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摘要: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

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为此,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管道物流系统,特别是城市地下

管道物流运输系统,更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国外管道物流

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地下管道物流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

在工程规划建设和相关技术、自动化传输和监控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本世纪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动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地下管道物流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与发展领域。

关键词:地下管道; 物流运输;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

1 概述

在城市,配送物流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内容包括机关单位物资供应、市民消费品配送、对商场店铺的货物配送以及各类商务办公物品的流

转等。配送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类车辆。但是,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这些传统

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和一些大城市早已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

极限,从而也给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带来很大

影响。

据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的资料,由交通问题导致目前德国每年的经济损失

约为1000亿欧元。在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 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以地面车辆为主要方式的城

市配送物流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而且在网上购物和电

子商务日益普及的今天,原始的上门配送方式无论从速度上还是形式上,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发展城市地下物流以及管道物流是一个新的思路,把管道物流从今天只能配送液体、气体等物质向配送固体物质(包括日用品的运输供应和城市垃圾的外运等)延伸,把地面上以车辆配送为主要形式的物流转向地下和管道中,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与发展领域。通过实施地下管道物流,可以极大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给人们留下明媚的阳光、清洁的空气和宽敞的空间; 还可以大大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和运行效率,适应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发展的要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现状

采用管道运输和分送固、液、气体的构想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现有的城市自来水、暖气、煤气、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排污管道可以看作管道物流的原始形式。但这些管道输送的都是连续介质,而本文所讨论的则是固体货物的输送管道,这类管道物流运输形式可分为气力输送管道(Pneumatic Pipeline)、浆体输送管道(Slurry Pipeline/ Hydraulic Transport)、囊体运输管道(Capsule Pi peline)。

2.1 气力输送管道(PneumaticPipeline)

在20世纪,开始通过管道采用气力或水力的方法来运输颗粒状的大批量货物,气力管道输送是利用气体为传输介质,通过气体的高速流动来携带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物质。可输送的物质种类通常有煤炭和其它矿物、水泥、谷物、粉煤灰以及其它固体废物等等。第一个气力管道输送系统是1853 年在英国伦敦建立的城市管道邮政系统;随后,在1865年,由Siemens & Halske Company 在柏林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管道邮政网,管道直径为65mm,该系统在其全盛时期的管道总长度为297km,使用达100余年,在西柏林该系统一直运行到1971 年,在东柏林直到1981才停止使用。近年来,管道气力输送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管道废物输送,在欧洲和日本的许多大型建筑系统,都装备了这

种自动化的垃圾处理管道,位于美国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乐园也采用了这种气

力管道系统,用于搜集所产生的垃圾。

在管道气力输送中,最重要的是吹动固体颗粒需要较高的气流速度,特别是固

体颗粒直径或密度较大时就更是如此。在气力输送中,管道的磨损和能量消耗

也是较高的。因此,管道气力输送的经济、实用的输送距离通常是很短的,一

般不超过1km。在特殊情况下,如美国在建造胡佛大坝和大古力水坝时,就采

用了大约2km长的气力管道来输送水泥,这是相当长的气力输送管道。气力输

送管道多见于港口、车站、码头和大型工厂等,用于装卸大批量的货物。美国

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在报告中预测: 在21 世纪,废物的管道气力输送系统将成为许多建筑物(包括家庭、医院、公寓和办公场所等)常规管道系统的一部分,可取代卡车,将垃圾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处理厂。这种新型的垃圾输送方法有

望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产业。

2.2 浆体输送管道(Slurry Pipeline)

浆体输送是将颗粒状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输送介质混合,采用泵送的方法运输,

并在目的地将其分离出来。输送介质通常采用清水。浆体管道一般可分为两种

类型,即粗颗粒浆体管道和细颗粒浆体管道,前者借助于液体的紊流使得较粗

的固体颗粒在浆体中成悬浮状态并通过管道进行输送,而后者输送的较细颗粒

一般为粉末状,有时可均匀悬浮于浆体中。和气力输送类似,粗颗粒浆体管道

的能耗和对管道的磨损都较大,通常只适用于特殊材料(如卵石或混凝土)的短

距离输送;而细颗粒浆体管道则相反,由于能耗低、磨损小,在运输距离超过100km 时,其经济性也比较好。如美国的B l a c k Mesa 煤浆输送管道总长43

8km,管道直径为456mm ,每年从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煤矿运输460万吨的煤

到内华达州的一个发电厂,该管道系统从1970年一直成功地运行到现在。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预测,这种方法将来可应用于从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向

污泥处理厂或污泥填埋场输送污泥,这方面的应用虽然目前还没有,但将来可

能会变得非常普遍。

2.3 囊体运输管道(Capsule Pipeline)

囊体运输管道(CapsulePipeline)又可分为气力囊体运输管道(Pneumatic Capsul

e Pipeline-PCP)和水力囊体运输管道(Hydraulic Capsule Pipeline-HCP)两类。PCP利用空气作为驱动介质,囊状体作为货物的运载工具。由于空气远比水轻,囊体不可能悬浮在管道中,为了在大直径管道中运输较重的货物,必须采用带

轮的运输囊体(如图1 和2)。PCP系统中的囊体运行速度(10m/s)远高于HCP

系统(2m/s),所以,PCP系统更适合于需要快速输送的货物(如邮件或包裹、新

鲜的蔬菜、水果等); 而HCP 系统在运输成本上则比PCP系统更有竞争力,适

合于输送如固体废物等不需要即时运输的大批量货物。

大部分气力管道系统是在19 世纪的下半叶到20世纪的上半叶兴建并投入运行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汉堡的大直径管道邮政系统,其

管道直径为450mm,由于运输工具的尺寸和重量较大,其下部安装有滚轮,运输速度为36km/h 。从技术上来看,该系统运行一直非常良好,但是由于该系

统的时代性,终于在1976年经历了16年之后由于经济原因而关闭。英国伦敦

在1927年建成了一个被称为“Mail Rail”的地下运输系统,用于在伦敦市区的邮

局之间进行邮件传送,该系统至今仍在运行之中;另外,在伦敦还有一条新的自动化地下管道运输系统,管道的内径为2.74m,每辆运输车的运输能力为1 吨,行驶速度可达60km/h。二战以后,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分别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气力管道输送系统,其直径达到或者超过1000mm,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一是前苏联的“Transprogress”系统,该系统采用直径为1220mm 的钢制运输管道,可输送单个的集装箱或者装有集装箱的运输车;二是建于美国Geor gia州的“Tubexpress” 系统。

1972年,日本的住友株式会社将管道运输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建立了一条货物运输管道,用于从一个石灰石矿向水泥厂运送石灰石,从1983年开始,其年输送能力达到200万吨。其采用的管道形式有两种:圆形管道(图1)和方形管道(图2),这两种系统均由日本Somitomo金属工业兴建并成功地运行。其中圆形的管道是用来运输石灰石等, 方形管道是用来在施工较长隧道或高速公路时,运输挖掘下来的岩石和建筑材料等。另外,日本的邮政和通讯部还提出要在东京的深部地下空间(50~70m)修建一个“Tokyo L-net”用来连接东京市中心的邮政局并用来运送其它货物。

目前美国在囊体管道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电磁马达来驱动运输囊体。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囊体管道研究中心(CPRC) 和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正在研究线感电机(LIM)作为囊体驱动装置;佛罗里达正在研究利用线性同步电机来驱动囊体。

2.4 德国的CargoCap

以上应用实例只能看作是管道物流的初级形式,美、荷以及日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道的水力和气力输送以及大型的地下货物运输系统(UFTS)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D. Stein 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1998 年得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的资助开始研究Cargocap地下管道物流配送系统。这一系统应该是目前管道物流系统的最高级形式,运输工具按照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进行设计,下面采用滚

轮来承受荷载,在侧面安装导向轮来控制运行轨迹,所需的有关辅助装置直接

安装于管道中。运输工具由传统的三相电机驱动,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在直径

约为2m 的地下管道线路中运行,同时通过雷达

监控系统对其进行监控。在系统中单个运输车的运行是自动的,通过计算机对

其进行导向和控制; 尽管运输车之间不通过任何机械的方法进行连接,在运输任务较大时,也可以使他们之间的距离很小,进行编组运输,其最小间距可以通

过雷达控制系统控制在2.0m。在这一控制系统中,运输车可以自由地出入每一个运输编组而不会导致运行速度的降低(图3 和

图4)。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这种系统可以实现36km/h 的恒定运输速度。

这种地下管道快捷物流运输系统,将和传统的地面交通和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共

同组成未来城市立体化交通运输系统,其优越性在于:可以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对环境无污染,且没有噪声污染;系统运行能耗低、成本低;运输工具长寿命、不需要频繁维修;可实现高效、智能化、无中断物流运输;和其它地面交通互

不影响;运行速度快、准时、安全; 可以构建电子商务急需的现代快速物流运输系统;不受气候和天气的影响等。

该系统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形成一个连接城市各居民楼或生活小区的地下管道物

流运输网络,并达到高度智能化,人们购买任何商品都只需点一下鼠标,所购

商品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地下管道很快地“流入”家中。该课题组于2002 年初又

得到州政府的资助,现正开展试验段的研究工作。同时,Stein教授还正在积极争取德国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计划在

德国鲁尔工业区修建一条从多特蒙德到杜伊斯堡的长约80km 地下管道物流配

送系统。

3 发展管道物流运输的关键技术分析

管道物流,特别是城市地下管道物流,是一项综合性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

涉及经济学、地下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运输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考虑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物流管理、物资分拨与配送、地下管道工

程施工、机械传输自动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等多个方面。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

初期,可以先就其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分析论述适合我国国情的管道物流系统模式、发展前景和重大社会与历史意义,及对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分析研究地下管道物流对城市配送物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改善与城

市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和影响;

·地下物流管道的工程建设技术——现代非开挖地下管线工程技术:这是在城市

地下施工地下管线的最理想的施工方法,与传统的开挖式施工方法相比,非开

挖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不会对城市道路及相邻的设施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施

工中无噪音、无振动;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对地面交通基本无干扰; 施工时对公

众影响小; 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小。近年来,随着国际研发的不断开展,非开挖施工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使得在不开挖的条件下铺设各种

地下管道成为可能;

·运输工具的结构设计、驱动方式和驱动技术,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是线感电机,但也可以考虑采用常规的同步电机;

·监控技术:可以考虑采用物流运输领域已经成熟的条码识别技术、GPS 系统,或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雷达控制系统等,对整个运行过程进行自动控制;

·地下物流运输管道直径的合理选择和优化。

总之,地下管道物流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工程规划建设和相关技术、自动化传输和监控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

4 结论

地下管道物流运输系统是除传统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运输之外的第五类

运输和供应系统。由于近年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 如电子技术、电子商务、地

下管道的非开挖施工技术等),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许多发达

国家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德国的Ruhr University Bochum、美国

的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荷兰的Delft University以及日本的Kyoto University等。有关这方面的国际会议ISUFT(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Un dergroun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by Capsule Pipelines and other Tube/Tunne

l Systems)已经召开了3次。可以说,本世纪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动城市地下管

道物流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展该领域

的研究,建立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统总体概念,指出我国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

统的发展前景及技术可行性,制定出我国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及

阶段性发展规划,确立相应的关键技术并争取国家立项进行研究。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流程一:导入新课 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 宝马、奔驰轿车等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流程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其实质 操作要求:1、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各小组组长汇总知识要点;3、各小组代表阐述答案。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②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推动者)④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重要途径)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质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目标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 操作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表格;2、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核对结果;3、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检测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记忆效果;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 (1)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2)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题组一】巩固检测 1.(2008·江苏高考)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物流运输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单纯依赖商流赚取利润的机会愈来愈少。因此,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素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纷纷投资兴建不同类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想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物流相关的交通、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过去从事物资流通的企业已经脱离了计划体制的束缚,大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海洋,初步形成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网络规模居世界第2位。数字数据网总容量达到46万个端口,已具备提供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1997年,全国各类消费品市场总数已达87000个,其中批发市场14000多个。作为流通领域的新型营销方式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正在兴起,全国已有连锁公司1000多家,连锁经营网点达15000个。物资配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40多个城市。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对易快速增长,1997年全年进总值3250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代表中国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海上国际运输量在近几年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1997年首次突破千万TEU,达到1076万TEU。以沿海主要港口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初步形成。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世界管道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摘要: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 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为此,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管道物流系统,特别是城市地下 管道物流运输系统,更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国外管道物流 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地下管道物流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 在工程规划建设和相关技术、自动化传输和监控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本世纪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动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地下管道物流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与发展领域。 关键词:地下管道; 物流运输;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 1 概述 在城市,配送物流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内容包括机关单位物资供应、市民消费品配送、对商场店铺的货物配送以及各类商务办公物品的流 转等。配送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类车辆。但是,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这些传统 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和一些大城市早已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 极限,从而也给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带来很大 影响。 据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的资料,由交通问题导致目前德国每年的经济损失 约为1000亿欧元。在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 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以地面车辆为主要方式的城 市配送物流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而且在网上购物和电 子商务日益普及的今天,原始的上门配送方式无论从速度上还是形式上,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物流运输服务合同模板

运输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甲方(托运方): 乙方(承运方): 本合同于【】年【】月【】日在【】签署。 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承接甲方货物运输事宜,特制定以下条款,供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运输和服务事项 1.乙方承担将甲方货物送至甲方指定地址的业务。双方确认若甲方未有变更 指示,则以甲方向乙方发出《运输货物信息单》(附件一)所载信息为准。 2.应甲方的要求,乙方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将甲方指定发货地的货物在约 定时间内安全送至甲方指定收货地并交付指定收货人。 二、运输范围及运输时限要求 1.运输范围/区域及运输时限:详见《运费报价单》(附件二)。运输到达时限 指自乙方接到甲方需运输的货物时起至送达甲方指定地址并由收货人签 收的时间。 2.服务日期:全年365天全天连续服务。 三、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保证货物外包装完整,没有污损。 2.甲方提供运输所需的信息。 3.运输信息如有变更,甲方另行通知,乙方应予以办理。 4.甲方保证委托乙方运输的货物为国家允许流通的货物。 5.甲方根据货物的性质及重量、数量、体积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 包装。 6.如运输的货物需办理检验手续,甲方负责将有关文件提交乙方。 7.甲方有权查询货物的运输状态,有权在货物送达目的地之前通知乙方变更 目的地及收货人或者取消托运。 8.甲方向乙方支付的运费中已包含运输所需的全部保险费用(货物均以甲方

销售价格予以投保),甲方不另行向乙方支付任何性质的保险费用,也无 需自行办理任何形式的保险。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应具有完成本合同项下服务的法定资质,保证所派车辆性能良好,所 派司机身体健康、不酗酒、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并承担货物自接收时起 至交付甲方收货人签收前的一切风险和责任。 2.乙方应当将其派送到甲方取货人员(以下称“取货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授权书、取货人签字样本等加盖公章,交付甲方备案。乙方授权的取货人 的行为视同乙方的行为,乙方应对该人员的行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如乙 方变更取货人,应书面通知甲方,乙方应对甲方签收该通知前原取货人的 行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乙方在接受甲方委托运输的货物时,对货物的情况予以确认。如发现包装 不当、捆绑不牢固以致不便于运输,以及包装损坏、玷污的,有权利要求 甲方重新包装以保证货物的安全或将货物退回甲方。乙方一旦接收,则视 为甲方交付的货物完好、无污损,并适合运输。 4.乙方应在合同及附件约定的时限内安全的将甲方交付运输的货物交由收货 人签收,并完成相关物流工作。 5.乙方应在接到甲方查询通知后【15分钟】内作出回复,就货物送达与否、 送达时间等运输状态提出的查询作出回复。 6.乙方应向甲方开放货物运输过程的信息系统,包括网上查询帐号与密码, 甲方或收货人可以自行查询乙方的运输状况。网上查询地址为【】,指定项 目负责人【】,联系电话:【】,以保障即时信息沟通和货物查询。 7.乙方应按照甲方要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未得甲方许可不得更改运输方 式。若由于乙方更改运输方式给甲方及收货人造成损失的,乙方承担赔偿 责任;运费差额乙方应退还给甲方,或由甲方自未清结的运费中直接扣除。 8.乙方应保证运输货物的安全,保证运输途中货物无短缺、无污损、无人为 变质等损害。 9.乙方应保守甲方商业秘密。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得将在合作过程中知晓 的甲方信息透露给任何第三方。 10.乙方应为运输的货物进行投保,但无论乙方是否实际投保、也无论乙方以 何种方式投保,更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如需要保险公司 或乙方赔偿甲方货物损失的,乙方均应按甲方货物的销售价格全额先行支 付给甲方。 四、运输服务及保障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最基本的是两个:区域化和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⑶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②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③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④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⑤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⑷ 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③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④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⑤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对少数国家有利,对多数国家不利的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

国内快递运输服务协议

国内快递运输服务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客服热线电话:华北区:_________;华东区:_________;华南区: _________ 客户账号: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提供国内快递运输服务及相关费 用结算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二、费用与结算 三、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一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 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如本协议到期,双方均无提出异议,则协议有效期 自动顺延,以一年内为期。 四、除按本协议第二条第10款之规定乙方单方终止协议外,在协议 执行期间,任何一方如提出修改或终止本协议,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 知对方。协议的提前终止,不影响双方于协议终止前已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五、其他 1.乙方向甲方提供的《快递服务价格表》、《_________快递国内运单》及其他与运送有关的规定均被视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 有同等效力。 2.甲乙双方若有需要改变公司名称、联系方式或需搬迁离开原所在地 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本协议执行的变更时,均应于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书面通知对方,否则须由变更方承担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责任。 3.本协议下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提交乙 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4.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六、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的不断削减,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应该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浪潮,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果来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来民族国家权力的全球化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面貌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部门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享受着丰裕生活的同时,也正牺牲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而发达国家内部由于出现强资本弱劳工的态势,在劳工抗衡资本的能力削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使一些国家的极右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面对,趋利避害,修订“游戏规则”,克服其负面影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

物流运输存在的问题

物流运输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上海兴鑫物流公司专业从事国内上海到重庆、成都、昆明、太原南昌货物运输物流公司,公司有着严谨的运输组织团队,优秀的物流人员,完善的经营管理人员。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危险品化工、长途搬家、普货、建材、日用等。公司凭借多年专业运输管理经验的实际操作,迅速积累了遍布全国的网络合作运输物流公司,增加整体实力,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水平,下面,上海到昆明物流专线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物流行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1、物流管理分散,整体效益较差。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行业管理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物流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 2、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使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 3、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上海到重庆物流专线认为当前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从而很难为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一体化。

物流配送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处于分散的多元化格局,一直难以发挥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经营优势,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的;另外,物流公司及组织体系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高,效率低,运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其现状情况主要是: 我国入世后服务业有关领域有的已经对外开放,有的即将开放,更多的跨国企业将进入中国参与市场竞争,我国物流配送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1)专业化趋向 我国入世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必然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将企业内部物流交由专业物流公司经营。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比重不大,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被调查企业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只占22.2%,而美国这些类型的企业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占58%。因此,我国第三方潜力很大,有待发展。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重将会逐渐增大。 (2)规模化、集团化趋向 发达国家的一些物流公司通过重组、资本扩张、兼并、流程再造等形式,已经形成了跨国综合物流企业。这些物流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配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全球性的服务网络。而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能力低,在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国内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有一部分将利用拥有国内网络及设施、人力资本成本低等本土优势,与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部分将可能被大型物流公司收购、兼并;还有的将进行战略性重组和改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 展对策(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 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引发中国管道运输业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十一五”期间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分析,对未来中国管道运输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道;现状;发展 1.引言 管道运输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里程增长迅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哈原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

管道等工程为标志,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道运输发展,为解决我国能源运输紧张、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油气供应量和运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也将会带动管道运输的大发展。 2.“十一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09年底,随着一批油气长输管道的建成,中国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长度为6.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2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8万多公里。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管道整体运输能力不足,管道网络化程度仍然较低。(见表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6万公里,年平均增长0.7万多公里。2009年全国油气管道运输量45598万吨,是2005年的1.5倍;油气运输周转量达到202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近2倍。我国近80%的陆上原油、20%的成品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的。 表1世界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等5国管道长度(万公里)

物流服务的内容

二、物流服务的内容 根据物流服务的定义,物流服务包含了为满足用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传统的物流服务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为克服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而进行的劳动;而现代物流服务是以传统物流服务为基础,尽量向两端延伸并赋予新的内涵,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一)传统物流服务 传统物流服务的内容是满足客户需求,通过物流的相关功能活动,满足客户消除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要求。具体来说,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传统的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运输、储存以及为了实现和方便运输、储存所提供的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内容。 1.运输服务 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商品销售给其他企业或消费者使用,但商品生产者与其消费者在空间距离上常是相互分离的。运输就在于完成商品在空间的实体转移,克服商品生产者(或供给者)与消费者(或需求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是物流职能的核心环节,不论是企业的输人物流或输出物流,都依靠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这样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也就没有物流服务。为了适应物流服务的需要,要求具有一个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运输线路网系统作为支持。 2.储存服务 产品的生产完成时间与其消费时间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特别是季节性生产和季节性消费的产品。此外,为了保证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也需要在供、产、销各个环节中保持一定的储备。储存就是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保存起来,克服商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储存是物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储存商品,需要建立相应的仓库设施。在产品销售集中地区所设置的,作为商品集聚和分散基地和进行短期保管的流通仓库就是配送中心。 3. 装卸搬运服务 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保管而附带产生的物流服务活动,如装车(船)、卸车(船)、人库堆码、拣选出库以及连接以上各项活动的短距离搬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等在各仓库、车间、工序之间的传递转移也包括在物料搬运的范畴。为了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效率,减轻体力劳动强度,应配备一定的装卸搬运设备。 4.包装服务 商品包装是为了便利销售和运输保管,并保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毁损,保持完好。为便利运输和保管将商品分装为一定的包装单位以及保护商品免受损毁而进行包装,这都是物流服务的内容。 5.流通加工服务 这是在流通过程中为满足用户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切割、套裁、配套,等等。 运输与储存是传统物流服务的主要内容,其中运输是物流服务体系中所有动态内容的核心,而储存则是唯一的静态内容。物流服务的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与物流信息则是物流的辅助内容。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服务系统。 (二)现代物流服务 现代物流服务离不开传统的物流服务活动,但现代物流服务在传统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赋予了新的内涵,是各种新的服务理念的体现。具体来说,现代物流服务主要体现在一体化物流服务、增值物流服务、虚拟物流服务、差异化物流服务和绿色物流服务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为何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审时度势) 赵晋平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经济格局演变、全球化动力转换和规则重构是其中的三 大突出表现。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国别分化 反而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 深刻。 “南北失衡”的突出表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3年世界经济总量达到75.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为46.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9.4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二者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61.1%和38.9%。从过去20多年 的演变来看,由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之比已由1990年的3.9倍下降到目前的1.6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但是,经济总量差距缩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2013年,发达国家人均GDP 达到40186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8.2倍,远高于总量差距。近年来,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 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和马来西亚(以下简称“新兴7国”)1990—2013年人均GDP由627美元提高到4555美元。尽管如此,新兴7国人均GDP目前尚不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以下简称“发达7国”)平均水平的1/10。从国别来看,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人均GDP相当于印度的34.1倍,2013年进一步上升到35.4倍。总体看, “南北失衡”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环境仍然是 一项长期任务,发达国家应为此作出更多努力。 日渐分化的贸易投资增长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30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 由化为通过对外开放寻求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新兴7国为例,1990年平均出口依存度仅为9.8%,2000年提高到21.7%,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22.6%; 同期,外资净流入占全球的比重也由4.1%提高到5.9%和27.8%。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新变化,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受阻,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JEPA)等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区域大型经济一体化谈判加快推进。由于其实行高度自由化标准,绝大多数发展

物流运输论文

运输是物质资料或产品在空间较长距离的位移,一切物流过程均离不开运输,它是物流活动的核心业务。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是当今物流界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本文就针对我国物流运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旨在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提高物流运输管理措施 运输不仅是物流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运输贯穿于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分销这一过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物质实体的联系也是运输,运输不仅横贯了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而且越过了企业的边界将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联结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物流运输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我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和综合运输的优势,推行合理运输,对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物流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物流运输业也随之发展。但与国外物流运输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我国物流运输业务空驶率高、积载率低 因我国在物流运输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信息管理分散,各部门采用局部的计算机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职能部门很难收集各部门信息,不能及时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调整运输计划,并向各地区的物流部门传送信息,以及企业缺乏高效的车辆装车的调度和指挥系统,导致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偏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我国物流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达37%;某些专门运送特种货物的专用车辆,如专门运送商品汽车的汽车物流车辆,其空驶率高达39%。汽车空驶行程完全是消耗性生产过程,车辆的空驶行程越少,车辆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努力减少车辆空驶行程,提高车辆利用率。 2.我国物流运输业务货损货差率高 企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所使用的物流设备,特别是包装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导致货损率与车辆积载率低。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我国物流货损率为2.5%左右,是沃尔玛商品配送损耗率1.1%的2倍左右。由于较高的货物货损率,造成极大的企业与社会资源浪费。 3.我国物流运输配送准时率低 我国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未能较好处理中心仓库与销售网点的布局,加大运输难度,导致物流运输准时率偏低。由于较低的运输配送准时率,延长了货物在途时间,降低企业货物周转速度,增加企业库存,降低企业资金周转,从而提高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时间:2015-08-04 来源:未知作者:1025 点击:1904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 关键词:物流;发展;趋势 物流业的形成,是现代产业演化、升级的产物,作为一个将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的中间部门,为企业更快的将商品和服务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消费者更便利的获得商品和服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将专业化分工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引起了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在现代大生产的格局中,物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以及获取利润的努力互动,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更大空间。 现代物流已被我国政府、企业所重视,显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策略,生产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机会。传统物流(运输、仓储等)企业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新打造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再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作业一体化 现代物流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整合的概念,即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将生产、销售、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企业部门的活动综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使物流活动各作业环节有效地组合,形成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与效益。 2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物流活动不但活动范围广阔、涉及部门众多,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物流活动范围、流动速度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EDI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和条形码技术的普及应用,则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的科学水平,使商品在各种需求层面上的流动更加容易和迅捷。信息化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和物流创新的动力。 3物流管理自动化 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其效果是省力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物流自动化设施有很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以及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我国也正在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这些自动化设施。自动化设施的应用,可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 4物流管理智能化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万公里,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1.1.1铁路路网 干线铁路是铁路网络的关键部分,是铁路发挥骨干作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共有22条,根据其发挥作用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能源运输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1.1.2铁路客货运输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货物发送量完

成亿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113万吨,增长%;总换算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加亿吨公里,增长%。 公路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起水运和铁路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截止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1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万公里,省道万公里,县道万公里,乡道万公里,专用公路万公里,村道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和%。高速公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使干线公路在全国公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2.2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公路运输需求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增速基本为近5年之最。 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1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运输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物流运输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You have to get the permission of all the signatories to the agreement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terms.

物流运输服务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商执照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商执照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和相互合作与支持的宗旨,就甲方委托乙方为进口货物运输代理等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责任和义务 1.甲方最少在货物抵达前(船到港前三天、航班到港前24小时)通知乙方货物到达情况和提供有关文件,包括:海洋提单、空运提单、货物资料、报关和报检报验文件等,以便乙方安排换单和提前审核有关文件。 2.甲方委托乙方代理申报的进口货物,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商品检验检验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国家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 如

实申报。 3.由于甲方或下列原因导致货物申报时间的延迟,而造成未能及时清关或货物疏港等,由甲方承担所产生的风险、责任及费用,而乙方不予承担: (1)因买卖双方原因导致提单不能在船公司正常换取(如未电放、海运费用未结清等); (2)由于甲方未能及时提供进口报关所需的全部资料; (3)因甲方所提供的报关资料失实,而导致的延迟; (4)在清关过程中由于海关等相关部门要求,需要补充或修改有关单证及相关说明资料,而甲方未能及时提供; (5)遇到法定节假日或有关部门不能正常办公; (6)因港口要求和规定而必须输港的货物; (7)其它甲方及不可抗拒原因。 4.由于非乙方原因造成滞箱费、污箱费、修箱费等费用和责任,由甲方承担,乙方尽量协助甲方协商解决。 第二条乙方责任和义务 1.乙方应及时、合理安排甲方所委托进口货物的的换单、申报、运输等事宜。 2.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有关报关进度、预计送货时间,以便甲方合理安排仓库装卸。 3.乙方应积极协助甲方解决在报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包括文件的提供、解释、说明等工作。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