单一所有制和行政区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牢牢地钳制着社会阶层的先天性分布,使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基本上不可能。这样必然妨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国家。所有制变革后,阶层的流动很快出现社会结构的改观。有资料显示,1997年从农村分流出来进入乡镇企业和其他形式经济组织工作的农民达 1.35亿人,此后农村的分流愈加加快,1999年全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89.7%降到46.6%。这样的阶层分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社会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出了一个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传统的“大锅饭”、“铁饭碗”制度和意识随着体制性的改革而被冲破和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思路,实际上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同时对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比如,实践中在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前提下,适当地采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高能高薪”、“合同制”、“聘任制”等措施,淡化干部与工人的界限,给予高才能者以优厚待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保持一个适当规模的待业面,对于刺激劳动者的进取心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过去人们以为,分化只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社会分化如果是简单的两极分化,那当然会有不好的结果,但如果社会分化是利益的“碎片化”,人民利益的多元化,那样,反而不容易发生利益纠纷。比如,过去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就业于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国营、集体企业中,涨工资都需要中央颁布全国涨工资的命令。如今,绝大多数劳动者就业于各种类型的公司、企业之中,涨工资是千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课题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科目历史班级姓名 流程具体内容笔记栏 考纲 要求 重点:掌握中国历史上四次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难点: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 【课前导入】 “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动。 具体来说,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 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 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 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 ◆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发端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西周成型的我国古代早期文明被以小农经济、 中央集权为特点的我国古代文明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表现与影响 1.推动因素 (1)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直接原因:争霸战争和各国改革变法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2.转型的主要表现 (1)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分封制崩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经济上 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 成. (3)文化上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阶级上 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士”阶层活跃;拥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和自 耕农的兴起。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1城市化:从理论研究到发展实践 城市化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地域景观、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而变迁的系统过程。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模式、过程与动力机制、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尽管如此,大多数国家仍将城市化看成一个人口统计学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1]。最近,伴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经济增长、聚集经济与城市化问题。《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强调了密度、距离、分割,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市场的流动与一体化对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域的转移和集中,这样就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较大影响[2]。因此,近年来已有研究开始调查城市化及其差异在城市和乡村家庭之间能源相关消费中的作用[3]。最近三十多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上。中国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4-6]。EricJ.Heikkila指出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治分散化、人口统计变化、全球化和技术变化是中国城市化的贡献因子,其中,市场和全球化是最重要的因子[7]。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与全球城市化密切相关,并出现了部分融合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中国城市化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进入全方位高速发展时代,以更开放的姿态嵌入全球城市网络,成为了新一轮世界城市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城市化特征也正在从新城市的增长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转型。顾朝林等人强调了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的发展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8]。然而,现有的城市化研究偏重于量,而对质的关注不够。联合国人居中心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评价体系包括城市发展指数(CDI)[9]和城市指标准则(UrbanIndicatorsGuidelines)[10]。前者包括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项内容共11个指标;后者从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及管治5个方面评价人类居住。国内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定量研究始于2001年叶裕民对当时300万人以上的9个超大城市的研究[11],近几年城市化质量的定量研究逐渐增多[12]。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质量的内涵、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等方面,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还有学者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包括对城市系统的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评价,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研究和城市化效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2008年,全球已有超过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展望》(2008)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0%。最近,麦肯锡发布了多个关于世界城市以及中国城市与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报告,包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中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in a so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chinese face numerous challenges. reforms have ended the “iron rice bowl”system of cradle-to-grave soci al welfare. chinese have to earn money for housing, medical insurance, re tirement pension and educationg now people work harder than before to k eep thei5 competitive edge and grasp opportunities. chinese put priorit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stead of quantity, pa rticularly in terms of mentalitie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ssence of life, and care more about their own feelings. the words “pressure”, “competition”exist in daily vocabulary. chinese possess not only sophist icated lifestyles, but also very positive views of life. chinese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are full of confidence in their future. in spite of setbacks and difficulties, people believe that “ref orms”means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and more benefits to them. they thin k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than today.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 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③.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④.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⑤.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刘凯华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兴宁市 514500) 分析历史,比照现实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情况,社会转型成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内容。命题者之所以青睐社会转型,其原因在于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或革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处于社会转型的各个历史时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弥补各个模块之间的裂痕,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上述考量,笔者试图对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发表于《广东教育》高中版214年1期)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做一简要勾勒。 【考点链接】 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4-18世纪)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具体表现: ①政治: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不同于以往历史上任何阶段,近代中国从1840年起被英国用大炮打开大门以后,便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不得不一步步进入了世界范围之内,于是第一次面临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这是由其长期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深层次的矛盾所引发和决定的。而这样复杂的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地理解的。事实上,中国完全是被迫卷入世界大潮之中,因此,近代中国不自觉地进入了这个转型的艰难时期。 简单的说,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就是古老中国必须要进行的社会变革,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先进的近代工业国家,从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的国家,从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大国转变为一个有着现代民主平等意识的新型国家。 在我看来,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深刻的变革,我认为是在这两个方面:社会性质和思想的转型。 社会性质的转型始于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口,中国门户自此被打开。随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

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渊。。。。。。在此期间,社会性质自然开始转型。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工业开始曲折发展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表明了中国在侵略中曲折进步,在战争中曲折成长。 而思想上的变革,则更加的曲折深刻以及漫长。首先,在鸦片战争前期,魏源,林则徐等人便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虽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深思,但却是近代中国变革的先声。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一些封疆大吏开始反思,洋务运动由此展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流行。民族工业在这三十年间也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矛盾以及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这场运动依然失败了。甲午战败后,一群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戊戌变法油然而生。虽然仅仅只有100天,但还是留下了光辉色彩。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把许多眼光投置在中外关系这个大背景下,是因为我们要进行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由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自觉要求,而是由于外界力量强加给我们,使我们被迫接受和进行改变的,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相比于经济转型,中国的政治转型要显得更为困难。随着晚清面临新的复杂环境,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显得日益不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侵略既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摆脱旧有循环老路的新途径,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摘要]:从一个当代中国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中依据人伦纽带,观察其反映出来的初级群体的衰落、内成员与成员之间复杂的依赖、牵连关系 [关键词]:家庭离异、家庭雇佣、家庭重组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当中初级群体的微妙变化,我首先举我亲身体会的三个的例子作为案例来分析。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我家庭的例子。我的父母在我小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离婚了,甚至还要早。他们为了不去伤害到无辜的幼小的我,便选择生活在一起,打算等我大了点再分开。他们担心我年纪轻轻就少了父爱或者母爱会阴影终生,所以出于他们的体贴,于是他们联手,试图虚假地营造出一个完满的家庭。可是这期间,这个家庭对我而已毫无任何幸福可言。每天都是面对父母的冷暴力,看着爸爸狠狠的踩开垃圾桶盖子,看着妈妈重重的关上房间大门,仅有的交流方式就是吵架,目光也只有无尽的横眉冷眼……听着这个人走进房间后门把手无情的上锁声,再听着另一个人随之做出相应的举动,我想不管你是这个家庭的什么成员,像这样一幕幕让人心惊让人寒颤的画面,谁都会受不了的。何况我还是他们的女儿,再怎么无视我的存在,好歹也在乎一下我的感受吧,我完全体会不到他们是为了我才演这一出戏。我只知道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是踉踉跄跄,我不想回家也不敢回家,这一切只因为我害怕去面对冷暴力,从小我都不怎么看电视,因为电视剧的愉快气氛在我们家的场景出现是多么的不和谐,仿佛电视机中的卡通人物都会嘲笑我们糟糕的家庭关系。说来好笑,其实我还模仿过电视剧中孩子在父母争吵过程中应有的劝架招式,可是我的家庭并没有出现跟电视剧中一样的结局。印象中我每天走在回家的路上都要祈祷,求求老天你别让他们冷战下去了我害怕。尽管神没有显灵,可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我还是选择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 在那时,我们家光是保姆就换了不知道多少个,不是家长嫌这个保姆做的不好那个保姆做的不好,而是聘来的保姆都纷纷受不了呆在这种冷暴力家庭,你试图想一下:叫一个寄人篱下的外人如何在冰冷的空气中把握好语气喊你出来吃饭了?欢快?不对,大人们在冷战;苦闷?不行,难道还嫌家里的怨气不够重吗;抱怨?那更是错上加错,你既然选择在这个家庭当保姆,要拿薪水你就不许有不和谐的表情。我虽然当时还小,可是小小年纪的我已经一点也不比一个阅历资深的老员工少理解一种滋味:那就是被夹在中间的尴尬与无奈。 这其中,我的尴尬与无奈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夹在父母之中,我不知道我该帮谁。父母之间客观来说到底是哪方出了问题没人肯告诉我,我后来渐渐养成一种习惯:哭的那个、看起来比较可怜的那个,就是委屈的一方,而另一方顺而言之就变成了做错事的一方。所以妈妈只要一哭,她就很吃香,我看到妈妈的眼泪我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她那一边,现在看来,我真的太傻太天真了……但这也是培养了我至今不会去依赖表面现象去判断一切事物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区深入推进“四个示范区”(港区城一体化示范区、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现代商贸示范区、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突破期。在“十三五”时期,***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打造经济升级版为主线,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坚持绿色、创新、协调、共享和转型发展,全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改善民生,推进“四个示范区”建设取得决定性突破,奠定县域经济“走在省市前列”的基础地位,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环境友好、富民惠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一、“十三五”发展态势分析 (一)宏观环境 “十三五”期间,***区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将步入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十三五”期间,在我国政策措施中,“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将是主基调。稳主要是指“稳住”经济、“稳住”增长,是基础,进是方向,即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中有为,稳是前提,为是作为。 从湖北省和***市环境看,近年来***市推进长江经济带科学开发、加快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大力实施“壮腰工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增速渐趋平缓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竞进提质”的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着力转变

发展方式,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1年***市生产总值破千亿、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千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翻番”。振兴***的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十三五”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区作为全市县域经济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与***市的趋势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阶段性特点。基本一致,是说受大环境影响,全区经济增速也有所回落,不可能一直维持高速状态;有自己的阶段性特点,是说***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底限位臵,在多重黄金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及工业壮腰、交通壮腰等累积效应的作用下,“十三五”期间,***区仍然可以维持,而且必须维持高于***乃至全省的中高速增长状态。并且,***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在快速增长中逐步优化,除了农产品加工、石油机械、造纸包装等传统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外,电子信息、现代商贸服务等新型产业将快速崛起,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区将取得“提质”和“增量”的双丰收。 (二)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全区经济呈现“逆势竞发、爬坡进位”的良好态势,基础环境不断改善,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2014年***区完成生产总值2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亿元。从主要指标看,顺利实现壮腰工程“三年见成效”的阶段性任务,综合实力、可用财力、发展潜力较大提升,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1年翻一番,

重要社会转型期

中外历史上重要社会转型期的知识整合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8~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③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④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⑤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进入急剧社会转型时期

当前我国进入急剧社会转型时期,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中较感性、经常变化从而能对现实社会做出更及时和动态反映的社会心态,呈现出由这个时期特定社会状况和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些鲜明特征。尤其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社会心态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突出 问题,这一切体现了研究社会心态对于了解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即时效应,对于调整和完善有关社会政策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从另一种角度看,对于促进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而言,必须从制度安排、工作机制和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来优化其环境因素。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阶层或群体的社会心态呈现一定分化状态改革所带来的一个实质性变化就是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的利益格局出现分化状态,由此必然引起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的社会心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状态和差异性。2004年零点调查公司对我国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总体走向持积极评价态度。而就对社会发展走向持不同看法的人群进行的分析表明,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年龄段都是影响他们对当前社会发展走向做出具体评价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发展走向持认同态度的主要是中等以上收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中青年群体,而对社会发展走向持怀疑态度的主要是中低收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年龄偏大的弱势社会群体。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中,下岗/就业是不同群体都最为关注的。社会心态中存在某些矛盾性与困惑感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上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矛盾性。例如,虽然在观念层面,人们对金钱表现出了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所处的现代化起飞阶段,人们的需求增长速度常常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因此,“金钱焦虑又会表现为一种很实际的心态。可以说,这是观念与心态之间矛盾性的表现。又例如,随着我国从温饱阶段迈向小康阶段,在择业标准上,人们最关注的是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职业能否为自己提供长远发展前景常常成为择业的首选标准。但在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当下,人们在实际的择业行动上又会表现出一些以眼前得到工作为重的务实倾向。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上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困惑感。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结构和文化方面的状况所致:一是转型时期特有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标准或规范一时还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困境。由于开放性所带来的多样性,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造成不确定性或困惑感。利益差距引发的相对剥夺感或不公平感比较明显现代化这种深刻的社会转型必然表现在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方面,这一切都会从社会心态上反映出来。一般而言,在现代化起飞阶段,社会分化加剧的程度也是空前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进入人均GDP1000 ~3000美元这个阶段,既是经济增长提速和社会发展加快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社会阶层利益差距加大、群体矛盾因素增多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带有重要的“转折点”性质。大约从2001 年以来,“仇富心理”一词的出现及其频繁使用,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社会对贫富差距加大及其引起的社会公正问题的更多关注。最近一些调查结果显示,贫富差距问题已经被社会公众看作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第一位的重大问题。而一些调查结果则表明,不少群体却都认为自己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所获得的利益较少。在现代化进程的一定时期内,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之间利益差距加大有一定的规律性。然而,在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加剧时期,由于促进社会公正的机制还不健全,因此,贫富差距加大这一现实极容易使社会成员深感利益格局反差太大而产生相对剥夺感或不公平感。社会阶层利益差距加大这一特殊现象,已经对现有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社会整合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尽快建立并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公正原则的制度化体系,是保持社会凝聚力和维护社会整合的基本措施,也是消除相对剥夺感或不公平感的根本着力点。作为社会交往心态一个重要方面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失信现象时常被曝光,如个人还贷过程中的违约现象等。诚信固然首先是一种心理纽带,但在本质层面上则是一种社会状态。从个体维度看,信任这种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其童年时期所感受到的积极性质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