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我省列入计划免疫内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

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

1个月龄:乙肝疫苗;

2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

3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三联针;

4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三联针;

5个月龄:白百破三联针;

6个月龄: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8个月龄:麻疹疫苗;

1岁:白百破三联(加强)、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2岁:乙脑疫苗、流脑疫苗;

3岁:乙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

7岁: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二联疫苗、乙脑疫苗;

12岁: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哪些疫苗宝宝不能错过

《年轻妈妈之友》

计划免疫内疫苗

带宝宝注射计划内疫苗最省心,反正规定要打,不打的话,幼儿园都没法上,所以不用考虑该不该打的问题。再说,这些疫苗都是安全的,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也不用担心错过时间,医院会及时通知你的。所以,你只需要注意宝宝身体好不好,打完后不要有什么反应,就可以了。不过,有些问题,你最好还是了解一下。

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卡介苗——出生第一针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禁忌:

当新生儿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以及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

注意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红色结节,伴有痛痒感,结节会变成脓包或溃烂。此类现象属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3个月自行愈合。

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吃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它是白色颗粒状糖丸。宝宝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注意事项:

1、婴儿服用糖丸时,可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这个疫苗是活病毒制品,如果用热开水溶解,活疫苗会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吃了也没有作用,在宝宝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2、30分钟内不能吃热的东西(包括母乳)。

3、服用后如果因吐奶或呕吐等导致疫苗服用剂量不足,可重新补服。

百白破疫苗——三联针

百白破疫苗是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接种对象是3个月以上宝宝。

百白破疫苗必须连续打三针,即3个月时注射第一针,以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针。三针连续注射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

这些抗体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能终生免疫,所以在一段时期后还要打加强针。由于大年龄儿童或成人对百日咳菌苗的副反应较大,故7岁起加强用疫苗不再含有百日咳细菌成分,而改用白破二联制剂。

注意事项: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硬结、发热等副反应,一般反应2~3天内消失。

接种后如果体温在38.5℃以上,可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治疗;局部红肿、硬结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应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治疗和定期观察,硬结尽量不予切开。

一旦发生发高热、局部硬结等症状较为严重的副反应,不要再注射百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小,抗体产生快,免疫持久性好。6个月以内宝宝由于有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一般不会得麻疹。所以第一次接种应在宝宝满8个月,4岁时再复种。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让宝宝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我国于2002年11月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第一针应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

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

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所有的管理程序都和计划免疫内疫苗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这些疫苗不是免费的。不过,在有些省市,如上海,把它们也纳入了计划免疫,所以也是不收费的。

乙脑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的宝宝。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流行较广,目前我国已将此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之中,对所有健康宝宝均予以接种。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集中进行,如上海的乙脑疫苗安排在4-5月份接种。

流脑疫苗

国内目前应用的是用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种对象为3岁以上的宝宝。流脑疫苗一般也是安排在流行季节前集中注射,如上海是在11-12月份。

接种这两种疫苗,不用你操心,医院会通知你的。只是有些地区是免费的,有些地区是收费的。

计划免疫外疫苗

一种疫苗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验程序,最终被证实安全有效后,才会推广使用。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疫苗暂时没有被纳入计划免疫,但从预防疾病角度出发,接种疫苗是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麻风腮三联疫苗(MMR)

麻风腮三联疫苗均为进口疫苗,接种后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疫苗已经在国内外使用多年,并被家长接受。一般在宝宝满1周岁就可接种第一针。

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水痘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流行。对感染水痘的宝宝,只能采取隔离措施,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宝宝满2周岁时,可接种水痘疫苗。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常规接种水痘疫苗。

Hib疫苗——小儿脑膜炎、肺炎的克星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由于国内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上升,感染后比较难诊治。所以,避免宝宝患病的最好方法是及早免疫预防,所用的疫苗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又叫Hib疫苗。

宝宝满两个月就可以接种Hib疫苗,疫苗的接种次数根据宝宝的年龄来定。

以上三种疫苗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预防的五种传染病都能通过呼吸道传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因此,建议宝宝注射这三种疫苗。不过,有些疫苗是进口的,价格相当贵。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目前主要采用国产的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灭活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酌情接种。

肺炎疫苗

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中耳炎等,一般用于2岁以上、体弱多病的宝宝。

流感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1岁以上、身体抵抗力差、体弱多病的宝宝可以接种。

近年来,流感疫苗被炒得很热。但由于病毒变异快,每年病毒株都会有变异,因此不适于列入计划免疫。对于宝宝是否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有些专家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得流感并不都是坏事。因为流感不是严重疾病,得病后一般7-10天就会自愈,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所以,并不提倡所有的宝宝每年都打流感疫苗。

以上三种疫苗,专家建议重点人群接种,儿童中抵抗力差、体弱多病、长期集体生活,为了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接种疫苗。

所有用于儿童的疫苗都是安全和有效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品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通过国家统一供货渠道到达免疫接种门诊,由专业人员注射或接种于人体。如果你是到正规的免疫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话,那么你得到的疫苗就是合格的,并且也是安全和有效的。但是每人对疫苗的应答、反应不同,可能也会发生免疫失败或疫苗副反应等不尽如人意的事。如果你对接种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直接向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咨询。(马迁)

儿童常规计划免疫有哪些?

儿童出生后就要开始进行预防接种,那么儿童需要打哪些预防针呢?下面列出的是按年龄进行的预防接种: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

1月:乙肝疫苗

2月:骨髓灰质炎疫苗

3月:骨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针

4月:骨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针

5月:百白破三联针

6月: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8月:麻疹疫苗1岁:百白破三联、乙脑疫苗

2岁:乙脑疫苗、流脑疫苗

3岁:乙脑疫苗

4岁:骨髓灰质炎疫苗

7岁: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脑疫苗12岁: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刘江峰)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我省列入计划免疫内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 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 1个月龄:乙肝疫苗; 2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 3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三联针; 4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三联针; 5个月龄:白百破三联针; 6个月龄: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8个月龄:麻疹疫苗; 1岁:白百破三联(加强)、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2岁:乙脑疫苗、流脑疫苗; 3岁:乙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 7岁: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二联疫苗、乙脑疫苗; 12岁: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哪些疫苗宝宝不能错过 《年轻妈妈之友》 计划免疫内疫苗 带宝宝注射计划内疫苗最省心,反正规定要打,不打的话,幼儿园都没法上,所以不用考虑该不该打的问题。再说,这些疫苗都是安全的,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也不用担心错过时间,医院会及时通知你的。所以,你只需要注意宝宝身体好不好,打完后不要有什么反应,就可以了。不过,有些问题,你最好还是了解一下。 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卡介苗——出生第一针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禁忌: 当新生儿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以及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 注意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红色结节,伴有痛痒感,结节会变成脓包或溃烂。此类现象属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3个月自行愈合。 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吃的疫苗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 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 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一类疫苗程序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 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各家长需要了解有关孩子打疫苗的注意事项

各家长需要了解有关孩子打疫苗的注意事项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订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一)主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剌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这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但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产生的抗体,在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故还要适时地安排加强免疫,以巩固免疫效果。 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按其生物性质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 (二)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由于抗体留在机体中的时间短暂(一般约3周),故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例如,给未注射麻疹疫苗的麻疹易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麻疹;受伤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 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毒素、抗血清。此类制剂来源于动物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型蛋白,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特别是重复使用时,更应注意。 二、免疫程序 2008年卫生部颁布了扩大免疫规划,要求在现行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通过上述疫苗的接种,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大全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大全 最近假疫苗事件被炒得火热,一时间儿童疫苗被推到风口浪尖。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缺乏,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作者:武警总医院顽疾归赵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一、免疫规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外疫苗 免疫规划: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 免疫程序:指应该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及其要求,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预防接种。接种的都是第一类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 计划免疫外疫苗:初计划免疫使用的第一类疫苗外,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成为第二类疫苗,又称为计划免疫外疫苗。 表1-我国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 免疫年龄疫苗 出生乙肝疫苗(第1针)、卡介苗(卡疤形成) 1月龄乙肝疫苗(第2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1剂)(糖丸或口服液) 3月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2剂) 百白破联合疫苗(第1剂) 4月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3剂)

百白破联合疫苗(第2剂) 5月龄百白破联合疫苗(第3剂) 6月龄乙肝疫苗(第3剂) 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8月龄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或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 间隔7-10天)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2剂) 18月龄甲肝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甲肝灭活疫苗 1.5岁-2岁百白破联合疫苗(第4剂) 麻腮风疫苗或麻腮疫苗(第2剂) 2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 2-2.5岁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 3岁流脑A+C群疫苗(第1剂) 4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4剂) 6岁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流脑A+C群疫苗(第2剂) 百白破疫苗 二、常见第二类疫苗及注意事项 表2-第二类疫苗及注意事项 年龄疫苗注意事项 3月-2岁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肌内注射,用于预防2岁一下婴幼儿 肺炎,3、4、5月龄基础免疫,12-15 月龄加强免疫 2岁以上高危人群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性肺炎,上臂外侧三角 肌皮下或肌肉注射,严禁皮内注射和 血管内注射 6月龄以上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后半年至1年有预防同型流感的 作用 过敏体质,尤其是鸡蛋过敏不宜接种 6-35月龄接种2次;36月龄接种1次 高峰前1-2月接种效果好 2月以上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预防Hib感染导致的疾病,如脑膜炎、肺炎、会厌炎、败血症、蜂窝织炎等 6月-5岁轮状病毒疫苗刺激产生A群轮状病毒抗体,预防秋

计划免疫程序_共10篇完整篇.doc

★计划免疫程序_共10篇 范文一:计划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 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2个月:服食第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3个月:服食第二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 4个月:服食第三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破伤风。 5个月: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 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6-18月:注射两剂次A群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 8个月:注射含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脑疫苗;可预防麻疹、乙型肝炎。 1岁半~2岁:加强注射百白破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2岁:注射第二针乙脑疫苗,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3岁:注射A+C群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 4岁: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丸一粒;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6岁:白破和A+C流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疫苗就是宝宝的盾牌,有了它宝宝可以少去很多被疾病折磨的痛

苦,请妈妈们坚持为宝宝注射疫苗。 安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范文二: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计划内疫苗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年龄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 疫苗名称乙肝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脊灰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 1.5岁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 2岁3岁4岁6岁 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 (与前剂间隔6-12个月)A+C流脑疫苗脊灰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脑减毒疫苗 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大一进京新生 A+C流脑疫苗乙肝疫苗 次数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三次第二

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 一、概述 儿童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和儿童免疫特点以及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抗病能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是指人体初次全程足量预防接种某种疫苗。基础免疫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力随时间延长会逐渐减弱。加强免疫则是在该免疫力减弱过程中再次接种相同疫苗,使机体免疫力很快增强并使其持续时间延长。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及其要求称为免疫程序(immune procedure),也称为免疫计划(immune schedule)。只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预防接种,才能使接种疫苗的人群获得和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力,有效地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并减少疫苗接种的副作用。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 计划免疫所用疫苗一般是通过将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病毒或细菌灭活,或经多次传代以降低其毒力后制备而成。这些灭活或减毒后病毒或细菌的侵袭力大大降低,而仍保持原致病病毒或细菌的抗原特性,经接种到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疾病,却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应致病病毒或细菌的免疫力,提高对感染的抵抗力,从而发挥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1978年,我国开始有计划地为所有适龄儿童接种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即“四苗防六病”。1980年我国正式参加WHO的扩大免疫计划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所以在国际、国内交流中也常用EPI来表示计划免疫。1982年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将普及儿童计划免疫纳入国家卫生计划。根据WHO推荐的免疫程序,1986年我国卫生部重新修订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1),并在这一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8年各省实现12个月龄和18个月龄接种率达85%目标,1990年实现各县适龄儿童接种率达85%要求,实质上于1990年我国已达90%目标。1992年卫生部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

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感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订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儿童可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一)主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非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这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但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产生的抗体,在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故还要适时地安排加强免疫,以巩固免疫效果。 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按其生物性质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 (二)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由于抗体留在集体中的时间短暂(一般约3周),故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例如,给未注射麻疹疫苗的麻疹易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麻疹;受伤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 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毒素、抗血清。此类制剂来源于动物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特别是重复使用时,更应注意。 二、免疫程序 1.乙肝疫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所谓的基因工程疫苗,就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易于增殖的载体,产生具有表达特异性抗原的制剂。其接种的禁忌对象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神经系统疾病者、重度营养不良者、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及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现正在发热、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如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肾疾病者等)及其痊愈不足2周者,建议推迟接种。乙肝疫苗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个别儿童可有低热或局部轻度红肿、疼痛,一般不必处理。 2.卡介苗系减毒活疫苗。所谓的减毒活疫苗,就是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中筛选所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的病原微生物。其接种的禁忌对象为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证或其他皮肤疾病者。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可出现局部红肿,6-8周显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8-12周后结痂。如出现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扩散。 3.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其接种禁忌对象有:①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②对牛奶及其他乳制品过敏者;③凡有发热、腹泻及急性传染病者暂缓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后,极少数婴儿可出现低热、腹泻,但能自愈。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及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系灭活疫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和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组成。所谓灭活疫苗,就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真菌、病毒的培养灭活而成。而类毒素就是将细菌的外毒素提纯而得。其接种禁忌对象有:①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癫痫有抽搐史者;②有明确过敏史者;③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发热者暂缓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伴或不伴低热、疲倦等,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若全身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就诊。白破疫苗禁忌症及不良反应参见百白破疫苗。 5.麻疹疫苗及麻腮风疫苗均为减毒活疫苗。其接种禁忌对象为:①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力低下者,如接收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者;②有过敏史者,尤其是鸡蛋过敏者慎用;③患有严重疾病、发热、传染病(包括恢复期)者暂缓接种。疫苗接种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少数儿童可在6-11日内出现一过性发热,产生轻微麻疹,或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广东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广东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①所有年龄均指足月(年)龄。 ②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2次接种之间间隔应至少28天。 ③表中所列疫苗是国家和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但乙肝疫苗及风疹疫苗不属保偿制范围的疫苗。 广东省扩大免疫服务预苗推存免疫程序表 注:①每种疫苗2次接种之间间隔应至少28天。 ②附表二中所列疫苗均为推荐使用的自费疫苗,由预防保健科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向家长推荐,自愿接种。 ③本程序供接种前参考,实际使用过程中,应由预防保健科根据疫苗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安排接种。

破混合制剂、白破二联类毒素、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第二类:我省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用疫苗,包括乙型脑炎疫苗和A群流行性脑膜炎疫苗;(以上两类被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其费用由省财政承担,属指令性工作任务、无偿使用) 〈乙型肝炎疫苗〉 作用: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接种对象: 1、新生儿,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者。 2、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

用法与剂量: 1、疫苗注射前要充分摇匀。 2、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 3、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1个月及6个月后注射第2、3针。其他人群免疫程序为第0、1、6个月。 禁忌: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患者禁止使用。 副反应及处理: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微痛,24小时内即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 1、用前摇匀 2、安瓿破裂、有摇不散块状物时不得使用。 3、应备有肾上腺素,防偶发过敏反应时使用。 保存、运输及使用: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有效期内使用。 ======================================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作用:用于预防结核病。 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5IU PPD试验阴性的儿童。 用法与剂量: 1、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发的稀释一液定量加入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安瓿内,放置约1分钟,摇动安瓿使之溶解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动数次,使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2、接种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摇匀的疫苗,皮内注射0.1ml。 禁忌: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他皮肤病者不予接种。 副反应及处理:接种后2周,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三,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一般8~12周后结痂,为正常反应。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如已穿孔,请医生检查、治疗。 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3、接种卡介苗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4、使用时注意避光。 保存、运输及使用效期: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有效期内使用。 ======================================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作用: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接种对象:主要为2个月以上的儿童。 用法与用量: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第一年连续口服3次,每次间隔4~6周。1.5~2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其他年龄组在需要时也可以服用。 禁忌: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及孕妇忌服。 副反应及处理: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本品是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 保存、运输、及使用期限:冷冻(-20℃以下)保存,冷藏条件下(2~8℃)运输,在盒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小儿计划免疫手册

小儿计划免疫手册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国家计划内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 计划内疫苗 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包括两个程序: 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外疫苗 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计划外疫苗接种时间表 接种前妈妈的贴心准备 打疫苗前给宝宝洗澡,换干净衣服。 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有无发烧、有无风疹以及慢性疾病,以便医生判断有无接种的禁忌症。 接种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后妈妈的细心呵护 接种后在医院观察15~30分钟。 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注射部位保持皮肤清洁。不要让宝宝抓到。 不要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如大蒜。 多喝开水、吃水果蔬菜 接种部位反应较严重可用毛巾热敷,卡介苗出现红肿不用热敷。也可用土豆片贴在红肿部位,但要避开针眼。 打疫苗时和宝宝说说话 nini妈妈:有一次,我看见一个报道,说是如果和宝宝说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会使宝宝痛觉减轻。以后每次给宝宝打针时,我就和他多说话,让他看其他宝宝穿的小衣服,看那个小宝宝在做什么呀之类的。这样能消除宝宝的恐惧感和疼痛感。 1岁以前,没有什么能比预防免疫更至关重要的了。虽然,大多数的家庭里,已经知道要按时给宝宝接种,但是还有很多新爸新妈,没有将免疫接种提高到足够的重视程度,漏打、错打针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也有不少家长自作主张帮宝宝“省略”了一些其实非常必要的预防针。有些妈妈认为只要多大防疫针,宝宝就会少生病;也有妈妈误认为疫苗是细菌、病毒制成的,带有一定毒素,所以打得越少越好。 妈妈们要做的是,尽量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扩大免疫的计划外疫苗可需根据宝宝实际情况选择。这样既可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也可以有效避免接种疫苗的某些疫苗的副作用而让宝宝受罪。

儿童计划免疫知识普及

儿童计划免疫知识普及

儿童计划免疫知识普及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附录: 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

(一)接种时间。 1.乙肝疫苗 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 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儿童免疫计划表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篇二: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 一、概述 儿童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和儿童免疫特点以及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抗病能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是指人体初次全程足量预防接种某种疫苗。基础免疫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力随时间延长会逐渐减弱。加强免疫则是在该免疫力减弱过程中再次接种相同疫苗,使机体免疫力很快增强并使其持续时间延长。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及其要求称为免疫程序(immune procedure),也称为免疫计划(immune schedule)。只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预防接种,才能使接种疫苗的人群获得和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力,有效地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并减少疫苗接种的副作用。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 计划免疫所用疫苗一般是通过将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病毒或细菌灭活,或经多次传代以降低其毒力后制备而成。这些灭活或减毒后病毒或细菌的侵袭力大大降低,而仍保持原致病病毒或细菌的抗原特性,经接种到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疾病,却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应致病病毒或细菌的免疫力,提高对感染的抵抗力,从而发挥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1978年,我国开始有计划地为所有适龄儿童接种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即“四苗防六病”。1980年我国正式参加who的扩大免疫计划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所以在国际、国内交流中也常用epi来表示计划免疫。1982年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将普及儿童计划免疫纳入国家卫生计划。根据who推荐的免疫程序,1986年我国卫生部重新修订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1),并在这一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8年各省实现12个月龄和18个月龄接种率达85%目标,1990年实现各县适龄儿童接种率达85%要求,实质上于1990年我国已达90%目标。1992年卫生部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 表1.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2007年卫生部发布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提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并在前述六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及麻风腮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接种上述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十五种传染病。 由于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过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存的百日咳、白喉、麻疹及脊髓灰质炎等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我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区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计划 免疫必将不断扩充其内容,为儿童的预防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常用计划免疫疫苗 1、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传代得到的减毒菌株,用于预防结核菌感染。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一定抵抗力,能防止一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目前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