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2014-2018历年历史学908真题汇编

华南师范大学2014-2018历年历史学908真题汇编
华南师范大学2014-2018历年历史学908真题汇编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历史学

考试科目及代码中国近代史908

一、简答题 15*6=90

1、开罗会议

2、简评东北易帜

3、简评天京事变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5、鸦片战争的影响

6、战后国共两党和平计划未成功的原因

二、论述题 30*2=60分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历史学

考试科目及代码中国近代史908

一、名词解释

1.詹天佑

2.二七大罢工

3.虎门条约

4.劝学篇

5.重庆谈判

6.一二九运动

二、简答题

1、1946年初政协会议的成果

2、资政新篇的内容

3、人权派的基本主张

三、论述题

1、谈谈对近几年“民国热”的看法

2、评价清末新政的作用

3、浅析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角色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最新整理)

2018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6 题;共54 分) 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 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 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 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 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 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 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 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 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 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 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讲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华师01-05近现代史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虎门条约》 2、李提摩太 3、江南制造总局 4、科学补习所 5、“赛先生” 6、“上打洋人下打官” 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分) 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分) 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 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 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分) 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 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简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北上宣言 2、训政纲领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民生实业公司 5、工业内迁 6、中原突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同40分) 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 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 三、论述题(24分) 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龚自珍 2、圆明园 3、北洋水师 4、“东南互保” 5、《二十世纪大舞台》 6、“德先生” 二、标点并成现代汉语(10分) 尝思御众以慈爱为本而结下以诚信为归宇宙祥和之气胥缘一念之悱恻所结而成盖爱民如子之心休戚相关远近本无歧视堂廉虽隔以孔迩联之抚恤深情使亿万人为一心斯能得民矣其贞观朝使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察长吏不肖问民间疾苦官无旷职民无怨心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乃昭其临御之诚爱护之至保民之道得矣 三、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任选两题) 1、什么是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2、洋务派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历史作用? 3、辛亥革命对民初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题(30分,任选一题) 1、结合学术动态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近代变迁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925数据结构历年考研真题汇编34p

目 录 第一部分 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925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 1999年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925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真题汇编 .......................................................................................................................... 2011年厦门大学845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 2009年厦门大学845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 2008年厦门大学845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 2006年厦门大学496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925数据结构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最新资料,WORD 格式,可编辑修改!

2016——2018年全国卷必修三高考真题汇编

1、(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 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 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 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4、(2016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 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图3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 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6、(2018年全国Ⅰ卷)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 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图6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数学分析试题汇总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数学分 析试题汇总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分析 一、填空题(3*10=30分) 1.设_______lim _______,lim ,,2,1,4 sin )1(===+-=∞→∞→n n n n n n a a n n a 则 π ; 2.设处连续; 在则为无理数为有理数 ____)(, , ,)(=∈? ??-=x x f R x x x x x x f 3._____;1lim 1 0=+?∞→dx x x n n 4._________;)cos (sin lim 10 =+→x x x x 5.方程)(032为实常数c c x x =+-在区间[0,1]中至多有_________个根; 6._______; __________),1()(1122=>+=++? n n n n I I n n a x dx I 的递推公式,写出为自然数设7.设_;__________)(,)(),(cos sin 0 ==? +du t f dt t f y x u y x 是可微函数,则 8.),(y x f 设在P 0(2,0)处可微,且在P 0处指向P 1(2,2)的方向导数是1,指向原点的方向导数是-3,则在P 0处指向P 2(1,2)的方向导数是_____________; 9.写出函数在x=0处的幂级数展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n 2=x 10.曲线π20,sin ,cos 33≤≤==t t a y t a x 的弧长s=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设f(x)在[0,+∞)上连续,)(lim x f x +∞ →存在,证明:f(x)在[0,+∞)上可取 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三、(12分)设函数z=z(x,y),由方程)(222y z yf z y x =++所确定,其中f 是可微函 数,试证:

华南师范333真题(2011-2017)

红色标记的字是不常见的考点(基本上每年都会有,所以才要全面落实,不能投机取巧),黄色覆盖区是难点。其实论述题基本上都算重难点吧。 华南的考题算是保守的。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6个 1、广义教育。教育学代号A 2、教育目的。A 3、教学。 A 4、德育。 A 5、知识。教育心理学代号D 6、学习动机。D 二、简答10分×4个 1、现代教育特点。A 2、科举制的影响。中国教育史代号B 3、班主任的素质。A 4、洛克白板说。外国教育史代C 三、论述题20分×4个 1、教学过程中的几对关系 A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B 3、杜威教育理论影响。C 4、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D

2015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A 2.教育目的 A 3.德育 A 4.学校管理 A 5.心理发展 D 6.品德不良 D 二、简答 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A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A 3.简述孔子的教育影响。 B 4.简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 三、论述题 1.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A 2.中体西用的局限和作用 B 3.基督教教育特点 C 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D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设计教学法 C 2、人的全面发展 A 3、贝尔·兰喀斯特制 C 4、心理健康 D 5、社会规范学习 D 6、教育制度 A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A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B 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D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D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 A 2、试述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 3、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C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B 2013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内部资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注:07~11为统考 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牛李党争、容闳、靖难之役、投下、改土归流、《胜之书》 二、论述 论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论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简论九品中正制 2000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卿大夫、约法三章、厂卫、乾嘉学派、《瀛寰志略》、《筹办夷务始末》 二、论述 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试析张居正改革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长平之战、党锢之祸、魏晋玄学、《元和郡县图表》、张格尔、五族共和 二、论述 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史必答题) 简述鸦片战争前清代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试述北宋中期(庆历至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简述康熙帝 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百家争鸣、《通典》、五均六筦、葵丘之盟、萨尔浒之战、《天朝田亩制度》 二、论述 简述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简述清末新政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以汉唐或者宋元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转卖制度的“全部专卖法”与“局部专卖法”在内容、作用等方面的区别2、请说明唐代赋役制度由租庸调制演变为两税法的社会经济原因3、请分析比较宋元市镇发展与明清市镇发展的不同特点4、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有何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1、请比较说明汉代口赋制度、魏晋户调制、唐租庸调制、唐两税法等四项赋役制度之间的变化 2、简述宋元明清官私对外贸易及官方政策的演变 3、请结合史实,阐述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专门史】 1、试论汉唐之间货币流通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衰的关系 2、略论宋明间中国海外

2015 华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5 华南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参考答案】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活动, 凡是他人和自我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题只需叙述教育的广义概念。本题属于识记题目,难度不大,广义教育的概念是教育学原理中最基础的考点,考查次数较多,常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 2、德育 【参考答案】(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德育的概念。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要分别叙述。本题属于识记题目,比较容易,考查频率高,常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另外,德育部分的复习重点及要求:了解德育的概念、德育的任务、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掌握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模式。 3、学校管理 【参考答案】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属于教育管理。本题属于识记题目,难度不大,考查次数频繁,常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本题相关考点还有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以及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考生应当熟悉。 4、教育目的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华中师大历史专业研究生是从2014年开始自主命题的,从报考人数来看,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比如16年中国古代史方向进复试就有44人,而只录取12人,因此竞争很激烈;从试卷难易程度来看,相比众多历史专业实力强的高校,华中师大中国史试题较为容易,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和学术动态的考察,因此每年考取高分的人数较多。从2017年真题来看,命题风格依旧与过去保持一致,古代史仍然占绝大部分比例,不过2017年真题论述题部分难度下降,因此整体上难度较去年有一定下降。 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或周予同主编,中华书局版) 《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第四版)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2017年题型、题量及分值 题型名词解释材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题量及分值8X10=80 3X25=75 3X25=75 2X35=70 三、华师历史学考研中国史专业2010-2016年复试线 时间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 2016年44 44 132 342 2015年42 42 128 323 2014年42 42 126 310 2013年40 40 120 295 2012年38 38 114 285 2011年40 40 120 295

2010年36 36 108 275 四、华中师范历史学考研命题重点及其规律 华中师大命题在内容上一直侧重于对政治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的考查,而在考查时间阶段上,古代史一直侧重于秦汉与唐宋明清两个阶段的考查,近现代史则侧重晚清政局及其变动、晚清之后这以阶段历史的考查,除此之外,华中师大对于一些考点不断重复的考查,比如“唐宋变革论”和新文化运动等等,近现代史部分每年会有一个名词解释较难,考生一般不会。 五、复习策略及其建议 通过近4年的真题分析可以看出,华师在命题上保持命题的一致性,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固定,基本跟老师研究方向一致。从试题难易程度上来看,名词解释大部分较为简单,辅导书上都有涉及,有个别的有些难度,这就需要细致的看书;材料分析及简答题都较为基础,容易拿分,论述题比较综合,考察的也比较深,需要对学术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参加考试的同学切身经历来讲,总体感受是题量大、时间少,要想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完有些难度,这就需要大家在复习的备考的时候多注重基础,且基础知识必须记得牢固,能够提笔就写以为考试节约时间,另外,必须抽出点时间来阅读论文,掌握学术动态,应付最后两道论述题。对于想要拿高分且基础较好的同学,建议再阅读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注重细节,防止出现细小的名词解释。

华南师范大学333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 2011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2、教学 3、校长负责制 4、智力多因素论 5、经典条件反射 6、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2012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 2、学校教育 3、心理发展 4、人的发展 5、课程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2013 一、名词解释 1、受教育者 2、教学方法

3、道德教育 4、学习策略 5、心理健康 6、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2、简述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4、简述基督教教育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3、论述《国家在危机中》的改革建议 4、论述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2014 一、名词解释 1、设计教学法 2、人的全面发展 3、教育制度 4、贝尔兰卡斯特制 5、心理健康

6、社会规范学习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3、奥苏泊尔关于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当先行于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2、试述学校教育的特征及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3、试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5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2、德育 3、学校管理 4、教育目的 5、心理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题

华中师大历年世界史考研真题集

华中师大历年世界史真题汇集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名词解释 1 金字塔(2003) 2 埃赫那吞改革(2004、2005) 3 埃及象形文字(2004) 4 汉谟拉比法典(2003) 5 楔形文字(2005) 6 琐罗亚斯德教(2005) 7 巴比伦之囚(2014) 8 波斯帝国(2003) 9 哈拉巴文明(2003) 10 吠陀时代(2014) 11 印度种姓制度(2005) 12 印度教(2004) 13 荷马史诗(2014) 14 希腊化时代(2004) 15 西欧城市自治运动(2003) 16 伊斯兰教五功(2003) 17 查士丁尼(2004) 18 日本大化改新(2005) 19 幕府统治(2004) 20 德里苏丹国(2005)

(二)、简答题 1 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2001) 2 法老建造金字塔基本原因(2001) 3 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2004) 4 简述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质(2004) 5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古代的发展变化(2003) 6 简述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及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2004) 7 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基本特征。(2001) 8 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005) 9 试述斯巴达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2003) 10 简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2005) 11 试分析共和国时代罗马扩张的影响(2003) 12 简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 13 概述早期基督教教义的演变,并分析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原因(2004) 14 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014问答) 15 试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2004) 16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2014问答) 17 概述莫斯科公国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及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2004) 18 简述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过程(2005) 19 试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2003) 20 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 以上例子加以说明。(2001) 三、论述题 1 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2001) 2 分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希腊史的影响(2001) 3 .雅典民主是怎样产生的?与近代民主比较它有哪些特点(200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

华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 一、名词解析 1.广义教育 2.教学 3.经典条件反射 4.多元智力理论 5.教育制度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2012年

一、名词解析 1.学校管理 2.学校教育 3.心理发展 4.人的发展 5.课程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2013年 一、名词解析 1.受教育者 2.道德教育

3.学习策略 4.心理健康 5.教学方法 6.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1.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 2.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3.现代教育的特点 4.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3.《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 4.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2014年 一、名词解析 1.设计教学法 2.人的全面发展 3.贝尔·兰喀斯特制 4.心理健康 5.社会规范学习

6.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 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 2.试述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5年 一、名词解析(共6小题,每题5分) 1.广义教育 2.教育目的 3.德育 4.学校管理 5.心理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1课程与教学论(政治)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1课程与教学论(政治)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共九册)》由鸿知华师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全书编排根据: 《教育学(王道俊)》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结合提供的往年华师考研真题内容及答案解析,帮助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同学通过华师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

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科教学(思政) 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位)、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学科教学(英语) 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 数学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学科教学(物理)、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化学与环境学院:学科教学(化学) 地理科学学院:学科教学(地理)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 旅游管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国际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33教育综合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华师真题汇总

1999年 考试科目:当代文学一、简答题: 1、试比较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的艺术风格。 2、请简析《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茶馆》中的王利发的性格特征,并分别说明这两个人 物在剧中的作用。 3、高晓声的短篇小说在探索“国民性”的问题上有哪些主要成就?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口号要比过去的“文艺从属于政治,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更符合文艺规律? 2、试论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请举例说明。 1999年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基础知识 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1、简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2、简述闻一多的诗歌理论。 3、简析朱自清《背影》中写“背影”的用意。 4、简析卞之琳的《断章》 5、简析茅盾的《水藻行》。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什么样的方针?在它的鼓舞下,1956年春至1957年夏, 文艺事业出现了哪些新的气象? 7、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意义。8、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 题材创作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9、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在题材上有哪些新拓展? 10、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1999年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八题,80分) 1、试以夸父追日为例,谈谈上古神话对中华人文精神形成的作用。 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你发表自己对此 诗的主题的看法。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猛烈抨击了科举制度,而他本人却直至晚年依然执着于功名, 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矛盾现象的深层原因何在? 4、试析《金锁记》的表达技巧。 5、试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6、简析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潮的内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7、简析汪曾琪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8、80年代与90年代文学精神和作家写作立场有何不同? 二、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3。4题每题20分,共计70分): 1、论《原野》。 2、试比较茅盾巴金老舍的创作个性。 3、试论《红楼梦》的叙事特点。 4、论述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思想意蕴和生命意识。 2000年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一、填空(共25分)略 二、论述(每题15分) 1、简述《诗经大雅》中五首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及其写作特点。 2、试述李白七言绝句的语言特色。 3、概述《红楼梦》的影响。 4、试述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文学范式”的开创。 5、简论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特征。 2000年考试科目:写作 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方向)一、试以一种文体为例,说明“文有定则”和“文无定法”是对立统一的。二、根据你自己的体会,谈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写作的重要性。三、你认为用一两句话概括文学作品的主题有无必要,为什么?四、文章层次和自然段落的关系怎样? 五、试以阿Q为例,说明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六、一般论文和杂文有何异同? 七、举例说明艺术细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八、试比较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考博历年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1997年--2006年1999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24分)1、条件反射2、启动效应3、感受性4、深度知觉5、表象6、智力商数7、表征8、气质 二、简答(30分)1、知觉恒常性2、遗忘曲线3、格式塔学派4、内隐记忆5、定势6、认知结构三、论述题1、述评韦伯---费希纳定律(15分)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5分)3、试分析比较性格向性说和特质论(16分)《西方心理学史》一.名词解释(30分)1、原型2、行为环境3、自我实现4、认知地图5、双重心理学6、认知不协调二、简答题(40分)1、什么是心理投射?2、什么是心理紧张系统?3、什么是“第三势力”心理学?4、什么是信息加工的心理学观点?5、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题(30分)1、如何理解格式塔的意义和作用2、如何理解潜意识理论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1、实验设计2、麦考勒效应3、无关变量4、提示法5、问题行为图6、对偶配对组法7、闪光融合临界频率8、再测信度9、内容效度10、项目区分度二、图形解释(10分)图一(略)图 二(略)(由于没有扫描仪,以后再作补充) 三、计算题(10分)甲乙两组学生参加一项“问题解决”的实验,以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秒)为成绩。他们解决某一问题的成绩如下,问两组成绩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甲组17 15 16 18 14 13 14 12 乙组16 18 19 16 22 19 18 16 13 (t .05=2.131, t .01=2.947) 四、简答题(30分)1、心理测量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反应时间在当前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作用3、情绪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五、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模式的比较研究》2000年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一、述评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主义两大研究方法流派。 二、述评心理学关于智力理论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三、概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内隐记忆的主要理论,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方法。 四、以二因素实验为例,如果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试用图来表示出其交互作用可能情况并作解释。 五、(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5a、根据你在学习心理方面最有创见的看法设计出一个多因素实验研究,写出设计方案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学习心理研究方向题目)5b、设计一个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跨文化研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 答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南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师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华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华师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华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 汇编华师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2011-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 2011-2018年真题答案解析。首先对每一道大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向、考察目的,向考生传授解答过程中宏观的思维方式;其次对真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解答,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4-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2.稷下学宫 3.九品官人法 4.府兵制 5.永康学派 6.理藩院 7.厘金 8.谭嗣同 9.中美关系白皮书 10.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材料分析题(20*3) 1.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汉书·食货志》 (1)翻译为白话文 (2)根据材料论述西汉初年的政策及其原因 2.牛李党争(材料没找到) 论述牛李党争及其影响。 3.予今年二十九初度,设清代科举不停,予取科名或已早做官吏,则乙巳、丙午间似不赞成革清代命也。孙大总统上李鸿章书如见用,戊戌政变如实行立宪,宣统朝摄政王能真行立宪政体,亦不至有民国词也。《朱峙三日记·1914年》(报载北京参政院任黎元洪为参政院院长) (1)分析作者的身份及该日记时间 (2)分析清末废除科举的利弊 三.简答题 1. 西晋主要社会问题。 2. 北宋初年集权措施。 3. 近代中国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4.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后期社会新动向。 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研究新动态,论述中共早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基本情况,评析中共领导民众运动的组织形式。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8个) 1、青铜时代, 2、关陇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