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甬政办发[2009]9号

第一条为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规范利一技型企业的认定与管理,根据市政府《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10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应遵循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成立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为:

(一)确定全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方向;

(二)协凋、解决认定及相关政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

(三)裁定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争议,监督、检查各地区认定工作;

(四)对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地区,提出整改意见。

笫四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其主要职责为:

(一)组织实施对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检查;

(二)建立并管理“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数据库”;

(三)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审议各地区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第五条各县(市)区、三区一岛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部门联合成立本地区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根据本办法开展下列工作: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

(二)接受企业提出的科技型企业资格复审;

(三)负责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有关举报;

(四)提交本地区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第六条认定机构须依托相关专家或科技中介机构共同开展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的审核和认定等事宜。

第七条本办法中申请人必须是在我市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

第八条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的认定对象为:注重技术创新,并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或《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企业。

第九条申请认定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近3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主导产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以下简称“第一类企业”),其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应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0%以上;

主导产品符合《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企业(以下简称“第二类企业”),其专利产品、3年内市级以上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之和应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

3.第一类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20%以上,并建立了县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第二类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并建立了县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笫一类企业

(1)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

(2)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且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必须大于200万元。

第二类企业:

(1)最近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

(2)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且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必须大于250万元;

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3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5.企业有1年以上营运期,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健全的生产、技术、质量和财务管理制度;

6.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过程中,符合国家、省、市节能减排要求。

第十条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的认定采取企业申请、各县(市)区认定、管理小组办公室集中公示与备案、统一发文公布的办法,每年4月和10月底备案申报

截止,5月和11月发文公布。

第十一条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的申请认定程序:

1.申请认定企业须向所在地认定机构提交《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申请表》及其相关证明材料。

2.各地认定机构根据《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初审。

3.各地认定机构委托专家或科技中介机构对初审合格的企业进行检查审核,并提出评估意见。

4.各地认定机构参照专家或科技中介机构评估意见提出申请备案企业。

5.领导小组办公窒对申请备案企业进行网上公示,公示7个工作日后无异议的予以发文公布,并颁发《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证书。

第十二条申请认定宁波市科技型企业需提供的材料:

1.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申请表(纸质与电子文档各一一份);

2.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国税和地税登记证有效复印件;

3.企业前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

4.企业前3年研究开发费用审计报告;

5.企业盖章确认的企业大专以上人员名册及企业人员数的相关证明材料;

6.近3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

7.其它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市科技型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第一类企业应努力创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不再享受“市科技型企业"政策;若3年内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将取其“市

科技型企业"资格,并且以后不得再行申报。

第二类企业从认定为科技型企业起,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每3年进行1次考核,经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科技型企业资格,并在以后3年中不得再行申报。

第十四条科技型企业复审须提交近3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企业前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和企业前3年研究开发费用审计报告。

第十五条市科技型企业实行年报统计报告制度。在次年的1月,企业应将年度报表上报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作为动态管理列入考核内容。

笫十六条已认定的市科技型企业需更名或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转业的,应及时向所在地认定机构申请办理变更,并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七条被认定的市科技型企业,自认定当年起,按其实际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50%由所在地财政部门给予财政补助,财政补助资金于次年兑现;当年相关指标未达到认定要求的,暂停享受财政补助政策。

第十八条已认定的科技型企业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取消其资格:

1.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2.有偷税、骗税等行为的;

3.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4.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被取消科技型企业资格的企业,3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认定申请。

笫十九条参与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的各类机构和人员对所承担认定工作负有诚信以及合规义务,并对申报认定企业的有关资料信息负有保密义务。违反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相关要求和纪律的,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地名管理办法(草案)

西宁市地名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地名的标准化处理、地名标志的设置和地名档案的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地名解释)本办法所称地名包括: (一)自然村、集镇、路、街、巷等名称; (二)门牌号、建筑物; (三)山、河、湖、泉、峡、沟、滩、草场、林地等名称; (四)工业区、开发区、林场、牧场、矿山等名称; (五)公园、广场、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纪念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 (六)居民地(小区、花园、城、苑等)名称; (七)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水库、堤坝、灌渠等水利、市政设施名称; (八)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管理原则)地名管理应当坚持征求群众意见、尊重当地历史和现状、保持地名相对稳定的原则。

第五条(主管部门)市民政部门是本市地名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县(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地名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公安等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地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主管部门职责)市、县(区)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地名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编制地名工作规划; (三)负责地名命名、更名、注销的审核、承办以及推行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等工作; (四)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地名的使用; (五)负责地名标志的设计、制作、设置和管理; (六)收集、整理地名资料,管理地名档案,提供地名咨询服务; (七)编辑出版地名资料和地名工具图书; (八)依照本办法监督查处地名违法行为。 第二章地名的申报和许可 第七条(地名许可管理)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按照规定

宁波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 年度宁波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的通知 181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182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 183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旭友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184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亿林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185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序号所在市县(市、区)企业名称 186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188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9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190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 191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优耐特模具有限公司 192 宁波市镇海区富伟精密机械(宁波)有限公司 193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194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创世轴业有限公司 195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富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6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佳丰车业有限公司 197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克泰液压有限公司 198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市镇海天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199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欣诺铝制品有限公司 201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新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02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亿家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203 宁波市北仑区峻凌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204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5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206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福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07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8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敏达机电有限公司 209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210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市北仑辉旺铸模实业有限公司211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泰鸿机电有限公司 212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万航实业有限公司 序号所在市县(市、区)企业名称 213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214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兴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5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 216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中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217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天旗科技有限公司 218 宁波市鄞州区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 件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 1、申报基本条件: (1)有二年以上企业营运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2)在职从业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 (3)企业的专利产品、市级以上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服务收入之和占全企业销售总额的50%以上; (4)“三废”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申报所需材料: 申请书一式5份;并附所需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式4份,包括:企业年度负债表、损益表、专利证书、新产品证书、环保证明等,属专利权受让的,应提交专利权受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公告副本。 3、申报、受理程序: (1)填写《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申请书》; (2)镇、乡、街道科委受理,上报高新科,统一送上级科技部门; (3)省科技厅评审; (4)、省科技厅发文公告。 4、申报时间: 常年受理,定期审批。 5、优惠政策:

按其当年上缴增值税、所得税地方财政实得部分的30%予以补助,自认定当年起连续享受三年。 6、办理及咨询科室: 填表说明 ⒈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本表,其内容一律打印,涂改无效。 ⒉申请表中各栏数据,均指申报企业上一年度数据,并应以年报数据为准。除第一季度申报 的企业之外,其余各季度申报的企业,还需提供申报当年第一季度至申报前一季度止的经 济指标及其中专利、新产品经济指标完成数的统计资料。 ⒊申请书一式3份;并附所需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式2份,包括:企业年度负债表、损 益表、专利证书、新产品证书、环保证明等,属专利权受让的,应提交专利权受让合同、 专利权转让公告副本。 4.经济强县(市、区)不必填写“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意见”一栏。 5.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 民地标〔2006〕1号 关于印发《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地名办公室: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办法》,请各地参照执行。 附:《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二00六年十二月七日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标志,是指为社会公众使用所设立标示地理实体名称的标志,包括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 (二)居民地、街(路、巷)名称标志。 (三)门(楼)编码名称标志。 (四)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 (五)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和台、站、港、场名称标志。 (六)其他起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 第三条国家对地名标志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地名标志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地名标志产品由民政部门监制。 第四条地名标志是社会公益设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界交流交往服务。 第五条地名标志是国家法定标志物,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增强公民依法保护地名标志的意识。 第六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具体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门(楼)编码可采用序数编码或量化编码(也称距离编码)进行。 采用序数编码的,从街(路、巷)起点起,每户一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甬政办发[2009]9号 第一条为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规范利一技型企业的认定与管理,根据市政府《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10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应遵循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成立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为: (一)确定全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方向; (二)协凋、解决认定及相关政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 (三)裁定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争议,监督、检查各地区认定工作; (四)对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地区,提出整改意见。 笫四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其主要职责为: (一)组织实施对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检查; (二)建立并管理“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数据库”; (三)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审议各地区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第五条各县(市)区、三区一岛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部门联合成立本地区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根据本办法开展下列工作: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 (二)接受企业提出的科技型企业资格复审; (三)负责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有关举报; (四)提交本地区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第六条认定机构须依托相关专家或科技中介机构共同开展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的审核和认定等事宜。 第七条本办法中申请人必须是在我市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 第八条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的认定对象为:注重技术创新,并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或《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企业。 第九条申请认定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近3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主导产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以下简称“第一类企业”),其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应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0%以上; 主导产品符合《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企业(以下简称“第二类企业”),其专利产品、3年内市级以上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之和应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 3.第一类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20%以上,并建立了县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第二类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并建立了县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 型城市的决定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甬党[2006]6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中共宁波市委 【发布日期】2006.02.21 【实施日期】2006.0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甬党[2006]6号2006年2月21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深入实施“六大联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1、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宁波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宁波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

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市场制约,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市上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深化“六大联动”的实际举措,作为引领和支撑宁波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 2、准确把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使创新成为城市之魂。 3、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品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到2010年,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全国著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全社会研究和试验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达到50件,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40%,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品牌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25%。到2015年,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品牌之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二、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发明专利产业化成效显著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予以重点

塑料加工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塑料加工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推荐表 申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时间:年月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法人代表联系电话传真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 是否设立研发 机构是□ 否□ 研发机构名称 机构负责人联系电话手机 资产总额(万元)固定资产(万元)资产负债率(%)企业信用等级 2015年职工数____(人)研发人员(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人) 企业类别□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 □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上市情况□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海外上市□尚未上市 国家驰名商标或省级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 国家级或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省市级□ 获国家或省市认定机构机构名称时间认定机构企业技术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其他 体系认证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有□无□ 环境管理体系有□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无□

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表 财务指标及研发经费投入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研发经费投入(万元) 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比(%) 新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比(%) 利润总额(万元)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2011-2015年(合计)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经国家、省市认定的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专利新产品数量 2011-2015年(合计) 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专利新产品 获国家或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数量 2011-2015年(合计) 国家级省级市级 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量 2011-2015年(合计)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通过国家级或省市级技术鉴定产品数量 2011-2015年(合计) 国家级省级市级

地名管理条例

无锡市地名管理条例 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无锡市地名管理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2月24日制定,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3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2010年3月26日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发挥地名公共服务功能,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销名、使用、标志设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范围包括: (一)山、湖、江、河、湾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和建制村、社区等区域名称; (三)园区和农、林、茶场等经济区域名称; (四)居民区、集镇、自然村等居民地名称; (五)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等市政设施名称; (六)公路、轨道、车站、港口、水库、闸坝等交通、水利专业设施名称; (七)大厦、大楼和具有商务功能的城、中心、广场等大型建筑物(群)名称; (八)幢号、门号、室号等门牌号; (九)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文化体育设施名称; (十)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地名管理坚持尊重历史和现状、维护地名相对稳定、确保地名规范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地名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市、县级市、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主管部门,按照权限划分负责地名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公安、建设、规划、市政、房管等有关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县级市地名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乡规划,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沿革、人文背景和城乡建设现状、特点,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和调整本行政区域地名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地名命名规定与规范 第七条地名命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城乡规划、地名规划要求,反映当地人文背景、自然地理特征; (二)符合社会道德风尚; (三)一地一名、名实相符,一般不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等词语,避免使用相似、相近和易混淆的地名;

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报告解读

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二、我市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1、各级领导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三年来,在市领导的重视下,全市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宁波市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市委书记黄兴国等15名党政领导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 2、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积极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创新。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之后,我市又围绕《决定》相继制定了《加强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等10多个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同时,为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还制定了《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实施办法》,先后有5名科技人员获30万元的“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特别是省、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使我市在科技立法上取得了零的突破。《宁波市技术成果入股条例》等鼓励科技创新的法规性文件也正在抓紧制订之中。 3、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999年,即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当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5亿 元,比1998年的9217万元增长了62.7%,占全市财政支出的2.2%,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9186万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3.8%;2001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2.58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3.1%,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1.1亿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3.3%。1999年以来,我市通过投入1.669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带动了企业投入6.54亿元资金,用于建设107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兵科院宁波分院和2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二以实施科技创新建设计划为核心,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1、在重点企业中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在重点企业中建设了107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21家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还在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128家厂办研发中心;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研究所共建了一批研发机构,或向大学研究所

关于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调查报告-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2) 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2) 1.2 成本管理含义 (3) 1.2 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4) 1.1.1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4) 1.1.2成本管理有利于正确的决策 (4) 1.1.3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基础 (4) 1.3 成本管理原则分析 (4) 2 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1 宁波地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停留在事后阶段 (5) 2.2 宁波地区中小企业的运输成本缺乏市场观 (5) 2.3 决策过程中成本观念不强 (5) 2.4 未能及时的收集原始成本数据,监测不够 (6) 3 宁波地区中小企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6) 3.1 注重企业整体过程的成本管理 (6) 3.2 定期的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6) 3.3 采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 (6) 3.4 加强网络建设,实时统一动态数据 (7) 3.5 创新是节约成本的源泉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i

1 关于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调查报告 【摘 要】成本管理是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商,是实现利润目标的重要措施保障,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改善成本管理,提高目标成本控制力,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对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上,以宁波地区的中小企业为案例,分析了其在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宁波 中小企业 成本管理 措施

2 引言: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一直都是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降低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降低成本是递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途径,也是增加利润的来源。成本管理问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名著名的管理学家Chandler(1962)首先提出研究企业的成本管理,他认为企业的管理应该提高到战略管理的高度。而后,随着对企业战力管理的研究深入,成本管理先后出现了成本定位思想、基于资源/能力的观点、商业生态系统、成本柔性观点、边缘竞争及有机成本、动态竞争成本。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在成本管理理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定会细分出企业的成本战略管理。下文将对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调查进行报告。 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在2015年6月由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及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其中,将中小企业根据其资产、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进行了划分。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对于农林牧渔业而言,中小企业是营业收入低于20000万元的企业;工业上的中小企业则是营业收入低于40000万元或从业人数少于1000人;建筑业的中小企业是营业或资产总额低于80000万元的企业;批发业中小企业为从业人员低于200人或营业收入低于40000万元的企业。仓储、交通运输及邮政业行业的中小企业基本是营业收入低于30000万元,或从业人员低于一定规模的企业。 表1 国家中小企业各行业化型标准规定一览表 国家中小企业各行业划型标准规定一览表 序号 行业名称 行业划型标准 其 中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资产 总额 1 农、 林、 20000 万元 500万 元及 50万元及 50万元及

地名管理条例

地名管理条例 (1986-1-23)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 第三条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时,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三)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 (五)避免使用生僻字。 第五条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 (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四)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第六条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如下: (一)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 (二)国内外著名的或涉及两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 (三)边境地区涉及国界线走向和海上涉及岛屿归属界线以及载入边界条约和议定书中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居民地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

宁波第二批创新型初创企业暨浙江科技型中小企业

宁波市2017年第二批创新型初创企业暨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示名单 序号拟备案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所属地 1 宁波华夏聚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40548179 海曙区 2 浙江曙翔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1330200MA282W1L4 3 海曙区 3 宁波市海曙铜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91330203062920689F 海曙区 4 宁波宁兴云外贸服务有限公司913302030998315000 海曙区 5 升元菲尔集团有限公司913302033169068000 海曙区 6 宁波市海曙双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3169496854(1/1)海曙区 7 宁波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3169520000 海曙区 8 宁波东泉塑业有限公司91330203340543204D 海曙区 9 宁波嶓特婴童用品有限公司91330203L09614685J 海曙区 10 东方多维(宁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MA28162TX1 海曙区 11 宁波途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9G80H 海曙区 12 宁波鑫源佳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AH71G 海曙区 13 浙江瀚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C861T 海曙区 14 宁波利才流体技术研发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D9P6Q 海曙区 15 宁波星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DDG8E 海曙区 16 宁波摩通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HHN1J 海曙区 17 宁波维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N1WXQ 海曙区 18 宁波奥格莱电子商贸有限公司91330203MA282WHW6P 海曙区 19 浙江云点科技有限公司91330203MA2830NX00 海曙区

宁波市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宁波市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宁波宝丰工量有限公司为例 教学点:北仑电大 专业:工商管理(本) 入学时间:2005年9月 学生姓名:孙宇珍 学号:051090103 指导教师:项剑佩 二○○七年十二月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研究 目录 Abstract (1) 内容提要 (2)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3) (一)外部环境变化 (3) (二)内部环境变化 (3) 二、现阶段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滞后性 (4) (一)选材机制 (4) (二)用材机制 (4) (三)培训机制 (5) 三、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 (5) (一)正确认识民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5) (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具体措施 (6)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ly develops, rationally utilizes and scientifically manages human which is a special resource possessing the ability of harmony, amalgamation, estimation and fancy. As an intellective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is able to bring enterprise rich capital incr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mover for enterprise’s long-range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factor for enterprise to be indefectible status.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 which takes on family management pattern, has confronted serious human crisis for a long time. Beginning with the human crisis, the thesis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primary problems in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thesis brings forward opinions on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spects of choosing human, making use of human and educating human for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 The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Part one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rom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circumstances. Part two analyses the lag of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t the present phase form the three aspects of choosing human mechanism, making use of human mechanism and educating human mechanism. Part three bring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settl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 Two steps discuss the thesis. The first step is to know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 rightly. The second step is to analyze material 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 from four aspects of choosing human, inspiriting human, educating human and collocating human. Key words: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Family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说明:不要学位论文就不用英语提要和关键词。

地名标志管理规定

地名标志管理规定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地名标志管理规定如下第一条为规范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标志,是指为社会公众使用所设立标示地理实体名称的标志,包括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 (二)居民地、街(路、巷)名称标志。 (三)门(楼)编码名称标志。 (四)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 (五)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和台、站、港、场名称标志。 (六)其他起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 第三条国家对地名标志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地名标志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地名标志产品由民政部门监制。 第四条地名标志是社会公益设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界交流交往服务。 第五条地名标志是国家法定标志物,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增强公民依法保护地名标志的意识。 第六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具体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门(楼)编码可采用序数编码或量化编码(也称距离编码)进行。 采用序数编码的,从街(路、巷)起点起,每户一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采用量化编码的,以街(路、巷)起点到门户中心线距离量算,每2米为一个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第八条地名标志设置一般应与城乡建设同步,做到统一规划,布局合理,位置明显,导向准确,坚固耐用,美观协调。

第九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应设在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行政区域界线上。 (二)居民地名称标志应设在居民地的主要出、入口处。 (三)街(路、巷)名称标志应设在街(路、巷、胡同、里弄)的起止点、交叉口处。起止点之间设置地名标志的数量要适度、合理。 (四)楼、门编码名称标志应设在该建筑物面向主要交通通道的明显位置。 (五)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应设在所处的主要交通道路旁或该自然地理实体显著位置。 (六)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标志,设在该建筑物面向主要交通道路的明显位置。 (七)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标志,设在该台、站、港、场面向主要交通道路的明显位置。 (八)其他具有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要按照方便、实用、清晰的原则设置。 第十条地名标志上的地名,必须使用标准名称和规范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和简化字。地名标志的汉字书写使用等线体。 第十一条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写,以国家公布的《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作为统一规范。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地名,应执行国家规定的规范写法。 第十二条地名标志上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和国际标准,按国务院民政、语言文字部门制定的拼写规则执行。禁止用外文和“威妥玛式”等旧式拼法拼写中国地名。 第十三条地名标志的材质、规格、形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附设的图形文字,不得影响地名标志的使用功能。 第十四条地名标志的采购根据地方政府招标的有关规定进行。参与竞标的企业,应当提供其产品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授权的专门检测地名标牌产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第十五条国家对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制度。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

科技型中小企业填报说明

科技型中小企业填报说明 1. 企业应如实填报所附各表。要求文字简洁,数据准确、详实。 2. 各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填写“0”;数据有小数时,保留小数点后2位。 3. 资产总额应以企业上一年度会计报表期末数为准。 4. 科技人员和研发投入指标,采用上一会计年度财务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评价。 5. 企业科技人员是指企业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管理和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6个月以上。 6. 企业职工总数包括企业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在职人员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会保险费来鉴别,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6个月以上。 7. 企业职工总数、科技人员数均按照全年季平均数计算。季平均数=(季初数+季末数)÷2;全年季平均数=全年各季平均数之和÷4 8. 企业研发费用是指企业研发活动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具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有关规定进行归集。 9. 企业销售收入为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10. 当年注册的企业,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会计年度确定相关指标。 11. 知识产权采用分类评价,其中:发明专利(不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按Ⅰ类评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按Ⅱ类评价。

12. 近五年包括填报当年。 13. 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指企业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中排名起草单位前五名。 14. 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包括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省、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省、部)工程实验室、国家(省、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省、部)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省、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 认定管理办法(暂行) 发布时间:2013-12-1915:35: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规范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认定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 进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及《自 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宁党发[2013]3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小企业是指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各种所有制 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从事研究 开发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型员工,投入科技经费、开展技术创 新活动,并依托自有技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 第四条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经信委负责科技型中小 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各市、县科技部门、工信部门负责 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的组织、受理和推荐工作;认定 工作采用常年受理,集中认定的方式。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五条凡在自治区内的中小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具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型员工和科 技投入,依托自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先进知识等提供产 品或服务的,达到以下条件的,可申请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下或者年营业收入在40000万元以下;涉农企业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下或者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下;技术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企业从业 人员500人以下或者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 (二)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20%,其中直接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不低于5%,企业具有相应的研发条件。 (三)企业近2个会计年度(成立时间不足2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到 达以下标准: 销售收入20000万元以上的不低于1.5%; 销售收入5000万元-20000万元的不低于2%; 销售收入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的不低于3%; 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不低于5%; (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专有技术或者承担过科技项目,包括:专利、商标、标准、新药证书、 动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经

宁波区域中小企业贸易方式转变研究

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论文 宁波区域中小企业贸易方式转变研究 摘要 宁波中小企业一直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增强宁波市经济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宁波市中小企业具有如此的经济地位是与其外向型发展策略密切联系的。但是,宁波市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贸易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在肯定中小企业对于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注重技术合作、加快产业升级等四个方面为宁波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自主品牌竞争力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Ningbo C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to enhance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Ningbo City, and promot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SMEs of Ningbo , so the economic status of its export-orien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closely linked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f Ningbo i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rade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Certainly SMEs on the ba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ingbo City,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the SM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cusing on technical cooperation, speed up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four terms of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Ningbo City. Keywords : SME:Own brand competitive pow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