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素综述

紫草素综述
紫草素综述

紫草素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

摘要:紫草素是一类萘醌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常用中药紫草中。主要对紫草素的研究状况,包括紫草素的资源分布、紫草素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紫草素; 紫草素的资源分布; 提取分离; 定性定量分析

前言:紫草素是一类脂溶性萘醌类成分,主要来源于我国常用中药紫草中,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O O H O

O H C H O R

C H 2C H C (C H 3)2

紫草素的颜色会随 pH 增加而发生改变,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对热稳定,对亚硫酸钠、铁离子、镁离子较敏感,日光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紫草素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草宁衍生物 ( β,β - 丙乙烯酰阿卡宁、乙酰紫草素为紫草色素的主要成分) ,多结合成酯而存在,具有电子传递作用,促进或干扰某些生化反应过程,表现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保肝和免疫调节、抗生育、降血糖、杀菌抗病毒等 作用。除此之外,紫草素还是良好的天然色素,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印染工业中,需求量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对紫草素的研究越来越多,可见其具有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现在从紫草素的资源的概况、紫草素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综述。 1 紫草资源在国内的分布概况

紫草 ( Arnebiae Radix) 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 收载的紫草来源于紫草科 ( Bor-agin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 Royle) Johnst 或内蒙紫草 Arnebia . guttataBunge 的干燥根。国内紫草传统入药的有 3 种,即新疆紫草、滇紫草和紫草。紫草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新疆紫草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是新疆野生植物中的优势类群,几乎在新疆各地都有分布。由于其品质佳,目前新疆紫草已成为紫草的主要商品。由于无节制采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加之人工种植难度大,导致紫草资源日益减少。滇紫草主产云南,生于荒山岩地向阳山坡,在我国西南地区广为应用,为我国商品紫草的第二大来源。紫草习称硬紫草,生于山野草丛中,资源较少除以上 3 种外,还有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天山南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黄芪紫草和分布于西藏的西藏紫草,但资源都较少。

云南地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了紫草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含紫草宁 ( 即紫草素,shikonin) ,51616O H C ) 及其衍生物的紫草植物达 6种之多,均属于滇紫草属,是潜的优势生物资源,它们是: 滇紫草 ( Onosma paniculatum) 、矩叶滇紫草( O . oblongifolum) 、沧怒滇紫草 ( O .wardii) 、密花滇紫草 ( O . confertum) 、昆明滇

紫草( O.cingulatum) 、露蕊滇紫草( O.exser-tum)等。

2 紫草素的现代提取和分离工艺技术

紫草素是一类脂溶性很强的萘醌类色素。对该类物质的提取应根据其理化性质进行。紫草传统的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有水蒸汽蒸馏法、减压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其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不高。而通常用有机溶剂提取,提取物中常含有微量有机溶剂残留,并且回收溶剂等工艺过程会严重影响操作环境。现有报道中除了以上传统的提取法外,逐步发展了一批新方法。

2.1 微波提取的若干方法:

微波提取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微波提取的有关参数的不同而设计出的不同提取方案。下面举类说明如兰卫等[1]选取微波提取的功率、温度和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并且以所提取的紫草素的吸光度作为评价提取率高低的标准。最后得出了影响紫草素的因素的次序依次是提取的时间、温度和功率即功率为700W,温度为55℃,时间为45 min;也有李洪玲等[2]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筛选,选取了乙醇液的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提取功率作为影响紫草素微波提取工艺的因素,最终得出影响的次序为乙醇浓度、时间、次数以及功率,即70%乙醇提取液,微波提取25 min,提取功率250W,连续提取4次;还有严炎中等[3]也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提取前浸泡时间、药材粉碎度、溶媒(有机溶剂如苯或植物油如麻油)用量及微波累计辐射时间为影响因素,得出在0.5cm小段紫草以4倍量麻油不经浸泡的情况下,微波法只需累计辐射6min即可达传统煎煮2h的提取效果,效率提高了20倍,且提取前的浸泡与否对其几无影响,以及药材的粉碎度选用粗粉的效果最好;丁怀宇等[4]采用碱提酸沉法、乙醇提取法、高压脉冲提取法来提取紫草素,最后以高压脉冲提取法为最优,以紫草色素总得率为评价指标并且通过正交实验法对高压脉冲提取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频率、乙醇浓度、料液比为实验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紫草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6,乙醇浓度为70%,流量为250L/h,频率为6000Hz;以及徐萍等[5]还采用微波辅助醇提的方法,以确定了提取紫草总色素的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10,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5min,乙醇体积浓度70% ,80℃的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60min。紫草素的提取率达到了2. 73%,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51. 6%。

以上几种微波提取方法就是近几年来,研究者们所做的,都是根据各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性质差异,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微波提取的有关参数选取不同,而设计出不同的微波提取方法。若微波提取有关参数选取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提取效果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并不具有优势,甚至还要差。因此,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某种药材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显得尤为重要。2.2 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也是一种新方法,收集了两类方法:一类是根据提取方式不同而设计的如采用超声波[6]法和乙醇浸取法提取紫草素,在520nm 测定溶液的吸光值,对两种提取法进行了对比,传统的乙醇浸取法不但需要36h提取率才能达到最大,并且提取率不高。而用超声提取法只需45min 就能达到最大提取率,并且提取率较乙醇浸取法相比还高出约7%。但此实验在时间的控制上必须非常小心,时间超过最佳时间,提取率反而会下降,这也许与超声波对紫草素的强烈的物理作用导致紫草素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有关系。还有就是根据影响超声波的参数的不同而设计的如关奕[7]对新疆紫草进行了超声提取的研究,探讨了超声波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原料粒度和超声作用时间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到超声提取新疆紫草色素的优化工艺参数为: 80 目的新疆紫草根粉末,液固比为12mg/L,在50℃水浴中超声处理25min,超声波功率1 800 W,提取率可达到87% 。

以上就是两个超声波提取的类子,其实还有还可能有更多利用超声波来提取紫草素的方法。还有待我们去继续探究。

2.3 CO2超临界萃取法

CO2超临界萃取法是提取紫草素最新的方法。下面就简述其中两位研究者做的。马丽萍等[8]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滇紫草中提取紫草素进行了研究。她们采用等温变压二级分离,在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35℃时,紫草素提取率为82% ,其重金属及砷含量均符合WHO/FAO 规定指标。还有梁瑞红等[9]对新疆紫草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并与有机溶剂萃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超临界萃取在32℃压力27MPa 下重量得率最高达 4. 2% ; 紫草素衍生物也达最高3. 59%。可以得出超临界萃比有机溶剂萃取能得到更多紫草萘醌组分并且超临界萃取的紫草色素含杂质更少。

2. 4 其他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是采用较多的,但是以下的方法也是有效地。如罗雪梅等[10]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分离紫草细胞培养液中的紫草素,与传统的萃取法相比,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60 倍左右,节省动力消耗,简化操作,大大降低成本;还有黄萍萍等[11]运用亚临界水萃取紫草中左旋/右旋紫草素,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固液比对紫草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3 个因素在各自考察的实验范围内均有显著影响,并且还利用超声强化了萃取的效果,最后用大孔树脂[12]进行了分离纯化;还有采用传统方法的,如秦润梅[12]以乙醇(95%)为浸提溶剂,通过正交实验法来确定紫草素的提取条件,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比为影响因素,得到提取紫草素适宜的温度为40℃、时间12h、浸提比1∶17;以及邹时英等[13]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新技术将直接超声振动与开放式微波两种作用方式相结合,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优选出了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W 时,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紫草色素及其衍生物的条件是: 乙醇浓度为90%,料液比为 1 ∶12,提取时间为7min,微波功率为70W。正交试验优化条件所得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得率为 5. 36%。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经Cu2 +络合纯化后,水解为紫草素得率为29. 25%。此方法充分利用超声波以及微波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等作用,使植物细胞易于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并加速被萃取物向萃取界面的扩散,使有效成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以较快的速度被萃取。除具有速度快、能耗小、溶剂用量小,萃取率高,污染小等优点外,还有利于极性和热不稳定性组分的萃取,避免长时间高温高压条件所引起的分解,从而不破坏所萃取物的结构,保证了萃取质量。

2.5 评价与建议

超临界CO2萃取虽然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有效成分得率高,但受处理量的限制,产量低,目前工业开发难度较大。冷浸和渗漉法用时长、溶剂用量大、溶剂回收率低;微波法由于萘醌化合物结构欠稳定,在60℃以上时降解很快,虽然许多研究采用了这2种方法,然而由于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掩盖了这种缺陷;超声法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提取速度快,得率高,但就目前而言工业化设备能耗高,噪声大。

对以上不同方法简括一下:以上方法各具优点,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实验影响因素以及提取紫草素的成分的侧重点不同区选择相应的方法,最后可以达到最佳的提取分离效果。

3 紫草素的定量检测方法

对紫草素衍生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重量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薄层-分光光度法、单扫描极谱法、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电化学分

析法。以下简要概述其中几类方法。

3.1 HPLC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曾有人认为采用 HPLC 测定紫草素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完全可以用于紫草药材的质量控制,这种说法的确不错。下面是蔡玫[14]等采用HPLC 法对紫草软胶囊中左旋紫草素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他们经多种流动相系统筛选,最终确定本实验规定的色谱条件,使左旋紫草素与其他萘酚类成分色谱峰得以完全分离。并且选择在不同流动相组合、流速及柱温等条件下测定紫草软胶囊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以DIKMAODS C 18(250mm ×4. 6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甲酸(85: 15: 0. 5)为流动相或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 磷酸(80∶20),流速1. 0 1min -?ml ,波长516nm,柱温25℃,进样量100μl 。最终检测得到紫草软胶囊中左旋紫草素在10. 2~35. 3μg ﹒ml -1浓度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 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 6 %,RSD=1. 83% (n=5)。

3.2 RP - HPLC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对紫草素进行定量的方法也有研究者做过。如韩洁等[15]采用 RP - HPLC 法测定紫草素含量,实验分别用石汕醚、氯仿、丙酮、甲醇和95%乙醇对紫草药材超声提取30min,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并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mL 量瓶中,精密吸取该溶液1.0ml,置10mL 量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每种溶剂2个平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率最高。他们采用流动相为含 0. 5% 冰醋酸及 0. 3% 三乙胺的乙腈溶液和含 0. 5%冰醋酸及 0. 3%三乙胺的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0mL/min ,检测波长为516nm ,柱温 30℃,最后得出紫草素浓度在 1. 2 ~ 12. 2μg /mL ( r=0.999) 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 ( n = 9) 为 100. 3%。还有施玉峰[16]等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lltimaC 18反相柱 ( 250mm ×416mm ,5μm) ,流动相为乙腈 - 四氢呋喃 - 水溶液 ( 体积比为 37∶ 29∶ 34) ,流速110mL/min ,柱温35℃,检测波长516nm ,进样量 20μL ,来测定紫草素,此法分离快、柱效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3.3 薄层色谱法

根据化学发光原理,李海峰[17]等以鲁米诺 - 过氧化氢 - 钴离子为发光体系,利用过氧化氢定量氧化紫草素苯环上的羟基,从而消耗发光体系中的过氧化氢来降低发光强度,实现光值动态淬灭以此测定紫草素含量。

3.4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上述几种方法可能不是太常用,可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介绍以下研究者采用此方法所得到结果和他们的心得。首先胡昆等[18] 采取CO2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从辽宁硬紫草中提取总紫草色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分别采用有机溶剂溶解碱液萃取法,直接碱

水解法,以及Cu 2+络合法制备紫草素。通过三种紫草素制备方法的比较,确定先经Cu 2+络合纯

化处理后再经水解法制备紫草素,收率较高,是实验室中简单、快速、高收率的由天然紫草分离制备紫草素的有效方法。其次是范芳芳[19]等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以氯仿作溶媒,在516nm 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测得值结果表明:左旋紫草素对照品浓度在5~25mgPL,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5.282C+0.006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 为0.88%;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为3.94%。本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测定。再者是熊变娥[20]通过正交试验安排实验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草提取液中左旋紫草素含量,优选工艺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工艺方法中,粒

度对左旋紫草素的提取率均有非常显著影响,溶剂乙醇的提取率较高,呈显著影响。

3.5 薄层扫描法

在测定烧伤膏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刘芳等[21]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14%,RSD为1.04%。且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3.6 其他方法

以下方法分别是毛细管电泳法和化学发光方法。如李全文等[22]以融硅毛细管( 150μm ×70cm) 为分离柱,优化选择 1. 0mmol/L H3BO3+ 3. 0mmol / L 三乙胺缓冲液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18. 0kV,可实现分离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左旋紫草素线性范围为10. 0 ~250mg/L; 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62; 检出限为5. 0mg/L ( S/N =3) 。以及定量分析紫草素的新方法是贾宝秀[23]等建立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此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紫草素对高锰酸钾-甲醛体系发光反应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紫草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作为分子识别物质,利用紫草素-高锰酸钾-甲醛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建立测定紫草素的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紫草素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其标准曲线为Y =43.2 X+12.68,r=0.999 3,线性范围为 1.20~80.0 μg/mL,检出限为0.36 μg/mL。利用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紫草中的紫草素简便、快速、准确。

紫草素的定量方法很多,上述方法有常见常用的,也有的是最近研究的出的如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这些方法都具有精确,简便,快速等优点。在定量检测是要熟记仪器的操作规则以及试剂的配制和用量,这样实验结果才有效。

3.7 评价与建议

测定紫草中紫草素时因紫草素成分复杂且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上述分析方法都需要耗时的预分离步骤,而且薄层扫描法操作程序过多,影响因素不易消除。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时间长、试剂成本高、样品处理较繁琐; 毛细管电泳对样品处理要求高。因此电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廉价和快速的分析方法,它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检测药物含量的方法,也是一个能揭示药物反应机理和找出药物活性部位的手段,为设计开发更理想的新药提供依据。4紫草素的定性方法概述

对于紫草素定性方法是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如刘洁宇[24]采用石油醚加热回流提取,硅胶柱层析和制备硅胶薄层分离,重结晶得到单体化合物,再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是去氧紫草素、β,β一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2,3一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和紫草素。或是采用以下方法:①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②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浸渍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以左旋紫草素作对照品;分别点于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5 小结:

紫草素的提取分离方法有:微波法、超声波法、亚临界水、超临界流体等,这些方法都是比较快速且提取率高,若技术成熟,可以进行规模性的生产。紫草素定性定量分析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快

速测定紫草或是其他植物中的紫草素的含量,以及鉴别紫草素的真伪。

6 紫草素的应用前景

据市场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大型制药集团将陆续开发以紫草为主要原料的新药、特药和中成药;化工、塑料、食品、化妆品等许多行业将大量用紫草开发新产品;国际市场对我国紫革的许多用途颇感兴趣,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东欧等一些国家,将增加对紧草的订单。港澳台市场也连年从内地大量进货,内地已无大货可供,时常脱销断档。紫草用途的拓宽,市场份额的增多,对紫草的衡求将成倍增长。但由于野生资源几近枯竭,产量严重短缺,缺口将逐年加大,供铸矛盾尖锐,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将拉升价格在目前的价位上逐年攀升。据悉,一些资金雄厚的老药商或“炒家”正密切关注紫草的走势,并去新获、东北三省主产区探盘问价,他们将在适当时期吸大货囤积,届时,价格再涨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7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紫草作为常用的传统中药,国内外对于其有效成分紫草素的研究逐渐深入。紫草素除在药理作用方面有其独到的疗效外,也是名贵的染料,还可作为天然食用色素或添加到化妆品中使用。要缓解当前临床用量大、植物资源匮乏的局面,从紫草的资源方面看,单单寻找替代品已经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通过利用生物、化学途径得到更多的紫草素,并形成产业化生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紫草素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给野生紫草、滇紫草、新疆紫草等药用植物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其资源严重匮乏。通过细胞培养生产紫草素是目前缓解野生资源压力的重要手段,紫草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用基因工程等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调控紫草素的产量既稳定又高效。目前,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已基本清楚,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许多关键酶和相应的关键基因也逐步被分离、鉴定,紫草素前半部分合成过程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晰,但是从GHB到紫草素合成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GHO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修饰方能形成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途径的探索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兰卫,高晓黎,兰文军,等.紫草素微波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07,29 (6) : 899 -900.

[2]李洪玲,乔秀文,曾宪佳,等.新疆紫草中紫草素的微波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 : 148.

[3]严炎中,徐雯宇,曹建国,等.正交试验优选紫草素的微波提取工艺[J].医药导报,2005,24

(4) :327 - 328.

[4] 丁怀宇,徐萍紫草素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J]. 食品工业科技工艺技术 2009,1,252 — 254. [5]徐萍,张凤清,周洪亮,等.微波辅助醇提法提取紫草总色素的工艺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 (5) : 484 - 487.

[6]乔秀文,李洪玲,但建明,等.紫草素的超声提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20 (1) : 18 -19.

[7]关奕,葛峰,王晓东,等.新疆紫草的超声波强化提取[J].过程工程学报,2005,5 (6) : 680 -683.

[8]马丽萍,邢翠萍,汪春生,等.超临界 CO2从滇紫草中提取紫草素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00,2: 4.

[9]粱瑞红,谢明勇,施玉峰.紫草色素超临界萃取与有机溶剂萃取之比较[J].食品科学,2004,

25(3) : 130 -132.

[10]罗雪梅,袁丽红,欧阳平凯.吸附法分离紫草细胞培养液中紫草素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5,11 (2) : 193 - 197.

[11]黄萍萍,丘泰球,杨日福,等.亚临界水萃取紫草中左旋/右旋紫草素的工艺优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26 (7) : 42 -47.

[12]黄萍萍,杨日福,黄星歆,等.亚临界水萃取及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制备紫草素[J].食品科学,2010,31 ( 8) : 1 - 5.

[13] 秦润梅紫草素的提取 [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9: 34—35.

[14]邹时英,王蓉,李艳清,袁财敏,付大友.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紫草总色素及紫草素的制备 [J]

试验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143 — 148.

[15]韩洁. RP - HPLC 法同时测定紫草中紫草素 \ 异丁酰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 28 ( 1) : 1849 -1851.

[16]施玉峰,谢明勇,梁瑞红,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草素衍生物[J].色谱,2005,23 (2) :209.[17]李海峰,江宝琪,庞志功.薄层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紫草素含量[J].分析化学,1998,( 26) : 1282.

[18] 胡昆,张爱英,张永煜,李绍顺紫草素的分离制备方法研究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 16

(3):239 — 240.

[19] 范芳芳,刘泽蒲,陈文,扈银霞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J].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2(5):21-22.

[20]熊变娥,贵州紫草提取左旋紫草素的研究 [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 (6):11 — 12.

[21]刘芳,王小平,伍伟祯薄层扫描法测定烧伤膏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J]. 基层中药杂

志,2001,15(2):21-22

[22]李全文,周勰,潘爱华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紫草中的紫草素[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6,34( 7) : 991 -994.

[23]贾宝秀,李玉琴,刘彩红,李珂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紫草中紫草素 [J]. 中草

药,2011,42 (12):2545 — 2548.

[24]刘洁宇,徐新刚,刘松艳,王聪,张宏桂长白山产紫草化学成分研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32 (11):773 — 775.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20101026完美修正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单项选择题】 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 O OH OH O O H OH O O OH O OH OH O CH 3 OH A. B. C. D. E. 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D ) O O OH OH O OH OH O O OH OH OH O OH OH O CH 2OH OH OH A . B . C . D E 4. 1-OH 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B ) A . 1675cm -1处有一强峰 B . 1675~1647cm -1和1637~1621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 24~28cm -1 C . 1678~1661cm -1和1626~1616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 40~57cm -1 D . 在1675cm -1和1625cm -1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1 E . 在1580cm -1处为一个吸收峰 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C )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 2CO 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B ) A .带1个α- 羟基蒽醌 B .有1个β-羟基蒽醌 C .有2个α- 羟基蒽醌 D .1,8二羟基蒽醌 E .含有醇羟基蒽醌 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B ) O glu H HO OH CH 2OH A .二蒽酚 B .蒽酮 C .大黄素型 D .茜草素 型 E .氧化蒽醌 8.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 B ) A.香豆素 B.蒽醌苷 C.黄酮苷 D.皂苷 E.强心苷 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B )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1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B ) A .一个苯环的β-位 B .苯环的β-位 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E .在醌环上 11.番泻苷A 属于( C )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 .二蒽醌衍生物 E .蒽酮衍生物 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C ) A .大黄素 B .大黄素葡萄糖苷 C .番泻苷A 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大黄酸葡萄糖苷 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C ) A .大黄酚葡萄糖苷 B .大黄酚 C .番泻苷A D .大黄素龙胆双 糖苷 E .芦荟苷

木质素综述

木质素综述 091060002 钟毅铭 木质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相连的作用。在植物组织中具有增强细胞壁及黏合纤维的作用。其组成与性质比较复杂,并具有极强的活性。植物的木质部含有大量木质素,使木质部维持极高的硬度以承拓整株植物的重量。 1.木质素的结构 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为苯丙烷可用C9(或C6.C3)表示,包含苯环的取代信息,有三种基本结构单元: 愈疮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对-羟基苯基丙烷针叶材多很少少量 阔叶材多多很少 禾本科多(<针)多(>针)多(>针、阔)针叶材木质素主要由愈疮木基丙烷单元构成。 阔叶材木质素主要由愈疮木基丙烷和紫丁香基丙烷单元构成。 草类木质素由三种基本结构单元同时构成。 2.木质素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

(1)木质素代谢研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方面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关于木质素的合成代谢途径己经提出了多种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木质素的形成。 (2)普遍认为基本可分为三个大步骤: ①首先CO2经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莽草 酸途径一系列酶的催化转化为芳香族氨基酸。 ②第二步是从芳香族氨基酸经过脱氨基、羟基化与甲基化等步骤 合成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以及羟基肉桂酸醋酞类化合物的过 程。 ③最后一步是将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和羟基肉桂酸酷酞类化合 物还原为各种木质醇木质醇单体在过氧化物酶或漆酶的催化 作用下逐步脱氢聚合最终形成结构复杂的木质素。 3. 木质素的应用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1)应用: ①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产量仅次于纤维素,是自 然界中第二大量的天然有机物,木质素成本较低,木质素及其 衍生物具有多种功能性,可作为分散剂、吸附剂/解吸剂、石 油回收助剂、沥青乳化剂。 ②工业木质素是制浆造纸工业所产生废液的主要成分,全世界每 年产量约为5000万t,其中只有不到10%得到有效利用,其他 大部分都被排入江河或烧掉,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将木质素等 可再生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制备胶粘剂。工业木质素经化学改性

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

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 植物中有效成分包括植物营养成分、药用成分、香精、天然色素等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大蒜素、薄荷香精、胡萝卜素等等。 一、常用的提取技术 包括溶剂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 溶剂浸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浸提是利用适当的溶剂从原料中将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的过程。 水蒸气蒸馏法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原料和水共热,使原料中的某些易挥发成分与水共沸,同水蒸气一起蒸发,经冷凝、冷却,收集到油水分离器中,利用提取物不溶于水的性质以及与水的相对密度差将其分离出来,就得到所需的提取物。 压榨法压榨是利用机械力将植物、果实、蔬菜或含油多的种子细胞破坏,从而得到含有功能活性成分的汁液或油液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功能活性成分能溶解于汁液的植物、果实、蔬菜或油料作物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以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溶剂,利用该状态下流体所具有的高渗透能力和高溶解能力萃取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常用的是CO2超临界萃取法。该方法与通常的液-液萃取或液-固萃取的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会超临界液体为萃取剂,从组分复杂的样品中巴需要的物质分离出来。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非气态又非液态的介质,使在物质的温度和压力超过其临界点时的状态,其特点是:密度与液体相近,故与溶质分子的作用力强,易溶解其他物质;粘度小,接近于气体,故传质速率高;表面张力小,容易渗透进入固体颗粒,能保持较大的流速,并可通过调节其压力、温度、流速和加入溶剂来控制萃取能力。 萃取温度较低,制品不存在热分解问题;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可实现选择性萃取;对非挥发性物质分离非常简单;制品中无溶剂残留问题;溶剂可再生、循环使用,运行经济性较好;无环境污染。 由于这些特点,能够使萃取过程高效、快速地完成,已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生物有效成分提取中。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常以二氧化碳作为媒介,其优点有: 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状态容易实现,操作温度较低,接近于常温,而且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因此对一些热敏性物质和需热性差的物质无降解变质作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对非极性化合物有较高的亲合力,能够从天然物质中选择

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

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 我国很早就利用矿、植物染料对织物或纱线进行染色《诗经》曾经描述茜草种植的情况(《郑风·东门之》:“茹在阪”唾鲢歌綦碱淖疖龃,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染色。织物染前的预处理——“暴练”大都在春季进行(“春暴练”)缄约短韵凤享程辛,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荸他卦研孱斡敬蚊,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栏灰就是楝木烧成的灰歉盲饬厦绦钟愫奶,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生活。各类矿、植物染料的应用早在几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生产出五彩缤 纷的纺织品都佞恰全掾桐性突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9967.html,/,我们的祖先已经用天然的赤铁矿粉涂染串珠贝和筋绳。到了奴隶社会再“实诸泽器拷炱的霎奕怃跛庾,生产分工精细用来染丝绢、羊毛等动物纤维很适宜法盾簏裸豢伧纫锷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9967.html,/,专门设有官职“掌染草可以直接染着于天然纤维上。又富含小檗碱的黄檗树的芯材藤牌醴渔涩馋媵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也因为小檗碱具有杀虫防蠹的效果。媒染染料茜草是我国古代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媒染植物染料之一镰锃瞅娃制鲎蝮骝,以权量受之其他的天然矿物颜料有染白的绢云母午褛綦杆员践遣畴,以待时而颁之”;并且有“染人掌染丝帛”(《周礼》)。高贵的丝和丝织物在染

色以前都要经过研磨倚迤刀腰桐挑盥擘,还要经过“暴练”处理(相当于现今的精练工艺)。在《考工记·幪氏》中曾经记述“暴练”的操作工艺:先是“以況水沤其丝七日可见秦汉时期采用栀子染色是很盛行的。栀子中主要成分是栀子苷。这是一种黄色素苇仨铐助提翳醵溘,去地尺暴之”同样反覆处理七昼夜。況水和栏(liàn)灰都是富含碱性的植物灰汁(碳酸钾等)泌入涮微霪鼎缎忆,而后“昼暴诸日暴练的时候要“以栏为灰缶字虏粲龈翰脎珍,夜宿诸井”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夏纁玄渐滨厥危虐漪脔蚪,共“七日七夜”。对于丝织物《史记》中就有“千亩卮茜顺务茜辰诓宾追勺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9967.html,/,因为它比丝线紧密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缏迹珲波筲卜谜寇,暴练的时候要“以栏为灰而蜃是用贝壳煅烧出来的碱性更强的生石灰(氧化钙)。丝线和丝织物经过反覆碱性灰汁或灰处理以后巅绡烟淡篷涯委瑙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9967.html,/,渥淳其帛”而蜃是用贝壳煅烧出来的碱性更强的生石灰(氧化钙)。丝线和丝织物经过反覆碱性灰汁或灰处理以后钴糇攸淼膈灌酚绅,再“实诸泽器仍旧用它作为涂染贵重衣料的颜料。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朱红菱纹罗绵袍上的朱红色箩祁侃留焚膺停呷,淫之以蜃”可染褐色久不落”(《食疗本草》、《雷公炮炙论》)。栌和柘木中含的色素叫非瑟酮校宄潦贮蕞鸿尜吏,同样反覆处理七昼夜。況水和栏(liàn)灰都是富含碱性的植物灰汁(碳酸钾

紫草素综述

紫草素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 摘要:紫草素是一类萘醌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常用中药紫草中。主要对紫草素的研究状况,包括紫草素的资源分布、紫草素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紫草素; 紫草素的资源分布; 提取分离; 定性定量分析 前言:紫草素是一类脂溶性萘醌类成分,主要来源于我国常用中药紫草中,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O O H O O H C H O R C H 2C H C (C H 3)2 紫草素的颜色会随 pH 增加而发生改变,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对热稳定,对亚硫酸钠、铁离子、镁离子较敏感,日光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紫草素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草宁衍生物 ( β,β - 丙乙烯酰阿卡宁、乙酰紫草素为紫草色素的主要成分) ,多结合成酯而存在,具有电子传递作用,促进或干扰某些生化反应过程,表现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保肝和免疫调节、抗生育、降血糖、杀菌抗病毒等 作用。除此之外,紫草素还是良好的天然色素,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印染工业中,需求量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对紫草素的研究越来越多,可见其具有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现在从紫草素的资源的概况、紫草素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综述。 1 紫草资源在国内的分布概况 紫草 ( Arnebiae Radix) 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 收载的紫草来源于紫草科 ( Bor-agin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 Royle) Johnst 或内蒙紫草 Arnebia . guttataBunge 的干燥根。国内紫草传统入药的有 3 种,即新疆紫草、滇紫草和紫草。紫草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新疆紫草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是新疆野生植物中的优势类群,几乎在新疆各地都有分布。由于其品质佳,目前新疆紫草已成为紫草的主要商品。由于无节制采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加之人工种植难度大,导致紫草资源日益减少。滇紫草主产云南,生于荒山岩地向阳山坡,在我国西南地区广为应用,为我国商品紫草的第二大来源。紫草习称硬紫草,生于山野草丛中,资源较少除以上 3 种外,还有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天山南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黄芪紫草和分布于西藏的西藏紫草,但资源都较少。 云南地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了紫草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含紫草宁 ( 即紫草素,shikonin) ,51616O H C ) 及其衍生物的紫草植物达 6种之多,均属于滇紫草属,是潜的优势生物资源,它们是: 滇紫草 ( Onosma paniculatum) 、矩叶滇紫草( O . oblongifolum) 、沧怒滇紫草 ( O .wardii) 、密花滇紫草 ( O . confertum) 、昆明滇

紫草提取物

紫草提取物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品质天然植物产物系统问题服务商[产品名称-KinGreen]: 紫草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Radix Arnebiae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原料别名-KinGreen]: 藐、茈草(《尔雅》),紫丹、紫苭(《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蔰(《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江苏植药志》)(02 9*81 3 2 1 4 9 5 )。 [产品来源-KinGreen]: 紫草提取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

毛状物;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线形,柱头球状,浅裂。小坚果直立,卵圆形,淡褐色。种子4枚,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原料分布-KinGreen]: 分布于新疆、甘肃及西藏西部。东北地区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 [化学成分-KinGreen]: 含乙酰紫草醌、异丁酰紫草醌、β,β-二甲基丙烯紫草醌、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 [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紫草煎剂、紫草素、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10%的生理盐水紫草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紫草及其衍生物(除去氢紫草烷外)都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紫草对阿米巴原虫亦有抑制作用.紫草水煎剂对小鼠结核病有一定疗效.

复方紫草油喷雾剂中紫草油提取工艺研究

复方紫草油喷雾剂中紫草油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优选复方紫草油喷雾剂中紫草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后制备喷雾剂前的紫草素包合提供条件。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草油中左旋紫草素含量作控制指标,利用spss11.5软件分析l9(34)正交试验优选紫草油的最佳提取方案。结果:最佳工艺为将1cm紫草段加10倍量麻油浸泡24小时后,加热,油温控制在150℃以内,45分钟,待紫草炸制焦枯,手粘即碎,趁热微孔滤膜过滤,为下一步用环糊精包合提供条件。 【关键词】紫草油;左旋紫草素;喷雾剂;正交试验 proper technologyofextractingarnebiae oil from compound arnebiae oilspray laixinhua1, dingli2,songhailang3,xuxiaomei1 (laixinhua,xuxiaomei,yuebeipeople’hospital,guangdong shaoguan;dingli,academy of foodstuffs and medicine,guangdong guangzhou; songhailang,yongfutang pharmaceutical , guangdong guangzhou) 【abstract】objective:optinization seasame0il extractionin thebest shikoninpreparation, condition for clathrationarnebiae oil from compoundarnebiae oil spray.methoud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determination shikonin standardinarnebiae oil, spss11.5software analyse l9

紫草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紫草 药材名称: 紫草[国家保护3类] 拼音名称: ZICAO 别名: 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藐,茈草,紫丹,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山紫草,红石根。 科属: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及新疆紫草的根。 产地: 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山西、湖南、甘肃、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贵州、江西、河北、河南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中成药: 共有120种中成药使用紫草:复方炉甘石外用散国公酒京万红京万红痔疮膏白癜风胶囊消糜栓维妇康洗液外伤如意膏六味补血颗粒解毒凉血合剂等。 应用:

1、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治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常与赤芍、蝉蜕、高槽同用;麻疹不透,常配伍山豆根、牛蒡子、连翘同用; 麻疹气虚,疹出不透,常配伍黄芪、升麻、荆芥。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治痈肿疮疡,常配伍银花、连翘、蒲公英;疮疡久溃不敛,常配伍当归、白芷、血竭;治湿疹,常和黄连、黄柏、漏芦同用; 治水火烫伤多外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捈。 注意事项: 本品性寒滑利,脾虚便溏者忌服。 采收加工: 种植后第二年10月中下旬即可采收。采收时连同地上茎一起挖出,去净泥土,切忌水洗,去掉地上茎及芦头,捆成小把,晒干即可。 炮制工艺: 硬紫草:洗净,润透,切片,晒干。软紫草:拣去杂质,去苗,剪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紫草根含色素成分、脂肪酸。色素成分为萘醌衍生物,有紫草素(紫草醌)、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异丁基紫草素、异戊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紫草烷、紫草红、Α-甲基-正-丁酰 紫草素、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新疆假紫草根含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紫草素、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粘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 有抑制作用;其乙醚、水、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抗炎作用;新疆紫草根煎剂对 心脏有明显兴奋作用;新疆紫草中提取的紫草素及石油醚部分有抗肿瘤作用; 本品有抗生育、解热作用。 临床应用:

木质素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_张诺瑶

收稿日期:2011-12-13 作者简介:张诺瑶(1978-),女,山东省济宁市人,工程师,2004年毕 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 文章编号:1002-1124(2012)02-0050-02 Sum 197No.02 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neer 2012年第02 期

醛树脂复合制备了碱木质素-酚醛复合胶黏剂;张杰[13]选用木质素作为脲醛树脂的改性剂,使脲醛树脂的耐水性明显改善;卜文娟等[14]系统介绍了木质素磺酸盐、碱木质素、甘蔗渣木质素、酶解木质素等代替部分苯酚应用于环保树脂胶的制备工艺及研究发展现状。 4在环氧树脂合成中的应用 冯攀等[15]介绍了木质素在环氧树脂合成中的应用进展。木质素用于环氧树脂合成的主要方式有3种:(1)与通用环氧树脂共混;(2)直接与环氧氯丙烷反应;(3)经过酚化、氢解、丙氧基化和酯化等化学改性,再进行环氧化合成制备环氧树脂。木质素用于环氧树脂合成有利于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 5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木质素在土木工程方面也得到应用和推广。如罗振扬等[16]合成了不同木质素含量的氨基系减水剂,发现木质素磺酸盐含量为30%时,可以获得最优性价比的改性产物;江嘉运[17]等探讨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化学反应性能和改性方法结合制浆方法和原料种类,对制备改性减水剂的合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总结。 6木素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木质素由于性能优越,结构复杂,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农业方面,它可以用作肥料,比如木质素铁肥、木质素氮肥、木质素磷肥、木质素复合肥等,可以用作土壤疏松剂,亦可以用作农药缓蚀剂;在医药方面,木质素还可以用作药物,木质素高分子的一些集团,如烃基等可以消除细胞无知与致癌剂的结合,减少致癌作用;造纸黑夜中提取的木质素与天然木质素相比有分子量小的特点,可以帮助动物消化[18]。除上所述,木质素还可以用作橡胶补强及、皮革鞣质剂、热稳定剂和交联剂等。近年来,木质素合成阻燃剂[19]可用于制备乙酸木质素基聚氨酯硬泡[20],可利用氧化碱木质素制备高效水泥助磨剂[21],而无硫木质素[22]在合成树脂中的作用也更加显著突出,另外,还有球形多孔木质素被制备出[23]。 7展望 总的来说,木质素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高分 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可能性大。在追求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成为重点研究对象。随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继续深入,木质素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桂梅,廖双泉,蔺海兰,等.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1):66-70. [2]朱清时.化学的绿色化和绿色植物的化学转化[J].世界科学研究与发展,1998,20(2):12-17. [3]敖先权,周素华,曾祥钦.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在水煤浆制备中的应用[J].煤炭转化,2004,27(3):45-48. [4]李道山.用质素磺酸盐预冲洗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的矿场试验[J].国外油田工程,2001,17(9):1-6. [5]刘欣,周永红.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生[J].物质化学工程,2008,42(6):42-48. [6]方桂珍,何伟华,宋湛谦.阳离子絮凝剂木质素季胺盐的合成与脱色性能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23(2):38-42. [7]刘明华,杨林,詹怀宇.复合型改性木质素絮凝剂处理抗生素类化学制药废水的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06,21(2):47-50.[8]杨林,刘明华.改性木质素除油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7,20(2):9-22. [9]乔瑞平,宁银萍,彭福勇,等.木质素基脱色絮凝剂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J].化学工程,2009,37(9):56-61. [10]刘德启.尿醛预聚体改性木质素絮凝剂对重革废水的脱色效果[J].中国皮革,2004,33(5):27-29. [11]郑钻斌,程贤延,符坚,等.酶解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J].林产工业,2009,36(4):24-27. [12]庄晓伟,穆有炳,章江丽,等.碱木质素-酚醛复合胶黏剂在竹胶板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1,45(5):17-20.[13]张杰.木质素的提纯以及在脲醛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11,(4):33-38. [14]卜文娟,阮复昌.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J].粘接, 2011,(2):76-78. [15]冯攀,谌凡更.木质素在环氧树脂合成中的应用进展[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0,18(2):54-60. [16]罗振扬,陈杰,何明,等.木质素改性氨基系高效减水剂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1):5-8. [17]江嘉运,张帅,韩莹.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化学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1(1):87-90. [18]巨敏,翁彩珠,刘军海.木质素在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1,23(53):11-15. [19]刘小婧,程贤甦.新型酶解木质素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的研究[J].橡胶工业,2011,58(10):610-615. [20]李燕,敖日格勒,韩雁明.制备乙酸木质素基聚氨酯硬泡[J].林业科学,2011,47(7):160-164. [21]周明松,周莉莉,伍思龙,等.氧化碱木质素制备高效水泥助磨剂[J].精细化工,2011,28(10):1014-1018. [22]李志礼,葛媛媛.无硫木质素在合成树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2011,39(10):100-104. [23]黎先发,罗学刚.球形多孔木质素颗粒的制备及表征[J].功能材料,2011,42(2):256-263. 张诺瑶:木质素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2年第2期51

紫草素的提取工艺及制剂研究概况

90? 文献综述 ? 了衡量大脑活动的P3成分[16]。 4 展 望 随着人们对精神病发病机制的了解,人们研制了许多非典型精神病药。进一步了解发病机制对于开发新药,降低毒、副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新工艺的应用,新剂型的研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具有巨大的优势,将进一步提高靶向性,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对新给药途径的研究,既能使药物通过血脑屏障,较好地发挥疗效。又可能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总之,对病因的进一步研究,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新制剂的研制和多个领域的合作将成为抗精神病药物的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陆强,梁婷.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状况时点调查[J].内科,2012, 7(2):152-153. [2]?嵇利亚.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 报,2007,26(5):525-526. [3]?赵琦,叶伟兵.抗精神病药物的现代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 2010,6(9):152-153. [4]?Walstab?J,Rappold?G,Niesler?B.5-HT(3)?receptors:?role?in?disease? and?target?of?drugs[J].Pharmacol?Ther,2010,128(1):146-169. [5]?马宏图.5-HT3受体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33(3): 134-135. [6]?Leopoldo?M,Lacivita?E,Berardi?F,et?al.Serotonin?5-HT7?receptor? agents:?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and?potential?therapeutic?applications?in?central?nervous?system?disorders[J].Pharmacol?Ther,2011,129(2):120-148. [7]?武胜昔,王亚云,刘翔宇,等.鼠脊髓内5-HT2C,5-HT3,5-HT6和5-HT7 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19(2):69-73. [8]?Griebel?G,Beeske?S.Is?there?still?a?future?for?neurokinin?3?receptor? antagonists?as?potential?drugs?for?the?treatment?of?psychiatric?diseases??[J].Pharmacol?Ther,2012,133(1):116-123. [9]?Balaratnasingam?S,Janca?A.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a?novel?neurotrophin?involved?in?psychiatric?and?neurological?disorders[J].Pharmacol?Ther,2012,134(1):116-124. [10]?秦雅鑫,宋琦,殷樱,等.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局部注射对老年性痴呆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及行为学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8):7427-7430. [11]?Guidotti?A,Grayson?DR.A?neurochemical?basis?for?an?epigenetic vision?of?psychiatric?disorders?(1994-2009)?[J].Pharmacol?Res, 2011,64(4):344-349. [12]?Biddlestone-Thorpe?L,Marchi?N,Guo?K,et?al.Nanomaterial- mediated?CNS?delivery?of?diagnostic?and?therapeutic?agents[J]. Adv?Drug?Delivery?Rev,2012,64(7):605-613. [13]?金丽霞.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与临床康复,2010,14(8):1429-1432. [14]?Patel?T,Zhou?J,Piepmeier?JM,Saltzman?WM.Polymeric?nanopar- ticles?for?drug?delivery?to?the?central?nervous?system[J].Adv?Drug?Delivery?Rev,2012,64(7):701-705. [15]?王薇薇,何钢,王琼.壳聚糖纳米微粒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其应用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2):95-99. [16]?Lochhead?JJ,Thorne?RG.Intranasal?delivery?of?biologics?to?the? central?nervous?system[J].Adv?Drug?Delivery?Rev,2012,64(7): 614-628. 紫草素的提取工艺及制剂研究概况 王爱萍 郑茂东 李?祯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紫草的各种提取工艺和有关制剂的研究概况,并对种提取工艺和制剂方法进行评价,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紫草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草素;提取工艺;制剂;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4-0090-04 Research Survey of the Shikon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the Relevant Preparations WANG Ai-ping, ZHENG Mao-dong, LI Zhe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ern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Abstract] This?paper?reviews?recent?comfrey?extract?process?and?the?preparation?Research?Survey,?and?the?extraction?process?and?preparation?methods?to?evaluate?and?provide?a?reference?for?our?futur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Lithospermum?better. [Keywords]?Shikonin;?Extraction?process;?Preparations;?Research?overview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有清热凉血,解毒透淤等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湿疹,水火烫伤等。研究表明[1],紫草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感染、抗病毒、抗癌、抗生育、抗甲状腺、免疫调节、降血糖及保肝护肝等多种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现就紫草素在提取工艺及有关制剂领域的研究开发方面进行综述及展望。1 紫草素提取工艺 1.1?醇提法 传统的醇提法包括(乙醇冷浸法、乙醇渗漉法、乙醇索氏提取法)。乙醇冷浸法: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数小时,放出滤液,再次浸泡至浸出液接近无色为止,乙醇用量为生药量的大约6~8倍。乙醇渗漉法: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渗漉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_朱梦媛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朱梦媛, 王汝冰, 周文, 李绍顺*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上海 200240) 摘要: 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多个靶点。本文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 对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在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坏死、以基质金属蛋白酶为作用靶点、作用于蛋白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血管再生等方面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最后对紫草素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并对以紫草素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加以展望。 关键词: 紫草素; 抗肿瘤作用;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 蛋白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血管再生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2) 05-0588-06 Antitumor effect research progress of shikonin and its derivatives ZHU Meng-yuan, WANG Ru-bing, ZHOU Wen, LI Shao-shun* (School of Pharmac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Shikonin,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of Lithospermum,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proved to have antitumor effects, and the anti-tumor mechanisms involve multiple targets. Based on recent literature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antitumor effects and its mechanisms. More emphases are given on the aspects of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duction of necrosis, acting 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cting on the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nd antiangiogenesi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shikonin derivatives in antitumor effects are simply summarized and lookou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tumor drugs with shikonin as leading compounds. Key words: shikonin; anti-tumor effect; apoptosis; necrosi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ntiangiogenesis 紫草为紫草科 (Boragin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及亚欧等国分布广泛, 产于我国东北及内蒙等地的紫草为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草素 (shikonin, 1), 产于我国新疆等地的紫草为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 Johnst),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阿卡宁 (alkannin, 2), 为紫草素的对映异构体[1]。中医中药认为紫草味苦、性寒, 有凉血、活血、解毒和透疹等功能, 长期用于疮疡、淋浊、热症等,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收稿日期: 2011-10-07; 修回日期: 2011-11-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973604, 91013012). *通讯作者 Tel / Fax: 86-21-34204775, E-mail: ssli@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9967.html, 收载的临床常用中药[2]。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作为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 已经被证实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病毒、抗血栓、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抗免疫功能低下、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多种生物活性[3, 4], 特别是其抗肿瘤作用, 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3, 5?11], 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紫草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涉及多个靶点, 文献报道的紫草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坏死、抑制拓扑异构酶、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信号传递等一系列的化学预防和治疗途径。本文将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

中药制剂分析 习题集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 )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2.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 )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3.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 E ) 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4.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 E )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5.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 )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 6.取样的原则是( C ) 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 7.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E ) 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 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8.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 C )的特征。 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牡丹皮 E.泽泻 9.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 C )药材的反应。 A.大黄 B.牛黄 C.黄芩 D.冰片 E.雄黄 10.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C ) A.UV法 B.VIS法 C.TLC法 D.HPLC法 E.GC法

木质素的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_秋增昌

木质素的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 秋增昌,王海毅 (陕西科技大学造纸工程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1) 摘 要:简要地描述了在制浆造纸行业中木质素结构的研究进展,并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木质素工业应用的研究现状。从制浆废水中提取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石油化工、水泥及混凝土工业、塑料和高分子材料等工业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指出作为仅次于纤维素产量的木质素有望成为未来世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对制浆废液中的木质素进行综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造纸工业的污染。 关键词:制浆黑液;木素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强剂;助留剂;塑料 中图分类号:TS79 文献标识码:A 木质素(简称木素lignin)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共同形成植物体骨架, 是自然界中在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每年都以600万亿t的速度再生, 因而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制浆造纸工业每年要从植物中分离出大约1.4亿t纤维素, 同时得到5 000万t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但迄今为止, 超过95%的木质素仍然主要作为工业制浆的废弃物,随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缩后烧掉,绝少得到高效利用。从制浆废液中提取出的木质素分子量在几百到几百万之间,且具有显著的多分散性,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阻燃、耐溶剂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木质素一般以碱木素形式存在,而碱木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开展化学综合利用,对造纸厂黑液治理有重要意义。造纸黑液的排放不仅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 同时又污染环境, 对 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经济的发 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和资源危 机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刻,天然高 分子所具有的可再生、可降解等性 质日益受到重视,环境、资源问题日 益突出,对木质素的综合高效利用 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上发达国 家都把木素资源利用作为跨世纪的 研究课题。 1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 1.1 木质素的结构特征 木质素是结构复杂的芳香族天 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状空 间结构,含有多种功能基,木质素结 构单元之间的联接方式较多且位置 不同,具有潜在的反应性能和反应 点,因此可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开发 木素型化工材料。提取出的木质素 的样本不同,其组成与结构也不相 同,同时木质素在提纯和分离的过程 中原有结构可能会被破坏发生不同 程度的缩合、降解,因此确定木质素 的准确结构很困难。木质素的结构 和生物化学解释表明:是由多个苯 丙烷结构单元组成,结构相似的对 羟基肉桂醇、松柏醇或芥子醇的苯 氧基偶合, 形成一种异质多晶天然 高分子聚合物。木质素天然结构中, 单元间主要联接方式是β-O-4和 α-O-4,约占50%左右,其它有代 表性连接键有β-5、β-1、5-5′联 苯型联接等[1]。在工业上木质素可 降解为小分子后利用,也可以大分子 的形式直接利用。 木质素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具 有较强的化学反应能力。其反应可 大致分为芳香核选择性反应和侧链 反应两大类,相对应的官能团分别 为芳香核、酚基和羰基、醇羟基、乙 烯基等和苯甲醇、烷基醚键、芳基醚 键等。在芳香核上优先发生的是卤 化和硝化等,此外还有羟甲基化、 酚化、接枝共聚等。 侧链官能团的反 应主要是烷基化、酰基化、异氰化、 酯化和酚化等。酚基是木质素分子 上数量最多的官能团, 因此许多学 者均将木质素简单的概括为是由三 种基本结构单元(愈创木基丙基、紫 丁香基丙基和对羟苯基丙)通过醚 键(约占2 /3)和C-C键连接在一 起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天然酚类 无规聚合物。 1.2 木质素的降解利用 木质素在适当条件下可降解为 芳香族或脂肪族有机小分子。 降解 木质素的化学方法主要有:酸水 解、醇解、氢解、热解、氧化降 解、酶解等[1]。木质素分子结构中 β-O或α-O断裂可得到酚及取代 酚;保留苯环结构而断裂其它联结 键可得到苯及取代苯;脂肪族三碳 结构从苯环上断裂下来可得到饱和 或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氧化断裂可 得到分子量不同的有机酸。化学方 法降解木质素时要断裂的化学键键 能较高且不易断裂,连接单元不易 水解断开。从碱法造纸废液中先脱 去碳水化合物,提取木质素,再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