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减法知识讲解 减法的计算方法

减法的计算方法

还剩几只?(教材27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读题,观图,找出蕴含的数学信息

用O代表松鼠,找出情境图中的信息。

原来的:OOOOO 走了:OOO

2.连接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完整的实际问题

树上原来有5只松鼠,走了3只,还剩几只松鼠?

3.借助点子图,探究解题思路

求还剩几只松鼠,就是从原有的5只里去掉走的3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5-3。如图所示:

4.探究5-3的计算方法,明确其算理

方法一倒数法。

5-3,即从5开始倒着数3个数:5、4、3,还剩2个数,所以5-3=2。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想5能分成3和几,因为5能分成3和2,所以5-3=2。

方法三想加算减法。

因为3+2 =5,所以5-3=2。

5.问题解答

5-3=2

口答:还剩2只松鼠。

归纳总结

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数法、数的组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误区警示

【误区】看图写算式。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理解减法的含义,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而不是用一部分减另一部分。从图中可知,总数是5只蝴蝶,用虚线圈起来2只,表示从5只里面去掉2只,用减法计算。

错解改正5-2=3

温馨提示

看图列减法算式时,要用总数减去掉的部分。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概况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单元目标知识 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 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情感 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 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6、7、8、9、10,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8、9、10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关键会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主题图,计算器,直尺,图片等。 课时安排20 单元小结

1、 6、7的认识及加减法。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系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难点;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从0数到5,在从5数到0。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 图上有些什么? 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 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 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板书;6、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育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日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学问 1、8的加减法,独立思索。你们看,咱们的山上风光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送呢,出示课件图 聪慧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肯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许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情愿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稳固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终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相互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嬉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展了如下教学设计: 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加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索,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比照,通过观看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 2.建立表象,由详细操作到看图列式。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详细,教学中必需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动身,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依据组成计算。接着延长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展比照,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展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受了学问的发觉和探究过程。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 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5的减法 一、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得数。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三、看图写得数。 四、找朋友。 五、看一看,算一算。

六、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七、你能根据图意列出4道吗? 八、填上格尺上的数。 九、看图列算式。 十、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十一、看图列式计算。十二、智慧大本营。参考答案

【拓展资料】 (一)小学数学知识: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除尽的意义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2.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二)小学数学知识:分数知识。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三)小学数学知识: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2.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26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湖面上还有几只鹤? 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设计意图:在教师语言描述的优美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二)、4-2 1、教师出示4只气球,慢慢放走2只气球,还剩下几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2=2的含义,齐读算式。 (三)、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减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减法”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减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减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减法。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加法的计算,因此他们对计算题并不是很陌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减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减法计算。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材分析 《减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二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六、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 在课程复习环节我出了3道题,分别是数数题(从1~5,从5~1)和按顺序填数以及5以内的分与合,通过口答,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5以内的减法作好准备。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新知,训练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 当阳市河溶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27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8页练习五第3、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de)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de)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de)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de)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老师这买来了3个乒乓球放在盒子里,老师从盒子里拿出来了一个,你们猜一猜盒子里还有几个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个乒乓,再慢慢拿走1个).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de)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de)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de)事例. (二)、4-1

1、教师出示4只气球,慢慢放走1只气球,还剩下几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1=3(de)含义,齐读算式. (三)、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思考,体验减法含义. 第2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看图表述含义. (四)、5-2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树上有5只小松鼠在玩耍,跑走了2只.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树上还有几只松鼠”(de)问题.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 怎样算(de)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de)学生说一说自己算(de)过程. (3)、汇报、展示、交流.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de)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de)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 -2=3.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7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de)含义 2.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草地上原来有4只羊,一会儿跑走2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羊 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3.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1、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 2、消防池 里有5把铁楸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4.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de)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de)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de)多. 5.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de)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2023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

《解决问题(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6、7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明确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使学生经历完整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较熟练的运用6、7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看图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看,荷叶上有一群小青蛙,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了有7只小青蛙,有2只要跳到水里去,荷叶上还有5只小青蛙。 师:你观察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根据例题青蛙图来找数学信息,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大括号和小问号,它们也来到了今天的课堂,你还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吧? 生:荷叶上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师:你是怎么知道问题是求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的? 生:因为问号在荷叶的上面,所以要解决的问题是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师:你们也完整的说一说这幅图的信息和问题吧。 生:荷叶上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2.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你自己列式解答吧。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7-2=5(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生:要求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就从7只这个整体里去掉跳走的2只这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列出减法算式,还知道这样计算的道理,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要用减法计算。那你能结合图说一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7表示原来有7只青蛙,2表示跳走的2只青蛙,5表示荷叶上还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减法》人教新课标

第六课时减法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探究5以内减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减法,更是以后学习计算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1~5各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借助“加法”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看出从4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气球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再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在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后,再抽象出数学符号和数学算式。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认知角度不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在交流算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地读写5以内的减法算式。 2.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体会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计算5以内的减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填一填。

2.将3根小棒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演示:教室前面站有4个学生,让1名学生从中离开走到教室外面,演示2次。 师:你能把刚才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吗? 师:走了的1个学生是从几个学生里面走的?现在还剩几名学生?你们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设计意图:设计实际情景,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2.问题探究 (1)减法的含义 师:瞧!公园门口有一个小丑在公园里卖气球(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师:谁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师:飞走的1个气球是从几个里面去掉的? 师:从4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要从4里面减去1,在数学上我们用减号“-”来表示(板书“-”)。像这样飞走了、拿走了、去掉了都要用减法来计算。 师:从4里面减去1还剩3,算式怎么写呢? (板书:4-1=3) 师:这个算式读作:4减1等于3。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算式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 【#一年级# 导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严谨的思考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以后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起来的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加减法(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知识点其其0由分享时间:2021-08-03 00:18:29 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欢迎阅读!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方法一:“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 8+7=15,所以15-8=7,15-7=8。“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方法二:“破十法”12-5=10-5+2=7“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方法三:“平十法”14-5=14-4-1=9“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

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方法四:“多减加补”13- 9=13-10+1=4“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 9+1=10,再把13-10+1=4。方法五:“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二、自主探究。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指名回答并板书:14-9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活动,讨论)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预设:A、一个一个的.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减法教案

5以内减法 算法有其多样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异性。学生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的方法,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了5 以内减法”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现介绍如下: 一、背景 5以内减法是学生学习减法意义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省编义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这样的: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 -2后,老师问:5-2=?怎样算?然后师生根据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5可以分成2和3,得出5-2=3。相对来说,由于省却了课堂讨论和多次指名的时间,所以课堂练习的时间多了,再经过不同层次的口算练习,达到正确口算的教学目的。但学生在计算时是按老师的方法完成运算,老师向学生提供只有一种可能或一种答案,一题一解,拉着学生按单一的思路进行算法的探索,长期这样训练则容易导致思维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关于5以内减法的教学是另一种形式,当学生列出算式5-2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倒数法,5的组成知识和数数法,虽比省编的教学思路有所发散,但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放开。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新编数学教材,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和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案例 “5以内减法”是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从整体上说,课文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算法,教师可以引入自己喜爱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发展他们自己的方法,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为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所以我是这样进行例题教学的: 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我问5-2等于几? 学生齐说:5-2等于3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讲课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讲课设计(一) 讲课内容: 教科书第 25 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 页练习三第 6 题。 讲课目的: ★经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 ; 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使学生初步意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经过比较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 步浸透函数思想。 ★经过学生操作、表述,培育学生着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讲课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 5 个圆片、 5 根小棒等。 讲课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构成,拍手游戏 二、研究新知: 1.指引察看,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频频演示,让学生感知到: 3 名同学在一同,桌子上 有 3 只纸鹤, 1 名同学把 1 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 2 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沟通感觉与意会。 教师指引学生同桌互相沟通,此后全班沟通。 (3)教师说明: 3 名同学中走掉 1 名同学, 3 只纸鹤拿走 1 只纸鹤就是从 3 里面去掉 1,求还剩几的意思。 (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目抽象出数字 3 和 1。 (2) 教师说明:从 3 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 3 里面减去l 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 - ”来表示,教师板书“ - ”。 (3)指引学生数一数去掉 1 是多少 ?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 基础上教师板书“ =”,并在等号后边写上 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 3 里面减去 l 个,用减法计算。 ( 板书:减法 )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 发散联想 教师指引、启迪,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余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案例。 4. 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翻开教科书 25 页,认真察看气球图,启迪学生说明图意,并用 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坚固发展,学会学习: 1.着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①教师示范,边 操作边说明含义。

《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0课时加减混合·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但对于加减混合算式并不理解;本节课在已掌握三个数连加或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并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根据图中的内容正确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根据图中的内容正确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谁是口算小能手。 2+4+3= 9-2-4= 8-4-4= 6+2+1=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引入2:看图讲故事。 师:同学们,仔细看,把你看到的讲给同桌听。(展示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回顾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唤起学生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学生发挥想象力,看图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极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 认识先加后减的混合算式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 教师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原来有4只天鹅。 生2:飞来了3只。 生3:又飞走了2只。 (2)列式计算 师:天鹅有飞来的,也有飞走的,想想看,你们会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 师:对啦!也就是问,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同学们,现在小组合作,先试着用三角形来代替天鹅摆一摆。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 师: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预设:原来有4只小鸡,我用4个三角形代替;飞来了3只,摆上3个三角形;又飞走了2只,拿掉2个三角形。 师:要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