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作业

西南联大作业
西南联大作业

西南联大精神之我见

摘要:有人说,在一个民族历经生死存亡的时刻,总有一些人愿意用自己的背,

承受住整个民族的苦难,鼓舞引导着迷茫绝望的同胞坚定信念,不懈奋斗,这些人被称为“民族的脊梁”。他们并不仅仅局限于冲锋在战场前线以血肉之躯抵御敌人的士兵,还包括那群致力于用文化的力量激发民族觉醒的文化人。大学就是文人的战场,同时也是诞生文人的摇篮,处于民族危难时刻的中国大学责无旁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赋予振新民族的艰巨使命,西南联大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学校代表,而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好好的传承。

关键:西南联大精神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接下来,我将着重讲解西南联大精神。

一、淑世为公,敬业乐群精神。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史的沧桑中也涌现了大批的爱国志士,劫难的年代终究不能动摇科学教育救国的至奉,艰难的生活也动摇不了联大人治学求学的执着与追求。打开西南联合大学教师的名册,其阵容之豪华叫人瞠目结舌。他们不惜摒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辞辛苦,不畏牺牲,跋山涉水来到云南,致力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当时的中国,生活之艰苦让人无法想象,但他们毅然坚持了下来,用智慧和顽强引领联大学子探寻救国救民之道路,将毕生的心血挥洒在了这充满传奇的黄土高原。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华罗庚的身上可以看到。1938年,华罗庚结束在剑桥大学的进修,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在抗战中,华罗庚一直在西南联大教学系任教,过着及其贫穷的教授生活。我们看到一个爱国人士为自己的祖国所做出的决定,毅然绝然的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艰苦的环境中,把自己的知识全数交给西南联大的师生。

二、自强不息,务实苦干精神。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在滇的八年时间里,正处于抗战的艰苦时期,因此生活环境异常艰辛,每个班没有固定教室,而且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桌子,根本无法摊开书本写字。教室里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照明也只有煤油灯。而且对于联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来自战区,断绝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少许的贷金度日,为了继续维持生计和学习,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做兼职,以此来弥补生活来源的不足。生活如此艰辛,然而他们却从未沮丧,心怀祖国,以民族独立与复兴为己任。他们深知男儿当自强,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开放求新,与时俱进精神。

联大的师生摒弃了传统的闭门造车的学习观念,开放求新,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学习理念及学术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的学术进行改进。正是这种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民族气魄,使国家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和创造。

四、自由民主,兼容并包精神。

西南联大三校一体,合作办学,名家荟萃,师承有别,学派各异。在诚敬礼让,民主宽容的精神下,联大人遵循学术自由之原则,别出门户之争,排除派别之扰,包容众家,自觉把学校的民运和国家的民运紧密相连,形成了西南联大独特的学术风格。学生自治也是西南联大的一大特色,当时的联大没有班主任,也没有辅导员,但有学生自治会,由学生选举产生。自由与民主在此相得益彰,同时也为中国的自由与民主之路提供了典范。艰苦岁月中,联大人始终以追求卓越为奋进的航标。教育目标上奉行“通才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培养取向上不仅注重生源质量,更对在校学生严格要求;办学管理上充分发挥民主精神,坚持“教授治校”。正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进取意识,使联大学子成就大器的基础得以锤炼与夯实,大批一流人才涌出,展现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交相辉映的动人风采。重现中国现代大学在世界大学之林的光彩,必定要具备勇于进取、自我超越的精神,必定要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气魄与信念。

五、服务社会,爱国爱民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以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己任,自觉承担起救国救民的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的中国就是一部屈辱史,在历史的磨难中饱受西方列强的揉捏与凌辱,为使中华民族强大与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要中华儿女做出贡献甚至牺牲。在家国飘零之际,联大的学生除了一心求学之外,体会的是先师大的言传身教。国难当头,定当奋勇杀敌,保中华民族之安逸。此时的联大学生,他们一些选择奔赴抗日前线,部分担任盟军翻译,有的同学参加远征军到了印度、缅甸,出没于不见人迹的原始森林,更有的直接参加盟军的重要航空飞行任务。这种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必将传承于后世,永垂不朽。

西南联大的精神,其实就是对于中国最为坚定的信念。重温冯友兰先生所作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文,列举了四条这个大学值得纪念的理由。第一条就是对于这个国家命运的信念:“我国家以世界之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也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至今。”这种同国家民族同命运,共呼吸的精神,其实正是中国大学具有的精神力量之所在。

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的新时代,正面临着新的和平发展机遇。继承西南联大的精神先辈们所期于我们的正是追求新的超越和新的可能。让年轻人了解历史并不是期望他们重复过去的经验,而是期望他们记住过去的历史中这个民族的付出的同时,以新的姿态和新的风貌为中国和世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惊心动魄的一页。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撤出的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长沙,在拼凑而成的长沙临时大学继续他们的学业;可仅仅三个月,眼看长沙不保,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又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学生辗转来到昆明。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他们咬紧牙关,养育人才,创造了伟大的奇迹。《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一书向人们展现了这段非凡的史实,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闻一多步行入滇 1938年2月19日,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在韭菜园圣经书院临时大学召开出发誓师大会,会后即告别了三湘大地。临时大学师生入滇的路线有三条:大多数教师、家眷及部分女同学从长沙乘火车到香港,然后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车入滇;经济条件较好的男同学和少数女同学,由长沙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车途经柳州、南宁、镇南关进入越南,转乘火车入滇——这一路人数最多;而最艰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发,徒步行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团"了。旅行团由267名家庭贫困的男同学和11位中青年教师组成,配有4名军事教官及队医等。他们

将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里。 出发之前,每人发给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油布伞一把,限带行李八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须的生活用品。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推荐的原东北军少将师长黄师岳。闻一多、曾昭抡、李继侗、袁复礼四位教授与学校派出的指导员黄钰生共同组成辅导委员会。 初春阴雨绵绵,二百多名中国学子,脚踏草鞋,行进在泥泞的湘北大地。头几天还有人打伞,可细雨似乎永无停止地下着,为了行走方便,大家将油布伞往背后一搁,不撑了。棉衣湿透了,到宿营地拢一堆火烘干,第二天再穿。走到桃源县小丘陵地带时,淡淡的薄雾在一望无际的山丘、桃林间飘忽。学生们不由问道:"闻先生,当年陶渊明写的那个《桃花源记》,是不是就是这里?"闻一多莞尔一笑:"那是一个古代的传说故事,不一定真的是作者所见所闻。不过,在陶渊明时代,这里已经是相当偏僻的地方了;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比这个世外桃源还远十万八千里呢!"在这二百多人的行军队伍中,闻一多始终是极其独特的一员——他不穿军装,不穿短袄,一路上总是套着那件灰布长衫。无论队伍走到什么地方,人们始终看

浙江省宁波市2018届高三3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3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 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变动了启动画面,这幅中国位于中间的图像是由离地球36000千米高空的“风云4号”气象卫星拍摄获得的。完成1、2题。 1.该气象卫星 A.处于高层大气 B.位于地月系 C.属于自然天体 D.不受太阳风影响 2.下列属于“风云4号”卫星遥感功能的是 ①监测天气变化②观测地表形态③记录太阳活动④探索宇宙生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 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位于北京南部,区内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完成3、4题。

3.对于白洋淀的利用,下列做法最能体现其价值的是 A.发展航运业 B.建设湿地公园 C.适当围湖造陆 D.发展养殖业 4.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新区用水紧张的有 ①南水北调②海水淡化⑨价格调节④开发深层地下水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读某地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6.图示四类沉积物影响局部土壤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 B.影响土壤的矿物养分元素 C.影响土壤的质地特性 D.影响土壤的微生物含量 张蔓菱在《西南联大启示录》中写道:“步行团刚进云南,一过胜景关(云南与贵州的交界处),公路马上变宽了,并且路已经平了,感觉像北方平原一样。天有点奇怪,贵州天天不是阴天就是下

西南联大作业

西南联大精神之我见 摘要:有人说,在一个民族历经生死存亡的时刻,总有一些人愿意用自己的背, 承受住整个民族的苦难,鼓舞引导着迷茫绝望的同胞坚定信念,不懈奋斗,这些人被称为“民族的脊梁”。他们并不仅仅局限于冲锋在战场前线以血肉之躯抵御敌人的士兵,还包括那群致力于用文化的力量激发民族觉醒的文化人。大学就是文人的战场,同时也是诞生文人的摇篮,处于民族危难时刻的中国大学责无旁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赋予振新民族的艰巨使命,西南联大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学校代表,而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好好的传承。 关键:西南联大精神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接下来,我将着重讲解西南联大精神。 一、淑世为公,敬业乐群精神。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史的沧桑中也涌现了大批的爱国志士,劫难的年代终究不能动摇科学教育救国的至奉,艰难的生活也动摇不了联大人治学求学的执着与追求。打开西南联合大学教师的名册,其阵容之豪华叫人瞠目结舌。他们不惜摒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辞辛苦,不畏牺牲,跋山涉水来到云南,致力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当时的中国,生活之艰苦让人无法想象,但他们毅然坚持了下来,用智慧和顽强引领联大学子探寻救国救民之道路,将毕生的心血挥洒在了这充满传奇的黄土高原。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华罗庚的身上可以看到。1938年,华罗庚结束在剑桥大学的进修,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在抗战中,华罗庚一直在西南联大教学系任教,过着及其贫穷的教授生活。我们看到一个爱国人士为自己的祖国所做出的决定,毅然绝然的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艰苦的环境中,把自己的知识全数交给西南联大的师生。 二、自强不息,务实苦干精神。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在滇的八年时间里,正处于抗战的艰苦时期,因此生活环境异常艰辛,每个班没有固定教室,而且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桌子,根本无法摊开书本写字。教室里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照明也只有煤油灯。而且对于联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来自战区,断绝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少许的贷金度日,为了继续维持生计和学习,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做兼职,以此来弥补生活来源的不足。生活如此艰辛,然而他们却从未沮丧,心怀祖国,以民族独立与复兴为己任。他们深知男儿当自强,天将降大任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你问我的家吗?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我走得有点累,你问我的家吗?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

《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学院 10D 杨慧敏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观看了这短短的片子,让我们感触很多,想到同为一个大学学子,我们对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要为什么而来感到很茫然。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为学校的种种缺陷而不乐,而为学校有良好的氛围而庆幸。我想我们会珍惜这几年时光,为自己、为家人做出一定的贡献! 观西南联大回忆录之感. 信息学院 10D 高晓金

2020高考语文(冬季第三辑)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素材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 ?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武汉、南京、上海相继失守,平津告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在战火中辗转迁徙,最后来到云南昆明黄土坡的大普吉村,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称“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三校师生分批返回平津,恢复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校。在前后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与云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友情。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享誉海内外的教授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校长夫人卖米糕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的生活随着时局的动荡而愈发艰苦。当时,梅校长家有五个子女:梅祖彬、梅祖杉、梅祖彤、梅祖彦、梅祖芬,孩子们都在求学读书。梅校长的夫人韩咏华当时没有工作,全家都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来勉强糊口。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丈夫一心科研和教育事业,韩咏华与赵瑞云及袁复礼的夫人、潘光旦的夫人合作,“研制”出一种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出售。她们别出心裁,把这种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取抗战一定胜利之意,并用红糖浆在米糕表面写上“定胜糕”的标签。起初,她们把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糕点铺寄卖,可这种“二道手”的生意利润不大。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在街上叫卖。有一次,一个身穿旗袍、手提精致小包的贵妇人前来买米糕。当她得知韩咏华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时,十分敬佩地说:“清华大学校长夫人卖米糕,真是了不起啊!今后,我要邀约更多的姐妹来买‘定胜糕’让抗战早日胜利。”打那以后,教授夫人们的生意还真红火了起来。 “特殊屏障”隔不开患难真情 数学系教授华罗庚一家安在黄土坡上的一处简陋的房屋中,可是即便这样的陋室还是遭到了敌机的轰炸而倒塌,所幸一家人当时外出,躲过了一劫。失去了住的地方,华罗庚一家只好在野外当“山大王”。闻一多得知后,热情地邀请华罗庚一家到自己家中共居。当时,闻一多租住的屋房是昆明地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所谓“一颗印”就是当时昆明人形容一般平民百姓的住房像印章那样狭小的代名词。这套住房两层楼,楼下为炊房,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华家搬来后,闻一多腾出稍大一点的一间给华罗庚。由于中间没隔墙,生活上总有些不方便。闻一多只好挂几条花花绿绿的床单隔开。华罗庚幽默地对闻一多说:“闻兄,你在室内挂屏风,我们两家人好似住进宾馆了。”一席话,逗得两家人围在一起捧腹大笑。后来,华罗庚回到北京,当他得知闻一多、李公朴在昆明遭特务暗杀的消息后,悲伤地翻出当年的照片,痛哭不已。 教授当街卖画 1941年2月的一天夜晚,龙院村惠家大院的一间破旧小屋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物理学教授赵九章的二女儿诞生了。小女孩的降临为小屋平添了许多欢笑,也给这狭窄的陋室增添了杂乱。仅十来平方的小屋既是一家四口的居室,也是赵教授的书房。室外破旧的门柱上贴着赵教授亲笔书写的一副楹联:上联是“宁静致远”,下联是“淡泊明志”。生孩子原本是人世间一件大喜事,可赵教授却整天愁眉苦脸说啥也高兴不起来。战乱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衣衫破烂,生活上更是营养不良。赵教授看着孩子们日日受苦,心里很难过,最终他含泪卖掉了一幅家传珍宝——赵子长临摹的山水画。据说,赵子长

西南联大校歌及注释

满江红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简注: 1、五朝宫阙……指北京。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都以北京为都城,辽代称上京,金代称中都,明、清两代都称北京,宫阙,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见宫阙甚壮,怒。”阙,宫门两边的望楼。 2、衡山湘水……衡山即南岳(今衡阳),湘水指长沙,都是长沙的临时大学所在之地。 3、绝徼……绝,远;徼(音叫),边界,边陲。绝徼指遥远的边疆云南。 4、桢干(或干桢)……桢(音真),坚硬的木头;干(音赣),树干。桢干,古时筑墙所用的木板和立柱,喻具有真才实学,能胜重任的人才,比栋梁更优。 5、九州……《尚书、禹贡》称冀、兖、青、徐、扬、荆、豫、粱、

雍为九州。这里的九州泛指中国。 6、黎元……黎,众多的;元,人类;黎元即黎民百姓。 7、尽笳吹,弦诵……尽(音紧),纵然,尽管;笳,即胡笳,古代塞北和西域流行的管乐器,笳吹,泛指音乐活动或文化生活;弦诵,古代学校里用弦乐器和歌唱配合学生朗诵诗词,泛指学校的教学活动。 8、山城……当时系指昆明。解放后才称昆明为“春城”,称重庆为“山城”。 9、情弥切……弥,更加;指联大师生虽然生活在环境安定的昆明,但报国之情更加迫切。 10、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便,即使。成,古时称方十里之地为一成。三户,犹言只有几户人家。此句的意思是:即使战斗到只剩几里土地,几户人家,我们打败日寇的雄心壮志仍不折服动摇。 11、多难殷忧新国运……殷,深切的、深情的;殷忧,即深忧。新,更新(动词)。此句含义是:祖国灾难无穷,忧患深重,我们一定要更新祖国的命运。 12、动心忍性希前哲……动,打动,激励,振奋;动心,激发理想,振奋精神。忍,克制;忍性,行事时能控制情绪,不任性,喻目标坚定。动心忍性,精神振奋而行事坚定。希,通睎,仰慕,崇敬;哲,志士仁人,才能识见超常之人。此句含义是:值此国家危亡,人民多难之秋,必须振奋精神,坚定方向;学习前辈志士仁人,踏着他们的足迹,跟敌人斗争到底。

西南联大的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平原 题目:第141讲《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的意义》 嘉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平原 时间:12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现场实录 陈平原:谢谢主持人跟在座各位朋友,今天我讨论一个题目是西南联大的意义,70年前,就是1937年11月1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撤退到长沙,三校旧生1月18日开始报到,三校学生报到人数是1120人,第二年因为战局的发展,兵分三路,撤退到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7月3日联大结束,三校各自返回平津。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当时国立、省立有108所,职员4200人,学生4万多,到抗战胜利的时候,这些高等学校是141所,教员一万多人,学生八万多人,大学生没有减少,还在发展,这个是那时候高等教育的情况。不管怎么说,那个年代没有因为战争而把中国大学摧毁,反而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给日后中国的建设发展留下了很好的基础。 1941年10月25号,解放日报有抗战以后学校集中的区域,大部分东南沿海大学到西部去了,包括遗憾、四川、东北、中央大学等等,这些学校撤退到了成都,在重庆学生有7千人,有女子师范学院等等,在昆明学生有4500人,在贵阳学生大概有七千人,在西北有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等等,还有在两广,没有被侵占的地方,有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等,在江西有湖南大学师范学院,就是钱钟书先生的父亲就是在那个师范学院,除此以外,在上海还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因为这个时候是1941年10月份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爆发,所以在租界还可以办学,这些学校以后都撤掉了。 到了80年代、90年代我们重新整理发现,当时是西南几个省,云贵川几个省统计,发现从东南大学迁到云贵川的大学有56所,中间还有一些没有列在里面,比如1941年从西南重新迁回去,有的是还没有迁多,但是即便如此,还有几所大学,山东医学专科学校,还有国立音乐学院等等,这些大学没有被列入。最近十年,学术界开始关注,抗战中大学内迁的研究,讨论他们如果历经千辛万苦从东南迁到西南或者是西北重新办学,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协助了西部地区思想、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是一个奇迹,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状态,因为战争绝大部分的大学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而且坚持下来,最后能够坚持,众多学校之间唯一能够比的是前苏联,我们看苏联的教育史家如何谈那一段历史。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卫国战争形势,不能不影响到国民教育和苏维埃学校活动,成千成万高年级学生,老师和大学生,满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离校参加了民兵、红军和游击队,为了抢救高等学校的物质、文化财富,高等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了奋不顾身的斗争,把34所高等学校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馆珍贵陈列品,撤退到国家的后方。斯大林格勒消灭法西斯后第八天,一批教授又到这个被彻底破坏的城市,莫斯科大学有数百名教师和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保卫祖国的斗争。1941年6月22号打仗,到了10月份,眼看着莫斯科很可能保不住,当时的中央命令把莫斯科大学迁走,迁到土库曼斯坦北部,两个月时间重新复课,第二年战争进一步推进,土库曼也保不住,又迁了一次。不过随着苏联红军战略转移,莫斯科大学又重新迁回莫斯科。莫斯科大学漂流在外的时间,其实不到一年半,他们也有大学的内迁,但是因为时间不长。 中国人对学问的重视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大学教授牺牲,但是没有让大学教授上前线当兵,换句话说当时的国民政府意识到战争的长期性,而且坚信最后中国人能够打赢,让大学生留在校园里面,让大学教授继续他们的研究,战争中大学教师、学生的牺牲的比例比起其他的国家要小得多。

重庆的南开

重庆的“南开” 作者: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茅海建 2016-08-29 09:11:57来源:往事 ?标签 ?重庆 ?南开中学 图左为张伯苓(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去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重庆。由于重庆到澳门的航班是隔日飞的,我也有了一点走一走的时间。朋友带我去看看重庆的“南开中学”。 算是我孤陋寡闻,以前还真不知道重庆也有一个“南开”。著名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都在天津,难道在重庆还有一个比山寨更大一点的“山城版”? 重庆的南开中学位于沙坪坝,1936年由天津南开掌门人张伯苓设立,并自兼校长。最初的名称是“南渝中学”,即南开与重庆的合名。张伯苓之所以要跑到重庆设校,是因为当时的华北局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没有停止其侵华的脚步。1933年,日军攻占热河,继攻长城各口,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后不

支,被迫与日军签订了《塘沽协定》。华北由此已处于险境,天津由此已成为前线,日本在天津也有驻军,一旦形势有变,天津南开各校将有可能不保。 这一步先着,张伯苓还真下对了。 重庆的南渝中学开学还不到一年,“七七事变”爆发了。七月二十八至三十日,天津南开各校遭到了日军的野蛮轰炸,建筑几乎全部被毁,校园成了一片焦土。天津南开各校开始其流亡生活。张伯苓逃了出来,住到重庆的南渝。南京的报纸上也刊出广告,宣布有条件离开天津的南开男、女中学生,可以到重庆去继续学业。“南渝中学”随后亦改名“南开中学”,以示其生命之延续。 今天的重庆,修了许多沿江、跨山的高架路,不到一小时的车程,便从曾家岩到了沙坪坝。南开中学的大门,应当是新修的,与重庆一中相对面,入门即见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是南开各校共同的校训。重庆南开的校歌,也沿用了天津南开的校歌: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 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大江之滨,嘉陵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只是在后面一段咏唱时,宣示其新生命的地点,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边上。今天的沙坪坝,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与市中心无异;而在当年,却属于重庆的远郊区,进城的交通很不方便。南开中学的老师与学生只能都住校,吃饭也都在食堂,成了全宿制的学校。师生之间,交流很多。 1937年底,重庆被定为战时陪都,一下子发展起来。教育的需求量很大,重庆南开中学在校学生1938年秋达到1472人(至1945年秋达1900人)。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规模。战前天津的南开各校(大学、中学、女中、小学)学生加起来约三千人。学校的各种建筑不断修建起来,我们在校区内漫步,可以感到当年规划者的心思,房屋建在靠山一边,中间的洼地是规模极大的操场。学校后来遭到日军飞机的多次轰炸,因地形与设计的安排,损失较小。学校也在山上建了据说能藏两千人的防空洞。现在的校园里,老的建筑不多,但留存下来的,我觉得都有保护的意义。 张伯苓真是个大教育家,出手果然不凡,一下子就办出个名校。重庆南开中学很早就建有科学馆,旧楼似已不存。我在现在的科学馆中,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幅照片,都是院士,约有三十多位。我看着各位的介绍,大多是陪都时期的学生:马杏垣、钱宁、朱光亚、郭可信、楼南泉、邹承鲁、何曼德、周光召、杨士莪……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重庆南开中学的学生是了不起的,除了理工科外,文科的学子有吴敬琏、茅于轼、汤一介、张岂之、郑必坚等等,在政界有邹家华、阎明复等等,在企业界还有一个张忠谋。一所新学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培养出了这么多的人才。我离开科学馆时,想到的是“允公允能”的校训,却迎面看到橱窗中的展示,标明最近几年重庆南开中学毕业生的高考分数…… 陪都时期,国难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然文明不可绝,教育尤不可偏废。最有远见的教育家、政治家为这个国家保存读书的种子,留待日后的复兴。南开大学在流亡过程中,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这么差的条件下,从1938-1946年,九届才毕业了3343名学生(最少的两届只有二百余人),数量不多,差不多快到了“楚虽三户”境

西南联大的壁报风采

周勇兵:西南联大的壁报风采 ——以群社《群声》壁报和南针社《南针》壁报为例 点评:选题新颖,研究深入,考订精细,论述周详。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清华、北大及南开南迁至长沙成立长沙临时联合大学,于1937年10月25日开学,共设文、理、工、法商等四院十七系,其中理、法商、工三学院在长沙韭菜园圣经学校,文学院在南岳圣经学校上课。至1938年初,南京、武汉先后沦陷,长沙成为后防重镇,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再度迁校;5月4日,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开学;同时于蒙自开设分校,文学院与法商学院在此上课。1939年夏,新校舍落成,理、文、法商三学院迁入。 西南联大的新校舍,在一进大门的右边,有两排长长的墙壁,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壁报,师生在校内发表学术观点、从事文学创作、宣传抗战时事、针砭时弊,都只有依靠壁报这种媒体,所以这两排墙壁被称为“民主墙”。① 一、西南联大壁报概述 西南联大的壁报,开始于1938年秋季工学院的《引擎》和《熔炉》,1939年文学院与法商学院搬到昆明后,壁报就开始大大发展起来。校内各种社团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壁报的发展,它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出版物,比如说壁报、报纸、杂志等,因为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办杂志、报纸的话纸张太贵,所以社团的刊物以不花钱的壁报最为普及。壁报是用毛笔誊写在纸的,加以美工排版后,张贴在校内的墙壁上;多以“社团”名之(如《冬青》是冬青社的壁报、《文艺》是文艺社的壁报),有少数则以“壁报”名之,称“XX壁报(社)”。②西南联大有着深厚的民主氛围,对学生的言论和政治思想一向是不干预的,因此对壁报管理也非常宽松。只要在教师中找一位导师,有负责人在学校登记注册,就可以出壁报。联大壁报“以同学间的互相观摩作学术上之研究及练习负责发言为原则”,因此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壁报撰稿人必须在其上写明自己的名字,而且不可以用笔名。③ 联大的壁报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文法学院迁往昆明新校址至“皖南事变”发生后,民主思潮在校内大受欢迎,这是壁报活动的发展期,并最终以“皖南事变”中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进入高潮;第二个时期是“皖南事变”结束后至1943年秋,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西南联大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④联大的团体活动、壁报活动、民主讨论基本停滞;①第三个时 ①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第248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②李光荣:《西南联大早期的文学社团》,新文学史料,2005年03期 ③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编委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学生卷》第628页“本大学学生壁报管理办法” ④“那正是‘皖南事变’后的低潮时期,校内一片冷冷清清,荒凉寂寞,死气沉沉。一进新校舍的校门,两旁布告墙上(即后来的民主墙),一张壁报也没有。只见歪歪斜斜、横七竖八地贴了一些小纸条,原来是同学们的招贴、启事、广告之类,多是出让、征购书籍和变卖东西的,五花八门,使人看了眼花缭乱。”选自程法伋:“联大后期学生自治会理事会的活动”,《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44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15高考满分作文:我所理解的“民国范儿”_高中作文

2015高考满分作文:我所理解的“民国范 儿” 摘录:“民国范儿”在今天屡被提起,反复咀嚼,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国范儿”渐渐地被时间的河水稀释到寡淡的地步。今天的人们亟须痛饮历史的陈酿,长久回味,以为自己的行走注入不竭的能源与动力。 正文:我所理解的“民国范儿” “民国”应该指上个世纪民国成立后的那二三十年,“范儿”应该是当年的那些文人,学者的。说白了,“民国范儿”其实就是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个性、气质、风度、风范。 首先是包容与尊重。“兼容并蓄”是蔡元培先生提出来的,拖着油乎乎小辫子的辜鸿铭,着洋装礼帽持文明棍的胡适之,无像样文凭的梁簌溟,这些人,思想各异,研究领域各异,却能够在一个校园里和平共处。为何?因为在这些学者心中,尊重是很重要的处世准则。信仰不同,修养不同,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前提下,学术争鸣可以热闹非凡,甚至寸土必争。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也尊重他人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大师胸怀、学者风度。相比而言,今天的有些所谓的学者是不是该脸红、羞愧呢? 其次是认真与执着。民国初期时真正产生大师的时代,学者们能够埋头书海、享受寂寞中的乐趣是很重要的原因。那时并非没有灯红1 / 2

酒绿的喧闹,并非没有虚名俗利的诱惑,正因为超乎寻常的认真,正因为异乎常情的执着,成就了山峰耸立的大师群体。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鲁迅、林语堂、刘大杰、傅斯年、饶毓泰……做学问,就要有做学问的心态与状态。冷板凳要坐十年,搞研究不能突击,不能速成,炒作包装出来的学术产品,结果只能是“次品率”的居高不下。 第三十勇于担当。民国多动荡,乱世读书为的是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理应毫不犹豫地接过上天赋予的担子。五四大潮,陈独秀挺立潮头,蔡元培竭尽心力营救被捕的学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林语堂等人以笔作刀剑,谴责政府的杀人暴行;抗日战争,很多知识分子走上战场,西南联大的学者在隆隆的轰炸声中培育着未来的栋梁。再看时下,一心经营自己的小天地、管他天下热与冷的处世哲学大行其道,猥琐、局促的人们是不是该醒醒了? “民国范儿”在今天屡被提起,反复咀嚼,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国范儿”渐渐地被时间的河水稀释到寡淡的地步。今天的人们亟须痛饮历史的陈酿,长久回味,以为自己的行走注入不竭的能源与动力。 2 / 2

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武汉、南京、上海相继失守,平津告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在战火中辗转迁徙,最后来到云南昆明黄土坡的大普吉村,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称“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三校师生分批返回平津,恢复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校。在前后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与云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友情。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享誉海内外的教授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校长夫人卖米糕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的生活随着时局的动荡而愈发艰苦。当时,梅校长家有五个子女:梅祖彬、梅祖杉、梅祖彤、梅祖彦、梅祖芬,孩子们都在求学读书。梅校长的夫人韩咏华当时没有工作,全家都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来勉强糊口。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丈夫一心科研和教育事业,韩咏华与赵瑞云及袁复礼的夫人、潘光旦的夫人合作,“研制”出一种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出售。她们别出心裁,把这种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取抗战一定胜利之意,并用红糖浆在米糕表面写上“定胜糕”的标签。起初,她们把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糕点铺寄卖,可这种“二道手”的生意利润不大。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在街上叫卖。有一次,一个身穿旗袍、手提精致小包的贵妇人前来买米糕。当她得知韩咏华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时,十分敬佩地说:“清华大学校长夫人卖米糕,真是了不起啊!今后,我要邀约更多的姐妹来买‘定胜糕’让抗战早日胜利。”打那以后,教授夫人们的生意还真红火了起来。 (在当时的情况下,夫人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被困难所压倒让人钦佩) “特殊屏障”隔不开患难真情 数学系教授华罗庚一家安在黄土坡上的一处简陋的房屋中,可是即便这样的陋室还是遭到了敌机的轰炸而倒塌,所幸一家人当时外出,躲过了一劫。失去了住的地方,华罗庚一家只好在野外当“山大王”。闻一多得知后,热情地邀请华罗庚一家到自己家中共居。当时,闻一多租住的屋房是昆明地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所谓“一颗印”就是当时昆明人形容一般平民百姓的住房像印章那样狭小的代名词。这套住房两层楼,楼下为炊房,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华家搬来后,闻一多腾出稍大一点的一间给华罗庚。由于中间没隔墙,生活上总有些不方便。闻一多只好挂几条花花绿绿的床单隔开。华罗庚幽默地对闻一多说:“闻兄,你在室内挂屏风,我们两家人好似住进宾馆了。”一席话,逗得两家人围在一起捧腹大笑。后来,华罗庚回到北京,当他得知闻一多、李公朴在昆明遭特务暗杀的消息后,悲伤地翻出当年的照片,痛哭不已。 教授当街卖画 1941年2月的一天夜晚,龙院村惠家大院的一间破旧小屋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物理学教授赵九章的二女儿诞生了。小女孩的降临为小屋平添了许多欢笑,也给这狭窄的陋室增添了杂乱。仅十来平方的小屋既是一家四口的居室,也是赵教授的书房。室外破旧的门柱上贴着赵教授亲笔书写的一副楹联:上联是“宁静致远”,下联是“淡泊明志”。生孩子原本是人世间一件大喜事,可赵教授却整天愁眉苦脸说啥也高兴不起来。战乱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衣衫破烂,生活上更是营养不良。赵教授看着孩子们日日受苦,心里很难过,最终他含泪卖掉了一幅家传珍宝——赵子长临摹的山水画。据说,赵子长是明永乐年间进士,曾任山西太原巡抚。有一次,他去五台山巡游,画下了这幅蓝天白云、白塔、汾河山水美景图,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国解放后,赵教授曾为卖掉这幅祖传真迹而捶胸顿足:“我对不起祖先,我是罪人,罪人啊!” 教授黑夜遭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口语交际练习(10分) 1、食堂是学校的一个公共场所,这里能很好的反映同学们的修养。有个同学洗好盆子后转身走了,一任水龙头哗哗淌水。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要节约用水,自愿去关水龙头。你会这样说: 。(要求:简洁、得体、有说服力、易接受)(2分) 请为食堂水池边设计一幅图文并茂的广告,告诉大家要节约用水。(3分) 2、校运会中,你们班的张明同学在4×100m接力赛中跑最后一棒,当第3个同学跑完后,你们班位居小组第三,大家都对张明寄予了厚望。果然,张明接棒后如离弦之箭疾驰而出,奇迹般的追上第二名,眼看就要追上第一名了,却在离终点10米处一个趔趄,失去重心,跌倒在地……请你迅速写一份不超过80字的广播稿,通过校电台说些心里话,表达你的看法和感情。(5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2分) 妇rú()皆知仰mù()()xiǎn为人知zǎi()割 潜心guàn()注心会神níng()()lì尽心血( )chóu划 ()shuāi微一拍jì()合马革guǒ()尸元xūn()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3、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的杰出人物,请写出你最崇敬的人,并说说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4分) 4、请写出两则关于读书的名言、格言。(4分) 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各写出他们的一部代表作。 (4分)福楼拜:歌德:屠格涅夫:左拉: 6、判断正误。(4分) (1)《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共产党员。()(3)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4)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11分)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 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失本色,不改初心

不失本色,不改初心 《西南联大行思录》 作者:张曼菱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在从教十五年且有了一丝职业倦怠之际,我宿命地遇到了《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我在读师范时曾懵懂思考过的一个问题――“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西南联大行思录》告诉我们,处于国土沦丧、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之中的西南联大办出了中国近百年最出色的教育。有人用八个字评价西南联大――“不失本色,不改初心”。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群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办出了如此出色的教育?为什么西南联大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季羡林……而如今高楼林立、设备精良的大学却很难再走出大师?教育的本色究竟是什么? 现代英语中的“教育”源于拉丁文“educare”,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西南联大是对教育最好的阐释。在那样的困境中,联大教授和学子们身上的潜质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西南联大最初的校舍可谓五花八门,有民居、村舍、会馆甚至庙宇。

后来建造的新校舍和宿舍,也不过是铁皮屋顶,后来又用茅草屋顶。即便是如此简陋的校舍,还常常遭日本人空袭以及风雨侵蚀,以至于联大人在图书馆看书、在寝室里睡觉也要张着伞。而为了生计,校长梅贻琦的夫人不得不做“定胜糕”以贴补家用,冯友兰的夫人则当街支起大锅炸麻花卖,甚至还有女生开起了饭店。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学问照样做,学术照样搞,甚至还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反观当今的教育,愈发功利,从而渐失本色。有些学校更像是工厂,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缺乏个性的、千人一面的“考试机器”,用分数一刀切地衡量这些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年轻生命。因此,我们不得不深深折服于西南联大灵活的育人方式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发现李政道”,是西南联大和物理学界的一段佳话,因其超凡的物理天赋,教授们给他破格学习的机会,没有用年级的升学制限制他。李政道在联大获得了一种上下求索的自由,他可以求教任何一位导师。西南联大把学术当作“一个新的种子”,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问的特殊性和人的性格搭配起来。 在迢迢的西南山水间,西南联大的师生不忘迁来此地的初心――救国图强。战火硝烟不仅没有让他们胆怯,反而筑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和魂魄,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国家存亡紧紧绑在一起:邓稼先遵父命为救国而学科学直至为原子弹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

2018.7.7 今天在来南就的高铁上,读了几十页《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虽早已入手,但因期末考试,一直没看。今天终于可以看了。虽仅读了20多页,但已经数次看得热泪盈眶,那一代人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因为他们,中华民族方显伟大与厚重。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曾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兼任北大哲学系主任。 季羡林是清华学子,是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弟子。陈寅恪的父亲是陈三立,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陈三立拒绝吃饭,拒绝吃药,谁劝也不行,后来就是这样饿死的。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是湖南巡抚(相当于省长。不过,比现在的省长官职大一点,除了要抓经济和人们生活,还能掌握一些部队)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陈宝箴在北京城里。在酒楼上,别人请客。他看到西边,圆明园一带大火弥天,当即痛哭流涕。 季羡林谈了当年帮陈寅恪卖书的事。因为一家人无钱取暖越冬,陈寅恪打算将书卖给学校;一是自己可以继续用,一是将来可望赎回,无论怎样,书不致流失。季羡林受老师托付去找胡适校长,胡适立即派车,让季羡林送去大洋,并把那些书拉到了图书馆。他留下了话,陈先生随时可以赎书。当年的大学,是学者的一个后盾,一个可以求助解困、可以从长记议、缓和窘境的信赖。 南开大学,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创办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张伯苓和严修为创办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数学家陈省身都出身

南开,曾为张伯苓的学生。张伯苓的儿子叫张锡祜,张锡祜参加空军,与日军作战,血染长空殉国。 西南联大校歌有一句难懂的歌词“绝檄移载桢干质”,这就是“南迁”的本质:把这些对国家有大用的良材世木移载到偏僻的地方去,免受战争摧残。 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 在文学中,就像在所有东西中一样,才干与责任同在。 回来后,终于看完了整本书,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该看看这本书。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doc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篇一:观西南联大观后感 参观了西南联大的遗址后让我感触良多,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惭愧的,我们现在的条件多好啊。可是还在抱怨学校这样差那样差,甚至以这些借口来逃避我们应该学的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学校里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来逃课“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当时联大的学生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依然是那么的渴望学习,甚至连生活都有点令人堪忧,但还是不能阻挡他们学习的决心。他们在校舍被摧毁后没有就此放弃学习,而是抓住了每一个学习机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学习,真的让人十分震撼!古有勾践卧薪尝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是发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联大学生同样在艰苦的时代,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忍辱负重,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到底。联大师资雄厚,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依然坚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培养了不少人才,当时的就有朱自清、梅贻琦,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联大也因为有这些学富五车、爱国学士的存在,联大也因此蓬荜生辉,联大的莘莘学子也在他们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有所成就,例如:邹承鲁、杨振宇、华罗庚等人才均出于此。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学校环境。当时联大的办学理念是:“适应社会,培养通才;追求真理,学术自由; 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汇聚名师,培养精英”,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西南

联大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峻的教学要求也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大特点;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淘汰制,重视基础,强盗课程要以基础为重心,这使得学校立德气氛十分浓厚。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然而在看看当下的我们,上大学越来越颓废,当初的理想、抱负都抛之脑后,整天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早上睡到日晒三竿,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明明每天都没干什么,却觉得很累,身体越来越弱!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时候我经常会这么问自己:“我们这是怎么了?”我们的确该反省反省,但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不足之处,应试教育残害了多少人才,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教师为了考试而猛灌知识,慢慢的导致很多学生讨厌读书,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被不断地消减至无。国民素质直线下滑,就在今天,在西南联大旧址里便有一个女生看到那里有架船,毫不犹豫的跳进去叫他的男朋友帮她拍照。西南联大里的一切物品我认为都是十分珍贵稀少的,我们作为观观者应该做的是小心保护,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拍摄背景! 因此,我觉得为了更好地保护西南联大旧址的文物,我们的政府应该将它与州博物馆合并,加以保护! 篇二:《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