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

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

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

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

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

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

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

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

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

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

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

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

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

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

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

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

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

缺陷。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

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

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

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磊落,

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并峙,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

能尽言诗之所能方。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里比较诗词体制的短长,也是对唐宋之诗

与词进行比较,抓住关键,颇具特识,当然也不可能将两者特征全部概括。下面拟就词体

的特殊性与审美价值、宋词的基本风貌作浮光掠影的介绍,附述一些有关词的常识,以供

读者参考。

一、曲子词与长短句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

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

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

“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

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

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

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

“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

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

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

《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

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

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

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

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

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

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

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例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的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本词调全首八句,句句押韵。上片前两句七言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上声“纸”韵;

后两句五言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麻”韵。下片四句均是五言,前两句押仄韵,本词用

仄声中的去声“遇”和“御”韵;后两句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微”韵。通常近体诗八

句的,全篇都是七言句,或都是五言句,隔句押同一个韵,首句也有押韵的。两者比较,

词调显然别呈错综参差之美。本词上片写景色,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动与心理活动,环境

与人物、人物的动作与内心,通过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麻”“微”平韵和

“上”“去”仄韵的交替迭代,臻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二、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李清照《词论》对词的音律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

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调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传

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

按照曲拍的谱填写,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

特别精美。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作者所乐于运用、成功地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

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

需要的词调。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还有好多尚未收入。

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康熙《词谱序》云:“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

杪忽无差,始能谐合。”然试看《词谱》所载同一词调诸体的句式、平仄、押韵、字数常

颇有出入,可见古人填写时有着相当程度的自由。词韵常比诗韵宽,有时平仄以至四声可

以通押或者代替,也有押方言音的。如《满江红》词调,一般押仄声中入声韵,以寄寓磊

落不平之感,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

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

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

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

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

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

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叼叨令》、《刮

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

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

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

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

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1. 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元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简略地说,唐诗堪称诗中之冠,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唐诗作品内荣丰富、题材多样、技巧娴熟、名家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词源于唐,盛于宋,成为宋代的代表文学。宋词是词中精典,它与唐诗一样,是古代韵文字精华,词采斐然、韵律优美。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意境广阔,内容新颍、丰富,形式灵活、自由。 唐诗、宋词、元曲各领一代文学之风骚,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三座丰碑。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唐诗、宋词、元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 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诗。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如《涉江》。 乐府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与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与特点 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三大瑰宝,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 背景,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区别与特点。 一、唐诗的特点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凝练的语言:唐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为主,注重用意象鲜明、形象生 动的词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 春乃发生。”这两句简短的诗句,却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悟。 2. 崇尚自然和豪放的情感:唐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 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唐诗还强调个人的情感表达,追求豪放的情感表达方式。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些诗句既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壮丽景色的赞 美之情。 3. 多样的题材和形式:唐诗的题材十分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有 描写社会风俗的诗歌。同时,唐诗的形式也多样,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等。 二、宋词的特点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细腻、婉约含蓄:宋词注重描写细节,表达内心情感。宋词常常通过描 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等细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宋词也注重含蓄和隐晦的表达方式,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例如,苏轼的《水调歌

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词句简短,但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追问。 2. 音乐性强:宋词注重音乐性的表现,追求词句的韵律和节奏感。宋词常常配 以曲调演唱,使词与曲相得益彰,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爱情题材广泛:宋词以爱情题材为主,描写了丰富多样的爱情经历和情感体验。宋词中的爱情描写既有宫廷爱情,也有田园爱情,既有纯洁的爱情,也有悲欢离合的爱情。 三、元曲的特点 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元曲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因此注重舞台效果和 表演形式。元曲中常常包含歌舞、杂技等元素,以增加戏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2. 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元曲中常常描写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关注人民的 疾苦和社会的不公。元曲通过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3. 丰富多样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元曲的题材广泛,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神话传 说题材,还有爱情、家庭、友情等题材。同时,元曲的表现手法也多样,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 综上所述,唐诗、宋词和元曲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唐诗以简 洁凝练的语言、崇尚自然和豪放的情感为特点;宋词以情感细腻、音乐性强和爱情题材广泛为特点;元曲以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丰富多样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为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使得唐诗、宋词和元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各具特色,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特色和主题

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特色和主题唐诗、宋词、元曲被誉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学作品因其不同的创作特色和表现主题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唐诗创作特色以清新自然、婉约典雅为主,传达着诗人的感受和观点。唐代的诗歌以自然为主题,描绘了壮美、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的感受和思想。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描绘自然壮美之景,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清新自然的创作特色。 宋词创作特色主要是婉约典雅、情感真挚、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抒发。宋代的词歌以情感为主题,抒发了人们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情而真挚。宋词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长短句交替,以及以音韵、意境、情感为主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使得宋词在词体结构、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上更为出色。

元曲创作特色则主要表现在它豁达开阔、技巧高超、情节曲折复杂的表现手法上,许多元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元曲的创作主题有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爱情主题,还有社会现实及其人性问题、历史题材、民间传说等。元曲从诗文的韵律和节奏上入手,通过歌舞、器乐和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出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如郑光祖的《窦娥冤》,表现了统治者的残暴冤狱,因而被誉为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唐诗、宋词、元曲在古代文学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唐诗、宋词代表了古代文学的清新自然和婉约典雅,元曲则更加豁达开阔、技巧高超,表现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元文化。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和文化思想的精髓。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的四个代表性的文学类型。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珠玉,形式简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元曲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 于舞台表演。明清小说则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 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下面 进行具体的鉴赏。 唐诗宋词 唐诗是唐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水平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其 他时代的诗歌,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唐诗的特点是“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字字珠玑,独具匠心,具有极高的文学 价值和审美价值。例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宋词则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极品。宋词的形式优美,语言简练,深情热烈,浓情绵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宋词所描绘的 意境和情感深邃动人,属于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之一。例如,“浪 淘沙”、“满江红”、“离思五首”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学的杰作。

元曲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 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元曲能 够更好地表现出戏剧的性质,将艺术表现和瞬间效果相结合,形 成独特的视听体验。例如,《西厢记》、《汉宫秋》、《万张补》等名篇,都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杰作。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代表作品。它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文学 中的巅峰之作。李可染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名著,都是中国文 化的精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总结

[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 单介绍 篇一 : 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 一、唐诗唐诗一般指的是格律诗。格律诗是成于唐并盛于唐的1种讲究格律的诗体,所以唐人就把它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它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3类,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5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一韵到底,讲究平仄,中间两联对仗。 七言律诗:是在五言的每句前面加上平仄相对的两字。 绝句:则是绝取律诗的一半。有4种绝法:一、二、七、八句,三、四、五、六句,一、二、三、四句,五、六、七、八句。 二、宋词 词是成于唐,盛于宋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开始叫曲子,后来也叫乐府。它的句子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内容多写诗之外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又称诗余。 每首词都有1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该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约有八百多种。 分小令、中调、长调3类。词的分段叫“片”或“阕”,如果是三 段以上则叫一叠、二叠、三叠…… 三、元曲

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和小令。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 元曲4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4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梧桐雨》白朴 元曲4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曲的每1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五个,每1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首先,他们形成的时代不同。唐宋元三个朝代不同,自不消说; 其次,他们的格式不同,唐诗讲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韵。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元曲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一些。 再次,产生的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诗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江山大 一统和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诞生的。唐人总结了诗经和乐府等前人诗歌的成就基础上,将 诗歌的格律进行系统化和格式化。使得唐诗的创作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式。为了区别于以 前朝代的诗歌,史称“新体诗”。宋词是在唐诗以后形成于青楼乐坊,用来和着音乐进行 演唱的,由于有固定的曲式(又称“词牌”),所以将创作宋词称为“填词”。元朝以后,蒙古人统治中国,对汉族的知识分子实施打压政策,很多文人郁郁不得志,于是,转入到 民间戏曲的创作中来。所以,促进了元曲的大繁荣。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 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 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 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 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 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 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 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 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於在诗之 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 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 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 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 好象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 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况20191014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一、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pùcǎi chīwén]”; 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一)主要代表: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 班固《两都赋》《通幽赋》 张衡《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 二、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派别 唐诗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五绝、五律。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李益:《从军北征》 王之涣:《凉州词》李颀:《古意》 唐诗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基本简介,各自特点和风格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基本简介,各自特点和风格 1、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于唐代事情发展最为鼎盛。它凝炼而富于形象性,节奏美与韵律美构成了诗的音乐美。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

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

了9861 唐朝 唐朝诗歌发展路线: 唐代诗文大概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几个阶段。 初唐前期时主要受南北朝的影响,追求华丽词藻,讲究声律对偶,题材单一,代表为宫廷诗人上官仪的“上官题”;初唐中期“四杰”的作品中以“诗言志”为创作取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对初唐浮艳诗风或较单一的体制有所突破和革新。其创作在形式上虽未完全摆脱齐梁遗风,但内容与气骨方面已大有突破;后期陈子昂明确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又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给唐代诗人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创作方向。 盛唐时期: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盛唐诗人主要分为浪漫主义诗派、现实主义诗派、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四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中唐时期:以元稹和白居易为领袖的中唐诗歌流派元白派,其诗文特点是重写实、尚通俗。 晚唐时期:晚唐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晚唐诗风偏于寓古刺今,诗风带点颓然伤感的色彩。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 宋词 宋词的发展路线: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最初主要用于配合宴会的音乐进行演奏,供娱乐之用。词始于唐代,定型于五代,兴盛于宋代。词开始主要以描写艳情为主,所以有“诗言志词言情”的说法。晚唐时期的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以及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词体奠定了词的抒情风格。到北宋前期苏东坡等人提出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晏殊、秦观、李煜、欧阳修等。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 3 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最初是产生于宋代的,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杂剧,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的发展包括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 初期,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文坛,有通俗易懂、质朴自然的特点。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 中期,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等。 末期,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辞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唐诗宋词元曲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唐诗、宋词和元曲被誉为三绝。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深邃的内涵,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学瑰宝。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唐诗、宋词和元曲进行一番赏析,探索其中的魅力所在。 首先,我们来谈谈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 言和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例如,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首诗以凄凉的意境 描绘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以豪迈的气势和深邃的哲理震撼人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们对追求 更高境界和更广阔世界的渴望。唐诗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宋词。宋词是唐诗的继承和发展,以其细腻婉约的语言和 丰富多样的情感而闻名。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词以其诗意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表达了人们 对命运无常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以其豪放 的气势和激情四溢的情感,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最后,我们来谈谈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以其戏剧性的表现形式 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而闻名。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以其悲壮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元曲中的经典之作。这部戏曲以窦娥被冤枉入狱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正义和人道的追求。而郑光祖的《牡丹亭》则以其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优美的音乐,成为元曲中的代表作品。这部戏曲以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描绘两位女主角的坚贞和执着,表达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你对唐诗宋词以及元曲有了解了吗,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唐诗 唐诗一般指的是格律诗。格律诗是成于唐并盛于唐的1种讲究格律的诗体,所以唐人就把它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它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3类,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5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一韵到底,讲究平仄,中间两联对仗。 七言律诗:是在五言的每句前面加上平仄相对的两字。 绝句:则是绝取律诗的一半。有4种绝法:一、二、七、八句,三、四、五、六句,一、二、三、四句,五、六、七、八句。 二、宋词 词是成于唐,盛于宋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开始叫曲子,后来也叫乐府。它的句子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内容多写诗之外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又称诗余。 每首词都有1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该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约有八百多种。 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上)3类。词的分段叫“片”或“阕”,如果是三段以上则叫一叠、二叠、三叠…… 三、元曲 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散套)和小令。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1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五个,每1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13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词”又叫为“长短句”,是有别于诗的1种艺术形式,一般按照固定的字数和平仄、韵律要求,配合着一定的曲调唱诵。早在唐朝

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历程

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历程 唐诗、宋词、元曲,这三大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各自 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诞生和发展,彰显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追求。本文将从唐诗的繁荣、宋词的婉约以及元曲的豪放三个方面,探讨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历程。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诗的鼎盛时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 煌的时代之一,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秋夕》、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作品,都是唐诗的代表之作。唐诗的发展离不开士人的追求和社会的繁荣,它们共同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和发展。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宝藏,它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宋朝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富裕的时代,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艺术也迎来了黄金时期。宋词以其婉约细腻、情感真挚而著称。宋代文人陆游的《钗头凤·世 情薄》、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都是宋 词的代表之作。宋词的发展离不开文人的情感表达和社会的安定,它们共同推动了宋词的婉约和发展。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亮点,它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 术形式。元朝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混乱,但文化艺术却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元曲以其豪放奔放、戏剧性强烈而著称。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华山》等作品,都是元曲的代表之作。元曲的发展离不开文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的多元文化,它们共同推动了元曲的豪放和发展。 总结起来,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文学体裁,它们各自在不 同的时期和背景下诞生和发展,彰显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追求。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宋词以其婉约细腻、情感真挚而著称;元曲以其豪放

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特点总结

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特点总结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三大优秀创作形式,各自有 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下面将对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创作特 点进行总结。 一、唐诗的创作特点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创作特点主要有以下 几点: 1. 以抒发个人思想情感为主题:唐诗注重表达诗人个体的情感和思想,常涉及爱情、忧愁、离别等主题。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 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2. 崇尚艺术的完美形式:唐诗崇尚“雅正”的艺术风格,注重诗歌的 结构和韵律美。通过严格的格律、韵脚和用字,力求达到音韵、章法 和意境的完美统一。 3. 运用对偶和比喻手法:唐诗善于运用对偶和比喻手法,通过对称 的表达方式增强意境的感染力。这种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注重山水描写和抒发对自然的感慨:唐诗以山水为题材的大量描写,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对人生、世界的思考和感慨。 二、宋词的创作特点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韵文体,其创作特点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注重抒发人的情感体验:宋词较为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常涉及爱情、离别、乡愁等主题。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出复杂的人情世故。 2. 运用婉约和典雅的表达方式:宋词以其婉约、典雅的风格而著名,注重采用委婉细腻的语言表达,使人感到宛转动人、含蓄深情。 3. 突出音乐性和韵律美:宋词注重音乐性,强调音节与音韵的和谐。借助韵律美,使词作在音乐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4. 描述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色:宋词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人的 思想情感。描写手法细腻入微,常借助自然景色来寄托词人的情感, 使词作更富有情趣和意境。 三、元曲的创作特点 元曲是中国戏曲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 要的艺术形式。其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运用音乐、舞蹈和表演:元曲以音乐为基础,注重舞蹈和表 演的综合运用。音乐旋律优美流畅,舞蹈动作矫健大方,表演形式生 动活泼,使剧目更具观赏性。 2. 强调情节紧凑而曲折:元曲情节处理紧凑而曲折,常采用多线叙事,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发展,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因其文学成就之高而并称“一代文学之胜”,享誉世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收藏中国古典文化的首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唐诗宋词元曲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唐诗简介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形式风格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一朵浪花。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唐诗宋词元曲介绍,欢迎阅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雄浑飘逸的唐诗,精致婉约的宋词,活泼生动的元曲,无不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作者心灵上执着的追求,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一种担荷的精神,一种不求逃避的坚定的`力量。细细品读《唐诗·宋词·元曲》,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1、唐诗介绍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2、宋词介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 3、元曲介绍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

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文学史上所说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诗体。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一)唐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格律诗或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韵脚,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应该分别对仗。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 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

唐诗宋词元曲风格

唐诗宋词元曲风格 唐诗宋词元曲风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风格?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唐诗形式风格: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 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代表作品:李白:《月下月夜》、《梦游天姥吟天歌》、《蜀道难》 宋词 宋词就是继在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成: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除了一种为花间派遣。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代表作品:《江城子密州游猎》苏轼倾杯乐(仙吕宫)柳永 元曲 元曲原本源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作“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存有严格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存有紧固的格式建议。 代表作品:《窦娥冤》、《拜月亭》。 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以分成5类:一就是图形宫殿城市;二就是描绘帝王游猎;三就是描述旅行经历;四就是抒写不遇之情;五就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诗赋就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在两汉年间,通常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文学创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作就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唐诗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抵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定居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局外嬉笑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公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 这就是写景诗。描绘鹿柴傍晚时分的清幽景色。诗的精妙处是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造作。下笔先写下“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言”一转回,带出“人语作响”去。空谷传音,愈见到其空;人语过后,愈迎涌泉。最后又写下几点夕阳余晖的映衬,愈加引爆人迷雾的感觉。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自然化,此物最春草。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孕育的籽象豌豆而稍施明德,呈圆形鲜红色。 2、采撷:采摘。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品

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品 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各自时期的文化 和文学成就。本文将分别介绍唐诗、宋词和元曲的代表作品,探索它 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唐诗的代表作品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下是几首代表作品: 1.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以雄浑的笔墨描绘了登高的壮丽景象, 展现了作者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和感叹。 2. 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深 夜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文字朴实而深情动人。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鹳雀楼的壮 美景色,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热情和希望。 二、宋词的代表作品 宋代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宋词以纤细、细腻的词藻和婉约 的情思而闻名。以下是几首代表作品: 1. 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以宋代南宋大旱的背景,表达了作 者对灾情和人民苦难的关怀和思考,写实中融入了抒情的感慨。 2. 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通过对梦境中的情感体验的描绘, 展现了作者敏感婉约的情感世界,文字清新、意境优美。

3.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通过描写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热爱和追求,情感深沉而豪放。 三、元曲的代表作品 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种,它将诗歌、音乐、舞蹈和表演融为 一体,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以下是几部代表作品: 1. 关汉卿的《窦娥冤》:这是一出以唐代的窦娥冤案为题材的悲剧,通过对窦娥的苦难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和批判。 2. 郑光祖的《拜月亭》:这是一部浪漫爱情剧,通过对男女主人公 感情纠葛、家族利益和社会阻力的描绘,展示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爱 情的坎坷。 3. 王实甫的《西华山》:这是一出以历史人物李白和王维为主角的 戏曲,通过对两位文人的友情、才华和人生追求的描绘,展示了唐代 文人墨客的风貌和壮志豪情。 总结: 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代表了不同时代 的文化和文学成就,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欣赏和研究 这些代表作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启迪。唐诗、宋词和元曲的美将永远熠熠生辉, 为后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