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鲜叶采摘记录

20.鲜叶采摘记录

福建创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鲜叶采摘记录

2013年单位:Kg 序号:序号采摘品种采摘方法日期采摘地块采摘量采摘负责人鲜叶验收人

1 小叶乌龙手采03-28 A-1、A-

2 268 林雪郝一鸣

2 小叶乌龙手采04-20 A-1、A-2 244 林雪郝一鸣

3 小叶乌龙手采05-15 A-1、A-2 270 林雪郝一鸣

4 小叶乌龙手采06-08 A-1、A-2 26

5 林雪郝一鸣

5 小叶乌龙手采07-18 A-1、A-2 28

6 林雪郝一鸣

6 小叶乌龙手采08-20 A-1、A-2 272 林雪郝一鸣

7 小叶乌龙手采09-15 A-1、A-2 260 林雪郝一鸣

8

9

10

备注

制表人:郝一鸣

茶叶采摘技术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园艺园林班级:09级茶学2班姓名:陶珊珊学号:200941736205 课程论文题目:茶叶采摘技术 课程名称:茶树栽培育种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茶叶采摘技术 学生:陶珊珊 园艺园林学院09级茶学二班学号 200941736205 摘要:茶叶采摘技术是茶树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既是茶树收货过程,也是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培养树冠、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采摘的方法、标准、技术是掌握茶叶采摘技术、提高茶叶质量及培育丰产茶园的关键。 关键词:合理采摘时期标准方法技术 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已经证明,茶叶采摘与茶树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叶用作物,采收的芽叶即茶树的新稍,既是制茶的原料,亦是茶树的重要营养器官。新稍上成熟的叶子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茶树新稍具有顶端生长优势和在年生长发育周期中多次萌发生长的特性。茶树新稍由顶芽和侧芽萌发生长发育而成。顶芽和侧芽所处的位置和发育迟早的不同,在生长发育上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顶芽最先萌发,生长也最快,占有优势地位。但顶芽的旺盛生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使侧芽萌动推迟,生长减慢,甚至呈潜伏状态。所以在自然生长情况下,新稍每年只能重复生长2到3次,分枝少,树冠稀。而人为的采摘,可解除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不断萌发,使生长加快,新稍生长轮次增多以及萌芽密度增加。但茶叶采摘不能过度,否则茶树上叶子太少,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从而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1]采茶和养树的矛盾,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使得茶叶采摘与一般的大田作物的收货相比,要复杂的多。要正确处理好这两对矛盾,尽可能使其科学合理。通过采摘技术,抑制茶树生殖生长,促进茶树营养生长,协调好采叶与留养、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达到茶叶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2]一、合理采摘 因采期不同、采法不同,获得的芽叶征状和性质不同,并影响到当时茶树或后期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合理采摘尤为重要。合理采摘是60年代以来总结归纳、研究提高的一个科学概念。过去茶叶生产中由于采摘不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幼年茶树采摘过度,茶树未老先衰,青壮年茶树不注意采养结合,覆盖度不大,单产不高;老茶树一直强采至鱼叶,长期处于衰老状态等。[10]60年代以后,各地在深入认识茶树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和加强水、肥、剪等管理基础上,进行不同

007 鲜叶采摘记录

鲜叶采摘记录
基地名称: 检查项目及要求
采摘评估 环境影响 ? 相邻地块影响 ? 茶叶病虫害的影响、 鲜叶质量状况等 ? 天气是否适宜采摘? ? 开采片区周边是否存在影响鲜叶卫生的农事活动? ? 是否安排患病、外伤口未愈的员工进行收获作业? ? 员工采摘作业前、中接触污染物后是否洗手? ? 采摘过程中休息、上厕所、饮食后是否洗手? ? 修剪机/茶篓/鲜叶袋/暂存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 采摘结束所有工具、容器是否清洁,定点放置? ? 采摘作业是否规范,避免损伤茶蒂? ? 鲜叶装袋量是否超重、鲜叶是否受到挤压? ? 鲜叶是否混入个人物品如药物、食物、防护剂、衣物等? ? 鲜叶运输工具是否受到泥土、灰尘、肥料、污水等污染? ? 装车量是否超重,鲜叶是否受到挤压,是否空气不流通? ? 采后鲜叶滞留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 地块 最近一次用药 农药名 时间 间隔期 (天) 采摘 方法 采摘 时段 交收 时间 鲜叶量 kg 采摘 负责人 气温: 阴晴:
R007-1.0 年 月 日
检查结果及处理措施
人员卫生
器具卫生
采摘操作
鲜叶装运
品 种
鲜叶 验收人
备注
制表:
审核/时间:
鲜叶采摘记录
基地名称: 检查项目及要求
采摘评估 环境影响 ? 相邻地块影响 ? 茶叶病虫害的影响、茶叶质量状况 ? 天气是否适宜采摘? ? 开采片区周边是否存在影响鲜叶卫生的农事活动? ? 是否安排患病、外伤口未愈的员工进行收获作业? ? 员工采摘作业前、中接触污染物后是否洗手? ? 采摘过程中休息、上厕所、饮食后是否洗手? ? 修剪机/茶篓/鲜叶袋/暂存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 采摘结束所有工具、容器是否清洁,定点放置? ? 采摘作业是否规范,避免损伤茶蒂? ? 鲜叶装袋量是否超重、鲜叶是否受到挤压? ? 鲜叶是否混入个人物品如药物、食物、防护剂、衣物等? ? 鲜叶运输工具是否受到泥土、灰尘、肥料、污水等污染? ? 装车量是否超重,鲜叶是否受到挤压,是否空气不流通? ? 采后鲜叶滞留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 地块 最近一次用药 农药名 时间 安全间 隔期/天 采摘 方法 采摘 时段 交收 时间 鲜叶量 kg 气温: 阴晴:
R007-1.0 年 月 日
检查结果及处理措施
人员卫生
器具卫生
采摘操作
鲜叶装运
品 种
采摘 负责人
鲜叶 验收人
备注
制表:
审核/时间:

鲜叶合理采摘的技术解析

鲜叶合理采摘的技术 1.适时采摘 茶树具有采收期长,年年,季季多批采摘的特点。因此每批、每季都必须环环扣紧,适时地采下符合制茶品质特色要求的幼嫩芽叶。若一批,一季不注意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当年和以后的产量品质。贵州多数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月。西部高山茶区采茶时间一年仅为4个月左右,及时地掌握好采茶时机十分重要。掌握好季节首先是要抓好春茶开采期,当茶树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1芽2~3叶时就应开采,此时正是加工早春优质茶的大好时机,必须严格按标准精细采。当新梢伸长至旺盛时期(即高峰期),应及时组织好足够的劳力,把采摘面上的嫩梢尽力按标准采净。若延迟时间则新梢老化,不仅影响当季茶叶品质,还会抑制下轮茶的萌发和生长,产量也还是上不去。贵州省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茶树光合作用进行和新梢萌发生长,是夺取全年高产的重要季节,产量可达全年的30%~40%,仍不可忽视,尤其在高寒茶区,夏茶往往是构成全年茶叶产量的主体,更不能抓了春茶而忽视了夏茶。秋季常受伏旱困扰,影响秋茶产量和品质,有时甚至无收,但在雨水较好的年份或有水灌溉的茶区,秋茶仍可获得优质高产,应尽力争取。 2.严格掌握好采摘标准 采摘标准因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同一类茶,因品质等级不同标准差别也很悬殊。贵州省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炒青绿茶,其采摘标准多为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名优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各种名优茶均要求采摘1芽1叶初展的幼嫩芽叶或1芽2叶初展芽叶,因只有极幼嫩的芽叶才能加工成美观,精致,内含物丰富的特殊产品。 坚持采摘标准,还要注蠢不采未达到标准的小芽叶和已成熟的对夹叶。据贵州省茹叶科学研究砾塞萍研究,茶树中小叶品种,1芽1叶嫩梢平均重量只有0.1克左右,芽2叶为0.3克,1芽3叶则可达0.5~0.6克。因此,制红碎茶应以1芽3叶为主体,制绿茶以1芽2叶为主体才能确保优质高产。至于采1芽1叶做名优茶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因其产值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可观。采对夹叶应在细嫩时及时采摘,可解除抑制,促进下轮茶的萌发,同时对品质的不利影响也较小。如果叶片已老化,休止芽已萌动就不能再采了。采老熟对夹叶一是严重降低茶叶·品质,二是减少了树冠上的光合面积和可发芽叶,影响和干扰次轮茶的生长,对增产不利。 在采摘幼嫩芽叶的同时还要注意留养,留叶多少则根据不同情况而掌握。对4~5年生刚投产不久的茶园,可实行春茶留一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鱼叶的采法。5年生以上茶树,根据春季落叶较集中的特点,实行春末、夏初集中留一叶采,其余时间留鱼叶采摘,采用这一措施可比夏茶集中留叶增产5%以上,比春茶集中留叶增产8%以上,比全年留一叶增产10%以上。

茶叶的采摘方法与技巧

茶叶采摘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寿命的长短,所以,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采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茶叶采摘,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手工采茶和机械采茶。 ⑴手工采茶这是传统的茶树采摘方法。采茶时,要实行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这种采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标准划一,容易掌握。缺点是费工,成本高,难以做到及时采摘。但目前细嫩名优茶的采摘,由于采摘标准要求高,还不能实行机械采茶,仍用手工采茶。 ⑵机械采茶目前多采用双人抬往返切割式采茶机采茶。如果操作熟练,肥水管理跟上,机械采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质量并无影响,而且还能减少采茶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机械采茶愈来愈受到茶农的青睐,机采茶园的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 2、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主要是根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的,最终是力求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茶类丰富多彩,品质特征各具一格。因此,对茶叶采摘标准的要求,差异很大,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⑴细嫩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名茶。如高级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前人称采“麦颗”、“旗枪”、“莲心”茶,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采摘标准,花工夫,产量不多,季节性强,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 ⑵适中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大宗茶类。如内销和外销的眉茶、珠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这种采摘标准,茶叶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也不差,是中国目前采用最普遍的采摘标准。 ⑶成熟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割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边销茶。它为了适应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下部基本成熟时,采去一芽四、五叶和对夹三、四叶。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要求滋味醇和,回味甘润,所以,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

茶叶的采摘技术

茶叶的采摘技术 合理采摘是茶叶获得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采茶就是要根据茶树品种、气候条件、树龄、生长势及不同肥水水平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采摘茶叶,采茶和留养结合,既收茶叶,又能保证茶树正常生长,达到持续高产优质的目的。

幼龄茶树的采摘 在正常肥水管理条件下,经过两次定型修剪后幼龄茶树,在春茶后期树高可达45厘米以上,经过第三次定型修剪,茶树高达60厘米左右,均可采用“打顶留叶”的方法采荼。其采留标准是春茶留二、三叶,采一芽一、二叶;夏茶留二叶,采一芽一二叶;秋茶留一叶,采―芽一、二叶。在幼龄茶树采摘过程中应注意“采顶养边、采高养低、采密养稀”的原则。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和打顶留叶采摘后的幼龄茶树,在树高达60~80厘米,树幅达130厘米左右时,即可用成年树采摘措施管理。

成年茶树的采摘 成年茶树应坚持“以采为主、采留结合、及时开采”的原则,才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春茶采名优茶原料,多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展,如有5%达到开采标准时即可采茶。采名茶要求原料细嫩匀整,一般采摘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展或采单芽。大宗红条茶、绿茶、红碎茶要求原料为中等嫩度,一般以采一芽二、三叶为主及采嫩的对夹叶。打油茶和六堡茶则要求采基本成熟的新梢和对夹二至三叶。一般可采用“全年留鱼叶”或“春、夏茶留鱼叶,秋茶留一叶,及时、分批、按标准采留”的方法采茶。

机械采茶 近年来,在我国大型茶场推广试用的采茶机,有双人担架式、机动型、螺旋滚刀切割式采,茶机及水平旋转刀切割式采茶机两种。这两种采茶机的采摘质量好,操作方便,能适应各种地形的茶园作业,比手工采茶提高工效约10倍。在试用推广采茶机采茶的茶园,其肥培措施也需适当加强。

茶叶采摘时的注意事项及采后之处理

茶叶采摘时的注意事项及采后之处理 2015-12-18 09:22来源:第一茶叶网浏览:305 摘要:茶叶采摘时应注意下列诸点:1. 茶树如经剪枝,则采摘面以下之茶叶不宜采摘,俾使旁枝浓密, 树势整齐而旺盛。2. 采摘应按行列次序逐行进株探清,不可选芽叶多者采摘而芽叶少者漏摘,以免减少 产量。3. 采摘时应严格规 ... 茶叶采摘时应注意下列诸点: 1. 茶树如经剪枝,则采摘面以下之茶叶不宜采摘,俾使旁枝浓密,树势整齐而旺盛。 2. 采摘应按行列次序逐行进株探清,不可选芽叶多者采摘而芽叶少者漏摘,以免减少产量。 3. 采摘时应严格规定采摘之标准,并严格执行之,使品质划一。 4. 须注意留蓄,鱼叶老叶不可采下。 5. 露水及雨后不采,以免茶味涩而淡薄,水色混浊,杀菁时又易焦变。 6. 采摘之先,应摇动茶树,以除去露水雨水及灰尘蛛网等不洁物。 7. 采摘切勿粗暴,攀折后之茶叶应使之复原。 8. 每丛合乎标准之叶芽,务须一次采清,以免洗丛之麻烦(采时由下而上,由边缘至中心)。 9. 老嫩宜分摘,以免影响品质及制造之麻烦。 10. 采时不可用指甲折破茶叶,以免茶汁流出而引起化学变化,变成黑点。 11. 养成早采嫩摘之习惯,并递年早采。 12. 冬茶以不摘为宜,以保持树势。

13. 树势不佳者不摘,如全部树势不佳,则停采一年,而管理工作,仍应照常进行。 14. 发育不良之不育茶芽不摘。 15. 发育不佳时,对口叶及芽不摘,以恢复树势。 16. 留梗不摘,制绿茶尤须将梗拣出,采时须自第二叶与第三叶(或鱼叶)节距之中间部位采下,太上则遗留之枝梢易枯萎,太下则梗太长。 17. 有病虫害之芽叶不摘,摘下后亦须拣除。 18. 即采即制,务求迅速。 19. 勿伤芽叶(伤处易变红或发黑,甚至茶有酸味)勿久握手中,勿压置茶篮中大久及太厚。 20. 手及器具与堆置场,务须保持清洁,勿使茶叶感染其它气味或不洁物。 21. 采后制前,务须保持茶菁之本质,勿使发热

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五、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1、茶叶的采摘 茶树的新梢生长到可以采收的标准时,即可及时采取,采下的芽叶为制茶的原料。 茶树通过适当的采摘,可以不断减慢新梢顶端的生长势头,促进侧芽萌发,形成更多的新梢,延长茶树的经济生产期,增加产量,且能提高成茶品质。 茶叶萌芽分为早生、中生、晚生三大类。视各地气候环境,早生种一般在2月下旬萌芽,3月下旬开始采摘;中、晚生种则各依次延迟约十几日。 中国大部分茶区,对茶树合理采摘是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的规则来进行的。不同茶类对原料茶叶要求有不同的采摘标准,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来制订。 目前我国大宗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质量兼顾,以收益最高为依据,一般采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柔嫩的对夹叶。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须等新梢生长近成熟,叶片开度达八九成时,采下带驻芽的二三片嫩叶。 名贵茶类的采摘标准,要求原料细嫩匀净,只采初萌的壮芽或初展的一芽一二叶。 边梢茶对原料嫩度要求较低,主要采用粗大的叶片,一芽四五叶或对夹三四叶均可。 采摘分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人工采量比机械少,成本高,价格也较昂贵。然而,人工采茶选择性较大,叶片也较完整;机械采茶成本较低,但是茶叶无选择性,茶梗、老叶、嫩叶混合在一起。由于成本的不同,售价也不同。人工

采茶用手折还是用小刀切,制作出来的茶的品质是有些差异的,大量制作茶叶时,采用机械比较能稳定茶叶的质量。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是由采摘决定的。所以,合理、科学地采摘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 2、茶叶的制作 炒茶的工艺较复杂。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静置多长时间开始炒,是茶叶变化的关键,并由此而制造产生出三大系列茶叶,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鲜叶即刻炒定干燥后制成的茶叶,称为不发酵茶。由于不发酵而对鲜叶的颜色改变不大,所以是绿茶。 鲜叶经过静置到一定的时间而炒定干燥的茶叶,称为部分发酵茶,或者有人说的半发酵茶。这类茶叶是最复杂的,因为静置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发酵10%~70%都有。因为这类茶属于部分发酵,所有干茶呈现青色,发酵越高青色越深,甚至转为青褐色。总的来说,呈现的颜色是青蛙皮的颜色,因此称为青茶。 如果将鲜茶静置时间长,让它完全“渥红”,即是全发酵茶,做出来的干茶呈暗红色,也就是红茶了。 如今,茶叶的制造大部分是以炒青的方法来固定它的发酵度,绝大部分的茶叶外形属于散茶类。因此,喝茶是以沏泡的方式,喝泡出来的茶汤。煮茶、烹茶或点茶的方法已经很少用了,喝茶的方式不同也影响到茶对人身体的保健功能和药理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不同茶文化的发展。 茶叶在现代已经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茶叶的名称很多,并不是因为茶树的品种太多,所以不可把茶叶的成品名与原料名混淆。也就是说,这棵茶

茶鲜叶机械化采摘项目规划

茶鲜叶机械化采摘项目规划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茶叶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 80%~90% ,而鲜叶原料的采摘又占据劳动力成本的近 70% 。大宗茶生产中,手工采茶用工量约占茶叶生产用工量的55%左右。在名优茶生产中,由于要求鲜叶原料幼嫩、匀齐,标准严格,茶叶采摘的劳动力投入更高,有些茶区名茶采摘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60%多。 茶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速,同时茶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比较效益近年来有所下降,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茶业外的行业转移,靠大量劳动力支撑的茶业生产发展,尤其是名优茶生产发展均因鲜叶原料采摘劳动力不足而受制约,机械化采茶将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希望所在。 2015年,信阳市茶园总面积187万亩,产量2200万公斤。全市783.74万人口,其中茶农约93万,茶叶从业人员近百万。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茶农,每7个人中就有1人是从事茶业工作的。全市拥有茶叶加工企业306个,其中国家级及省级茶叶龙头企业各1个;全市拥有百万资产的茶农30余户,茶园面积超过300亩的种茶大户300个;茶叶集贸市场100余个;茶艺馆、茶楼30多家。

机械采摘能有效的提高采摘效率,相对于手采属于无选择性采摘,采下的鲜叶匀度较差,鲜叶质量不如手采叶。采摘细嫩,芽叶均匀一致是名优绿茶鲜叶的基本要求,鲜叶质量直接影响名优茶的经济效益,如能通过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和采后分级处理,使机采鲜叶经处理后能达到不同等级名优茶鲜叶的要求,对名优茶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通过在浉河区董家河乡、浉河港乡等地建设茶园1万亩,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对茶园进行整修,统一进行机械化采摘。项目建设期五年。 3. 项目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采茶机都是针对大宗茶生产时采摘茶树鲜叶用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动力带动刀片运动,快速剪切并收集茶树芽叶,从而达到采摘茶叶的目的。日本对采茶机的研究较早,可追溯到 1910 年,从采茶剪的出现算起,至今已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日本上世纪70 年代茶叶机械化采摘基本得到普及;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对六个主要产茶县的统计调查显示,春茶机采达80% 左右,夏茶机采高达91% 。其后印度、斯里兰卡、东非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始应用推广。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科学采茶。 一、采摘原则 1、必须符合采摘标准 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称为茶青,茗皇茶采摘标准一般在中、小开面之间,开采以小开面开采为宜(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第一叶伸展,面积达第二叶1/2为小开面;达2/3者为中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不宜过老或过嫩。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茶青过嫩:成茶易形成苦涩味;茶青过老:香气粗劣、味淡欠醇;中开面茶青:易形成花香、味爽清甘;小开面茶青:香气清锐、浓醇耐泡。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 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 (1)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

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 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一般而言,采摘方法如下: (1)幼龄茶树的采摘应掌握"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高留低,多留少采,轻采养篷"的原则,如采用"打顶采"。 (2)成年茶树应掌握“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留部分芽叶采摘法。具体还应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季节及栽培条件来决定。通常只采摘90%的芽叶,留下10%。但春夏季雨水充足、茶叶生长迅速,可采摘95%~98%芽叶;秋季多干旱,适当预留多一些芽叶,采80%~85%,冬季则可考虑不采或少量采摘。 (3)老年茶树的采摘留叶必须视树势强弱及衰老程度不同而用不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 摘要阐述了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介绍了茶叶采摘标准,从采摘时期、采摘方法、鲜叶集叶与贮运等方面总结了茶叶采摘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采摘标准;采摘技术 种茶是为了采茶,而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成品茶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1-3]。因此,茶叶采摘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 茶树新梢的生长特性,一是顶端优势;二是多次萌发生长。茶树上常年是否留有适量的叶片,往往是衡量树势强弱和分析茶园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合理采摘就是在认识茶树叶片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及时分批采摘符合制茶要求的鲜叶原料,又要适时适量地留养一定的当年新生叶片,以维持茶树正常生命活动和再生产的需要。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关性,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合理采茶就要通过人为手段。利用采摘不断打破两者相对的平衡关系,促进地上部新梢的生长,达到茶叶优质高产。新梢发育程度与茶叶品质,如果结合茶叶产量与品质综合考虑,目前生产中采用比较多的新梢长到1芽3~4叶,采去1芽2~3叶为宜。 2 茶叶采摘标准 一是高级名茶细嫩采。一般采摘1芽1叶或1芽1叶初展,有的甚至采1个茶芽,大多在春茶前采,对芽叶嫩度要求较高,花工大,产量不多。二是大宗茶适中采。一般以采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和幼嫩的驻芽,要求芽叶嫩度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三是特种茶类开面采。当新梢长到3~5叶快成熟,而顶芽则成驻芽,上部第1片叶6~7成开面时采下驻芽2~4叶较适宜(称开面采),采驻芽2~3叶中开面采新梢最适制乌龙茶。四是边销茶类成熟采。边销茶主要是为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而加工的,需要到新梢成熟,枝条基部已木质化时才刈下当年新梢基部1~2片叶以上的全部枝梢,只要肥培管理较好,时间掌握适宜,可先采摘1~2批细芽后再进行刈下当年新梢的做法,这样对提高茶叶经济利用价值有利[4-5]。 3 茶叶采摘时期 3.1 开采期 在手工采的情况下,一般大宗红绿茶,当春茶新梢在树冠上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夏秋茶有10%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采摘细嫩的名茶,一般当春茶有5%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茶叶的采摘技术

茶叶的采摘技术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采茶。 一、合理采摘应掌握的原则 1、采摘的鲜叶符合茶叶加工要求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如高档名茶中大多数的采摘要求为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安化松针、安化银毫要求鲜叶是一芽一叶;普通炒青绿茶要求是一芽二、三叶;而黑茶原料较为粗老,但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对鲜叶嫩度也有提高。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另一方面,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

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一般而言,幼龄茶树的采摘应掌握“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高留低,多留少采,轻采养篷”的原则,如采用“打顶采”。成年茶树应掌握“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留一叶或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具体还应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及栽培条件来决定。通常是春秋留鱼叶,夏留1片真叶或前秋留1片真叶,或全年留鱼叶,在每季末期酌情留1-2片叶的方法。老年茶树的采摘留叶必须视树势强弱及衰老程度不同而用不同的采茶方法。对于生理机理衰退、光合作用减弱、育芽力降低、芽叶瘦小、对夹叶大量出现的老年茶树,在采摘时要酌情多留叶;树势好的一般可按成年茶树的采法进行。树势较老的可采取集中留养的采法,即停采一个季节留养,让其恢复生长量后再进行采茶。衰老严重的茶树需要实施重修剪或台刈更新树冠,因为茶树重新抽发生长,开始可按幼年茶树的打顶采法;到第二、三年时少采多留,采用留3叶和留1叶相结合的采摘法;当冠高达70cm以上、篷宽100cm以上时,可用成年茶树的采摘法。 4、及时分批采茶树芽叶的着生部位不同,萌芽次序有先后,为了符合各种茶类加工对鲜叶标准的要求,及时分批采摘非常重要。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季节更应多次分批勤采,即采摘达到加工标准要求

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五、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1、茶叶的采摘 茶树的新梢生长到可以采收的标准时,即可及时采取,采下的芽叶为制茶的原料。 茶树通过适当的采摘,可以不断减慢新梢顶端的生长势头,促进侧芽萌发,形成更多的新梢,延长茶树的经济生产期,增加产量,且能提高成茶品质。 茶叶萌芽分为早生、中生、晚生三大类。视各地气候环境,早生种一般在2月下旬萌芽,3月下旬开始采摘;中、晚生种则各依次延迟约十几日。 中国大部分茶区,对茶树合理采摘是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的规则来进行的。不同茶类对原料茶叶要求有不同的采摘标准,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来制订。 目前我国大宗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质量兼顾,以收益最高为依据,一般采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柔嫩的对夹叶。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须等新梢生长近成熟,叶片开度达八九成时,采下带驻芽的二三片嫩叶。 名贵茶类的采摘标准,要求原料细嫩匀净,只采初萌的壮芽或初展的一芽一二叶。 边梢茶对原料嫩度要求较低,主要采用粗大的叶片,一芽四五叶或对夹三四叶均可。 采摘分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人工采量比机械少,成本高,价格也较昂贵。然而,人工采茶选择性较大,叶片也较完整;机械采茶成本较低,但是茶叶无选择性,茶梗、老叶、嫩叶混合在一起。由于成本的不同,售价也不同。人工

采茶用手折还是用小刀切,制作出来的茶的品质是有些差异的,大量制作茶叶时,采用机械比较能稳定茶叶的质量。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是由采摘决定的。所以,合理、科学地采摘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 2、茶叶的制作 炒茶的工艺较复杂。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静置多长时间开始炒,是茶叶变化的关键,并由此而制造产生出三大系列茶叶,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鲜叶即刻炒定干燥后制成的茶叶,称为不发酵茶。由于不发酵而对鲜叶的颜色改变不大,所以是绿茶。 鲜叶经过静置到一定的时间而炒定干燥的茶叶,称为部分发酵茶,或者有人说的半发酵茶。这类茶叶是最复杂的,因为静置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发酵10%~70%都有。因为这类茶属于部分发酵,所有干茶呈现青色,发酵越高青色越深,甚至转为青褐色。总的来说,呈现的颜色是青蛙皮的颜色,因此称为青茶。 如果将鲜茶静置时间长,让它完全“渥红”,即是全发酵茶,做出来的干茶呈暗红色,也就是红茶了。 如今,茶叶的制造大部分是以炒青的方法来固定它的发酵度,绝大部分的茶叶外形属于散茶类。因此,喝茶是以沏泡的方式,喝泡出来的茶汤。煮茶、烹茶或点茶的方法已经很少用了,喝茶的方式不同也影响到茶对人身体的保健功能和药理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不同茶文化的发展。 茶叶在现代已经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茶叶的名称很多,并不是因为茶树的品种太多,所以不可把茶叶的成品名与原料名混淆。也就是说,这棵茶

茶叶采摘

合理采摘的基本原则 合理采摘是广大群众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得出的一个系统、科学的 产的目的。因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合理采摘应该有不同的技术内容,但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采养结合。在采摘的同时,必须注意留养,保证年生长期内有一批新生叶片留养在树上。 嫩度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采摘技术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合理采摘的科学依据 学依据有以下几点。 性:一是顶端生长优势;二是多次萌发生长,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又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新梢生长时,顶芽最先萌发,生长也最快。顶芽的旺盛生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使侧芽生长缓慢,甚至呈休止潜伏状态。及时采去顶芽,改变生长素和激动素的极性传导和分配状况,就可解除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 一般在萌发2-3次;而在采摘的情况时;可萌发4-6次。

萌发生长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人为手段,解除顶芽的生长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达到 生长而生长的,叶子的生育速度,展叶多少,成熟期、叶子寿命和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新梢生长快的,一般两三天可展一片叶子;生长慢的,则需五六天。叶子从初展到成熟;生长快的需10~20天;生长慢的,需要20~30天。叶子未成熟前生理上的一个特点是,呼吸强度大于光合强度,即消耗大于积累。新梢展叶 命总是随着展叶时期的推迟而缩短。树冠上新叶的增长具有季节性,而老叶的脱落则是常年都有,但在正常的情况下,多集中在新梢生长季脱落。通常是新叶增长最多之时, 要表现在营养物质的相互供应和自动调节上。根系生命活动所需的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有机养料和一些微量活性物质,如维生素、生长素等,主要是靠地上部茎叶合成而供给的;而地下部茎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水分、矿物质等,则是依赖于根系吸收 能力,因此,在年生长周期中,茎叶与根系表现有交错生长的现象。在我区、自然生长 合理采摘与留养的基本做法 很高,比一芽二叶采的增长47?3%~101?5%;但品质很差,收入也低;一芽一叶采的,产

茶叶合理采摘的要求

茶叶合理采摘的要求 (l)名优荼类。采制精细,品质优异,经济价值高,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一大优势。近年来,名优茶发展迅猛,不但一些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产区扩大,单产提高,而且还不断开发创制了许多新的名优茶品种,如荆溪云片、无锡毫茶、安吉白片、临海蟠毫、敬亭绿雪、霍山翠芽、安化松针、高桥银峰、永川秀芽等。为保持各种名优茶的色、香、味、形,严格要求原料细嫩匀净,只采初萌的壮芽或初展的l芽1、2叶。以采芽为标准的,要求芽头粗壮、重实,每个芽由2片~3片叶裹住,芽长3厘米左右,宽3毫米-4毫米,以采l芽1、2叶为标准的,要求芽长于其第1叶或等于叶长,这是多数名贵茶的采摘标准。也有以近芽的第一或二叶单片为采摘标准的。这些名贵茶,由于采摘标准细嫩,品质均佳,但产量不高。 (2)大宗红、绿茶类。如眉茶、珠茶、花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是我国的主体茶类。其采摘标准的制订是以量质兼顾,收益最高为依据的,一般待新梢伸长到一定程度后采1芽2、3叶和柔嫩的对夹叶,这个标准还要根据成茶不同级别的要求灵活掌握,以春茶为例,在开采时制特级和1级茶叶的阶段以l芽2叶为主;采至近高峰期前后,主要加工2、3级成茶,以采1芽2、3叶和对夹叶为主;此后加工4、5级成茶阶段,以采1芽3叶和对夹叶为主,这样可以保证不同等级所需要的标准,取得高产、优质的效果。 (3)乌龙茶类。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由于该茶类具有独特的色、香、味,所以采摘标准为要求原料不带生长的顶芽,采摘标准须待新梢伸长将成熟,叶片开度

达80%-90%时,采下驻芽带2、3片嫩叶,这样在加工过程中,不致因有芽尖而易破碎增加茶末的比例。这种偏老的采摘标准,全年采摘批次不多,产量中等,产值较高。 (4)边销茶类。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由于消费者传统的饮用茶叶经煮的习惯,边茶要求舍糖量高,故原料比乌龙茶更成熟些,一般需待新梢的茎部木质化时采,主要采用粗大的叶片,所以边茶又称粗茶,其中黑茶的标准稍细,候新梢仲长停止,出现驻芽后,从鱼叶以上采下为标准;老青茶是压制青砖茶的原料,比黑茶粗老一些,必须等茎部呈现红棕色木质化程度才采下来,带着较长的梗子,纤维素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少,采割标准一般按新梢茎的皮色,还有里茶和面茶之分,里茶以当年红梗为主,面茶以绿梗为主稍带红梗,不论里茶面茶均不应带枯、老麻梗和鸡爪枝。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1、适时采摘 茶树具有采收期长,年年,季季多批采摘的特点。因此每批、每季都必须环环扣紧,适时地采下符合制茶品质特色要求的幼嫩芽叶。若一批,一季不注意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当年和以后的产量品质。贵州多数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月。西部高山茶区采茶时间一年仅为4个月左右,及时地掌握好采茶时机十分重要。掌握好季节首先是要抓好春茶开采期,当茶树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1芽2—3叶时就应开采,此时正是加工早春优质茶的大好时机,必须严格按标准精细采。当新梢伸长至旺盛时期(即高峰期),应及时组织好足够的劳力,把采摘面上的嫩梢尽力按标准采净。若延迟时间则新梢老化,不仅影响当季茶叶品质,还会抑制下轮茶的萌发和生长,产量也还是上不去。贵州省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茶树光合作用进行和新梢萌发生长,是夺取全年高产的重要季节,产量可达全年的30%—40%,仍不可忽视,尤其在高寒茶区,夏茶往往是构成全年茶叶产量的主体,更不能抓了春茶而忽视了夏茶。秋季常受伏旱困扰,影响秋茶产量和品质,有时甚至无收,但在雨水较好的年份或有水灌溉的茶区,秋茶仍可获得优质高产,应尽力争取。 2、严格掌握好采摘标准

采摘标准因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同一类茶,因品质等级不同标准差别也很悬殊。贵州省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炒青绿茶,其采摘标准多为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名优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各种名优茶均要求采摘1芽1叶初展的幼嫩芽叶或1芽2叶初展芽叶,因只有极幼嫩的芽叶才能加工成美观、精致、内含物丰富的特殊产品。 坚持采摘标准,还要注意不采未达到标准的小芽叶和已成熟的对夹叶。据贵州省茹叶科学研究砾塞萍研究,茶树中小叶品种,1芽1叶嫩梢平均重量只有0.1克左右,1芽2叶为0.3克,1芽3叶则可达0.5—0.6克。因此,制红碎茶应以1芽3叶为主体,制绿茶以1芽2叶为主体才能确保优质高产。至于采1芽1叶做名优茶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因其产值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可观。采对夹叶应在细嫩时及时采摘,可解除抑制,促进下轮茶的萌发,同时对品质的不利影响也较小。如果叶片已老化,休止芽已萌动就不能再采了。采老熟对夹叶一是严重降低茶叶品质,二是减少了树冠上的光合面积和可发芽叶,影响和干扰次轮茶的生长,对增产不利。 在采摘幼嫩芽叶的同时还要注意留养,留叶多少则根据不同情况而掌握。对4—5年生刚投产不久的茶园,可实行春茶留一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鱼叶的采法。5年生以上茶树,根据春季落叶较集中的特点,实行春末、夏初集中留一叶采,其余时间留鱼叶采摘,

茶叶的种植管理与采摘

茶叶的种植管理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茶叶产量和质量都占世界首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 一、茶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我县此气温均在清明前后),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造好茶叶品种和茶园地 茶叶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县栽培的品种主要是福鼎大亮、福云六号等。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新建茶园是百年大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认真地选择茶园地是获取高产、稳产的基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施工设计,使其实现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创造条件。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能排能灌、集中连片的红壤、黄壤为主。茶园地确定后,开垦种植时应有利水土保持的原则,15度以上的坡地应筑水平梯田,梯田宽不能小于165㎝,坡度大于30度以上的陡坡不宜作茶园,以免水土流失严重,茶树生长不良减产。茶园地不论平地或梯田都应深耕达70㎝以上。 三、种植技术 1、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好。用量依土质而异,一般每亩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50-100㎏,骨粉或过磷酸钾15-25㎏。按茶行设计布局,开定植沟,深宽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与土充分拌匀,盖土耙平再按株丛距种植。 2、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单行条栽(高寒山区茶园),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养低矮型的比较合适。行丛距90㎝×20㎝×25㎝,亩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种植2-4株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据茶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补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毕即压紧土壤浇定根水。为防止苗木失水,保证成活,种植时茶苗应剪去部分枝叶,必要时在高温的旱季还要适当遮荫、浇水抗旱保苗。 四、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茶叶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环节,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与灌溉等。

茶叶采摘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 (2015届本科) 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2011物工1 姓名:许战胜 学号:1128124 指导教师:吕超 2015年5月

茶叶自动摘采装置设计 摘要:本文梳理国内外关于茶叶采摘设计和发展前景的参考文献,通过分析茶叶市场需求、自动采摘机发展过程、人工采茶的缺点和茶叶的机械化采摘发展前景来为茶叶采摘机的设计改进提供几点建议。为以后的设计改进打下基础。 关键词:茶叶;市场需求;机械化采摘;发展前景 茶叶生产是我国传统产业,茶叶已经成为全球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茶叶富含的营养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推崇和喜爱。2014年,我国茶叶产量175万吨,居世界首位。可茶叶的生产采摘大多数依赖人工采摘,这无形为茶产业增加了不少人工成本和降低了生产效率。所以一款方便快捷茶叶采摘机成为茶农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可以打破采茶叶的发展瓶颈。 1 茶叶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 1.1茶叶的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全国种植茶叶的地区越来越多。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茶叶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早期的茶叶种植是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体,采用原始的人工采茶和加工,生产效率低下,极大程度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加工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有效的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由于当时的茶叶生产水平限制,在采摘、加工、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产品的品质也得不到保证。茶叶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茶农大多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采摘加工,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且茶叶的品牌也是良莠不齐,大大小小品牌数千个,而知名的就那么几个。但是随着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的茶叶产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实现并且被重视起来。随着现代机械化农业发展和国家对茶叶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茶叶的生产逐渐走向现代化和产业化。茶农们也逐渐使用机械化生产工具对茶叶进行采摘和加工,茶叶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注入,茶叶企业已经意识到现有的茶叶生产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基地孕育而生。茶叶也从开始的个体化、手工化、家庭式经营逐渐走向了产业化、机械化、品牌化。茶叶产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不断扩大,对茶叶附属的设备机械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茶叶采摘机作为当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也逐渐走进了茶农的平常生活劳作当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