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

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B.若图1的肽链全部水解成氨基酸,需要123个水分子

C.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2. 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

三种有机物,则图中1~3可分别表示( )

A.多肽、RNA、淀粉 B.DNA、RNA、纤维素

C.DNA、蛋白质、糖原 D.蛋白质、核酸、糖原

3.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线粒体

D. 核酸

4. 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

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 N和m 5.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进行有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6.现有一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实验对照组的是

①向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一定量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

②将培养皿置于黑暗、25℃、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种子

的萌发情况。

A .另一组置于有光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B .另一组置于5℃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C .另一组置于缺氧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D .另一组置于有光、5℃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7. 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 构成了化合物b ,对a 和b 的叙述最

为准确的是

A .a 是核糖,b 则为核苷酸

B .a 是脱氧核糖,b 为脱氧核苷酸

C .a 是核糖,b 为脱氧核苷酸

D .a 是五碳糖,b 则为核苷酸

8.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

的是 A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 .DNA 和RNA 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9.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 、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 .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 .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

绿体基质中

D .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10.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结合该图叙述正确..

的是 A.若该图表示的是红细胞膜,则其细胞膜上有协助O 2跨膜

运输的载体蛋白

B.不同物种的细胞膜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C.有氧呼吸产生ATP 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D.若该图表示肝细胞膜,则a 、b 可分别代表O 2和氨基酸

二、填空题

11.(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

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

(2)用 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12.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糖 Y 物质 CO ① ② ③

X 物质 ④

(1)细胞能维持该种形状,主要与[ ] 和液泡

有关。

(2)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图中[ ] 的生

理活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光照下,图中[8]与[9]相比较,氧气浓度哪处高?

(填标号)。

(4)原生质层包括。

(5)与细胞膜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使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部分联系构成整体的

结构是[ ]。

(6)图中[7] 的功能是。

(7)若该细胞正在衰老,[13]发生的变化将是。13.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甲组乙组

环境条件阴暗、低温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同样一株韭苗同样一株蒜苗

处理方法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上述各自环境中(其余条

件相同)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自变量有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乙组。

②“实验材料”的选择:。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预期实验结果(选填“变绿”或“变黄”):

甲组植株:;

乙组植株:。

高一生物寒假生活(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DAD 6—10 ABACD

二、填空题

11. ⑴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淀粉酶葡萄糖淀粉⑵斐林

12.(1)[1]细胞壁

(2)[9]叶绿体

(3)9 (4)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5)[10]内质网

(6)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7)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13.(1)三(或3)

(2)①甲:阴暗、适宜的温度乙: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②同样多株韭苗(或同样多株蒜苗)

(3)甲:变黄乙:变绿

或:(2)①甲: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乙:阴暗、适宜的温度

(3)甲:变绿乙:变黄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习题精炼

2019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习题精炼查字典生物网高中频道收集和整理了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习题精炼,以便考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预祝大家寒假快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解析: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相关概念的关系,很容易看出①②③④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答案:C 2.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正是这

三个基本功能使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 答案:C 3.草羊人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在此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 B.与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C.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在 10%~20%之间,但是对某个食物链而言,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是这个范围。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部分,不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羊的种群密度超过一定值时会引起草场退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答案:B 4.食物链:大米鼠蛇人,该食物链可与其他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 A.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其他生物的消失 B.生物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客观联系 C.有些生物的存在只是为别的生物的存在提供食物 D.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1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13)主动 运输与胞吞、胞吐 1、下列运输方式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酒精被胃黏膜吸收和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原尿中的葡萄糖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物质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起作用 B.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不是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钾离子的 C.兴奋产生时钠离子内流需要消耗ATP D.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 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A.氧气进入细胞时,氧气浓度差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葡萄糖浓度差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时,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D.叶肉细胞吸收镁离子时,载体数量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4、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6、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示,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数学-高一数学寒假作业一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 1|2 -=x y y 与集合(){} 1|,2 -=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函数2()=f x ( ) A. 1 [,1]3- B. 1(,1)3- C. 11(,)33- D. 1(,)3 -∞- 3. 已知{}{} 22|1,|1==-==-M x y x N y y x , N M ?等于( ) A. N B.M C.R D.? 4. 下列给出函数()f x 与()g x 的各组中,是同一个关于x 的函数的是 ( ) A .2 ()1,()1x f x x g x x =-=- B .()21,()21f x x g x x =-=+ C .2(),()f x x g x = D .0()1,()f x g x x == 5. 已知函数()5 3 3f x ax bx cx =-+-,()37f -=,则()3f 的值为 ( ) A. 13 B.13- C.7 D. 7- 6. 若函数2 (21)1=+-+y x a x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3 ,+∞) B .(-∞,- 2 3] C .[ 23,+∞) D .(-∞,2 3] 7. 在函数22, 1 , 122, 2x x y x x x x +≤-??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 城头高级中学王升友 完成时间: 2015、2、9---2、10 家长检查签名 一、【基础知识识记与回顾】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1-01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理解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怎样的?结构特点是 什么?(必修1P2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 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不同是由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什 么?如何表示?(必修1P22) 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缩合反应: R1R2 R1R2 | | 酶| | NH2—C—COOH + NH2—C—COOH NH2—C—CO—NH—C—COOH +H2O | | | | H H H H 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 3.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几个分子H2O?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呢? 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n-1个H2O,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脱掉n-m个H2O,形成n-m个肽键。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 1.1-02蛋白质的结构理解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1P23)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1.1-03蛋白质的功能理解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③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 都是蛋白质。④调节作用:如蛋白质激素中的胰岛素。⑤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 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1-0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6.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种类。 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病毒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DNA(如:噬菌体)是DNA R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 HIV病毒、SRAS病毒) 是RNA 7.核酸的种类及基本单位是什么?(必修1P2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 核苷酸组成 碱基T、A、G、C U、A、G、C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磷酸磷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单链结构功能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新教材高一数学寒假作业(1)集合新人教A版

新教材高一数学寒假作业(1)集合新人教A 版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00=; 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或{}3,2,1; ③方程2(1)(2)0x x --=的所有解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2; ④集合{}|25x x <<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 D.以上命题都不对 2、若x A ∈,则1A x ∈,就称A 是伙伴集合.其中12,1,0,,2,32M ??=--???? 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个数是( ) A.1 B.3 C.7 D.1 3、若集合{}|0,N A x x a x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1,2) B.[]1,2 C.[)1,2 D.(]1,2 4、设集合{}{}2,1,1,2A B =-=-,定义集合{}1212|,,A B x x x x x A x B ?==∈∈,则A B ?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 A.8- B.16- C.8 D.16 5、已知{}|5,R ,M x x x a b =≤∈==则( ) A.,a M b M ∈∈ B.,a M b M ∈? C.,a M b M ?∈ D.,a M b M ?? 6、已知集合{}{}1,2,|,,A B x x a b a A b A ===+∈∈,则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7、设集合{}{}N |12,Z |23A a a B b b =∈-<≤=∈-≤<,则A B ?=( ) A.{}0,1 B.{}1,0,1- C.{}0,1,2 D.{}1,0,1,2- 8、已知集合{}{}|12,|1A x x B x x =-<<=>,则A B ?=( ) A.(1,1)- B.(1,2) C.(1,)-+∞ D.(1,)+∞ 9、已知集合{}1,2A =,非空集合B 满足{}1,2A B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 有( )

2018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

2019--2019 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2) 一、选择题 1. 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基本原因是( ) A、消化道内的事物尚未消化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2.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5上升到10的过程中, 胃蛋白酶的催化速度将( )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先降后升 3.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 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酶碱度的影响 4.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 倍,与用唾液原液(没稀释)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 ) A、专一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高效性 5.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催化速度将(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没有变化 D、先降后升 6. 关于反应ATP ADP + Pi + 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 C、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D、物质不可逆,能量可逆 7、植物细胞生成ATP的途径() ①无氧呼吸②光合作用③有氧呼吸④磷酸肌酸能量的转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动物或人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提供的。() 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葡萄糖分解 D、ATP水解为ADP 9、下面关于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释放大量能量 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储存能量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要有酶参加 D、ATP转化成ADP不需酶参加 10、ADP向ATP转化主要在细胞内()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11、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12、有氧呼吸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三个阶段一样多 13、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

2020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20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A D D B C A C B C 13. ; 14. 4 ; 15. 0.4; 16. ②③ 17.(1)∵A中有两个元素,∴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且,即所求的范围是,且 ;……6分 (2)当时,方程为,∴集合A= ; 当时,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也只有一个元素,此时 ;若关于的方程没有实数根,则A没有元素,此时, 综合知此时所求的范围是,或 .………13分 18 解: (1) ,得 (2) ,得 此时,所以方向相反 19.解:⑴由题义 整理得 ,解方程得 即的不动点为-1和2. …………6分 ⑵由 = 得 如此方程有两解,则有△= 把看作是关于的二次函数,则有 解得即为所求. …………12分

20.解: (1)常数m=1…………………4分 (2)当k 当k=0或k 1时, 直线y=k与函数的图象有唯一的交点, 所以方程有一解; 当0 所以方程有两解.…………………12分 21.解:(1)设,有, 2 取,则有 是奇函数 4 (2)设,则,由条件得 在R上是减函数,在[-3,3]上也是减函数。 6 当x=-3时有最大值 ;当x=3时有最小值, 由,, 当x=-3时有最大值6;当x=3时有最小值-6. 8 (3)由,是奇函数 原不等式就是 10 由(2)知在[-2,2]上是减函数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12 22.解:(1)由数据表知, (3)由于船的吃水深度为7米,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少于4.5米,故在船航行时水深米,令,得 . 解得 . 取,则 ;取,则 . 故该船在1点到5点,或13点到17点能安全进出港口,而船舶要在一天之内在港口停留时间最长,就应从凌晨1点进港,下午17点离港,在

【原创】新课标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含答案_9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寒假作业9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2.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Na K Cl S O B.F I Fe Zn Cu C.N H O P C D.Ge Ca Cu Mg C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生物与非生物都是物质的 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来自岩石圈 C.构成生物体的20多种化学元素都可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D.生物和非生物有着共同的代谢作用 4.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大小核膜 a 有有较大有 b 有无较大有 c 有有小无 d 无——— A.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C2H4O2N相连B.约有20种 C.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至少有一个氨基或一个羧基 6.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C.目镜10×物镜15× D.目镜10×物镜40× 7.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具有双层膜③含有DNA④产生氧气⑤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8.把体积与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相同的葡萄糖(甲)和蔗糖溶液(乙)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 B.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C.乙高于甲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 第11天 理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寒假作业 第11天 理 【课标导航】 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①三角函数的定义;②定义域③三角函数值的符号;④三角函数(意二、三象限的正切线)⑤诱导公式:终边相同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1,2),sinα的值为 ( ) A .- 5 5 B .5- C . 5 5 2 D . 2 5 2. 已知点(tan ,cos )P αα在第四象限,则角α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2 1 cos sin =?θθ,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 A .2 2sin =θ B .2 2sin -=θ C .1cos sin =+θθ D .0cos sin =-θθ 4.若θ是第三象限角,且02 cos <θ ,则 2 θ是 (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5.函数x x y cos sin -+=的定义域是 ( ) A . ))12(,2(ππ+k k ,Z k ∈ B .])12(,2 2[ππ π++ k k ,Z k ∈ C .])1(,2 [ππ π++k k , Z k ∈ D .,Z k ∈ 6.若()3,,sin 25παππα?? ∈-= ??? ,则tan α= (

) A.43- , B.43 C.3 4- D.34 7. 若2tan =x , 则()() x x x x sin cos cos 3sin 1 --的值为 ( ) A .3- B .5- C .3 D .5 8. 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θ,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小正方形的面积是θθ22cos sin ,25 1 -则的值等于 ( ) A .1 B .2524 - C .25 7 D .- 257 二、填空题: 9.sin600o =_______ 10.若θ为第二象限角,则sin(cos )θ的符号是_____ 11.已知锐角α的终边上一点坐标为)4 3 cos 2,43sin 2(ππ-,则角α的弧度数是______ 12.设),2 ( ππ α∈,函数3 22 )(sin )(--=x x x f α的最大值为16,则α=______ 三、解答题: 13.角α终边上的点P 与2(),A a a 关于X 轴对称(a ≠0),角β终边上的点Q 与A 关于直线y x =对称,求···sin cos sin cos tan tan ααββαβ++的值. 14.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3 5,求sin 2α值.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B.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的基本框架 C.糖类、蛋白质、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质不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 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加入相应试剂后,需水浴加热 3.“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4.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错误 ..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b)和糖原(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真核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6.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是指线粒体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8.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2019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相关 / 寒假作业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019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相关资料适用于高中高一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A D D B C A C B C 13. ; 14. 4 ; 15. 0.4; 16. ②③ 17.(1)∵A中有两个元素,∴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且,即所求的范围是,且 ;……6分 (2)当时,方程为,∴集合A= ; 当时,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也只有一个元素,此时 ;若关于的方程没有实数根,则A没有元素,此时, 综合知此时所求的范围是,或 .………13分 18 解: (1) ,得 (2) ,得

此时,所以方向相反 19.解:⑴由题义 整理得 ,解方程得 即的不动点为-1和2. …………6分 ⑵由 = 得 如此方程有两解,则有△= 把看作是关于的二次函数,则有 解得即为所求. …………12分 20.解: (1)常数m=1…………………4分 (2)当k<0时,直线y=k与函数的图象无交点,即方程无解; 当k=0或k 1时, 直线y=k与函数的图象有唯一的交点,所以方程有一解; 当0 所以方程有两解.…………………12分 21.解:(1)设,有, 2 取,则有

2021-2022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7)

NO 3- K + A B C . . . 吸收量 氧气的含量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7) 1. 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 .全部为主动运输 B .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 C .全部为扩散作用 D .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2.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3-曲线。影响A 、B 两点和B 、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3.线粒体DNA 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 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 .神经细胞吸收K + D .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4.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 )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S 型肺炎双球菌细胞 ④核糖体 ⑤骨骼肌 ⑥高尔基体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5.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 .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 .用高浓度的NaCl 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6.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 和b 为 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 能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水分子的运输方向 是Ⅱ→Ⅰ B .由③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 .图中b 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 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7.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实验组 5分钟的现 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 ·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g ·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9-2019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5 BBACA 6~9DBDD 二、填空题 10. [-3,33],11 . ,12.5,13. 三、计算题 14. 15.证明:(1)取CE的中点G,连接FG,BG.因为F为CD的中点,所以GF∥DE且GF= DE. ----2分 因为AB⊥平面ACD,DE⊥平面ACD,所以AB∥DE,所以GF∥AB. 又因为AB= DE,所以GF=AB. --------------------------------------------------2分 所以四边形GFAB为平行四边形,则AF∥BG.因为AF?平面BCE,BG 平面BCE, 所以AF∥平面BCE. --------------------------------------------------5分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

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因为△ACD为等边三角形,F为CD的中点,所以 AF⊥CD,因为DE⊥平面ACD,AF 平面ACD,所以DE⊥AF.又CD∩DE=D,故AF⊥平面CDE. ------------------------8分 因为BG∥AF,所以BG⊥平面CDE.因为BG 平面BCE,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所以平面BCE⊥平面CDE. -------------------------------------------10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 一、选择题 1.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式为b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线粒体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相同 2. 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细胞器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有膜细胞器 3.细胞膜的表面除含有糖蛋白外,还含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它们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减少 B.在糖蛋白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D.不同种类的细胞膜上糖脂的种类不同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5.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 +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 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9学年高一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2019学年高一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B,AB不成立的含义是() A.B是A的子集 B.A中的元素都不是B的元素 C.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B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故选 C. 2.若集合M={x|x6},a=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M B.a?M C.{a}M D.aM [答案] A [解析] ∵a=3536=6, 即a6,a{x|x6}, aM,{a}?M.

[点拨] 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大括号内的代表元素和竖线后的制约条件中的代表形式与所运用的符号无关,如集合 A={x|x1}=B{y|y1},但是集合M={x|y=x2+1,xR}和 N={y|y=x2+1,xR}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前者和后者有本质的区别. 3.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0} B.{x|x8,且x5} C.{xN|x2-1=0} D.{x|x4} [答案] B [解析] 选项A、C、D都含有元素.而选项B无元素,故选 B. 4.设集合A={x|x=2k+1,kZ},B={x|x=2k-1,kZ},则集合A,B间的关系为() A.A=B B.A?B C.B?A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解析] A、B中的元素显然都是奇数,A、B都是有所有等数构成的集合.故A=B.选A. [探究] 若在此题的基础上演变为kN.又如何呢?答案选B你知道吗? 5.已知集合A={x|ax2+2x+a=0,aR},若集合A有且只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是()

2021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2021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1.【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根据上图信息物质有元素C.H.O.N.P.组成②,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该物质为磷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系统的基本骨架,对所有生物均适合,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A正确;⑤的元素有C.H.O.N.可以代表蛋白质,即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而形成的,B正确;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可能是DNA或RNA,C错误;④元素有C.H.O可以代表糖类,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对于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进行辨析。 2.D考点:细胞的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解答:解: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C错误;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判断相应的生物学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分化,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次还要求考生扣住题干中“体细胞”一词答题,否则会误选C选项. 3.4.【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酶作为催化剂能够反复利用,而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A错误;ATP为三磷酸腺苷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即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绿藻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四种色素,两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色素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该种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个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D 错误 【典型总结】ATP [特别提醒](1)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

【原创】新课标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含答案

【KS5U】新课标2016年高一数学寒假作业1 《数学》必修一~二 一、选择题. 1.集合A={1,2,3},B={3,4},则A∩B=() A.{3} B.{1,2,4} C.{1,2,3,4} D.? 2.己知,则m等于() A.B.C.D. 3.已知函数,则方程f(x)=4的解集为() A.{3,-2,2} B.{-2,2} C.{3,2} D.{3,-2}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正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左(侧)视图的面积是() A.2B.C.4 D.2 5.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6.已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3,则这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A.1:9 B.1:3 C.1:3 D.13 7.已知a,b满足a+2b=1,则直线ax+3y+b=0必过定点()

A . () B . () C . () D . () 8.已知圆C 1:(x ﹣2)2+(y+1)2=1,圆C 2与圆C 1关于直线x ﹣y ﹣2=0对称,则圆C 2的方程为( ) A . (x ﹣1)2+y 2=1 B . x 2+(y ﹣1)2=1 C . (x+1)2+y 2=1 D . x 2+(y+1)2 =1 9.设b 、c 表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b b c c αα????? B. ////b c c b αα????? C. //c c βαβα⊥??⊥?? D. //c c αββα⊥??⊥?? 10.函数 的零点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 11.计算lg +()= . 12.一个正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若该球的表面积为12π,则该正方体的体积为 . 13.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14.已知函数()x f x e x =+,若关于x 的方程()f x k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5.(1)计算: ; (2)解方程:.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一)(Word版含答案)

高一数学寒假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集合}{ |13A x Z x =∈-<<的元素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2.0.3log 4a =,4log 3b =,20.3c -=,则( ) A .a c b << B .c b a << C .a b c << D .b a c << 3.下列函数中与y x =为同一函数的是 A .2 x y x = B . 3log 3x y = C . 2y = D .y = 4.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1.A y x = 3.,B y x x R =∈ .,C y x x R =∈ 22,0.,0x x D y x x ?-≥=?

高一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同步检测

2019年高一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同步检测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一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同步检测,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 C.唾液、胰岛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氧和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唾液存在于消化道中,胰岛素是激素,存在于内环境中;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答案:D 2.如图为肠腺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2、4、6、7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 2是3生存的内环境,6是5生存的内环境 C. 1、2、8中所含蛋白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图中的2和4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图中2、4、6依次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这三者构成了人体内环境,而7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3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5表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1表示组织细胞,8表示红细胞,它们所含的蛋白质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和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直接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可见,新的血细胞的生成对内环境的稳态不起直接作用。 答案:D 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019年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文档资料

2019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以下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提供的2019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A D D B C A C B C 13. ; 14. 4 ; 15. 0.4; 16. ②③ 17.(1)∵A中有两个元素,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且,即所求的范围是,且 ;6分 (2)当时,方程为,集合A= ; 当时,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也只有一个元素,此时 ;若关于的方程没有实数根,则A没有元素,此时, 综合知此时所求的范围是,或 .13分 18 解: (1) ,得 (2) ,得 此时,所以方向相反 19.解:⑴由题义 整理得 ,解方程得

即的不动点为-1和2. 6分 ⑵由 = 得 如此方程有两解,则有△= 把看作是关于的二次函数,则有 解得即为所求. 12分 20.解: (1)常数m=14分 (2)当k0时,直线y=k与函数的图象无交点,即方程无解; 当k=0或k 1时, 直线y=k与函数的图象有唯一的交点,所以方程有一解; 当0 所以方程有两解.12分 21.解:(1)设,有, 2 取,则有 是奇函数 4 (2)设,则,由条件得 在R上是减函数,在[-3,3]上也是减函数。 6 当x=-3时有最大值 ;当x=3时有最小值, 由,, 当x=-3时有最大值6;当x=3时有最小值-6. 8 (3)由,是奇函数 原不等式就是 10 由(2)知在[-2,2]上是减函数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12 22.解:(1)由数据表知, (3)由于船的吃水深度为7米,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少于4.5米,故在船航行时水深米,令,得 . 解得 . 取,则 ;取,则 . 故该船在1点到5点,或13点到17点能安全进出港口,而船舶要在一天之内在港口停留时间最长,就应从凌晨1点进港,下午17点离港,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长为16小时. 2019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一数学寒假作业尽在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