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新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843859.html,

小肠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新进展

作者:马冰雪钱银锋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4期

摘要:小肠是全身消化道最长的器官,病变隐匿难以发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钡剂造影、内镜、CT和MRI在小肠病变的诊断中各有优势。本文就这些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小肠病变;影像学;钡剂

小肠走形弯曲重叠,约占消化道总长度的3/4,病变隐匿,临床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检查方法如X线小肠钡剂造影检查及内镜检查,对操作者的技

术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随着CT和MRI技术的不断发展,CT小肠造影(CTE)及MR小肠造影(MRE)应用逐步增多,CTE及MRE不仅能够全方位多层次成像,且能够显示肠壁、腔内外病变,为临床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极大帮助。本文就各种小肠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传统的X线小肠造影检查方法

X线小肠钡剂造影检查(SBE),根据使用造影剂手段不同分为口服钡剂造影和小肠灌肠气钡双对比造影[1]。口服法SBE操作简单易行,病人痛苦较小易于接受,能够显示小肠的大体轮廓及粘膜皱襞情况,但是小肠走行过长、弯曲重叠,无法同时全面显示整个小肠形态及粘膜,且对比剂在肠内移动的时间稍长则会导致凝结,不仅影响了小肠粘膜的成像,甚至会导致管腔的狭窄、堵塞,加重病人痛苦。灌肠法SBE操作复杂,不仅需要病人配合接受插管,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及临床经验都有一定要求,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应用有限。尽管X线小肠造影有一些缺陷,但仍然是很多小肠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且可于透视下动态逐段观察小肠蠕动情况,尤其对于小肠病变所致梗阻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导致小肠不全性梗阻的可以是良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憩室或者胆道结石落入肠腔,在小肠钡剂造影中能够看到充盈缺损、龛影、粘膜皱襞中断破坏、管腔狭窄粘连等征象,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腹茧症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少见病,临床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根据钡剂造影中"菜花"状、"手风琴"状、"拧麻花"状等特征性表现明显提高了检出率[2]。

2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方法

传统的小肠镜检查观察病变范围较短,现国内广泛使用的是推进式小肠镜,不仅可对小肠病变进行定位诊断,还可同时取活检并治疗。但是患者受检时仍然有一定痛苦,并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肠管粘膜的损伤、腹痛等。胶囊内镜(CE)操作简单,可以无创的观察到整个小肠。有学者[3]研究后发现CE对小肠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小肠镜相似,且患者耐受性较好,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但该方法也有缺点,CE不能进行活检和治疗,且费用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