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专题测验

一、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3.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4.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释:

《辛丑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一系列特权

6.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7.1952年10月26日,由西铺村23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集体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释:

由西铺村23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8.由于西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村民都比较穷,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没有农具和车辆,因此被人们称做“三个驴腿”穷棒子社。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9.1993年3月,作为“红色资本家”最典型代表的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0.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二、单选题

11.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

A.经济基础

B.基本条件

C.物质保障

D.发展条件

正确答案:C

12.东交民巷见证了整个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血泪史, 是( ) 时期,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使馆区, 1949 年 1 月31 日, 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A.清朝

B.晚清

C.欧洲

D.西方

正确答案:B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华民族的()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A.伟大复兴

B崛起

C.振兴

D.光复

正确答案:A

14.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略选择。

A.团结合作

B.独立自主

C.独立平等

D.平等包容

正确答案:B

15.被毛泽东赞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的穷棒子社是由全国劳动模范()领导创建。

A.杜奎

B.吴秀英

C.王国藩

D.周振华

正确答案:C

16.1954年,荣毅仁主动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支持社会主义()。

A.发展

B.改造

C.建设

D.革命

正确答案:B

17.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正式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正确答案:B

18.对于土地改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推动新中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B.为全国农业合作化的推行准备好了基本条件

C.推动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在农村的广泛传播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D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 1.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是()。 a. 1895年 b. 1901年 c. 1902年 d. 1905年 答案:b. 1901年 2. 发动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是()。 a. 北洋水师失败 b. 庚子赔款问题 c. 义和团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a. 北洋水师失败 3.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地区最早掌握了实际权力。 a. 湖北 b. 河南 c. 湖南 d. 安徽 答案:b. 河南 4. 粤系与洪门密切合作,支持孙中山“联俄、援藏、革命”的方针,最终导致了()的失败。

a. 二次革命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答案:a. 二次革命 5. 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是()。 a. 新思想、新文学、新艺术、新娱乐 b. 新思潮、新文学、新艺术、新教育 c. 新思想、新文学、新艺术、新政治 d. 新思潮、新文学、新艺术、新科技 答案:b. 新思潮、新文学、新艺术、新教育 6. “卖国”条约是指()签订的条约。 a. 北洋政府 b. 袁世凯政府 c. 国际联盟 d. 马关条约 答案:d. 马关条约 7.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设立了()政权。 a. 临时 b. 内部 c. 平民

d. 人民 答案:a. 临时 8. 五四运动的爆发目的是()。 a. 要求废止不平等条约 b. 要求实行普选 c. 要求废除政教合一 d. 要求实行国家公立大学制度 答案:a. 要求废止不平等条约 9. 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 许昌儒 b. 陈独秀 c. 胡适 d. 蒋介石 答案:b. 陈独秀 10. 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继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其中代表性的思想是()。 a. 中国社会主义 b. 中国民族主义 c. 中国近代化 d. 中国共产主义 答案:b. 中国民族主义

国开电大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 一. 单选题(共30题,30分) 1. 近代中国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单选题] * A. 《辛丑条约》(正确答案)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解析:教材24页。 2. 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 [单选题] * A. 《天演论》 B. 《盛世危言》 C. 《海国图志》 D. 《世界地理大全》(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教材43页。 3.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单选题] * A. 军事侵略(正确答案) B. 经济掠夺 C. 文化渗透 D. 政治控制 答案解析:教材21页。

4. 1895年,中国被迫签订了()。 [单选题]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正确答案)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答案解析:教材23页。 5.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单选题] * A. 日本侵略军 B. 八国联军 C. 英法联军(正确答案) D. 俄国侵略军 答案解析:教材24页。 6.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决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单选题] * A.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B.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确答案) C. 反对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D. 反对不平等的条约 答案解析:教材21页。 7. 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单选题] *

A. 赫德(正确答案) B. 金登干 C. 李提摩太 D. 普鲁斯 答案解析:教材26页。 8. 与中法战争相关的中国将领是()。 [单选题] * A. 丁汝昌 B. 邓世昌 C. 冯子材(正确答案) D. 关天培 答案解析:教材35页。 9. 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 [单选题] * A. 英国 B. 日本(正确答案) C. 葡萄牙 D. 俄国 答案解析:教材34页。 10. 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单选题] * A. 德国(正确答案) B. 俄国 C. 法国 D. 英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答案 专题一一、1-5 错、对、错、对、对;6-10 错、对、错、错、错;11-15 对、对、错、对、对;16-17 对、错二、A. 二千多年;19. A.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 C.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21. A.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2. D. 《南京条约》;23.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4.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5. A. 商品→鸦片→炮舰;26. A. 传播资本主义文明;27. B. 是逐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 专题二一、1-5 错、对、错、对、对;6-10 错、对、错、对、对;11-14 对、错、对、错二、1、A. 1851 年1 月11 日;2、D. 洪仁玕;3、A. 北伐;4、A. 张皮绠; 5、A. 赵三多; 6、D. 1900 年5 月28 日; 7、C. 1874 年5 月; 8、A. 左宗棠 9、 A. 103 天;10、C. 孙中山;11、 B. 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12、A. 10 月10 日; 13、B. 上海;14、B. 1912 年1 月1 日 专题三一、1-5 对、对、错、对、对;6-10 对、错、对、对、对二、11、A. 二十一条;12、C. 1924;13、C. 1917 年11 月7 日;14、B. 《狂人日记》;15、B. 陈独秀16、A. 民主与科学;17、B. 1918 年11 月;18、D. 李大钊;19、C. 1921 年7 月23 日;20、D. 1921 年8 月2 日 专题四一、1-5 对、对、对、错、对;6-10 对、对、错、错、错;11-13 对、对、对二、14、京汉铁路,15、A. 京汉铁路;16、C. 广州;17、D. 周恩来;18、A. 贺龙;19、D. 上海20、B. 八七会议;21、C. 1927 年9 月9 日22.D.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3、D. 敌驻我扰;24、A. 李天佑;25、D. 吴起镇 专题五一、1-5 错、对、对、对、错;6-10 对、对、错、对、错;11-15 对、错、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四试题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四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1923年6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A.对 B.错 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A.对 B.错 3.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A.对 B.错 4.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A.对 B.错 5.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A.对 B.错 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A.对 B.错 7.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对 B.错 8.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召开会议,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分田地给农民。 A.对 B.错 9.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灵活运用十六字战术,集中兵力对付敌人,分兵发动群众,成功开辟

了赣北、闽西这两块革命根据地。 A.对 B.错 10.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蒋介石设立封锁线,布置口袋阵,誓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东岸。 A.对 B.错 11.湘江战役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逐渐得到广大指战员的认识和赞赏 A.对 B.错 1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A.对 B.错 1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不仅由此成为了党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奠基大西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4.1923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大罢工,因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而失败 A.安源路矿 B.京汉铁路 C.开滦煤矿 D.香港海员 15.“二七”大罢工是指()大罢工。 A.京汉铁路 B.广州沙面 C.上海工人 D.香港工人 16.1926年7月9日,北伐誓师大会正在()举行。 A.上海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八试题答案

1.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A.对 B.错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A.对 B.错 3.党的十九大科学地把握住了中国发展的脉搏,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对 B.错 4.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明确提出和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当作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A.对 B.错 5.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A.对 B.错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对 B.错 二、单选题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征程 D.新时代 8.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___到___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_____到__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B.二〇二五年到二〇四〇年;二〇四〇年到二〇五〇年 C.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二〇三〇年到二〇四五年 D.二〇三五年到二〇四五年;二〇四五年到二〇六五年 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大会的会议主题。 A.十八大 B.十九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九届三中全会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部署。 A.物质文明建设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六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A.对 B.错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A.对 B.错 3.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A.对 B.错 4.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A.对 B.错 5.《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A.对 B.错 6.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A.对 B.错 7.1952年10月26日,由西铺村23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集体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A.对 B.错 8.由于西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村民都比较穷,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没有农具和车辆,因此被人们称做“三个驴腿”穷棒子社。 A.对 B.错 9.1993年3月,作为“红色资本家”最典型代表的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 A.对

B.错 10.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1.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 A.经济基础 B.基本条件 C.物质保障 D.发展条件 12.东交民巷见证了整个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血泪史, 是( ) 时期,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使馆区, 1949 年1 月 31 日, 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A.清朝 B.晚清 C.欧洲 D.西方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华民族的()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A.伟大复兴 B.崛起 C.振兴 D.光复 14.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略选择。 A.团结合作 B.独立自主 C.独立平等 D.平等包容 15.被毛泽东赞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的穷棒子社是由全国劳动模范()领导创建。 A.杜奎 B.吴秀英 C.王国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本文将通过专题测验的形式,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考察和总结。 第一部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 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战争结果是什么? 2. 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3. 为何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 第二部分: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尝试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尝试,旨在借用西方技术和制度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 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和失败? 3. 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如何? 第三部分: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改革尝试,都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2. 为何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最终以失败告终? 3. 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部分: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共和化的进程。新文化运动则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是怎样的? 2.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格局的改变有哪些? 3.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冲击? 第五部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五四运动的触发原因和主要活动如何? 2.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 五四运动如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 总结:

22级秋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八测验

22级秋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八测验 本文将会探讨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旨在回顾历史,深 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影响。 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了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近代化的探索。这段时期有许多重要事件,其中一些影响到了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19世纪中期的一场战争,是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的市场,但是中国政府不同 意将中国的市场开放给外界。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战争后,中国 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使得中国变得更加脆弱。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了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这时期被称为“百年屈辱”。 2.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19世纪中期的一个农民起义,发生于清朝的最后一个 时期。这场起义是由洪秀全领导的,他声称自己是“上帝之子”。太

平天国的目标是打破清朝政府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基督教国家。太 平天国在其最强盛时期占领了中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这场动乱最终 以“所城之战”的失败告终。 3.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发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是康有为、梁启 超等人倡导的政治革命。变法的目的是通过推进政治、经济、教育等 领域的改革来挽救清朝,使之摆脱困境。戊戌变法尝试推行许多新方 法来使清朝更加现代化,但最终没有成功,因为一些守旧的统治者坚 决反对变革。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的中国的一场革命,旨在推翻清朝政府并 建立一个新的共和国政府。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这场革命成功了,孙中山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共和国领袖。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现 代化和民主化的新时代。 总体来说,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经历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二试题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二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A.对 B.错 2.1860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 A.对 B.错 3.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A.对 B.错 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A.对 B.错 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和处理“林维喜事件”时都曾援引国际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A.对 B.错 6.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A.对 B.错 7.1876年,左宗棠以65岁高龄,率领湘军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歼灭了阿古柏势力。 A.对 B.错 8.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A.对 B.错 9.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施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称“百日维新”。 A.对 B.错 10.秋瑾是一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A.对

B.错 11.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A.对 B.错 12.成都血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和平保路演变成了铁路工人起义。 A.对 B.错 13.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召开会议,议决承认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但代表会应在上海召开,即“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 A.对 B.错 14.1911年12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5.()拜上帝教会众万余人云集广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A.1851年11月11日 B.1851年1月11日 C.1851年11月1日 D.1851年1月1日 16.天京事变后,为了重振朝纲,()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希望将中国引向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洪秀全 B.石达开 C.杨秀清 D.洪仁玕 17.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打乱清军围困天京的军事部署,太平天国派谴林凤祥、李开芳进行()。 A.北伐 B.西征 C.东征 D.天京破围战 18.1865年5月,捻军()手刃清朝名将僧格林沁,蒙古铁骑也随之彻底终结。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中国近代史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中国近代史专题》 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青年杂志》创办于____。 A.1912年 B.1915年 C.1919年 D.1920年 2.北洋军阀中直系的首脑是____。 A.袁世凯 B.张作霖 C.段祺瑞 D.冯国璋 3.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在哪个条约中提出来的?()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虎门条约》 4.1898年11月,法国迫使清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又迫使清答应不把两广割给其他国,两广、云南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A.错误 B.正确 5.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中法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之后 D.戊戌变法时期6.边疆危机期间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的大员是()。 A.张之洞 B.李鸿章 C.王文昭 D.左宗棠 7.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8.1918年12月,李大钊、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A.错误 B.正确 9.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首先进犯的城市是()。 A.台北 B.厦门 C.广州 D.宁波 10.戊戌维新时期传播进化论思想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严复 11.在近代宣扬“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者是____。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12.《革命军》的作者是()。 A.陈天华 B.章炳麟 C.黄兴 D.邹容 13.1896年,俄国通过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把辽东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A.错误 B.正确 1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 A.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 摘要: 一、前言 二、专题测验五的题目与答案 三、答案解析 四、总结 正文: 【前言】 中国近现代史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深入了解的领域,因为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更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在这个专题测验中,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测试,以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专题测验五的题目与答案】 专题测验五共有十道题目,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答案: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答案:洪秀全。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学习西方科技,振兴国家。 4.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是谁? 答案:康有为、梁启超。

5.辛亥革命的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1911 年。 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1921 年。 8.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1945 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1949 年。 10.改革开放的政策始于哪一年? 答案:1978 年。 【答案解析】 对于每一道题目,答案都是明确的,但也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例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他的思想和行为对那段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总结】 通过这次专题测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段历史充满了曲折和挫折,但也充满了希望和奋斗。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三试题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三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袁世凯为独揽大权,颁布《组织约法会议组织令》,成立御用的工具“约法会议”,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2.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3.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5.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6.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7.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同意将德国战前在山东强占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并将有关条款列入《巴黎和约》。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8.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1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判断题 (1 分)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1.为寻求帝国主义对帝制的支持,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在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单选题 (1 分) A.二十一条 B.民四条约 C.山东条约 D.蒙古条约 12.第一次国共开始合作的时间是()。 单选题 (1 分) A.1924 B.1925 C.1926 D.1927 1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单选题 (1 分) A.1918年11月8日 B.1917年11月8日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4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4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1923年8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是“对”。 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是“对”。 3、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正确答案是“对”。 4、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正确答案是“错”。 5、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正确答案是“对”。 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正确答案是“对”。

7、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正确答案是“对”。 8、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召开会议,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分田地给农民。 正确答案是“错”。 9、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灵活运用十六字战术,集中兵力对付敌人,分兵发动群众,成功开辟了赣北、闽西这两块革命根据地。 正确答案是“错”。 10、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蒋介石设立封锁线,布置口袋阵,誓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东岸。 正确答案是“错”。 11、湘江战役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逐渐得到广大指战员的认识和赞赏正确答案是“对”。 1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正确答案是“对”。 1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不仅由此成为了党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奠基大西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正确答案是“错”。 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正确答案是“对”。 3. 1842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一支“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敦出发,驶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正确答案是“错”。 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正确答案是“对”。 5. 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许多重要的特权。 正确答案是“对”。 6.《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则可以做主。 正确答案是“错”。

7. 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正确答案是“对”。 8.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正确答案是“错”。 9. 清政府也“仿效西法”,大搞洋务运动,并于1888年建成当时雄踞亚洲实力第一的北洋舰队,后面又争取军费购买了几艘新舰。 正确答案是“错”。 10.《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共2亿两白银。 正确答案是“错”。 11.“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所辑图书的多种底本在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时被摧毁,其文化价值损失无法估算。 正确答案是“对”。 12. 1901年9月,11国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国家最多、赔款数目最大、国家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正确答案是“对”。 13. 1900年11月初,八国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奕劻,双方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 (原创版) 目录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概述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正文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重要阶段、关键事件以及历史教训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个测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在规律,从而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自鸦片战争以来,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第二个阶段是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要特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三个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完成,主要特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2.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觉醒。

3.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新纪元。 【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1.历史教训: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任何违背民族利益、阻碍历史发展的势力和政策,都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强盛。 2.历史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 第三专题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 B. 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 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 A. 保路运动的兴起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护法运动的兴起 D. 五四运动的兴起 3、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4、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 提倡民主和科学 B. 宣传公平和正义 C. 弘扬民族文化 D. 主张文学革命 5、在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 《孔乙己》 B. 《阿Q正传》

C. 《狂人日记》 D. 《呐喊》 6、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以后,统治中国的是 A、北洋政府 B、清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 D、伪国民政府 7、北洋军阀的阶级基础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A、无产阶级的兴起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积极政治的双重压迫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9、对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B、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C、前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D、前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10、下列人物中,五四运动前就信仰马克思主义是: A、李大钊 B、鲁迅 C、胡适 D、邓小平 11、中国大地首先扛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A、陈独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个专题测验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个专题测验参考 专题一:落后挨打的屈辱 一、判断题 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选择一项: ●对 ●错 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选择一项:(√) ●对 ●错 2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一支“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敦出发,驶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选择一项: ●对 ●错 5. 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许多重要的特权。(√) 选择一项: ●对 ●错 6.《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则可以做主。(×) 选择一项: ●对 ●错 7. 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选择一项: ●对 ●错 8.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

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选择一项: ●对 ●错 9. 清政府也“仿效西法”,大搞洋务运动,并于1888年建成当时雄踞亚洲实力第一的北洋舰队,后面又争取军费购买了几艘新舰。(×) 选择一项: ●对 ●错 10.《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共2亿两白银。(×) 选择一项: ●对 ●错 11.“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所辑图书的多种底本在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时被摧毁,其文化价值损失无法估算。(√) 选择一项: ●对 ●错 12. 1901年9月,11国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国家最多、赔款数目最大、国家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选择一项: ●对 ●错 13. 1900年11月初,八国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奕劻,双方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索取赔款;禁止军火输入中国;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等。(×) 选择一项: ●对 ●错 14.《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因为当时中国的人口大约4.5亿,4亿5千万两白银的用意就是要每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的“罚金”,以此表达对所有中国人的惩罚和羞辱。(√) 选择一项: ●对 ●错 15. 日、俄战争虽然是两个强盗之间的鏖战,但主战场却在中国东北,争夺的也是中国东北的利益。(√) 选择一项: ●对 ●错 16. 这场战争的结果,日俄双方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在东北取得的旅大租借地、长春到旅顺间的铁路以及与上述租借地、铁路相关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