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怪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e4315096.html,

陶渊明怪圈

作者:顾农

来源:《领导文萃》2018年第20期

陶渊明有他心目中理想的圆圈,那就是先行出仕,游行四方,获取官俸改善生活;然后归隐,回老家过潇洒惬意的田园生活。他出仕的目的主要在于具体的经济利益而不包含多少高远的政治宏图;其归隐则是回老家的农村,绝不到处奔走去搞什么商业活动。先进入体制获得物质利益、后退出体制享受自由,为了实现这样的人生规划,陶渊明把这样一个美妙的圆圈反反复复地画了五六次,结果形成一个螺旋形“怪圈”。

隆安五年(401)冬天,陶渊明遭遇母丧,依礼制退出官场。就在他居丧期间,政局进一步发生巨变。元兴元年(402),尚书令司马元显称诏发兵讨伐桓玄,桓玄迅即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封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荆、江三州刺史,兼统西府、北府军,一举取得了军政全权;元兴二年(403)冬,桓玄“接受”禅让,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晋安帝司马德宗则被安置到浔阳,软禁起来。

先前以晋安帝为旗帜的东晋王朝腐败已极,完全失去人心,所以当桓玄攻入建康之初,“京师欣然”,开局良好;可惜桓玄同样腐败,举措失当,于是很快就“朝野失望,人不安业”(《晋书·桓玄传》),预示着形势将进一步发生变化。不到一年,桓玄就被北府兵将领刘裕打垮,东晋王朝得以恢复。义熙元年(405)晋安帝复辟,实际掌握国家大权的则是刘裕。

在当时的风云变幻中,陶渊明虽因母丧而完全置身事外,但感情上明显地倾向于桓玄,对于晋安帝司马德宗被软禁于浔阳,他不置一词。

但是陶渊明又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当桓玄失败身死之后,他一度进入镇军将军刘裕的幕府任参军,但为时甚短;稍后又改入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府效力,充当他的特使到首都去执行公务。这时他的头衔也是所谓“参军”——一种发生军事行动时临时的差事(《晋书·职官志》

载,将军府的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等,“受命出征则置参军”)。

只要不是一般行政机构里的“吏职”,陶渊明都还能接受,但在刘敬宣手下时,他关于归隐的决心就完全下定了。《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

我不踐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