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 14 年 1 月 11 日 考试时长:_120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10 %, 期末 70 % 本试卷试题由___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一、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C 和D 组成,这4个符号是相互独立的。每秒钟内A 、B 、C 、D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

125、125、250,求信源的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共10分)

解:信源的符号速率为()5001251252501000/s R symbol s =+++= (4分)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111,,,2884P A P B P C P D =

===

(2分) 信源熵2111113

()log 13321/28844M

i i i H X P P bit symbol ==-=?+?+?++?=∑

(2分)

信源的信息速率为7

()10001750/4b

s R R H X bit s ==?=

(2分)

二、对模拟信号()2cos(2000)4cos(4000)m t t t ππ=+进行线性PCM 传输,量化器设计范围为[-10,10],PCM 码字字长为16

位。求:(共10分)

1.无失真恢复()m t 允许的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多少?(5分) 2.量化信噪比是多少?(5分)

解: 1.()m

t 的带宽2000B Hz =

,最小采样频率min 24000s f B Hz

== 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max min 1/0.00025s s T f s == (5分)

2.()m t 的功率416

1022m P =+=

(2分)

均匀量化信噪比

22106.02 4.7710log 6.02 4.7710log 106.0216 4.7710(12)91.09q

S n D n N dB

??=++=++ ?

??=?++-=

(3分)

三、 已知某模拟基带信号m (t )的带宽为5kHz ,发送端发送功率为P t ,接收功率比发送功率低50dB 。信道中加性高斯白噪声

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 0 =10-10W/Hz ,如果要求系统输出信噪比不低于30dB 。试求:(共10分)

1.如果采用DSB调制,发送功率P t最小为多少?(5分)

2.如果采用SSB调制,发送功率P t最小为多少?(5分)

注:接收机采用如下相干解调方式:

解:1.采用DSB调制时,系统的解调增益为:

_

2

DEM DSB

G=(1分)

因此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30

10

_

111

10500

22

??????

=?=?≥?=

? ? ?

??????

i o o

DEM DSB

S S S

N G N N

(1分)

采用相干解调,噪声功率为:

1036

221051010

--

===???=

i o

N N N B W(1分)

因此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功率为

64

50050010510

--

≥=?=?

i i

P N W(1分)

考虑发射机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之间的50dB传输损耗,可得发射机输出功率

()()()

50

=-

i t

P dB P dB dB

所以,最小发射功率为:50504

1010

101051050

-

=?=??=

t i

P P W(1分)

2.采用SSB调制时,系统的解调增益为:

_

1

=

DEM DSB

G(1分)

因此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30

10

_

1

101000

??????

=?=≥=

? ? ?

??????

i o o

DEM DSB

S S S

N G N N

(1分)

采用相干解调,噪声功率为:

1037

10510510

--

===??=?

i o

N N N B W(1分)

因此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功率为

74

10001000510510

--

≥=??=?

i i

P N W(1分)

考虑发射机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之间的50dB传输损耗,可得发射机输出功率

()()()

50

=-

i t

P dB P dB dB

所以,最小发射功率为:50504

1010

101051050

-

=?=??=

t i

P P W(1分)

四、已知某单频调频波的振幅为10V,瞬时频率为f i(t)=108+104cos2πf m t,其中f m=103Hz。试求:(共10分)

1.已调信号的表达式与其传输带宽B T(6分);

2.若将调制信号的f m频率翻倍,带宽变为多少?(4分)

解:由题可知,基带信号带宽为B=f m.

1.该FM信号的瞬时相移为:

84

83

()2()2(1010cos2)

=21010sin(210)

==+

?+?

??

i m

t f t dt f t dt

t t

θπππ

ππ

(2分)

于是,

得分

83()10cos(210

10sin 210)=?+?FM s t t t ππ (1分) 4434max 10cos210cos21010?==?=m f f t t Hz ππ (1分)

信号带宽为:43

max 2221021022=?+=?+?=T B f B kHz (2分)

2.若3210=?m f Hz,

最大频偏为:4434

max 10cos210cos221010?==??=m f f t t Hz ππ (2分)

信号带宽为:43

max 22210221024=?+=?+??=T B f B kHz (2分)

五、设十六进制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为()00144f H f rect f f ??= ?

??

。(共10分) 1.试确定该传输系统的绝对带宽;(3分) 2.试确定可以实现无ISI 的最大传输速率;(4分) 3.求该系统的最大频带利用率;(3分)

解:1.信道的绝对带宽是,02B f =(3分)

2.无ISI 的最大传输速率为004,16s b R f R f ==

(4分) 3.系统的最大频带利用率为2/s s T R Baud Hz B η=

=,

8/b b T

R

bps Hz B η== (3分)

六、采用理想LPF 接收的双极性NRZ 信号传输系统如图所示。发送信号峰值幅度为10V ,数据速率为10kbps ;信道对传输

信号的功率衰减20dB ,信道的单边噪声功率谱密度N 0为610/W Hz -;0、1代码等概出现。若LPF 的带宽B 取接收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计算:(共10分)

1.接收机的最佳门限T V ;(5分)

2.系统输出序列{}?n a

的误码率是多少?(用().Q 表示)(5分)

解:发送信号幅度为10V ,则接收信号幅度为A =1v 。 (1)01-1,1s s y y ≈≈

最佳门限10

02

s s T y y V +=

= (2)系统输出序列{}?n a

的误码率 ()2210

220()(1-1)4

1044410s s e n

y y P Q Q Q Q N B σ---====?()

得 分

得 分

七、QPSK系统的输入二进制信息序列为100000100111,请写出:(共10分)

1.载波相位序列(B方式);(5分)

2.若该QPSK信号带宽为4800Hz,那么信号的理论最大传输速率R s与R b分别是多少?(5分)

解:1. 10 00 00 10 01 11

3

4

π

5

4

π

5

4

π

3

4

π

7

4

π

、4

π

(5分)

2. ()()

211

QPSK s

B f R

αα

=+=+

()max4800

1

QPSK

s s QPSK

B

R R B Bd

α

=→==

+

(3分),

max

9600

b

R bps

=(2分)

八、无码间干扰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是滚降因子为0.25的升余弦滚降滤波器,可传输的最大码元速率为2400 Baud。求:(共10分)

1.若采用2PSK信号进行传输,则该频带传输系统的(绝对)带宽与最大频带利用率为多少bit/s/Hz;(5分)

2.若采用2DPSK信号进行传输,且接收端E b/N0=18,则该系统相干接收与差分相干接收的误码率分别为多少?(可使用Q(x)函数和指数函数表示)(5分)

解: 1.采用2PSK信号,()()

0max

2113000

s

B f R Hz

αα

-

=+=+=(2分)

max max

2400/

b s

R R b s

--

==(1分)

max

max

2400

0.8//

3000

b

R

bit s Hz

B

η-

===(2分)

2.采用2DPSK信号,E b/N0=18

相干接收:

()

2

223626

b

b

E

P Q Q Q

N

===

(3分)

差分相干接收:

/189

11

7.610

22

b

E N

b

P e e

---

≈==?

(2分)

九、输入的二进制序列为1110011100000011,请(共10分)

1.给出MSK信号的相位轨迹图,令

θ=;(5分)

2.写出MSK信号的两个主要优点。(5分)

解:相位轨迹图

得分

得分

得分

(5分)

如:(5分)

优点1:恒包络,可以用高效率的C 、D 类放大器放大 优点2:具有最小调制指数,带宽最小

十、数字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为2Mbps ,发送过程如下图。( 共10分) 1.试估算()MSK s t 信号的中心频率与频带上下边界,并图示之;(5分) 2.试问输出BPF 的中心频率与带宽应该如何取何值,并图示之;(5分)

MSK 调调调

{}

n a 15=c f MHz

()

MSK s t SSB 调调调(调调调)

2100=c f MHz

BPF

()

s t

解:1)MSK 已调制信号带宽为1.5Rb ,即3MHz 。(1分)

因此()MSK s t 的中心频率是5MHz (1分),频带上下边界分别是

5-1.5=3.5(MHz )与5+1.5=6.5(MHz )。

(1分);

图(2分)

2)SSB 下边带已调制信号频带如图。可见输出BPF 的中心频率与带宽应该为95MHz 与3MHz 。 (3分);

图(2分)

1c 5 1.5

3.5

-=5 1.56.5

+=2c 95 1.593.5

-=95 1.596.5

+=95MHz

得 分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份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D A B C D B C 1. 以下方法中,( D )不能作为增大视距传播的距离的方法。 A. 中继通信 B. 卫星通信 C.平流层通信 D.地波通信 2. 在光纤中,( A )。 A. 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 B. 纤芯的折射率小于包层的折射率 C .纤芯的折射率等于包层的折射率 D. 不能确定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哪个大 3. 提出部分响应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并( B )。 A. 消除码间干扰 B. 加速传输波形的尾巴衰减 C .降低噪声的影响 D. 使得传输波形的频谱变成理想低通特性 4. 高斯白噪声通过窄带理想带通滤波器后为窄带高斯噪声,后者包络的一维分布为(C )。 A. 高斯分布 B. 莱斯分布 C. 瑞利分布 D. 均匀分布。 5. 在AM 、DSB 、SSB 、VSB 等4个通信系统中,有效性最好的通信系统是( D )。 A. AM B. VSB C. DSB D. SSB 6. 设基带信号为()f t ,载波角频率为c ω,?()f t 为()f t 的希尔伯特变换,则DSB 信号的一般表示式为( B )。 A. 0()[()]cos c s t A f t t ω=+ B. ()()cos c s t f t t ω= C. 12?()[()cos ()sin ]c c s t f t t f t t ωω=- D.12?()[()cos ()sin ] c c s t f t t f t t ωω=+。 7.2DPSK 中,若采用差分编码加2PSK 绝对相移键控的方法进行调制,a n 为绝对码,b n 为相对码,则解调端码型反变换应该是( C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AM 系统,无门限效应的解调方法是___相干解调_________。 2.已知FM 波的表达式63()10cos(21010sin(10))s t t t ππ=?+(V),可求出载波频率为__106 Hz ___ ,已调波的卡森带宽为_11_kHz ,单位电阻上已调波的功率为_50_W 。 3. 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如果时域上波形畸变可引起相邻码元波形之间发生部分重叠,造成 码间干扰 。 4. 多径传播会引起 频率选择性 衰落 5. 带宽为 6.5MHz 的某高斯信道,若信道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MHz , 则其信道容量为()s MBit C /5.195.6/5.451log 105.626 =+?=。 6. 双极性基带信号,当满足 等概 条件时,其功率谱无离散谱分量。 7. 2DPSK,2ASK,2PSK,和2FSK,采用相干解调时,抗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从好到坏排列 顺序为 2PSK, 2DPSK, 2FSK ,2ASK 。 8. 2DPSK 调制解调系统是为了解决2PSK 系统中的 倒π 现象而提出来 的。 n n n b a b ⊕=-11 -⊕=n n n b a b 1 -⊕=n n n b b a 11--⊕=n n n b b a

西电微机原理2010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试题 姓名学号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5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15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 2)某8位二进制补码为80H,其十进制表示为。 3)字符B的ASCII码为,字符0的ASCII码为。 4)8086CPU总线按功能可分为数据总线,总线和总线。 5)8086CPU数据总线包含条数据线,最多可寻址的存储器容量为。 6)CPU内部用于计算的部分为,用于保存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 为。 A) 程序状态字B) 程序计数器C) ALU D) 工作寄存器 7)经常用作循环次数的寄存器是,用于I/O端口寻址的寄存器是。 A) AX B) BX C) CX D) DX 8)指令MOV CX, 1000的结果是CH= 。 9)将0D787H和4321H相加后,标志位CF= ,SF= ,ZF= , OF= ,AF= ,PF= 。 10)寄存器SI中能够表示的最大有符号数为,最小有符号数为。 11)设(DS)=4000H,(BX)=0100H,(DI)=0002H,(4002)=0A0AH,(40100)=1234H,(40102) =5678H,求以下指令分别执行后AX寄存器的值。 MOV AX , [2] (AX)= 。 MOV AX , [BX] (AX)= 。 MOV AX , [BX][DI] (AX)= 。 MOV AX , 1[BX] (AX)= 。 12)用一条指令将AX寄存器低四位清零,其余位不变:。 13)用一条指令将AX寄存器高四位取反,其余位不变:。 14)用一条指令将AX高8位与低8位交换:。 15)用一条指令将AL中的大写字母变成相应的小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以下语句是语法正确的打√,语法错误打×,其中TABLE和TAB为两个字节类型的变量。 1)MOV DS , 1000H 2)MOV DS , TABLE 3)MOV [1200H] , [1300H] 4)ADD AX , BX , CX 5)XCHG AL , CL 6)CALL AL 7)MUL AX , BX 8)JU L1 9)SHR CL , CL

秋专科 微机原理及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在线考试

2017年秋|微机原理及应用|专科 1. 有如下定义VAR1 DB 1,2,3,4,5 VAR2 DB '12345' NUM4 EQU VAR2–VAR1 则 NUM4=()。 (A) 5 (B) 4 (C) 3 (D) 2 分值:2 2.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BP (B) BX (C) D I (D) CX 分值:2 3. 相对查询传送来说,无条件传送工作可靠。() (A) 正确 (B) 错误 分值:2 4. 指令“CMP AX,CX”和“SUB AX,CX”的实现功能完全一样,可以互相替换。() (A) 正确 (B) 错误

分值:2 5. BUFFER DB 100 DUP(?) ;表示BUFFER为()的存储空间,其内容为随机数,通常 作为程序的工作单元。 (A) 200个字节 (B) 200个字 (C) 100个字 (D) 100个字节 分值:2 6. 用来定义字节变量的伪指令是()。 (A) WORD (B) DWORD (C) B YTE (D) QWORD 分值:2 7. 乘法运算是双操作数运算,但是,在指令中却只指定一个操作数,另一个操作数是隐 含规定的,隐含操作数为()。 (A) AL/AX (B) BL/BX (C) C L/CX (D) DL/DX 分值:2

8. 指令“LOOP Lable ”与“DEC CX JNZ Lable ”的功能是等价的。() (A) 错误 (B) 正确 分值:2 9. 非循环算术移位指令在执行时,实际上是把操作数看成()符号数来进行移位。 (A) 不确定 (B) 带 (C) 都可以 (D) 无 分值:2 10.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1 B(Byte)=(bits),1TB=GB。 (A) 8,1000G B (B) 8,1000K (C) 8,1024M (D) 8,1024G 分值:2 11. DEC 指令不能影响标志寄存器的()位。 (A) IF (B) SF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66666666666666666666(A卷、闭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2009.12)专业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题分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 (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 分) 1.出现概率越大的消息,其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则必将严格平稳。() 3.恒参信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线性网络来补偿的。() 4.由于DSB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是SSB的一倍,所以抗噪声性能比SSB好一倍。()5.2PSK存在反相工作现象,而2DPSK不存在,所

四.已知0 ()(1cos cos 2)cos AM s t K t K t t =+Ω+Ωω,且0 Ω<<ω。 1. 画出此已调波的频谱示意图。 (3分) 2. 画出包络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3分) 3. 试求使此AM 信号无包络失真的K 值。 (4分) 五.若消息代码序列为110000010100001, 1. 画出对应的全占空双极性码波形;(2分) 2. 画出对应的AMI 码波形; (4分) 3. 画出对应的HDB3码波形。 (4分) 六.图1、图2分别给出两种基带系统传输特性 图1 图2 1.试分析两个基带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6分) 2.设传输信息速率为3Mbps ,图1和图2系统能 否实现无码间串扰。(4分) 七.设某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000Bd , 载波频率为2000Hz 。 1.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11010,试画出2A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5分) 2.数字信息不变,试画出2DP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设初始相位为0)。(5分)。 八.在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中,若采用13 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118个单位:试求:

复试题-2012秋季微机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共4页 第1页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试题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题 卷(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12年 9月 日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执行两个补码数的减法时,对产生溢出的正确叙述为( )。 A 、结果的最高位有借位则产生溢出 B 、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产生溢出 C 、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产生溢出 D 、结果与被减数的符号位相反,但与减数的符号位相同,则溢出 2. 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将会( )。 A 、提高解题速度 B 、提高系统灵活性 C 、提高成本 D 、减少所需存储容量 3. 某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该微处理器( )。 A 、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B 、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C 、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D 、芯片内部集成的晶体管数超过100万个,功耗很大 4. RISC 执行程序的速度优于CISC 的主要原因是( )。 A 、RISC 的指令数较少 B 、程序在RIS C 上编译的目标程序较短 C 、RISC 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D 、RISC 只允许Load/Store 指令访存 5. CPU 访问I/O 设备,实际上是访问( )。 A 、端口 B 、接口 C 、总线 D 、信号线 6. 下面关于总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总线位宽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最大数据位数 B 、总线标准是指总线传送信息时应遵守的一些协议与规范 C 、PCI 总线支持突发成组传送 D 、串行总线带宽小于并行总线的带宽 7. 微码控制器的特点是( )。 A 、指令集设计必须和控制器设计一起同时考虑 B 、控制单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个内存系统 C 、适合简单指令集 D 、逻辑门数目达到最小化的设计 8. 某显示器最高分辨率为1024×768、24位真彩,其所需的最小缓存是( )。 A 、1MB B 、2MB C 、3MB D 、4MB 9. 在某32位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500MHz ,传送一个32位字需要5个时钟周期,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为( )。 ……以……………内……………答……………题……………无……………效…………………考生编号 姓 名 学 院 ……………………密……………封……………线………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推荐文档)

1、某个信息源由“1”、“0”两个符号组成。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3/4,则信息源中符号“1”的信息量为( 2 )bit。 2、若一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R(τ),则R(0)是该平稳随机过程的(总)功率。 3、若语音信号的频率在300-3400Hz之间,则按照抽样定理理论上信号不失真的最小抽样频率为(6800 )Hz。 4、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采用相干检测法对2ASK、2PSK和2FSK解调之后,误码率最低的是(2PSK )。 5、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类型主要有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6、设有一个信号可表示为:t≥0时,x(t)=4exp(-t);t≥0时,x(t)=0。则该信号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能量信号)。 7、对一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时,若抽样频率为1000Hz,量化电平数为16,则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000 )b/s。 8、为了能纠正2个错码,同时检测3个错码,则要求的最小码距为( 6 1、某个信息源由A、B、C、D四个符号组成,出现概率均为1/4。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毫秒的脉冲传输,则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和码组速率分别为( C )。 A、200b/s和200波特 B、100b/s和200波特 C、200b/s和100波特 D、100b/s和100波特 2、模/数转换的三个步骤是依次( A )。 A、抽样、量化和编码 B、量化、抽样和编码 C、量化、抽样编码和 D、编码、量化和抽样 3、模拟通信系统中的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 B )。 A、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 B、振幅调制、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 C、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振幅调制 D、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 5、无码间串扰系统的传输函数的特性为( B )。 A、传输函数为实函数,且在带宽W处偶对称 B、传输函数为实函数,且在带宽W处奇对称 C、传输函数为虚函数,且在带宽W处偶对称 D、传输函数为虚函数,且在带宽W处奇对称 6、右图中表示的调制方式为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中的哪种调制方式( C )。 A、2ASK B、2PSK C、2FSK D、2DPSK 8、数字系统的最佳接收准则中的“最佳”指的是( D )。 A、码元速率最佳 B、传输速率最高 C、信息速率最大 D、错误概率最小 、DSB调制系统和SSB 13 ------3 因为单边带信号所需带宽仅 带的大1. 什么是门限效应?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时 为什么会产生门限效应? 答:门限效应:就是当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信噪比降低到一个特定的数值后,检波器输出信噪比出现急剧恶化的一种现象。 因为,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所引起的,而AM信号采用了包络检波法,所以会产生门限效应。 2.FM系统中采用加重技术的原理和目的是什么? 答:FM系统中采用加重技术的原理是针对鉴频器输出噪声谱呈抛物线形状,而高频端的信号谱密度最小,目的是提高调频解调器的高频端输出信噪比。 3.等概时对于传送单极性基带波形和双极性基带波形的最佳判决门限各为多少?为什么 答:A/2和0。因为此时误码率最低。 4.与二进制数字调制相比较,多进制数字调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是提高了频带利用率,缺点是抗噪声性能降低。 5.随参信道对所传信号有何影响?如何改善? 答:对信号传输有衰耗,并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产生多径传播,而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 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填空题

电子科大微机原理期末考试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学年第二学期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PC/XT微机开机后,第一条执行的指令存放地址为()。 2.当运算结果为0时,状态标志ZF的值为()。 3.8086的INTR端输入一个()电平时,可屏蔽中断获得了中断请求。 4.32位逻辑地址5890H:3200H表示的实际地址值是()。 5.若CPU的地址总线宽度为N ,则可寻址()个存储器单元。 6.ISA总线的AEN信号线为低电平时,表示由()控制地址总线和读/写命令线。7.8086从I/O端口地址20H输入字节数据的指令是()。 8.当INT 21H中断的功能号为02H时,它的入口参数送寄存器()。 9.响应可屏蔽中断INTR的条件是控制标志IF=()。 10. 若8086的外部中断INTR、NMI同时有中断请求,应先响应()。11.PC系统中,在可屏蔽中断的第()个INTA响应周期传送中断类型码。12.串行通信协议分为串行异步通信协议和()。 13.二片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主从连接时最多可供()个中断源。14.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即直通方式、()方式和双缓冲方式。15.在串行异步通信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设置应()。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计算机中数据总线驱动电路使用的基本逻辑单元是()。 A:非门B:三态门C:触发器D:译码器 2.MIPS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含义是()。 A:每秒处理百万个字符B:每分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C: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D: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3.执行指令IRET后弹出堆栈的寄存器先后顺序为()。 A:CS、IP、F B:IP、CS、F C:F、CS、IP D:F、IP、CS 4.微机系统中,主机与硬盘的数据交换用()方式。 A:中断控制B:DMA控制C:查询控制D:无条件程序控制5.CPU对存储器访问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有效时间关系为()。 A:同时有效B:地址线先有效C:数据线先有效D:同时无效6.8086CPU有()个16位的段寄存器。 A:2 B:4 C:8 D:16 7.两个组合十进制数86、37相加,调整指令DAA完成的是()。 A:加00H调整B:加06H调整C:加60H调整D:加66H调整8.定义过程结束的伪指令符是()。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n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C B log 2(1 鲁)。 7、设调制信号为f (t)载波为cos c t,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1 f(t)cos c t,频域表达式为—[F( c) F( c)]。 2 8、对最高频率为f H的调制信号m (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 H 、2f H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 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_折线 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_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 3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大题(含答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阐述摩尔定律,它有什么限制? (4) 什么是Soc?什么是IP核?它有哪几种实现形式? (4)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有哪些特点? (4)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说明RISC架构与CISC架构之间的区别 (5) 举例说明计算机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之间的关系 (5) 试说明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并行技术及其效果? (5) 某时钟频率为1.25GHz、平均CPI为5的非流水线式处理器,其升级版本引入了6 级流水线,但因存在诸如锁存延迟等流水线内部延迟,升级版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必 须降到1GHz。 (5) 简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核心,并分析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在的瓶颈? (6)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实质 (6) 第三章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6) 试比较计算机各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6) 常见的流水线冒险包括哪几种?如何解决? (7) 试比较随机逻辑和微码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7) 什么是微码体系结构?微指令的作用是什么? (7) 第四章总线技术与总线标准 (7) 比较串、并行通信的特点,为什么现代计算机中有总线串行化的趋势? (7) 试比较同步、半同步、异步总线时序的优缺点 (8) RAM与CPU的连接有哪几类信号线?简述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8) 计算机系统的总线仲裁有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串行总线仲裁。 (8) 什么是总线?微机中三总线是指?微机系统采用总线的好处是? (8) 第五章存储器系统 (9) 简述Cache-主存层次与主存-辅存层次的不同点。 (9) 什么是高速缓存技术和虚拟存储器技术?采用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9) 什么是虚拟地址?试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9) 什么是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它有哪几种含义? (9) 试为某8位计算机系统设计一个具有8KB ROM和40KB RAM的存储器。要求ROM 用EPROM芯片2732组成,从0000H地址开始;RAM用SRAM芯片6264组成,从 4000H地址开始。 (10) 为某模块设计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已知该模块的端口数为64,端口地址占用从 1130H开始的连续地址段。试给出分析过程及简单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10) 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分层体系结构,并说明分层原因及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10) DRAM为何要刷新?如何刷新? (11) 设某系统地址总线宽度为20位,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现采用8Kx4芯片实现32KB 存储器,要求其地址空间连续,且该扩展存储器的地址从0B0000H开始。(1)需 要多少片芯片?分几组?(2)片内地址线需要多少位?应该用哪种片选方式?多 少位高位地址线?以表格方式描述每组芯片的地址范围。(3)画出系统硬件连接图。 (11)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

盐城工学院 通信原理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 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1)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4、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 (7)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 速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信息源 信源编码 信道译码 信道编码信 道数字调制 加密 数字解调解密 信源译码 受信者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信息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息源的熵有最大值。 第二章 1、确知信号:是指其取值在任何时间都是确定的和可预知的信号,通常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它在任何时间的取值。 2、确知信号的类型 (1)按照周期性区分: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2)按照能量区分: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特点:能量信号的功率趋于0,功率信号的能量趋于∞ 3、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四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4、确知信号在时域中的特性主要有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5、自相关函数反映一个信号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关联程度。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能量;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平均功率。 第三章 1、随机过程是一类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 2、随机过程具有随机变量和时间函数的特点,可以从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角度来描述: ①随机过程是无穷多个样本函数的集合②随机过程是一族随机变量的集合。 3、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由其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描述。 4、高斯过程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它的完全统计描述只需要它的数字特征。 5、瑞利分布、莱斯分布、正态分布是通信中常见的三种分布:正弦载波信号加窄带噪声的包络一般为莱斯分布;当信号幅度大时,趋近于正态分布;幅度小时,近似为瑞利分布。 6、窄带随机过程:若随机过程ξ(t)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f 内,即满足?f << f c的条件,且f c 远离零频率,则称该ξ(t)为窄带随机过程。 第四章 1、信道分类: (1)无线信道-电磁波(含光波) (2)有线信道-电线、光纤 2、无线信道(电磁波)的传播主要分为地波、天波和视线传播三种。 3、有线信道主要有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三种。 4、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交大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抽样频率为6000Hz,每个样值的量化电平数为64并编为二进制码,假定传输波形为滚降因子为0.2的升余弦波形,则传输合路后10路PCM信号所要求的最小带宽为(a) a) 216kHz b) 432kHz c) 600kHz d) 256kHz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滤波法生成模型可以产生SSB信号 b) 数字键控法模型可以生成2ASK信号 c) 模拟相乘法模型可以生成2FSK信号 d) 相移法生成模型可以生成DSB信号 9.下列关于调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调制是按照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改变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 b)可以采用脉冲串或者数字信号作为载波 c)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d)调制过程不会改变信号所占频带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信道中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 b)信道可以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c)广义信道可以划分为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 d)数字信号是时间离散信号 11.PCM系统中,编码的功能是(d) a)二进制信号变为多进制信号 b)幅度连续信号变为幅度离散信号 c)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d)多进制信号变为二进制信号 12.若某系统的工作频段为505-1135kHz,采用SSB方式传输具有相同带宽8KHz的模拟基带信号, 则该系统通过FDM复用,在信号复用保护带为0.1KHz时,最多能传输(b)路基带信号 a) 76 b) 77 c) 78 d) 79 13.根据带通抽样定理,如果上截止频率f H=4.2B,其中B为信号带宽,则所需的抽样速率为 (d) a) 8B b) 8.4B c) 2B d) 2.1B 14.如果2PSK信号与QPSK信号具有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二者具有相同码元周期 b)2PSK信号符号速率为QPSK信号符号速率的两倍 c)2PSK比QPSK具有更好的频谱效率 d)二者具有相同的信号带宽 15.对最高频率为200Hz的模拟低通信号m(t)进行取样,如果取样速率为500Hz,则接收端要由 抽样后的信号无失真恢复m(t)所需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最小值为(c) a) 300Hz b) 500Hz c) 200Hz d) 250Hz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指定教材课后参考答案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七章习题解答(部分) 1.8086系统采用向量式中断,试简述8086系统中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 中断类型码:用于区分不同的中断源,即系统中每个中断源都应该对应一个唯一的类型码。8086系统中的中断类型码以8位无符号数(00H~0FFH)表示,一共可以区分256个不同的中断源。 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ISR)的入口地址,也就是ISR的第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位置。8086系统中的中断向量由两个字(4个字节)组成,低位字表示入口的偏移地址,高位字表示入口的段基址。显然,每个中断类型码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则8086系统中共应有256个中断向量。 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存放地。8086系统将最低的1KB(00000H~003FFH)RAM 空间用于存放这256个中断向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利用中断类型码n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断向量表中找到该中断源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即:中断向量存放的起始地址m =n×4,从中断向量表的m地址单元开始连续取出的四个字节就是n号中断的ISR入口地址。8086CPU正是用这种方法完成中断索引的。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指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1)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OM地址最高端。 (3)PC系统中的主机总是通过中断方式获得从键盘输入的信息。 (4)80486系统和8086系统一样,将中断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两种。 (5)IBM PC/XT中,RAM奇偶校验错误会引起类型码为2的NMI中断。 答: (1)可以算对。不过这个题说法本身就不太明确,应该是:“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中断源同时提出中断请求时,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错。应该是:“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AM地址最低端。” (3)对。 (4)错。应该是:“8086系统将中断分为内(软)中断和外(硬)中断两大类,而80486系统将广义中断分为异常和狭义中断两大类。” (5)对。 4. 8086系统的RAM存储单元中,从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 4个字节的中断向量,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是多少?而中断类型码为14H的中断向量应存放在哪些存储单元中? 答:中断向量0F000:0FF23存放在0002CH双字单元中,说明其对应的中断类型码N=2CH÷4=0BH。 14H号中断向量的起始存放地址为4×14H=00050H,即该中断向量的偏移量部分存放在0050H和0051H单元中,段基址部分存放在0052H和0053H单元中。 5. 以下是PC机为某外设中断源装载中断服务子程序的代码,请问该外中断的类型码是

南邮通信原理历年期末试卷与答案

通信原理试卷2002.7 学号: ________ 姓名: (注意:在答题纸上答题,不必重新抄题,只写题号即可。) 填空题:(每个空0.5分,共15分) 1. 若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i t是高斯型的,则输出o t是_型的。 2. 若系统功率传输函数为H ,则系统输出功率谱密度P O与输入 功率谱密度P I关系为—。 3.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_____ 和____ 两种。 4. 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 _和_两大类。 5. 随参信道中的多经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有:_____ 、____ 、___ 。 6. 常见的随机噪声可分为_____ 、___ 和____ 三类。 7. 数字基带信号St的功率谱密度P S可能包括两部分即_____ 和___ 。 8.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有三种基本信号,分别为—、—和—。 9. 模拟信号是利用—、—和—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10. 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和—。 11. 设一分组码(110110);则它的码长是____ ,码重是____ ,该分组码 与另一分组码(100011 )的码距是 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数字通信中,同步分为、、和二判断是非题:(正确划“X”,错误划每题0.5分,共5分) 1. 信息与消息在概念上是一致的,即信息就是消息,消息就是信息。() 2. 若X t是平稳的,则X t i与X t i C具有相同的统计特性(C为常数) ()3. 对于数字基带信号St的功率谱密度的连续谱部分总是存在的,而离散谱可 有可无。() 4. 白噪声是根据其概率密度函数的特点定义的。() 5. 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包络和相位过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 ()6. 对于受到高斯白噪声干扰的连续信道,若n o 0,则信道容量C ()7. 对于受到高斯白噪声干扰的连续信道,若信源的信息速率R小于或等 于信道容量C,则理论上可实现无误差传输。() 8. 小信噪比时,调频系统抗噪声性能将比调幅系统优越,且其优越程度 将随传输带宽的增加而增加。() 9. —种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与该编码的最小码距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10. 码元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013-2014学年二学期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4

** 课程代码:座位号: 新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通信原理》试卷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班级: 20 年月日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分)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84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选择(10小题,共10分) 1.如果系统满足理想低通传输特性,则频带利用率可以达到 [ ]。 A、1B/Hz b、1bit/Hz c、2B/Hz d、2bit/Hz 2.如图所示的通信方式是[ ]。 A.单工通信方式B.并行通信C.全双工通信方式 D. 半双工通信方式 3.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是[ ]。 A.幅频畸变B.相频畸变 C.多径传播D.瑞利衰落 4.高斯白噪声通常是指噪声的什么量服从高斯分布[ ]。 A、幅值 b、相位 c、自相关函数 d、功率谱密度 5.理想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可以表示为[ ]。 6.设x(t)为调制信号,调频波的表示式为[ ]。 通信原理试题第1页(共8页)

7.对于ΔM 编码过程,过载量化噪声通常发生在[ ]。 A、信号幅值较大时 b、信号 频率较大时 c、噪声较大时 d、信号斜率较大时 8.以下信号属于模拟信号的是[ ]。 A.PCM信号 B.PAM信号 C.⊿M信号 D.DPCM信号 9.下列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差的调制方式是[ ]。 A.2ASK B.2FSK C.2DPSK D.2PSK 10.3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接入技术是[ ]。 A. FDMA B. SDMA C. TDMA D. CDMA 二、填空(20小题,共20分) 1.热噪声的频域特性表现为、时域特性表现为、统计特性表现为。 2.主要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参量为和。 3.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对应于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具体指标分别是和。 4.由通信系统模型可知信号传输需经过两个变换,分别是变换和变换。 5.常规双边带调幅可以采用或者方法解调。 6.DSB、SSB、VSB三种调制方式,其已调信号所占用带宽大小的关系为。7.在AM、DSB、SSB、FM中,的有效性最好,的可靠性最好,的有效性与DSB相同。 8.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的量化SNR,代价是减少的量化SNR。 9.量化是将幅值的信号变换为幅值的信号。 10.在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抽样过程是为了实现的离散、量 化过程是为了实现的离散。 11.码于码相比,弥补了码中的问题,其方法是用替代。 金属学原理试题第2页(共8页)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2012-2013期末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考试形式:一本书开卷 考试日期:2013年1月16日 考试时长:120分钟 平行班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5 %, 实验 15 %, 期末 60 % 英才班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30 %, 期中 0 %, 实验 20 %, 期末 50 % 本试卷试题由 3 部分构成,共 4 页。 注意:请将第一、二题答案填入指定位置。 一、单选题答案(共30分,共30空,每空1分) 二、填空题答案(共28分,共28空,每空1分) 1. ① 存储器 ② I/O 端口 (可交换顺序) 2. ① 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3. ① 指令 ② 总线 4. ① IRQ ② FIQ (可交换顺序) 5. ① 1.78 ② 44.94 ③ 2.88 6. ① 1100 0011 0000 1010 ② 1010 0010 1001 1010 ③ 1 ④ 1 ⑤ 1 ⑥ 0 (说明:该题评阅时按上述答案给分,但实际ARM 是32位CPU ,基本没有同学考虑到) 7. ① 非流水线执行时间相对流水线执行时间之比 8. ① 一段时间内,计算机工作时所需的指令和数据总是集中存放在临近地址的存储单元 9. ① 复位 ② 电源 ③ 时钟 ④ 存储系统 ⑤ 调试接口 (可交换顺序) 10. ① 异常 (或中断) 11. ① BIC ② ORR 12. ① =ULCON0(或=0x50000000) ② #0x2B (或#0xAB )

一、单选题(共30分,共30空,每空1分) 1.以下常用总线标准中,不属于片内总线的是()。 A、Core Connect B、AMBA C、Avalon D、SATA 2.计算机系统中,以下不属于“异常”的是()。 A、系统复位 B、软件中断 C、未定义指令陷阱 D、函数调用 3.一般地,微机接口电路一定是()。 A.可编程的B.可寻址的C.可中断的D.可定时的 4.某减法定时/计数器的输入时钟周期为Ti,若计数初值为N,则定时时间为()。 A、1/(Ti*N) B、Ti/N C、N/Ti D、N*Ti 5.一般来说,CPU处于()状态时功耗最低。 A、正常工作 B、暂停 C、中断 D、时钟停止 6.遵循“程序存储与控制原理”的计算机属于(①)机。按其思想,计算机将要执行的程序(包括代码和数据)应 安排在计算机的(②)部件中。 ①A、冯.诺依曼B、向量C、规约D、数据流 ②A、硬盘B、内存C、寄存器D、端口 7.某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该微处理器()。 A、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B、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C、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D、芯片内部集成的晶体管数超过100万个,功耗很大 8.总线上多个主设备同时发送信息导致的工作异常一般称为()。 A、总线冲突 B、总线仲裁 C、总线请求 D、总线握手 9.总线是一种(①),由系统中各部件所共享,在(②)的控制下完成与(③)的信息传送。 A、公共信号通道 B、专用地信号连线 C、主设备 D、中断源 E、从设备 F、信号源 10.在采用查询方式的输入输出接口中,状态寄存器一般用来存放(①),其中信息则通过系统(②)传送给CPU。 ①A、CPU给外设的命令B、外设给CPU的命令C、外设的工作状态D、CPU的工作状态 ②A、控制总线B、数据总线C、地址总线D、专用总线 11.下图所示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容量为(①)bits。若用其构建容量为32K*16的存储体,共需(②)片,并应分成(③)组。 ①A、2K*4 B、2K*8 C、8K*4 D、8K*8 ②A、2 B、4 C、8 D、16 ③A、1 B、2 C、4 D、8 12.SoC设计技术中,以版图形式提交、灵活性差、但可靠性高的IP核是()。 A、硬核 B、固核 C、软核 D、以上都不对 13.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外设的接口至少应具备一个(①)端口,最多可以有(②)个端口。 ①A、数据B、状态C、控制D、其他 ②A、3 B、4 C、8 D、不定 14.RISC执行程序的速度优于CISC的主要原因是( )。 A、程序在RISC上编译的目标程序较短 B、RISC的指令数较少 C、RISC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D、RISC的指令编码不等长 15.以下所列提高微机系统性能的技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主机时钟频率后加快了指令执行速度。 B、采用流水线结构后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明显缩短。 C、增加Cache存储器后CPU与内存交换数据的速度得到提高。 D、引入虚拟存储技术后扩大了用户可用内存空间。 16.ARM处理器比较无符号数大小时是根据()标志位来判断的。 A、C和N B、C和V C、C和Z D、Z和V 17.以下ARM指令中,()的源操作数采用了立即数寻址方式。 A、MOV R0,#2 B、LDR R0,[R1] C、BL SUB1 D、ADD R0,R1,R2,LSL #1 18.在CPU内部,通常()用于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 A、PC寄存器 B、SP寄存器 C. 指令寄存器 D. 指令译码器 19.两个同符号补码数相加时,对产生“溢出”的正确叙述为()。 A、和的符号位与加数相反 B、结果的符号位为1 C、结果的最高位有进位 D、结果的符号位为0 20.在计算机系统三总线结构中,用于产生存储器和外设片选信号的是()。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控制总线 D、以上都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