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

城头高级中学王升友

完成时间: 2015、2、9---2、10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1-01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理解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怎样的?结构特点是

什么?(必修1P2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

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不同是由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什

么?如何表示?(必修1P22)

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缩合反应:

R1R2 R1R2

| | 酶| | NH2—C—COOH + NH2—C—COOH NH2—C—CO—NH—C—COOH +H2O | | | |

H H H H

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

3.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几个分子H2O?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呢?

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n-1个H2O,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脱掉n-m个H2O,形成n-m个肽键。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

1.1-02蛋白质的结构理解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1P23)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1.1-03蛋白质的功能理解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③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

都是蛋白质。④调节作用:如蛋白质激素中的胰岛素。⑤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

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1-0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6.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种类。

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病毒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DNA(如:噬菌体)是DNA R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

HIV病毒、SRAS病毒)

是RNA

7.核酸的种类及基本单位是什么?(必修1P2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

核苷酸组成

碱基T、A、G、C U、A、G、C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磷酸磷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单链结构功能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显色反应遇甲基绿呈绿色遇吡罗红呈红色

二、【基础检测】

1.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多肽分子

中的肽键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

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3.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A .肌细胞的性状不同 B .在人体内的分别位置不同

C .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

D .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4.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A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 .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C .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都不同

5.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的作用无关的是

A .催化与调节

B .运动

C .运送物质

D .储存遗传信息

6.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 个氨基酸,4 条肽链。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目分别是

A .574 和573

B .573 和573

C .570 和573

D .570 和570

7.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A .羧基(-COOH )

B .氨基(-NH 2 )

C .连在碳原子上的氢

D .氨基和羧基

8.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①氨基酸②C 、H 、O 、N 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肽链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①③④⑤⑥

9.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通过缩合而形成一条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羧基数至少是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10.某一条肽链中共有151 个肽键,则此多肽链含有— COOH 和— NH2的数目至少是

A .152 和152

B .151 和151

C .1 和1

D .2 和2

11.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

A 5 、2 、8

B 4 、2 、2

C 5 、2 、2

D 4 、4 、8

1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核酸由C 、H 、O 、N 、P 等元素组成

B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 .核酸的节本组成单位是DNA 和RNA

D .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3.下列四项中,其中组成DNA的是

A.氨基酸、碱基、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葡萄糖、碱基、磷脂D.五碳糖、碱基、磷脂

14.大肠杆菌、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三种生物所含有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A.4、8、4和4、5、4 B.4、5、4和4、5、4

C.5、5、4和8、8、4 D.5、8、4和8、8、4

15.右图表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它的全称是()

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尿嘧啶核糖核酸

C.尿嘧啶脱氧核糖核酸D.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写出基团的中文名称)

(2)由氨基酸分子形成该化合物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

(3)图中表示R基团的字母是__________,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_______。

(4)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的。

17.回答下列有关核酸的问题:

(1)DNA大多是由条链构成,RNA通常是由条链构成的。

(2)若右图为脱氧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图中①是

②是,③是,④是。

(3)若图为核糖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图中②是,

④是。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

完成时间: 2015、2、11--12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1-05糖类的种类与作用理解

8.糖类的种类与作用:(必修1P30)

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种类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体内)、乳糖(动物体内)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体内)、糖原(动物体内)

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植物特有的糖类:蔗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植物共有的糖类:脱氧核糖、核糖、葡萄糖

还原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1.1-06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9.脂质的种类与作用:(必修1P32)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种类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元素组成:糖类:CHO,脂质:主要CHO,蛋白质:主要CHON,核酸:CHONP

1.1-07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种类及其重要作用理解

10.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是:(必修1P16)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为大量元素(CHONPSKCaMg)和微量元素(FeMnBZnMoCu).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11.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Fe构成血红蛋白,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1.1-08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了解

12.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有机物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必修1P33)

1.1-09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了解

1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1P34)

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

存在形式:自由水:多,结合水:少。

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输营养和废物、参与反应1.1-10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了解

14.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1P35)

存在形式:离子

功能: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如血红蛋白中含Fe、叶绿素中含Mg 。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二、【基础检测】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C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2 .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 .氢元素

B .氧元素

C .氮元素

D .碳元素

3 .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4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5 .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留在砂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A .碘液、苏丹Ⅲ染液 B .双缩脲试剂、碘液

C .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染液

D .碘液、斐林试剂 6 .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 . K

B . P

C . B

D . Ca

7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A .无色→砖红色(沉淀)

B .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 .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8 .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试剂是

A .斐林试剂

B .苏丹Ⅳ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红墨水

9.下列糖类不能水解的是 A.核糖 B.蔗糖 C.肝糖原 D.纤维素

10.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A .生长激素

B .维生素D

C .胰岛素

D .甲状腺素

11.胆固醇和磷脂均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B .保温作用

C .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细胞内主要的贮能物质

12.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葡萄糖――→a b +c c +d →e

A .表达式中,a 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 .表达式中,b 为葡萄糖酸

C .表达式中,c 为无色化合物

D .表达式中,e 为有色化合物

13.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蛋白质

紫色 淀粉

碘液 脂肪

橘黄色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3)

完成时间: 2015、2、13--16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2细胞的结构

1.2-0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理解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1P10)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

2.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必修1P10)

内容:①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1.2-02生物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了解

3.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8页)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1.2-03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了解

4.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方法是:(必修1P40)

材料: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方法:把红细胞放在清水中,让其吸水涨破。

5.细胞膜化学成分:(必修1P41)

化学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6.细胞膜的功能是:(必修1P42)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04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

7.结构:(必修1P68)

(1)流动镶嵌模型: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3)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生物膜系统(必修1P49)

①组成:细胞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膜、核膜

②特点: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③功能: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

④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应用:人造器官材料(如血液透析膜)、海水淡化处理、污水处理等。

1.2-05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8.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P45)

外膜

结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增大

基质: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进行能量转换,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9.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P45)

外膜

结构:内膜

基粒:由类囊体构成,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

基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站。

1.2-06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了解

10.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运输,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并能增大细胞内的

膜面积。

高尔基体:动物: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植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翻译的场所)。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都具有,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水分、色素等。

溶酶体:内含多种消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其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结构的有:中心体、核糖体。

注意: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1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必修1P48)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如抗体)

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动力: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1.2-07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1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必修1P53)

核膜:是双层膜,上有许多核孔

结构:核仁

染色质(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

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形态。

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2-0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了解

1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必修1P9)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是有细胞膜和细胞器。

1.2-09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理解

14.如何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必修1P55)。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各组成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二、【基础检测】

1.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2.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膜

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②载体③淀粉④消化酶⑤纤维素

A.②④

B.②③

C.②⑤

D. ①④

4.在真核生物细胞的下列结构中,与噬菌体的成分最相似的是()

A.叶绿体B.染色体C.线粒体D.核糖体

5.下列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

A.消化酶 B.抗体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6.关于细胞核的功能,能反映出最本质的一项是 ( )

A.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变异有关 B.与生命的连续性有关

C.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先分裂D.是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7.以下有关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不同物质 B.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同一物质

C.细胞分裂同一时期的同一物质 D.细胞分裂同一时期的不同物质

8.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9.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是()

A.DNA B.染色体 C.细胞D.细胞核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海水淡化中应用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抗旱、抗寒品种的培育,与基因有关而与生物膜无关

C.可以利用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污水处理

D.人工膜可以模拟生物膜的能量交换功能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

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高位镜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的颜色与细胞液的pH有关12.甲细胞内所含的线粒体较乙细胞所含的线粒体多,这一现象说明 ( ) A.甲细胞内的基因数目多 B.乙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较甲细胞多

C.甲细胞内产生的ATP较多 D.甲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较乙细胞多

13.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A.心肌细胞B.团藻细胞C.叶肉细胞D.根尖细胞

14.要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最好选用()

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15.下列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含有纤维素的是()

A.西瓜果肉细胞B.人的表皮细胞C.草履虫细胞D.变形虫细胞

16.下列那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17.观察黑藻叶中叶绿体的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

B、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C、随时保持临时装片中有水状态

18.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基粒B.基质C.膜结构D.少量DNA 19.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都有基质和基粒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20.下列物质在穿过人的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氧气

B.CO2

C.K+

D.葡萄糖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

(2)占成熟的植物体积90%,而在动物中不明显的细胞器是[ ] 。

(3)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4)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

(5)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6)与动物胰岛素细胞形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

[ ]

(7)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

(8)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4)

完成时间: 2015、2、17--18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3细胞的代谢

1.3-0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理解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70—72页)

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包括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

脂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1.3-02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理解

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生物膜的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1.3-03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了解

3.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72页)

胞吞(内吞)、胞吐(外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1.3-04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了解

4.酶的本质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81页)

酶的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 酶有什么特性?(必修1模块第83页)

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1.3-0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理解

6.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哪些?(必修1模块第85页)

底物浓度;酶浓度;PH: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1.3-06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

7. 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88页)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 A 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1.3-07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理解

8.ATP和ADP是如何转化的,是可逆反应吗?(必修1模块第89页)

酶1

ATP ADP + Pi + 能量

注:能量不可逆,物质可逆。

酶 2

ATP与ADP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永不停息的进行,这既可以避免一时用不尽的能量白白流失掉,由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二、【基础检测】

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2、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B.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

C.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

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浓度不断降低

3、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

4、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

A.淀粉

B.甘油

C.蛋白质

D.糖类

5、图4-3-7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

的曲线。影响

3

A、B两点和

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图4-3-7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6、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胆固醇

B.多糖

C.蛋白质

D.磷脂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由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并且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可在细胞外起作用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8、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④②⑤①③

B、③④⑤②①

C、①⑤④②③

D、③④①②⑤

9、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10、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试验,根据

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 的影响

D.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1、下列有关酶与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和ATP 主要分布在细胞内

B .人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能产生ATP

C .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消耗A TP

D .ATP 的合成与分解离不开酶

12、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 表一 表二 酶物质 E1 E2 E3

S1

+ - - S2

- + - S3 - - + (1)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E2是________酶。

(2)在酶E1、E2、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

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图4-3-8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4-3-8

①A 代表________分子;B 代表________;D 代表________。

②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膜。

③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B 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说明B 具有___________。

④在a ~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

⑤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试管 物质 碘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1 S1 + - -

2

S2 - - + 3 S3 - - - 4 S1+E1

- + + 5 S2+

E2

- - + 6 S3+

E3 - - +

图中编号________。⑥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5)

完成时间: 2015、2、23--24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3-08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了解

9.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必修1模块第101—102页)

(1)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只有在光下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1845年,德国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4)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的有关内容:①取大小、长势相同的甲、乙两植物,在_在黑暗中_处理24小时,使叶片中的_淀粉耗尽:②向甲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乙植物黑暗处理(作_对照组_),保持其它培养条件相同:③几小时以后,分别将甲、乙植株上的叶片摘下。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再用清水冲洗后,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物产生。④实验现象:甲叶片变蓝,乙叶片不变蓝。③实验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7)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光合产物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1.3-09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理解

10.叶绿体中含有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光的色素?(必修1模块第98-99页)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黄色)

1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在哪里?(必修1模块第99页)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的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12. 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103页)

光能

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叶绿体 13.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103—104页)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进行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所需条件 光、色素、酶 酶、[H]、ATP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H 2O →[H]+02 ATP 的合成:ADP+Pi →ATP CO 2的固定:CO 2+C 5→2C 3

C 3的还原:C 3+[H]+ATP →(CH 2O )+C 5

ATP 的水解:ATP →ADP+Pi

能量转换

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1.3-10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应用

1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104页)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CO 2的浓度、水分等

15.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植物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1.3-11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理解

16.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必修1模块第104-105页)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CO 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

例如:

①农业上采用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作物充分吸收阳光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②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CO 2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1.3-1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异同 理解

17.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必修1模块第93-94页)

18.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必修1模块第93-95页)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三阶段: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是否需氧 需要 不需要

有机物分解程度 彻底 不彻底

分解产物 CO 2、H 2O 酒精和CO 2或乳酸

释放能量 较多 较少

相同点 两者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19.总反应式:有氧呼吸C 6H 12O 6+6H 2O +6O 2?→?酶

6CO 2+12H 2O +能量 无氧呼吸 1、C 6H 12O 6?→?

酶2C 3H 6O 3+少量能量 (乳酸菌、动物和人的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等缺氧时) 2、C 6H 12O 6?→?酶 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

(高等植物水淹时,、酵母菌缺氧时)

1.3-13 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

20.细胞呼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1)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 P 中。(2)细胞呼吸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1.应用:(1)农业生产上,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等措施的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2)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要设法降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粮食安全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果蔬储藏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

有氧、酶 无氧、酶 C 6H 12O 6 丙酮酸 CO 2+H 2O+能量 乳酸(动物) 酒精和CO 2(植物)

二、【基础检测】

1.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这四种处理中,

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2.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 )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3.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4.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 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5.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

①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而积累了

许多三碳化合物。②暗反应仍进行,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③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A TP。④光反应仍进行,形成ATP

A.④③②B.③②①C.④②D.③②

6.测试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

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曲线。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一项是( )

7.将水果放在密封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中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

A.温度恒定,水果抗虫害能力强B.温度适宜,水果容易保存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D.CO2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8.若白天光照充足,下列哪种条件对作物增产有利()

A.昼夜恒温25℃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C.昼夜恒温15℃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9.科学家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通过三棱镜的单色光照射水绵,结果是 ( )

A.细菌均匀分布在水绵周围 B.细菌均匀分布在水绵带状叶绿体的周围

c.细菌集中分布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D.细菌集中分布在黄绿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10.发面时间过长,面里含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

A. 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水

B. 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C. 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

D. 使面粉中的结合水转变成自由水

11.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

1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A.乳酸、ATP B.二氧化碳、酒精、水、ATP

C.乳酸、水 D.乳酸、ATP、水、二氧化碳

13.被18O标记的丙酮酸参与动物细胞代谢,18O不可能出现在()A.乳酸中 B.糖元中 C.蛋白质中 D.H2O中

1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0C)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0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0C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0C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0C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0C时的两倍.

15.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③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B.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水

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上述反应均在线粒体内完成

16.普里斯特利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却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以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

B.该实验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

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达到了平衡

D.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与小白鼠呼出的CO2达到了平衡

17.如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4)AB段表示C0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倍。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18.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I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其生理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B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它是通过叶片的________结构排到大气中的。(4)图中C在叶绿体中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其生物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D物质所含的能量最后贮存到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6)如果将一株在光下的植物,突然转移到黑暗的地方,则图中哪一种物质的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________。

A

B

A .F

B .D

C .J

D .G

(7)在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适当的增加 ,可提高[ ] 的产量。

(8)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酵母菌应加到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加到 瓶中;A 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

(2)一段时间后在 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 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颜色变化为 。

(3)写出甲装置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一段时间后乙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20.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表述:

①将5g 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以后,迅速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滤纸上的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③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实验结果失败,请指出其错误: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1)绿叶组的滤纸条是 (填字母),

判断依据 。

(2)嫩黄叶组的滤纸条是 (填字母),

判断依据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6)

完成时间: 2015、2、25--26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4 细胞的增殖

1.4-0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由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增殖的,其增殖有何意义?(必修1模块第111-112页)

细胞是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的。

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有哪些增殖方式?(必修1模块第112页)

三种: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其中最主要的是有丝分裂。

4.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和分裂期

1.4-02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了解

5.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请举出进行无丝分裂的特例。(必修1模块第114页)

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

1.4-0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异同理解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有什么特征?(必修1模块第111-112页)

细胞周期分裂

间期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数目加倍)

分裂

两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

两消失: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散乱排列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染色体数目加倍)

两消失: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

两出现:核膜、核仁出现

细胞一分为二

7.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113-114页)

前期末期

区别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子细胞的形成方式

植物细胞的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在赤道板的位臵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周围扩散形成细胞壁

动物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直接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8.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规律是什么?

1.4-04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理解

9.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必修1模块第113-114页)

特征: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中。

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

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基础检测】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A.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B.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4.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表现在()

A.产生的子细胞有更大的变异 B.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各不相同

C.使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一致,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一致

D.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使所有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5.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的间期,只有少数细胞处在分裂期,根据细胞周期的知识可解释为()

A.细胞分裂有严格的时间性,该实验材料的取材时间不好

B.细胞分裂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明显长于分裂期,所以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C.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没有明显的界线 D.分裂期细胞不稳定,容易破裂死亡

6.下列关于分裂间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就是指两次DNA复制之间的时期 B.间期就是细胞分裂开始到分裂结束之间的时期 C.间期是指上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之前这段时期

D.间期是染色体出现到着丝点分裂之间的时期

7.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6、16、16、16 B.16、32、32、16 C.32、32、32、16 D.16、16、32、16 8.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若看到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A.装片未制作好,细胞重叠在一起 B.染色体着色不深,不便于观察

C.不是生长点的细胞,细胞已经分化 D.细准焦螺旋没调好,物像不清晰

9.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位置出现的结构名称及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A.赤道板和高尔基体 B.细胞板与中心体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习题精炼

2019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习题精炼查字典生物网高中频道收集和整理了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习题精炼,以便考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预祝大家寒假快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解析: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相关概念的关系,很容易看出①②③④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答案:C 2.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正是这

三个基本功能使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 答案:C 3.草羊人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在此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 B.与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C.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在 10%~20%之间,但是对某个食物链而言,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是这个范围。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部分,不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羊的种群密度超过一定值时会引起草场退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答案:B 4.食物链:大米鼠蛇人,该食物链可与其他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 A.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其他生物的消失 B.生物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客观联系 C.有些生物的存在只是为别的生物的存在提供食物 D.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1)细胞是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 A.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 2、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的多样性 D.细胞如何产生新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可以观察到细胞 B.细胞学说是在不断的修正中前进 C.细胞学说的建立仅由施莱登和施旺独立完成 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结果 5、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下列叙述不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C.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6、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7、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摄食、运动、分裂、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8、下列哪项能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A. SARS病毒可在富含营养的培养液中大量繁殖 B. HIV破坏大量淋巴细胞,导致感染者患艾滋病。 C. 通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实现了草履虫的生长发育 D. 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受精卵 9、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0、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各种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不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 B.个体水平以上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 C.各层次间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各层次间是不能演变和进化的 1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不是生命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12、下列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个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 13、若下图代表生命系统的相关结构层次的范围,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 城头高级中学王升友 完成时间: 2015、2、9---2、10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1-01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理解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怎样的?结构特点是 什么?(必修1P2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 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不同是由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什 么?如何表示?(必修1P22) 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缩合反应: R1R2 R1R2 | | 酶| | NH2—C—COOH + NH2—C—COOH NH2—C—CO—NH—C—COOH +H2O | | | | H H H H 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 3.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几个分子H2O?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呢? 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n-1个H2O,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脱掉n-m个H2O,形成n-m个肽键。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 1.1-02蛋白质的结构理解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1P23)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1.1-03蛋白质的功能理解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③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 都是蛋白质。④调节作用:如蛋白质激素中的胰岛素。⑤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 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1-0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6.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种类。 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病毒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DNA(如:噬菌体)是DNA R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 HIV病毒、SRAS病毒) 是RNA 7.核酸的种类及基本单位是什么?(必修1P2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 核苷酸组成 碱基T、A、G、C U、A、G、C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磷酸磷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单链结构功能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2018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

2019--2019 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2) 一、选择题 1. 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基本原因是( ) A、消化道内的事物尚未消化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2.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5上升到10的过程中, 胃蛋白酶的催化速度将( )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先降后升 3.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 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酶碱度的影响 4.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 倍,与用唾液原液(没稀释)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 ) A、专一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高效性 5.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催化速度将(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没有变化 D、先降后升 6. 关于反应ATP ADP + Pi + 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 C、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D、物质不可逆,能量可逆 7、植物细胞生成ATP的途径() ①无氧呼吸②光合作用③有氧呼吸④磷酸肌酸能量的转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动物或人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提供的。() 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葡萄糖分解 D、ATP水解为ADP 9、下面关于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释放大量能量 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储存能量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要有酶参加 D、ATP转化成ADP不需酶参加 10、ADP向ATP转化主要在细胞内()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11、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12、有氧呼吸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三个阶段一样多 13、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

【原创】新课标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含答案_9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寒假作业9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2.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Na K Cl S O B.F I Fe Zn Cu C.N H O P C D.Ge Ca Cu Mg C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生物与非生物都是物质的 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来自岩石圈 C.构成生物体的20多种化学元素都可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D.生物和非生物有着共同的代谢作用 4.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大小核膜 a 有有较大有 b 有无较大有 c 有有小无 d 无——— A.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C2H4O2N相连B.约有20种 C.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至少有一个氨基或一个羧基 6.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C.目镜10×物镜15× D.目镜10×物镜40× 7.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具有双层膜③含有DNA④产生氧气⑤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8.把体积与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相同的葡萄糖(甲)和蔗糖溶液(乙)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 B.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C.乙高于甲

精选高中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精选高中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寒假里是学生提升自己成绩的关键时间,学生们可以在这个时间里进行充电,下面是高中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以供大家参考练习。 1.[2019河北广平模拟]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解析: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a自交后代,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男性只要有色盲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两个色盲基因才表现患病,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不同。 答案:B 2.[2019湖南师大附中联考]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

(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a基因频率的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解析:由题意可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则A的基因频率为5%,说明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但并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的物种,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D 3.[2019安徽名校联考]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图示中较能正确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比例变化的是() 解析:开始时基因频率为A=25%+50%1/2=50%,a=50%;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活力弱,容易被环境淘汰,所以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A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 答案:A 4.[2019湖南雅礼中学期末]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他们先以全校的1800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B.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的基本框架 C.糖类、蛋白质、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质不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 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加入相应试剂后,需水浴加热 3.“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4.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错误 ..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b)和糖原(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真核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6.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是指线粒体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8.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21-2022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7)

NO 3- K + A B C . . . 吸收量 氧气的含量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7) 1. 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 .全部为主动运输 B .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 C .全部为扩散作用 D .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2.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3-曲线。影响A 、B 两点和B 、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3.线粒体DNA 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 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 .神经细胞吸收K + D .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4.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 )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S 型肺炎双球菌细胞 ④核糖体 ⑤骨骼肌 ⑥高尔基体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5.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 .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 .用高浓度的NaCl 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6.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 和b 为 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 能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水分子的运输方向 是Ⅱ→Ⅰ B .由③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 .图中b 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 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7.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实验组 5分钟的现 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 ·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g ·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2019-2020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1实验班含答案

寒假作业11 1.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B. 图1中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C.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2中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D. 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只能来自呼吸作用 2.如图所示为ATP和ADP相互转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过程和b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 B. a过程和b过程都只在细胞器中进行 C. ①过程通常和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D. ②过程是ATP中离腺苷最近的高能磷酸键断裂 3.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时总是伴随有ATP的合成 C.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D.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4.下图为ATP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五碳糖为核糖 B. 图中虚线框中的基团是腺苷 C. 该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D. 该分子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为核糖核苷酸 5.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只有ATP可直接提供能量 B.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稳定 C. 细胞中ATP含量很少,但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D. 动植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中ATP的能量来源是呼吸作用 6.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 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 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7.以下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 一、选择题 1.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式为b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线粒体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相同 2. 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细胞器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有膜细胞器 3.细胞膜的表面除含有糖蛋白外,还含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它们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减少 B.在糖蛋白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D.不同种类的细胞膜上糖脂的种类不同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5.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 +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 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高中生物寒假作业

2月17日家长签字 1、体液概念 2.用图解表示体液的组成 (参考必修三第2页) 3、内环境概念: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 于,而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6、血浆的PH: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正常的温度: 8、内环境稳态概念: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都处于状态。 9、稳态的调节机制 2月18日家长签字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为传导(填单向或双向),静息时外内 动作电位为外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填单向或双向),原因是 3、写出各级神经中枢的作用: 下丘脑: 脑干: 小脑: 大脑皮层:脊髓: 4、激素调节概念: 5、激素调节的特点:①②③。 6、血糖的来源:①② ③血糖去路:① ②③

2月19日家长签字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比较 2、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参与的激素是,它由分泌, 释放,作用的靶细胞是,作用是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 4、画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图解(参考必修三35页) 5、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2月20日家长签字 1.免疫系统的功能: 2.过敏反应的特点:①② ③。 3.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在向光弯曲的部位 .......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在 4.生长素化学本质,是由经一系列反应生成的,运输方式作用特点,体现该特点的实例有、 5.植物激素的概念 6.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 > 子叶植物 > 子叶植物 7.写出以下激素的作用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乙烯 脱落酸 8.种群的数量特征有、、、

2021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2021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1.【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根据上图信息物质有元素C.H.O.N.P.组成②,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该物质为磷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系统的基本骨架,对所有生物均适合,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A正确;⑤的元素有C.H.O.N.可以代表蛋白质,即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而形成的,B正确;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可能是DNA或RNA,C错误;④元素有C.H.O可以代表糖类,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对于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进行辨析。 2.D考点:细胞的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解答:解: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C错误;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判断相应的生物学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分化,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次还要求考生扣住题干中“体细胞”一词答题,否则会误选C选项. 3.4.【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酶作为催化剂能够反复利用,而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A错误;ATP为三磷酸腺苷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即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绿藻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四种色素,两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色素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该种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个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D 错误 【典型总结】ATP [特别提醒](1)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

高中生物 寒假作业精练5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1.(2019·新课标Ⅰ卷·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2.(2019江苏卷·17)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1.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2.科研人员为研究某植物的光合特性,测定了该植物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典题温故 经典集训

A.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 B.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 C.光期CO2吸收速率下降可能是CO2浓度降低所致 D.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3.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氮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磷元素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合成 C.氧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D.碳元素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光合作用中碳元素从CO2开始直接经C5形成糖类4.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O来自CO2和H2O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 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成熟干燥后,细胞呼吸速率下降 B.CO2的固定可发生在黑藻叶绿体的基质中 C.施有机肥能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D.叶绿素a、b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是相同的 6.如图是生理状况相同的油料作物种子在清水中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高一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同步检测

2019年高一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同步检测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一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同步检测,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 C.唾液、胰岛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氧和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唾液存在于消化道中,胰岛素是激素,存在于内环境中;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答案:D 2.如图为肠腺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2、4、6、7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 2是3生存的内环境,6是5生存的内环境 C. 1、2、8中所含蛋白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图中的2和4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图中2、4、6依次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这三者构成了人体内环境,而7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3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5表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1表示组织细胞,8表示红细胞,它们所含的蛋白质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和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直接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可见,新的血细胞的生成对内环境的稳态不起直接作用。 答案:D 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9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及答案寒假里是学生提升自己成绩的关键时间,学生们可以在这个时间里进行充电,下面是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练习。 1.取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按下面的实验装置图,若在a、b两点同时给予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则() A.肌肉不收缩 B.肌肉收缩一次 C.肌肉同时收缩两次 D.肌肉相继收缩两次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点的兴奋可传导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一次;因a、b两点同时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当相向传导到中间时,两股冲动相遇抵消,停止传导,肌肉不再收缩。 答案:B 2.如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轴突的形成有助于兴奋的传导 B.c处先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并引起其兴奋 C.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的原因是细胞膜在受到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 D.b处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突触处的信号变化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神经递质分布在突触间隙,即组织细胞间隙,也就是组织液中,A项正确;a为突触前神经元,c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在b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a处传向c处,c处的兴奋不能传到a处,B项错误;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而使其内流造成的,C项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而突触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正确。 答案:B 3.下图表示对一个神经细胞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解析:据图可知,只有刺激达到一定强度(S5)时,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项正确;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的增大,动作电位并没有增强,B项错误;在形成动作电位之前,无论是否刺激及刺激强度如何,细胞膜上均有离子的进出,C项错误;在S5~S8期间,产生了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项错误。

2019 2020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21细胞的癌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21)细胞的癌变 1、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B.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凋亡属于细胞的意外死亡,是由环境引起的而与基因无关 D.癌细胞代谢异常活跃,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 2、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的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3、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等物质,如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验血报告单上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肝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和运输 B.肝细胞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 C.细胞癌变时原癌基因才高效表达,使人体产生大量AFP D.致癌病毒可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的基因组中诱发细胞癌变 4、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经常食用烟熏制品容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正常细胞中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5、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说的癌症。当机体内细胞发生癌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 ) 控制,最后形成癌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癌症患者体内处于衰老状态的红细胞不出现细胞核变大现象B.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C. 癌症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分裂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癌症患者的正常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细胞不会有新功能的出现D.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由基因调控的 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分子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叙述错误的是( )

步步高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第5练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步步高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第5练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及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染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 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为砖红色 2. 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3. 将一个细胞直接置于清水中涨破,然后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牛的肝细胞B.植物的叶肉细胞C.蓝细菌D.人的成熟红细胞

4. 对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D.组成细胞膜成分之一的脂质不只是磷脂 5. 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壁中的纤维素D.细胞壁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 6.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B.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 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帮助Na+跨膜运输蛋白只有一种 D.生物体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 7.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B.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由蛋白质、糖类、胆固醇组成的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有关 D.动物细胞之间能发生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或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③为核被膜,其外膜和粗面内质网相连 B.①为核基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二)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二)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 B.DNA和RNA中的碱基种类相同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能量 D.氮是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 2.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N、H、O、C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 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 3.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Na、K、O、S B.B、Mo、Fe、Zn、Cu C.N、H、0、P、C D.Fe、Ca、Cu、Mg、C 4.下列化合物和结构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纤维素、胰岛素、高尔基体 B.ADP、转运RNA、mRNA C.脂肪、核苷酸、中心体 D.抗体、酶、内质网 5.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5形成(CH2O) B.Fe是组成光合作用色素的必需元素,缺Fe将影响光反应 C.N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只在光反应过程有ATP的合成 D.P是类囊体膜、核糖体膜的组成元素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常见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D.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内 7.《侏罗纪公园》中,霸王龙被描述成侏罗纪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它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下列关于其体内的化学元素与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最可能不正确的是 ( ) A.含量相同 B.种类不同 C.具有统一性 D.具有差异性

2018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

2019-2019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 、选择题 1 ?人在发咼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基本原因是()A、消化道内的事物尚未消化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2?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5上升到10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催化速度将()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C不断下降D、先降后升 3.尖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酶碱度的影响 4?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没稀释)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高效性 5.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催化速度将()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C +没有变化D、先降后升6、尖于反应ATP ADP Pi +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C物质可逆,能量不可

逆D、物质不可逆,能量可逆7、植物细胞生成ATP的途径() ① 无氧呼吸② 光合作用③ 有氧呼吸④ 磷酸肌酸能量的转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动物或人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提供的。()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葡萄糖分解 D、ATP水解为ADP 9、下面尖于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ATP在酶的作用 下,可以连续脫下3个P,释放大量能量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储存能量 C、A 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要有酶参加 D、A TP转化成ADP不需酶参加 10、ADP向ATP转化主要在细胞内()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C核糖体D、内质网 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A、淀粉 B、纤维素C葡萄糖D、蛋白质 12、有氧呼吸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三个阶段一样多 13、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 参加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①第一阶段②第二阶段③第三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