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原理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原理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原理答案

习题 1. (略)

2. 两个消息符号(信源)1X 与2X 的取值及概率分别为:

求它们的熵。

解:利用式21

()log M

i i i H X P P ==-∑易见, 122()0.3log 0.30.7log 0.70.881()H X bit =--≈

222()20.3log 0.320.2log 0.2 1.971()H X bit =-?-?≈

3.

4. 假定电话按键由10个数字、“*”与“#”组成,按压每个数字键的概率均为0.099,按压“*”或“#”的概率各为0.005,拨号速率为2次/s 。试求(1)每次按键产生的熵与连续拨号的熵率?(2)如果每次按键采用4位二进制表示,拨号产生的二进制数据率(二元符号率)? 解:

(1)利用式

21

()log M

i i

i H X P P ==-∑,

22100.099log 0.09920.005log 0.0053.379bits/key

H =-?-?≈

连续按键产生的熵率

()3.379/2/6.758/s R HR bits key key s bits s

==?=

(2)拨号产生的二进制数率,

4/2/8/b R bit key key s bits s =?=

5. (略)

6. 假定容量为4.7GB 的DVD 盘可存储133分钟的数字音视频资料,试计算该数字音视频信号的数据率(二元符号率)是多少? 解:数据率为

30

4.728/13360

5.059Mbps

Bytes bits Byte R s

??=

?=

注意,

309

12107374182410

GB Bytes Bytes ==≈(故有时

也可用910)。

7. (略)

8. (略) 9. (略)

10. 假定电传打字机的信道带宽为300Hz ,信噪比为30dB (即,

30/10

/101000S N ==),试求该信道的容量。

解:利用式bps N

S

B C )1(log 2+= 有

2C 300log (11000) 2.99()kbps =?+=

11. 假定某用户采用拨号上网,已测得电话线可用频带300-3400Hz ,信噪比为

25dB (即, 2.5

/10S N =),试计算该信道的容量;在选用调制解调器时,可

选速率为56kbps 、28.8kbps 或9.6kbps 的调制解调器中哪个较合适?

解:带宽B=3400Hz-300Hz=3100Hz ,

利用式bps

N

S

B C )1(log 2+=,有 2C 3100log (1316.23)25.73()

kbps =?+=

故应采用28.8kbps 的调制解调器较合适(实际调制解调器会结合实际线路情况,自动降低速率,以充分利用信道资源)。

西电微机原理2010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试题 姓名学号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5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15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 2)某8位二进制补码为80H,其十进制表示为。 3)字符B的ASCII码为,字符0的ASCII码为。 4)8086CPU总线按功能可分为数据总线,总线和总线。 5)8086CPU数据总线包含条数据线,最多可寻址的存储器容量为。 6)CPU内部用于计算的部分为,用于保存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 为。 A) 程序状态字B) 程序计数器C) ALU D) 工作寄存器 7)经常用作循环次数的寄存器是,用于I/O端口寻址的寄存器是。 A) AX B) BX C) CX D) DX 8)指令MOV CX, 1000的结果是CH= 。 9)将0D787H和4321H相加后,标志位CF= ,SF= ,ZF= , OF= ,AF= ,PF= 。 10)寄存器SI中能够表示的最大有符号数为,最小有符号数为。 11)设(DS)=4000H,(BX)=0100H,(DI)=0002H,(4002)=0A0AH,(40100)=1234H,(40102) =5678H,求以下指令分别执行后AX寄存器的值。 MOV AX , [2] (AX)= 。 MOV AX , [BX] (AX)= 。 MOV AX , [BX][DI] (AX)= 。 MOV AX , 1[BX] (AX)= 。 12)用一条指令将AX寄存器低四位清零,其余位不变:。 13)用一条指令将AX寄存器高四位取反,其余位不变:。 14)用一条指令将AX高8位与低8位交换:。 15)用一条指令将AL中的大写字母变成相应的小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以下语句是语法正确的打√,语法错误打×,其中TABLE和TAB为两个字节类型的变量。 1)MOV DS , 1000H 2)MOV DS , TABLE 3)MOV [1200H] , [1300H] 4)ADD AX , BX , CX 5)XCHG AL , CL 6)CALL AL 7)MUL AX , BX 8)JU L1 9)SHR CL , CL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 14 年 1 月 11 日 考试时长:_120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10 %, 期末 70 % 本试卷试题由___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一、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C 和D 组成,这4个符号是相互独立的。每秒钟内A 、B 、C 、D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 125、125、250,求信源的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共10分) 解:信源的符号速率为()5001251252501000/s R symbol s =+++= (4分)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111,,,2884P A P B P C P D = === (2分) 信源熵2111113 ()log 13321/28844M i i i H X P P bit symbol ==-=?+?+?++?=∑ (2分) 信源的信息速率为7 ()10001750/4b s R R H X bit s ==?= (2分) 二、对模拟信号()2cos(2000)4cos(4000)m t t t ππ=+进行线性PCM 传输,量化器设计范围为[-10,10],PCM 码字字长为16 位。求:(共10分) 1.无失真恢复()m t 允许的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多少?(5分) 2.量化信噪比是多少?(5分) 解: 1.()m t 的带宽2000B Hz = ,最小采样频率min 24000s f B Hz == 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max min 1/0.00025s s T f s == (5分) 2.()m t 的功率416 1022m P =+= (2分) 均匀量化信噪比 22106.02 4.7710log 6.02 4.7710log 106.0216 4.7710(12)91.09q S n D n N dB ??=++=++ ? ??=?++-= (3分) 三、 已知某模拟基带信号m (t )的带宽为5kHz ,发送端发送功率为P t ,接收功率比发送功率低50dB 。信道中加性高斯白噪声 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 0 =10-10W/Hz ,如果要求系统输出信噪比不低于30dB 。试求:(共10分)

最新通信原理试卷一及答案

通信原理试卷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随机过程X (t )的自相关函数,则其均值为 ,方差 为 ,平均功率为 。 2、多径传播对传输信号的影响有:(1)使载波信号变成了包络和相位受到调制的窄带信号(即衰落信号);(2) ; (3) 。 3、调制信号是幅度为的单音信号,,则已调波DSB 发送信号功率为 。 4、对于正在运行的FM 系统,若调制信号幅度增大,则频偏 、 所需传输的带宽 。 5、若将f (t )先 而后使它对载波进行FM 即得PM 。 6、在模拟调制系统AM 、DSB 、SSB 、VSB 和FM 中,调制效率最低的是 。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7、数字信号的码元时间长度为1ms ,如果采用八电平传输,信息速率是 。 8、16ASK 信号的带宽是2ASK 信号带宽的 倍。 9、在模数转换中,实际的抽样有两种基本形式,即 和 。 10、在能够消除码间干扰的二元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若传输带宽为3KHz ,滚 降残留谱宽度为1KHz ,则对应的奈氏带宽为 KHz ,传输速率= bit/s. 11、一码长n=7的汉明码,监督位r= ,编码效率= 。 12、对输入信号S(t)采用匹配滤波器进行最佳接收,该匹配滤波器的单位冲击响应h(t) 为 。 二、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GMSK 2、误码率 3、门限效应 4、数字基带信号 5、匹配滤波器 τ τ-+=e R X 1)()(t m m A m A f ?b R

三、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简述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概念。 2、简述消除码间干扰的方法。 3、简单比较ASK 、FSK 、PSK (DPSK )系统相干解调时的性能。 四、均值为0,自相关函数为 的高斯噪声 ,通过传输特性为 (A 、B 为常数)的线性网络,试求: (1)输入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4分) (2)输出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4分) (3)输出噪声功率;(2分) 五、某调制方框图如图1(b )所示。已知的频谱如图1(a ),载频,,且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试求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说明为何种已调制信号。(共12分) 图1 六、若采用2ASK 方式传送二进制数字信息。已知发送端发出的信号振幅为5V , 输入接收端解调器的高斯噪声功率,今要求误码率。 试求:非相干接收时,由发送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衰减应为多少?(6分) (注:非相干接收时) 七、设二进制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现已知 试求:(1)画出传输特性的波形;(4分) (2)求该系统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及相应码元间隔 。(4分) ()m t 21ωω<<1H ωω>1ω()s t ()s t 212 310n W σ-=?410e p -=/4 1 2r e p e -=00 0(1cos ),||()0,H else πτωτωτω? +≤?=? ??()H ωB R s T

秋专科 微机原理及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在线考试

2017年秋|微机原理及应用|专科 1. 有如下定义VAR1 DB 1,2,3,4,5 VAR2 DB '12345' NUM4 EQU VAR2–VAR1 则 NUM4=()。 (A) 5 (B) 4 (C) 3 (D) 2 分值:2 2.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BP (B) BX (C) D I (D) CX 分值:2 3. 相对查询传送来说,无条件传送工作可靠。() (A) 正确 (B) 错误 分值:2 4. 指令“CMP AX,CX”和“SUB AX,CX”的实现功能完全一样,可以互相替换。() (A) 正确 (B) 错误

分值:2 5. BUFFER DB 100 DUP(?) ;表示BUFFER为()的存储空间,其内容为随机数,通常 作为程序的工作单元。 (A) 200个字节 (B) 200个字 (C) 100个字 (D) 100个字节 分值:2 6. 用来定义字节变量的伪指令是()。 (A) WORD (B) DWORD (C) B YTE (D) QWORD 分值:2 7. 乘法运算是双操作数运算,但是,在指令中却只指定一个操作数,另一个操作数是隐 含规定的,隐含操作数为()。 (A) AL/AX (B) BL/BX (C) C L/CX (D) DL/DX 分值:2

8. 指令“LOOP Lable ”与“DEC CX JNZ Lable ”的功能是等价的。() (A) 错误 (B) 正确 分值:2 9. 非循环算术移位指令在执行时,实际上是把操作数看成()符号数来进行移位。 (A) 不确定 (B) 带 (C) 都可以 (D) 无 分值:2 10.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1 B(Byte)=(bits),1TB=GB。 (A) 8,1000G B (B) 8,1000K (C) 8,1024M (D) 8,1024G 分值:2 11. DEC 指令不能影响标志寄存器的()位。 (A) IF (B) SF

通信原理试题集及答案全

一、是非题 1、在单边带信号中插入强载波,可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出基带信号。(对) 2、对于调频信号,也可以用其上边带或下边带传输信息。(错) 3、不管m(t)是什么信号,在m(t)cosωct的频谱中都没有离散谱fc.(错) 4、在数字通信中,若无码间串扰,则误码率为0。(错) 5、若宽带调频信号的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增大一倍,则调频信号带宽也增大一倍。(错) 6、单极性数字信号的连0码时间越长,要求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也越长。(对) 7、只要无误码,则PCM接收机输出模拟信号中就无噪声(错)‘ 8、数字基带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不可能大于2bit/(s.Hz)(错) 9、在频带利用率方面QPSK通信系统优于2PSK通信系统(对)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6dB),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式9.4.10) 信号量噪比:(S/N)dB=20lg M=20lg2N (N为编码位数)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S/N)dB=20lg M=20lg2(N+1)-20lg2N=20lg2=6dB 6、改善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有效措施是(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 7、若信息速率为Wbit/s,则2PSK、4PSK信号的谱零点带宽分别为()和()Hz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8、设基带系统使用了五抽头的预置式自动均衡器,则此系统冲激响应的抽样值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4),不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1) 8、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大小 9、调频信号20cos(2*108π+8cos400πt)的最大频偏为(1600)Hz,带宽为(3600)Hz P1 05:m f为最大相位偏移,由调频信号可知其最大相位偏移为8,m f=8, 调制信号的频率:f m=400π/2π=200 所以最在频偏Δf=m f×f m=8200=1600. B=2(m f+1)f m=3600Hz 10、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存在),乘性噪声是否还存在?(不存在) 11、设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的语音信号,则AM信号带宽为(6.8kHz),SSB信号带宽为(3.4kHz),DSB信号带宽为(6.8kHz)。 12、设信息速率为1.2kbit/s,则2ASK信号和4DPSK信号的频谱过零点带宽分别为()和()。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复试题-2012秋季微机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共4页 第1页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试题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题 卷(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12年 9月 日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执行两个补码数的减法时,对产生溢出的正确叙述为( )。 A 、结果的最高位有借位则产生溢出 B 、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产生溢出 C 、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产生溢出 D 、结果与被减数的符号位相反,但与减数的符号位相同,则溢出 2. 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将会( )。 A 、提高解题速度 B 、提高系统灵活性 C 、提高成本 D 、减少所需存储容量 3. 某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该微处理器( )。 A 、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B 、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C 、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D 、芯片内部集成的晶体管数超过100万个,功耗很大 4. RISC 执行程序的速度优于CISC 的主要原因是( )。 A 、RISC 的指令数较少 B 、程序在RIS C 上编译的目标程序较短 C 、RISC 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D 、RISC 只允许Load/Store 指令访存 5. CPU 访问I/O 设备,实际上是访问( )。 A 、端口 B 、接口 C 、总线 D 、信号线 6. 下面关于总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总线位宽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最大数据位数 B 、总线标准是指总线传送信息时应遵守的一些协议与规范 C 、PCI 总线支持突发成组传送 D 、串行总线带宽小于并行总线的带宽 7. 微码控制器的特点是( )。 A 、指令集设计必须和控制器设计一起同时考虑 B 、控制单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个内存系统 C 、适合简单指令集 D 、逻辑门数目达到最小化的设计 8. 某显示器最高分辨率为1024×768、24位真彩,其所需的最小缓存是( )。 A 、1MB B 、2MB C 、3MB D 、4MB 9. 在某32位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500MHz ,传送一个32位字需要5个时钟周期,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为( )。 ……以……………内……………答……………题……………无……………效…………………考生编号 姓 名 学 院 ……………………密……………封……………线………

电子科技大学_通信原理答案_CH5

习题 1. 已知某2ASK 系统的码元速率为1000波特,所用载波信号为()6 cos 410A t π?。 (1) 假定比特序列为{0110010},试画出相应的2ASK 信号波形示意图; (2) 求2ASK 信号第一零点带宽。 解:由1000b s R R bps ==,6 210c f Hz =?, 6 2 102000 1000 b c c b T f T R ?=== (1)一个码元周期内有2000个正弦周 期: 1 1 1 {} n a () 2ASK s t 0 (2)022000b B R Hz ==

2. (mooc) 某2ASK 系统的速率为 2b R =Mbps ,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振幅40μV A =,AWGN 信道的单边功率谱密 度为18 0510N -=?W/Hz ,试求传输信号的带宽与系统的接收误码率。 解:传输信号的带宽24T b B R MHz ==, 平均码元能量:24 b b A T E =。 ()()22 2 10010 2cos 21cos 422 ,0,2 b b T T b b c c b b b b A T A E A f t dt f t dt E E E E ππ==+=+== ??()2 62 2 618000401040444210510 b b b E A T A N N R N --?====???? 系统的接收误码率: (1) 若是非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 误码率公式,

222 2 00222BPF n b A A A R N B N σ===γ //2 4092( 5.11221 5.11.0306102 ) b E N e P e e e - ---=≈==?γ4表 (2) 若是相干解调:由相干解调误 码率公式得(最佳), 100 1.269810 40b e E P Q Q N -??===? ? ? ? ? 也是MF 接收机的结果。 3. 某2FSK 发送“1”码时,信号为()()111sin s t A t ωθ=+,0s t T ≤≤;发送“0”码时,信号为()()000sin s t A t ωθ=+,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通信原理试题A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 1:调制信道根据信道传输函数的时变特性不同,可分为()和()两类。 2:信道容量是指() 3: 扩频的主要方式有()和()。 4: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主要有:(),()和()。 5: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密度是()变换关系。 6: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与()有关。 7: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分别为()、()和()。8:消息中所含信息量I与出现该消息的概率P(X)的关系式为(),常用的单位为()。 9:卷积码的译码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0:模拟信号是利用()、()和()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二简答题(每题5 分,共25 分) 1、抗衰落技术有哪些。 2、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3、随参信道对所传信号有何影响?如何改善? 4、什么是复用技术?主要类型有哪些?复用与多址技术二者有何异同? 5、在模拟信号数字传输中,为什么要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 三画图题(每题5 分,共5 分) 已知信息代码为:1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0 0 0 0 1 0,请就AMI码、HDB3码、Manchester码三种情形, (1)给出编码结果; (2)画出编码后的波形; 四计算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现有一振幅调制信号,其中调制信号的频率f m=5KHz,载频f c=100KHz,常数A=15。 (1)请问此已调信号能否用包络检波器解调,说明其理由; (2)请画出它的解调框图; (3)请画出从该接收信号提取载波分量的框图。 2、下图中示出了一些基带传输系统的总体传输特性,若要以2000波特的码元速率传输,请问哪个满足抽样点无码间干扰的条件?

电子科大微机原理期末考试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学年第二学期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PC/XT微机开机后,第一条执行的指令存放地址为()。 2.当运算结果为0时,状态标志ZF的值为()。 3.8086的INTR端输入一个()电平时,可屏蔽中断获得了中断请求。 4.32位逻辑地址5890H:3200H表示的实际地址值是()。 5.若CPU的地址总线宽度为N ,则可寻址()个存储器单元。 6.ISA总线的AEN信号线为低电平时,表示由()控制地址总线和读/写命令线。7.8086从I/O端口地址20H输入字节数据的指令是()。 8.当INT 21H中断的功能号为02H时,它的入口参数送寄存器()。 9.响应可屏蔽中断INTR的条件是控制标志IF=()。 10. 若8086的外部中断INTR、NMI同时有中断请求,应先响应()。11.PC系统中,在可屏蔽中断的第()个INTA响应周期传送中断类型码。12.串行通信协议分为串行异步通信协议和()。 13.二片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主从连接时最多可供()个中断源。14.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即直通方式、()方式和双缓冲方式。15.在串行异步通信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设置应()。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计算机中数据总线驱动电路使用的基本逻辑单元是()。 A:非门B:三态门C:触发器D:译码器 2.MIPS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含义是()。 A:每秒处理百万个字符B:每分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C: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D: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3.执行指令IRET后弹出堆栈的寄存器先后顺序为()。 A:CS、IP、F B:IP、CS、F C:F、CS、IP D:F、IP、CS 4.微机系统中,主机与硬盘的数据交换用()方式。 A:中断控制B:DMA控制C:查询控制D:无条件程序控制5.CPU对存储器访问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有效时间关系为()。 A:同时有效B:地址线先有效C:数据线先有效D:同时无效6.8086CPU有()个16位的段寄存器。 A:2 B:4 C:8 D:16 7.两个组合十进制数86、37相加,调整指令DAA完成的是()。 A:加00H调整B:加06H调整C:加60H调整D:加66H调整8.定义过程结束的伪指令符是()。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期末考题2009期末通信原理A卷及解答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 零九 至二零一零 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通信原理 课程考试题 A 卷 ( 120 分钟)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10 年 1 月 12 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5分 分, 期中 10 分, 实验 5 分, 期末 70 分 一、 填空题(共20分,共 20空,每空1分) 1、在线性PCM 系统中,编码位数每增加1比特,量化信噪比提高 6dB 。 2、PCM 编码过程包括___抽样_____、____量化_____和____编码____三个步骤。 3、对于MSK 信号,其调制指数h 为 0.5 ,其相位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的变化量为 2π ± ,在码元的分界点 上其相位变化特点是 相位连续 的。 4、对于QPSK 信号,其每个符号所传输的比特数是为 2比特 。 5、对于给定的数字通信系统,信道噪声功率谱密度越大,则系统误码率越 大 ,眼图张开度越 小 。 6、0、1等概的双极性二进制NRZ 信号,若接收机抽样判决器输入端的信号峰值为10v ,则该判决器的最佳判决门限为 0 。 7、同等情况下,8PAM 信号比2PAM 抗干扰能力 差 ,8PAM 信号比2PAM 传输效率 高 。 8、在2ASK 、2PSK 、2FSK 三种信号中,有离散载波分量的是 2ASK 、2FSK 。 9、设数据速率是 1000bps ,二进制单极性 RZ 信号、双极性 NRZ 信号、2DPSK 信号及QPSK 信号 的第一零点带宽分别为 2000Hz , 1000Hz , 2000Hz , 1000Hz 。 10、 信道复用的三种基本方法是 频分复用, 时分 复用和码分复用。 二、 对于A 律PCM 系统,求(10分) 1、 当输入信号归一化抽样值为0.56-时的输出二进制码组;) 2、 将30路话音信号按时分复用的方式复合成一个数据序列,求该数据序列的比特率。 (提示:A 律13折线主要参数见下表)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移动通信特点简介: 回答:①移动通信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工作在强干扰环境下;(3)通信能力有限;(4)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要求高 1.2移动台受到什么干扰?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特有的? 回答:①互调干扰;(2)邻信道干扰;(3)同频干扰;(蜂窝系统特有)④多址干扰 1.3简要描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并解释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a:第一代(1G)主要以模拟蜂窝网络为特征,这些网络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欧洲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北欧的NMT和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性的角度来看,1G专注于解决两个动态的最基本用户,即双动态,并充分考虑了双通道动态。主要措施是利用FDMA实现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通过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复用,从而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中,适当采用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法,并采用基站双空间分集方法来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主要以数字化为特征,并构成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该系统在XXXX早期正式投入商业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最初指的是集团专用移动,1989年后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 IS-95两大系统,以及日本的PDC系统等 在技术特性上以数字化为基础,考虑了频道和用户的双重动态特性以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实施措施是:采用时分多址(GSM)和码分多址(IS-95)实现用户动态寻址功能,采用数字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复用,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为匹配信道动态特性,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调制:GMSK(GSM)、QPSK(IS-95)、抗干扰性能优良的纠错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来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码分多址模式下的IS-95尤为重要;(3)自适应均衡和瑞克接收机用于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帧间交织和块交织(IS-95)来抵抗时间选择性衰落第三代(3G)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服务。它在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运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此外还有欧洲的DECT和北美的UMC-136。 技术上,3G基于2G系统自适应信道和用户的双重动态特性引入服务动态,即在3G系统中,用户服务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或多媒体服务,用户选择服务是随机的。这是第三种动态的引入,它

通信原理十套试卷及答案

通信原理试卷一 1、如果系统满足理想低通传输特性,则频带利用率可以达到: a、1B/Hz b、1bit/Hz c、2B/Hz d、2bit/Hz 2、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a、高斯分布 b、均匀分布 c、瑞利分布 d、莱斯分布 3、模拟信号解调的“门限效应”有可能出现在_________信号的解调中: a、DSB b、AM c、PM d、SSB 4、发端发送纠错码,收端译码器自动发现并纠正错误,传输方式为单向传输,这种差错控制的工作方式被称为: a、FEC b、ARQ c、IF d、HEC 5、在“0”、“1”等概率出现情况下,以下哪种码能够直接提取位同步信号: a、单极性不归零码 b、双极性归零码 c、单极性归零码 d、双极性不归零码 6、无码间串扰的基带系统传输双极性信号时,误码率与信噪功率比ρ的关系为 a 、 b 、 c 、 d 、 7、平稳随机过程协方差函数C(τ)与自相关函数R(τ)与均值m的关系为: a 、 b 、 c 、 d 、 8、以奈奎斯特速率进行抽样得到的以下抽样信号,仅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可能将原始信号恢复出来的就是。 a、自然抽样 b、曲顶抽样 c、理想抽样 d、平顶抽样 9、由发送端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接收端把这个专门的同步信息检测出来作为同步信号的方法,被称为: a、外同步法 b、自同步法 c、位同步法 d、群同步法 10、连贯式插入法中的群同步保护,在维持态时通常要求: a、判决门限提高,漏同步概率提高 b、判决门限降低,漏同步概率提高 c、判决门限提高,漏同步概率降低 d、判决门限降低,漏同步概率降低 11、设x(t)为调制信号,调相波的表示式为:,则PM调制方式的瞬时角频率偏差为: a 、 b 、 c 、 d 、 12、码长n=7的汉明码,监督位应就是: a、2位 b、3位 c、4位 d、5位 13、如果在已知发送独立的符号中,符号“E”出现的概率为0、125,则符号“E”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a、1bit b、2 bit c、3 bit d、4 bit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大题(含答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阐述摩尔定律,它有什么限制? (4) 什么是Soc?什么是IP核?它有哪几种实现形式? (4)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有哪些特点? (4)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说明RISC架构与CISC架构之间的区别 (5) 举例说明计算机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之间的关系 (5) 试说明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并行技术及其效果? (5) 某时钟频率为1.25GHz、平均CPI为5的非流水线式处理器,其升级版本引入了6 级流水线,但因存在诸如锁存延迟等流水线内部延迟,升级版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必 须降到1GHz。 (5) 简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核心,并分析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在的瓶颈? (6)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实质 (6) 第三章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6) 试比较计算机各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6) 常见的流水线冒险包括哪几种?如何解决? (7) 试比较随机逻辑和微码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7) 什么是微码体系结构?微指令的作用是什么? (7) 第四章总线技术与总线标准 (7) 比较串、并行通信的特点,为什么现代计算机中有总线串行化的趋势? (7) 试比较同步、半同步、异步总线时序的优缺点 (8) RAM与CPU的连接有哪几类信号线?简述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8) 计算机系统的总线仲裁有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串行总线仲裁。 (8) 什么是总线?微机中三总线是指?微机系统采用总线的好处是? (8) 第五章存储器系统 (9) 简述Cache-主存层次与主存-辅存层次的不同点。 (9) 什么是高速缓存技术和虚拟存储器技术?采用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9) 什么是虚拟地址?试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9) 什么是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它有哪几种含义? (9) 试为某8位计算机系统设计一个具有8KB ROM和40KB RAM的存储器。要求ROM 用EPROM芯片2732组成,从0000H地址开始;RAM用SRAM芯片6264组成,从 4000H地址开始。 (10) 为某模块设计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已知该模块的端口数为64,端口地址占用从 1130H开始的连续地址段。试给出分析过程及简单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10) 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分层体系结构,并说明分层原因及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10) DRAM为何要刷新?如何刷新? (11) 设某系统地址总线宽度为20位,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现采用8Kx4芯片实现32KB 存储器,要求其地址空间连续,且该扩展存储器的地址从0B0000H开始。(1)需 要多少片芯片?分几组?(2)片内地址线需要多少位?应该用哪种片选方式?多 少位高位地址线?以表格方式描述每组芯片的地址范围。(3)画出系统硬件连接图。 (11)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1-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A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考试形式:一页纸开卷考试日期:2015年1月10日考试时长:120分钟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 %,期中10 %,实验10 %,期末70 % 本试卷试题由七部分构成,共 5 页。 一、选择题(共30分,共10题,每题3 分) 1、通信系统中按照不同频率段划分信道的系统称之为( a )。 (a)FDM系统(b)TDM系统(c)CDM系统(d)TDD系统 2、系统误码率是数字通信系统的( b )指标。 (a)有效性(b)可靠性(c)适用性(d)可实现性 3、模拟信号下限频率为1000 Hz,上限频率为3000 Hz,则该信号无频谱重叠的最低采样频率为(d )。 (a)1000 Hz (b)2000 Hz (c)4000 Hz (d)6000 Hz 4、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二进制数字传输与多进制数字传输,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 a )。 (a)二进制传输占用的带宽比多进制传输更大,抗噪声的能力也更强 (b)多进制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都比二进制传输更好 (c)二进制与多进制传输仅仅是制式不同而已,它们具有相同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d)多进制传输的带宽利用率虽然不如二进制传输高,但传输速率却比二进制高 5、载波频率为2 MHz,数字码率为30 kbps的MSK信号,其零零点带宽为( c )。 (a)2 MHz (b)30 kHz (c)45 kHz (d)60 kHz 6、匹配滤波器用于数字接收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c )。---该题做得差---基础 (a)限制传输带宽(b)匹配传输阻抗(c)提高抗噪能力(d)提取载频信号 7、通信信道容量的上限值由( c )确定。 (a)误码率公式(b)AM调制指数公式(c)香农公式(d)卡森公式 β=的AM信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该题做得差---灵活运用问题8、对于调制指数为 1.5 (a)只能用包络检波器解调(b)只能用相干解调器解调 (c)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器都能解调(d)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器都不能解调 9、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d )。 (a)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是降低消息的冗余度 (b)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是降低信号传输误码率 (c)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是提高数字序列的纠错能力 (d)信源编码的目标之一是用多进制信号传输二进制信息 10、全球性通信系统频率指配与技术标准的制定由( a )负责。 (a)国际电信联盟(ITU)(b)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点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1章概论 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以下为了解) 1)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 P r=(A r/4πd2)P t G t 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电磁波的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极化和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极化。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 5.极化失配: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使接收信号质量变坏,甚至完全收不到信号。 6.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传播地形和地理的分布、高度有关。 7.多径衰落属于小尺度衰落,其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8.多普勒频移:f d=(v/λ)cosα,式中v为移动速度;λ为波长;α为入射波与移动台方向之间的夹角;v/λ=f m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指定教材课后参考答案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七章习题解答(部分) 1.8086系统采用向量式中断,试简述8086系统中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 中断类型码:用于区分不同的中断源,即系统中每个中断源都应该对应一个唯一的类型码。8086系统中的中断类型码以8位无符号数(00H~0FFH)表示,一共可以区分256个不同的中断源。 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ISR)的入口地址,也就是ISR的第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位置。8086系统中的中断向量由两个字(4个字节)组成,低位字表示入口的偏移地址,高位字表示入口的段基址。显然,每个中断类型码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则8086系统中共应有256个中断向量。 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存放地。8086系统将最低的1KB(00000H~003FFH)RAM 空间用于存放这256个中断向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利用中断类型码n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断向量表中找到该中断源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即:中断向量存放的起始地址m =n×4,从中断向量表的m地址单元开始连续取出的四个字节就是n号中断的ISR入口地址。8086CPU正是用这种方法完成中断索引的。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指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1)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OM地址最高端。 (3)PC系统中的主机总是通过中断方式获得从键盘输入的信息。 (4)80486系统和8086系统一样,将中断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两种。 (5)IBM PC/XT中,RAM奇偶校验错误会引起类型码为2的NMI中断。 答: (1)可以算对。不过这个题说法本身就不太明确,应该是:“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中断源同时提出中断请求时,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错。应该是:“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AM地址最低端。” (3)对。 (4)错。应该是:“8086系统将中断分为内(软)中断和外(硬)中断两大类,而80486系统将广义中断分为异常和狭义中断两大类。” (5)对。 4. 8086系统的RAM存储单元中,从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 4个字节的中断向量,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是多少?而中断类型码为14H的中断向量应存放在哪些存储单元中? 答:中断向量0F000:0FF23存放在0002CH双字单元中,说明其对应的中断类型码N=2CH÷4=0BH。 14H号中断向量的起始存放地址为4×14H=00050H,即该中断向量的偏移量部分存放在0050H和0051H单元中,段基址部分存放在0052H和0053H单元中。 5. 以下是PC机为某外设中断源装载中断服务子程序的代码,请问该外中断的类型码是

通信原理期中考题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期 中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考试日期: 2015年10月 29 日 考试时长:90分钟 本试卷试题由 六 部分构成,共 5 页。 一、选择与填空(共20分,共 10题,每题 2分) 1、 频带利用率是数字通信系统的( A )指标。 (A )有效性 (B )可靠性 (C )适用性 (D )可实现性 2、某AWGN 信道带宽为50 MHz ,信号噪声功率比为30 dB 。则根据香农公式,该信道容量约为( D )。 (A )40 Mbit/s (B )130 Mbit/s (C )150 Mbit/s (D )500 Mbit/s 3、要无失真传输某信号,信道传递函数需满足的条件是( D )。 (A )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均为常数 (B )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乘积为常数 (C )幅频响应或相频响应的导数为常数 (D )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导数都为常数 4、在已调信号带宽相同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带宽最宽的是( B )信号。 (A )AM (B )SSB (C )DSB (D ) FM 5、在模拟信号传输中,调制效率是指( C )。 (A )传输信号中直流信号功率与交流信号功率之比 (B )传输信号中载波信号功率与边带信号功率之比 (C )传输信号中信息携带信号的功率与传输信号总功率之比 (D )传输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6、设信号功率为 1 mW ,噪声功率为100 nW ,则信噪比(S /N )的dB 值是 40 dB 。 7、基带信号()cos m m m t A t ω=对载波作100%的幅度调制,则常规AM 系统、DSB-SC 系统与SSB 系 统的解调增益分别为 、 2 和 1 。 8、对于4PAM 信号和16PAM 信号, 4PAM 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16PAM 具有较好的频谱效率。 9、某十六进制数字基带系统符号速率为2400 Baud ,则该系统的比特速率为 9600 bit/s 。 10、当“0”、“1”码等概率出现时,在单极性NRZ 信号、双极性NRZ 信号、单极性RZ 信号和双极性 RZ 信号中,具有多条离散谱线的信号是 单极性RZ 。 二、(共15分)已知某AM 模拟调制系统中,信号表达式()[]106cos4000cos2AM c s t t f t π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