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的导学案

运动的描述的导学案
运动的描述的导学案

课前预习

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 )

〖师〗 上课前大家先看一下课本第16页的图1.2-1,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我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讨论]

[总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课题)

[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过程: 教学流程 活动方式

2.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活动或问题1、2、3……) 一)机械运动(10min )

1.现象[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讨论]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 )的。 2.概念

[问题] 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观察] 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典型例题:

【例1】 如下图a 所示,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下图b 所示.

比较图a 、b ,请找一找. 号小孩做了机械运动.你判断的根据是 思路与技巧 以图中路灯、草丛为标准,对比图a 、b 中发现1号、2号小孩与标准间的位置发生了 ,因此他们做了 。 【例2】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m 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m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二)参照物(15 min )1.概念

[问题]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 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典型例题:

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如图,汽车相对于路边的花草和标志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花草”和“标志物”就是.

2. [实验] 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请你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运动或静止).

【例3】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2、选择参照物的方法:

(1)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2)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对物体的运动描述就有可能不同.如图以司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的;以路边站着的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的.

3巩固提升:.(1)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②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________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05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

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4.课堂小结(板书、知识网络等)

5当堂测试

1.在新建的大型商场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2.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3.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

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

4.一汽车沿着湖边的公路以54Km/h的速度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

5.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云彩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6.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

7、.如图所示,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为参照物.

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 B.地面 C.模拟气流 D.他本人

9.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如图所示,司机说他静止不动,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走得快,下面是某同学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A.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孩子们说乘客真快,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C.这一现象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 这一现象说明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地面为参照物

10、许多人在通过下面有流水的独木桥时,往往感到头晕,这主要是因为()

A.以独木桥为参照物了

B.以地面为参照物了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了

D.以自己为参照物了

11、请根据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2、(新疆省中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敏捷地将它抓住,令他吃惊的是,抓住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飞行员之所以能抓住子弹,是因为()

A.子弹相对于飞行员几乎是静止的

B.子弹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子弹的运动方向与飞机的飞行方向相反

13.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

14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

A 地球和太阳

B 月球和地球

C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

D 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

1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 甲上升

B 乙下降,但比甲快

C 乙下降,但比甲慢

D 丙下降,但比甲快

16.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 )

A 电梯

B 地面

C 商场的柜台

D 柜台前购物的顾客

1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

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

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

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18.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19.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井

B 地面

C 院子

D 篱笆

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简谐运动的描述-教案

简谐运动的描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2)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3)理解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利用图像求振动物体的振幅、周期及任意时刻的位移;会将振动图像与振动物体在某时刻位移与位置对应,并学会在 图象上分析与位移x有关的物理量。 (4)知道简谐运动的公式表示X=Asinwt,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的圆频率,知 道简谐运动的圆频率和周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砂摆演示实验中拉动木板匀速运动,让学生学会这是将质点运动的位移按时间扫描的基本实验方法。 3.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究物理科学的重要基础。 教学重点: 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振动图象与振动轨迹的区别;圆频率与周期的关系 教学器材: 弹簧振子,音叉,课件;砂摆实验演示:砂摆、砂子、玻璃板(或长木板)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讲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提问:简谐振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什么?请同学画出 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周期性,为了研究其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角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为了描述简谐运动,也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即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 2.新课讲授 一振幅、周期和频率(投影) 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①是标量;②表示振动的强弱③振幅的两倍表示的是做振动的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2012年新人教版《1.2运动的描述》学案

2012年新人教版《1.2运动的描述》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 结合教材图1.2—1所示,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自主学习,科学探究 1. 自学“机械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举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实例(比一比那个小组举例多) 小组内对所举实例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 2.自学教材P17“参照物”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叫参照物? 对某一运动状态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请举例说明。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五、达标检测: 1. 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选择不同的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性。

2. 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的,如果选择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都是的。 3. 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 4.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 5.小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过来 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 的() 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7.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 8.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 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 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

学案7 简谐运动

学案5 简谐运动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简谐运动的特征。 2.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簧振子,知道振子的平衡位置和位移的概念. 2.知道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3.会根据图象分析振子的位移变化情况. 【课堂探究】 一、弹簧振子系统 [课前预习] 1.弹簧振子:如图所示,把一个有孔的小球装在弹簧的一端,弹簧 的另一端固定,小球穿在光滑的杆上,能够自由滑动,两者之间的摩 擦可以忽略,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的质量相比也可以忽略,这样的系统 称为弹簧振子. 2.平衡位置:小球原来静止时的位置或小球能静止的位置。 注意:(1)平衡位置不一定是中心位置(如图物体的往复运动)。 (2)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图小球的摆动)。 3.机械振动: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叫机械 振动,简称振动. [导学探究] 思考分析:如图所示一个系统能不能看成弹簧振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知识深化] 1.实际物体能看做弹簧振子的条件: (1)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2)不计弹簧的质量. (3)小球可视为质点. (4)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2.小球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弹簧的质量忽略不计,小球运动不受阻力,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例1](多选)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振动的是( ) A.树枝在风的作用下运动 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 C.说话时声带的振动 D.爆炸声引起窗扇的运动 二、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 [课前预习]对x-t图象的理解 1.x-t图象:如图所示,用横坐标表示振子运动的时间t,纵坐标表示振子 在振动过程中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描绘出的图象就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即x-t图象。 2.振子的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1)在x-t图象中,某时刻振子位置在t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如图中t1、t4时刻), (2)在x-t图象中,某时刻振子位置在t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如图中t2时刻)。 3.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不是振子的运动轨迹. [导学探究] 1.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中两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图线上点的坐标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2.振子的速度、合外力、加速度随位移如何变化? [知识深化] 1.速度随位移变化:(1)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移动时,位移在增大,速度在减小; (2)当振子向平衡位置移动时,位移在减小,速度在增大. (3)平衡位置处位移为零,速度最大;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 2.合外力、加速度随位移如何变化: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在最大位移处所受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例2](多选)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获得的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图象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象的坐标原点建立在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 B.从题图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t轴方向移动的 C.为了显示小球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应让底 片沿垂直t轴方向匀速运动 D.图象中小球的疏密显示出相同时间内小球位移变化快慢不同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描述教案 2018-11-25 学习目标: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3.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学习重点: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 1.知识链接:上节课讲了简谐运动的现象和受力情况。我们知道振子在回复力作用下,总以某一位置为中心做往复运动。现在我们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将振子拉到平衡位置O的右侧,放手后,振子在O点的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子的运动是否具有周期性?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周期性,为了研究其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角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为了描述简谐运动,也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即振幅、周期和频率。 (A级)2.新课学习 实验演示: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可知振子总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说明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概念――振幅。 振幅: 振幅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幅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 振幅和位移的区别? ①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而位移是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与_______之间的距离。 ②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振子的位移是时刻_______但振幅是不变的。 ③位移是矢量,振幅是_______。

④_______等于最大位移的数值。 周期频率 周期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频率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期(频率)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_______ 周期单位:_______频率单位_______ 弹簧振子周期与那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 固有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有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谐运动的周期或频率与_________无关。 相位及简谐运动表达式 相位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相位来描述简谐运动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阶段。 初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中的A代表振动的 ________,ω叫做________,它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ω=2πf;公式中的(ωt+ )表示简谐运动的________,t=0时的相位叫做________,简称初相。 (B级)1.关于振幅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B.振幅大小表示振动能量的大小 C.振幅有时为正,有时为负 D.振幅大,振动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也一定大 (B级)2.振动的周期就是指振动物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学案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学习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 二、机械运动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叫做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 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叫做参照物。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思考问 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作参照物。 四、知识应用 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 五、达标自查 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为参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作为参照物。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

高二物理选修3-4导学案

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0 11.1 简谐运动 0 11.2 简谐运动的描述 (2)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3) 11.4 单摆 (5) 11.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7) 本章章末小结 (8) 第十二章机械波 (9)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9) 12.2 波的图像 (10)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14) 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16) 12.5 多普勒效应 (18) 本章章末小结 (20) 第十三章光 (20)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20) 13.2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1) 13.3 全反射 (25) 13.4 光的干涉 (26) 13.5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29) 本章章末小结 (28) 13.6 光的衍射 (29) 13.7 光的偏振 (30) 13.8 光的颜色色散 (31) 13.9 激光 (33) 高二物理组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11.1 简谐运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B.简谐运动就是指弹簧振子的运动 C.简谐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 2.简谐运动是下列哪一种运动( ) A.匀变速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非匀变速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 3.如图,当振子由A向O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的位移在减小 B.振子的运动方向向左 C.振子的位移方向向左 D.振子的位移大小在增大 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如图所示,在0.2s到0.3s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沿负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B.沿负方向运动,且位移不断增大 C.沿正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D.沿正方向运动,且加速度不断减小 5.如图(a),一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b)是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关于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四个图象中正确的是 6.下图为质点P在0~4s内的振动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再过1s,该质点的位移是正向最大 B.再过1s,该质点的速度方向为正向 C.再过1s,该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正向 D.再过1s,该质点的速度最大 7.如图所示,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x-t图).由图可推断,振 动系统( )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 B.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 C.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 D.在t1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 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质点在第2s末的位移是多少?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是多少?在前4s内的路程是多少? 1

简谐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

简谐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2)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3)理解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利用图像求振动物体的振幅、周期及任意时刻的位移;会将振动图像与振动物体在某时刻位移与位置对应,并学会在图象上分析与位移x有关的物理量。(4)知道简谐运动的公式表示X=Asinwt,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的圆频率,知道简谐运动的圆频率和周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观察砂摆演示实验中拉动木板匀速运动,让学生学会这是将质点运动的位移按时间扫描的基本实验方法。 3.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究物理科学的重要基础。 教学重点: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振动图象与振动轨迹的区别;圆频率与周期的关系 教学器材:弹簧振子,音叉,课件;砂摆实验演示:砂摆、砂子、玻璃板(或长木板)

教法与学法:实验观察、讲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新课引入 上节课讲了简谐运动的现象和受力情况。我们知道振子在回复力作用下,总以某一位置为中心做往复运动。现在我们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将振子拉到平衡位置O的右侧,放手后,振子在O点的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子的运动是否具有周期性?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周期性,为了研究其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角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为了描述简谐运动,也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即振幅、周期和频率。 板书二振幅、周期和频率(或投影) 2.新课讲授 实验演示: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可知振子总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说明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概念——振幅。 板书1、振动的振幅 在弹簧振子的振动中,以平衡位置为原点,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有一个最大值。如图所示(用投影仪投影),振子总在AA’间往复运动,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OA或OA’,我们把OA或OA’的大小称为振子的振幅。 板书(1)、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运动的描述教案5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祁集中心校白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1、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 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 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 (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 (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 的) 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4、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9页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以行驶的火车作为参照物,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与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位置关系随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行驶而发生变化,觉得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发生了运动。) 5、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1)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路面或路边不动的建筑物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 物,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 (2)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 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 (3)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汽车为 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6、让学生看课本第21页图11.1—3。 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 讨论:以田野或(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于以田野或(地面)的位置关系不断变化;卡车以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以卡车为参照物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它们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静止。 7、让学生看课文第30页图12.1—4。想想,图中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还 是静止? 讨论交流: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宇航员相对于航天飞机和航天飞机相对于宇航员(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和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静止的,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增大,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下降;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涟源金石中学八年级(上)综合组物理科导学案编号:128180102 主备人:金茜备课组长:审核: 课型:预+展班级:姓名: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参照物和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基础知识】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 ,这个作为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图所示,以司机为参照物,在车上的乘客是的;以路边站着的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的。 4.写出下表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运动参照物 地球绕太阳公转 太阳东升西落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展示提升】 1.填空题某人坐车看到路边的树木正向南运动,此人是以为参照物;若他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车正在向运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选择题 ①.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转动 B.乌云遮住了太阳 C.树木在不停地生长 D.蚂蚁在地上爬行 ②.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 B.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被加油的战斗机是“静止”的 C.法国飞行员在空战中,伸手抓住“静止”的子弹 D.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 3.问答题 ①.分析教材图1.2-4中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②.观察教材图 1.2-5,说一说甲、乙两图中的人与战机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静止的? 【当堂反馈】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参照物只能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只能是运动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机械运动的情况一般也不同 2.★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内,当B车启动时,A车内的乘客感觉错误的是() A.看车站自己是静止的B.看B车自己在向前运动 C.看B车自己在向后运动D.看车站上流动售货车自己是运动的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案新人教选修3-4

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用 A 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的强弱,是标量。 2.全振动 图11-2-1 类似于O →B →O →C →O 的一个完整振动过程。 3.周期(T )和频率(f ) 周期 频率 定义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 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的频率 单位 秒(s) 赫兹(Hz) 物理含义 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 T =1 f 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1.振幅A 表示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表示振动的强弱,是标量。 2.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一次全振动中通过的总路程为4A 。 3.相位是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 =A sin(ωt +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满足x =A sin(ωt +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二、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简谐运动的一般表达式为x =A sin(ωt +φ) 1.x 表示振动物体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2.A 表示简谐运动的振幅。 3.ω是一个与频率成正比的量,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2π T =2πf 。 4.ωt +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表示t =0时的相位,叫做初相。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振幅就是指振子的位移。(×) (2)振幅就是指振子的路程。(×) (3)振子从离开某位置到重新回到该位置的过程为一次全振动过程。(×) (4)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等于振幅的4倍。(√) (5)简谐运动表达式x =A sin(ωt +φ)中,ω表示振动的快慢,ω越大,振动的周期越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两个简谐运动有相位差Δφ,说明了什么?甲、乙两个简谐运动的相位差为3 2π, 意味着什么? 提示:两个简谐运动有相位差,说明其步调不相同。甲、乙两个简谐运动的相位差为3 2π, 意味着乙(甲)总比甲(乙)滞后34个周期或3 4 次全振动。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一般表示为x =A sin(ωt +φ),那么简谐运动的函数表达式能否用余弦函数表示? 提示:简谐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既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也可以用余弦函数表示,只是对应的初相位不同。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的理解

运动的描述教案

课题:运动的描述 一、教案背景 关于运动,学生刚刚接触,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机械运动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 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 教材分析: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最普遍现象、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逐步展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组成宇宙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的知识,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等概念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课时2) 学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预习案 【自主学习】 回忆与思考: 1.弹簧振子的振幅、位移、路程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振子在两时刻的位移相同,则速度相同吗?加速度相同吗?如何判断加速大小的变化? 3.振子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吗? 【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堂案 【合作探究一】 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间振动,则() A.从B→O→C为一次全振动 B.从O→B→O→C为一次全振动 C.从C→O→B→O→C为一次全振动 D.从D→C→O→B→O为一次全振动 【合作探究二】 如图所示,为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周期是8s B.振幅是±2cm C.4s末质点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零

D.10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为零【合作探究三】 (多选)有两个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分别是:x1=3sin(100πt+π 3),x2=5sin(100πt +π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振幅相同B.它们的周期相同C.它们的相差恒定D.它们的振动步调一致 【合作探究四】 .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试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该振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在第2s末到第3s末这段时间内,弹簧振子的位移、加速度、速度各是怎样变化的? (3)该振子在前100s的总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课堂总结

【进阶闯关检测】 A类基础关 1.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先后以振幅A和2A振动,振子从左边最大位移处运动到右边最大位移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A.v1=2v2B.2v1=v2 C.2v1=v2D.v1=v2 2(多选)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若在Δt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x,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若Δt=2T,则x=8A B.若Δt=T 2,则x=2A C.若Δt=3 4T,则x=3A D.若Δt= T 4,则x=A B类能力关 3(多项)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t=0.5 s时,振动方向与x轴正向方向相同 B.t=2 s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C.t=1.5 s时,加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相同 D.t=2 s时,质点的位移是2 cm 4(多项)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振幅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时间Δt=t2-t1内,弹簧的弹力对振子做的功为0,则Δt一定是T 2的整数倍 B.若在时间Δt=t2-t1内,振子运动的位移为0,则Δt可能小于T 2 C.若在时间Δt=t2-t1内,要使振子在t2时刻速度等于其在t1时刻的速度,则Δt一定是T的整数倍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分析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分析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分析 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4.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振动图象判断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重点难点: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全振动等概念的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建议:本节课以弹簧振子为例,在观察其振动过 程中位移变化的周期性、振动快慢的特点时,引入描绘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再通过单摆实验引出相位的概念,最后对比前一节得出的图象和数学表达式,进一步体会这些物理量的含义。本节要特别注意相位的概念。 导入新课:你有喜欢的歌手吗?我们常常在听歌时会 评价,歌手韩红的音域宽广,音色嘹亮圆润;歌手王心凌的声音甜美;歌手李宇春的音色沙哑,独具个性……但同样 的歌曲由大多数普通人唱出来,却常常显得干巴且单调, 为什么呢?这些是由音色决定的,而音色又与频率等有关。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 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①最大距离。振幅的 ②两倍表示的是振动的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2)全振动 振子以相同的速度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称为一次③全振动,这一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振动质点在这一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④4倍的振幅。 (3)周期和频率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⑤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叫作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⑥全振动的次数叫作振动的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周期的单位是⑦秒,频率的单位是⑧赫兹。用T表示周期,用f表示频率,则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⑨f=。 (4)相位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不同的⑩相位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根据数学知识,xOy坐标系中正弦函数图象的表 达式为y=Asin(ωx+φ)。 (2)简谐运动中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为x=Asin(ωt+φ),其中A代表简谐运动的振幅,ω叫作简

简谐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简谐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道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教学重点】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1.振幅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周期和频率的联系和区别。 2.对全振动概念的理解,对振动的快慢和振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 3.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接触到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振动,也认识了一个新的理想化模型——弹簧振子。 (flash 同步播放)通过研究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发现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做简谐运动,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物理中的简洁与对称美,同时它更是物理和数学的完美结合。那么今天我们的物理课堂就从数学开始讲起。 【问1】数学中我们正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 【生】sin()y A x ω?=+ 【问2】在振动位移图像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有特定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呢? 【生】分别是时间t 和位移x 。 【问3】所以我们可以将刚才数学中正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改写一下,改成?

【生】sin()x A t ω?=+ 【师】这个表达式应该能反映简谐运动的特征,那么其中的A 、ω、φ代表怎样的物理意义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简谐运动的描述。 二、新课教学 (一)振幅 【师】先请同学们来看个实验。我们把弹簧振子竖直悬挂,悬点固定,让我们一起通过传感器来看看它在振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师】我稍微变化一下,再做一次。 【对比实验】传感器显示竖直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两次,幅度不同) 【问4】请同学们观察这两次振动的x-t 图象,这两次振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 【生】振动的幅度不同 【问5】从图像中怎么看出?在表达式中怎么看出? 【生】图像中就是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不同;简谐运动表达式中的A 的含义。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强弱。它的定义是: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2)物理意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问6】振幅是矢量还是标量? 【生】标量,是距离,是大小。 (3)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m )。 【问7】请同学们谈谈简谐运动中位移和振幅的区别? 【生】1.对于一个确定的简谐运动,振幅是不变的,位移是随时间改变的。 2.振幅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二)全振动 【师】简谐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往复性,我们把运动中最小的振动单元称为一次全振动。 【动画】弹簧振子展示全振动概念。(用多媒体展示一次全振动的四个阶段) 【问8】从A 点开始,一次全振动的完整过程为? 【生】A →O →B →O →A 。 【问9】从向右经过O 点开始一次全振动的完整过程为? 【生】O →B →O →A →O 。

1.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1.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导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看课本图1.2-1、图1.1-2,与同学讨论交流甚或中你还见过哪些运动现象?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把______________叫做静止)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请同学们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2、请你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请同学们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结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4、请阅读课文第17页想想议议,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5、讨论并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1) 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或路边不动的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在不断地,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 (2) 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 (3) 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6、请看课本第18页图1.2-4。 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导学案终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1.本节知识点及要求 (1) 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 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重点 (1) 质点模型的建立 (2) 参考系的重要性 3.难点 把实际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这种研究方法 【导学提纲】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___质量____”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称为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_决定的。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学习探究】 本章章首语中有一句最核心的话:“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雄鹰、足球都在做机械运动。当我们要详细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就有些困难?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质点的概念,其实“质点”,就是其中“物体”的一种最简单模型;而“参考系、坐标系”是确定位置及其变化的工具。 一、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注意: 1.“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了物体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它是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模型)。 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能把物体抽象成质点 (1)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沿斜面下滑的木块可看成质点。 (2)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大小相对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可忽略,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当做质点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