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摘要:目前世界石油格局似乎呈现出“五分天下”的局面。正如世界石油格局的发展演变,当今正处于“中心与外围对峙的时代”,世界“石油核心地带”的政治形势越来越严峻,相比同时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一方面,由于石油资源所具有储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同时随着各国对石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长,造成了石油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另一方面,在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超过一半的石油储量集中分布在中东海湾地区,而世界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却分布在离中东地区较远的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石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各个石油进口国为了获得石油资源充分的供应,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通过国际贸易和其它的政治经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对石油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西方各发达国家之间,新兴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以及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对世界石油能源的占领和争夺在不断的加剧。从消费情况看,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地是北美、西欧、远东和亚洲等地区的国家,石油资源主要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地的严重不平衡、不一致。

关键词:石油、生产、消费、国际贸易

一、世界石油生产格局

(一)美国、欧佩克仍然是世界石油格局中的主角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也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的数据,2010年底,美国探明石油储量为3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2%。石油消费量为8.5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1%。早在1995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其总需求量的50%。2005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7.2%,石油进口量为6.35亿吨。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预计,未来10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将增加1/3,石油产量将下降12%。2010—2020年间,美国所需石油依赖从国外进口的比率将达到70%,此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2010年欧佩克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068十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7.2%。由于美国对石油强大的需求并且美国拥有雄厚的石油资源储备及其生产能力,使得美国对石油市场和世界石油格局的影响是目前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无法企及的。美国的影响同样体现在石油的定价机制上,把石油以美元计价,不仅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而且几乎控制了世界财富的流向。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OPEC占全球石油供给的份额将从目前的40%增至48%。(二)俄罗斯、里海、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和地区激烈竞逐

俄罗斯—中亚—里海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崛起。俄罗斯是欧佩克成员之外石油储量最丰富和生产、出口能力最强的国家。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2010年产原油5.05亿吨左右,原油也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和出口物资,年出口量约2亿吨左右。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原油工业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部门。

根据世界能源署统计,里海的石油储量约在 1100亿桶到2400亿桶之间,约

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8%。作为里海邻国的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两国的石油储量加在一起,比美国石油储备的三倍还要多。苏联解体之后,里海的石油成为外西方石油消费国竞相追逐的对象。近年来,非洲在世界石油市场根据BP数据显示,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1122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9.4%,日产量为9260千桶,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1.4%。作为非欧佩克成员的非洲多数产油国并不受欧佩克石油政策的影响,当他们相继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后,从石油储量、价格以及未来的市场潜力方面看,对欧佩克的地位造成了一定冲击。

(三)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主要有中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等产油国。亚太地区的石油蕴藏量仅占世界石油已探明蕴藏总量的 5.5%。印度储量与产量对全球格局没有多大影响。中国石油生产类同北海体系,以全球可采储量 1.3%生产全球近5%的石油产量。

二、石油资源分布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石油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因此,石油资源和石油贸易是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中东、中俄罗斯和北非地区,而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却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石油资源地理区域的分布不均衡和石油资源的重要性造是国际石油贸易得到大规模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限制开采和出口量的规定出台后,所形成的世界石油资源需求量和出口量的差额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国际石油贸易的重要性更加突显。随着国际石油贸易的大规模发展,石油贸易成为了石油进出口各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发展国际石油贸易成为了各国制定内政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国际石油贸易在未来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不断增强。国际石油贸易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世界经济和人类文明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也表现在它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产生的特殊影响力,并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和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世界主要国家石油消费趋势

(一)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情况

从经济总量规模来看,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印度、加拿大、韩国、巴西是经济总量大国,这些多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日本既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也是全世界石油消耗大国,美国每年需要消费石油资源9亿吨,国内生产不足4亿吨,即将近60%的石油资源要依靠从国际市场进口,日本每年消费将近3亿吨原油,其国内基本上没有这种资源,全部要依靠进口。以德国、法国、英国为核心的西欧国家的石油消费量也非常巨大,并且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高消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工业化程度越高,重工业发展的越完全其石油的油耗必然会产生很大。

(二)主要以国际贸易为主,主要消费国都需要进口石油

世界上的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从分布地区看主要分布于在中东、北非、欧亚和北美地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这几个主要产油地区占据了世界80%的探明储量,其中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63.3%分布在中东地区,从消费情况看,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地是北美、西欧、远东和亚洲等地区的国家。石油资源主要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地的严重不平衡、不一致,再加上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一次性消耗完毕的特性,必然导致石油消费国想方设法争夺这一重要石油资源,而进口石油是最直接、简单、快捷的方法。据有关部门估计,美国的战略储备石油达到了6个月,而对于自己国家己经探明的阿拉斯加地域的石油则采取埋藏的方式,不准任何人任何机构将其开采使用,以立法形式规定本国大陆架区域禁止开采石油,而是从中东进口大量石油作为战略储备,不但以国家为代表的国防部储存石油,而且诸如埃克森美孚,德士古等石油公司也保存着大量的商业储备。由此可见,以美国为代表的石油消费国大部分石油以进口为主。

(三)新兴国家石油消费情况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式下,新兴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处于上升进步阶段,对石油等能源资源需求旺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石油消费有着越来越严重的依赖性,可以说经济发展如果缺少了石油等能源资源的保障供应,经济发展将会停止或者后退。从世界范围看,新兴国家是未来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量市场,传统发达国家面临着新的竞争对手,诸如像俄罗斯、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的发展极为迅猛,而且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以重工业化带动轻工业发展的国家,都大力发展类似汽车、钢铁、化工等产业,因此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韩国、新加坡这些小国家虽然重工业不是很完整,但由于其生活水平高,因此人均汽车拥有量很大,所以对于石油的消费也不容忽视。

世界石油能源及其市场变化,特别是油价的变幻莫测、因石油而发生的双边或多边间的磨擦此起彼伏,牵制着世界和各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视野和对石油形势的判断。但是应当说,世界石油格局的基本态势大体上是清晰的。很长时间内剩余可采储量仍较丰富,世界石油主要需求地区不变,但供需格局中长期将发生较大变化。石油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和能源国际合作中政治倾向的加强,影响着石油能源供需平衡和油价振荡,也往往是引起一些石油热点地区政治磨擦与冲突的原因。石油资源的分布是客观存在,资源国与消费国只有通过经济互补、平等合作、互利双赢、协商对话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能源合作和经济互补将有利于全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坚持能源清洁化,适度控制石油需求增长,发展节约型经济是必须的选择。另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能源的紧张局面。

参考资料:

[1]施鸿熙.国际石油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2]柳剑平.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

[3]罗伯特·A·蒙代尔、罗·扎克.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M].东方出版社,2002.

[5]施鸿熙.国际石油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6]宋新宁.国际政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童媛春.石油真相[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舒先林.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研究[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2).

[9]王安建.世界资源格局与展望[J].地球学报,2010.

[10]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于汉加,周凤英,韩淑琴,闰强,张照志,牛建英,汪丽,

耿诺.能源与国家经济发展仁[M].北京:地质出版社.

[11]李小地.国际石油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2006,n.

国际石油贸易操作流程.

国际石油贸易操作流程 石油贸易的操作规程按照石油贸易国际惯例实行 1.供货总量:不限制 2.最小起定量:5万吨/月,60万吨/年以上。 3.合同期限:1年-3年 4.价格:根据卖家LOI(求购函)与BCL(资金证明)的数量来确定价格。 5.付款方式: Payment instrument. Accepted forms are: BG+T/T, MT103/23, SBLC, RDLC, DLC and MT760. 6.操作规程国际际石油贸易操作规程 (1)ICPO-irrevocable corporate Purchase order 卖家发出不可撤消的订购函。 (2)FCO-SELLER-Full Corporate offer 供油商向买家发出FCO价格确认函。 (3)NCND签定保密协议同时签回FCO

(4)BCL-Bank Comfort letter,Bank Capabihly Letter 买家把银行资料和资金证明交给卖家银行 OR The Buyer's SWIFT MT 799 POF (or other POF swift to seller’s bank) Bank to Bank 或买家通过银行对银行向卖家发出SWIFT MT 799 POF(或其他POF方式) (5)S & P Contract Soft Copy –Seller 卖家发出合同样板 (6) S & P Contract Soft Copy –buyer 买家确认合同条款及内容 (7)S&P lodged With Bank 买家银行资料确认 (8) POF proof of Fund Exchange via Bank 买卖双方确认资金情况 (9)POP-proof Of Prodnets Exchange vis Bank

原油行业分析报告

一、原油背景知识介绍 发现历史 1.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石油的国家,900年前宋代著名学者沈括在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发现和考察了鹿延境内石油矿藏与用途,并对石油的属性和用途有文字记载。沈括当时认为石油的主要用于烟墨制造,虽然这与石油当今的主要用途并不一致,但沈括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预见日后得以了验证。中文中“石油”一词也是由沈括提出。 2.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兴起 18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超过了煤炭所占比例的38.8%。此时,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带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这一年,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一战前,石油主要用于照明,美国和俄罗斯是当时的主要产油国和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作为燃料的高效和轻便性得以彰显,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这使得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和前苏联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在“墨西哥湾时代”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 原油的成分 原油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 平均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4%),氢(14%),硫(1到3%)--其中含硫物质主要为硫化氢、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氮(低于1%)--主要来自于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氧(低于1%)--主要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低于1%)有镍、铁、钒、铜、砷等,盐类(低于1%)包括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 原油的主要用途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原油储存和装卸的基本要求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储存

国际石油贸易各类常见价格介绍

国际石油贸易各类常见价格介绍 1.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20世纪60年代欧佩克为了与西方跨国公司降低“标价”的行为作斗争,在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都公布标准原油价格,这种标准原油价格是以沙特API度为34的轻油为基准,而公布的价格就是当时统一的官价。 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欧佩克产油量的增长,欧佩克“官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在1986年11月月,欧佩克改为以世界上7种原油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再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目前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共包括12种构成成分,分别为撒哈拉原油、Oriente 原油、Girassol原油、伊朗重质原油、巴士拉轻质原油、科威特出口原油、锡德尔原油、博尼原油、卡塔尔海上原油、阿拉伯轻质原油、穆尔班原油和马瑞(merey)原油。 2.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是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国自己制定的油价体系,它一般参照欧佩克油价体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上下浮动。 3.现货市场价格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现货市场有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特丹和亚洲的新加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市场仅仅是作为由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手段,石油现货交易量只占世界总石油贸易量的5%以下,现货价格一般只反映长期合同超产的销售价格。因此,这个阶段的石油现货市场称为剩余市场(Residual Market)。 1973年石油危机后,随着现货交易量及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石油现货市场由单纯的剩余市场演变为反映原油的生产、炼制成本、利润的边际市场(Marginal Market),现货价格也逐渐成为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重要依据。 为了摆脱死板的定价束缚,一些长期贸易合同开始与现货市场价格挂起钩来。这种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做法,一般采用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指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过谈判商定价格的形式,另一种是以计算现货价格平均数(按月、双周、周)来确定合同油价。

2018版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2018版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序言 本报告针对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进出口金额,出口金额,进口金额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的实际进出口贸易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的进出口贸易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的贸易真实情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以及商务部。

目录 第一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2) 一、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2) 二、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现状统计 (2) 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金额占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 比重统计 (2) 四、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金额(2015-2017)统计分析 (3) 五、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金额(2016-2017)变动分析 (3) 六、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2015-2017)统计分析 (4) 七、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八、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金额同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 (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5) 第三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6) 一、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6) 二、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出口金额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6) 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上海市出口金额占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出口金额总值比重 统计分析 (6)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世界石油生产布局、消费及贸易分析 摘要:目前世界石油格局似乎呈现出“五分天下”的局面。正如世界石油格局的发展演变,当今正处于“中心与外围对峙的时代”,世界“石油核心地带”的政治形势越来越严峻,相比同时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一方面,由于石油资源所具有储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同时随着各国对石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长,造成了石油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另一方面,在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超过一半的石油储量集中分布在中东海湾地区,而世界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却分布在离中东地区较远的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石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各个石油进口国为了获得石油资源充分的供应,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通过国际贸易和其它的政治经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对石油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西方各发达国家之间,新兴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以及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对世界石油能源的占领和争夺在不断的加剧。从消费情况看,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地是北美、西欧、远东和亚洲等地区的国家,石油资源主要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地的严重不平衡、不一致。 关键词:石油、生产、消费、国际贸易 一、世界石油生产格局 (一)美国、欧佩克仍然是世界石油格局中的主角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也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的数据,2010年底,美国探明石油储量为3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2%。石油消费量为8.5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1%。早在1995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其总需求量的50%。2005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7.2%,石油进口量为6.35亿吨。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预计,未来10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将增加1/3,石油产量将下降12%。2010—2020年间,美国所需石油依赖从国外进口的比率将达到70%,此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2010年欧佩克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068十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7.2%。由于美国对石油强大的需求并且美国拥有雄厚的石油资源储备及其生产能力,使得美国对石油市场和世界石油格局的影响是目前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无法企及的。美国的影响同样体现在石油的定价机制上,把石油以美元计价,不仅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而且几乎控制了世界财富的流向。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OPEC占全球石油供给的份额将从目前的40%增至48%。(二)俄罗斯、里海、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和地区激烈竞逐 俄罗斯—中亚—里海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崛起。俄罗斯是欧佩克成员之外石油储量最丰富和生产、出口能力最强的国家。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2010年产原油5.05亿吨左右,原油也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和出口物资,年出口量约2亿吨左右。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原油工业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部门。 根据世界能源署统计,里海的石油储量约在 1100亿桶到2400亿桶之间,约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关于国际石油贸易现状的研究分析

关于国际石油贸易现状的研究分析 学生姓名:魏雪 学号:320110928490 年级:2011级

摘要:世界石油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迅速。全球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变化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石油储量及其分布的不同,加之石油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各国维护本国能源安全的目的,使得世界各地各国十分重视该国的石油进出口。衍生出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垄断主义。随着竞争的激烈发展,石油贸易方式不断向多元化、多样化、体系化方向演变。石油实货交易中心的规模化、功能化日益突出,形成了包括现货合同、远期合同、中长期合同等在内的体系化交易方式;石油纸货交易规模增长迅速,尤其是石油期货在整个石油市场交易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金融市场、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套利交易、现金交割以及期货转现货、期货转掉期和差价合约等新的衍生工具在石油交易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面临着挑战。分析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现状,加强我国能源安全,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 关键词:国际石油贸易,现状,挑战,对策

1.引言 世界石油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迅速。全球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变化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石油储量及其分布的不同,加之石油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各国维护本国能源安全的目的,使得世界各地各国十分重视该国的石油进出口。衍生出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垄断主义。随着竞争的激烈发展,石油贸易方式不断向多元化、多样化、体系化方向演变。石油实货交易中心的规模化、功能化日益突出,形成了包括现货合同、远期合同、中长期合同等在内的体系化交易方式;石油纸货交易规模增长迅速,尤其是石油期货在整个石油市场交易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金融市场、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套利交易、现金交割以及期货转现货、期货转掉期和差价合约等新的衍生工具在石油交易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面临着挑战。分析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现状,加强我国能源安全,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 2.正文 2011年对全球能源行业而言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阿拉伯之春”的动荡撼动了能源市场,并突显了通过维持剩余产能和战略储备来应对供应中断的重要性。日本地震和海啸是人道主义灾难,并迅速对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核能和其它燃料供需造成了影响。石油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当前世界石油产销状况如下:全球石油消费增长0.7%,达到8800万桶/日,涨幅为60万桶/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再次成为化石燃料中全球消费涨幅最小的化石能源。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减少1.2%(60万桶/日),是过去六年中的第五次下滑,下探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增长2.8%,即120万桶/日。尽管油价居高不下,由于局势动荡,中东和非洲等产油区域的石油消费增幅低于平均水平。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最大来源(增长5.5%,即50.5万桶/日),但增速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以量计算,中间馏份油再次成为增长最快的精制炼油产品,这是过去十年中第七次出现这种情况。 全球石油产量的年增长幅度为1.3%,即110万桶/日。石油产量的净增长几乎全部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中沙特阿拉伯(增产120万桶/日)、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拉克的产量大幅增加,完全弥补了利比亚停产(减产120万桶/日)所带来的缺口。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的石油产量均创下历史新高。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大致保持稳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哥伦比亚的产量增长弥补了英国和挪威等老产油区域产量的持续衰减,以及其他某些国家所出现的意外停产。美国的石油产量的涨幅连续三年在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中雄踞榜首(增

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格局浅析

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格局浅析 摘要:石油是世界能源问题的核心,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导能源,一直在世界能源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石油的主导趋势,探寻了产油国和用油国博弈主导油价走势,并得出油价将长期保持上涨趋势的结论。 关键词:石油;世界能源格局;能源消费增量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3个时代,即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导能源,一直在世界能源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经济的格局不会改变。 一、石油的主导趋势越来越明显 煤炭时代向石油时代转变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967年。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 美国石油产量很大,但其消费量同样巨大。1948年以后,美国开始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标志着世界能源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中东。石油主导的世界能源新时代开始了。 近年来,由于新型工业国家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以及世界经济整体繁荣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国际石油市场由产油国主导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对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推动作用从之前的15%左右一下跃升到40%以上,且近两年这一比例都在50%以上。

(国际贸易)石油贸易必须的ICPO

IRREVOCABLE CONFIRMED PURCHASE ORDER Date : 13 August 2009 To : Lukoil-Uralnefteptoduct We, EURO ASIA ENERGY CO. LTD. as funder with full intention to purchase on the following commodity as per the specification and quantity at a price as specified in the foregoing terms and conditions as set forth, hereunder : COMMODITY : Mazut M100 ( GOST 10585-75) Sulphur 0.5 SPECIFICATION : As in Appendix A PRICE FOR PRINCIPAL BUYER : FOB, Russia Baltic Sea Port, USD270.00 per Metric Ton (‘MT’) CONTRACT QUANTITY: 600,000 MT (50,000 MT x 12 months) SHIPMENT PACKING : In Bulk VESSEL CAPACITY : About 50,000MT per vessel COUNTRY OF ORIGIN : Russian Federation. DESTINATION COUNTRY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ITIAL DELIVERY TIME: Within 35 days after seller’s re ceipt of DL/C (Documentary Letter of Credit) INSPECTION AGENT: SGS at Seller’s po rt to be instructed by Buyer. TYPE OF CONTRACT: FOB, Baltic Sea Port BILL OF LADING: Full set of original Bill of Lading to be presented under the DLC METHOD OF PAYMENT: By Irrevocable, Transferable Documenary Letter of Credit By signing, Principal Buyer and the Seller are both i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at all other terms are subject to Final Agreement of the Sales Contract. Procedure: Stage 1: The Buyer supplies formal contract relating to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the goods. Stage 2: Upon signing of the contract, Seller confirms to the Buyer the fact of presenc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delivery (conditions of delivery - FOB port Baltic Sea) of fuel oil by presentation of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existence of fuel oil and arrangement for domestic transportation: 1.Contract between OOO "Lukoil-Uralnefteptoduct" and OOO "Ecology Plus".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2015-04-01 10:06:00 0 深水勘探开发技术吕建中 文|吕建中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目前,全球深水投资占海上总投资的1/3,深水项目占到全球海上项目的1/4。在全球排名前50的超大项目中,3/4是深水项目。近5年来,全球重大油气发现中70%来自水深超过1000m的水域。当前,深水油气产量大约占海上油气总产量的30%。深水,必然对现今以及未来的油气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新增的油气发现量主要来自于海上,尤其是深水和超深水。来自深水的发现数虽然不多,但发现量却十分巨大,同时表现出水深越深、发现量越大的趋势:2012年,全球超1500m水深的总发现量接近16.3亿吨油当量(120亿桶),相当于陆上的6倍,接近浅水的3倍。201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油气发现中,6个来自深水,且全部都是亿吨级油气发现。2012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油气发现全部来自深水,其中的7个为亿吨级重大油气发现(下表)。

深水产量逐年增加,至2013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已超过5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海上油气产量的20%以上,并且这个比例还将逐年上升。 过去几年的高油价,为海洋项目开启了较大的赢利空间。据PFC统计,深水盈亏平衡点为397美元/t(54美元/桶),一般的收益率都在15%以上,高的甚至可以达到28%,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其中。埃克森美孚等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重点正在由陆上向海上转移,并且加快进军深水,海洋勘探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已经达到60%~85%,海洋产量占比均超过50%,其中的深水勘探开发投资已经占到海洋总投资的50%以上。 国际大石油公司在深水领域获得了丰厚的产量,BP公司的深水油气年产量已接近5000万吨油当量;道达尔的深水油气年产量已超过3500万吨油当量;而巴西国油和挪威国油则依靠深水在10~13年的时间里新增产量5000万t。可以说,深水在未来油气产量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石油公司的必争之地。 我国的深水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在我国南海海域,整个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量在230亿至300亿t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m3,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km2的深水区域。伴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战略的部署,未来我国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五大技术挑战

关于石油的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2016年关于石油的行业分析报告 关于石油的行业分析 一石油行业背景知识简介 中国石油行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在相关行业的需求带动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它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特殊性,使得它的何去何从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石油工业是一个高风险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在重视科技领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实用性。 二行业的经济特征 石油,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和国际属性,石油企业对汇率的依存度也特别高,货币价格变动将对石油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且,石油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交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高油价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油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而相关能源行业如煤炭、电力等等行业也会由于能源的替代作用而受益;下游的加工和消费行业由于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的提高,利润会受到较大影响;石油炼制、化纤制造业、塑料加工业等等行业的转嫁能力弱、高油价打击较大;交通运输业、航空等服务业总体效益下降;汽车生产企业由于油价上涨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盈利水平下降。 四近期石油行业涨幅变动 以2010年第二季度为例 ◎石油行业景气指数保持稳定 ◎受低基数影响预警指数运行在“黄灯区” ◎石油行业产出增速趋缓 ◎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 ◎石油进口同比增速仍处高位 ◎石油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收窄 ◎石油行业盈利继续向好 ◎石油行业投资增速持续增长

五未来石油走势 未来世界石油供需总体供大于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爆发严重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减小,但石油供需形势将继续受战争、政治波动及国际投机资本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出现剧烈动荡,各能源大国为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总体看来,未来全球性石油资源争夺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远东等非洲地区,并以中东石油竞争为主要舞台,逐步形成以美国为主导、俄罗斯、亚太地区及欧洲等多种力量交合的复杂竞争走势。六石油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石化作为石油行业的老大,中国石化一直走在石油行列的前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306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目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七中国石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石化的发展壮大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陈锦华概括为三部曲:第一部曲是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用好1亿吨石油,实行投入产出承包,在为国家作贡献的同时,为自身的发展积蓄力量。第二部曲是成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实行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实行国际化经营。第三部曲是按照国际标准改制成立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分别发行H股和A股,并在证券市场上市,进一步把石化股份公司推向世界。陈锦华说:"第一部曲,是以我为主唱的。第二部曲、第三部曲则是盛华仁、李毅中和陈同海同志唱的,他们在第一部曲的基础上,把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规模上推进了。" 为了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垄断,推动竞争,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全国石油化工工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相互交换部分油田企业和炼化企业,并将原隶属地方政府的省、市、自治区石油公司相应地划转到两大集团公司,分别组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这次调整,打破了原来的纵向分工,以南北划分,形成两大集团的平行

进出口贸易行业分析

进出口贸易行业分析 一、进出口贸易的含义 进出口贸易,亦称是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有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二、进出口贸易的行业基本特点 进出口贸易属于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进出口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进出口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的国家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3、进出口贸易的商业风险大于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4、由于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制度的不同,进出口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要涉及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叫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三、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和供给的分析 (一)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之前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较弱, 以资源配置功能为主。2003年至2011 年期间, 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逐步增强, 但资源配置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04 年以后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大幅度增强, 资源配置逐步成为次要功能, 出口作为重要需求因素, 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中国制造”出口主要目的地欧美市场需求骤减。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外贸逐步扭转了持续下滑的颓势,并在逆

石油国际贸易中的“实货”与“纸货”

石油国际贸易中的“实货”与“纸货”—专家二谈“建设现代石油市场” 作者:杨文芳赵伏王永红 ■在石油国际贸易领域,并存着“实货”与“纸货”两大类交易方式。通常,“实货”贸易是指最终以石油商品交付为结果的交易行为,“纸货”交易是指与石油商品相关联的、但最终没有石油商品交付而仅以资金的收付为结果的交易行为。下面,我们将石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我国培育现代石油交易市场的设想,作一介绍。 当代石油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1、石油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的大市场迅猛发展。石油贸易地域界限日益模糊,跨地区的石油流动日益增多,石油已经成为最国际化的贸易商品。同时,石油也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物资,石油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与日俱增。 2、石油国际贸易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息息相关。石油贸易,尤其是市场供需和价格表现,受到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极大影响(如历次中东战争),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以上的各个领域。 3、石油国际贸易必须按照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特定规则进行。石油贸易的品种多,但计价基准相对较少。为了适应商品流通活跃和贸易技术发展的要求,石油贸易的计价基准日趋简化,目前最为常用的基准价格仅有五种,分别是WTI、布伦特、迪拜、塔皮斯和米纳斯。这使得我们在从事石油国际贸易时只能遵守公认的行为准则,受国际市场法则的制约。 4、金融与信息化是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的新的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和资讯服务业的发展,石油贸易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在增加透明度的同时,扩大了信息交流,使得全球各个角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者能够更及时地对油价的变化做出判断和响应。信息传播速度和透明程度迅速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使更多原来信息落后的国家有条件大规模进入国际石油市场。 世界经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年代,以美元为代表的“热钱”不断积聚,越来越多的投机基金涌入石油市场,逐渐成为左右石油价格的重要力量。石油贸易的金融化与投机性表现越来越突出,石油市场作为期市中最大的代表,同汇市、股市、债市构成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的四大“角斗场”之一。 国际石油实货贸易的特点 (一)石油贸易分类 石油贸易包括实货贸易和纸货交易两大部分。实货贸易,分为原油和成品油两大类,在实货贸易中通常有三种交易方式:长期供油合约、现货合同和中远期合约;纸货交易有场内交易,即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石油期货标准合约和期权。还有场外交易。 (二)原油实货贸易 1、交易形式。主要分现货交易(Spot)、中远期实货交易(Forward)及长期供油合约交易(Term)这三种形式。其中长期供油合约是原油实货贸易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此外,还有易货贸易、加工贸易、预融资和组合贸易等贸易形式。 2、作价方式。在原油国际贸易中一般采用计价公式作价,也称“浮动价”,而不采用固定价。计价公式表示为: 基准油价±贴水=原油价格(FOB)。 有些油种则采用官价(OSP)±贴水=原油价格(FOB)。 在原油国际贸易中通用的基准油有以下几种:(1)带装船日期的布伦特原油(Dated Brent)。(2)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3)迪拜原油(Dubai)和阿曼原油(Oman)。(4)

国内外海洋石油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海洋石油开发现状 世界石油开发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9 世纪61 年代末期,才真正进入近代石油工业时代。1869 年是近代石油工业纪元年,从此,世界石油产量开始迅速增长。尽管在19 世纪末,美国已在西海岸水中打井,开始了海洋石抽生产,但真正成为现代化海洋石油工业,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洋石袖是以1947 年美国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座钢质平台为标志,逐步进人现代化生产。 1990-1995 年期间全世界除美国外有718 个海上新拙气田进行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在欧洲,有265个油气田进行开发,其配是亚洲,有l88个,非洲102 个,拉丁美洲94 个,澳大利亚41 个,中东21 个。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新油气目中,储量、天然气田生产能力、油田生产能力排在~ 前 5 位的国家如下图所示。在此期间,全世界18个国家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见表1990-1995 年期间油田开盘前5 位的国家统计表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

1989-1993 年期间,世界石油钻井作业小断增多,共钻海上钻探井或评价井约6 870 口,发展最快的是北美,从1989 年的410 口上升到1993 年的500口。全世界有242 个海上油气田投入生产,其中油田139个,气田103个。从分布上看,西北欧居第一位,共投产67个油、气田,其中油田40个,气田27个。在此期间全球海洋石油总投资额为3379亿美元。 1990-1995年期间,全世界(不含美国)共安装了7113座平台,其中有83座不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而采用半潜式、张力腿式和可移式生产平台。巴西建造了300~1400m深的采油平台,挪威建造的张力腿平台水深达350m,中国南海陆丰22I生产储

2020年石油市场与国际政治分析报告

2020年石油市场与国际政治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石油市场与国际政治相互影响 (5) 1、获取石油是国际政治的首要目标 (5) 2、“石油美元”使石油成为政治工具 (6) 3、国际政治是影响石油价格 (11) 二、大国能源战略是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 (13) 1、中国:能源安全是能源战略的核心 (13) 2、美国:能源为手段维护石油美元霸权 (19) 3、沙特:稳定石油市场,进行非油转型 (21) 4、俄罗斯:高度依赖石油但经济更为多元化 (23) 三、国际政治视角下,低油价不具长期可持续性 (27) 1、油价下跌表面是因为俄沙会谈失败,其实是页岩油和YQ (27) 2、沙特油气行业盈利无虞但低油价威胁财政和政局 (31) 3、美国的动向才是解决当前原油问题的核心 (33) (1)金融分析:低油价可能加剧高收益债流动性风险 (33) (2)经济分析:石油价格战对美国经济冲击显著 (36) (3)政治分析:恐影响特朗普大选连任 (36) 4、俄罗斯底气足,有望争取更多筹码 (37) 四、总结 (39) 五、主要风险 (41) 41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2、油价和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 (41)

3、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 41 4、装置事故和环保停产减产 (41) 5、YQ发展超出预期的风险 (42)

全球石油化工产业现状与展望.docx

目录 世界石油格局发展 -------------------------------------------------------------------------- 2 炼油领域现状与展望 ----------------------------------------------------------------------- 4 烯烃领域现状与展望 --------------------------------------------------------------------- 12 芳烃领域现状与展望 --------------------------------------------------------------------- 18

国内外石油化工产业现状与展望 世界石油格局发展 自1860年代以来,石油的定价权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石油公司定价阶段,这个时候买油还可能送煤油灯;其二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定价阶段,这个阶段爆发了几次石油危机,发达国家最终运用美元定价权和期货定价机制夺回了原油定价权;其三就是石油期货定价阶段,在这个机制内,美国政府成为了油气等全球大宗资源产品的美元交易的最终贷款人,利润由全球投机者共享。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政府重组全球分工的核心不再是石油霸权,而是以美国内需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革命,其目的之一就是以美国的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原油。2009年1月25日美国白宫最新发布的《复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强调,复兴计划的主要投资方向和预期效果包括,推进清洁能源经济:在三年内将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增加一倍。这个全球能源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型,改变了国际上对原油的未来需求和预期利益,并导致石油定价机制发生倾覆性变化。 从长远角度看鉴于国际石油资源趋于枯竭,多数产油国的开采能力已接近甚至达到极限;石油长期低价徘徊生产成本提高造成后续投资不足;核能,水、风、太阳能等自然能还是沼气、薪柴等可再生能源都还远没有达到能够真正取代石油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程度;以及考虑石油资源垄断性加强等因素,国际油价趋势必然是升高,廉价石油时代实际上已成为过去。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并按2007年美元币值计算,2008至2015年原油平均价格可能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到2030年油价可能会超过120美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最新发布国际石油市场报告认为,目前大多数经济信号都显示2010年国际石油需求将出现大幅度增长,如果世界经济能够稳步复苏,国际石油需求将在2009年下降140万桶/日后,于2010年重新开始增长,有望达到日增80万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