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标准

微生物肥料标准
微生物肥料标准

NY 227—94 微生物肥料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又有刺激作用)的活体微生物肥料制品。

2 引用标准

GB 8172 蛔虫卵测定方法

GB 4789 大肠菌值测定方法

GB 7468 总汞测定方法

GB 7471 总镉测定方法

GB 7466 总铬测定方法

GB 7485 总砷测定方法

GB 7470 总铅测定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根瘤菌肥料: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或茎瘤),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用根瘤菌属(Rhizobium)或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的菌株制造。

3.2 固氮菌肥料:在土壤和很多作物根际中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固氮菌属(Azotobacter)

氮单胞菌属(Azomonas)

固氮根瘤菌属(Azorhizobium)

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ea)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固氮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这些菌主要特征是在含一种有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中能固定分子态氮。

3.3 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改善作物磷素营养。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分解有机磷化合物的细菌:

解磷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 phosphaticum)

解磷珊瑚红赛氏杆菌(Serratia carollera phosphaticum)

节杆菌属中的一些种(Arthrobacter sp.)

转化无机磷化合物的细菌:

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些种(Pseudomonas sp.)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磷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有机磷细菌在含磷矿粉或卵磷脂的合成培养基上有一定解磷作用,在麦麸发酵液中都含

刺激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物质。

无机磷细菌具有溶解难溶性磷酸盐的作用。

3.4 硅酸盐细菌肥料: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铝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与其他灰分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本品的生产菌种为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ginosus) 的菌株及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硅酸盐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该菌在含钾长石粉的无氮培养基上有一定解钾作用,菌体内和发酵液中存在刺激植物生

长的生长素物质。

3.5 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上述(解磷、解钾、固氮微生物)或其他经过鉴定的两种以上互不

拮抗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能增加作物营养供应量。

4 技术要求

4.1 成品技术指标1)

表1成品技术指标1)

剂型→

项目液体固体颗粒

↓1. 外观

2. 有效活菌数

根瘤肥料

慢生根瘤菌,亿/mL ≥

快生根瘤菌,亿/mL ≥固氮菌肥料,亿mL ≥硅酸盐细菌肥料,亿/mL ≥

磷细菌肥料

有机磷细菌,亿/mL ≥

无机磷细菌,亿/mL ≥复合微生物肥料,亿/mL ≥

3. 水分,%

4. 细度,mm

5. 有机质(以C计),%≥

(以蛭石等作为吸附剂不在此列)

6. pH

7. 杂菌数,%≤无异臭味

5

10

5

10

5

15

10

5.5~7

5

黑褐色或褐色

粉状、湿润、松散

1

2

1

2

1

3

2

20~35

粒径0.18

20

6.0~

7.5

15

褐色颗粒

1

1

1

1

1

2

1

<10

粒径2.5~4.5

25

6.0~

7.5

6.0~

7.5

20

8. 有效期

不得低于

六个月

不得低于六个月

不得低于六

个月

注:

1)在产品标明的失效期前有效活菌数应符合指标要求,出厂时产品有效活菌数必须高出本

指标30%以上。

4.2 成品无害化指标

表2 成品无害化指标

编号

参数单位标准限值

1.

2.

3.

4.

5.

6.

7.

蛔虫卵死亡率

大肠杆菌值

汞及化合物(以Hg计)

镉及化合物(以Cd计)

铬及化合物(以Cr计)

砷及化合物(以As计)

铅及化合物(以Pb计)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95~100

10-1

≤5

≤3

≤70

≤30

≤60

5 检测方法

5.1 外观

感观检验符合4.1成品技术指标。

5.2 有效活菌数和杂菌含量测定

5.2.1 试剂和溶液

a.无菌水、蒸馏水;

b.选择培养基(附录A);

c.刚果红染液(0.5%)。

5.2.2 仪器

a.显微镜1000×;

b.摇床旋转式200r/min;

c.恒温培养箱;

d.恒温烘干箱;

e.灭菌锅;

f.扭力天平(分度值0.01g);

g.玻璃仪器(灭菌的9cm平皿、10mL、5mL、1mL吸管、三角瓶、玻璃刮刀)。

5.2.3 测定步骤

5.2.3.1 采样应不少于500g,从中称取10~20g(精确0.01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200mL的无菌水中(液体菌剂取10~20mL,加入90~18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min后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振荡30min,即成母液的菌悬液。

5.2.3.2 用无菌吸管吸取5mL上述母液的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混匀成1∶10稀释的菌悬液,这样依次稀释,分别得到1∶1×102,1∶1×103和1:1×104,1∶1×105等浓度(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吸管)。

5.2.3.3 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直径为9cm平皿的琼脂培养基表面,用无菌玻璃刮刀将菌悬液均匀地涂于琼脂表面。或取1mL不同稀释度菌悬液加入培养皿内,与琼脂培养基混匀。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加无菌水的空白对照,培养2~5d,每个稀释度取5~10个菌落的菌体,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识别后计数菌落。

5.2.4 计算公式:

统计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菌落平均数。

根据式(1)和式(2)计算:

菌剂含菌数=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母液菌悬液的体积/菌剂数) (1)

杂菌率(%)=〔杂菌数/(有效菌数+杂菌数)〕×100 (2)

根据菌落特征判定,分别计算出制品中的特定微生物及杂菌数率。固体(包括颗粒)菌剂含菌数以亿/g表示,液体菌剂含菌数以亿/mL表示。

5.2.5 菌落计数

5.2.5.1 以平板上出现30~30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平板为计数标准。

5.2.5.2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其稀释倍数(见表3例1)。

5.2.5.3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应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例小于2应计数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计数其中稀释较小的菌落总数(见表3例2及例3)。

5.2.5.4 若三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见表3例4)。

5.2.5.5 若三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见表3例5)。

5.2.5.6 若三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见表3例6)。

初中化学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肥料知识点和例题解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肥的作用为“两抗[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1)它是纯净物,(2)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最常用的氮肥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肥的简易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化肥(或物质)进行鉴别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着想,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2.对于氮肥的区分来说,一般都是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或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铵盐的化学性质)来进行.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例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研究发展、应用现状及开发对策 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引起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和挑战。微生物肥料具有改良土质、增进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营养吸收、增强作物抗病和抗逆能力等重要功能[1- 2],其研究和开发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一、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活性微生物、具有肥料效应的特定制品。微生物肥料可分为2 类,一类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营养状况,进而增加产量,如根瘤菌肥;另一类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激素类等),提供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抵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如近年开发的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 1887 年研究者发现豆科植物根瘤具有固氮功能并成功培养根瘤菌,此后,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迅速增多。国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历史较我国长,其主要的品种是各种根瘤菌肥。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就开始有根瘤菌接种剂(根瘤菌肥料)的研究和试用,一直到现在根瘤菌肥依然是最主要的品种。

我国微生物制剂的发展经历了根瘤菌剂、细菌肥料(菌肥)到微生物肥料的变迁,由豆科接种剂、菌种拌种发展为各种农作物的基肥,有的微生物由于能产生活性物质,有时也用作叶面喷施肥料。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是从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从原苏联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剂,称为细菌肥料;20 世纪60 年代推广使用放线菌制成的“5406”抗生菌肥料和固氮蓝绿藻肥;70~80 年代中期开始使用VA 菌根以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近几年来主要推广应用由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有机肥复合制成的生物肥料,做基肥施用[3-5]。 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基因工程菌肥、作基肥和追肥用的有机无机复合菌肥、生物有机肥、非草炭载体高密度的菌粉型微生物接种剂肥料以及其他多种功能类型和名称的微生物肥料。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组成成分简单的划分为单纯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两大类型[3- 4]。研究较多的微生物肥料有以下几种。 2.1 根瘤菌和固氮菌类

肥料分类

肥料分类 前言: 肥料基本分类方法:目前根据肥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以养分构成分为单质肥料、复合(混)肥料、完全肥料; 2.以肥效速率可以分为速效肥料、缓释肥、控释肥等; 3.以物理形态可以分为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等; 4.以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可以分为大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等; 5.以化学成分、作用效果可分为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等; 6.以施用对象、时间又有极多的果蔬专用肥、特定时间专用肥等。 上述均为市场中提及的肥料种类,商家为增加肥料噱头,往往冠以各种名词,虽为合理,但并不为直接明了的肥料归类方式。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与数据统计,整理出相对合理、直观的肥料分类方式,主要应以化学构成、加工工艺、生物活性和作用效果为主要的考量指标对市场肥料进行分类。已知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在一级分类上,应将肥料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新型肥料。 1 无机肥料 无机肥料又常称为“化肥”,也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使用最广的肥料,其主要为速效态养分,能于关键时期快速地给农作物补给养分。将无机肥料进一步划分为几个二级分类,分别为大量元素肥料(详见1.1)、中量元素肥料(详见1.2)和微量元素肥料(详见1.3),按其营养元素包含的种类则分为单质肥、复合肥料(详见1.4)。 1.1 大量元素肥料 大量元素肥料主要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三种。 市场常用的氮肥种类分为铵态、硝态、硝铵态和酰胺态氮肥4类。其中铵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等;硝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钙;

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_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 前言 本标准的5.1、5.3和第8章条文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农用微生物菌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即微生物接种剂)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农用微生物菌剂类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 术语和定义(略) 4 产品分类 产品按剂型可分为液体、粉剂、颗粒型;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 5 要求 5.1 菌种 生产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生产者应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生产者应提供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5.2 产品外观(略) 5.3 产品技术指标

5.3.1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见表1,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按表2执行。 表1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 表2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

5.3.2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中无害化指标见表3。 表3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无害化技术指标

6 试验方法 6.1 仪器设备(略) 6.2 试剂(略) 6.3 产品参数的检测 6.3.1 外观(感官)的测定 取少量样品放到白色搪瓷盘(或白色塑料调色板)中,仔细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质地。 6.3.2 有效活菌数的测定 采用平板计数法,根据所测微生物的种类选用适宜的培养基。 若采用最大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5管法,遵照附录C的规定。 6.3.2.1 系列稀释 称取样品10 g(精确到0.01 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 mL的无菌水中(液体菌剂取l0.0 mL加入90 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 min,在旋转式摇床上200 r/min充分振荡30 min,即成母液菌悬液(基础液)。 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5.0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 mL无菌水中,按1: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1×101,1:1×102,1:1×103,1:1×104……稀释的菌悬液(每个稀释度应更换无菌移液管)。 6.3.2.2 加样及培养

肥料的种类

肥料的种类 生产实践表明“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料在农作物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有5个方面。第一,肥料与水分相互作用使农作物增产;第二,肥料使农作物根系深扎,以利用更深一层的水分;第三,肥料加速农作物的封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第四,肥料有助于农作物前期快速生长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第五,肥料有助于农作物发挥品种优势,改善产品质量。目前,使用的肥料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可归纳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肥料和新型肥料四大类。 1、有机肥 据清代《肥料史话》记载,我国有机肥分12大类160多种,它们是: (1)粪肥:有人粪、猪粪、牛粪、马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鸟粪和蚕粪等。 (2)土肥:有归墙土、尘土、熏土和灶土等。 (3)灰肥:有草木灰、灶灰、糠秕灰和柴草灰。 (4)绿肥:有绿豆、胡麻、苕草、蚕豆、三叶草、梅豆、拔山豆、撸豆、油菜、水苔、苜蓿、天兰、蔓青草和旱草等。 (5)泥肥:有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和灶泥等。 (6)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乌柏饼、脂麻饼、花核饼、楂饼、大眼桐饼、樟饼、大麻饼和麻饼等。 (7)活肥:有豆渣、青靛渣、糖渣、酒渣、油渣、漆渣、豆屑和花核屑等。 (8)熏肥:有熏土、火粪和焦泥灰等。 (9)骨肥:有云畜骨灰、鸟兽骨灰、鱼骨灰、马骨灰、猪骨灰和羊骨灰等。 (10)秸秆:有豆箕、芝麻秸和落叶等。 (11)杂肥:有稻麦糠、绿豆壳、煮肥汁、米泔水、糟水、鱼骨汁、洗鱼水、鸡毛、鹅毛、羊毛、牛毛、鸟兽毛、鱼头、蚕沙、人发、浴水、浸豆水、六畜杂秽、马蹄羊角灰和禽兽羽毛等。 (12)生物菌肥 有机肥的优点: ①养分全面,不仅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还含有中量元素钙、镁、硫以及部分微量元素。 ②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可供作物缓慢吸收利用; ③有机肥能够补充土壤的有机质,也就是有机肥能养地的主要功能; ④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的结构,因为有机肥多,土壤的有机胶体就会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能粘结砂土,并使粘土疏松,增加土壤通性,使保水、保温、保肥状况得到改进,因而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有机肥的缺点: ①施肥量大,不利于机播; ②速效性差,运输不方便; ③亩施肥成本高。 2、无机肥(化肥) 按化肥中营养元素的分类,我国目前常用的化肥分为六大类: (1)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份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硝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2)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份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份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汇总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 一、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村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代表品种是要菌肥: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制品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作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次生代射物质,如激素类物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而使作物产量增加。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病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按其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共生的国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多种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从而能为作物吸收利用。 2、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还可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能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和得到改善。 3、对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作用,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种微生物肥力,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在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限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同时有的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拮抗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概况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和国际上一样,是从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50年代,从原苏联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剂,称为细菌肥料:60年代又推广使用放线菌制成的“5406”抗生菌肥料和固氮蓝绿藻肥:70-80年代中期,又开始研究VA菌根,以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业生产中又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近几年来又推广应用由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有机肥复合制成的生物肥料做基肥施用。

微生物肥料术语(1113-2006)

微生物肥料术语(NY/T 1113-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类型、菌种、培养基、灭菌、生产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主要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生产、质检、应用、科研和教学等领域。 2 产品类型 2.1 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 biofertilizer 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注: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2.2)、复合微生物肥料(2.3)和生物有机肥(2.4)。 2.2

微生物接种剂microbial inoculant [微生物]菌剂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直接使用,或经浓缩(6.10)或经载体(6.9)吸附(6.11)而制成的活菌制品。 2.2.1 单一菌剂single species inoculant 由一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2 复合菌剂multiple species inoculant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3 细菌菌剂bacterial inoculant

以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4 放线菌菌剂actinomycetic inoculant 以放线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5 真菌菌剂fungal inoculant 以真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6 固氮菌菌剂azotobacteria inoculant 以自生固氮菌和/或联合固氮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7

常用肥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什么是肥料? 肥料是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它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菌肥)。 2、什么是有机肥料?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质。包括经沤制、处理的生活垃圾、家禽家畜粪便、植物残体等。特点是:(1)含养分全面;(2)含有大量有机质;(3) 肥效稳定长久;(4)种类多、数量大、来源广、成本低;(5)养分含量低、施用量答,积造、施用不便。 3、什么是无机肥料? 由提取、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的,标明的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包括单一肥料和复合(混)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便于贮运和施用的优点。 4、什么是单质肥料? 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的通称(如碳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5、什么是复合肥料? 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如“二铵”、“撒可富”牌三元复合肥、“绿原”牌三元复合肥。 6、什么是复混肥? 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并通过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如宣化产的“天喜”牌三元复混肥。 7、什么是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即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制成的,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养分改善作物营养环境,或产生活性物质刺激作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8、什么是氮肥?氮肥的作用有哪些? 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的主要作用是:(1)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2)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9、常用的氮肥品种有哪些? 常用的氮肥主要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肥和酰胺态氮肥4种。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 (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 (2)硝态氮肥:有硝酸钠、硝酸钙; (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氨、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10、什么是磷肥?磷肥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具有磷(P)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素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元肥料。磷是组成细胞核、原生质的重要元素,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作物体内磷脂、酶类和植素中均含有磷,磷参与构成生物膜及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转等代谢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促使早熟;还能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实率。增加浆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糖分、薯类

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沈德龙、姜昕、陈慧君、关大伟、曹凤明、李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 ××××—2004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述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 525—2002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4 要求 菌种 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有明确来源和种名。 外观(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无恶臭味;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无腐败味。 技术指标 生物有机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要求

微生物肥料生产新技术

微生物肥料生产新技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微生物肥料生产新技术 一、微生物肥料生产新工艺及流程 一般传统的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是:保藏菌种→斜面菌种培养活化→摇瓶扩大培养→发酵罐液体发酵→按一定的比例用草炭吸附后包装或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后直接包装。建立这样的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大面积的无菌培养室、购置发酵罐、空压机、过滤器等设备,而且培养、发酵条件不易控制,菌种质量难以保证,投资大、成本高。 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公司针对众多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中存在的上述难题,联合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微生物专家,经多年研究攻关、多次实验,开发出微生物肥料生产新工艺,成功解决了上述难题,非常适合中小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采用,尤其是特别适合现有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生产生物有机无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作为其产品功能更新、升级或提高应用效果而添加。 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公司微生物肥料新的生产工艺是:使用公司新开发出的高活性、高含量微生物菌粉按一定比例直接加入或包衣到有机肥或复混肥料中,即可生产出符合国家农业部登记标准要求的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冲施肥、拌冲剂等产品。 具体工艺流程为: (1)微生物菌剂工艺: 草炭或其他吸附剂 + 菌粉微生物固体菌剂或颗粒肥包装 (2)生物有机肥工艺: 有机肥粉状或颗粒 + 菌粉生物有机肥包装 (3)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复混肥):

化肥(N、P、K)配料→混合→造粒→烘干冷却→筛分→ 包装 菌粉 (4)微生物冲施肥微生物拌种剂 和其他辅料配比制成微生物冲施肥及拌种挤 上述新工艺,实际上相当于将微生物肥料生产中投资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用量少的菌剂生产环节交给我们来完成,由我们统一规模化生产提供给每个企业。这样将使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变得简便、高效、低成本。就象手机市场研发出强大的手机芯片,从而使手机生产变得简化进而出现山寨手机一样,高活性的菌粉就是这种“芯片”,只需嫁接到你的产品中,即可生产出各种成分、含量的微生物肥料。所不同的是:高活性菌粉中的有效菌是国家已认可、明确用于农业生产的菌种,用于生产出来的各种微生物肥料均可获得农业部的微生物肥料登记证。 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公司提供的菌粉产品,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工业化发酵生产生物肥料的基础上,将菌剂进一步浓缩低温脱水精制而成,实现了菌剂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保证了菌剂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二、高活性菌粉技术指标: 含(胶质芽孢杆菌)活性芽孢100亿/克个以上,有效期24个月 三、在微生物肥料生产中使用高活性菌粉的特点及优势 1、生产投资成本低

微生物肥料标准

NY 227—94 微生物肥料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又有刺激作用)的活体微生物肥料制品。 2 引用标准 GB 8172 蛔虫卵测定方法 GB 4789 大肠菌值测定方法 GB 7468 总汞测定方法 GB 7471 总镉测定方法 GB 7466 总铬测定方法 GB 7485 总砷测定方法 GB 7470 总铅测定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根瘤菌肥料: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或茎瘤),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用根瘤菌属(Rhizobium)或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的菌株制造。 3.2 固氮菌肥料:在土壤和很多作物根际中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固氮菌属(Azotobacter) 氮单胞菌属(Azomonas) 固氮根瘤菌属(Azorhizobium) 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ea)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固氮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这些菌主要特征是在含一种有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中能固定分子态氮。 3.3 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改善作物磷素营养。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分解有机磷化合物的细菌: 解磷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 phosphaticum) 解磷珊瑚红赛氏杆菌(Serratia carollera phosphaticum) 节杆菌属中的一些种(Arthrobacter sp.) 转化无机磷化合物的细菌: 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些种(Pseudomonas sp.)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磷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有机磷细菌在含磷矿粉或卵磷脂的合成培养基上有一定解磷作用,在麦麸发酵液中都含 刺激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物质。 无机磷细菌具有溶解难溶性磷酸盐的作用。 3.4 硅酸盐细菌肥料: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铝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与其他灰分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本品的生产菌种为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ginosus) 的菌株及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硅酸盐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该菌在含钾长石粉的无氮培养基上有一定解钾作用,菌体内和发酵液中存在刺激植物生 长的生长素物质。 3.5 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上述(解磷、解钾、固氮微生物)或其他经过鉴定的两种以上互不 拮抗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能增加作物营养供应量。 4 技术要求 4.1 成品技术指标1) 表1成品技术指标1) 剂型→ 项目液体固体颗粒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与含量指标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 在此列出相关肥料标准,以供参考。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8-2007) 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9-2007)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9-2007) 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9-2007) 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 NY1429-2007) 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6-2006 )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 标准号 NY1106-2006 )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6-2006 )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 NY 884-2004) 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20287-2006 ) 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798—2004 ) 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525 —2002 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 NY886)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项目指标 大量元素含量,%≥50.0 微量元素含量,%≥0.5 水不溶物含量,%≤ 5.0 PH值(1:250 倍稀释) 3.0-7.0 水分 (H2O),%≤ 3.0 注: a大量元素含量指N、P2O5、K2O含量之和。大量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低于 6.0%。 b微量元素含量指铜、铁、锰、锌、硼、钼元素含量之和。产品应至少包含两种微量 元素。含量不低于 0.1%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项目指标 大量元素含量, g/L≥500 微量元素含量, g/L≥5 水不溶物含量, g/L≤50 PH值(1:250 倍稀释) 3.0-7.0 注: a 大量元素含量指 N、 P2 O5、 K2O 含量之和。大量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低于 60g/L 。 b微量元素含量指铜、铁、锰、锌、硼、钼元素含量之和。产品应至少包含两种微量 元素。含量不低于 1g/L 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8-2007) 项目指标 微量元素含量,%≥10.0 水不溶物含量,%≤ 5.0 PH值(1:250 倍稀释) 3.0-7.0 水分 (H2O),%≤ 6.0 注:微量元素含量指铜、铁、锰、锌、硼、钼元素含量之和。产品应至少包含两种微量元素。含量不低于 0.1%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钼元素含量不高于 1.0%。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 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 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体重、g/kg体重或mL/kg体重。 4 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 4.1 生产用菌种

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未列入附录A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4.1.1第一级(A.1)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4.1.2 第二级(A.2)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4.1.3 第三级(A.3)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4.1.4 第四级(A.4)为禁用菌种。 4.2 产品 4.2.1 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 5 毒理学试验程序 5.1 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 5.1.1 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5.1.2 根据产品所含菌种的鉴定资料,依据附录A之规定,确定菌种安全级别、是否做毒理学试验及毒理学检测项目。 5.1.3 对于需要做毒理学试验的菌种,生产者需提供试验用纯菌种斜面,经复核确认与该菌种鉴定资料相符且无杂菌污染后,进行毒理学试验。 5.2 产品毒理学程序 需对送检产品进行菌种和载体物料的真实性确认后,进行毒理学试验。 6 试验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肥料知识点和例题解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肥的作用为“两抗[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1)它是纯净物,(2)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最常用的氮肥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肥的简易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化肥(或物质)进行鉴别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着想,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2.对于氮肥的区分来说,一般都是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或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铵盐的化学性质)来进行.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例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

微生物肥与有机肥的区别

微生物肥与有机肥的区 别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微生物肥与有机肥的区别 随着微生物肥料的兴起,不少农民难免会产生一种疑问,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到底有啥区别 首先咱们从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的定义上进行分析。元和绿宝 “微生物肥料”俗称菌肥,从字面上看,就是含有有益微生物群落的肥料,它属于一种活体肥料,主要是通过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来实现菌肥的作用。元和农业“有机肥”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农家肥,农家肥的主要来源是动植物,为作物提供包括多种、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 从菌肥与有机肥的作用机理来看。菌肥实际上就是一群微生物群体,它可以给特定的作物提供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群,首先我们要明白微生物肥料并不是直接提供给作物营养的,菌肥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作物增加养分促进生长。以多孢菌的解磷作用为例,多孢菌通过代谢活动产生有机酸(氨基酸、草酸、延胡索酸等),这些酸一方面直接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也能从难溶的无机磷灰石中释放出正磷酸盐。而有机肥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有机肥在土壤中通过不断地矿化,可持续较长时间的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还有活性物质,尤其是有机物中丰富的碳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最后咱们从他们的作用来看看菌肥和有机肥的不同之处。微生物肥料有四大主要作用,其中有①增加土壤肥力、②防治有害微生物、③促进植物增长、④提高作物品质。还是以多孢菌为例来讲这四个作用:1)多孢菌驶入土壤后,能够分解固化的无机盐分,使其成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营养,这样就降低了盐分含量,缓解了土壤的盐渍化,消除了土壤板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并清洁了土壤,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2)多孢菌生长过程中能代谢分泌细菌素(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几丁质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 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 50 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体重、g/kg体重或mL/kg体重。

4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 4.1生产用菌种 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未列入附录A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4.1.1第一级(A.1)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4.1.2 第二级(A.2)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4.1.3 第三级(A.3)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4.1.4 第四级(A.4)为禁用菌种。 4.2产品 4.2.1 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 5 毒理学试验程序 5.1 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 5.1.1 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5.1.2 根据产品所含菌种的鉴定资料,依据附录A之规定,确定菌种安全级别、是否做毒理学试验及毒理学检测项目。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推断和鉴别、水的污染和防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其缺乏症、常见化肥和铵态氮肥的特性的考查,以及对复合肥的判断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

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肥的作用为“两抗[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⑴它是纯净物,⑵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

为生物肥料作用机理 一般讲的微生物肥料,其实是一种菌剂,是一类微生物群体。这类微生物菌剂能够提供一种或多种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群落。由于农业上应用的微生物菌剂常常和草炭、泥炭、有机肥料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基质混合在一起,所以习惯上把微生物菌剂称为微生物肥料,人们俗称为“菌肥”。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根本不同于化学肥料。能够提供一种微生物群落的叫“单一微生物肥料”或“专一微生物菌剂(肥料)”;能够提供两种以上多种微生物群落的叫“复合微生物菌剂(肥料)”。根据微生物的作用划分,可以将微生物菌剂划分为“固氮细菌(菌剂)”、“解磷细菌(菌剂)”、“解钾细菌(菌剂)”、“腐解细菌(菌剂)”等。这些微生物菌剂都可以选择性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营养元素”。这些有益的微生物施到土壤中后,能产生各种不同作用。例如:以固氮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肥料能通过细菌的活动,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供作物生长时吸收利用—即“固氮”作用;以解磷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肥料则通过细菌的活动,分解土壤中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磷元素,使磷从土壤中分解出来,供作物生长时吸收利用—即“解磷”作用;以解钾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肥料主要作用是:通过细菌的活动,分解土壤中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的钾元素,使钾从土壤中分解出来,供作物生长时吸收利用

—即“解钾”作用。同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活动,可产生很多代谢产物或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对作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总的来讲,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就是细菌的固定、分解、分泌作用,影响到土壤中的营养养分的变化。土壤中营养养分变化了,生长在土壤中的作物的生长情况当然也要变化。所以,微生物的作用是“作用”于土壤中、“反应”在作物上。如果土壤养分太低,微生物肥料(菌剂)也无回天之力,还得加施有机肥或化肥。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促进土壤形成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由岩石风化而成。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因素长时间的作用后变成岩石粉末,再形成“土”。土中有了有机物和微生物后,通过其中微生物的活动,土慢慢变成“壤”,让农作物能够生长,并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土在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土壤过程中,微生物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供农作物生长 的土壤的形成。 2、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农作物生长所需养料的能力。微生物是土壤肥力的最大贡献者。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那里长年生活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体。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